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M10和PM2_5危害_治理及标准体系的概况_徐映如.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574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5.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M10和PM2_5危害_治理及标准体系的概况_徐映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PM10和PM2_5危害_治理及标准体系的概况_徐映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M10和PM2_5危害_治理及标准体系的概况_徐映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M10和PM2_5危害_治理及标准体系的概况_徐映如.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职业与健康 2013 年 1 月第 29 卷第 1 期 Occup and Health, Jan. 2013,Vol.29, No. 1 117 DOI: 10.13329/j .cnki .zyyjk.2013.01 0 14 综述 . PM 10和 PM 2. 5危害、治理及标准体系的概况 General situation for the hazards control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system of PM 10 and PM 2.5 徐映如,王丹侠,张建文,张颖琦,韩若冰,沈俊毅,俞新春 XV Ying-rUy WANG Dan-xia, ZHAN

2、G Jian-veny ZHANG Ying-c/ij HAN Ruo-bingf SHEN Jun-yif YU Xin-chun 上海市虹口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理化检验科, 200082 摘要 :悬浮在空气中的颗粒物,按其空气动力学直径的大小,可分为 PM 10和 PM 2.5。其中 PM 2. 5由于可直接进入肺泡、 称为可吸入肺颗粒物,对人体具有更大危害作用 ; PM 2.5对心血管系统可以产生毒性作用,心肺疾病的日病死率增加与 PM 2.5有密切的关系 。 PM 10和 PM 2.5对天气和气候具有危害作用,例如可能降低大气能见度、显著减少日照、改变气温 和降水模式、导致雾天增多等。为

3、此,有必要对 PM 10和 PM 2.5进行监测、治理和控制 分析发现,颗粒物的来源复杂多 样,大城市的 PM 2.5的主要来源为燃料的燃烧(以煤炭燃烧为主)及机动车尾气 。 PM 10和 PM 2. 5污染的治理需要从多个 方面着手、多个部门通力协作、加强源头管理。目前,国内主要采用重氘法对环境空气 PM 10和 PM 2.5进行测定, 2012年 修订的环境空气质晃 :标准增加了 PM 2.5环境质氘标准限值,但是缺 乏基于完整科学理论和足员实测数据的支撑,需要 深入开展对 PM 2. 5环境质渾 :标准体系的研究,为空气质 M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更多的信息。 关键词:空 气中颗粒物; PM

4、 10;PM2.5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 R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 1004-1257(2013)01 -0117 -03 General situation for the hazards control and evaluation standard system of PM 10 and PM 2.5 XU Ying-riit WANG Dan-xiay ZHANG Jian-werij ZHANG Ying-jiy HAN Ruo-bingy SHEN Jun-yiy YU Xin-chu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Ex

5、amination y Hongkou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y Shanghai 200082* China Abstract: Particulate matters in the atmosphere can be divided into coarse inhalable particulate (PM 10) and fine inhalahle particulate (PM 2. 5) according to its aerodynamic diameter. PM 2.5, which is also called

6、 lung-enterable particles is more harmful to human health.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atality rate and the concentration of PM 2.5, which can enter lung alveoli directly, and even blood system, may lead to toxication disease in angiocarpy system. PM 10 and PM 2. 5 may affect the weat

7、her or climate, such as decrease the visibility of atmosphere, reduce the sunshine, change the temperature or hydrometeor, whichever is quite harmful. So it is necessary to monitor and control the PM 10 and PM 2. 5. Through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sourc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te is very com

8、plex, while the sources of PM 2.5 in our country mainly include fuel (mainly coal) combustion and vehicle备 exhaust gas. In order to control concentration of PM 10 and PM 2. 5* it demands the cooperation of many departments, and the strong control of the pollution source. At present the weight method

9、 mainly is used to measure PM 10 and PM 2. 5concentration in domestic institutions. The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 (2012 edition) appended the permit value for PM 2. 5, although still lack for complete theory or plenty of actual measurement data. Hence more research for the Ambient Air Quality Sta

10、ndard System is very valuable and essential to provide enough information for civil atmosphere quality control. Key words:Particulate matters in the atmosphere; PM 10; PM 2.5我国空气环境中 PM 10和 PM 2.5的污染问题正日益加剧, PM 10和 PM 2.5已逐渐上升为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环境空气中的 首要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环境、气候和大气能见度等造成 了重要的危害,控制颗粒物的排放己成为国际上保护环境和关 心健

11、康优先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 PM10和 PM 2.5的特性、危害和來源等方面进行 分析,为控制颗 粒物的排放提供参考。 1 PM 10和 PM2.5的概念 1.1 PM10的概念 PM 10指 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径 在 10 的颗粒物 1、它是漂浮在空气中的微细固态和液态 颗粒物的总称。由于 PM10容易通过鼻腔和咽喉进入人体呼吸 道内,因此也称作可吸入颗粒物 ( Inhalable Particles)。 1.2 PM 2.5的概念 PM 2.5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直 径矣2.5 pm的颗粒物 n。 PM 2.5可以直接进入肺泡也可称为 可吸入肺颗粒物。

12、基金项目:上海市虹口 E疾码预防控制中心人才培养 (项目编号 :jk2012 -6) 作者简介:徐映如,女,技师,主要从垠理化检验工作。 2 PM10和 PM2.5來源 2.1 PM 10的来源 PM 10可吸入颗粒物的来源可以分为天然 源、人为源和混合源。天然源主要包括地面扬尘、火山喷发所 释放出的火山灰、大风或干旱所引起的沙尘以及植物的花粉、 孢子等 :人为源主要是燃料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烟尘、飞灰,工业 生产过程中所散发出来的原料或产品微粒,汽车尾气中的含铅 化合物等;混合源是指既受到自然力作用又受到人为力作用而 排放的颗粒物,主要是扬尘 W。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可吸入 颗粒物的来源因各自的

13、经济水平、能源结构、工艺方法以及管 理水平等的不同而差别很大,通常贡献率比较大的几种排放源 是燃煤烟尘、冶金工业、汽车尾气、物料转运、建筑施工以及地 面扬尘等 3。 2.2 PM2.5的来源 PM2.5不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空气污染 物。而是由来自许多不同的人为或自然污染源的大量同化学 组分一起组成的一种复杂而可变的大气污染物。就产生过程 而言 ,PM 2.5可以由污染源直接排出 ( 称为一次粒子),也可以 是各污染源排出的气态污染物经过冷凝或在大气中发生复杂 的化学反应而 生成的 ( 称为二次粒子 )。 PM 2.5中的一次粒子 主要是 C(有机碳 )、 EC(元素碳)和土壤尘等 PM2.5中的

14、二 次粒子主要有硫酸盐、硝酸盐、铵盐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等 M。 PM 2. 5中的一次粒子主要产生于石化燃料 ( 主要是石油 118 职业与健康 2013 年 1 月第 29 卷第 1 期 Occup and Heahh, Jan_ 2013, Vol.29, No. 1 和 煤炭)和生物质的燃烧,但在一些地区某些工业过程也能产生 大氘的一次颗粒,来源包括从铺装路面和未铀 装路面扬起的无 组织排放及矿物质的加工和精炼过程等,其他的一些源如來自 建筑、农田耕作、风蚀等的地表尘对环境 PM 2.5的贡献则相对 较小。可凝结粒子主要由可在环境温度凝结而形成颗 粒物的 半挥发性有机物组成。 二次 PM

15、2.5由多相化学反应而形成,而普通的气态污染物通 过该反应可转化为极细小的粒子。在北京地区,硫和氮为所观察 到的二次 PM 2.5的主要成分,而二次有机气溶胶在一些地区也 可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我国研究人员发现,我国大城市的 PiM 2.5主要來源于燃料的燃烧(以煤炭燃烧为主 )及机动车尾气。 3 PM10和 PM2.5危害 3.1 PM10的危害 PM 10可吸入颗粒物的危害在于被人吸入 后,会累积在呼吸系统中、引发许多疾病。颗粒物的直径越小, 进入呼吸道的部位越深。 10 pm直径的颗粒物通常沉积在上 呼吸道,粒径 10 fxm以上的颗粒物,会被挡在人的舁子外面;粒 径在 2. 5 10.

16、 0 之间的颗粒物,能够进入上呼吸道,但部分 可通过痰液等排出体外,对人体健康危害相对较小 23。 3.2 PM2.5的危害 PM2.5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 1/20。PM 2. 5颗粒的危害在于以下几点 : 可以穿透人体呼吸 道的防御毛发状结构(也就是科腔中的舆纤毛)进入人体内部, 引发人体整个范围的疾病 。 PM 2.5对心血管系统也可以产生 毐性作用 。它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危害人体的心血管:一是 通 过引起炎症反应及继发的高凝状态,二是通过改变自主神经 功能。人体吸入 PM 2.5颗粒物后可能会引发机体的一系列急 性应激反应,并改变循环系统功能,从而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 的发生。大笊

17、流行病学研究证明,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的入院 率和病死率与室外空气污染相关,特别是与 PM 2.5浓度相 关 |4 Schwartz等 15研究发现,心肺疾病的日病死率增加与 PM2.5有密切的关系, PM2.5日平均值每增加 10 pg/m当日 的病死率会增加1.5%。 PM 2.5对大气能见度有强烈的消光 能力,使大气的消光度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增加,使视野大大缩 短,远处变成一片暗灰色。能见度的下降让大自然的美丽风最 变的黯然失色,容易使人的心理健康受到影响;能见度下降严 重时,还可能导致交通受阻等。 Sloane等 l95%可信度 ) 120 职业与健康 2013 年 1 月第 29 卷第

18、1 期 Occup and Heahh, Jan_ 2013, Vol.29, No. 1 气质量信息。 随着标准法规的不断更新完善,对大气颗粒物 PM 10、 PM 2.5污染物的治理措施的不断增强,环境空气质飛问题的解决 正朝着越来越可控的方向发展。对环境空气质氘的保护,将更 好地维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 参考文献 I HJ 618 -2011.环境空气 PM,。和 PM2 5的测定迅蛩法 S. C2乔玉霜,王静,王建英 .城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的研究进展 J.屮 国环境监测, 2011, 27(2:22 -25. M郝明途,林天佳,刘炎 .我国 PM2.5的污染状况和污染特征 J.环境 科

19、学与管理, 2006,3丨( 2 :58 -61. 4 杨复沫,马永亮,贺克斌 .细微大气颗粒物 PM2 5及其研宂概况 J. 世界环境, 2000,( 4) :32 -34. 5 杨复沫,贺克斌,马永亮,等 .北京 PM2 5化学物种的质 M平衡特征 U.环境化学, 2003,23 (3) :326 -333. 6 Menichini E, Monfredini F. Relationships Between Concentrations of Particle-Bound Carcinogenic PAHs and PM 10 Particulate Matter In Urban Ai

20、r Q . Fresenius Environ Bull2001 10:533 538. 7 Sharnia AK Jensen KA Rank J et al. Genotoxicity. inflammation and physico chemical pn)|ertie.s of fine particle samples from an incineration energy plant and urban air D . Mutat Res2007.633 :95 - 111. 8 王平利,戴 #雷,张成江 .城市大气中颗粒物的研宂现状及健谈效 应D.中国环境监测, 2005,21

21、 (1) :83 - 87. &刘爱明,杨柳 .大气 M金属离子的來源分析和毐性效应 D.环境与 健康杂志, 2011,28 (9) :839-841. 10 徐维并 .大 气 细 颗 粒 物 与 人 体 健 谈 J.现代仪器, 2002. 8 (6) :9-10. II Fuentes M Song HR Ghosh SK et al. Spatial association lietween s|)eciated fine particles and mortality j . Biometrics* 2006 62:855 -863. 12 Gotschi T Oglesby L Mat

22、hys P et al. Comparison of black smoke and PM2. 5 levels in indcwr and outdoor environments of four Fur |ean cities Ui . Environ Sci Technol,2002. 36:1191-1197. 13 张文丽,徐东群,崔九思 .空气细颗粒物 ( PM 2.5污染特征及其毐 性机制的研宄进展 D.中国环境监测 ,2002,18(1) :59 -63. 14 Ballester F Tenias JM. Perez-lioyos Set al. Air pollution

23、and emergency hospital admissions for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Valencia Spain M . Epidemiol Comm Health, 2001, 55 :57 -65. 153 Schwartz J Dockeiy DW Neas LM. Is daily mortality associated specifically with fine particles D Air Manag Assoc1996,46:927 - 939. 16 Sloane CS White S Warren H. Visibili

24、ty : An evolving issue Cl . Envi ron Sci Technol 198620:760 766. 17 王京丽,刘旭林 .北京市大气细粒子质蛩浓度与能见度定量关系初 控 .气象学报 ,2006,64(2):221-228. 18 宋宇,唐孝炎,方 M, 等 .北京市能见度下降与颗粒物污染的关系 0.环境科学学报, 2003,23(4):468 - 471. 19 GB 6921 - 1986.大气飘尘浓度测定法 B. 20 李 #燕,高翠香 .大气颗粒物污染与城市生态环境整治方案 D. 唐山学院学报, 2007,20(2) :59 -63. 21 WHO/SDE

25、/PHE/OEH/06.02 世界卫生组织关于颗粒物、臭氧、 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的空气质 M准则 S. 22 40 CFR Part 50.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 S. 23 Council Directive 1999/30/EC. Relating to limit values for sulphur dioxide nitmgen dioxide and oxides of nitngen particulate matter and lead in ambient air S. 24 Council Directive 96/62/EC. Ambient Air Quality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Kl 25 GB 3095 -2012.环境空气质蛩标准 S. 收稿丨 H期 :2012 -07 -17修回日期 :2012-09-14责任编辑 :张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