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详解).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详解).pdf(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学情监测九年级化学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考号等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 16 N14 Fe56 Cu64 Ag108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每小题1分,5-10小题,每小题2 分,共 16分)1 .“冰墩墩”是 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某小学校以“冰墩墩”为载体,举办了系列庆祝活动,下列活动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绘 制“
2、冰墩墩”简笔画比赛B.烧 制“冰墩墩”陶器C.裁 制“冰墩墩”卡通服D.举 办“冰墩墩”相关知识竞赛2.“生态本身就是价值”。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A使用无磷洗涤剂,能有效减少水体污染B.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C.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D.加高工厂烟囱,能消除有害废气对空气的污染3.“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一些宏观现象的产生与微观粒子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鼓起来,说明受热时分子的体积变大C.盐酸、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
3、氢离子D.C O 和 CCh分子中原子种类相同,因此二者化学性质相同4.如图是甲在乙中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反应前八占、J燃v W .反应后多 氮 原 子一氧原子0-氢原子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反应后原子的数目减少C.丙、丁的分子个数比是I:3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是1 7:3 25.根据下列提供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B.粒子E 所对应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C.C、D 化学性质相似D.A、B 粒子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 化学式为N%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均能实现的是O”点燃 稀盐酸A-Fe f Fe2O3 T FeC1溶液高温 焦炭、高
4、温B 0 1 8 3 f 8 2 f CO石灰乳 盐酸C.海水 T Mg(OH)2 f M gCl2NH3.CO,加热D-饱 和 食 盐 水-NaHCC)3-Na2c。37.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 AgNCh溶液和 Cu(NO3)2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装有铁钉的试管中铁钉表面分别有银白色固体和红色固体析出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FeCuAgB用拇指堵住收集了 CHq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试管中CH4不纯C取一定量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无气体产生该氢氧化钠溶液一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定律变质D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
5、烧杯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该无色气体为氢气A.A B.B C.C D.D8.下列各组物质在给定p H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p H 为 3:F e Cb、N a O H、N a ClB .p H 为 1 2:B a Cb、N a 2 c o 3、Cu Cl2C.p H 为 4:B a Cl2 N a H CCh、K 2 S O 4D.p H 为 1:N H 4 CI,N a 2 s o 4、H N O 39 .某溶液中含有Cu(N O 3)2和Ag N Ch,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加入铁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 加入钱的
6、盾量A.a、b两点,溶液的质量相等B.当溶质种类为1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种C.当溶质种类为2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种D,当溶质种类为3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也为3种1 0.某溶液中溶质可能是H C1、N a z CCh、H 2 s o 4、Cu C h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探究溶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样品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 a (O H)2稀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 a (O H)2溶液质量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0 Ba(OH)丁溶液质量gA 原溶液中一定没有Na2cCh和 H2SO4B b 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C.c 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的
7、阴离子只有0 匹D.沉淀出现前烧杯内溶液的pH 不断增大第H卷(非选择题共34分)二、填空与简答(共17分)11.请从Ca、O、H、Ck N、S、C 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物质的化学式:(1)一 种 可 做 干 燥 剂 的 氧 化 物;(2)充 入 食 品 包 装 袋 中 可 防 腐 的 气 体 单 质;(3)一种具有挥发性的酸;(4)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的碱 o12.接种新冠疫苗,建立免疫屏障。目前,我国正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从长远看,实行全民免费接种疫苗,有利于快速建立免疫屏障,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5.0中性硼硅玻璃是疫苗等注射剂包装用玻璃瓶
8、的直接原材料,其化学性能稳定,耐水、耐酸、耐碱高,具有较强抗冷热冲击性和很高的机械强度。试回答:新冠疫苗(1)5.0中 性 硼 硅 玻 璃 属 于(填“复合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 或 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一项)。(2)5.0中性硼硅玻璃中含有三氧化二硼(B2O3)和二氧化硅(SiCh),其中二氧化硅属于_ _ _ _ _ 中(填 氧化物”、“混合物”、单质 之一),在 SiCh中,硅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为。13.某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完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1)实 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会(填“上升”或 下降”)下降,是因为铁粉与水、氧气发
9、生了反应;(2)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填序号),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A N a C lB N a O HC C a O(3)实验2中,通入C O 2一段时间,左边边乒乓球一(填 上升”或 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 a O H溶液,杠杆重新平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1 4.水和溶液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1)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2)茶杯内的纱网,可以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 设 计 的 化 学 原 理 是。(3)图甲是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盛有未
10、溶解的硝酸押固体的饱和溶 液乙甲t 2 时,在5 0 g水中加入3 0 g氯化钾固体,得 到 氯 化 钾 的(填 饱和”或 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为。(精确至0 1)图乙中,当向盛有水的烧杯中缓慢倒入浓硫酸时,试 管 中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三、实 验 与 探 究(共U分)1 5.某小组设计了从某工厂管道烟泥(含炭黑、C u、Z n和S)回收C u的实验方案:的Xf量属末n过金粉纯净的铜加入适量的稀盐酸,一系列操作后不纯的铜(1)操 作 依 次 为 图 中 的(填 写 字 母)。(2)操 作 中 玻 璃 棒 的 作 用 是。(3)操作中会产生一种大气污染物
11、,它的大量排放会造成 该气体常用烧碱溶液吸收,发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4)流程I I加入的金属X是当今世界上产量最高用途最广泛的金属,X是 o1 6.小张同学得知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能利用铁单质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其反应 化学方程式为他利用硫酸铜进行趣味实验,将浸泡了_ _ _ _ _ _ 色硫酸铜溶液的滤纸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观察到滤纸颜色变白,由湿变干后燃烧,在燃烧后的灰烬中出现红色固体。他很好奇,进行了相关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有关空白。提出问题I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它是如何产生的?【查阅资料】a.温度达200时:C u S 04开始分解生成C u O和另一种氧化物
12、;此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b.温度超过1000,C u O才分解生成氧化亚铜(C s O);C u?。呈红色。【作出猜想】红色固体可能是C u;可能是C s O;可能是C u、C U 2O的混合物。【实验探究】(1)取红色固体观赏,呈亮红色;(2)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固体不溶解,溶液仍为无色。【分析推理】(1)请教老师后得知,如有C U 2O存在,加入稀硫酸会发生如下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结合实验探究的现象,确 定 亮 红 色 固 体 为,同 时 也 说 明 滤 纸 燃 烧 时 的 温 度 低 于(填序号)。A.200 B.1000(2
13、)滤纸主要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经分析,产生红色固体的原因可能是滤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碳与分解产生的C u O 发生反应,生成亮红色固体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交流讨论】将浸有硫酸铜溶液的滤纸点燃,刚开始不能燃烧,是因为。四、分析与计算(共 6 分)17 .新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的R N A病毒,当包膜被消毒剂破坏后,R N A也非常容易被降解,从而使病毒失活,所以冠状病毒对化学消毒剂比较敏感。目前针对新冠病毒采用的化学消毒剂以含氯消毒剂(常见为“84”消毒液)和医用7 5%酒精溶液(7 5%指的是酒精的体积分数),酒精的化学式是C 2H 5 0H。(1)酒精中碳、氢两
14、种元素质量之比为(填写最简整数比);(2)酒 精 中 含 量 最 高 的 元 素 是。18.生铁和钢是两种不同的铁合金,生铁含碳量为2%4.3%,钢含碳量为0。3%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他们取1 1.5 g 铁合金样品放到锥形瓶中,将 1 0 0 g 稀盐酸分成5 等份,分5次加入锥形瓶,每次待充分反应后记录实验数据。实验数据整理如下表所示:次数加盐酸前第 1 次第 2 次第 3次第 4次第 5次加入稀盐酸质量(g)02 02 02 02 02 0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g)1 1.53 1.4m7 1.29 1.11 1 1.1【查阅资料】碳及其他杂质不与稀盐酸反
15、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数据表中m的值为 o(2)请通过计算确定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学情监测九年级化学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6 页。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场、考号等填写在试卷相应位置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0 16 N14 Fe56 Cu64 Ag108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其中1-4小题,每小题1分,5-10小题,每小题2 分,共 16分)1.“冰墩
16、墩”是 2 0 2 2 年北京冬季奥运会吉祥物。某小学校以“冰墩墩”为载体,举办了系列庆祝活动,下列活动中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绘 制“冰墩墩”简笔画比赛B.烧 制“冰墩墩”陶器C.裁 制“冰墩墩”卡通服D.举 办“冰墩墩”相关知识竞赛【答案】B【解析】【详解】A、纸张的原料主要是植物纤维,纤维表面存在很多毛细管,画画时墨水会渗透到纸张的毛细管里面,这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制陶需要烧窑环节,即瓷坯在窑内经受高温的烧炼,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制作卡通服时需要裁剪布料,这一过程中只是改变了布料的形状、大小,属于物理变化;D、由于知识竞赛中的具体题目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17、不能确定相关题目中是否有涉及化学变化的内容,故D 错误。故选B。2 .“生态本身就是价值”。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不利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A.使用无磷洗涤剂,能有效减少水体污染B.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C.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能减少“白色污染”D.加高工厂烟囱,能消除有害废气对空气污染【答案】D【解析】【详解】A、使用无磷洗涤剂可减少水体出现“水华”、赤潮 等富营养化现象,减少水体污染,不符合题思;B、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或土壤污染,所以工业废水达标排放,有利于保护水资源,不符合题意;C、使用新型可降解塑料,能减少 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D、加高工厂烟囱,不能消除有害
18、废气对空气的污染,符合题意。故选D。3.“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一些宏观现象的产生与微观粒子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B.变瘪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鼓起来,说明受热时分子的体积变大C.盐酸、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D.CO和 CCh分子中原子种类相同,因此二者化学性质相同【答案】C【解析】【详解】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中含有氢元素、氧元素,错误;B、变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能鼓起来,说明受热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错误;C、盐酸、硫酸化学性质相似,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正确;
19、D、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CO 和 COz分子构成不同,因此二者化学性质不相同,错误。故选C。4.如图是甲在乙中燃烧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反应前 反应后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C.丙、丁的分子个数比是1:3忽一氮原子一氧原子0-氢原子B.反应后原子 数目减少D.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是17:32【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意分析,甲为N H 3 ;乙为。2;丙为N 2 ;丁为H?。,故方程式为占燃4 N H3+3 0,兰劣 2 N2+6 H2OA、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征: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A错,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20、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质量都不变,B错,不符合题意;C、根据上述方程式可知丙、丁的分子个数比是2:6=1:3,C对,符合题意;D、根据上述方程式可知甲与乙反应的质量比是(4 x 1 7):(3 x 3 2)=1 7:2 4,D错,不符合题意;故选C。5.根据下列提供的粒子结构示意图分析正确的是A B C D EA.五种粒子对应的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B、EB.粒子E所对应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C.C、D化学性质相似D.A、B粒子对应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 H 3【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粒子结构示意图可知,A粒子对应的元素是氢,B粒子对应的元素是氮,C粒子和D粒子具有相
21、同的质子数,对应的元素是氧,E粒子对应的元素是钾。其中氢、氮、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钾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详解】A、钾元素是金属元素,五种粒子对应的元素中属于金属元素的是E,B粒子对应的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此选项错误;B、观察粒子E的结构示意图,核内质子数比核外电子数多1,故粒子E是 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钾离子,其对应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有4个电子层,根据电子层数=元素所在周期数可知,粒子E所对应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此选项错误;C、C粒子是氧原子,D粒子是氧离子,他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不相同,其化学性质不相似,此选项错误;D、A粒子对应的元素是氢元素,B粒子对应的元素是氮元素,对应元素
22、组成的化合物是氨气,氨气中氢元素显+1价,氮元素显-3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氨气的化学式为N H 3,此选项正确。故选D。6.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均能实现的是o”点 燃 稀 盐 酸A.Fe t Fe2O3 T FeC%溶液高 温 俅 炭、高 温B.CaCO3 CO2 T CO石 灰 乳 盐 酸C.海水 f Mg(OH),f MgCl2NH CO2 力 热D-饱和食盐水 T NaHCO8 Na2cO3【答案】BCD【解析】【详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错误;B、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高温生成一氧化碳,正确;C、海水中的氯化镁和氢氧
23、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氢氧化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正确;D、饱和食盐水中氯化钠、水、氨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正确。故选BCD o7.下列实验中,根据实验现象可得到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将 AgNCh 溶液和 Cu(NO3)2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装有铁钉的试管中铁钉表面分别有银白色固体和红色固体析出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FeCuAgB用拇指堵住收集了 CH,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发出尖锐的爆鸣严试管中CH4不纯C取一定量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无气体产生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律变质D点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产生蓝色火焰,该
24、无色气体为氢气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烧杯内壁有水珠A.A B.B C.C D.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将A gN C h溶液和C u(N O 3)2溶液分别加入两支装有铁钉的试管中,铁钉表面分别有银白色固体和红色固体析出,证明铁比铜、银活泼,但是无法验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选项错误;B、用拇指堵住收集了 C F U的试管口,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发出尖锐的爆鸣声,说明试管中C H 4不纯,选项正确;C、取一定量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于试管中,滴加少量稀盐酸,因为盐酸使用量不足,可能氢氧化钠将稀盐酸完全反应,无法证明氢氧化钠是否变质,应选用过量稀盐酸进行验证,选项错误:D、点
25、燃某无色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产生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水珠,证明无色气体中含有氢元素,该气体不一定是氢气,还可能是甲烷等,选项错误。故选B o8.下列各组物质在给定p H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p H 为 3:F e C b、N a O H、N a C lB.p H 为 1 2:B a C h N a 2 co 3、C u C l2C.p H 为 4:B a C L、N a H C C h、K 2 S O 4D.p H 为 1:N H4C k N a 2 s 0八 H N O 3【答案】D【解析】【分析】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形成无色溶液,说明物质之间相互不能
26、生成沉淀、气体和水,不含有有色物质。【详解】A、p H为3的溶液显酸性,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水,含铁离子的溶液显黄色,故A不正确;B、p H为1 2的溶液显碱性,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碳酸钠和氯化节贝反应生成碳酸钢沉淀,故B不正确;C、p H为4的溶液显酸性,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硫酸钾和氯化韧反应生成硫酸钢和氯化钾,故C不正确:D、p H为1的溶液显碱性,和N H a C l、N a 2 s o 4、H N O 3三种物质均不反应,三种物质相互之间也不反应,没有有色物质,故 D正确。故选D。9.某溶液中含有C u(N O 3)2 和 A g N C h,向其中逐渐加入一定质量的铁
27、粉进行处理,并绘制加入铁的质量与溶液中溶质种类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溶洌中海质刖类0 加入铁的盾量A.a、b 两点,溶液的质量相等B.当溶质种类为1 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1 种C.当溶质种类为2 种时,金属单质种类可能为2 种D.当溶质种类为3 种时,金属单质的种类也为3 种【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a、b 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硝酸银没有全部被置换出来,硝酸铜没有参加反应,加入的铁质量不等,置换出的银的质量也不相等,所以最后溶液的质量也不相等,故 A错误;B、当溶质种类为1 种时,表明溶液中的硝酸银和硝酸铜全部参加反应,金属单质至少两种,不
28、可能为1种,故 B错误;C、当溶质种类为两种时,硝酸银全部被置换为银,硝酸铜可能有部分被置换为铜,金属单质的种类可能是 2 种,故 C正确;D、当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为a 时,溶液中溶质的种类为三种,表明铁的量少,没有将硝酸铜和硝酸银全部置换出来,金属单质是一种,不可能是三种,故 D错误。故选:C 1 0.某溶液中溶质可能是H C 1、N a 2 co 3、H 2 s o 4、C u C b 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探究溶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样品的烧杯中逐滴加入Ba (O H)2 稀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Ba (O H)2 溶液质量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r
29、-I、4 n CO况 比 质 里 Ba(O H)丁溶海质量gA.原溶液中一定没有N a 2 c Ch和H2S O4B.b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C.c点对应烧杯内溶液中的阴离子只有0 HD.沉淀出现前烧杯内溶液的p H不断增大【答案】C【解析】【详解】A、由图象可知,滴加氢氧化钢溶液过程中,开始时没有沉淀产生,滴加一定量时才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有酸,且不可能是稀硫酸,因为硫酸与氢氧化领能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沉淀,反应开始就会有沉淀生成。则溶液中含有盐酸和氯化铜,而盐酸不能与碳酸钠共存,所以原溶液中一定没有N a 2 c Ch和H 2 s O 4,A正确;B、b点对应的是氢氧化钢与氯化铜刚
30、好反应完,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氯化专贝,盐酸与氢氧化领反应也是生成氯化钢,故烧杯内溶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氯化钢,B正确;C、c点对应的是加入了过量的氢氧化专贝,故溶液中含有氯化专贝和氢氧化钢,故烧杯内溶液中的阴离子有氢氧根离子和氯离子,C不正确;D、沉淀出现前,滴加的氢氧化钢与盐酸反应,使烧杯内的盐酸逐渐减少,溶液酸性变弱,故烧杯内溶液的p H不断增大,D正确。故选C。第I I卷(非选择题共34分)二、填空与简答(共17分)11.请 从 2、0、H、。、N、S、C七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物质的化学式:(1)一 种 可 做 干 燥 剂 的 氧 化 物;(2)充 入 食 品 包 装 袋
31、 中 可 防 腐 的 气 体 单 质;(3)一种具有挥发性的酸;(4)农 业 上 改 良 酸 性 土 壤 的 碱。【答案】(1)Ca O (2)N 2(3)H C1(4)Ca(O H)2【解析】【小 问 1 详解】可做干燥剂的氧化物是上述元素中的钙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氧化钙,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氧化钙的化学式写为C a O,故填Ca O o【小问2详解】上述元素中氮元素组成的气体单质是氮气,氮气的化学性质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防腐,氮气由氮分子构成,一个氮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
32、成,故氮气的化学式写为N 2O【小问3 详解】上述元素中的氢元素与氯元素组成的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具有挥发性,故填H C1。【小问4 详解】农业上改良酸性土壤的碱是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氢氧根的化合价为-1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则氢氧化钙的化学式写为Ca(O H)2,故填Ca(O H)2。12.接种新冠疫苗,建立免疫屏障。目前,我国正有序开展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从长远看,实行全民免费接种疫苗,有利于快速建立免疫屏障,维护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5.0 中性硼硅玻璃是疫苗等注射剂包装用玻璃瓶的直接原材料,其化学性能稳定,耐水
33、、耐酸、耐碱高,具有较强抗冷热冲击性和很高的机械强度。试回答:新冠疫苗(1)5.0 中 性 硼 硅 玻 璃 属 于(填“复合材料”、“有机高分子材料”、“金属材料”或“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一项)。(2)5.0 中性硼硅玻璃中含有三氧化二硼(B 2 O 3)和二氧化硅(S iO z),其中二氧化硅属于 中(填“氧化物”、“混合物”、“单质”之一),在 S iC h 中,硅 元 素 的 化 合 价 为。【答案】(I)无机非金属材料(2).氧化物.+4#+4 价【解析】小 问I详解】硼硅玻璃是一种耐高温、高硬度的特殊玻璃材料,玻璃是无机非金属材料,故硼硅玻璃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小问2详解】氧化物的
34、概念: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二氧化硅由氧和硅组成;在S iC h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又因为二氧化硅的化学式为S iC h,则设硅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故x+2 x(-2)=0,解得k+4,即二氧化硅(S iC h)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1)实 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 边 铁 粉 布 包 会 一(填“上升”或 下降”)下降,是因为铁粉与水、氧气发生了反应;(2)将铁粉换成下列物质中的(填序号),杠杆也会出现相似现象。A NaC lB NaO HC C aO(3)实验2中,通入C O?一段时间,左边
35、边乒乓球(填“上升”或“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aO H溶液,杠杆重新平衡,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一。【答案】.下降.B C 上升.C C h+2 NaO H=Na2 C O 3+H 2 O【解析】【详解】(1)实 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氧气、水发生了反应,生锈,质量增加;N a O H、C aO均有吸水性,质量增加,也会出现下降的现象,故选B C;(2)实验2中,通入C 0 2一段时间,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左边乒乓球受到的浮力增大,左边乒乓球上升,右边乒乓球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aO H溶液,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被吸
36、收,杠杆重新平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 O 2+2 NaO H=Na2 C O 3+H 2。1 4.水和溶液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 请回答下列问题。(1)使用硬水会给生活和生产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净水器中经常使用活性炭,主要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2)茶杯内的纱网,可以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便于饮用,该设计的化学原理是 o(3)图甲是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6440,化硝酸钾氯 h h 温度也甲t 2 时,在50 g水中加入3 0 g氯化钾固体,得 到 氯 化 钾 的(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为。(精确至0.1%)图
37、乙中,当向盛有水的烧杯中缓慢倒入浓硫酸时,试 管 中 观 察 到 的 现 象 是。【答案】(1).煮沸#加热煮沸.吸附 过 滤 .饱和 .2 8.6%.试管中的硝酸钾晶体逐渐减少【解析】【小 问1详解】生活中煮沸可以将硬水中的钙镁化合物转化为水垢而除掉;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故具有吸附性,故填:煮沸;吸附;【小问2详解】将不溶物与溶液分离的方法是过滤,故填:过滤;【小问3详解】如图所示,1 2 c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 0 g,即t 2 时,1 0 0 g水中最多溶解4 0 g氯化钾,则该温度下,50 g水中最多溶解2 0 g氯化钾,所以在50 g水中加入3 0 g氯化钾固体,会 有1 0
38、 g未溶解,形成饱和溶液;2 0 g所 得 溶 液 的 溶 质 质 量 分 数 为1 0 0%=2 8.6%;2 0 g+50 g浓硫酸稀释时放出大量热,是温度升高,如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未溶的硝酸钾会继续溶解,故现象是:试管中的硝酸钾晶体逐渐减少。三、实验与探究(共11分)1 5.某小组设计了从某工厂管道烟泥(含炭黑、Cu、Z n和S)回收Cu的实验方案:的Xf量属末n过金粉纯净的铜加入适蚩的稀盐酸,一系列操作后不纯的铜(1)操 作 依 次 为 图 中 的(填 写 字 母)。(2)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o(3)操作中会产生一种大气污染物,它的大量排放会造成 该气体常用烧碱
39、溶液吸收,发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4)流程II加入的金属X是当今世界上产量最高用途最广泛的金属,X是。【答案】(D C B A (2)引流(3).酸雨 .S O,+2 N a O H =N a2S O j +H20(4)铁#F e【解析】【小 问1详解】如图所示,操作是加入酸溶液故应为搅拌即C,操作是过滤将不溶物和溶液分离,故为过滤即B,操作为加热即A,故填:C B A;【小问2详解】操作是过滤,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小问3详解】操作中产生一种大气污染物即二氧化硫,它的大量排放会造成酸雨,故填:酸雨;二氧化硫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so,+2NaOH
40、=Na2SO3+H2O;【小问4详解】当今世界上产量最高用途最广泛的金属是铁,故填:铁或Fe。16.小张同学得知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能利用铁单质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他利用硫酸铜进行趣味实验,将浸泡了_ _ _ _ _色硫酸铜溶液的滤纸在酒精灯火焰上点燃,观察到滤纸颜色变白,由湿变干后燃烧,在燃烧后的灰烬中出现红色固体。他很好奇,进行了相关探究,请你参与并填写有关空白。提出问题红色固体是什么物质?它是如何产生的?【查阅资料】a.温度达2 0 0 时,C u S O 4 开始分解生成C u O 和另一种氧化物:此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保持不变。b.温度超过1 0 0 0
41、C,C u O 才分解生成氧化亚铜(C s O);C U 2 O 呈红色。【作出猜想】红色固体可能是C u;可能是C U 2 O;可能是C u、C 1 1 2 O 的混合物。【实验探究】(1)取红色固体观赏,呈亮红色;(2)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固体不溶解,溶液仍为无色。【分析推理】(1)请教老师后得知,如有C U 2。存在,加入稀硫酸会发生如下反应:C U 2 O+H 2 S O 4-C U SO 4+C U+H 2O,结合实验探究的现象,确 定 亮 红 色 固 体 为,同 时 也 说 明 滤 纸 燃 烧 时 的 温 度 低 于(填序号)。A.200r B.1000(2)滤纸主
42、要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经分析,产生红色固体的原因可能是滤纸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碳与分解产生的C u O 发生反应,生成亮红色固体和二氧化碳,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交流讨论】将浸有硫酸铜溶液的滤纸点燃,刚开始不能燃烧,是因为【答案】.CuSO4+Fe=Cu+FeSO4高温.蓝.铜#C u .B .C +2CuO-2Cu+CC没有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解【详解】铁单质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4+F e-C u+F e S O4,铜离子显蓝色,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溶液。分析推理:(1)由于铜不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而C U 2O 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铜和硫酸
43、铜,反应后溶液呈蓝色说明固体中含有C U 2O;若无现象,则固体中只含有铜;根据探究,取少量红色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硫酸,固体不溶解,溶液仍为无色,则固体中只含有铜;同时也说明滤纸燃烧时的温度低于1000,未分解产生氧化亚铜。(2)碳与C u O 发生反应,生成亮红色固体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高温.C+2 C u O =2 C u +C O2 T交流讨论:将浸有硫酸铜溶液的滤纸点燃,刚开始不能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四、分析与计算(共 6 分)17 .新冠状病毒是一类具有包膜的RNA病毒,当包膜被消毒剂破坏后,RNA也非常容易被降解,从而使病毒失活,所以冠状
44、病毒对化学消毒剂比较敏感。目前针对新冠病毒采用的化学消毒剂以含氯消毒剂(常见为“8 4”消毒液)和医用7 5%酒精溶液(7 5%指的是酒精的体积分数),酒精的化学式是C 2H 5 0H。(1)酒精中碳、氢 两 种 元 素 质 量 之 比 为(填写最简整数比);(2)酒 精 中 含 量 最 高 的 元 素 是。【答案】(1)4:1 (2)C#碳#C 元素#碳元素【解析】【小 问 1 详解】酒精中碳、氢两种元素质量之比=(12x 2):(1x 6)=4:1,故填4:1。【小问2 详解】酒精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x 2):(1x 6):16=12:3:8,所以酒精中含量最高的元素是碳
45、元素。18 .生铁和钢是两种不同的铁合金,生铁含碳量为2%4.3%,钢含碳量为0.03%2%,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确定该铁合金是生铁还是钢,他们取11.5 g 铁合金样品放到锥形瓶中,将 100g 稀盐酸分成5 等份,分5 次加入锥形瓶,每次待充分反应后记录实验数据。实验数据整理如下表所示:次数加盐酸前第 1 次第 2 次第 3 次第 4次第 5 次加入稀盐酸质量(g)02 02 02 02 02 0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g)11.53 1.4m7 1.29 1.1111.1【查阅资料】碳及其他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数据表中m的值为。(2)请通过计算确定该铁合金是生铁还
46、是钢(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到01)。【答案】(1)5 1.3(2)设该合金中铁的质量为x,F e+2 H C 1=F eC l2+H2 T5 6 2尤0.4 g5 6 _ x万一砺x =11.2 g0 3 s合金中碳的质量为:2 g=0.3 g,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为:x l 0 0%2.6%H.5 g合金中碳的质量分数介于2%4.3%之间,该铁合金属于生铁。【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化学计算。【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中生成气体的总质量为:100g+11.5 g-lll.lg=0.4 g,第一次减少的质量为2 0g+ll.5 g-3 1.4 g=0.1g,第三次减少的质量为6 0g+11.5 g-7 1.2 g=0.3 g,所以第二次减少的质量为0.2 g,所以 4 0g+ll.5 g-m=0.2 g,m=4 0g+l 1.5 g-0.2 g=5 1.3 g(2)见答案。【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结合方程式的计算进行分析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