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内外比较阅读46篇)(含答案与翻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内外比较阅读46篇)(含答案与翻译).doc(5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6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课内外比较【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选自桃花源记【乙】明日,宿旦子冈。甫行数里,见四野禾苗油
2、油然,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盖江北之俗,妇女亦耕田力作,以视西北男子游惰不事生产者,其俗洵美矣。偶舍骑步行,过一农家,其丈夫方担粪灌园,而妇人汲井且浣衣,门有豆棚瓜架,又有树数株郁郁然,儿女啼笑,鸡犬鸣吠。余顾而慕之,以为此一家之中,有万物得所之意,自恨不如远甚也。选自戴名世乙亥北行日记【注释】旦子冈:在江苏省江宁县附近。甫:刚。洵(xn):确实。浣:洗衣。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仿佛若有光 ( ) (2)悉如外人 ( ) (3)其丈夫方担粪灌园 ( ) (4)自恨不如远甚也( ) 9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屋舍俨然 见四野禾苗油油然 B有良田美池
3、桑竹之属 余顾而慕之C具答之 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 D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为此一家之中1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标一处)(2分)(1)其 中 往 来 种 作 (2)其 丈 夫 方 担 粪 灌 园11翻译下列句子。(6分)(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老幼男女俱耘于田间。12【甲】【乙】两段文字所展现的生活图景有什么共同之处? (2分)【参考答案】8、(1)隐隐约约 (2)全 (3)正,正在 (4)遗憾 (评分:每小题1分,共4分。)9.A 10(1)其 中/ 往 来 种 作 (2)其 丈 夫/ 方 担 粪 灌 园(评分:答对得2分。共2分。)11答案:(1)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
4、自得其乐的样子。(2)男女老幼一起在田间耕耘种作。(评分:每小题3分,共6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即可。)12答案:和谐安宁 自得其乐(围绕“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民生活富足安定”回答即可。(2分))【参考译文】【乙】第二天住在了旦子冈。刚行走了几里地,看见田间禾苗油然茂盛,男女老少在田间耕作。大概是江北的习俗,女人也参加农业生产,比较西北那些不从事农业生产的懒惰男子,江北的习俗的确好得多。偶然间我放弃骑马开始步行,路过一农家,这家男主人给园子浇肥,女子从井里打水洗衣。园中有豆篷瓜架,还有几颗郁郁葱葱的树木,孩子嬉戏欢笑,鸡鸣狗跳。我看着看着越来越羡慕他们,觉得这一家子中,万物都怡然自得,我
5、自恨比他们差得远呢!(2016福建南平)【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二章)【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
6、徒愈病,又致民于寿。若于此时,使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选自蔡襄奏折乞用韩琦、范仲淹,有删改)【注释】支:通“肢”。使:假使。惮:怕,畏惧。乞:乞求,请求。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3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意思。(4分)(1)舜发于畎亩之中 (2)劳其筋骨 (3)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4)非徒愈病4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中划线的句子。(6分)(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分)(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3分)5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3分)(1)甲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 ”,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
7、益其所不能”。(2分)(2)乙文作者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使“ ”。(1分)6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它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4分)【参考答案】3.(4分,每小题1分)(1)起,被任用 (2)使劳累(3)通晓(4)只,仅仅4.(6分)(1)(3分)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使命给这样的人。(“故” “是”各1分,意思正确,句子通顺1分)(2)(3分)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衡”“作”各1分,意思正确,句子通顺1分)5.(3分)(1)(2分)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答出其中两小句可得1分,两句以
8、上但不完整也只得1分)(2)(1分(使)良医不得尽其术6.(4分)甲文观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文现点:选抜贤才,收取众人策略,大胆改革。(或“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相同之处:都认为人才对国家至关重要,君主要重视人才。(甲、乙观点各1分,相同之处2分,大意对即可)【参考译文】【乙】如今天下的弊病,臣请求用得病的人来作比喻:人们安分随时,用适宜的办法调养身体,本不会生病。(如果)病根在皮肤,医生能早早祛除病根,(那么)病还算安全。如果这两种方法都已经来不及了,那么病根在肢体中,如果能求得好医生,还可以迅速痊愈。天下的弊病,形势已经像这个样子了,趁现在还能医治的时候,陛下又能选拔任用好医生
9、,若能信任他们而不猜忌,任由他们施展才华,那么不只是病可以痊愈,还能给人民带来福寿。如果在这个时候(不任用他们或猜忌他们),让好医生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医术,那么天下的弊病就会越发加重。希望陛下选拔贤才,收集接纳众人的意见,不要害怕改革变法,以成就伟大的功业,(那么)天下都会以此为幸啊!(2016福建莆田)【甲】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出师表)【乙】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10、”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曹刿论战)【丙】柯公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元贞间为古田尉。时邻寇侵境,或曰:可以去乎?焕曰:寇至则去,国谁与守?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其家歼焉。帅府嘉其忠勇,立祠祀之。(泉州府记)5.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A.还于旧都 所恶有甚于死者 B.忠之属也 子之听夫志C.元贞间为古田尉 不足为外人道也 D.帅府嘉其忠勇 稍稍宾客其父6.解释加点词。(3分)(1)北定中原 _ (2)小大之狱 _(
11、3)可以去乎 _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_(2)遂率其民敌之,力不继而死_8.诸葛亮、曹刿、柯焕三人“忠”的内涵分别是什么?(3分)_【参考答案】5.(3分)D6.(3分)(1)向北(2)案件(3)离开7.(6分)(1)先帝知道我做事谨慎,所以临终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故”“崩”“以大事”各0.5分)(2)柯焕于是他就率领他的民众抵抗敌人,终因实力不足战死。(补主语, “敌”“力”各0.5分)8.(3分)诸葛亮忠诚蜀汉,报先帝忠陛下;鲁庄公竭尽全力做好君主本分的事;柯焕誓死抗敌,为国为民。【参考译文】【丙】柯公焕,字德章,福建晋江人元贞
12、年间担任古田尉当时邻近的敌人侵犯边境,有的人说:可以离开吗?柯公焕说:敌人来了就离开,谁来守卫国家呢?于是他就率领民众与敌人作战,力量不够就战死他的家人都被敌人杀害了帅府赞赏他的忠诚和勇敢,建立祠堂来祭祀他(2016福建泉州)【甲】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
13、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战国策唐雎不辱使命)【乙】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节选自史记刺客列传)注释:甲士:身穿铠甲的武士。 窟室:
14、地下室。 长铍:长矛。 详为足疾:假装脚有毛病。详通“佯”,假装。 擘:拆,掰开。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4分)(1)秦王怫然怒 (2)仓鹰击于殿上(3)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 (4)酒既酣7.与甲文“以头抢地耳”中的“以”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徒以有先生也B因以匕首刺王僚C计日以还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天下缟素,今日是也。(2)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9.简答题。(6分)(1)外交辞令往往藏有“潜台词”,委婉含蓄。请说出甲文中“与臣而将四矣”的“潜台词”。(2分)(2)孔子曾说:“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
15、矣。”(论语子路)请结合甲乙两文,分别说说唐雎和专诸作为“士”,在“不辱君命”方面的具体表现。(4分)【参考答案】6.(4分)要点与评分:解释正确,每个1分。(1)盛怒的样子(非常生气的样子) (2)通“苍”(3)派,派遣 (4)尽兴地喝酒7.(2分)B8.(4分 )要点与评分:翻译正确,表达通顺,每句2分。天下人(都)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正确译出“缟素”,得1分;正确译出“是”“也”得1分)公子光在地下室里埋伏了(身穿铠甲的)武士,然后准备酒席,宴请王僚。(前一句要正确译出倒装句得1分。正确译出“而”“具”得1分)9.(1)(2分)要点与评分:能答出“效仿”得1分,能答出“刺杀”或“同归
16、于尽”的得1分。参考答案:我也要效仿这三个人(1分),刺杀你(或“同归于尽”)(1分)。(2)(4分)要点与评分:结合甲文2分,结合乙文2分。参考答案:甲文中唐雎的“不辱君命”表现在他面对强秦,不卑不亢,不畏强权(1分),用机智的语言面对秦王胁迫,最终赢得了国土的保全(1分),不辱君命;乙文中专诸在王僚排兵布阵的情况下,依然毫不畏惧(1分),将刀藏在鱼腹中,刺死王僚(1分),不辱君命。【参考译文】专诸,是吴国堂邑人。伍子胥于是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四月丙子这一天,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下身穿铠甲的武士,备办酒席宴请吴王僚。王僚派出卫队,从王宫一直排列到公子光的家里,门户、台阶两旁,都是王僚的亲信。
17、夹道站立的侍卫,都举着长矛。喝酒喝到畅快的时候,公子光假装脚有毛病,进入地下室,他让专诸把小匕首放到烤鱼的肚子里,然后把鱼进献上去。到吴王僚跟前,专诸掰开鱼,趁势用匕首刺杀吴王僚!吴王僚当场毙命。他的侍卫也杀死了专诸,吴王僚手下的众人此时混乱不堪。公子光趁机放出埋伏的武士,诛杀吴王僚的部下,将其全部消灭。(2016福建厦门)【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
18、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乙】闰月,权亲攻皖城。诸将欲作土山,添攻具,吕蒙曰:“治攻具及土山,必历日乃成;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且吾乘雨水以入,若留经日,水必向尽,还道艰难,蒙窃危之。今观此城,不能甚固,以三军锐气,四面并攻,不移时可拔;及水以归,全胜之道也。”权从之。蒙荐甘宁升城督。宁手持练,身缘城,为士卒先。既而张辽至夹石,闻城已拔,乃退。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还屯寻阳。(选自资治通鉴)【注】窃:私下里,私自。拔:攻下;攻取。缘:攀援。张辽:曹军将领。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4分)(1)权谓吕蒙曰()(2)见往事耳()(3)权从之()(4)闻城已拔()6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
19、一项是()(3分)A结友而别而伯乐不常有B但当涉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诸将欲作土山将以攻宋D不能甚固而戍死者固十六七7翻译下面句子。(4分)(1)卿言多务,孰若孤?译文:(2)城备既修,外救必至,不可图也。译文:8甲乙两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吕蒙的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答:【参考答案】5(1)了解 (2)重新(3)听从(4)听说(4分)6.B(3分)7.(1)你说你事务繁多,谁能比得上我呢?(2分)(2)敌人城防已经修好,援兵必定到来,我们将不能夺取(皖城)。(2分)8甲文:鲁肃的惊叹侧面表现出吕蒙的学有所成;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别”,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吕蒙推荐的甘
20、宁身先士卒,侧面表现出吕蒙的善荐人才;“张辽至夹石,闻城已拔”印证了吕蒙“外援必至”、“不移时可拔”的论断,侧面衬托出他的战略眼光,料事如神。孙权“拜吕蒙为庐江太守”,侧面表现出吕蒙的才略过人。(5分,答出三点即可,只分析甲文或乙文最多得3分)【参考译文】【甲】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我只是让你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军务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己觉得获益很多。”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当鲁肃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一起谈论议事,鲁肃十分吃惊地说:“
21、你现在的军事方面和政治方面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原来的那个吴县的(没有学识的)阿蒙了!”吕蒙说:“志士(君子)分别几天,就重新另眼看待了,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于是鲁肃拜见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朋友后分别了。【乙】闰五月,孙权亲自率军攻打皖城。将领们计划堆土山和增加攻城的设备,吕蒙说:“制造攻城设备和堆土成山,须多日才能完工。到那时,敌人城防已经巩固,援兵必定到来,我们将不能夺得皖城。况且我军乘雨多水大而来,如果旷日久留,大水必定渐渐退走,我们回兵的道路会遇到困难,我以为那是很危险的。现在看来,此城不会十分坚固,我三军士气高昂,四面齐攻,很快就可攻克,然后趁大水未退而回军,这才是大获全胜
22、的策略。孙权采纳了这一建议。吕蒙推荐甘宁为升城督,甘宁手持白色熟绢,身先士卒攀上城墙。不久,张辽率兵赶到夹石,听说皖城失守,便领兵撤退了。孙权任命吕蒙为庐江太守,回兵驻守寻阳。(2016福建漳州)【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23、,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余作醉翁亭于滁州,太常博士沈遵,好奇之士也
24、,闻而往游焉。爱其山水,归而以琴写之,作醉翁吟三叠。去年秋,余奉使契丹,沈君会余恩冀之间。夜阑酒半,援琴而作之,有其声而无其辞,乃为之辞以赠之。(节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寓: (2)日出而林霏开 开: (3)杂然而前陈者 陈: (4)余奉使契丹 使: 18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山之僧智仙也 好奇之士也B而不知人之乐 闻而往游焉C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余作醉翁亭于滁州D醒能述以文者 归而以琴写之1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2)有其声而无其辞,乃为之辞以赠之。20关于醉翁亭的建造者,【甲】【乙】两文各有
25、什么说法?用原文语句回答。21酵翁亭记全文贯穿一个“乐”字。作者因什么而“乐”?请概括作答。【参考答案】17(4分)(1)寓:寄托 (2)开:消散 (3)陈:陈列,陈设;摆开 (4)使:出使18(2分)B19(4分)(1)野花开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2)有醉翁吟的曲谱却没有词,我就写了词来赠给他。20(2分)【甲】文: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乙】文:余作醉翁亭于滁州。21(3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与民同乐(乐民之乐)。【参考译文】【乙】我在滁州建了座醉翁亭,太常博士沈遵是一个好奇的人,听说后前去游览。喜爱这里的青山绿水,回来创作了一支宫声三叠的琴曲醉
26、翁吟。去年的秋天,我奉命出使契丹,沈遵与我在恰好相会。喝酒到深夜,拿起琴弹奏了此曲,有曲谱却没有词,于是我填了词赠送给他。(2016甘肃武威)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
27、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今齐地方千里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C王曰:“善。” 京中在善口技者D时时而间进 肉食者谋
28、之,又何间焉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百姓孰敢不以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B弗如远甚 渔人甚异之C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使人之所恶者莫甚于死者D闻寡人之耳者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标题中的“讽”是动词,讽喻的意思,特指上对下用委婉曲折的言词进行规劝。B本文以对话为主,生动地记叙了邹忌讽齐王纳谏,使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的故事。C邹忌以自己与徐公比美这件日常生话中的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到国,道理由浅入深。D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说话达到最佳效果,就要注意对象,尊重对方,用语委婉,还要用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13.把
29、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分)译文: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译文: 14.分析下列文中画线句子的言外之意 (2分邹忌事宣王,仕人众,宣王不悦;晏首贵而仕人寡,王悦之。邹谓宣王曰:“忌闻以为有一子之孝,不如有五子之孝,今首之所进仕者,以几何人?”宣王因以晏首壅塞之。(节选自战国策齐策一)【注释】事:是.的臣子。仕人:推荐人做官。众:多。寡:少。谓曰:对说。因:因此。壅(yng)塞:堵塞。答: 【参考译文】【材料译文】邹忌事奉齐宣王,推荐许多人入朝为官,齐宣王很不高兴。晏首地位尊贵而推荐入朝做官的人少,宣王很喜欢他。邹忌对宣王说:“我听说人们认为
30、有一个孝顺的儿子,不如有五个孝顺的儿子。如今晏首推荐入朝做官的,有几个人?”齐宣王因此认为晏首堵塞人才入朝做官的道路。(2016广西百色)【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
31、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 (选自墨子)【注释】予:给,送。 子:你,代词。 履:鞋子。 一言:一句话,即关系到正义与非正义的一句话。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得之则生(则:就) B乡为身死而不受(乡:通“向”,从前)C今谓人曰(谓:叫) D何故(故:原因,缘故)5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甲】文选自孟子及其门人所作的儒家经典著作孟子。B【乙】文的墨子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是墨子对自己言行的辑录。C【甲】文的“箪”是指古代盛饭用的圆竹器;【乙】文的“冠”是指
32、帽子。D【甲】【乙】两文都属于先秦诸子散文,句子长短不一,富于文采和气势。6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中的“本心”即舍生取义之心。B【乙】文主要是围绕“万事莫贵于义”这个观点展开论述。C【甲】【乙】两文“义”的内涵都是指正义,是有利于人民、民族、国家的大义。D【甲】文运用举例、对比的方式说理,通俗易懂;【乙】文则运用比喻进行层层深入的论证,把道理说深说透。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3分) (2)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3分) 【参考译文】【乙】墨子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珍贵的了。(如果)现
33、在对别人说:送给你帽子和鞋子,但要砍断你的手和脚,你愿愿意做(这件事)吗?这人肯定不愿意。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帽子和鞋子比不上手足珍贵。又说:给你天下,然后把你杀死,你愿意做(这件事)吗?肯定不愿意。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天下比不上生命珍贵。(可是)为了争论一句话而互相残杀,这就是把正义看得比生命更为珍贵啊!所以说:一切事物没有比正义更珍贵的。”(2016广西来宾)【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
34、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乙】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以致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1)管夷吾举于士()(2)行拂乱其所为()(3)及其稍长()(4)或因而抄录()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2)太夫人以荻画地,教以书字。答:14下列选项中与“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中的“作”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35、)A、属予作文以记之B、化作春泥更护花C、零落成泥碾作尘D、马作的卢飞快15历经磨难,让你有力量背负着痛苦继续行走,即使是用残损的手掌也能抚平生活的创痕。甲文中孟子认为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什么?甲乙两文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示?(4分)答:【参考答案】12(1)狱官(2)违背(3)等到(4)有时(每一个小题1分,共4分)13(1)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2分)(2)太夫人用荻在地上划,用(这样的方式)教(欧阳修)写字。(2分)14A.(3分)15客观因素是:艰苦的生活环境(2分);启示:成才、成功都必须经历一番艰难困苦,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信心。(2分)【参考译文】【乙】欧阳修先
36、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太夫人用芦苇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还教给他诵读许多古人的篇章。到他年龄大些了,家里没有书可读,便就近到读书人家去借书来读,有时接着进行抄写。就这样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只是致力读书。从小写的诗、赋文字,下笔就有成人的水平,那样高了。(2016贵州黔西南)【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只、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37、,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马说)【乙】诗曰:“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孔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非虚言也。陛下秉四海之众,曾亡柱干之固守于四境?殆开之不广,取之不明,劝之不笃。传曰:“土之美者善养禾,君之明者善养士。”中人皆可使为君子。诏书进贤良,赦小过,无求备,以博聚英俊。(节选自汉书)注:秉:执掌。柱干:比喻担当重任的人。殆:大概。中人:中等资质的人。英俊:杰出人物。1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故虽有名马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B食不饱,力不足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C策之不以其道 既加冠,益慕圣贤
38、之道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17把【甲】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18“也”常表示某种语气,同时暗含情感。结合【甲】第一段的内容,说说其结尾的“也”字暗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19根据【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3分)两个语段都在谈人才问题,都认为社会上有人才。人才怎样才能不被埋没?【甲】用托物寓意的写法,强调 ;【乙】用 的论证方法,强调 。【参考答案】17.千里马吃一顿(次)有时(或许)能吃完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知道要根据它能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一食”1分食马者”的“食”1分,大意1分。共3
39、分)18对千里马被埋没的痛惜(不平)之情。(意思对即可。2分)19统治者应善于发现人才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统治者应采取措施,招贤纳士(意思对即可。一空1分,共3分)【参考译文】【乙】诗经说“因为有众多的贤士啊,文王得以安享天下”,孔子说“只有十家的小邑,也一定有忠信之人”,这些都是实话呀。陛下拥有天下这么广阔的土地,怎么会没有栋梁之材可以固守四境呢?原因大概在于人才仕进之路开得不广,选拔任用不明,勉励又不笃厚。传上说:“好的土质善于养育禾苗,圣明的君主善于供养人才。”中等资质的人都可以让他们成为君子。陛下应下诏书选拔贤良,赦免小的过错,不要求全责备,从而广聚英才。(2016河南)【甲】王曰:“
40、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乙】(唐)太宗谓侍臣曰: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节选自贞观政要)【注释】侍臣:身边的大巨。京师:京
41、城。此指隋朝京城大兴(令陕西西安市)。炀帝:指隋朝末代皇帝杨广。孜孜:勤恳的样子。稔(rn):丰收。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时时而间进_ (2)故夙夜孜孜_1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分) (2)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2分)13甲乙两文谈论的都是治国问题,甲文中齐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_ _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之道是 。(用自己的话表述)(2分)【参考答案】11(1)间进:偶然进谏。(2)夙夜:早晚,这里是从早到晚的意思。12 (1)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敌国。 (2)帝王能做到清静,百姓怎么会不安居乐业呢?13甲:广开言路,修明政治(
42、或:善于纳谏)。乙:治国以民为本,要让百姓安居乐业。【解析】11【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2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有:“所谓”“清净”“所得”,翻译后要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3试题分析:阅读全文,根据所学所记,了解文章内容,抓住其中事件结果或关键语句即“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即可理解两文所表达的思想。【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乙】唐太宗对侍卫官说:“以前(隋文帝)刚刚平定京师的时候,宫里面美女古玩,没有一个院子里不充足。(然而)隋炀帝仍然不知足,不断征求,同时东征西讨,滥用兵力武力,百姓不能忍受,于是导致了(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