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复习【立足时空演变归纳地壳运动规律】.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340044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PDF 页数:31 大小:4.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复习【立足时空演变归纳地壳运动规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三地理复习【立足时空演变归纳地壳运动规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复习【立足时空演变归纳地壳运动规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复习【立足时空演变归纳地壳运动规律】.pdf(3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立足时空演变归纳地壳运动规律二轮启动/由体系串知识,由辨析忆概念,专题知识了然于胸 知识块一 内力作用与地貌变质作用外力作用地壳运动一地质构造丁一研究意义一3层断丁岩浆活动,_,板块构造H.I三大类岩石I -U消亡|”题组辨析(判断下列说法正误,错误的给予解释)地壳物质循环中,三大类岩石之间都可以相互直接转化。()“背斜成山,向斜成谷”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背斜成谷,向斜成山”则主要是外力作用形成。()断层就是岩层断裂。()石油多储存于向斜构造中,而背斜构造中较易找到地下水。()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如果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地壳会张裂形成裂谷或发育为海沟。()岩石

2、圈的物质循环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矿产资源,改变了地表形态。()石灰岩可变质为板岩,页岩可变质为大理岩。()岩石圈物质循环主要是内力作用的结果。()按岩石的成因,石灰岩属于沉积岩,片麻岩属于变质岩。()知识块二 外力作用与地貌I流水侵蚀h一堆一积一外力用一|冰川侵蚀普 T 搬 离 原 瓯|风力侵蚀卜l 流水堆积人r,伺I风力堆积卜一选4海浪堆积。T冰川堆积卜篇 题组辨析(判断下列说法正误,错误的给予解释)撒哈拉沙漠地区风力作用强,长江流域流水作用强。()风化作用就是风力侵蚀作用。()在平直河段,判断河流侵蚀主要考虑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在弯曲河段主要考虑地转偏向力。()人们选择河流冲积平原作为定居点

3、时应注意洪水的威胁问题。()石笋、钟乳石、石柱等是溶洞内常见的地貌类型。()角峰、冰斗、刃脊、冰硬平原都是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地貌。()河漫滩主要是在河流凹岸形成的堆积地貌。()冰川地貌都发生在两极地区,风成地貌都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内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外力作用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冰硬物与流水、风力沉积物不同,颗粒大小不分,棱角分明。()【参考答案】知识块一:X 提示:只有岩浆才能转化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要经过重熔再生作用转化为岩浆,经过岩浆冷却凝固作用才能转化为岩浆岩。JX 提示: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

4、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不能算作断层而仅为断裂。X 提示:向斜利于地下水向槽部汇集,故在向斜地质构造中较易找到地下水;背斜岩层向上拱起,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JX 提示:如果板块发生背离运动,地壳张裂会形成裂谷或海洋。海沟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板块发生相向运动。JX 提示:石灰岩变质形成大理岩,页岩变质形成板岩。X 提示:岩石圈物质循环中的沉积岩等主要是外力作用的结果,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既有外力作用,也有内力作用,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J知识块二:VX 提示:风化作用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

5、产生物理(热胀冷缩)、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风力作用是指由风而引起的风力侵蚀、搬运和堆积的一系列外力作用。X 提示:水流在流经弯道时,受惯性作用,使得凹岸不断被冲刷、凸岸不断发生淤积,增加了河道的弯曲程度,在弯曲河段主要考虑凹岸侵蚀、凸岸堆积:而在平直河段,判断河流侵蚀主要考虑地转偏向力。JJX 提示:冰精平原为冰川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X 提示: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河漫滩平原形成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凸岸,属于堆积地貌。X 提示:冰川地貌主要分布在极地、中低纬的高山和高原地区。世界上的风成地貌主要分布在干旱和半干旱气候区,但沿海地区也会出现。X 提示: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

6、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J核心考点(一)内力作用与地貌【核心知识清零】1.内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T 地壳运动H板块构造学说H地质构造H地 貌IT变质作用I仔-生长边界消亡边界海 岸 山 背 斜T 岩浆活动I海 岭 承同 斜 断 层2.地质构造的判断褶皱的两种形态背斜和向斜(2)断层对地貌的影响相对上升:地垒,发育成山岭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相对下降:地堑,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3.地质构造类试题的解题思路4.地质剖面图判断的四个技巧图3(1)确定岩层及其新老关系看沉积岩:一般沉积岩呈层状分布,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若为背斜(如 图3乙

7、处)则两翼新中间老;若为向斜(如图3 丁处)则两翼老中间新;若有侵入岩体(如图2),侵入岩体要比被侵入的岩层新。看断层:断层形成晚于被断裂的岩层(如图3丙处)。看岩浆岩:岩浆岩(包括喷出岩和侵入岩)的形成晚于其切穿的岩层(如图2)。看变质岩:变质岩是岩石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u U石O看侵蚀面:若两个岩层之间有明显的侵蚀面存在,说明下部岩层形成后,该地地壳隆起后地层遭受外力侵蚀。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该地壳下沉(如图2)。(2)判断地质构造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分析图中的地质构造特征,分析图示是向斜(如 图1中M处)还是背斜;结合岩层的断裂和移动特点判断出断层构

8、造(如图3中丙处)。(3)判断地表起伏状况及地貌类型图1河流发育在背斜,M处的地形为向斜山,该处地形特征是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图3甲处有石灰岩分布,结合地表形态可知该地喀斯特地貌发育,图中乙处为背斜山,丁处为向斜山。(4)判断岩层的特定情况若地层出现缺失,形成原因可能有:一是在缺失地层所代表的年代发生了地壳隆起,使当地地势抬高,终止了沉积过程;二是当时有沉积作用,地壳隆起后,原沉积物被剥蚀完毕:三是当时、当地气候变化,没有了沉积物来源。若侵蚀面上覆有新的岩层,说明是由该地地壳下沉或相邻地区地壳上升形成的。若地层中有侵入岩存在,说明围岩(在地质学里围岩的意思是矿物或矿石周围的岩石)形成之后又发生

9、了岩浆活动,岩浆活动形成的侵入岩晚于围岩形成时代。【真题再做 研明】(2021河北高考)如图为我国某盆地油藏地质剖面示意图。其 中F1F 4为断层。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背斜油藏受到构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据此 完 成1 2题。1.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是()A.水平挤压B.水平拉张C.垂向挤压D.垂向拉张2.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是()A.F1 F 4疏导性能好 B.F1 F 4延伸到地表C.石油埋藏层位较浅 D.F1 F 4断至含油层1.A 2.D 解析:第1题,根 据 材 料“在多次区域性水平挤压力作用下,大型燃料油藏受到构

10、造甲、乙、丙的破坏,使石油组分大量散失”可知,形成构造甲、乙、丙的局部地质作用应为地壳水平运动而非垂直运动,C、D错;图中岩层弯曲,应是受到水平挤压的影响,压力超过了岩层的承受能力导致岩层断裂并发生位移,乙处岩层断裂下陷,甲、丙处岩层断裂抬升,A正确,B错。第2题,读图可知,F1 F 4断层延伸至含油层,燃料油在强大的压力下沿断层散失,这是构造甲、乙、丙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的根本原因,D正确;F1 F 4断层疏导性能好有利于石油组分的散失,但如果没有断至含油层,其疏导性能再好,也不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同理,F 1 F 4延伸到地表或石油埋藏层位较浅,但断层如果没有断至含油层,石油难以有散

11、失通道,不会导致石油组分大量散失,故 选D。(2020 江苏高考)下 图 为“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3 4题。页岩3.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A.B.C.D.4.图中断层()A.形成后一直在活动 B.比花岗岩形成时间晚C.导致现代河谷下切 D.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3.A 4.D 解析:第3题,溶洞属于喀斯特地貌,其形成的基础是可溶性的岩石,如石灰岩。读图可知,四处河谷中只有河谷有可溶性的石灰岩,其他三处河谷的岩石都是不可溶蚀的,所以最有可能发现溶洞的河谷是。第4题,读图分析,图中断层切断了石灰岩和页岩,没有再切断后来形成的岩层,说明该断层形成之后没有一直活动;断层没有切穿花岗岩,但

12、是花岗岩侵入了断层,说明断层形成的时间比花岗岩早;现代河谷下切是由于断层形成之后该地区地壳整体抬升,河流下切侵蚀形成;侵蚀面覆盖在断层之上,断层没有切穿侵蚀面,说明断层比侵蚀面形成时间早。5.(20 20.全国卷I I)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研究表明,金沙江流域金矿较多,多呈带状分布并与断裂的空间分布一致。金沙江因河中有大量沙金(河床沉积物中的金)而得名。下图示意金沙江云南段。-省级界A河流T O O卜等高线/m(1)从板块运动的角度解释图示区域断裂发育的原因。(2)简述图示区域河流多沿断裂分布的原因。解 析:第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知,该区域位于横断山区,是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的

13、过渡地带,构造运动活跃。该区域断裂发育主要是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强烈挤压碰撞造成的。第(2)题,本题可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析。该地内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板块挤压碰撞,断裂发育,断裂沿线岩石破碎;该地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地表岩石破碎地带易受流水侵蚀形成河谷,发育河流。答案:(I)受印度洋板块向亚欧板块挤压的影响。图示区域处于从青藏高原(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向云贵高原、四川盆地(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构造运动活跃。板块(地壳)运动的压力超过这里岩石的承受能力,断裂发育。(2)断裂沿线岩石破碎,易受流水侵蚀,发育河流。【培优题组 练透】(2021.北京西城区一模)下图为某地质剖面示意图。在外

14、力长期作用下,该地出现地形倒置现象。读图,完 成 I2 题。|断 层 匚 二|甲 西 乙 啊 丙 芸 丁1.图中地层最新的是()A.甲C.丙2.图中()A.地易发现油气资源C.地隆起由向斜形成B.乙D.TB.地受侵蚀作用明显D.褶皱与断层同时发生1.D 2.B 解析:第 1 题,沉积岩越靠下形成越早,可判断出图中岩层形成由早到晚为丙、甲、乙、丁,地层最新的为丁,D 正确。第2 题,背斜为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处不是背斜,不易发现油气资源,A 错误;地位于背斜顶部,侵蚀作用最明显,B 正确;只考虑内力作用,向斜形成谷地,地隆起是因不易被侵蚀形成,C 错误;图中褶皱处发生了断层,应先发生褶皱后发生断层

15、,D 错误。核心考点(二)外力作用与地貌1.掌握外力因素分布的两大规律流水作用影响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除此以外,在河流流经地区、地表缺少植被保护且多暴雨的地区,流水作用也很典型;风力作用影响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的内陆地区。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1)大尺度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区域主要外力作用及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2)小尺度区域地貌形态的外力作用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硬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地貌形态外

16、力作用高山上的破碎岩石风化作用河谷中的碎石流水的搬运、沉积作用坡面的沟壑纵横流水的侵蚀作用峰林和溶洞流水的溶蚀作用沙丘风力的搬运、沉积作用海边的嶙峋海岸主要为海浪的侵蚀作用|流 水 地 貌|西I地貌|风力地貌|海岸地貌|4形谷 u形谷风蚀蘑菇 二存。油瓶供沙丘海蚀岸,冲积C流水搬运 y海蚀柱侵蚀2.外力作用与地貌之间的关系|外力作用|风化搬运沉积v一冲积平原 I三角洲3.河流冲淤原理的理解和应用(1)淤积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大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淤积,河床升高。(2)冲刷原理:当上游来沙量小于本河段的水流挟沙能力时,产生冲刷,河床降低。(3)交替原理:同一河段,河流的侵蚀和堆积往往“你

17、强我弱”,交替进行;流量大时(汛期),侵蚀为主;流量小时(枯水期),以堆积为主。(4)河口区域:河流和潮汐(海浪)共同影响,两个的强弱“此消彼长”:流水沉积+海浪侵蚀;流水侵蚀+海浪堆积,同时会引起海岸线的进退变化。4.影响冲淤的因素影响要素 径流量大,搬运能力强,携带泥沙量大,冲刷强,J1径 流 量 以冲刷侵蚀为主-1径流量小,搬运能力弱,携带泥沙量小,冲刷弱,以淤积为主赤 口 流 速 快,搬 运 能 力 强,以冲刷侵蚀为主n1t流速慢,搬运能力弱,以淤积为主-河岸岩性含沙fi 地形地貌一地势起伏大、坡度大,含沙量大-地表物理性质一 地表物质疏松,容易被侵蚀,含沙量大一植被覆盖状况一植被覆盖

18、率低,含沙量大降水强度一强度大,冲刷强,含沙量大L支流数量一 支流多,含沙量大水位一汛期或枯水期河道一宽窄深浅工 程 建 设 一 河道加固或水利工程建设海 水 作 用 一 海水顶托作用或侵蚀作用【真题再做 研明】(2021 广东高考)边滩是由于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河岸相连的泥沙质堆积体。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研究表明,长江中游某段河道河床泥沙起动流速在0.25 0.50m/s之间。图1示意该段河道某断面在不同流量时的流速与水深情况。图2示意该段河道流量超过15 000 n?/s的持续天数与边滩面积关系。据此完成12题。6 888m3/s流量时的流速14 278m外流量时的

19、流速14 278mVs流量-O-时的断面永深GEAOE0S图21.由 图1可知,当流量从14 278 m3/s降 至6 888 m3/s时,该河段()A.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扩大B.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缩小C.侵蚀主要发生在边滩体,深槽区扩大D.侵蚀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边滩体缩小2.根据图2,近年来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的原因除侵蚀作用外,还可能是()A.河道来沙量减少 B.河道的水位升高C.河岸护坡工程建设 D.河道洪峰流量增加1.A 2.A 解析:第 1 题,由图示可知,当流量从14 278m3/s降至6 888m3/s后,边滩体处的流速大幅减少,此处河流沉积作用强,形成边滩,

20、而深槽区流速减少较少,流水侵蚀作用强,形成深槽,说明此时的侵蚀作用主要发生在深槽区,而边滩体处主要以沉积作用为主,边滩体会扩大。第2 题,根据材料可知,三峡水库运行后,长江中游边滩整体呈萎缩态势,说明泥沙沉积减少。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水库可以蓄水拦沙,三峡水库的运行使得长江中游河道的来沙量减少,因此导致长江中游边滩整体萎缩。(2021 湖 南 高考)某河流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自南向北流。该地冬春季节风力较大,受风力和降水的交替影响,河道宽窄呈季节性变化。图 1 示意该河流中游地区。图2 为研究区同地点某年L 月和M 月的河道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34 题。图1烫物捕ILJ1的河道横断面 MJ

21、1的河道横断面图23.推测L 月和M 月可能分别是()A.3 月、5 月 B.9 月,7 月C.8 月、6 月 D.5 月、9 月4.造成M 月河道南宽北窄的主要因是A()南部以流水侵蚀为主南部以风力堆积为主北部以风力侵蚀为主北部以流水沉积为主A.B.C.D.3.D 4.B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同一地点L月的风积物较厚,结合材料信息“该地的冬春多大风”河流的堆积物经过累积,5月份达到最厚,加上这时段河水少,侵蚀作用弱,故可推出L为5月:由所学知识可知,该地夏季降水多,流水侵蚀作用强,经过长时间侵蚀,风积物厚度减少,故M应 为9月份。第4题,由图例可知,该区域植被覆盖率南部高于北部,故南部风

22、力侵蚀和堆积均弱于北部,这不是造成河道宽窄的主要原因;河流由南向北流动,南部位于河流上游,侵蚀作用较强,河道宽阔,北部位于河流下游,上游带来的泥沙到下游河道沉积,河道变狭。5.(2 0 2 1 全国甲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如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附近气象站(海拔3 36 7米)监测的年平均气温为-2.6,年降水量约2 91毫米,集中在夏季,冬春季多风。(1)说明冲积扇和山坡堆积物中砾石的差异及其原因。(2)分析分布在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的空间迁移过程。(3)说明冲积平原水分条件比山

23、坡和冲积扇好的原因。解 析:第(1)题,由图可知,冲积扇以沙砾为主,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沉积作用具有分选性,故在此沉积的砾石分选较好,流水在搬运过程中对水中的砾石有磨蚀作用,故沉积在此的砾石有一定的磨圆度。由图可知,山坡以角砾为主,表层有沙、粉沙,该处位于较陡的山坡,砾石主要由重力作用在此堆积,故砾石分选较差,未经流水的磨蚀,故磨圆度较差。第(2)题,由图可知,除山坡外,粉沙还分布在冲积平原和冲积扇,沙、粉沙粒径小,流速减慢时在冲积扇和冲积平原沉积。冲积平原草原茂盛,故山坡的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该地区春季多大风,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被风吹起,风沙流沿山

24、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风速减慢,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第(3)题,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势较低,来自山坡和冲积扇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均在此汇集,地下水容易出露,为冲积平原提供水源;由图可知,冲积平原地表主要由粉沙、黏土组成,颗粒较细,利于保水;该区域冬季寒冷,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土壤水分不易被蒸发,利于蓄水。答案:(1)冲积扇:以沙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好,有一定的磨圆度;由流水搬运、沉积而成。山坡:以角砾为主,砾石分选较差(大小混杂),磨圆度较差(棱角分明);主要由重力作用形成(海拔较高处可能有冰川作用)。(2)沙和粉沙物质主要来源于冲积扇。春季、风力强劲,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

25、易启动。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3)地势较低,山坡和冲积扇流水在此汇集,(冲积扇前沿)地下水出露;地表物质颗粒较细,利于保水;深层土壤冰冻时间较长,利于蓄水。【培优题组 练透】(2021山东滨州二模)长江源头的干流河段通天河,为典型的料状河道,河谷宽阔且顺直,沙洲和浅滩众多。某研学小组经过一年的调研,发现河道内群体沙洲易受到漫源水流影响发生横向或斜向切割,使大沙洲分割成许多不规则的子沙洲。下图分别为水流切割沙洲示意图及本次斫学小组拍到的沙洲照片。据此完成13题。1.该河段沙洲切割每年开始于()A.1月 B.5月C.7 月 D.10 月2.推断造成该

26、沙洲切割的主要影响因素及沙洲切割的主要形式是()A.沙洲两侧水位高低横向切割B,沙洲两侧河道深浅横向切割C.沙洲两侧水位高低斜向切割D.沙洲两侧河道深浅斜向切割3.沙洲切割易造成()A.河道主槽摇摆变动B.河道的弯曲度变大C.河道内的汉道减少D.子沙洲的面积扩大1.B 2.C 3.A 解析:第1题,通天河位于青藏高原,河流补给形式主要为冰雪融水,5月份气温回升,冰雪开始融化,水量开始增大,因此沙洲切割每年开始于5月,B正确。1月气温低,无冰雪融化,A错误。7月气温高,冰雪融化量很大,切割最严重,C错误。1 0月气温降低,冰雪融化量减少,D错误。第2题,该河段宽阔顺直,说明流水侧蚀主要考虑地转偏

27、向力,即右岸侵蚀,左岸堆积。由图可知,斜向切割和横向切割的水流均自河流右岸流向左岸,主要原因是受侵蚀作用影响,水流主要向右岸汇聚,使得右岸水位高于左岸(水往低处流),排 除B、D。洪水期水流发生漫源冲刷,其冲刷以及切割过程的发生具有不确定性,但是趋向于沿河道纵向方向的斜向切割(与河流流向大体一致)更为普遍,C正确,A错误。第3题,切割频繁会加宽沙洲之间的水道,容易导致河流主槽发生变动,A正确。沙洲位于河流中央位置,与河道的整体弯曲度无关,B错误。大沙洲不停被河水切割成几个子沙洲,子沙洲再被分裂切割,导致河道内的汉道变多,子沙洲面积减少,C、D错误。4.(2 0 2 1山东省淄博二模)阅读图文资

28、料,完成下列要求。末次冰期进入最盛之时(约2.1万年前),全球气温降低8 1 3,当时我国东部海面下降了大约1 30米,渤海陆架出露,呈现沙漠景观。距 今1.8 1.2万年,气温回升。距 今80 0 0年开始,原先出露的陆架又变成海洋环境。据科研钻探显示,渤海东南部海底存在埋藏黄土,部分黄土出露于沿岸。该区域黄土颗粒粒径明显大于黄土高原的黄土颗粒粒径,且在黄土中发现了海相有孔虫(单细胞动物)化石。下图为渤海海区埋藏黄土与出露黄土分布及成因模式图。118E120E122E(1)专家判断:渤海黄土来自末次冰期渤海陆架的沙漠,与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不同。请你说明专家的判断依据。(2)说明渤海海底黄土形

29、成及被埋藏的过程。解析:第(1)题,注意材料信息,当时我国东部海面下降了大约130米,渤海陆架出露,呈现沙漠景观”在图中古冬季风的作用下,就地起沙;“该区域黄土颗粒粒径明显大于黄土高原的黄土颗粒粒径,且在黄土中发现了海相有孔虫(单细胞动物)化石”,如果渤海黄土与黄土高原的黄土同源,则渤海西部也应有黄土沉积,且该处黄土颗粒粒径应该比黄土高原黄土颗粒粒径小;该处黄土中发现了海相有孔虫(单细胞动物)化石,而黄土高原的黄土无海洋生物化石,所以推断渤海黄土来自末次冰期渤海陆架的沙漠,与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不同。第(2)题,注意图中沙漠分布、埋藏黄土分布以及古冬季风等信息。在末次冰期,我国东部海面下降了大约

30、130米,渤海陆架出露,呈现沙漠景观,受古冬季风的影响,风力搬运渤海陆架西北部的沙漠细颗粒并在南部沉积,形成黄土层;之后,随着间冰期到来,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淹没陆架,区域接受海水沉积,原先形成的黄土层被埋藏,形成埋藏黄土层。答案:(1)渤海西部没有黄土沉积(或该处的黄土与黄土高原的黄土不连续,或仅在渤海陆架的东南部有黄土);若同源,则该处黄土颗粒粒径应该比黄土高原黄土颗粒粒径小(或该处颗粒粒径比黄土高原颗粒粒径大);渤海黄土里有海洋生物化石,黄土高原的黄土无海洋生物化石(或该处黄土与西部沙漠物质成分相似).(2)末次冰期,冬季风将渤海陆架西北部的沙漠(细)颗粒(侵蚀)搬运,在东南部沉积而成。

31、冰期结束,海平面上升淹没陆架,海水沉积,埋藏黄土。创新考点从要素综合的角度,分析地形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核心知识 清零】地形与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共同构成自然地理环境,并且地形对其他自然要素、人类活动也产生很大的影响。高考题目中多以等高线地形图或生活情况为背景材料,考查地形特征,判断地形对气候、河流、植被、农业生产活动等的影响。山原候高高气候型分与向气类的布走影环秦季挡响流岭风1气如冬阻大1对的局部气温局部降水风速(海拔;迎风坡背风坡焚降水多、平行加强风效应;背风坡垂宜削弱河谷下沉雨影效狭管效应增温)应【培优题组练透】题组一地形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图为我国天山博格达峰年降水量随高度变

32、化示意图。读图,完 成 1 3 题。1.下列对该山南、北坡的分析,正确的是()A.南坡为阳坡,降水较多B.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少C.北坡为阴坡,降水较多D.北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2.该山年降水量最大值大约出现在()A.山顶5 445米B.北坡2 000米C.北坡4 000米D.南坡4 000米3 .与同纬度的东北平原相比,天山山顶()气温年较差更小气温年较差更大太阳辐射总量更多太阳辐射总量更少A.B.C.D.1.C 2.B 3.A 解析:第 1 题,读图可知,天山博格达峰北坡为迎风坡,降水较多;南坡为背风坡,降水较少。北坡为阴坡,南坡为阳坡。第2题,在图中找到降水量曲线的最高点,沿该点向下引垂

33、线,找到与地形剖面线的交点:再从该交点引水平线,可读出降水量最大值出现的海拔。第3题,该地海拔高,气温年较差小;降水少,太阳辐射总量多。4 .(2 0 1 9 全国卷I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成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下图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解析:这些特征的变化都是“山脉隆起”

34、导致的,因此要抓住“山脉隆起”分析对里海的影响。对地貌的影响主要是隔断了里海与地中海,使里海变为湖泊;对水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山脉隆起使流域面积减小,水量较少,无法与地中海进行水体交换;对气候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山脉阻挡西风,使得处于背风坡的里海降水减少,变得更加干旱。答案: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题组二地形对人类活动的影响(2021青岛模拟)下图为“某半岛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5 6 题。5.T1107公路在甲段有多处连续弯曲,最可能的原因是该路段()A.地

35、形高差较大,为减缓公路坡度B.生态环境脆弱,为保护生物资源C.聚落人口密集,为增加交通流量D.地下矿产丰富,为接近原料产地6.乙城市是图示区域中规模最大的聚落和著名疗养城市,据此判断其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处沿海地区,暖流强,气温高B.周围地貌多样,耕地多,产粮足C.全年降水丰富,水质好,资源丰富D.地形平坦宽广,交通便利,风景好5.A 6.D 解析:第5 题,结合图示知,该区域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形起伏大。T1107公路在甲段多处连续弯曲,是为了减缓公路坡度。第6 题,乙城市地处沿海,地形平坦,交通便利,自然风景优美,为城市发育提供了良好条件。7.(2021四川攀枝花模拟)阅读图文材料

36、,完成下列各题。“曲峡”是指形成于山地中的曲流峡谷,多是由古平原面上的曲流发育而成。在太行山区,从南向北分布有数条河流。这些河流流经的太行山主脉地区,是“曲峡”分布密集区。图 1示意太行山区典型“曲峡”分布地段,图 2 示意太行山某“曲峡”景观。图2说明太行山“曲峡”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解析:影响分为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因此该题需要从两方面进行分析。答案:有利影响:“曲峡”景观独特,利于发展旅游业;水能资源丰富,利于筑坝发电。不利影响:“曲峡”地区山高坡陡,不利于发展耕作业;山高谷深,交通不便。热点题型突破(一)地质演变过程类试题0 1/真题导向研明(2020.全国 卷 I)阅读图文材

37、料,完成下列要求。形成玄武岩的岩浆流动性好,喷出冷凝后,形成平坦的地形单元。下图所示,某海拔500米左右的玄武岩台地上,有较多海拔700米左右的玄武岩平顶山,及少量海拔900米左右的玄武岩尖顶山。调查发现,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分别形成于不同喷发时期。海拔/m9001800700600500400300台玄 武尖顶山平顶山 平顶山台地 台地 一台地 经,岩-血 故-(1)指出玄武岩台地形成以来因流水侵蚀而发生的变化。(2)根据侵蚀程度,指出构成台地、平顶山、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的先后次序,并说明判断理由。【思维流程】本题组难度较大,需要结合材料,还原出地貌的形成过程。下图示意本地区玄武

38、岩地貌形成的过程。海拔/m尖顶山所在位置 台地表面海拔/m900-1800-700-600-500-400-300-L-玄 武 岩 台 地尖顶山平顶山 平顶山再次侵蚀海拔/m900-1800-700-600-500-400-300台地尖顶山A平顶山 平顶山台地,I台 地/I 台地|岩浆再次流出|玄武岩解析:第(1)题,玄武岩台地形成后,受流水侵蚀作用,地势起伏加大,台她面积变小。第题,根据侵蚀程度分析,地貌侵蚀越严重,岩石暴露的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尖顶山受侵蚀最严重,台地受侵蚀最弱,平顶山介于二者之间,因此其玄武岩形成的先后顺序为尖顶山、平顶山、台地。答案:(1)台地被流水侵蚀、切割,起伏

39、加大,面积变小。(2)形成的先后次序: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构成台地的玄武岩。理由:地貌侵蚀程度越严重,说明岩石暴露时间越长,形成时间越早。台地受侵蚀轻,构成台地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晚;平顶山保留台地的部分特征,构成平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较晚;尖顶山已经没有台地的特征,构成尖顶山的玄武岩形成时间最早。02/核心知识清零地理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尤其在不同时间尺度下地理事物表现出空间上的特征演变,使地理事物变得更加复杂。常用的解题思维如下:1 .阶段环节分析法抓住地理事象发展变化过程的关键环节,运用演绎思维以现在地理特征推演地理事象的过去和未来。阶段好比是线段,环节好比是节

40、点,阶段重在趋势性,体现出过程的持续发展,环节重在变化性,体现出过程的阶段性特征。如:(1)渭河平原的形成第一阶段是地壳不断下陷,环节是形成了地堑;第二阶段是渭河及其支流携带泥沙不断沉积,环节是形成了平原。(2)次生盐碱化的形成第一阶段是大水漫灌,地表水下渗,地下水位抬高,导致地下盐类物质随之抬升而分布在地表;第二阶段是该地由于蒸发旺盛,地表水分蒸发殆尽,留下盐分,导致盐碱化的形成。2.要素分析法运用整体性原理和因素分析方法,厘清地理要素和区域间的关联,建立地理因果逻辑链。如三角洲的形成:当携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流入海洋时,河流入海口处水下坡度平缓,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携带的泥

41、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因此,三角洲的形成取决于河流泥沙堆积,即与泥沙来源和泥沙沉积条件两个要素密切关联。0 3/培优题组练透题组一结合地质剖面图,判断地质演变过程(2020全国卷111)下图示意某地质剖面,其中指断层。据此完成12题。N 断层四砂砾石层田 玄武岩田灰岩口页岩E 3粉砂岩1.中最先形成的是()A.B.C.D.2.砂砾石层的下界为相对平坦而广阔的面。该面形成时期,所在区域可能()A.地壳持续抬升,遭受侵蚀B.地壳持续下降,接受沉积C.地壳运动稳定,遭受侵蚀D.地壳运动稳定,接受沉积1.D 2.C 解析:第 1 题,根据沉积岩的形成顺序可知,通常情况下下部的沉积岩先形成,

42、上部的沉积岩后形成。图中最先形成的是沉积岩,后受到挤压作用发生弯曲变形形成褶皱,当地应力足够大时发生断裂,形成断层,之后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最后岩浆喷发形成喷出岩。第2题,砂砾石层下界相对平坦广阔,说明地壳运动相对稳定,先遭受侵蚀,后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砂砾石层。题 组 二 结合景观图、示意图,分析演变过程(2 0 2 1 湖北十堰模拟)崩岗是我国南方红壤坡地一种特殊的水土流失地貌,主要发生在山地南坡。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地崩岗景观。据此完成3 4 题。3 .形成崩岗的主要外力作用过程是()A.风化作用一流水侵蚀一重力作用B.流水侵蚀一风力作用一流水沉积C.冰川作用一风化作用一重力作用D.流水沉

43、积一风力侵蚀一风化作用4 .我国崩岗主要发生在山地南坡,主要原因是南坡()太阳辐射量大 风速大降水量大 坡度大A.B.C.D.3.A 4.B 解析:第3题,崩岗景观发生在我国南方,南方的地区是亚热带或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泗,降水多,主要受流水的作用,受风力作用影响小,内陆地区主要受风力作用,故 B、D 错误;我国南方是低山丘陵地区,不会有冰川作用,故 C错误:南方崩岗景观,岩石先是受到风化作用而破碎,然后受流水侵蚀,再受重力作用影响,被侵蚀的岩体从山坡上不断崩塌下来,产生崩岗景观。第4题,崩岗景观主要发生在我国南坡,是由于我国南坡是阳坡,太阳辐射量大,南坡且多为迎风坡,降水多,所以风化作用和流

44、水侵蚀作用强。(2021山东潍坊一模)黄河下游河南孟津白鹤镇至山东东明高村河段为典型的游荡性河道,冲淤变化较大,历来是黄河下游治理的难点。三门峡水库建成后,该河段游荡性河道特征发生明显变化(下图)。据此完成5 6 题。5.该河段游荡性河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水流湍急,侵蚀能力强来沙量大,河床不断淤积河道深窄,水流速度慢地形平坦,水流难以约束A.B.C.D.6.三门峡水库建成后,该河段游荡性河道发生变化的顺序是()A.甲乙丙丁 B.甲丁乙丙C.丁甲丙乙 D.丁乙甲丙5.D 6.B 解析:第5 题,游荡性河道形成的主要原因:两岸土质疏松,易于冲刷展宽;水流含沙量大,使河床堆积抬高;洪水暴涨暴落,流

45、量变幅大。此外,在山区河流出山口处,河面突然放宽,流速急剧减小,泥沙大量落淤,也会形成游荡性河道,正确;据材料可知,该河段位于黄河下游,水速较缓,错误:游荡性河道横断面比较浅,床面上漫布沙洲,具有很强的活动性,同时河道如果较深不利于游荡,错误;河流下游,地势平坦,水流易散开,正确。第6 题,三门峡水库建成后,大坝下游受水库的调节作用,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会比修建前平缓;受水库季节性放水的影响,下游河床受到流水侵蚀作用,河床下降,减轻游荡状况,河道逐渐合并,根据河道由多到少的规律选择,该河段游荡性河道发生变化的顺序是甲丁乙丙。课下培优检测卷二1一、选择题(2021 北京质检)下图是“某地地质剖面示

46、意图”。读图,回 答 1 3 题。1.据图可推断()A,甲地是向斜成山C.是花岗岩2.图中地质构造的形成过程中,A.岩浆侵入C.变质作用3.图中地区()A.甲地是良好的储水构造B.乙地可能有丰富矿藏C.丙地适宜修建大型水库D.丁地宜扩大耕地面积B.岩层垂直抬升D.是石灰岩最早发生的地质作用是()B.断层作用D.褶皱隆起1.D 2.D 3.B 解析:第 1 题,由图中信息可知,甲地岩层向上拱起,形成背斜山,A 错误。岩层发生断裂下陷,B 错误。处岩浆喷出,形成玄武岩,C 错误。处有钟乳石出现,是石灰岩分布地区,D 正确。第2 题,由图可知,侵入岩的形成晚于其所侵入的岩层,A 错误。变质岩是在变质

47、作用下形成的,而变质作用多是在岩浆活动的影响下形成的,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C 错误。断层作用晚于岩浆侵入,B 错误。岩层沉积后发生褶皱隆起,后有岩浆侵入,D 正确。第3 题,由图中信息可知,甲她是良好的储油构造,A 错误。乙地有岩浆侵入,可能有丰富矿藏,B 正确。丙地有断层,地质条件不稳定,不适宜修建大型水库,C 错误。丁地有石灰岩分布,地表水容易下渗,不宜扩大耕地面积,D 错误。(2021 福建适应性测试)“到底谁在看谁?穿过岩壁上空洞的月亮,恰似一只正在回望你的眼睛”,这是美景“月眸”(如图)的诗意写照。北美西部内陆高原一砂岩(陆相沉积岩)拱门附近可观赏到该美景。三亿年前,

48、这里曾是一片汪洋,后经长期地质作用,形成了一个个拱门。据此完成4 5 题。4.要观赏到“月眸”美景,需合适的()A.时间、位置和天气B.位置、季节和时间C.位置、季节和光线D.时间、光线和天气5.“月眸”美景中拱门的形成过程是()A.海洋环境沉积一地壳抬升成陆一风化侵蚀一地壳差异抬升B.地壳抬升成陆一陆地环境沉积一地壳差异抬升一风化侵蚀C.陆地环境沉积一地壳抬升成陆一风化侵蚀 陆地环境沉积D.地壳抬升成陆一海洋环境沉积一陆地环境沉积一风化侵蚀4.A 5.B 解析:第4 题,观赏 月眸”美景,需要月亮、砂岩拱门和观赏者在同一条直线,因此需要合适的时间和位置,同时晴朗无云的夜晚更利于观赏到该美景,

49、故 A 正确。月相的变化每月一次,与季节关系不大,B、C 错误;观赏到该美景的时间主要是夜晚,因此与光线关系不大,D 错误。第5 题,砂岩为陆相沉积岩,而三亿年前,这里曾是一片汪洋,说明该地地壳抬升形成陆地后,才在陆地环境下接受沉积,形成砂岩。后地壳不断抬升,形成目前的内陆高原。而拱门的形成,则是砂岩出露地表,被风化侵蚀而成,故 B 正确。(2021广东韶关一模)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碎屑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研究发现,阴山南麓发育众多 壶瓦状”洪积扇(下图),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自下而上逐渐减

50、小。据此完成6 7 题。6.阴山南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阴山南麓()A.河流季节变化大B.植被覆盖率低C.河流、沟谷众多D.地势落差较大7.依据洪积扇的特征,推测历史时期阴山南坡的气候变化规律最可能是()A.持续变湿B.持续变干C.冷暖交替D.干湿交替6.C 7.B 解析:第6 题,由图可知,阴山南麓,河流和沟谷众多,河流出山口时流速减缓,带来的泥沙淤积,形成冲积扇,C 正确。河流季节变化大、植被覆盖率低、落差大对形成连片的洪积扇没有影响。第7 题,由图可知,新的冲积扇覆盖在旧的冲积扇之上,但面积缩小,河流带来的沉积物减少,河流水量减少,携带能力减弱,推断气候持续变干。(2021辽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