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上学期四年级全册教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93505140 上传时间:2023-07-08 格式:PDF 页数:189 大小:14.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2016上学期四年级全册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89页
2015——2016上学期四年级全册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2016上学期四年级全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2016上学期四年级全册教案.pdf(18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升和毫升第一课时:认识容量和升教材简析:本课内容包括认识容量以及容量单位升。容量单位经常用来度量容器里容纳液体的体积。本册教材在教学体积之前先教学容量和容量单位,是因为这一内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能接触到。尽量早点教学容量以及容量单位,既方便学生生活,又为以后教学体积积累了感性材料。由于在体积之前教学,因此采取了直观认识、直觉感受为主的教学方法。第一道例题通过三个活动使学生从不同的层次认识容量这一新的概念,同时产生认识容量单位的心里需求,由此过渡到第二道例题容量单位“升”的教学,感受升在生活中的实际意义,并通过实验认识1升容量的大小,从感性上认识1升有多少。“想

2、想做做”培养学生以不同的方法比较容器的容量,认识容量 单 位“升学情分析:学生的已有生活知识经验是:1.容器越大,能盛的水就越多;2.对正方体容器的感性经验。第一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建立1“容量”概念的表象至关重要,并为深层次理解“容量”的含义打下基础,学生建立概念的线索是“感性材料一数学含义一概念的具体化”。第二个已有知识经验对学生正确理解、体 会“1升到底有多少”也是很重要的;虽然通过一个标有“1 L”烧杯似乎也能让学生体 会 这“1升到底有多少”,但这样无法让学生将“升”的知识与已有知识经验衔接起来,学生的认知也是“无本之木”,是表面化的,很难进行深层次的理解。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

3、体的情境中感受并认识容量,体会计量容量需要有统一的容量单位;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升的容量观念,通过实验操作体会1升有多少。2、学生学会估计一些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3、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升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点:认识容量的含义及容量单位升。教学难点:容量单位1升的观念的建立。教具、学具准备:电子课件,量杯,每组一把同样大小的水壶,2每组不一样大小的杯子,体 积 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容器,小组自带大小不一的容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动物园里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争夺冠军比赛,那就

4、是老虎和狮子正在进行的“喝酒决赛”。老虎一连喝了 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 2杯就摇摇晃晃了,老虎得意地说:“我是森林中的酒仙,森林中的冠军!狮子不服气地嚷道:“你的杯子小,我的杯子大。所以我是冠军!”老虎和狮子谁也不肯让步,争得面红耳赤。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他们谁说的有道理呢?生1:老虎一连喝了 5杯,还没有醉,狮子刚喝了 2杯就撑不住了,所以老虎的肚量大,老虎是冠军。生2:狮子用的杯子比老虎用的杯子大,所以冠军应该是狮子。二、探索领悟,认识容量1、初步认识容量谈话:同学们的两种想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又不全面,(教师这时取出两个不一样大的杯子。)这是大小不一的两个杯子,这个是3老虎用的杯子

5、,而这是狮子用的。如果有学生说了两种想法,就说:你想得很周到,我们不仅要看喝的杯数,还要看杯子的大小。提问:同样是一杯酒,你们认为哪一杯多?生:大的杯子里盛的酒多。谈话:对,一看就知道大杯子比小杯子盛的酒要多,在数学上,我们就说,盛液体多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大。盛液体少一些的杯子的容量比较小。板书:容量2、加深对容量的认识出示两个大小不一的杯子1号和杯子2号。谈话:比较完了狮子和老虎的杯子容量,看看这两个杯子,你觉得哪一个杯子的容量大呢?生1:杯 子1号大。生2:杯 子2号大一些。谈话:光凭眼睛估计得到的结果可能有误差,我们可以想一个办法来验证说明两个杯子容量的大小。提问:想个什么办法呢?4生

6、1:我们可以先把杯子1号装满水,倒入杯子2号中,如果杯 子2号中水满时,杯 子1号中还有水的话,说明杯子1号的容量大,杯 子2号的容量小;如果杯子2号里的水没装满,说明杯子2号的容量大。生2:用同一个杯子往里面倒水,倒得杯数多的那个杯子容器里大。生3:在这两个杯子里都装满水,把水倒到有刻度的杯子里,数字大的那个杯子的容量大。谈话:同学们的想法真多啊!根据某某同学说的,我们就用这种倒水来验证一下吧!(根据同学刚才的说法操作验证。)通过这种倒水的方法可以得出水壶一号的容量比较大。3、做“想想做做”第1题,做“想想做做”第2题。谈话:比较完了那两个杯子的容量大小,我们现在来比一比这三个杯子的容量大小

7、吧!先猜一猜,这三个杯子的容量关系怎样呢?结果是不是和我们猜测的一样呢?用你喜欢的方法小组一起合作验证一下。学生操作、交流。4、进一步感受容量的含义5谈话: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老师手中这个杯子中盛了多少水。你能说出这个杯子的容量是多少吗?可能一下子回答老师的问题有一点困难,在回答之前我们小组可以讨论一下,或者借助你手边的一些容器,把这一大杯水倒入我们的一次性杯子中,看看可以盛多少杯。小组活动,将一大杯水分别倒入各自准备的一次性水杯中。提问:谁来说一说,这一大杯水可以倒几杯?生 1:我们组倒了 2 杯不到点。生 2:我们小组只倒了 3 杯半。生 3:我们的小组倒了 3 杯还多一点。谈话:如果别人这样

8、告诉你,说这个容器能盛2杯不到,或者说能盛3 杯半水,或者说能盛3 杯多一点。你能知道这容器的准确容量吗?谈话:因此,我们需要给容量定出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个统一的标准就是我们的容量单位。三、联系生活,认识容量单位升1、认识升谈话:请同学们拿出从家中带来的各种容器,分别在小组里交6流一下带来的容器上标明的容量是多少,用的是什么单位。小组交流。谈话:生活中有很多的容器上都标有容量单位升或者毫升,亳升这个容量单位,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提问:你知道图中的这些容器盛的水、油、饮料的容量各是多少吗?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学生回答。明确:计量这些容器盛了多少水、油、饮料等液体,通常用升作单位。升可以用符号

9、“L”来表示。板书:升、L谈话:今天我们这节数学课主要来认识容量和容量单位升。板书课题:认识容量和升谈话:老师手中有一个容器,上面标着,“净含量2 L”。这里的净含量是什么意思?为什么用净含量而不用容量呢?净含量和容器的容量有什么关系呢?有谁知道吗?讲述:“净含量”是指某种容器中实际容纳物体的多少。如,一瓶饮料的净含量是1升,是指瓶子里装的饮料本身有1升,但瓶子的容量可能会比1升略大,因为通常不会装的满满的。2、做“想想做做”第3题。7提问:除了我们课堂上这些容器标有容量大小,生活中我们还会看到另外一些,你见过题目中的3个容器吗?你能分别说出它们的名称和容量吗?3、认 识1升谈话:我们已经知道

10、计量容量的单位是升,那 么1升究竟有多少呢?谈话:要想科学地认识升这个单位,我们先来认识这个量杯(出示量杯),请组长从袋子中拿出我们的量杯。量杯是用来测量液体容量的工具,在量杯上有一些刻度,标 着1的地方就表示容量是1升。谈话:1升水到底有多少呢,我们来做个实验。(出示正方体)这是一个空心的正方体,它的长、宽、高 都 是1分米。现在我们在正方体容器内装满水,再将这些水倒入量杯中,看一看有什么发现呢?生:正方体内的水倒入量杯中正好是1升。谈话:如果一个容器是正方体,容器内部的长、宽、高 都 是1分米,这个容器盛的液体正好是1升。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长、宽、高 都 是1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升

11、。84、深化对1升的认识的实践活动。学生活动一谈话:看一看我们小组里面有没有容器的容量正好是1升的呢?谁来交流一下。学生交流。谈话:虽然这些容器的形状不一样,但是它们的容量都是1升。学生活动二(想想做做第一题)谈话:下面这些容器你见过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出示课件。下面哪些容器的容量比1升大?(设计意图:加强学生的估算意识和学习估算容量的方法)学生活动三谈话:看,老师给你们准备一些容器,你能根据刚才我们对1升的认识,估计一下它的容量吗?学生估计。谈话:刚才我们学生估计地对不对呢?我们来验证一下吧!学生实验验证。交流反馈。谈话:通过我们实验,我们得出了热水瓶的容量是?脸盆呢?9沙锅呢?我们这个碗

12、呢?还有我们这个烧水壶呢?机动:看来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对一些容器有了一定的估计能力。第 1 4 页四、总结评价,课外延伸1、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你还想了解什么?2、如果老虎和狮子要举行第二次比赛,你认为应该有一些什么规定?板书设计:认识容量和升容量 升 L长、宽、高都是1 分米的正方体的容量正好是1 升。10第二课时:认识毫升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的观察、操作中感受毫升,联系实际初步形成1毫升的容量观念。2.掌握升和毫升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换算。3.能估计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培养估计意识和初步的估计能力。4.使学生联系实际感受毫升在日常生活里的

13、应用,能积极参与操作、实验等学习活动,能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教学重难点:正确感知毫升以及升和毫升的关系。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滴管、水、量杯、饮料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我们已经认识了一个容量单位:升。能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关于升的知识吗?2.今天给大家介绍位新朋友,揭示课题:毫 升(板书)二.感知、操作、体验11(一)请看图片,细心观察:5 0 0毫升橙汁 7 5 0 M L洗发水2 5 0毫升豆奶 1 0 0 M L酸奶w从这些图片里,你了解到什么?还有什么发现吗?让学生在观察中初步感受:计量比较少的液体,常 用“毫升”作单位。它还可以用符号“m l”表示。(二)看一

14、看,玩一玩,体 验1毫升1 .1毫升究竟有多少呢?(生答)你们看,这是一个1 0毫升的量筒,里面盛的水就是1毫升。看了这1毫升水,有什么想法?(很少,体 会1毫升是很小的计量单位)2.小组活动:用滴管向空量筒滴入1毫升水。看看,多少滴水大约是1毫升?把 这1毫升水倒在桌上,或你的手心里,重吗?多吗?(很少,很轻)(三)说一说,倒一倒,感受几到几十毫升1.这些小容器你们一定也见过。里面各有多少毫升药水?12(多媒体出示图片:针筒、盐水袋、口服液、眼药水)(介绍一下勺子的容量)2 .每个小组都带来家里的小容器了吧。请你们拿出来吧。它们是:碗、杯子、保鲜盒请每个小组根据这样的要求来试一试。把 5 0

15、 毫升水分别倒入这几个容器里,观察:水面各在哪里?3 .估一估你能估计一下,这只碗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吗?杯子呢?你知道吗?人体每天需要的水份大约是1 6 0 0 毫升。一杯2 0 0 毫升左右的话,一个人,每天要喝8 杯水。保鲜盒的容量呢?猜一猜。我们来看一看,它的容量到底是多少?4 .谈话:通过刚才的活动,相信你们对家里,身边常见的容器的容量,都能进行正确的估计了吧。相信今后你在生活中,会常常用到这个本领的。(四)体验更大的毫升数及升与毫升的进率1.好,刚才你是用什么又快又准量出5 0 M L 的水的呢?(烧杯,看刻度)13我这里也有,你能看着刻度说出里面有多少毫升水吗?1 0 0 毫 升(请

16、你来掂一掂)2 5 0 毫升 5 0 0 毫升瞧,这是一个我们自己制作的量器。里面有1 升水。现在我要把他倒入这样的量杯里,每杯5 0 0 毫升,能倒几杯呢?提问:你发现了什么?(1 升=1 0 0 0 毫升)2 .4升=()毫 升(怎么想的?)2 0 0 0 毫升=()升(怎么想?)9 升=()毫升 5 0 0 0 毫升=()升3 .今天都带了饮料来了吧。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这瓶里有多少饮料吗?1 0 0 毫升 2 0 0 毫升 2 5 0 毫升.拿出一瓶橙汁,5 0 0 毫升。想想,这种饮料需要几瓶正好是1升。2 5 0 毫升呢?1 0 0 毫升呢?4 .讲到现在,我可真渴啊!特别是看到你

17、们带了这么多的饮料。能让我喝一口吗?我想喝1 0 0 M L 左右就够了。谁能帮我倒出来呢。真好喝!(笑)14我刚才喝了几口,把大约1 0 0 M L 饮料喝完了呢?那我一口能喝多少毫升呢?谁再来试一试,大约几口能把1 0 0 M L 饮料喝完?大家算算,他这样一口,大约有多少毫升?5 .回家请你们家人都来试一试,看看各自一口,大约能喝多少毫升。6 .介绍:你知道吗?三、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跟大伙交流交流。1516第三课时(练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容量单位升和毫升,能正确地使用合适的容量单位。2、能通过一些常见容器的测量和估计,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认识能力。教学过程:一

18、、复习补充习题1,作为当堂练习。二、完成书上的练习:1、练习容量单位升和毫升:(1)下面各容器的容量用什么单位计量比较合适?可让学生分别说说每个容器具体的容量,如热水瓶约2 升(2)在括号里填上“升”或“毫升”2、练习升和毫升的进率:(1)在O 里填上、或=900毫升O 1 升 6 升06000毫升3 升02500毫升 7000毫升0 8 升17(2)看图说说每个量杯里各有多少毫升水?再算一算这4 个量杯的水合起来比1 升少还是比1 升多?3、常见容量的估计(1)指导做计量液体的器具(2)估计几个常见的容器,并用自制的器具量一量,和自己的估计比一比。4、布置课后练习:到商店去看一看,有哪些物品

19、是用毫升作单位的,各是多少毫升;有哪些物品是用升坐单位的,各是多少升。5、布置下节课要准备的一些东西。18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第一课时一: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目标:充分利用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和已积累的除法计算经验,引导他们自主探索两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口算和笔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同时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复习1 .笔算:48 4-4=6 5 4-6=9 3 +3 =2 .指名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过程。二、教学新课1 .创设情境,出示例题图。提问,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要帮助解决什么问题?要求“要打成几包”怎样列式?(板书:

20、6 0 2 0)2 .学习口算方法。(1)提问:6 0 2 0 等于几?你们会口算吗?19(2)组织同学们分组交流口算的方法。(3)组织交流、汇报讨论的情况。(结合回答,适当板书)(4)小结:计算6 0 2 0 时可以乘法2 0 X 3 =6 0,想到6 0 +2 0=3也可以根据6 +2=3,想到6 0 2 0:3,也就是根据表内除法类推出整十数的口算。3 .练 习“想想做做”第士题。(1)出示四组题,要求学生竖着一组一组地完成。(2)集体订正,并说说可以如何口算除数是整十数韵口算。4.学习笔算方法。(1)启发思考:6 0 4-2 0,会用竖式计算吗?(2)试一试,指名两人板演。(3)说说自

21、己笔算的方法,提问:3为什么要写在商的个位上?(引导回答:“3”表示是3 个 2 0,不能写在十位上。)(4)让做对或没有做完的同学找一找失误的原因,将错误更正来。(5)练习:用竖式计算80 4 0。学生独立完成,并同桌交换批改,说说笔算过程。提问:商写在哪一位上?为什么?205.教 学“试一试”。(1)出示试一试:964-20 150+30。(2)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3)说说笔算过程,提问:第 1题商4 写在哪千位上?为什么?(4)提问:第:1题计算时与上面例题有何不同?(有余数)追问:有余数的除法,要注意什么?(余数要比除数小)(5)提问:怎样才能知道自己算的对不对呢?怎样验算?学生

22、们验算,注意格式的讲解。6.练习85 40,用竖式计算并验算。三、练一练学生独立解答后说说是怎样想的。四、课堂总结说说这节课有什么收获?五、作业练习二15 题2122第二课时: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试商过程,初步感受试商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除法。2.使学生在探索、练习中不断丰富积累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方法,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当被除数前两位数够除时,商要写在十位上。教具准备:例题插图。教学过程一 复习,口算下面各题:1204-40 5604-70 4204-60 2404-80 3204-40指名说

23、出其中一、两题的思考方法。二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例题图,指名说说图意。提问;要 求“可以分给几个班”算式怎样列?2.学生列出算式:380+30。(板书)3.提问:380 30得多少,你们能估计一下商大约是多少吗?23三、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估算出结果。(1)、学生独立思考380除以30大约是多少,同桌交流估算的结果和方法。(2)组织全班交流,使学生明确:这题的结果在10到2 0之间,是一十多。2.笔算出结果。(1)同学们试着用竖式算一算。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2)组织交流笔算过程,教师板书。提问:你是怎么想到要商1的?这个1为什么要写在商的十位上?接下去怎么算?(先用38个十

24、除以3 0,商1是表示1个十,应该写在十位上。)(3)同学们验算,看看算的对不对。3.教 学“试一试”。(1)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的两题,教师巡视。(2)指名说说计算过程。(3)比一比: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24相同的地方是:它们都是除数为整十数的除法;不同的地方是:425 30的商是两位数,425 50的商是一位数。提问:为什么商的位数不同?(425 30的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而425 50的前两位不够除。)4.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方法。(1)同学们分小组说一说,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可以怎样算。(2)组织全部交流。(3)教师补充、小结: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笔算时都先看

25、被除数的前两位数,如果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时,再看被除数的前三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上面,每次除后如果有余数,要和被除数的下一位合起来再除。四、巩固练习1.“练一练二(1)看除法竖式,说说每题的商是几位数。(2)完成填空和计算。(3)反馈交流。2.“练习二”第69题。25五、课堂小结26第三课时:除数是接近十数的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不调商)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除数是两位数(接近整十数)的除法的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不需调商的除数是两位数(接近整十数)的笔算。教具准备:例题插图。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1.口答。(1)96里最多有几个30 190里

26、最多有几个30(2)74里最多有几个2 0 274里最多有几个202.口答。42 y ()31()7人()69()75()87()(1)指名回答。(2)说明;当个位上的数是4或比4小时,可以舍去直接看出接近的整十数;当十位上的数是5或 比5大时,可以向十位进1后再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这 叫 做“四舍五人法”;27二、学习新知一、复习铺垫1.口答。(1)96里最多有几个30190里最多有几个30(2)74里最多有几个2 0274里最多有几个202.口答。42 p()31()71()69()75()87()(1)指名回答。(2)说明;当个位上的数是4或 比4小时,可以舍去直接看出接近的整十数;当十位

27、上的数是5或 比5大时,可以向十位进1后再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这 叫 做“四舍五人法”;二、教学新课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出示例题图,请同学们说说从图上知道些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请学生列出算式。(板书:96 32)组织学生估计一下它的结果,指名回答,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282.笔算 96+32。提 问:是 不 是3天正好看完呢?请大家用竖式来算一算。学 生 尝 试 练 习。组 织 全 班 交 流。提问:你 是 怎 样 想 到 商3的,有什么好方法?说明:我 们 可 以 将32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30来进行试商,这样简单些。请同学完整地说出计算过程。组 织 学 生 验 算,看看算得对不对。

28、3.完 成“试一一试”。出 示 题 目,质 疑:可以先怎样估计一下商?学 生 独 立 完 成,指名板演。指名说说计算过程。提问:你 是 把39看作多少来试商的?讨 论: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怎样试商?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小结: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可以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29三、巩固练习完 成“练一练二1.出示题目要求,指名读题。2.请学生说说各题都是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的3.学生们独立计算,并指名板演,选其中几题让学生说说计算过程。4.发现错误,及时纠正。四、课堂作业“练习三”第 1、2、3、4、5 题。五、课堂小结30第四课时: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内容:例题4教学目标:

29、1.了解用连除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能列式解决这类实际问题。2.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培养分析和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完整经历用连除解决实际问题的完整过程。教具准备:例题图教学过程:一、学习例题41.看情景图,弄清题意。2 个书架一共放了 224本书。还有什么已知条件呢?求什么问题?2.找出有联系的两个条件,想一想可以先算什么。3.选择一种方法列式计算,并与同学交流。说说每一步计算表示什么。比较两种不同的解法,说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314.你能列综合算式解答吗?5.想一想这题可以怎么检验?引导学生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思考。如,可以用

30、一种方法检验另一种方法,看两种方法算出的结果是不是相同;也可以把算出的结果作为条件,看2个书架上是不是一共有224本书;还可以用算出的结果乘4,看是不是等于每个书架上书的本数。用“把得数代入原题”的方法检验一下,看看解答是否正确。交流检验的过程和结果。6.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什么体会?说说是怎样分析数量关系,怎样列式解答,怎样检验的,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二、巩固练习1.完 成“练一练”看图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要求每组有多少人,可以先求什么。再列式计算。2.完成练习三8一14题引导学生完整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思路列综合算式解答,比较交流,理解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32三

31、、作业补充习题中的练习四、课堂小结3334第五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四舍调商)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试商的过程,初步掌握“四舍”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2.初步学会把除数看成整十数调商的方法。3.进一步增强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难点:用“四舍”法把除数看作接近的整十数试商,初商过大需要调小的除法笔算。教具准备:例题插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自己练习本上计算。704-9 694-20 5204-60集体订正后,让学生说一说用整十数除怎样试商。2.

32、口答: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3520X()83 30X()15840X()250 20X()”或“心。32X40120 43X6026051X60310 24X70155二、教学新课1.引入新课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用整十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和非整十数的两位数除两三位数(不要调商)的笔算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本节课,我们先来学习除数的个位是1、2、3、4的两位数除法。2.教学例题。出示教科书第18页教学情境图。(1)提出问题,引出算式。提问: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要知道“四年级一班平均每人借书多少本?”可以怎样列式?指名口答,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7

33、2+34=()(2)探 索“272+34的笔算方法。36提问:2 7 2+3 4 可以怎样试商?为什么要把3 4 看作3 0 试商?你估计商应是几?独立尝试。让学生根据估计的商,试着算一算。学生尝试计算时,教师巡视,及时了解学生在笔算中出现的问题。交流算法。师:你在计算中遇到什么问题?(指名说一说)a.提问:用 9 乘 34 得 30 6,2 72 比30 6小,怎么办?(教师指着下面的算式问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再全班交流。教师介绍:像这样要改商的叫做“调商”。b.提问:为什么要改商8,指名回答后,让学生自己说一说。请学生独立完成竖式。学生完成竖式计算后,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全班核对,帮助学

34、生掌握竖式计算的格式。(3)归纳概括。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如下;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时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当除数37的个位是4或 比4小时,可 用“四舍”法试商,即去掉除数的尾数,把除数当作整十数。由于这时把除数看小了,商往往偏大。初商后,必须将商与原来除数相乘;如果乘积大于被除数,就说明初商偏大,应该把初商调小再试,直至余数小于除数为止。(结合例题的计算过程进行归纳)三、巩固练习1、指导学生完成“练一练二观察竖式,说说每道题是把除数看作几十来试商的,初商是几,为什么要把初商调小再算,然后用竖式算出结果。2、完 成“练习四”第14题。四、全课小结师:刚才学习的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与我们前面

35、学习的一样吗?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指名口答)五、作业选用课时作业设计。38第六课时: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五入调商)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9页例题、练习四中的第1、2、3、4题。教学要求1.使学生初步掌握“五人”的试商方法,能够用这种试商方法正确计算用两位数除商一位数的笔算除法。2.进一步增强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及归纳概括能力。教具准备:例题插图。教学过程一、复习1.在下面括号里最大能填几?60X()262 80X()45470X()508 30X()12题。137学生独立解答。反馈交流各自的解题思路。说说是怎样整理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怎样分析数量关系的。

36、2.练习十一第13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估算,并说说是怎样估算的。再列式算出结果,并把它与估算的结果比较。3.练习H一第 14题。学生读题,独立解答。反馈解题思路。引导思考“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三、课题练习总结评价学生对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四、布置作业完 成 补充习题相关题目。138139第四课时: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中括号,理解并掌握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2、使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学习数学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140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掌握含有中

37、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复习:1.学生练习:5254-(81-56)X3强调混合运算顺序。二、添上中括号,引入新课1.计算 5254-(81-56)X3提问: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介绍:“【】”叫做中括号,和小括号一样,用在算式中也起到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在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其他不变。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指名说说,你是按怎样的顺序计算的。计算时要注意什么?2.回顾本单元学习的计算,说说三步混合运算要按怎样的顺进行计算。141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小结。3.完 成“练一练”。先让学生说说算式的运算顺

38、序,再独立完成计算。反馈评价。三、学 习“你知道吗二阅读教科书第74页 的“你知道吗”,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四、巩固练习1.练习十二第1 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找出典型错误,帮助学生分析错误原因,及时改正。2.练习十二第2 题。比较每组中三道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指名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学生独立计算。反馈计算结果是否相同。3.练习十二第3 题。学生读题。说说题中的已知条件有哪些,要求的问题是什么。要求张红平均每小时比王莉多采莲蓬多少个,要先求出什么?142列式解答。组织交流。五、课堂总结六、布置作业143第五课时: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计算、比较、交流

39、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逐步形成运算技能。2.使学生经历用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44教学重难点: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过程:一、计算练习1.完成练习十二第4 题。学生独立完成。比较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引导总结:连乘的算式,即使用小括号改变了运算顺序也不会改变计算的结果;连除的算式中,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2.完成练习十二第5 题。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存在的一些共性的问题,加以分析。二、解决问题练习1.完成练习十二第6 题。学生读题,解答。

40、反馈交流。145交流不同的解法,比较,沟通不同解法之间的联系。2.完成练习十二第7题。学生读题。比较两条的条件和问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学生解答。反馈,比较在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有什么联系。3.完成练习十二第8题。学生整理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说说要求合唱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几倍,要先求出什么,怎样求出美术组的认识。学生尝试列综合算式解答。反馈交流,说说为什么列综合算式时要用到中括号。4.完成练习十二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解答。交流学生中出现的不同解法。比较两种解题思路的联系与区别。三、思考题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组织交流。四、课题总结五、布置作业146完 成 补充习题有关题目。147第八单元 垂线

41、与平行线第一课时:认识射线、直线和角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2 .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明确角的大148小及直接比较大小的方法。3.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4.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教学重难点: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理解射线和角的关系。教具准备:直尺教学过程:一、认识射线和直线1、出示一条线段。提问:(1)黑板上的图形叫什么?(板书:线段)(2)线段应该怎样画?要注意什么?(板书:两个端点)学生画一条线段。(3)观察、回忆:线段有哪些特点?(板书:直的)(4)刚才大家画的一条线

42、段,能量出你画的线段的长度吗?线段可以度量,那么线段的长度是有限长的还是无限长的?(板书:有限长)(5)谁能说一说线段有哪些特征?1492.认识射线。(1)出示城市夜景图。提问:这个城市美不美?你觉得它美在哪里?(引导学生观察城市夜景中的追光灯。)提问:这些灯光是哪儿来的?说明:追光灯打出的灯光向某一个方向无限延伸,使这个城市的夜景更加美丽、迷人。(2)说明:将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可以得到类似灯光的图形,叫射线。(板书:射线)(3)教师画射线:先画一条线段,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提问:射线是怎样得到的?射线的另一端可以继续延长吗?它的长度可以确定吗?说明了射线是有限长还是无限长?(板书:无限

43、长)(4)把射线和线段比一比,它有什么特点?(板书:直的,只有一个端点)(5)教师介绍:手电筒、太阳的光线都可以看成是射线。学生举例。(6)用直尺或三角板画射线。教师示范:先点一个端点,再沿着直尺的一边画射线。150学生练习画一条射线。提问:谁能说一说,射线有哪些特点?3.认识直线。(先出示一条画好的线段)现在我们把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板书:直线)(2)把直线和射线、线段比一比,直线有哪些特点?(板书:直的,没有端点,无限长)(3)用直尺或三角板可以画直线,画时要先点一点吗?为什么?直线可以度量吗?为什么?(4)学生画一条直线。4.认识线段、射线与直线之间的关系。(1)看黑板上

44、的图说一说,直线是怎样得到的?(2)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谁来说一说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教者根据三种线的特点板书)5.完 成“试一试”。学生量一量,说说在A、B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是否还能找到比 35毫米这条线段短的线。1516.学生动手画。(1)出示一个点,请同学们分别画一条过这点的直线、射线和线段。提问:过这一点还能画出直线吗?(学生动手画)你可以画几条直线?出示两个点,请同学们同时过这两点画出一条直线。提问:过这两点还能画出直线吗?学生动手画)你可以画几条直线?二、认识角1.导人:(出示角的图形)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名称是什么?(板书:角)

45、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2.认识角及其名称。(1)演示,学生仔细观察;老师先点一点,然后从这一点出发,引出两条射线,得到一个角。想一想:角是怎样组成的图形?(板书: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2)从角的组成过程看,画角时应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教师示范画角。(3)学生练习画角。(画出不同方向的角)152介绍角各部分名称。提问:角的两边可以延长吗?能画多长?为什么?角的大小改变了吗?(6)学习角的符号、角的记法和读法。3.完成“练一练二三、课堂总结四、布置作业完成练习十三第1、2、3题。153第二课时:角的度量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了解量角器的构造特点,掌握正确的

46、量角方法,正确地读写角的度数。2.经历量角器的形成和量角方法的探索过程,感受量角的意义。3.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154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教学重难点:认识量角器的计量单位,掌握正确的量角方法。教学过程:一、复习1.导人: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关于角,大家还想知道些什么?2.指出下面角的各部分名称。(1)说出角的各部分名称。(教师小黑板出示)(2)用两个硬纸条做成一个角,并和第一个角比较大小。提问:哪个角大?怎样比较出来的?提问:这两个角大小怎样?是怎样比的?能具体说出每个角有多大吗?3.要想知道角到底有多大,就要会量角。那么,量角的工具是什么?怎样量一个角的大小?这

47、些都是今天学习的内容,角的度量。(板书课题)二、教学新课1.认识量角器。(1)出示并介绍这是我们通常用来量角的工具一一量角器。155让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量角器,仔细观察,说说你看封了什么?(2)指名汇报。(3)教师讲解。量角器是什么形状的?我们把这个半圆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1度的角。“度”是计量角的单位,用 符 号 表 示。如1度就记作1。(板书:度:)量角器中心一点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半圆周上所刻的线就是量角器的刻度线,每10格标上一个数,在测量角的度数时,我们要把角的顶点跟量角器的中心对齐。在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在里面的一圈,称 为“内圈刻度”,而在外面的一圈,称 为“外圈刻

48、度”。它们都是从0-180 o教师指出:外圈刻度是从左往右按顺时针方向从0-180,内圈刻度是从右往左按逆时按方向从0 180 o观察量角器的内圈刻度,从右边起找。刻度线,再找出20。、90、1 3 5、180 的刻度线。在自己的量角器上从右边起找0、2 0、9 0、1 3 5、180156刻度线;从左边起找0、20 9 0、135 180刻度线。2.用量角器量角。看教科书第80页,根据刚才对量角器的了解,自学量角的方法,并量一量。(2)提问,量角要分几步?哪几步?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归纳为“两重合,一看数,因为角是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这个点叫顶点,这两条射线叫边。在量角时:两重合:要把量

49、角器的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0 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一看数:看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提问:在量角器上有两圈刻度,例如书上这个角的一条边既对着50,同时也对着130,这时我们应该看哪一个度数?为什么?(3)指出,在量角时,如右边的0 刻度线与角的一条边重合,就看内圈,找角的另一条边指的刻度数;如果左边的0度刻度线与角的的一条边重合,就看外圈,找角的另一条边指的度数。(4)指名说说在用量角器量角的时候,我们都应注意点什么?三、完成练一练,练习十三第4、5、6题。四、课堂总结157第三课时:角的度量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量角的方法,较熟练地用量角器量指定的角。2.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学习活

50、动,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能运用角的知识描述相应的生活现象,感受用实验数据说明问题的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方法。158教学重点、难点:进一步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提高正确测量角的大小的能力。教具准备:直尺、量角器教学过程:一、复习三步混合运算完成练习十三第7 题。学生独立完成计算。反馈评价。二、角的度量练习1 .请学生说一说,量角的工具是什么?量角器中心一点叫什么?它有几圈刻度?怎样量角?量出下面每个角的度数。教师小黑板出示锐角钝角直角2 .完成练习十三第8 题。(1)请学生判断一下,下面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是不是正确?159说说自己判断的理由。(3)请用正确的方法再量一次,强 调“两重合,一看数”。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