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即兴伴奏中和声思维的培养_曾贞.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9483 上传时间:2017-10-21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8.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琴即兴伴奏中和声思维的培养_曾贞.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钢琴即兴伴奏中和声思维的培养_曾贞.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琴即兴伴奏中和声思维的培养_曾贞.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琴即兴伴奏中和声思维的培养_曾贞.docx(4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学校代码: 10663 学 号: 4201210000620 贵 州 师 范 大学 硕 士 学 位论文 钢琴即兴伴奏中和声思维的培养 Cultivation of the Thought of Harmony in the Improvi sat ionaI Piano Accompaniment 专 业 名 称: 艺术学理论 专 业 代 码: 130100 研 究 方 向: 艺术表演 中 请人姓 名: 曾贞 导 师 姓 名: 刘柱 二零一五年五月二十曰 目录 艘 . I Abstract . II 谢仑 . (1) 第一章钢琴即兴伴奏概述 . ( 4) 第一节钢琴即兴伴奏的定义 . ( 4)

2、 第二节钢琴即兴伴奏常见的问题 . ( 5) 第二章和声思维与钢琴即兴伴奏 . ( 7) 第一节和声思维能力 . ( 7) 第二节和声思维与即兴伴奏的关系 . ( 15) 第三章和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联系 . ( 17) 第一节与钢琴课的联系 . ( 17) 第二节与视唱练耳课的联系 . ( 20) 第三节与合唱指挥课的联系 . ( 22) 第四节与声乐课的联系 . ( 23) 第五节与乐理课的联系 . ( 25) 第六节与和声课的联系 . ( 25) 第七节与曲式作品分析课的联系 . ( 27) 第四章和声思维在即兴伴奏中的应用 . ( 29) 第一节常用伴奏音型 . ( 29) 1.

3、 1柱式和弦音型 . ( 29) 1.2分解和弦音型 . ( 30) 1.3半分解和弦音型 . ( 32) 第二节和声思维的应用 . ( 34) 会吉 i吾 . (47) 参考文献 . ( 49) 摘要 钢琴即兴伴奏是音乐爱好者在日常表演与学习中最常用的形式,也是所有师 范音乐专业学生的基础课,但是在为歌曲配伴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从小就开 始学习钢琴的同学,具有高超的钢琴技术,却不能为一首简单的歌曲编配伴奏; 也有很多同学能够很好的做和声习题,却不会为歌曲配和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 的情况?本文通过对这些较普遍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与同学、老师特别是 研究钢琴即兴伴奏的同行进行了大量的交流与

4、访谈,结合自己学习过程中突破这 些难题的经历,试图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文中分析了钢琴即兴伴奏与各科 目的关联,解释了和声思维的培养方法,并通过对和声思维的学习与练习,逐步 进入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正确轨道,改变对钢琴即兴伴奏的随意性、盲目性等不 科学认识 。了解和声思维的意义,再加上适时的练习,我们就会从困难到轻松, 最后到完全的自由编配与弹奏,学好钢琴即兴伴奏不再是个难题。希望本文能给 那些有志于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同学们一些积极的帮助。 关键词:钢琴即兴伴奏和声思维 ABSTRACT Impromptu piano accompaniment is the most commonly fo

5、rm which is used by music lovers everyday performance and learning. It is also one of the basic courses of students majoring in music. However, we found that many students, who started learning to play the piano when they were really young, have acquired high skills in playing in the process of song

6、s with accompaniment of piano, but they can not make a harmonious accompaniment even for a simple song. What leads to such a situation? Based on these problems, this essay focuses on analyzing and concluding after making amount of conversations and interviews with the teacher and students, especiall

7、y the piano accompaniment improvisation researchers. Combining with their own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overcoming these problems in learning process, the author made efforts to find the solutions to those problems.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association of piano impromptu accompaniment wi

8、th other subjects and explains the method to cultivate the harmony thinking. The author also elaborates through the study and Practice on the thinking of harmony, the players can gradually go into the right way of learning of harmony thinking in piano impromptu accompaniment, wrong and other non-sci

9、entific knowledge will be given up. With the leading of harmony thinking randomness, as well as proper practice, players will perform from a difficult way to an easy one, and finally to get the performance in a free way. Learning piano impromptu accompaniment is no longer a problem. Hopefully, this

10、paper can give some help to those who are interested in learning piano impromptu accompaniment. Keywords: piano impromptu accompaniment harmony thinking 引言 1.1选题的研究意义: 钢琴即兴伴奏是当今音乐实践运用中,最常用的一种伴奏形式,无论是对中 小学音乐教师,还是专业从事音乐工作的创作或表演者,甚至业余音乐爱好者来 说,钢琴即兴伴奏都是必须要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钢琴即兴伴奏是融合了钢琴 技术,作曲理论,和声,曲式等多种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学科

11、,要求弹奏者在很短 的时间内利用所学的技术和理论准确的表 达音乐的形象,还要和演唱者默契配 合,即便是初次合作,也能比较完整的表达出作品的情感与意境。这是即兴伴奏 者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要想弹好钢琴即兴伴奏,弹奏者必须掌握一定的钢琴技巧和理论知识,如果 能够学习一定的基础音乐理论和和声知识的话,即兴伴奏的能力将得到很大提 高,而和声是即兴伴奏中的灵魂,没有了和声就只有单旋律的弹奏,就不能很好 的表达音乐的形象。 在教学与实践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同学从小就开始学习钢琴,具有高超的钢 琴技术,却不能为一首简单的歌曲编配伴奏;也有很多同学能够很好的做和声习 题,却不会为歌 曲配和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

12、情况呢?主要是因为这些学习钢 琴的学生一开始并不是以学习即兴伴奏为目的的,而是以学习钢琴弹奏技巧为目 的,所以在学习中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内心的和声听觉能力,因为对 和声的理解与认识不到位,所以也没有良好的和声思维习惯。 在编配即兴伴奏的过程中,和声的音响效果其实早就在头脑中预先构思完 成,然后再通过练习时养成的弹奏习惯,运用合理的和弦与伴奏音型,顺其自然 的弹奏出来,而这些顺其自然其实与平时和声思维的练习与习惯养成是分不开 的。在训练和声连接的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不同和声的色彩变化,这也就是和声思 维的培养,和弦连接绝不是单一的键盘技巧训练,它实际是进行和声听觉习惯的 累积。培养和声思维

13、,力求养成合理的和声意识 织体化的思维 - 钢琴弹奏 习惯性动作,所以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本文的探讨,为大家在如何把和声学的知识 应用到即兴伴奏的操作中去,打开一条新的思路。 1. 2国内外研究现状: 通过对书籍、国内现有期刊、论文、杂志的检索发现,对该课题研究的论文 1 不多,大多论述都只是钢琴即兴伴奏的现状及 怎样学好即兴伴奏,有的涉及和声 问题的,但对和声思维的培养方面的研究并不透彻也不全面。鉴于检索有限,尚 未发现国外对该课题的研究。 1. 3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了文献综述法;在电子资源库中搜索有关钢琴即兴伴奏的学位论 文,同时通过查阅有关于有关的理论著作、杂志、报刊的有关文章,对于钢琴即

14、 兴伴奏的问题进行阅读、分析、归纳与整理,理清理论思路、扩展理论视野,为 本文的写作提供理了论上的支持。 考察研究法:在教与学的实践过程中,与老师和学生进行广泛交流,了解他 们对钢琴即兴伴奏的认识与看法,了解当前即兴伴奏教学中的现状,力图掌握第 一手资料,并实际运用。 访谈法:对学习与研究钢琴即兴伴奏的学生和教师进行访谈,听取他们对即 兴伴奏的看法,征求他们对于课题的建议。 实验法:通过自己多年从事即兴伴奏的经验与积累起来的理论知识,大胆的 尝试与实验,把部分学生分组,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尝试教学,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运用以上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于钢琴即兴伴奏的资料收集、各种技法

15、的梳理、 以及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探索如何把所学的和声知识运用 到钢 琴即兴伴奏中去,希望在即兴伴奏的运用与教学中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 2 第一章钢琴即兴伴奏概述 1.1钢琴即兴伴奏的定义 即兴 ( Improvise), 是指对眼前景物有所感触,临时发生兴致而创作。 1 钢琴即兴伴奏是指,伴奏者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根据歌曲的旋律,经过短 时间的思考,迅速为歌曲找到合适的音型,丰富的和声,准确的为演唱者烘托出 音乐的形象,并与演唱者配合,从而更有效的增强歌曲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即兴 表演的特性里有很大的变化因素,因为表演者所面对的特定景物或事物有不确定 性,表演者当时的心境情绪

16、等也有不确定性,表演者对所表演的形式或乐器的技 巧掌握程度也有不确定性,甚至在即兴表演时的环境、气候、人物、时间等等因 素的不可重复,使得每一次即兴表演也显示出不确定性,或者叫做独一性,每一 次即兴表演都是不可复制的。也因此使得即兴表演在某些特定方面显示出独特的 魅力,受到许多艺术家喜爱和追捧。也因此产生出了许多即兴表演的艺术形式。 如即兴演唱,即兴表演,即兴伴奏等等,现在依然流行的爵士乐就是以即兴表演 为侧重的 。所以即兴伴奏最大的特点就是即兴和灵活,这就要求伴奏者需要掌握 很多技能,既要有钢琴的基础,也要有和声的理论,又要有对歌曲的分析能力, 同时还要有对歌曲停顿时对歌曲加以丰富的作曲能力

17、,伴奏者还要根据不同演唱 者的音区,演唱形式,不同的情感变化,来改变歌曲的调性,和声,织体等手法 来和演唱者加以配合。所以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对伴奏者能力的 要求甚高。 1.2钢琴即兴伴奏常见的问题 钢琴即兴伴奏是以钢琴为基础的一种伴奏形式,首先必须要有一定的钢琴基 础,钢琴基础的好坏影响歌曲完整性的表达。在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伴奏 者的钢琴基础是十分薄弱的,连最简单的音阶,琶音都弹不好,甚至手型和弹奏 方法都存在着问题,这就无法很好的去表达歌曲的完整性,也有很多从小学习钢 琴的学生,钢琴独奏能力很强,各方面技巧也很不错,但是拿到一首歌曲却不会 做简单的配弹,只能弹奏单旋律,甚

18、至无法移调,更别说弹简谱或者完全没有乐 谱的情况了。这使得学习钢琴的学生只有照谱弹的能力,而没很好的应用钢琴的 能力,使钢琴的应用性大打折扣了。另一方面,就算是在师范院校中专业学习音 1胡郁青 .键盘和声与即兴伴奏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pagel 3 乐的大学生,在学过了和声,乐理,曲式分析等理论知识后,也不一定能够把所 学的和声编配到歌曲里面去。仅仅会做题,缺乏实际的操作能力。为什么会出现 这种有着钢琴技术基础或者理论基础却又不能把这些技巧融合到钢琴即兴伴奏 中去的普遍现象呢?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在长时间的学习中没有注重和 声思维的培养。 当伴奏者拿到一首单旋律乐谱时,这首旋律也

19、许是伴奏者听过的,也有可能 是伴奏者没有听过的,不管是否听过这个旋 律,在简短的时间内,伴奏者根据旋 律的进行,事先在脑中想象出哪些和弦可以用,哪些和弦效果适合于编配这首歌 曲的伴奏,再把这些和弦组织成适合于这首歌曲的伴奏织体,最后通过手指弹奏 出来和演唱者加以配合。而这种对和声音响效果的想象能力和组织能力是需要伴 奏者长期有意识累积的,不可能从未听到过某个和弦的音响效果就知道该和弦会 出现什么样的音响效果,更谈不上怎样把这个和弦运用到歌曲配弹中去。当然, 既然是即兴伴奏,并不可能第一遍弹奏出来就能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和声音响效 果在脑中的印象积累越多编配的选择面就越多,编配 的效果就会更好。在

20、时间和 空间许可的情况下,可以反复尝试各种不同的和弦和伴奏音形,直到找到表演者 和伴奏者双方都满意的伴奏形式。 4 第二章和声思维与钢琴即兴伴奏 2. 1和声思维能力 和声思维能力就是对和声音响的感知能力,这种感知能力是通过长时间的听 觉积累在头脑中的反应。所以,和声思维能力的培养就是对和声音响效果感知能 力的培养,就是对听觉能力的培养。 和声听觉是音乐听觉当中最难培养的一项,它不仅仅是单旋律的横向听觉, 它还包括了调内的和声听觉和单和弦的听觉,是纵向型的。而这种听觉能力的培 养需要和相关的学科结合起来,通过长时间的,大量的积累使伴奏者在脑中有一 定量和弦音响效果的反射,最终把这种反射训练成一

21、种听觉习惯,从而能够自如 的运用到钢琴即兴伴奏当中去。每一个和弦都有其性质和用法,我们必须要熟悉 一些基本和弦的性质和用法,通过大量的练习,才能把这些和弦运用到钢琴即兴 伴奏当中去。 下面我们介绍一些和弦的基本用法和听觉效果: 1、基本和弦共 7 个: I、 II、 III、 IV、 V、 VI、 W I、 iv、 v级称正三和弦, II、 m、 vi级称副三和弦, vn级和弦因为其不协 和性所以极为少用。 I级和弦就是我们常说的主和弦, IV级和弦称为下属和弦, 属这个字,从字面理解就是谁属于谁或者说谁是领导谁是下属的意思,在这里 I 级和弦是领导,IV级和弦与 V级和弦都是它的下级, V级

22、和弦又称为属和弦,这 三个和弦在乐曲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叫正三和弦。各个和弦的属性如 下: I级和弦,大三和弦,有明确调性的作用,在乐曲中起引导与结束的作用, 具有强烈的稳定感,所以被称为主和弦,是乐曲中最重要的和弦。 II级和弦,小三和弦,色彩很柔和,属于下属功能组,常用于 V级和弦之前, 而V级和弦会倾向于回到主和弦,所以就形成了 II-V-I的连续向上四度进行。 具有强烈的 推动感。 III级和弦,小三和弦,色彩较暗淡,所以音乐进行中常用它来改变作品色彩 5 明暗度,当需要柔美而略带忧伤的感觉时, III级和弦的出现会显得非常自然。在 通俗歌曲当中, III级和弦常常被使用,由于

23、它和 I级和弦有两个共同音,当音乐 的进行不需要稳定与强硬的感觉时, III级和弦就用来代替 I级和弦,使音乐柔和 下来。 IV级和弦,又称下属和弦,是个大二和弦,是大调正二和弦之一 *。它的色 彩感是十分明亮,让人感觉心胸开阔, I级和弦后面常跟 IV级和弦这种强有力的 上四度进行,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因为最高音是主音,使得这个和弦非常 具有稳定性。 V级和弦,又称属和弦,是大调中的第二个正二和弦,属和弦是所有和弦当 中最不稳定的一个和弦,因为它有强烈的倾向感,急需解决,所以常常把它和 I 级和弦连用于乐曲的结尾处,给人一种从极度动荡中找到平稳的感觉,因为该和 弦的不稳定与色彩性,任何一

24、首歌曲都不可缺少它。 VI级和弦,如果在小调当中它就是小调的主和弦,是一个小三和弦,所以情 绪会变得忧伤,暗淡。它是一个比较中性的和弦,如果把它作为主和弦那就是小 调了,许多作曲家喜欢用这 个和弦来作近关系调的转换,以此得到作品色彩的变 化又不需要作大的变调。用这个和弦歌曲会自然的变得忧郁、悲伤,但又不是那 么的突兀。它属于下属功能组,前后可以接任何和弦,所以常常在各个和弦之间 做一个连接的作用,特别是主和弦到下属和弦之间,它就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 VD级和弦,单看性质它是减三和弦,是不协和的,所以给人一种收缩感、矛 盾感,在这七个和弦中最不常用。只会在某些特定情景或特定形式中出现,此外 有时

25、为了根音的流动性也偶然使用。 当我们认识了七个基本和弦的性质及其色彩,已经足以完成了大部分的即兴 伴奏和弦的选择与运用工作了,但是要想更准确更丰富的来表达音乐作品,我们 还需要认识另一些变化和弦。 2、常用变化和弦 14个 : iw/v b3iv b3v +v bvi bvn hi bn i级四六和弦(又称 R和弦 ), 它是 i级和弦的第二转位,转位淡化了主和 弦的功能性,而它的低音是属音,所以这个和弦更多带有属功能性而不稳定,倾 向于更不稳定的属和弦。如果旋律停留在这个和弦上,会给人一种没有结束的感 觉,所以在终止式中属和弦的前面常用这个和弦,形成一个不稳定到级不稳定再 到稳定回归的感觉。

26、 II级六和弦 ( It和弦是 II级和弦的第一转位,由于它和 IV级有两个共同 音,而它的低音和 IV级的根音是一样的,所以它常常取代 IV级而使用。因为它 是个小三和弦,所以保持了二级和弦柔和的特性,没有 IV级和弦那么明亮,所 以如果在歌曲进行中不想要这么强烈感觉而又想要保持 I - IV级的明亮感觉的时 候,就可以用 lie和弦来代替 IV级。 II级大三和弦 ( V/V), 实际就是重属和弦,是个离调和弦,本来 II级是一 个小三和弦,由于升高了三音而变成 II级大三和弦,整个色彩感就变了,重属和 弦一般解决到它的临时主和弦去,所以 II级大三和弦比 II级小三和弦更加倾向于 属和弦

27、,在乐曲的结束中常常在属和弦之前使用来增强属和弦的不稳定感。但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旋律里面有 fa音就不能使用这个和弦,音乐这个 fa音会和 和弦里面的升 fa音冲突,听起来会刺耳。七和弦用法相同。 III级大三和弦 ( W/V), 实际是 W级的附属和弦,也是一个离调和弦,升高 III级和弦的 3音而成,它倾向于它的临时主和弦 W级和弦。如果旋律里面有 sol 音则不能用该和弦,因为会和已升高的 sol音有冲突。七和弦用法相同。 VI级大三和弦 ( II/V), 实际是 II级附属和弦,是个离调和弦,所以倾向于 它的临时主和弦 II级,由于它的离调感十分远,能够营造出很动听的效果,所以 常

28、常使用。当旋律里面有 la、 升 duo、 mi、 sol中的任何一个音的时候就可以用 这个和弦,这个和弦比 W级和弦更有色彩新鲜感。七和弦使用法相同。 W级大三和弦 (III/V),实际是 III级附属和弦,也是个离调和弦,升高了 vn 级的三音,五音成为一个大三和弦,倾向于它的临时主和弦 III级。当旋律里面有 7 升 re, 升 fa音的时候后面又可以接 III级和弦的时候就可以用该和弦。 I级大小七和弦 V7/V),实际是 IV级附属七和弦,由于是附属和弦所以 必须是大小七和弦,和 I级七和弦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七音。是降 si音,它 倾向于它的临时主和弦 IV级,在 I级和 IV之间

29、常常可以插入这个和弦,强调降 si这个变化音,给人一种有别于 I级的新鲜感和变化感。 iv级小三和弦 ( b3iv), 就是把 IV级当中的三音降低而成,由于把一个大三和 弦改成了小三和弦,和弦性质发生了变化,色彩感自然也发生了变化,一个强硬 了,明亮的 IV级和弦变成了阴柔的,悲伤的 IV级小三和弦。虽然和弦性质发生了 变化,和弦的功能还是没有改变,仍然属于下属和弦,和 IV级用法相同。 v级小三和弦 ( b3v), 就是把 V级和弦当 中的三音降低而成,把原来的大三 和弦变成了小三和弦,属功能性不变。在本来改用 V级和弦的时候,如果想换成 小调的色彩则可以用该和弦,因为该和弦改变了调性色彩

30、,所以不能多用,只做 偶尔使用。 V级增三和弦 ( +V ),就是把 V级和弦当中的五音升高而成,由于这个和 弦是个增三和弦,是个不协和的,刺耳的和弦,所以它并不常用,但是当乐句结 束在属和弦的时候,为了增加新鲜感,我们可以不用常规的属和弦结束而用这个 增三和弦来增加一种意犹未尽的气氛。在流行歌曲中,使用得比较多。 bVI级和弦,这个和弦是降低 W级和弦的根音和五音而得,使原来的 W级小 三和弦变成了一个大三和弦,它是一个常用的变和弦。 VI级和弦是一个常用的 变化和弦,是大三和弦。这个和弦常用在终止式当中,由于它和 I级和弦有一个 共同音,所以在结尾中把这个和弦用在 I级和弦之前有一种还需要

31、继续的感觉, 本来该结束的句子在结束之前有了一个新鲜的和弦出现,最后再结束在 I和弦, 打破了常规的结尾方式,非常具有色彩感和新鲜感。 bvn级和弦,就是把 vn级的根音降低,原来不协和和不常用的减三和弦变为 了协和,明亮的大三和弦。当歌曲中出现了 rui、 fa这两个音的时 候,如果想制 造一种离调感的音色时就可以用这个和弦。这个和弦也可以和 bVI级连续上行到 I级主和弦,形成一个大三度的连续上行,给人强烈的震撼感和雄壮感。 8 hi藤和弦,这个和弦降低 III级和弦的跟音和五音而成,把原来的 III级小 三和弦改成了大三和弦,但是由于它只包含了一个调内音 sol, 所以不常用,有 离调的

32、感觉,如果要用,必须马上回到原调,可以用来丰富一下整首歌曲的色彩 感。 bm及和弦,降低了 II级和弦的根音和五音,成为了一个大三和弦。由于被 那波里地区的音乐家们所常用,所以又叫 “ 那波里和弦 ” .如果在用在乐曲结束 的时候用,会大大增强了色彩感和新鲜感,富于变化。 每一个和弦都有其特有的色彩,并且都具有独一性。这些和弦的色彩,就是 人们听到和弦时心里产生的相对应的感觉。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感觉对大多数人 来说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和弦,会产生不同的感觉,这也就是和弦色彩所以能塑 造各种不同音乐形象的原因。关于色彩,其实并不是说真正的能够看见的色彩, 只是一个比喻,是指听到某个和弦时广生的不同

33、感受,包括是否协和、是否稳定 与,以及 _、低、强、弱、明、暗、浓 、淡等等的感觉。和弦本身并不具备色彩 性,但因为其性质构成的不同与进行中不断的变化,对应不同的音乐表现形式时, 才产生出对应音乐作品的极其丰富甚至极其精确的和弦色彩变化,达到塑造不同 音乐形象的目的。 和弦的类型有很多种,在众多的和弦里面,初学钢琴即兴伴奏的人至少要懂 得以下三类和弦的不同色彩,懂得了这三种和弦的色彩可以为简单歌曲做伴奏: (1) 、大三和弦:大三和弦是协和的,不刺耳的,给人一种明亮、开阔的音 响色彩效果,大调作品也是这种感觉,所以常常以大三和弦作为结束和弦。 (2) 、 小二和弦:小二和弦也是协和的,不刺耳

34、的,和大二和弦不一 *样,它 给人一种忧郁、暗淡的感觉,显得温柔和温暖。小调作品也是寻求这种音响效果, 所以常常以小三和弦作为终止和弦 。(有 时为了得到稳定的效果也会使用大三和 弦) (3) 、 属七和弦:由于属七和弦中有个级不稳定的导音,所以它有着强烈的 倾向性,它是一个不稳定的和弦,一般用于终止式当中,解决到主和弦。又由于 它是一个七和弦,所以音响效果是不和谐的。和声就是在这样的流动性之中,推 动音乐从稳定 不稳定 稳定的不断循环,创造出可以任意表达思想感情的 乐音运动。由此可见,协和与不协和都是乐音运动、是乐曲发展所必须的。 9 这些是都最基本和弦色彩认识。但是,在不同的乐曲里,因为旋

35、律的不同, 调式调性的不同,音区的不同,以及所用的和弦的连接方式等各种因素的不同, 和弦的色彩也是会有稍许的变化,甚至巨大的变化。 大、小三和弦色彩基调的不同,音乐作品的调性就不同,构成了各种变化。 正是因为这些变化的存在,才使得音乐能够表达较复杂的随时变化着的思想情 感。初学即兴伴奏者,要从听觉感受上理解这一点。这样的听觉训练都从功能性 和弦开始训练,例如: ( 以 C大调为例) 这是大调的正二和弦的一个连接,由于大调的二个正二和弦都是大二和弦, 所以这三个和弦的色彩是比较明亮,感觉上是健康、积极、稳定等,如果配弹的 作品比较也是比较明朗欢快的,就自然会想到这些和弦。而另一些和弦,如小调 的

36、功能和弦: 这是小调的二个正二和弦的连接,和声小调里面除了属和弦是大二和弦,其 余两个和弦都是小三和弦,所以听起来的感觉是比较阴柔、温和、甚至暗淡,所 配弹的作品如果是比较悲伤或悠扬婉转类型的,运用这些和弦就会比较自然得 体。当功能性和弦训练完成后,可以加入副三和弦的训练,再慢慢加入更多变化 和弦的训练。长期的对各个不同的和弦进行听觉训练,并用不同色彩对这些和弦 进行分类,随着所学和弦越来越多,会慢慢发现和弦色彩也越来越丰富,运用到 10 不同的作品中也越来越合理、越来越优美。搞懂了一个调就可以同样的方式推导 出其它调式的和弦的用法,然后,随着各个调式的慢慢熟练,配弹时的和弦就会 越来越得心应

37、手,逐步从 客观找色彩和弦到主观用色彩和弦,最后到自由发挥、 心到手到,真正走上即兴之路。 以上的例子是和声思维训练的理想道路,这样的和声思维训练说起来比较简 单,但真到学起来练起来又会有其它的问题浮现出来,各科目之间因为侧重点不 同,练习目标不同,使得学生在学习时难以把注意力集中到和声思维训练这一点 上,给想要进行这种锻炼的学生仿佛是平添了麻烦。要跨越这些麻烦就一定要先 搞清楚和声思维训练与平时所学各科的关系,在每一个科目中都能进行和声思维 的练习,这样就大大减轻了练习的负担。 2. 2和声思维与即兴伴奏的关系 大多 数时候即兴伴奏就是一次过,甚至连乐谱都没有,伴奏者在配伴奏的时 候还掺杂着

38、一些自己的创作。只要能跟上表演者的表演,能帮表演者完成前奏以 及段落的提示(过门 ) 就算是完成了伴奏。但一个优秀的即兴伴奏者可不这样看, 除了完成前奏、段落提示等一般要求外,还能借用合适的和弦和合适的伴奏音形 烘托出更好的气氛,配合演奏者的表演形式,完成音乐作品中各个段落的诠释, 在高潮点更是能够帮助表演者创造出精彩的乐章,与表演者珠联璧合、浑然一体 共同展示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 有些时候表演者也是没有乐谱的即兴表演,这就对伴奏者的要求 更高了,表 演者即兴创作的演出,有可能在段落之间有明显的或者是故意的停顿,即兴伴奏 者可能会在没有乐谱也没有主旋律的情况下,凭着经验与默契,同样也带着即兴

39、创作的精神,完全自由发挥即兴表演一个段落,最后能以合理的终止式把乐曲主 旋律交还给表演者,最后配合表演者完整的结束,并且段落清晰、旋律优美、结 构完整、高潮震撼、华彩绚丽。这应该算是即兴表演的最高级形式了。这也是即 兴表演与即兴伴奏这种音乐形式最吸引人的地方,是那些喜爱即兴表演的音乐家 们追求的终极目标。想象着这样的表演形式也足以让人心驰神往。 这一切的 即兴表演之所以能够精彩绝伦震撼人心,都离不开和声思维。要想 把即兴伴奏弹好,就要找到合理的练习和声思维的方法,通过不断的实践,反复 11 练习,摸索出自己能熟练掌握的和声思维模式,逐步在实际配弹中积累成一种经 验,慢慢养成习惯,应用起来就会觉

40、得越来越得心应手。当然,除了加强练习, 最重要的还要加强学习,包括和声的理论知识以及基本的作曲技法都能有所掌握 的话,效果会事半功倍的。 12 第三章和声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联系 也许许多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同学没有想到过,即兴伴奏的和声思维练习与 大多数音乐基础课程相关联,只是在学习时老师没有专门说明,或者自己没有刻 意去专注和作一些相对应的练习,以至于很多可以学习与练习和声思维的机会被 白白错过了,这里专门分析一下钢琴即兴伴奏中和声思维与各个音乐基础课程的 联系。 3.1与钢琴课的联系 钢琴是进行钢琴即兴伴奏的基础,没有一定的钢琴技术水平根本谈不上如何 进行钢琴即兴伴奏。传统的钢琴学习通

41、常以技术练习为主,学生通过长时间的技 术练习后可以达到一定的钢琴弹奏水平,所以从小练习钢琴的同学弹正谱伴奏是 没有任何问题的,因为正谱伴奏都是别人编配好并以五线谱形式记录下来的,伴 奏者只需要像弹奏钢琴曲一样弹奏出来就可以了,钢琴即兴伴奏除了可以弹奏这 样的乐谱外,还需要自己进行临时编配,如果老师在钢琴教学中不注重和声思维 能力的培养,学生往往只能还是照谱弹奏无法进行编配。其实,在我们学习初级 钢琴的时候就有很多和声问题出现了,只是钢琴老师一般注重技术的培养而忽略 了和声纵向感。当我们开始接触到双手练习的时候,最简单的和声效果就出现了。 钢琴老 师不一定要给学生讲解和弦的理论知识,但是可以通过

42、大量的练习让学生 有意识的去记住某个和弦的音响效果,当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学生自然会用感 性的思维去配弹歌曲了,而这种感性思维并不以理论为基础,而是通过一定量的 音响效果积累而产生的。 刻意的提醒与专门的练习是钢琴即兴伴奏经验累积不可缺少的途径,老师与 学生都需要注意到这个问题。我们常用的钢琴入门教程,拜耳和 599,就 有很多条练习中出现了最简单的伴奏音型和常用和弦,如:拜耳第 21条练习 曲; 13 再看 599第 12条练习曲 : 此练习曲和上条练习曲一样,也出现了主和弦和属和弦,左手是也完整和弦 的形式出现的,在和声音响效果上更容易让学生听出两个和弦的区别,老师在教 学过程中应该特别提

43、示学生,特别是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学生注意和弦的运用与 14 变化,增强听觉训练。 由于钢琴老师通常在教学中只注重技巧的练习和手型的养成,以及练习曲完 成程度等,而忽视让学生有意识的去记住这些伴奏音型和和弦效果,从而导致明 明早就学过的知识却不能用到即兴伴奏中去。 钢琴老师可以在弹到左手有伴奏音型的练习时,让学生有意识的去记这种伴 奏音型和和弦出来的音响效果。例如左手伴奏是 1535的时候,让学生去感受 1535 出来的音响效果是明亮的,开阔的色彩,而右手旋律中包含了 135这三个音的时 候左右手一起出来的效果是协和的不刺耳的,经过一定量的听觉累积学生自然会 知道当右手旋律中出现了 135这三个

44、音的时候,左手可以用 1535来配弹。 钢琴课是在学生学习即兴伴奏过 程中最容易让学生进行听觉训练的课程,学 生在进行钢琴学习的过程中,只要钢琴老师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让学生去记住和声 的音响效果,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会对和声的音响效果产生习惯性的记忆, 而这些记忆在未来弹奏即兴伴奏时都会成为最有效的支撑。 对于大学生或者成年人来说,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有意的甚至是刻意的去 记忆一些和弦色彩和伴奏音形并不是难事,不需要老师的提醒,也完全可以自己 完成。在自己练琴的时候,偶尔的弹一些简单伴奏,把这些和弦运用进去,进行 一些尝试,也可以积累许多经验,这似乎应验了那句关于学习的名言: 知识在书 外,学

45、以致用、重在掌握。对于一个钢琴弹奏者来说,也是重在练习,量的累积 最终会造就质的飞跃,功到自然成。 3.2与视唱练耳课的联系 视唱练耳课在专业音乐院校和高师音乐教育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一 个学习音乐的人来说,有一副好的耳朵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的进行音乐的学习。 我们也常常把具有敏锐的音乐听觉能力者理解为具有学习音乐的潜质。因为具有 较高听辨能力的耳朵是学习钢琴即兴伴奏的基础,它包括了对乐音音高的准确辨 识和对和声色彩的高度敏感,也因此会有良好的音乐感受能力,这些方面在钢琴 即兴伴奏的学习 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和声思维的培养就是音响效果的培养,那么,与视唱练耳课就有着千丝万缕 的联系。目前在高校的视唱练耳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问 题,因为扩招等等原因,学生的素质有所降低,有些学生天生不具备这样的音乐 15 素质,赶鸭子上架,先天听觉反应比较迟钝,有些学生不了解视唱练耳作为基础 课的重要性,对视唱练耳课并不重视,觉得这些基础课不是他们的专业课,所以 不会多加练习,自然得不到提高,更多的学生则在感受与理解音乐方面缺乏累积。 老师方面的问题是,老师们上课时主要注重的是对单音和旋律的敏感度练习,对 纵向型的调内和声训练就比较缺乏了。当然,对于音准的敏感程度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毕业论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