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学教案模板汇总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班科学教案模板汇总6篇.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中班科学教案模板汇总6篇 目标预设: 1、运用各种感官初步感知茶叶的特征,乐于运用语言进展表述。 2、能认真观看、记录茶叶在泡水前后的变化。 3、初步尝试泡茶、知道泡茶要留意用水量和安全。 4、培育幼儿观看力量及动手冲茶作力量。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胜利的喜悦。 活动重点: 1、能大胆地用语言、身体动作表述自己的想法。 2、自己尝试泡茶。 活动预备: 4个茶叶罐装好适量的茶叶、小勺4个、透亮杯子每人1个、保温杯16个、集体记录单1张、录像熟悉茶叶、音乐、抹布等。 活动过程: 1、 出示装好茶叶的茶叶罐,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请幼儿从听、闻、摸等多种感官来猜测罐子里装的是什么。 (以嬉戏猜猜
2、的情景引出茶叶,激发幼儿主动探究的意识。) 2、引导幼儿观看干茶叶的特征 引导幼儿从茶叶的颜色、外形、硬度、味道等方面进展观看。 教师依据幼儿的答复进展形象记录。 原有记录总结过程:(观看、记录) 从视觉、触觉、味觉等来感知干茶叶的特征,鼓舞幼儿大胆表述对干茶叶的理解,并对干茶叶特征进展总节并记录。 3、引导幼儿观看泡水后茶叶的变化幼儿自己泡茶,知道泡茶用开水、杯子、并留意安全等。 观看茶叶在杯中的变化,相互沟通。 教师依据幼儿的答复进展形象记录。 看了那么多的茶叶,教师想到了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茶叶的.聚会。故事后提问: 1、故事中哪些东西是跟茶叶有关的? 2、我们生活中哪些东西跟茶叶有关
3、? 猜测与验证过程。(猜测、试验、记录) 1、集体进展猜测。提示并鼓舞幼儿大胆进展尝试,敬重事实。 2、幼儿猜测、验证后,师进展集体记录,此时留意观看幼儿猜测与验证是否全都,会用自己的身体和语言呈现自己试验前后茶叶的变化。 3、自己尝试泡茶、知道泡茶的水量。 4、带着问题观看录像,逐步感知茶叶的生产过程。茶叶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是全部的茶叶都能摘吗?茶叶是怎么变干的?等一系列这都是孩子的问题,在此环节中幼儿观看了茶的现场录像,也感受到茶农的艰辛。 5、听音乐做律动,让幼儿在开心的律动中完毕活动。 教学反思: 茶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局部。在日常生活中,中班幼儿对“茶”并不生疏,常常能看到、接
4、触到茶,对茶叶的熟悉更多的感觉就是苦涩。中班上学期幼儿思维还处在表象思维阶段,对动植物、自然现象等都表现出深厚的兴趣。陈鹤琴的“社会乃大学堂”的教学理念指引着我们,让幼儿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我们中一班开展了“好玩的茶”教学活动,其目的是利用幼儿身边熟识的物质资源,通过幼儿的观看、搜集、了解、使用,从而对茶叶有更深的熟悉。 小百科:茶叶源于中国,茶叶最早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但从春秋后期就被人们作为菜食,在西汉中期进展为药用,西汉后期才进展为宫廷高级饮料,普及民间作为一般饮料那是西晋以后的事。 中班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感知洋葱、大蒜的形状特征,比拟他们之间的异同。 2了解洋葱、大蒜
5、的特别气味,找出和他们有相像气味的蔬菜。 3知道这类蔬菜养分好,教育幼儿喜爱吃这些蔬菜。 活动预备: 1课件、洋葱炒蛋的菜一盘。食物菜及蒜头做的菜图片。 2洋葱、蒜头、蒜苗、葱、韭菜、萝卜、菠菜、青菜等蔬菜若干。 活动过程: 一、多种感官感知洋葱 师:出示洋葱,小朋友这是什么?你想知道洋葱的隐秘吗? 1看一看洋葱长什么样?剥一剥、闻一闻,你会发觉什么?(在桌子上操作) 2幼儿操作,教师交待安全要求(剥了洋葱不要用手去揉眼睛) 3.幼儿回座位说说自己的发觉。 4.小结:洋葱的形状、颜色、剥开来是一层一层的。剥、切洋葱时,洋葱身体里有一种东西会刺激我们的眼睛,所以我们剥洋葱时眼睛会流泪。 二、比拟
6、洋葱和蒜头的异同点 师:小朋友真棒,发觉了洋葱身上的隐秘,但是教师发觉小朋友在吃洋葱做的菜时,好多小朋友都不要吃洋葱,不情愿跟它做朋友,所以洋葱很难受,它要找朋友。 1小朋友你们看,谁会情愿和洋葱做朋友呢?(出示课件) 说:嗨,洋葱,我是蒜头,我情愿做你的好朋友。 2.为什么蒜头情愿和洋葱做好朋友呢?教师带来了蒜头,请你们去解开这个隐秘吧。 看看蒜头长什么样?摸一摸、剥一剥、闻一闻,再和洋葱比一比,他们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在桌子上操作) 3.幼儿操作,讲解安全要求(剥了蒜头后也不要用手去揉眼睛) 4.幼儿说说自己的发觉。 5.教师小结:蒜头和洋葱的异同点 不同点:洋葱的”外面的皮是
7、紫色的,蒜头的外面的皮是白的;洋葱剥开来是一层一层的,蒜头剥开来是一瓣一瓣的;剥洋葱时会刺激眼睛,剥蒜头时不会刺激眼睛;洋葱的个儿大,蒜头的个儿小。 一样点:洋葱摸上去硬硬的,蒜头摸上去也是硬硬的;洋葱身上有特别的气味,蒜头身上也有特别的气味;洋葱可以做菜吃,蒜头也可以做菜吃。 三、探究和洋葱有相像气味的其他蔬菜 师:原来洋葱和蒜头身上的气味差不多的,所以它们就做好朋友了。但洋葱还想找更多的蔬菜好朋友,小朋友一起帮洋葱找找吧。(出示蒜苗、葱、韭菜、萝卜、菠菜、青菜等蔬菜) 1.讲解要求:和洋葱身上的气味差不多的蔬菜才是洋葱的好朋友。 2.幼儿从教师的篮子里拿一种蔬菜,找出洋葱的好朋友,并说说理
8、由。 3.今日小朋友帮洋葱找到了好多蔬菜朋友,这些蔬菜朋友都有特别的气味,还有丰富的养分,而且还有杀菌的特别成效,小朋友不要怕这些气味,应当多吃这类蔬菜。今日叶教师用洋葱做了一盘菜,(出示菜),我们小朋友回班级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去品尝好吗。 中班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镜子的根本特征和用途。 2、知道两面镜子随着旋转角度的不同会反射出不同个数的像。 3、培育细心观看的习惯和探究的兴趣。 【活动预备】 卡通动物纸片若干,30面镜子,水笔 【活动过程】 1、发觉我自己:小朋友们,上课开头前先让你们猜个谜语:“我看着你,你盯着我,没我就没你,没你却有我。”教师出示镜子,让幼儿观看其特征
9、。 提问:大家来观看下,镜子时怎么样的。 (镜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是平滑的、凉冰冰的、可以反光的,反面涂了层特别的材料,叫金属漆,这样就可以清晰地照出物体了。并幼儿学说金属漆) 提问:为什么能看到自己的样子。 (引出“反射”这个词,由于光把我们的.样子反射在了镜子上,镜子又把上面的图像反射到了我们的眼睛里)。请幼儿上来根据图片进展叙述。 2、背后的隐秘。 提问:小朋友都能看到自己的脸,那能不能想方法看到自己的后脑勺呢?供应每个幼儿一面镜子自己操作。 提问:一面镜子是不是看不到自己的后脑勺啊,那下面我请两个小朋友合作,看看用两面镜子能不能看到。之后教师分别请幼儿上来面对幼儿,在其后脑贴上任一图片让
10、他用两面镜子看到背后的图片。 3、数一数。 教师先将两面镜子同方向摆好,请幼儿上来数镜子里面的笔有几支。然后旋转一面镜子,使其呈现2个像、3个像、4个像很多个,并请幼儿上来观看。 提问:你们还记得刚刚教师是怎么做的吗,你们发觉了什么。简洁介绍缘由(镜子与镜子之间的重复反射)。分组探究。 活动延长: 今日我们观看的是平面镜子,生活中还有许多种镜子,像放大镜、望远镜等,小朋友下次可以在区角活动里去探究他们的“隐秘”。 中班科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纸有吸水的特点,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2.情愿动手操作,对试验感兴趣。 活动预备 1.绘图纸、手工纸制作花苞图示各一张,试验步骤规章图示
11、,绘图纸、彩色手工纸、小花若干。 2.毛巾、装有水的水盆若干(分组摆放)。 重、难点 重点: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不同。 难点:了解纸有吸水的特点。 活动过程 1.熟悉材料,引出话题。 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是什么纸?(白纸) 你说的是它的颜色,你可以来摸一摸,我们平常会用它做什么?这是一张什么纸呀? 2.出示图示,讲解图示。 关于这张纸,我这里有一张图示,你来猜猜看是什么意思? 用纸剪成一朵花,然后折成一朵花苞,折好以后轻轻压一压。 提问:假如把这朵小花苞放到水里,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会湿、会开放)你们想不想试一试?但是,在试验之前,我们有规章,你们要看懂了规章才能进展试验。 3.
12、尝试第一次试验,观看试验规章图示,明确操作步骤方法。 试验规章图示:每一名幼儿拿一朵纸花;制作成花苞,放在水里;不能用手碰。 师:这里写了几条规章啊?(3条)谁能告知我规章告知我们什么? 要求:在进展试验的时候小手不能碰,但是我们的眼睛要认真看,纸花发生了哪些变化? 4.幼儿操作,播放背景音乐,教师巡回指导。(认真看看这张纸有什么变化) 5.沟通试验状况。(花瓣撑开,纸花绽放) 教师提问:纸花在水里发生什么变化了?它为什么会开呢? 小结:原来纸花放到水里,水渐渐跑到纸宝宝的身体里去了,就似乎纸喝了水一样,使花瓣撑开了,这就是纸的吸水性。 6.比照试验结果,阅历提升。 (1)教师出示宣纸 你熟悉
13、这样的纸吗?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宣纸, (2)将不同的纸花放进水中进展观看,引导孩子发觉会有点什么变化。 宣纸做的纸花要和刚刚的图画纸做的纸花竞赛,它们要比一比在水中谁先开放,你猜猜哪一朵先开?为什么? (3)师幼一起修改试验规章。修改为:每名幼儿拿一朵图画纸和一朵宣纸纸花;制作成花苞,同时放在水里;不能用手碰;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7.沟通试验结果。 提问:哪一朵花先开放了? 小结:宣纸做的花 8.提出新问题,激发幼儿连续探究的兴趣。 教师提出新问题,用各种不同材质的纸制作成花苞,放入水里,他们的开花速度会怎样呢?请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连续操作试验。 9.活动延长。 将水盆和各种材质
14、的纸花投放到科学区,供幼儿连续比照试验,感知不同材质的纸吸水性的不同。 中班科学教案 篇5 目标: 1引导幼儿发觉并了解水位高度与水柱喷射距离间的关系。 2启发幼儿表达、沟通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培育幼儿的观看力量、语言表达力量及合作力量。 3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 预备: 1可乐瓶若干,依据需要在每只瓶子上钻洞并用胶布封住,然后装上水。 2小红旗和小黄旗每人各一面,蓝、红三角形若干。 3用于加水的桶和杯子各一只,胶布若干。 4用来测量水位高度的绳若干。 过程: 一、设置情境,激发兴趣 1小朋友都喜爱玩水。今日我预备了一些瓶子,我们一起来玩喷水的嬉戏,好吗? 二、动手操作,沟通阅历 (一)进展第一个
15、试验。 1、你们的桌子上都有两个瓶子,这两个瓶子有什么一样和不同的地方?请 你和旁边的小朋友说说。 2、我听到大家都说得很好,现在请你们用胶布把洞口封住,然后加水到黑 色的线上。 3、果同时撕去洞上的胶布,你们猜一猜是黄色的水喷得远,还是蓝色的水 喷得远呢?在你认为喷得远的瓶子后面插上小黄旗,假如你认为它们喷得一样远,就在两只瓶子中间插上小黄旗。 4、(都做完了)现在请两位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胶布撕开,然后把两个瓶子放在一起,认真观看,在喷得远的瓶子后插上小红旗表示试验结果,观看自己的猜想与试验结果是否全都。 5、提问:怎么样?猜测结果与试验结果一样吗?那你们发觉 了什么?为什么
16、喷出的水会一样远呢? 6、师操作,验证结果。 7、请幼儿用绳测量喷水的洞口离水面的高度。 8、发觉了什么? 9、师再次操作,验证结果。 10、出示总表,小结:水位一样高,洞口一样高,一样大,它所受的”压力就一样,所以,喷出的水就一样远。 (二)(出示有两个洞的瓶子)进展其次个试验。 1、师:看,这个瓶子有两个洞,假如同时撕去洞上的胶布,你们猜一猜哪个洞的水喷得远呢?在你认为喷得远的洞旁边贴上蓝色的三角形,假如你认为它们喷得一样远,就在两个洞中间贴上蓝色的三角形。 2、都做完了)现在请小朋友把瓶子放好,洞口朝前,用力把胶布撕开,仔 细观看,在喷得远的瓶子旁贴上红色的三角形表示试验结果,观看自己的
17、猜想与试验结果是否全都。 3、提问:怎么样?猜测结果与试验结果一样吗?那你们发觉了什么? 4、师操作,验证结果。 5、为什么下面的洞水喷得远? 6、小结:虽然,洞口一样大,但下面的洞比上面的洞低,下面的水就多, 压力就大,所以,下面的水就会喷得远。 (三)观看录象,拓展阅历。 1、出示洞口一样高,一样大,但水位高度不一样的瓶子进展比拟。 2、出示水位、洞口一样高,但大小不一样大的瓶子比拟。 延长: 出示洞口一样高一样大,但水位不同,并盖紧盖子的两只瓶子,请幼儿回 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做试验,看哪只瓶子喷得水远? 中班科学教案 篇6 活动背景: 在一次午餐吃水果活动中,一小朋友拿着手里的香蕉来问我:
18、“教师,这香蕉里面黑黑的、一点点的是什么?”“教师,这个可以吃吗?”我问全班的小朋友:“你们谁知道香蕉里面黑色的小点是什么吗?”有小朋友说:“这肯定是香蕉快要烂了,香蕉变了颜色就不能吃了。”立刻有小朋友说:“不对,这是香蕉的种子,我爸爸教过我的”我确定并表扬了这个小朋友。看着小朋友将信将疑的神态,我设计科学活动“找种子”,让幼儿通过操作观看,了解种子的神秘,萌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知道水果、蔬菜等都有种子。 2、对种子产生探究兴趣,进展幼儿的观看力和语言表达力量,萌发对科学、对大自然的兴趣。 活动预备: 1、预备苹果、香蕉、橘子、西瓜、南瓜、西红柿、葡萄等水果。
19、2、幼儿每人一份操作纸,各种种子若干。 3、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探究的兴趣。 昨天教师带小朋友去参观了我们的蔬菜园地,看到了很多碧绿碧绿的蔬菜,你们知道吗?这些蔬菜是由什么长出来的吗? 教师总结:这些蔬菜是由一颗颗小小的种子长出来,我们平常吃的水果也是由种子发芽的结果的。 (评析:从幼儿熟识的生活阅历入手,引出课题,显得自然而亲切,一个小小的问题,既集中了幼儿的留意力,明确了活动主题,又增加了学习兴趣。) 二、找种子 1、师:今日,教师为你们预备了很多蔬菜和水果,要请你们用自己的小眼睛找找看,他们有没有种子,找到后,看一看,和同伴说一说,种子它藏在哪里?是什么样?(
20、幼儿自由探究) (评析:在探究活动中,幼儿对种子产生了深厚的兴趣,他们对瓜果左看右看,有的用手摸摸,有的用手捏捏,有的用鼻子闻闻,有的交头接耳,相互沟通,每个幼儿都处于积极的探究中。) 2、幼儿沟通探究的发觉。 (1)、谁情愿上来告知大家你找到了什么种子? 幼儿一:我找到了苹果的种子。 师:我们大家来看看苹果的种子的什么样子的? 幼儿:苹果的种子是黑黑的,小小的。 (评析:教师让幼儿找出种子并放在视频转换仪下进展展现。通过视频转换仪放大了种子,幼儿很清楚、明确地观看了种子的形状特征。) 幼儿二:我找到了西瓜的种子。 师:西瓜的种子是什么样子的? (评析:当幼儿观察西瓜的种子的时候很兴奋,原来西
21、瓜的种子就是我们在超市里买到的西瓜籽,它可以吃呢。) 用同法和幼儿一起观看橘子、黄瓜、西红柿、葡萄的种子。 (2)、师:有谁找到香蕉的种子吗? 幼儿一:香蕉是没有种子的。 幼儿二:我找到香蕉的这个小黑子。 师:其实香蕉它也有种子,这些小黑点就是它的种子,只不过是他们退化了,现在的农夫伯伯特别聪慧,用科学的方法不用种子也能种香蕉,所以香蕉的种子就渐渐退化了。 (评析:香蕉的种子具有特别性,幼儿很少了解,通过单独提出,幼儿了解香蕉种子的独特性,到达了教学目标。) 3、我们知道苹果、黄瓜都有种子,教师告知你们,除了这些,还有很多瓜果、蔬菜都有种子,小朋友以后长大了就会渐渐知道了。 (评析:在本次探究
22、活动中,幼儿积极争论,主动询问,了解了各种瓜果蔬菜的种子的特征。) 三、操作活动:种子和果实匹配。 1、师:教师为小朋友预备了小卡片,上面有各种果实,旁边有各种种子,请你们给这些果实找种子,找到后把种子贴在果实的下面。 (评析:教师为幼儿设计一份记录表格,表格的上面是各种果实,考虑到种子的形状特征,教师在下面用双面胶带贴着,幼儿找到种子后就可以把种子贴在胶带上,这样便利了展现。) 2、幼儿沟通活动结果,并且请集体检查操作结果的正确。 师:谁情愿上来告知大家你的发觉?我们一起看看他找的种子对不对? (评析:幼儿从感知到承受、理解,而教师设计这一环节,不但能检查幼儿的学习的结果,还使幼儿学习学问得到进一步的稳固。) 四、活动延长: 1、种子发芽试验。 3、种子贴画。 【中班科学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