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一模物理试卷.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一模物理试卷.pdf(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一、选 择 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 分,共 2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纸中.)1.(2 分)根据你对常见物理量的了解,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kg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0.18m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D.男同学在进行1000m测试时,其速度约为10m/s2.(2 分)在班上开展“生活处处有物理”的观察实践活动中,小明观察了厨房设备。在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锅内气体压强越大,液体
2、沸点越低C.不慎滴入几滴水到锅内热油中会发出“吱吱”声,这是发生了升华现象D.用煤气炉煲汤,在沸腾时调大火焰能提高汤的温度3.(2 分)以下对四个体育考试项目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立定跳远-脚用力向后蹬地,是为了减小压强B.引体向上-人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对单杠与单杠对人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800 m 跑-匀速跑过弯道时人受到的是平衡力D.抛实心球-斜抛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4.(2 分)下列几组生活现象与其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A.现象知识橡皮筋受拉力发生了形变人穿旱冰鞋推墙时会后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现象知识利用铅垂线判断墙壁是否竖
3、直重力方向关闭发动机的汽车慢慢停下来竖直向下c.现象知识拍打窗帘能清除表面浮灰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利用惯性D.现象 知识用力捏车闸可使自行车停下 减小摩擦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5.(2分)我市共享单车如图已经遍及市区的各个地方,解决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A.车座宽大柔软是为了增大对人体的压强B.轮胎的花纹是为了减小车轮与地面的摩擦C.骑自行车匀速下坡时,阻力对自行车做功D.用车闸刹车时,车闸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6.(2分)科学研究中常常发现某一问题的两个相关的量(x,y)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且可用图线表示。下列相关的量之间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A.同一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B.物体吸
4、热时,物体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C.同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D.物体浸入水中时,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与排开水的体积大小的关系7.(2 分)物理研究中常常用一个抽象的“模型”来形象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如:可以用一条有方向的直线-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下列事例中,也用到这种方法的是()A.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B.用音叉溅起的水花显示音叉的振动C.用水银气压计测量大气压D.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8.(2 分)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所画的几种日常生活情景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火线三孔插座C.家庭电路的连线情况D.电灯F 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F 的力臂是19.(2 分)交警部门为检测超载,
5、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旁设置了电子磅秤对货车进行称量,电子磅秤的工作电路中利用了一压敏电阻,且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变化规律如图。小聪同学设计一个电子磅秤的工作电路,要求压力增大时电表示数增大,以下电路不符合要求的是()10.(2 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7V,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Q 1A”,灯泡标有“6V 3W”字样。闭合开关,若两电表示数均不超过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下列说法正确 的 是()A.电压表表示数变化范围2V3VB.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0.2A0.5A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0.5WD.滑动变阻
6、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2。9。二、填 空 题(每 空 1 分,共 12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案卷的答题空上)11.(2 分)云南的旅游景区较多,在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扩音器的作用是增大声音的,游客听到导游讲解的声音是通过 传入人耳。12.(2 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调整物距u,测量对应的像距v,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如果u=27cm,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选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选 填“幻灯机”或“照相机”)应用了这一原理。u6cm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1()6u/cm60302
7、01513 v/cm121520304513.(2 分)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速下压,棉花被点燃。此过程的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的 冲程相同。某效率为25%的汽油机在一次工作中消耗了 4kg汽油,该汽油机对外做的机械功为 J.(汽油热值为 exiO,j&g)14.(2 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00N的物体,拉力F=6 0 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在物体匀速上升的过程中,物 体 的 动 能 (选 填 变 大”、变小“或“不 变“)。1 5.(2分)在家用电器调查活动中,小亮让电热水器单独工作2 m i n,测得家中如图所示的电能表的转盘转
8、了 7 0 r,热水器的实际功率为 W;若不计能量损失,这段时间内热水器中 5 0 L 的水可升温.已知 p 水=L O X l()3 k g/m 3,c 水=4.2 X 1 03J/(k g )l1 6.(2分)如图所示实验,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极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是否有关,应该采取的操作是=用 材料制成的L E D (发光二极管)交通信号灯日夜发光,提醒着人们注意交通安全。三、实验与作图题(17、18题 4 分,19题 4 分,20题 4 分,21题 6 分,共 18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1 7.(2分)如图,在舞蹈室的墙面上装有一块平面镜,王老师用一激光笔从S点照向镜面,在地面上P 点看
9、到一光斑,请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完成光路图。地面镜面1 8.(2 分)如图所示,杠杆的N端挂一重物,在 M 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动力使杠杆平衡。试画出这个最小的动力F i 和杠杆受到的阻力F2O19.(4 分)图 A 中,物体的长度是 cm;图 B 中,塑料挂钩的吸盘能“吸”在平滑的墙面上,是由于 的存在;图 C 中,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图 D 中,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会粘在一起,表明分子间存在 力。CBD20.(4 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丽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2)如图甲所示,在杠
10、杆右边B 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边A 处挂 个相同的钩码。(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 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因是_ _ _ _ _ _ _21.(6 分)测量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器材如下:待测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源(电压恒为6V)、电 流 表(00.6A、03A)、电 压 表(03V、015V)、滑动变阻器、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1)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开始时连接的电路,仔细观察发现该电路存在连接错误,但只需改动一根导线,即可使电路连接正确。请
11、你在应改动的导线上打“X”,并用笔画线代替导线画出正确的接法。(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但电流表、电压表均有示数,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A.检查灯泡是否断路B.检查灯泡是否短路C.检查开关接触是否良好D.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3)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示数为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小 灯 泡 正 常 发 光 的 电 阻 为。(4)完成上述实验后,另有同学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测出了额定电流为I 额的小灯泡的额定功率。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R i的最大阻值为R,实验方案如下: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只闭合开关S i,移动R 1 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
12、I 额,灯泡正常发光。只闭合开关S 2,保持R i的滑片位置不动,移动R 2 的滑片,使电流表的示数为I 颔。保 持 R 2 的滑片位置不动,将 R i的滑片移到最左端,电流表的示数为1 1,再将R i的滑片移到最右端,电流表的示数为1 2。小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为P i:(用 I 额、h、1 2、R表示)。四、计 算 题(第22题5分,第23题5分,共10分)2 2.(5分)如图所示,边长为1 0 c m 的实心正方体木块,质量为0.6 k g,静止在装有足量水的容器中,(g=1 0 N/k g)求:(1)木块在水中所受浮力的大小:(2)木块浸在水中的体积;(3)若放入木块前容器中水深2 0
13、 c m,容器底面积为2 0 0 c m 2,放入木块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增加了多少P a?2 3.(5分)几千年来中国的厨艺最讲究的就是“火候”二字。现在市面上流行如图1 所示的新型电饭锅,采用了“聪明火”技术,电脑智能控温、控压,智能化控制食物在不同时间段的温度,以得到最佳的口感和营养,其简化电路如图2甲所示。R 1 和 R 2 均为电热丝,S 是自动控制开关。把电饭锅接入2 2 0 V的电路中,用电饭锅的“聪明火”煮米饭,电饭锅工作时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乙所示。(1)求电热丝R 2 的 阻 值(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这个电饭锅在0 -1 5 m i n 把质量为1.1 k
14、g 的米饭由2 0 加 热 到 1 0 0,求电饭锅在这段时间内加热的效率 c 米 饭=4.2XU)3J/(kg.)。图13-i r-i2 H l-1I I I I1-I I I I!5 10 15 20 25 30/min乙图22022年山东省济宁市金乡县中考物理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 择 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 分,共 20分,请将正确选项填入答题纸中.)1.(2 分)根据你对常见物理量的了解,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玻璃杯的质量约为5kg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0.18mC.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为4sD.男同学在进行1000m测试时,其速度
15、约为10m/s【答案】B【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解答】解:A、一个玻璃杯的质量约5 0 g,故 A 错误;B、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即 0.18m,故 B 正确;C、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月1 s,故 C 错误;D、男同学在进行1000m测试时,其速度约5 m/s,达不到10m/s,故 D 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2.(2 分)在班上开展“生活处处有
16、物理”的观察实践活动中,小明观察了厨房设备。在他所观察到的现象和对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锅内气体压强越大,液体沸点越低C.不慎滴入几滴水到锅内热油中会发出“吱吱”声,这是发生了升华现象D.用煤气炉煲汤,在沸腾时调大火焰能提高汤的温度【答案】A【分析】(1)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生活中的扩散现象就说明了分子的运动;(2)液体的沸点与液面上方的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就越高。(3)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有两
17、种方式:蒸发和沸腾;(4)液体沸腾时,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扩散的结果;A 正确;B、用高压锅煮食物容易熟,是因为液体的沸点随气压增大而升高;故 B 错误;C、不慎滴入几滴水到锅内热油中会发出“吱吱”声,是水发生剧烈汽化现象时所发出的一种声音;故 C 错;D、用煤气炉煲汤,在汤沸腾后,达到沸点,其温度不再改变。故 D 错误。故选:Ao【点评】此题考查了热学的多个知识点,运用分子运动论知识、汽化现象、液体沸腾的特点以及气压与沸点的关系等知识可做出选择。3.(2 分)以下对四个体育考试项目中,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立定跳远-
18、脚用力向后蹬地,是为了减小压强B.引体向上-人双手握住单杠静止时,人对单杠与单杠对人的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800m 跑-匀速跑过弯道时人受到的是平衡力D.抛实心球-斜抛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答案】B【分析】(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形状;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2)抛出去的实心球做曲线运动,整个过程速度不为零;(3)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不变,即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受非平衡力作用时,其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体现在速度大小或方向的变化。【解答】解:A、立定跳远时,脚要用力向后蹬地,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 A 错误;B、人双手握住单杠
19、静止时,人对杠的拉力与杠对人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B 正确;C、800m跑 匀速跑过弯道时,运动的方向变化,导致运动状态发生变化,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故 C 错误;D、抛出去的实心球在空中运动到最高点时,其在水平方向上仍是运动的,故速度不为零,故 D 错误。故 选:Bo【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平衡状态的判断,以及平衡力的作用是一道综合题。4.(2 分)下列几组生活现象与其所蕴含的物理知识,对应完全正确的是()A.现象知识橡皮筋受拉力发生了形变人穿旱冰鞋推墙时会后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现象知识利用铅垂线判断墙壁是否竖直重力方向关闭发动机的汽车慢慢停下来竖直向下C.现象
20、知识拍打窗帘能清除表面浮灰利用惯性助跑能使运动员跳得更远D.现象知识用力捏车闸可使自行车停下减小摩擦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答案】C【分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物体的形状;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影响摩擦力的因素是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解答】解:A、橡皮筋在拉力的作用下形状发生改变,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不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此选项错误;B、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可以利用铅垂线判断墙壁是否竖直;关闭发动机的汽车慢慢停下来,是因为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此选项错误。C、拍打窗帘能清除上面的灰尘:助跑能使运动员跳的更
21、远。都是利用了物体的惯性。此选项正确;D、用力捏闸自行车能尽快停下,是利用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鞋底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利用增大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是一道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力的作用相互性、力的作用效果、惯性、改变摩擦的方法和重力的方向,包含的知识点较多,考查的是我们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5.(2分)我市共享单车如图已经遍及市区的各个地方,解决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下列有关公共自行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车座宽大柔软是为了增大对人体的压强B.轮胎的花纹是为了减小车轮与地面的摩擦C.骑自行车匀速下坡时,阻力对自行车做功D.用车闸刹车时,车
22、闸相当于一个费力杠杆【答案】C【分析】(1)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3)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4)先判断有手闸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解答】解:A、车座宽大柔软,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 A错误;B、轮胎表面的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
23、。故 B错误;C、骑自行车匀速下坡时,自行车克服阻力运动了距离,即阻力对自行车做功,符合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故 C 正确。D、刹车时,人施加一个很小的力,就可以对车轮产生一个很大的摩擦力,应用了省力杠杆,故 D 错误。故选:C。【点评】自行车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应用了非常多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声现象、光现象、大气压强、杠杆及简单机械等方面,平时多注意观察,将学到的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6.(2 分)科学研究中常常发现某一问题的两个相关的量(x,y)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且可用图线表示。下列相关的量之间不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A.同一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24、B.物体吸热时,物体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C.同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D.物体浸入水中时,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与排开水的体积大小的关系【答案】B【分析】观察分析图象,图中两个量(x,y)之间成正比关系,看选项中哪两个量的关系与图象中的相符,找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不符合的选项即可。【解答】解:A、同一物体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关系,不合题意。B、物体吸热时,如果是晶体温度到达熔点时不变,符合题意。C、根据公式I=U 可知,同一导体电阻一定,故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电压是成正比R的,不合题意。D、由公式F 浮=p 液丫加 g 可知,在同种液体中,物体受到的浮力与其排开液体体积是成正比的,不合题
25、意。故 选:Bo【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图象分析能力,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解题时应熟记这些关系并加深理解。7.(2 分)物理研究中常常用一个抽象的“模型”来形象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如:可以用一条有方向的直线-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方向。下列事例中,也用到这种方法的是()A.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B.用音叉溅起的水花显示音叉的振动C.用水银气压计测量大气压D.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答案】D【分析】例如:光的传播方向是确实存在,但难以分析探究,于是用一条有方向的直线表示,这种用一个抽象的“模型”来形象地突出事物的主要特征的方法就是模型法。【解答】解:A、研究电流时把它与水流相比;采用的是“
26、类比法”,不符合题意。B、用音叉溅起的水花显示音叉的振动:采用的是“转换法”,不符合题意。C、用水银气压计测量大气压;采用的是“转换法”,不符合题意。D、利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采用的是“模型法”,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常用的物理学研究方法有:模型法、等效替代法、比较法、分类法、类比法、控制变量法等。8.(2 分)如图所示是同学们所画的几种日常生活情景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A.三-三-三三二-三-三三三从岸上看水中物体的光路图滑轮组最省力的绕绳方法C.-火线r-零线.-j地线7周二三孔插座电灯 家庭电路的连线情况D.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F的力臂是1【答案】C【分析】(1)光
27、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2)通过动滑轮绳子段数越多越省力;(3)在家庭电路中,火线先进入开关,再接灯泡顶端的金属点,零线直接接在灯泡的螺旋套上;三孔插座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两孔插座,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4)力臂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解答】解:A、由图知,光由水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偏折,折射角应大于入射角,而图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 A错误;B、由图知,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滑轮组,绳子固定在动滑轮上,绳子自由端最后向上拉,通过动滑轮的绳子段数为3,而图中通过动滑轮绳子段数为2,故 B错误;C
28、、图中火线先进入开关,再接灯泡顶端,零线接在灯泡的螺旋套上;三孔插座上孔接地线,左孔接零线,右孔接火线,故 C正确;D、由图可知,0 为支点,图中动力F 的力臂是指从支点。到 力 F 作用线的距离,而图中是截取了力的作用线的一部分,故 D 错误.故选:Co【点评】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应用、滑轮组的绕线、家庭电路中开关和插座的连接、杠杆上力臂的画法,要求认真分析题图、灵活应用相关知识,是易错题。9.(2 分)交警部门为检测超载,在高速公路收费站旁设置了电子磅秤对货车进行称量,电子磅秤的工作电路中利用了一压敏电阻,且压敏电阻的阻值随所受压力的变化规律如图。小聪同学设计一个电子磅秤的工作电路,要求压
29、力增大时电表示数增大,以下电路不符【分析】搞清电路的连接,及电压表测量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结合电阻并联的规律及分压原理、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对每个电路逐一分析,确定答案。【解答】解:由图知:A、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并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并联电路总电阻减小,电源电压一定,所以干路电流增大,电流表示数增大。符合要求;B、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并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两端电压一定,通过压敏电阻的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示数增大。符合要求:C、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分压原理,压敏电阻的电压减小,由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定值电阻两端电压增大,即电压表示
30、数增大。符合要求;D、压敏电阻与定值电阻串联。当压力增大时,压敏电阻阻值减小,根据分压原理知,压敏电阻两端电压减小,即电压表示数减小。不符合要求。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运用电阻并联的规律、电阻串联的规律、欧姆定律及分压原理、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综合性较强。10.(2 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7V,电压表量程为03V,电流表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1A,灯泡标有“6V 3W”字样。闭合开关,若两电表示数均不超过量程,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不考虑灯丝电阻变化,下列说法正确 的 是()A.电压表表示数变化范围2V3VB.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0.2
31、A0.5A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为0.5WD.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化范围2Q9Q【答案】D【分析】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L 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知道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U I求出灯泡的额定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灯泡的电阻,比较灯泡的额定电流和电流表的量程、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压表的示数最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电压表的最小示数,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根据P=U I求出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2)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时,电路
32、中的电流最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最小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然后得出答案,根 据 p=U I求出此时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然后比较判断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与0.5W的关系。【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L 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1)由 P=U I可得,灯的额定电流:由 1=旦可得,灯泡的电阻:R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灯泡的额定电流为0.5 A,电流表的量程为。6.6A,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
33、路中的电阻最小,电路的总功率最大,电压表的示数最小,所以,电压表的最小示数: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2)当电压表的示数U 消 大=3 V 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此时灯泡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最小电流: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0.33A 0.4 A,故 B 错误;R _ U 消大 _ 3 V _ oI 小 A3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不为8.5W,故 C 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会根据电路中的电流确定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根据电压表的最大示数确定
34、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二、填 空 题(每 空 1 分,共 12分,请将正确答案填入答案卷的答题空上)11.(2 分)云南的旅游景区较多,在景区导游常利用扩音器进行讲解,如图所示,扩音器的 作 用 是 增 大 声 音 的 响 度,游客听到导游讲解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扩音器就是把音量放大了,让声音传的更远;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解答】解:扩音器的作用是增大声音的响度,即提高了声音的大小;空气可以传递声音,所以游客听到导游讲解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答案为:响度;空气。【点评】掌握扩音器是改变声音大小的设备。1 2.(2分)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凸
35、透镜成像规律,调整物距u,测量对应的像距v,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 0 c m;如 果 u=2 7 c m,移动光屏可得到倒立、缩小(选 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照相机(选 填“幻灯机”或“照相机”)应用了这一原理。!*u F川川|川|川木1川 川 川 平|川 川 平 川1川|川 幕;川川甲|叩叫b c m 1 0 2 0 3 0 4 0 5 0 6 0 7 0 8 0 9 0 1()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u/c m6 03 02 01 51 3v/c m1 21 52 03 04 5 分析】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的物距和像的性质。u 2 f,成倒立、
36、缩小的实像,2 f v f,应用照相机;u=2 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v=2 f;2 f u 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v 2 f,应用投影仪;u 2 f条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故答案为:1 0;缩小;照相机。【点 评】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应用,以及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都是解答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1 3.(2分)如图所示,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团干燥的棉花,用力将活塞迅 速 下 压,棉花被点燃。此过程的能量转化方式与汽油机的 压缩 冲程相同。某效率为2 5%的汽油机在一次工作中消耗了 4 k g汽 油,该 汽 油 机 对 外 做 的
37、机 械 功 为4.6 X1 0 7J.(汽油热值为 4.6X1()7J7 kg)【答 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 析】(1)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当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将增大,温度升高;内燃机有四个冲程,在压缩冲程中,活塞压缩空气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知道汽油的质量和热值,利 用 燃 料 完 全 放 热 公 式Q ,&=q m求汽油完全燃烧产生的热 量(总 能 量);知道汽油机的效率,利用效率公式求有用机械能。【解 答】解:(1)在空气压缩引火仪玻璃筒的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将活塞迅速向下压,棉絮燃烧起来;说明压缩筒内空气做功,使空气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压缩过程中,活
38、塞的机械能转化为空气的内能,故该过程中,与内燃机的压缩冲程相同;(2)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 t t=m q =4 kgX6.6 X 1 07J/k g=1.8 4 X 1 03J;输出的机械能为:E=n Q 放=2 5%*1.8 4 X 1 08J=8.6 X 107JO故答案为:压 缩;4.6 X1 0 7。【点 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体内能的改变、内燃机的冲程的能量转化、燃料完全燃烧放热公式以及效率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目。1 4.(2分)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为1 00N的物体,拉 力F=6 0 N,滑轮组的机械效 率 为8 3.3%。在物体匀速上升的过程中,物 体 的 动 能
39、 不变(选 填“变 大”、变小”或“不 变”)。【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由图可知滑轮组绳子的有效股数,根据|1=亘=且=巫=且 乂 1 00%W 总 F s F n h n F求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2)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有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解答】解:(1)由图可知,n=2,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曳=G h=且=1 00N x 1 00%Q 8 3.3%;V 总 F s F n h n F 2 X 6 0 N(2)在物体匀速上升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则物体的动能不变。故答案为:8 3.3%;不变。【点评】本题考查了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和影响动
40、能大小因素的应用,明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关键。1 5.(2 分)在家用电器调查活动中,小亮让电热水器单独工作2 m in,测得家中如图所示的电能表的转盘转了 7 0r,热水器的实际功率为2 1 00 W;若不计能量损失,这段时间内热水器中 5 0L 的水可升温.1.2 C.已知 p 水=1.0X 1 03kg/m3,c 水=4.2 义 1 03J/(kg*)【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1 000r/(kWh)表示的路中每消耗Ik W h 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1 000r,据此求出转盘转7()r 电路中消耗的电能,然后根据P=此求热水器的电功率;t(2)不计能量损失,Q i=W,利用Q
41、 i;s=cm Zt求水升高的温度。【解答】解:(1)lOOOr/(k W h)表示的路中每消耗lkWh 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lOOOr,W=_ k W h=0.07kWh=0.07 X 3.2X 106J=2.52X 105J,1000该电热水器的实际功率:(2)水的体积 V 水=50L=0.05m3,m 水=P 水 V 水=1.0 X 103kg/m3 X 0.05m3=50kg;由 Q 吸=。11121得水升高的温度:故答案为:2100;1.2。【点评】本题是一道电热综合题,考查了密度公式、电功率公式、吸热公式的应用,以及对电能表相关参数的理解,与生活紧密相连,学以致用!16.(2 分
42、)如图所示实验,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极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是否有关,应该采取 的 操 作 是 对调电源的正负极。用半 导 体 材料制成的LED(发光二极管)交通信号灯II夜发光,提醒着人们注意交通安全。【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通电螺线管周围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线圈的绕向这两个因素有关,若只改变其中的一个,磁场方向发生改变;若两个因素同时改变,磁场方向不变。(2)LED灯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解答】解:(1)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磁极的极性与电流方向是否有关,应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所以应该采取的操作是对调电源的正负极。(2)LED灯是一种新型的高效节能光
43、源,它的核心元件是发光二极管,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故答案为:对调电源的正负极;半导体。【点评】本题考查了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极性与电流的方向的关系、LED灯的材料组成,属于基础题目。三、实 验 与 作 图 题(17、18题4分,19题4分,20题4分,21题6分,共18分)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17.(2分)如图,在舞蹈室的墙面上装有一块平面镜,王老师用一激光笔从S点照向镜面,在地面上P点看到一光斑,请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完成光路图。S-P地面 镜面【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根据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和像点与发光点关于平面镜对称,作出反射光线并完成光路图。【解答】解:根据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
44、对称先作出S的像点S,连接SP,与平面镜的交点即为入射点,再连接A与入射点连线为入射光线,P与入射点连线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关键是利用好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反向延长一定通过发光点的像点这一特点.18.(2分)如图所示,杠杆的N端挂一重物,在M点施加一个最小的动力使杠杆平衡。试画出这个最小的动力F i和杠杆受到的阻力F2。【分析】力臂是指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作垂线,垂线段即为力臂。根据公式FILI=F2L2可以知道,力和力臂成反比,要想力最小,必须力臂最长,即作用在 M 点时力F i最小,力的方向向右下方。【解答】解:由图可知,。为支点,重物G 对杠
45、杆的拉力为阻力,方向竖直向下;0 M 为动力臂时,动力臂最长,力最小,过 M 点作出最小动力,方向向右下方,如图所【点评】画力臂的方法是:找到点,找 到 线(力的作用线),由点向线作垂线即可。我们还可以用口诀来记:一 找 点(支点),二 作 线(力的作用线),点向线作垂线。19.(4 分)图 A 中,物 体 的 长 度 是 2.55 cm;图 B 中,塑料挂钩的吸盘能“吸”在平滑的墙面上,是 由 于 大 气 压 的 存 在;图 C 中,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产 生 的;图 D 中,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会粘在一起,表明 分 子 间 存 在 引力。A B CD
46、【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观察是否从0 刻度线量起,起始端没从。开始,要以某一刻度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前面的刻度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塑料吸盘是大气压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本题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这样可以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的引力和斥力。【解答】解:图 A 中,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 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 为 1 m m;物体左侧与2刻度线对齐,右侧在2.5 c m 和 2.6 c m 中间,估读为2.5
47、 5 c 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L=2.5 5 c m:图 B中,使用塑料吸盘时,先挤走里边的空气,使其内部近似真空,气体压强非常小,外界大气压的作用就把它压在了光滑的墙面上;图 C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轻质小球,小球被弹开,该现象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轻质小球的作用是把音叉的微小振动进行放大,便于观察。图 D中,把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压紧后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引力。故答案为:2.5 5;大气压;振动;引。【点评】本题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大气压的应用、声音的产生以及分子动理论,是一道综合性题目。2 0.(4分)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小丽把杠杆支在支架上,调
48、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便于测量力臂和消除杠杆重对实验产生影响。(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右边B处挂两个相同的钩码,要使杠杆仍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左边A处 挂 3 个相同的钩码。(3)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 变 大(填“变大”、“不变”或“变小”),原 因 是 拉 力 的 力 臂 变 小。【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的长度可以直接从杠杆上读出来,也是为了避免杠杆的自重对杠杆平衡产生影响;(2
49、)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义动力臂=阻力X阻 力 臂(或FILI=F2L2),确定钩码的个数;(3)拉力的方向是倾斜的,力的方向与杠杆不垂直,力臂不能从杠杆上读出,此时力臂变小,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分析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化。【解答】解:(1)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当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力的方向与杠杆垂直,力臂可以从杠杆标尺刻度上直接读出来;在水平位置平衡时,重心在支点处,杠杆重力的力臂为零,这样就减小了杠杆的自重对实验的影响。(2)假设每个钩码重1 N,每小格表示5 c m,则 LA=lcmX2=2cm,FB=1NX2=5N,L B=lcm X 3=3cm,由杠杆的平衡条件,杠杆左边A
50、 处的拉力为:FA=2NX 3cm=5N,L A 2cm(3)弹簧测力计在C 处竖直向上拉时,拉力的方向竖直向上与杠杆垂直,动力臂等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拉力的方向不再与杠杆垂直,动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动力变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故答案为:(1)便于测量力臂和消除杠杆重对实验产生影响;(2)3;(3)变大;拉力的力臂变小。【点评】(1)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就是力臂,因此在此实验中我们应首先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拉力的方向倾斜时,导致动力臂变化,根据杠杆平衡条件,阻力、阻力臂不变时,动力臂变化,动力就会产生与动力臂相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