1《短歌行》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3.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96288431 上传时间:2023-10-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短歌行》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1《短歌行》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短歌行》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短歌行》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3.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短歌行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短歌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曹操其人其文; 2、体会诗人抒发的人生短暂和求贤若渴、建功立业的矛盾复杂情感。 (二)过程和方法: 通过诵读和分析讨论,体会诗人的思想情感。 (三)情感与价值: 树立有担当、时不我待、及时建功立业的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抒发的人生短暂和求贤若渴、建立功业的矛盾复杂情感。 【教具运用】PPT课件、视频、黑板 【教学方法】课前预习 、诵读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前反思】 我所教授班级学生的语文素养还不错,而且学生已经背诵了这首诗,所以这一节课我是从整体感知着手,目的是培养

2、学生的感知能力,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这节课主要通过诵读与讨论探究,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并树立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 本诗的思想感情还是比较明显的,但如何深入理解,却是个难点;在体会诗人复杂情感的环节中,学生对诗人“忧的概括可能不全面或理解不到位,这里教师应根据诗文及相关资料进行引导,并明确诗人的“忧”是积极的。最后联系实际,畅所欲言,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路,但应作适时引导,可从待遇、环境、平台等方面作引导。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课前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设计意图:营造一种磅礴激昂的氛围,带领学生走进诗歌情境) 2、导入:(设计意图:带领学生初

3、识曹操) 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有多少英雄能够经得起历史的千淘万漉而流芳百世呢?曹操应该是三国时代留下了浓重一笔的人物: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将曹操刻画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京剧脸谱也将曹操勾画成白脸,印象中他也是阴险、奸诈、残暴的。而三国志中曹操又是一个“忠臣贤相”、“杰出英雄。那么,你心中的曹操到底是奸雄还是英雄呢? 公正评价历史上的曹操 :曹操生性狡诈多疑、残忍自私,然而功过持平,历史上的真实的曹操仍不失为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与文学家。 二、文题理解(设计意图:文学常识积累) “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短歌行是一首乐府诗,是汉乐府的一个曲调的名称。乐府诗有“长歌“

4、短歌”之分。一般是根据歌词音节的长短而言。一般来说,长歌比较热烈奔放,而短歌的节奏比较短促,低吟短唱,适于抒发内心的忧愁和苦闷。 三、播放视频,奠定情感基调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体悟诗人情感的表达,走进诗人的内心) 在三国演义的赤壁之战中,就有一段曹操“横槊赋诗的场面,唱的就是这首短歌行。(播放视频) 提问:这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明确:感情基调慷慨激昂 四、进入新课 (一)初读诗歌,把握诗歌节奏及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体会诗人情感,把握诗眼) 1、自由朗读诗歌,把握节奏和情感 提示:节奏二二节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2、学生个读,注意节奏和情感,把握诗眼 明确: 诗眼“忧”

5、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情感心绪忧伤,慷慨激昂 (二)再读诗歌,品鉴诗歌内容及情感 (设计意图:与文本对话,体会诗人的复杂情感)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 思考:诗人为何而“忧?你从哪些诗句中可以看出这种情感?(小组讨论) 2、知人论世,为何而“忧” 明确:一忧人生短暂;二忧贤才难得;三忧功业未就 3、品味鉴赏,何以写“忧(小组合作探究,派代表展示讨论结果)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深入理解文本内容) (1)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提问:朝露的含义是什么?杜康能解愁吗? 明确:运用“朝露”为

6、喻,表达年华易失的感慨。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知识链接】不直接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提问:子衿、鹿鸣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运用典故,同时又以“子衿“鹿鸣”起兴,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知识链接】所谓“用典,是指在诗词中通过各种手法,或引用,或化用,或改用前人的成句、故事。 (3)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提问:明月寓意是什么? 明确: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恰如其分地表达

7、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而在这还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四句诗仍是写“忧,从情感上照应第一节。“越陌度阡”四句句意呼应第二节,仍是想象贤才归已时的欢快场面。 (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提示:用典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志向? 明确:以生动的乌鹊南飞的形象比喻当时贤士四处奔走,流露出诗人惟恐贤者不来归附的焦虑。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化用名句,以山高水深比喻招纳人才的阔大胸怀,意在表明诗人以开阔的胸怀接纳贤才,唯才是举,多多益善。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用典,以周公自比,表明胸怀大志,一统天下的愿望。 (三)理解诗人之“忧 (设

8、计意图:树立有担当、时不我待、及时建功立业的积极昂扬的人生态度) 提问:诗人忧人生短暂,忧贤才难得,忧功业未就,而且有借酒消愁之意。但全诗的基调却不是消极、低沉的,而是慷慨激昂的,那你如何看待诗人的“忧”? 【明确】从表面看,曹操的人生态度是消极的。其实不然,作者的这种忧思,正是源于内心的焦急和渴求正因人生短暂,才更渴望招纳贤才、为己所用;才更迫切地希望实现一统天下的宏伟壮志。因此,这是远大理想还没实现时产生的“忧,是一种积极的情感。 教师寄语:(齐读) 人生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当站在历史的关口,每个人都会产生危机感和忧患意识,为自己的前途感到彷徨和苦闷,但我们不能因此沉溺其中,而要因忧虑迸发

9、出巨大的生命能量,在朗朗长空留下我们光辉灿烂的痕迹。 五、课堂小结 短歌行这首诗的着眼点是忧,诗人忧人生短暂、忧贤才难得、忧功业未就,但他的情感却是慷慨激昂的,正所谓“诗言志”,此诗的落脚点就是志一统天下。 六、课外拓展(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领,探究文本的现实意义) 假如你有机会成为一个团队的领导,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人才?你将如何对待人才? 温馨提示:待遇、环境、平台等方面。 七、作业布置 1、背诵、默写短歌行; 2、请你结合短歌行中诗人的形象,以“曹公,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练笔。 八、板书设计 一忧人生短暂 忧 二忧贤才难得 志一统天下 三忧功业未就 【教后反思】 本节课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实现了“听-说-读-写-练”的语文教学要求,课堂气氛活跃,但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曹操的“忧是积极性质的“忧”时,过于生硬,最后联系实际时由于时间关系,学生所谈及的内容流于表面,缺乏深度。以后教学时应多注意让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解读和鉴赏诗歌,提升鉴赏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