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圆柱的体积公开课教案【优秀5篇】.docx

上传人:麒*** 文档编号:95818146 上传时间:2023-09-0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9.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圆柱的体积公开课教案【优秀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数学圆柱的体积公开课教案【优秀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学圆柱的体积公开课教案【优秀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圆柱的体积公开课教案【优秀5篇】.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数学圆柱的体积公开课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这次一秘范文为您整理了5篇数学圆柱的体积公开课教案,希望能够对困扰您的问题有一定的启迪作用。圆柱的体积数学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运用迁移规律,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方法 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

2、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圆柱体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 理解圆柱体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圆柱体积公式推导演示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同学们,我们的图形世界十分丰富,回忆一下,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 的体积和正方体的体积的通用公式是什么呢?用字母怎样表示? 二、图柱转化,自主探究,验证猜想。 (一)猜想。 1、大家看圆柱的底面是一个圆形,在学习圆面积计算时,我们是把圆转化成哪种图形来计算的?(演示课件:

3、圆转化成长方形,推导圆面积公式的过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由复习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入手,实现知识的迁移。 2、引发思考:我们能否把圆柱体也转化成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呢?如果能,猜一猜能转化成哪种立体图形?揭示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操作验证。 1、请学生拿出圆柱体的演示学具,以小组为单位,联想圆形面积的转化方式,合作探究将圆柱转化为长方体的方法。 在操作时,学生分组边操作边讨论以下问题: 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体积与原来的圆柱体积有什么关系? 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 ?。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高与原来的圆

4、柱的高有什么关系? 2、小组代表汇报 (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转化,会有多种转化方法,教师适时加以鼓励) 3、电脑演示操作 (1)电脑演示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的过程: 仔细观察:圆柱体转化成一个长方体后,长方体的长相当于圆柱的什么?长方体的宽和高又相当于圆柱的什么? 动画演示: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64份,切开后拼成的物体会有什么变化? (分的分数越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 (2)根据学生的观察、分析、推想,老师完成板书: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 (3)你的猜想正确吗?学生齐读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三、练习巩固,灵活应用 闯关1.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

5、75平方厘米,长是9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让学生试做,集体反馈。 闯关2.想一想:如果已知圆柱底面的半径(r)和高(h),圆柱的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如果已知圆柱底面的直径(d)和高(h)呢?如果已知圆柱的底面周长(C)和高(h)呢?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小结: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是先求出什么?(生:底面积) 闯关3.下面这个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奶?(杯子的数据是从里面测量得到的。)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四、课堂小结 学习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生汇报收获)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21页练习三第1-4题。 板书设计: 圆柱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的体积

6、=底面积高 V= Sh 圆柱的体积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内容: 本内容是六年级下册第8页至第9页。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了解了圆柱体的特征,掌握了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几何知识的综合运用,为后面学习圆锥的体积打下基础,教材重视类比,转化思想的渗透,引导学生经历“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学生分析: 学生已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及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在圆柱的体积这节课化的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突破重、难点。本节课在教法和学法上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先利用教具通过直观教学让学生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经历知识产生的

7、过程,发展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类比猜想验证说明”的探索过程,主动学习,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合作探究学习成为课堂的主要学习方式。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在推导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的技能。 2、使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大胆猜想和验证获得新知识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渗透转化思想。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 出示教学情境:一个杯子能装多少水呢? 想一想:杯子里的水是什么形状?准备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水的体积? 让学生讨论得出:把杯子里的水倒入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只要量出相关数

8、据,就能求出水的体积;倒入量筒里直接得到水的体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圆柱形杯子里的水倒入长方体或正方体容器,使形状转化成自己熟悉的长方体或正方体,只要求出长方体或正方体的体积就知道水的体积。) 出示第二情境:圆柱形的木柱子的体积是多少?用这种方法还行吗?怎么办? (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起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带着积极的思维参与到学习中去,从而产生认知的飞跃。) 探究新知:怎样计算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计算圆柱的体积) 大胆猜想:你觉得圆柱体积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圆柱的体积可能等于什么?(说说猜想依据) 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都等于“底面积高”猜想

9、圆柱的体积也可能等于“底面积高”。 (设计意图:在新知识的探索中,合理的猜测能为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向起到导航和推进作用。) 验证:能否将圆柱转化为学过的立体图形? 让学生利用学具动手操作来推导圆柱体积公式(小组合作探究: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把圆柱体底面平均分成多个小扇形,沿着高切开,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思考: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为什么是近似的长方体?怎样才能使转化的立体图形更接近长方体?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确圆柱体的底面平均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渗透“极限”的思想。) 用课件展示切拼过程,让学生观察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体,弥补直观操作等

10、分的份数太多不易操作的缺陷。 学生讨论交流: 1、把圆柱拼成长方体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2、拼成的长方体与圆柱之间有什么联系? 3、通过观察得到什么结论? 得到: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VShr2h (设计意图:在数学活动中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练习设计: 1、计算下面各圆柱的体积。 (1)S=60cm2 h=4cm(2)r=1cm h=5cm(3)d=6cm h=10cm 2、算一算:已知一根柱子的底面半径为0.4米,高为5米,你能算出它的体积吗? (设计意图: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从而训练学生的技能,灵活掌握本课重点。) 3、试一试: (1)一个圆柱形水

11、桶,从桶内量得底面直径是3分米,高是4分米,这个桶的容积是多少升? (2)一根圆柱形铁棒,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长是10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切实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身边处处是数学。) 4、拓展练习: (1)填表: 填表后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汇报。 (设计意图:在教学时应找出知识间存在着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知识系统,为以后“比例”的教学作了孕伏) (2)一个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径是10厘米,把一块铁块放入这个容器后,水面上升2厘米,这块铁块的体积是多少? (设计意图:体会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

12、法,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体验,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提高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采用提问式小结,让学生畅谈本节课的收获,包括知识,能力,方法,情感等,通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与回顾,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完整化。) 教学反思: 本节课采用新的教学理念,创设情境导入渗透转化思想,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径历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从而获得新知。 情境导入渗透转化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课的开始让学生想方法测量出圆柱形水杯中水的体积,学生想出把水倒入长方体容器中转化成长方体的体积来计算出水的体积,

13、初步引导学生把圆柱体的体积转化为长方体的体积。教会学生数学方法,注重让学生在操作中探究,动手操作能展示学生个体的实践活动,在动手过程中易于激发兴趣,积累知识,发展思维,利于每一位学生自主,独立,创造性的学习知识,发展他们的能力,课中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理解和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索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逐步发展其空间观念,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圆柱的体积数学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圆柱的体积(1) 圆柱的体积(教材第25页例5)。 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体会转化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其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2、理

14、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学工具 推导圆柱体积公式的圆柱教具一套。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口头回答。 (1)什么叫体积?怎样求长方体的体积? (2)怎样求圆的面积?圆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3)圆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的?在学生回忆的基础上,概括出“转化图形建立联系推导公式”的方法。 2、引入新课。 我们在推导圆的面积公式时,是把它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找到这个长方形与圆各部分之间的联系,由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圆的面积公式。今天,我们能不能也用这个思路研究圆柱体积的计算问题呢? 教师板书:圆柱的体积(1)。 新课讲授 1、教学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 (1)教师演示。 把圆柱的底面分成16个相

15、等的扇形,再按照这些扇形沿着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这样就得到了16块体积相等,底面是扇形的立体图形。 (2)学生利用学具操作。 (3)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圆柱切开后可以拼成一个什么立体图形? 学生:近似的长方体。 通过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相比,体积大小变了没有?形状呢? 学生:拼成的近似长方体和圆柱相比,底面的形状变了,由圆变成了近似长方形,而底面的面积大小没有发生变化。近似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没有变化。故体积不变。 (4)学生根据圆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进行猜想: 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32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 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64份,拼成的

16、形状是怎样的? 如果把圆柱的底面平均分成128份,拼成的形状是怎样的? (5)启发学生说出:通过以上的观察,发现了什么? 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拼起来的形状越接近长方体。 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份扇形的面积就越小,弧就越短,拼起来的长方体的长就越接近一条线段,这样整个立体形状就越接近长方体。 (6)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 学生分组讨论: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并说明理由。 教师: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而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近似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近似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2、教学补充例题。 (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

17、材,底面积是1250px2,高是2.1m。它的体积是多少? (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 学生: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先统一计量单位。 (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502.1=105(cm3)答:它的体积是2625px3。 2.1m=5250px 50210=10500(cm3) 答:它的体积是262500px3。 1250px2=0.5m2 0.52.1=1.05(m3) 答:它的体积是1.05m3。 1250px2=0.005m2 0.0052.1=0.0105(m3)

18、 答:它的体积是0.0105m3。 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 (4)引导思考: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 教师板书:V=r2h。 课堂作业 教材第25页“做一做”和教材第28页练习五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答案:“做一做”:1. 6750(cm3) 2、 7.85m3 第1题:(从左往右) 3.14522=157(cm3) 3.14(42)212=150.72(cm3) 3.14(82)28=401.92(cm3)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

19、有什么收获?你有什么感受?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第4课时圆柱的体积(1) 课后小结 1、“圆柱的体积”是学生在掌握了圆柱的基本特征以及长方体、正方体体积计算方法等基础上学习的。它是今后学习圆锥体积计算的基础。 2、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从而引发自主探究,最后获取知识的新方式来代替教师讲授的老模式,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推导公式时间过长,可能导致练习时间少,练习量少,要注意把控。 课后习题 教材第25页“做一做”和教材第28页练习五的第1题。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 答案:“做一做”:1. 6750(cm3) 2、 7.85m3 第1题:(从左往右) 3.145

20、22=157(cm3) 3.14(42)212=150.72(cm3) 3.14(82)28=401.92(cm3)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篇四 教材版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 课程标准摘录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以及圆锥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2、探索某些实物体积的测量方法。 学情与教材分析 “圆柱的体积” 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的第四节的内容,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认识了圆柱,学习了体积,经历了长、正方体的体积推导过程以及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时,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高并没

21、有变,只是把底面的圆形转化成长方形,它的转化过程实际上和圆转化成长方形求面积的方法相同,学生已具备有学习本课的技能。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而且要让学生主动探索、经历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而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经验。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究和推导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圆柱体积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柱体积,达标率100%。 2、能运用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达标率95%。 3、能积极参与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活动,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活动过程,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

22、合、归纳推理能力,达标率95%。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达标率100%。 5、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渗透辩证法和极限的思想,达标率95%。 学习重点 圆柱的体积计算方法 学习难点 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 教具、学具准备: 1、师: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推导教具,课件。 2、生:削好的圆柱体萝卜或土豆、或圆柱体橡皮泥,小刀。 教学设想 本节课第一个环节激活旧知、引出新知,采用复习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从转化的思想、方法上为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做一些铺垫。第二个环节自主合作、探索新知,采用了激趣設疑的方法层层深入,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探究的欲

23、望。学生积极合作交流,主动参与到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中,从而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会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经验。然后通过例题教学加深对圆柱的体积公式的理解,体会计算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个环节巩固练习、拓展提高,采用了分层教学的方法,设计的练习题由易到难,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考虑使差生吃得消,中等生吃得好,尖子生吃得饱。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特别是让学生获得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同时陶冶了情操。 教法、学法 演示法、启发引导;实验、合作探究、尝试练习。 评价方案 1、通过小组

24、合作实验完成活动检测目标1、4、5的达成。 2、通过提问检测目标3、4、5的达成。 3、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4的达成。 评价样题 1、 2、 教学过程 一、激活旧知,引出新知 1、计算下面物体的体积 (1)长方体的长20厘米,宽10厘米,高8厘米。 (2)正方体棱6分米 2、回忆一下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通过分割、拼合的办法变成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或者三角形,或者梯形来推导出圆的面积。这时教师要及时总结不论是拼成哪种图形都是把圆转化成已学过面积计算的图形,再根据转化后的图形与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它的面积。 教师(结合课件演示)把一个圆平均分割,

25、再拼合就变成了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长方形的宽相当于圆的半径。因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所以,用圆周长的一半半径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周长一半就等于R,半径是R,所以圆的面积是S=R。 设计意图:从转化的思想、方法上为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做一些铺垫。 3、什么叫体积?如何求长方体的体积?如何求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通用公式是什么? 设计意图:为定义圆柱体的体积,为推导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做知识上的铺垫。 板书: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设计意图:原有的基础是后续学习的前提和起点,新知总是在旧知的基础上生长发展的。这种承上启下的关系决定了我

26、们的教学必须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思想方法与知识的铺垫。 圆柱体也有体积,说一说什么是圆柱的体积?学生交流后汇报。 板书:圆柱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圆柱的体积。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柱的体积(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1求圆柱体容器中水的体积 出示长方体容器:问,这是什么?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长方体容器。 问:怎么求长方体容器中水的体积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量出它所容纳水的长、宽、高,就可以求出水的体积。 问:如果换成圆柱体容器又如何求其中水的体积呢?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把圆柱体容器中的水倒入长方体容器,量出长

27、方体容器所容纳水的长、宽、高,就可以求出圆柱体容器中水的体积。(演示:把圆柱体容器中的水倒入长方体容器) 2.橡皮泥圆柱体的体积 (出示橡皮泥做成的圆柱体) 问: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立体图形? 问:它是用橡皮泥做成的。你能想办法求出它的体积吗?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出把这个圆柱体捏成一个长方体,从而量出长方体的长、宽、高,求出这个圆柱的体积。 3.常用圆柱的体积 课件出示圆柱体压路机的滚筒的图片。 问:压路机的滚筒是一个很大的的圆柱体,你又如何求出它的体积呢? 设计意图:用圆柱体容器所盛的没有形状的水到可以变形的圆柱形橡皮泥,这些都可以转化的办法转化为长方体来求出体积,这一过程就是要逐步渗透把圆柱

28、体转化为长方体的方法和思想,这样从思想上、方法上给学生一个思维的台阶。当出示圆柱体压路机的滚筒图片后,由于前面的物体是可以变形的,而压路机的滚筒是不可以变形的,学生想不出解决的办法,学生处于愤悱状态,对学生来说解决求压路机的滚筒体积具有很强的挑战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设计,为后面同学们操作、讨论推导圆柱的体积从思想方法上作了进一步的铺垫,并通过构造认知冲突,层层深入,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探求的欲望。这样,对学生思想方法的铺垫也已水到渠成。 小结:看来我们以上的方法求圆柱的体积有它的局限性,所以必须探究求圆柱体积的一般规律。 4.探究规律 问:圆我们可以通过分割、拼合转化成已

29、学过的长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图形推导出圆的面积,圆柱体能不能也转化成已学过体积的图形来求出它的体积呢?下面请四人小组讨论,围绕下面几个问题进行讨论、操作: 课件出示操作讨论提纲: (1)圆柱体可以转化为什么样的立体图形? (2)转化后的立体图形体积与圆柱的体积大小是否有变化? (3)转化后的形体与与原来圆柱体各部分间的对应关系,推导出圆柱的体积。 学生讨论,教师参与小组讨论、点拨、操作。 问:下面哪个小组来先进行汇报。 各组派代表边汇报边演示。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圆柱体可以转化为长方体,转化后的长方体不是标准的长方体,只有把圆柱分割的份数多一些,才可以拼成一个标准的长方体。因为长方体是由圆柱

30、体转化而成的,在转化的过程中,体积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说明求出了转化后长方体的体积,也就相当于求出了圆柱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体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问:谁还有补充?(学生补充讲解) 教师拿两个相同的圆柱体体积演示模型演示,边演示边讲解。 师:同学们看,老师这里有两个圆柱体,它们的底相同,高也完全相同,这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体。我把其中的一个沿着它的底面直径剪开,两等分、四等分、八等分、十六等分,还可以继续分割,通过分割、拼合,把圆柱体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如果我把它分割的份数越

31、多,拼成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体。因为长方体是由圆柱体转化而成的,在转化的过程中,体积既没有增加,也没有减少,说明求出了转化后长方体的体积,也就相当于求出了圆柱体的体积。 结合课件演示讲解。 师: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的体积,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相当于圆柱体的高。因为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师:如果圆柱的体积用V来表示,底面积用S表示,高用h来表示。如何表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呢?(板书:V=Sh) 设计意图:学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经历圆柱体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和掌握了计算方法,加深了印象,从而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

32、会学习方法,获得学习经验。达成目标1、3、4、5. 5、实际应用 (1)、师:给你圆柱的底面积和高,你会求圆柱的体积吗? 例1、一根圆柱形木料,底面积75平方厘米,高是90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矫正,说思路。 (2)、完成评价样题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练习加深对圆柱的体积公式的理解,体会计算公式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达成目标2、4.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1、应用公式进行口算: 2、 3、 设计意图:第一层次是已知底面积和高求圆柱体积的口算题,面向全体学生;第二个层次是已知底面半径和高、底面直径和高、底面周长和高,求体积的三种练习题,面向全体学生;第三

33、个层次是求放入水中物体的体积就是求上升的圆柱形水的体积,面向中上层学生。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考虑使差生吃得消,中等生吃得好,尖子生吃得饱。在做练习过程中,一、二层次的练习板演尽量让学困生和中等生去做,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并及时了解学生信息并根据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进程,同时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达成目标2、4. 四、全课总结,共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师生共同小结,学会了什么?怎样求圆柱的体积?这样起到强化重点的目的。 五、课外创新,拓展延伸 长方体可以这样放(上、下面朝下),还可以这样放(左、右面朝下),还可哪样放(前、后面朝下)。 上、下面朝下时求出圆柱的体积

34、=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还有没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篇五 评价样题: 学习流程: 一、创设现实情境,增强探究欲望。 1、出示橡皮泥做的圆柱体:怎样求出这个圆柱体橡皮泥的体积?你能想出几种办法? 如果要求(出示百家姓广场上的圆柱形大鼎底座图片)圆柱形大鼎底座的体积,还能用刚才那样的方法吗?那怎么办?(学生试说出自己的办法。) 看起来前面这些方法虽然可行,但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必须找到一个解决任意圆柱体积的方法才行,对吗?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研究解决任意圆柱体积的方法。(板书课题:圆柱的体积) 二、亲历建构过程,提高探索能力。 1、提出问题,大胆猜想 你能猜一猜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吗?你觉得圆柱体积的

35、大小和什么有关? (鼓励学生大胆猜测,说出自己的想法) 2、回顾旧知,帮助迁移 同学们都很会大胆猜想,但还要小心地论证猜想的科学性。你还记得圆面积转化什么图形的面积来求它的公式的吗? (演示课件:圆转化成长方形) 3、引发思考:我们能否把圆柱体也转化成学过的立体图形来计算它的体积呢?如果能,猜一猜能转化成哪种立体图形? 4、小组合作,验证猜想 下面请大家四人一组,借助手中的学具或用萝卜和土豆做成的圆柱分组进行探讨。 (出示合作提纲)小组长做好分工,并完成记录表。 活动记录表 思考: 1、圆柱体可以转化成哪种立体图形? 2、两种立体图形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你们发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 3、怎样

36、用简捷的形式表示你推导出来的公式呢? 活动过程: 1、我们用方法,把圆柱体转化成了体。 2、在这个转化的过程中,变了,没有变。 3、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把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分成许多相等的扇形,然后切、拼,就能得到一个近似的长方体。这个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体的(),高就是圆柱体的()。因为,长方体体积(),所以,圆柱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是()。 5、全班交流,展示评价。 评价交流中,借助评价样题。同时课件演示切拼的过程,同时演示将圆柱底面等分成32份、64份,让学生明确: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 6、根据学生的发现引导学生推导出: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用字母表示v = sh。 7、反馈练习。 (1)要求圆柱体积,必须知道哪些条件? (2)出示例5,学生借助圆柱体积公式自主完成,并及时订正反馈。 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 相关内容: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教学实录小学数学倒数的认识教案北师大版6年级数学第11册第1单元圆的认识教案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按比例分配课后反思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反思百分数(三)用百分数解决问题查看更多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以上就是一秘范文为大家带来的5篇数学圆柱的体积公开课教案,希望可以对您的写作有一定的参考作用。2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