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化学一模试卷1.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历经数千年的历史淘洗,传承至今的古诗文是古代先哲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中,只涉及到物理变化的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D.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2 .化学与我们 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以下说法中,不合理的是()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B.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重要作用C.热水瓶内壁上的水垢可用食醋除去D.室内洒石灰水可有效防止煤气中毒3 .铝具有吸音性能,常用于制造现代化大型建筑室内天花板。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
2、碱反应。己知化学反应2 A l +2 N aO H +2 H 2 O =2 R +3 H 2 T,推断R的化学式是()A.N a2O B.A 1(O H)3 C.N aA 1 02 D.N aA l O4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置换反应有单质生成,所以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B.分子、原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C.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D.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5 .下列化学反应能达到目的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制氯化铁:2 F e +
3、3 CUC 12=2 F e C l3+3 C uB.用稀硫酸除去炭粉中的少量氧化铜:C u O +H2S 04=C u S 04+H20C.用硝酸钢溶液区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钾溶液:K 2 s。4 +B a(N O3)2=B a S 04+K N O3D.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A 1(O H)3+H C 1 =A 1 C 13+H206.除去下列各物质中混有的少量参质,所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一组是()A.A B.B C.C D.D序号物质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AH2H C 1通过足量的A g N()3溶液,干燥BN a N C)3溶液N a2S 04加入过量的B a(N()3)3溶液
4、,过滤CN a C I固体N a2C O3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D铁粉F e2O3加入适量的稀盐酸,过滤7.下列物质之间如图中箭头方向,通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转化的是()8.向盛有一定量铜和氧化铜混合物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边滴边搅拌,反应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点时,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B.M、N点时,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 u C kC.N、P点时,溶液的p H:N PD.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a-b)g9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第 2 页,共 17页 3)3 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领沉淀和硝酸钠,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
5、质硝酸铁(过量的),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N a C l固体、N a 2 c O 3 均易溶于水,用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的方法不能除去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F e 2()3 和 F e 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A o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
6、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7.【答案】B【解析】解:A、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物质的三角转化关系中都能按箭头方向一步实现;B、铜不能一步转化为铁,物质的三角转化关系中不能按箭头方向一步实现。C、双氧水加入二氧化镭分解生成氧气和水,水通电分解能生成氧气,氧气与氢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物质的三角转化关系中都能按箭头方向一步实现;D、碳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与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与碳在高温条件下生成一氧化碳,物质的三角转化关系中都能按箭头方向一步
7、实现。故选:Bo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间的反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相关物质的性质进行。8.【答案】D【解析】解:A、M 点时,氧化铜部分反应,剩余固体是铜和氧化铜,该选项说法正确;B、M、N 点时,氧化铜部分反应、氧化铜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均只有CuCh,该选项说法正确;C、N 点时,氧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显中性,pH=7,P 点时,稀盐酸过量,溶液显酸性,pH小于7,溶液的pH是N P,该选项说法正确;D、混合物中铜的质量为b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难度一般。9.【答案】C【解析】解
8、:A、用两份完全相同的双氧水制取氧气,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故选项图象错误。B、在密闭容器中用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容器内压强先增大,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容器内压强逐渐减小,最终容器内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小,故选项图象错误。C、金属与酸反应时氢气来源于酸中的氢元素,因为酸的量相同,金属过量,故生成的氢气应该相等;生成等质量的氢气,消耗的锌的质量多;故选项图象正确。D、等质量的氧化镁、氢氧化镁中,氧化镁中含有的镁元素的质量多,分别加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至过量,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的质量多,故选项图象错误。第 10页,共 17页本题
9、是一道图象坐标与化学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1 0 .【答案】A【解析】解:A、锌、铁和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2 g氢气,消耗锌质量是6 5 g,消耗铁质量是5 6 g,4 0 g锌、铁的混合物和稀盐酸完全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小于2 g,因此混合物不可能是锌、铁;B、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2 g氢气消耗镁质量是2 4 g,4 0 g铁、镁混合物和稀盐酸完全反应可能生成2 g氢气,因此混合物可能是铁、镁;C、4 0 g锌、镁混合物和稀盐酸完全反应可能生成2 g氢气,因此混合物可能是锌
10、、镁;D、铜不能和盐酸反应,1 8 g铝和盐酸完全反应生成2 g氢气,4 0 g铝、铜混合物和稀盐酸完全反应可能生成2 g氢气,因此混合物可能是铝、铜。故选:A o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11.【答案】N2 NH4N 03 C a(O H)2 C O【解析】解:(1)空气中含量最大且常用作保护气的是氮气,一个氮气分子是由两个氮原子构成的;故答案为:N2;(2)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硝酸铉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是-3价和+5价,故答案为:NH4NO3;(3)一种可用
11、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表示为C a(O H)2;故答案为:C a(O H)2;(4)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一种可还原氧化铁的氧化物是一氧化碳,故答案为:C O,(1)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2)元素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3)书写元素符号时,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4)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2.【答案】合 金 冬天温度降
12、低,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小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充足的氧气【解析】解:(1)不锈钢属于合金;冬天温度低,铁原子间隔减小,无缝钢轨缝隙有所变大;故填:合金;冬天温度降低,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小;(2)碳-12、碳-13、碳-14三种不同的原子的质子数相同,所以属于同种元素;故填:具有相同的质子数;(3)要使燃料燃烧除了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外,要需要有充足的氧气;故填:充足的氧气。故答案为:(1)合金;冬天温度降低,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小;(2)具有相同的质子数;(3)充足的氧气。(1)根据物质的分类以及微粒的性质来分析;(2)根据元素的概念来分析;(3)根据燃烧的条件来分析。本题考查了的知识点较多,掌握物质
13、的性质与用途、物质的分类、微粒的性质、元素的概念、以及燃料燃烧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13.【答案】1:5降 温 结 晶B、A、C【解析】解:t J C时A溶解度是20g,将20g A物质加入到5 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至原温度,能够溶解10g,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0g:5 0g =1:5。故填:1:5。(2)A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B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若A物质中混有少量B物质,最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物质。故填:降温结晶。(3)t J C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 2(不考虑水的蒸发),t J C时B溶解度大于A,因此升温至t 2 C时A B变成不
14、饱和溶液,质量分数不变,因此B质量分数大于A,C溶解度减小,析出晶体,仍然是饱和溶液,质量分数减小,t 2 C时A质量分数大于C,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故填:B、A、C。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第 12页,共 17页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溶剂质量可以判断配制的溶液质量;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二容解,X 100%。100g+溶解度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
15、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14.【答案】长 颈 漏 斗2KMn()4二LMnCXj+MnC)2 +。2 T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c【解析】解:(1)仪器b的名称是长颈漏斗。故填:长颈漏斗。(2)实验室选用A装置制取氧气,由于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应该是利用高锌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4?-K2MnO4+MnC)2+。2 3A故填:2KMnO4 K2MnO4+MnO2+O2(3)实验室制取CO 2,装置C与B相比,其优点是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原理: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
16、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若用G装置收集CO2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气体应从c端进入。故填:能使反应随时进行或停止;c。(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2)高铳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为了防止高锯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3)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不需要加热,大理石和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
17、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15.【答案】出;灭火;(2)放热;(3)3 C O +F e2O3 皂迫 2 F e+3 c。2(合理即可)。【解析】解:根 据“a 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故 a 是盐酸;根 据“g 是最轻的气体”,可确定g 为氢气;物质f 为由氢气反应生成的氧化物且又可生成氢气,可判断f 为水;氧化物e 与水和盐酸都可以反应,常见的此类物质为氧化钙,则可判断物质e 为氧化钙;能由盐酸生成的氧化物主要为水、二氧化碳,而 f 物质为水,则 b 物质为二氧化碳,由于 b、c 中所含元素相同,b、c 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则 c 应为一氧化碳;根据一氧化碳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金属氧化物能与稀
18、盐酸反应,可判断物质d为常见的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等.(1)由上述分析可知,g是氢气,化学式为Hz;b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可用于灭火。(2)e -f 发生的反应是氧化钙与水化合生成了氢氧化钙,属于放热反应。(3)若 d为氧化铁,则 c 与 d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3 C 0 +Fe203 2F e+3 C 02 o故答案为:(1)也;灭火;(2)放热;(3)3 C O+Fe2O3 2 2 Fe +3 c。2(合理即可)。本题为框图式推断题,难度一般。首先找出突破口利用题目明确物质氢气及盐酸是解决本题物质推断的突破口;熟练掌握物质的性质及转化规律则是此类问题解决的基础。
19、1 6.【答案】2 Na OH+C O2 =Na2C O3+H20 C a C%和 H C1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色 氯化镁溶液氯化钠碳酸钠(或氯化钙)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或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或产生白色沉淀)【解析】解:活动一氢氧化钠变质,是因为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 Na OH+C 02=Na 2 c O3 +H20O故填:2 Na OH+C 02=Na2C O3+H20 活动二【作出猜想】猜想一:盐酸和氢氧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溶质只有C a C h猜想二:氢氧化钙过量时溶质有C a C k 和C a(0 H)2猜想三:稀盐酸过量
20、时溶质有C a C k 和 H C L第1 4页,共1 7页故填:CaQ和 HC1。【方案设计】方案二:取少量烧杯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说明溶液中含有氢氧化钙,猜想三正确。故填: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方案反思】(1)方案一不能证明猜想一正确的理由是酚酸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都不变色;(2)某同学提出将方案一中酚醐溶液换成氯化镁溶液,同样可以得出猜想二正确,是因为氯化镁能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氯化钙。故填:氯化镁溶液。活动三甲、乙两组同学将各自烧杯内的剩余物倒入同一个洁净的大烧杯中,观察到先有气泡产生,后有白色沉淀出现,是因为甲中碳酸钠过量,乙中稀盐酸过量,稀盐
21、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后碳酸钠过量,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大家经过讨论一致认为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猜想:滤液中可能含有碳酸钠(或氯化钙);实验步骤: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或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实验现象:产生气泡,是因为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说明滤液中含有碳酸钠(或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说明滤液中含有氯化钙);实验结论:猜想正确,滤液中含有碳酸钠或氯化钙。故填:氯化钠;碳酸钠(或氯化钙);取适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或取适量滤液于
22、试管中,滴加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或产生白色沉淀)。活动一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活动二氢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酬试液变红色,稀盐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氢氧化钙和氯化镁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镁和氯化钙;活动三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钙和氯化钠。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 7 .【答案】8 8 2:4:1【解析】解:(1)乙酸乙酯(C 4 H 8。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 2 x 4 +1 x 8 +1 6
23、x 2 =8 8。(2)乙酸乙酯(C 4 H 8。2)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为4:8:2 =2:4:1。故答案为:(1)8 8;(2)2:4:l o(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解答;(2)根据化学式的微观意义解答。根据化学式计算首先要确保化学式本身正确,其次过程中使用相对原子质量要准确。1 8 .【答案】0.2【解析】解:(1)由图中数据分析可知,第 2次加入的粗锌没有参加反应,则 8 g粗锌能与2 05.6 g-1 05.6 g=1 0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氢气的质量为2 05.6 g+8 g-2 1 3.4 g=0.2 g。(2)设参加反应的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为xZ n 4-H2S O4=Z n S 04+H 2 T9 8 2x 0.2 g9 8 x -3=萩 X =9.8 g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 慌 x 1 00%=9.8%。答: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9.8%。故答案为:(1)0.2;(2)9.8%。根据锌与硫酸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烧杯内质量的减少的质量即生成的氢气质量,据此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出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进而计算出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本题有一定难度,掌握利用化学方程式与溶质质量分数的综合计算即可正确解答本题,第 16页,共 17页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出氢气的质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前提和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