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docx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9587816 上传时间:2022-04-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5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有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一、单选题1有关碳元素形成的几种物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金刚石是天然最硬的物质C碳黑可做墨汁D石墨可做高温润湿剂2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鉴别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集气瓶中B鉴别蒸馏水和氯化钠溶液蒸发溶液,观察有无固体析出C鉴别水和双氧水加二氧化锰,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D分离食盐和沙子可以先溶解,再过滤分离,最后蒸发结晶得食盐AABBCCDD3有关化学反应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变浑浊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光发热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

2、色的固体D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4下列关于一氧化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一氧化碳有可燃性,燃烧时火焰呈蓝色C一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D一氧化碳是煤气的主要成分5下列鉴别物质所用的方法或试剂中,错误的是A水和白醋闻气味B氧气和氮气带火星的木条C氯酸钾和氯化钾观察颜色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灼热的氧化铜6下列图示分别为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收集、检验、验满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制取B收集C检验二氧化碳D验满7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简便方法是A测定它们是否有毒B闻气味C用一根燃着的木条D用澄清的石灰水8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有关实验

3、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8:1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C铁丝伸入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具有滑润感,所以可用作电极材料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所以用于除去水中色素和臭味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所以性质不同D6000LO2在加压的情况下能装入40L的钢瓶中,是因为氧气分子加压变小10如图所示,如果Y为氧化铜,则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入的X一定要具有可燃性B通入的X一定是一氧化碳C澄清的石灰水一定会变浑浊D一通入X便可在P处点燃11如图是

4、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体现了碳的氧化性B反应开始的标志是导管口有气泡冒出C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管D该实验的现象是黑色固体变为红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2化学学习者常用化学思维去认识和理解世界。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变化与守恒:依据化学方程式X+2O22CO2+2H2O,可推测X的化学式为C2H4OB宏观与微观:CO和CO2虽然元素组成相同,但二者性质不同,原因是分子构成不同C探究与创新: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验满时,将燃着木条换成带火星木条效果会更好D模型与推理: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13取几粒石灰石放入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几毫升酸溶液

5、,开始时有气泡产生,一会儿后就不再产生气泡,可能的原因是A装置漏气B加入的是稀盐酸C加入的是稀硫酸D生成的气体被酸溶液溶解了14下列关于氧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性质: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有毒B构成: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原子不同C转化: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和二氧化碳可以相互转化D用途:氧气可以作燃料,二氧化碳可以用作气体肥料15在给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CO2COBC2H5OHCO2CCO2H2CO3DH2O2H2二、填空题16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些成分?(1)木炭能在空气中燃烧_。(2)空气是制造氮肥的原料_。(3)酥饼干在

6、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_。(4)澄清的石灰水长期放置在空气中会变浑浊_。17往下图所示的仪器中倒入足量的二氧化碳,观察到的现象是_。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化学性质是_,因此二氧化碳常用于_。18碳及其氧化物性质的应用。(1)石墨和金刚石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_。 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金刚石,该变化属于_(填“物理”或“化学 )变化。(2)我国对石墨烯技术的研究居世界领先地位。石墨烯性能优良,用途独特,比如用作太阳能电池的电极,这主要是利用了它的_性。(3)向盛有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集气瓶里投入几小块烘烤过的木炭,红棕色消失,说明木炭具有_能力,其原因是木炭具有_的结构

7、。(4)C6o属于碳单质,也有可燃性,写出C6o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将生成的产物用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吸收并测定其质量,当C60的质量恰好等于_时,则可证明C6o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5)我国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体现了中国对解决气候问题的大国担当。碳中和,即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CO2排放,实现CO2“零排放”。 “碳”排放。下列对节能减排的建议可行的是_(填字母)。A停止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B推广使用光伏发电C鼓励民众公交出行D生活垃圾集中焚烧19“化学观念”是从化学视角认识物质世界。(1)元素观。张青莲院士对铟、锗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测定做出

8、了卓越贡献。锗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如图A所示,锗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科学家姜雪峰当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大使”。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B,硫离子的符号为_。(2)结构决定性质。如图是碳的几种单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甲中每个碳原子最多连有_个碳原子。乙中层与层之间能发生滑动,具有滑腻感的特点,写出它的一种用途_。丙物质的化学式为_。(3)微粒观。一定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B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_。若D为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三、推断题20甲、乙、丙、丁、戊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甲、乙、丙、丁均含有同一

9、种元素,甲是最常用的溶剂,丙是促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物质。它们之间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提示1)碳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提示2)“”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1)丙的名称为_。(2)事物具有两面性,写出乙物质不利的一面_。(写一点)(3)“丙丁”的化学方程式为_。(4)若甲为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序号)。a戊丁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b戊丁的反应可能是放热反应c乙戊的反应中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d丙是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之一21A和B是两种黑固体物质,可实现如图转化关系。(1)写化学

10、式:A_;E_。(2)写化学反应方程式:A与B反应_;F发生分解反应_。(3)E的用途是_。四、实验题22如图为实验室常用仪器和实验装置的示意图,根据题意回答问题。(1)写出标号的仪器名称_。(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CO2的原料为_(填物质名称)。若将装置A改为装置B其优点是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若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应从_(填“a”或“b”)端通入。(3)FeS固体和稀硫酸之间可发生反应,该反应常用于实验室制取H2S。H2S气体有毒,能溶于水,其水溶液为氢硫酸,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写出制取H2S气体的化学方程式_。某同学用D、E、F装置组合收集H2S。E装置的作用是防倒吸,则虚线框内

11、最合适的装置是_(填“甲”或“乙”,请从图2中选择);F装置的作用是_。23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回答有关问题。(1)标号的仪器名称:_。(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较纯净的氧气,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是_。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该装置需要作的改进是_。(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证明CO2收集满的方法是_,用装置F代替装置B的优点是_,当关闭F装置中的弹簧夹时,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4)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 (填

12、字母序号),收集氨气的装置可选用_(填字母序号)。五、计算题24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做了三次实验,其平均数据如下表。若样品中的杂志不参与反应也不溶解于水。请回答下列问题:物质的质量平均值反应前:烧杯+盐酸230.0g石灰石样品8.0g反应后:烧杯+剩余物235.8g(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g。(2)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写出必要的计算过程)参考答案1A 2A 3C 4C 5C 6B 7C 8D 9B 10A 11D 12B 13C 14C 15D 16(1)氧气(2)氮气(3)水蒸气(4)二氧化碳17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二氧化碳的密

13、度比空气大 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灭火 18(1) 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化学 (2)导电(3) 吸附 疏松多孔 (4) 生成的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 (5)BC19(1) 72.64 S2- (2) 4 作润滑剂 C60 (3) 17 20(1)二氧化碳(2)容易使许多物质发生氧化而变质或加速金属锈蚀(3)C+CO22CO(4)abc21(1) C CO (2) C+2CuO2Cu+CO2 CaCO3CaO+CO2 (3)作燃料22(1)分液漏斗(2) 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CaCO3 + 2HCl=CaCl2 + H2O +CO2 a (3) FeS + H2SO4=FeSO4 + H2S 乙 吸收硫化氢气体 23(1)铁架台(2) AD#DA 催化作用 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3)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则满 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液体进入长颈漏斗中 (4) A E 24(1)2.2g(2)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x=5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