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检测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兼爱》检测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7.兼爱检测练习 一、小阅读-课内1墨子的“兼爱”思想,因不符合封建统治阶级的等级特权思想的要求,所以自战国起直至持续时间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结束,一直未被统治者接纳。那么,现在我们重读墨子,其“兼爱”思想是否有现实意义?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2墨子兼爱在说理上有什么特点?3阅读下面材料,分析“兼爱”和“仁爱”的异同点。材料一子自爱,不爱父,故亏父而自利;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臣自爱,不爱君,故亏君而自利,此所谓乱也。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兼爱)材料二子曰:“仁者,人也,亲亲
2、为大。”(中庸)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孟子曰:“君子之于物,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4治乱者何独不然?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弗能治。兼爱理解并分析以上语句的主要内容。5阅读兼爱中的语段,思考问题:加黑的句子有什么作用?故子墨子曰不可以不劝爱人者,此也。6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兼爱中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阐述了什么论点?7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不知乱之所自起,则不能治。用原文回
3、答兼爱这段话中怎样才能治理好天下。二、选择类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故窃异室以利其室窃以为过矣B恶施不孝交相恶则乱C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视人国若其国,谁攻D不知乱之所自起起不相爱9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必知疾之所自起,焉能攻之攻:治疗B君之不慈臣慈:慈爱C恶得不禁恶而劝爱恶:怎么D不可以不劝爱人者劝:劝说三、文言文阅读张廷尉释之者,堵阳人也,字季。事孝文帝,十岁不得调,无所知名。释之曰:“久宦减仲之产,不遂。”欲自免归。中郎将袁盎知其贤,惜其去,乃请徙释之补谒者。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于是释之言秦汉之间
4、事,秦所以失而汉所以兴者久之。文帝称善,乃拜释之为谒者仆射。释之从行,登虎圈。上问上林尉诸禽兽簿,十余问,尉左右视,尽不能对。虎圈啬夫从旁代尉对上所问禽兽簿甚悉,欲以观其能口对响应无穷者。乃诏释之拜啬夫为上林令。释之曰:“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学此啬夫谍谍利口捷给哉!且秦以任刀笔之吏,吏争以亟疾苛察相高,然其敝徒文具耳,无恻隐之实。以故不闻其过,陵迟而至于二世,天下土崩。今陛下以啬夫口辩而超迁之,臣恐天下随风靡靡,争为口辩而无其实。且下之化上疾于影响,举错不可不审也。”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不下司马门,于是释之追止太子、梁王无得入殿门。遂劾不下公门不敬,奏之。薄太后闻之
5、,文帝免冠谢曰:“教儿子不谨。”薄太后乃使使承诏赦太子、梁王,然后得入。上行出中渭桥,有一人从桥下走出,乘舆马惊。于是使骑捕,属之廷尉。释之治问。廷尉奏当,一人犯跸,当罚金。文帝怒,释之曰:“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后文帝崩,景帝立。释之事景帝岁余,久之,卒。(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B且方其时/上使立
6、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C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D且方其时/上使立诛之则已/今既下廷尉/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倾而天下用法皆为轻重/民安所措其手足/唯陛下察之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拜,指按照一定的礼节授予官职,表示授予官职的词语还有辟、荐、举、授等。B刀笔之吏,指主管文书的小吏。古时记事用竹简,有误则用刀削去重写。C乘舆,原指车子,后特指天子和诸侯所乘坐的车子,也用作皇帝和诸侯的代称。D犯跸,古代罪名,指冲犯皇
7、帝的车驾。跸也指帝王出行时清道,禁止行人过往。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释之颇有才华,赢得皇帝青睐。起初他久宦而不能得到升迁,就想要辞职,但因有德行和才能而被中郎将袁盎推荐,在朝堂上议论秦汉之事获皇帝夸赞。B张释之思虑周全,颇有为政智慧。他跟从皇帝登临虎圈,啬夫善于对答,代替上林尉回答皇帝的问话,皇帝想提拔啬夫,他认为不妥,请皇帝慎重做决定。C张释之刚正不阿,敢于弹劾太子。太子与梁王乘车入朝时,到了司马门没有按照规定下车,他没能阻止太子、梁王进宫,就以不敬之罪弹劾他们。D张释之照章办事,坚持依法量刑。皇帝出巡,有人突然从桥下跑出,使皇帝所乘坐车驾的马受惊,皇帝想
8、严惩那个人,他却坚持按照法律条文只处以罚金。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释之既朝毕,因前言便宜事。文帝曰:“毋甚高论,令今可施行也。”(2)法者天子所与天下公共也。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14张释之为什么认为不应该提拔啬夫?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子墨子言曰:“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然而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则是本失其所欲,得其所恶。是其故何也?”子墨子言曰:“是在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
9、于众贤而已。”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譬如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乎!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亦将可得而众也。”是故古者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亲近者闻之,皆以失其所恃而为义,而国之远者闻之,皆以上举义不辟远而为义,则国之贤者众矣。(选自墨子尚贤上)15文中“众贤”的意思是_,墨子的论述由此而展开。16简要分析上文的结构特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一)游褒禅山
10、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
11、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
12、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二)时然而然,众人也;己然而然,君子也。己然而然,非私己也,圣人之道在焉尔。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修而志素定也时乎杨、墨,己不然者,孟轲氏而已;时乎释、老,己不然者,韩愈氏而已。如孟、韩者,可谓术素修而志素定也,不以时胜道也。惜也不得志于君,使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然其于众人也卓矣。呜呼!予观今之世,圆冠峨如,大裙襜如,坐而尧言,起而舜趋,不以孟、韩为心者,果异于众人乎?(节选自王安石送孙正之序)注一失:一次过失。诎:通“屈”。襜如:整齐的样子。襜,chn,系在衣前
13、的围裙。17下列对选文(二)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修/而志素定也/B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修/而志素定也/C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修/而志素定也/D夫君子有穷苦颠跌/不肯一失诎己以从时者/不以时胜道也/故其得志于君/则变时而之道/若反手/然彼其术素修/而志素定也/1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
14、址舍: 筑屋定居B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C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错误D不以时胜道也胜:克制、遏制1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庐冢,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B阳,与阴相对,本义为山南水北朝向日光的地方,文中“华山之阳”指的是“华山的南面”。C至和是宋仁宗的一个年号。古代常用的纪年方式有年号纪年、干支纪年、王公年次纪年等。D先秦时期,姓氏是分离的,称姓区分贵贱,称氏区别婚姻。秦汉以后,姓氏逐渐合而为一。2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2)惜
15、也不得志于君,使真儒之效不白于当世,然其于众人也卓矣。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自蜩腹蛇蚹以至于剑拔十寻者,生而有之也。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子由为墨竹赋以遗与可曰:“庖丁,解牛者也,而养生者取之;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
16、有道者,则非邪?”子由未尝画也,故得其意而已。若予者,岂独得其意,并得其法。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书尾复写一诗,其略云:“拟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予谓与可:“竹长万尺,当用绢二百五十匹,知公倦于笔砚,愿得此绢而已。”与可无以答,则曰:“吾言妄矣。世岂有万尺竹哉?”余因而实之,答其诗曰:“世间亦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与可笑曰:“苏子辩矣,然二百五十匹绢,吾将买田而归老焉。”因
17、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曰:“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筼筜谷在洋州,与可尝令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予诗云:“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与可是日与其妻游谷中,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失笑喷饭满案。元丰二年正月二十日,与可没于陈州。是岁七月七日,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昔曹孟德祭桥公文,有“车过”、“腹痛”之语。而予亦载与可畴昔戏笑之言者,以见与可于予亲厚无间如此也。2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与可之教予如此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B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吾将买田而归老焉。C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废卷而哭失声D
18、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22下列加点字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以至于剑拔十寻者(长度单位,八尺为一寻) 急起从之,振笔直遂(完成,成功)B夫既心识其所以然(代词,这样)平居自视了然(平日,平素)C而读书者与之(亲附)因以所画筼筜谷偃竹遗予(赠送)D投诸地而骂曰(兼词,相当于“之于”)烧笋晚食,发函得诗(发送)23下列选项全部体现艺术创作思想的一组是(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故凡有见于中而操之不熟者,平居自视了然而临事忽焉丧之,岂独竹乎?今夫夫子之托于斯竹也,而予以为有道者,则非耶?吾言妄矣,
19、世岂有万尺竹哉!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汉川修竹贱如蓬,斤斧何曾赦箨龙。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ABCD2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先总结文与可的绘画理论,陈述自己的体会和主张;再借子由的话进一步赞赏文与可的绘画技巧,指出意与道的密切联系;然后介绍文与可画竹逸事和平易而不从俗的品德,回忆和他相交往的情趣;最后说明写作此文的缘由。B本文通过记述文与可将求画者的缣素视为袜材,关于“万尺竹”的辩论,以诗画互赠引起的笑谈等轶事表现了文与可豁达、爽朗、风趣的个性,以及与作者亲厚无间的情谊。C“画竹”是本文的线索,本文记述文与可画竹的情形,以充满感情的笔触回忆两
20、人的交往,以及文与可死后自己的悲慨,又从文与可的创作经验中总结出艺术创作的规律,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D作者与子由都和文与可关系亲厚且皆从文与可学画竹,子由得到了他的意,他的墨竹赋体现了对文与可画竹的深刻理解,而作者意与法兼得。阅读材料,完成小题。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然亦各人性之所近:杜甫长于言情,太白不能也;永叔长于言情,子瞻不能也。王介甫、曾子固偶作小歌词,读者笑倒,亦天性少情之故。(清袁枚随园诗话)25用斜线“/”给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5处)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
21、哀感顽艳。26材料中的“永叔”指_,曾子固指_。27根据材料,用自己的话概括袁枚认为“言情难”在何处。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彰武军节度使侍中曹穆公行状王安石公讳玮,字宝臣,真定府灵寿县人。少以荫为天平、武宁二军牙内都虞侯。至道中,李继迁盗据河西银、夏等州,后又击诸部并其众。当是时,公为东头供奉官,年十九。太宗问大臣谁可使当继迁者,武惠王以公应诏。真宗即位,移知镇戎军。当是时,继迁虐使其众,人多怨者,公即移书言朝廷恩信、抚纳之厚以动之。羌人得书,往往感泣。咸平六年,继迁死,其子德明求保塞。公上书言:“继迁擅中国要害地,终身旅拒,使谋臣狼顾而忧。方其国危子弱,不即捕灭,后更盛强,无以息民
22、。”当是时,朝廷欲以恩致德明,寝其书不用。大中祥符三年,已而又以为泾原路都钤辖兼知渭州。公乃图泾原、环庆两路山川城郭、战守之要以献,真宗留其一枢密院,而以其一付本路,使诸将出兵皆按图议事。八年,迁英州团练使,知秦州。秦西南羌唃厮啰、宗哥立遵始大,遵献方物,求赐赞普。公上书言:“夷狄无厌,足其求必轻中国。”大臣方疑其事,会得公书,遂不许,而犹以为保顺军节度使。公曰:“我狃遵矣,又将为寇。吾治兵以俟尔。”至明年,啰、遵果悉众号十万,寇三都。公帅三将破之,追北至沙州,所俘斩以万计。天圣七年,换彰武军节度使。八年正月,薨于位,年五十八。皇帝为罢朝两日,赠侍中,谥曰武穆。公为将几四十年,用兵未尝败衄,尤
23、有功于西方。归羌杀中国人得以羊马赎死如羌法,公以谓如此非所尊中国而爱吾人,奏请不许其赎;又请补内附羌百族以为上军主,假以勋阶爵秩如王官,至今皆为成法。陕西岁取边人为弓箭手而无所给,公以塞上废地募人为之,若干亩出一卒,若干亩出一马,至今边赖以实。所募皆为精兵。在渭州取陇外笼干川筑城,置兵以守,曰:“后当有用此者。”及李元昊叛兵数出,卒以笼干川为德顺将军,而自陇以西,公所措置,人悉以为便也。自三都之战,威震四海。契丹使过魏地,辄阴勒其从人,无得高语疾驱至,多惮公不敢仰视。契丹既请盟,真宗于兵事尤重慎,即有边事,手诏诘难至十馀反。而公每守一议,终无以夺。(选自唐宋八大家散文总集,有删节)28下列加点
24、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以荫为天平、武宁二军牙内都虞候荫:庇护B继迁擅中国要害地擅:占有C寢其书不用寝:搁置D啰、遵果悉众号十万,寇三都寇:侵犯29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太宗至道年间,李继迁割据一方,为非作歹,曹公时年19岁,任东头供奉官,被武惠王推荐给朝廷,担当抵御李继迁的重任。B曹玮在担任渭州知府时,将所辖地区的山川城郭、军事要隘等地理情况绘制成图册,进献给朝廷,朝廷极其重视他所献的图册。C宗哥立遵壮大起来后,请求朝廷封他为赞普,曹公上书反对,大臣们对曹公所行之事有所疑虑,所以没有采纳曹公的建议。D在契丹请求与朝廷结盟之后,真宗对于兵事尤为慎重,一件事往往经过反复斟
25、酌才能确定,然而曹公提出的建议,都不会被改变。3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当是时,继迁虐使其众,人多怨者,公即移书言朝廷恩信、抚纳之厚以动之。(2)契丹使过魏地,辄阴勒其从人,无得高语疾驱至,多惮公不敢仰视。31请根据文本末段,概括曹公治边的措施。四、非选择类3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2)弟自爱,不爱兄,故亏兄而自利。(3)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4)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5)故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3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焉
26、 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子亦有不利焉。焉用亡郑以陪邻。盘盘焉,囷囷焉。五、名著阅读34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小题。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则以此人不知白黑之辩矣;少尝苦曰苦,多尝苦曰甘,则必以此人为不知甘苦之辩矣。今小为非,则知而非之;大为非攻国,则不知非,从而誉之,谓之义。此可谓知义与不义之辩乎?是以知天下之君子也,辩义与不义之乱也!(墨子非攻上)武王践功,梦见三神曰:“予既沉渍殷纣于酒德矣,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武王乃攻狂夫,反商之周,天赐武王黄鸟之旗。王既已克殷,成帝之来,分主诸神,祀纣先王,通维四夷,而天下莫不宾。焉袭汤之绪,此即武王之所以诛纣
27、也。若以此三圣王者观之,则非所谓攻也,所谓诛也。(墨子非攻下)注践功:即位。反:同“翻”。之:“作”字误写。成:完成。来:同“赉”,赏赐。维:同“于”。(1)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墨子的_主张。(2)武王身为商纣之臣却举兵诛纣,而墨子仍然尊之为“圣王”,为什么呢?请结合第二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材料一“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论语里仁)材料二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论语季氏)材料三“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已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35材料一“适”“莫”分别解
28、释为_、_ 。36有人解释材料三“无友不如己者”一句中“如”为“比得上”,认为本句所表达意思是“不要跟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你同意吗?结合材料一二说说理由。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节选自荀子大略)子墨子曰:“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恶能治国政?子姑亡子之身乱之矣!”(节选自墨子公孟)37上述两段文字都从_(填成语)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见解。38荀子与墨子二人观点各有侧重,请简要谈谈两者的不同。39
29、荀子大略一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六、语言表达40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人们前面有着各种事物,人们前面一无所有;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总之那时和现代是这样相像,以至那时声名最著的某些作家对于它的批评,都固执地只用最高级的对比之词。任何一个人,对别的人来说,都是深不可测的奥秘和难解之谜。每当我在夜间进入一座大城市时,就会有一种一本正经的想法,那些黑压压的鳞次栉比的房子里,都藏着各自的秘密;每幢房子的每间屋子里,也都藏着它自己的
30、秘密;而各间屋子里无数胸膛中跳动着的每一颗心,就它自己的某些心绪来说,即使对最亲近的另一颗心,也是一桩秘密!有些可怖的事情,甚至于死亡,就起因于此。(有删改)这是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的开场白,历来被奉为经典,请加以赏析。七、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黄河宁,天下平”,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新中国成立后,沿黄军民和黄河建设者开展了大规模的黄河治理保护工作,取得了_ _的成就: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防洪减灾体系基本建成,河道萎缩态势初步得到 ,流域用水增长过快局面得到有效控制,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重大生态保护和修
31、复工程加快实施,创造了人进沙退;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中心城市和中原城市群加快建设,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_ _,百姓生活得到显著 。 党的十八大以来,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保障形势严峻,发展质量有待提高。这些问题,表象在黄河,根子在流域。4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举世闻名遏制涌现改善B举世瞩目遏制涌现改善C举世瞩目限制出现改变D举世闻名限制出现改变4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黄河流域治理工作难度很大,绝非朝夕可成B一些突出的问题在当前黄河流域仍然存在C当前黄河流域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D黄河流域治理工
32、作是-项长期性、系统性工程4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实施,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B重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加快实施,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生物多样性明显增加。C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加快实施,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生物多样化明显提高。D重大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加快实施,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生物多样化明显提高。八、微写作44在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下,墨家的“兼爱”思想有着怎样的社会意义?请以此为话题,写一个议论文段。不超过250字。参考答案1【示例】墨子认为,兼爱互利是为治之道,“兼相爱”并不否定自爱,而是把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
33、力求使自利与互利两不偏废,在这种爱意融融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天下才能实现和谐、富足。墨子的这种兼爱思想是一种达致和谐的崇高理想,至今仍有其不可抹杀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特别是对当今中国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2【示例】(1)多用设问句和反问句,使得问题醒目地提出,让读者思考,加强了作者观点的阐述,让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更加鲜明。如:当察乱何自起?起不相爱。(2)层层深入,逻辑性强,条理井然。墨子要阐述的是天下人只要“兼爱”就可以天下大治。 也就是文中“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这句话在文章的结尾,也是对上文的总结。(3)善于
34、运用具体事例来说理。文中列举了大量君臣父子、盗贼、大夫等事例。(4)综合运用譬喻法、对比论证、假设论证等论证手法。3【示例】兼爱仁爱观点句故亏父而自利;故亏兄而自利;故亏君而自利;若使天下兼相爱故不孝不慈亡亲亲为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共性儒家的“泛爱众”与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都体现了爱的普遍性、广泛性。爱的基础利益血缘爱的含量无差等的,均衡的有差等的,以自己为中心爱的关系双向交互不言回报4指出议论的重点,提出圣人治天下当知“祸乱产生的根源”。5得出“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的结论。6作者运用假设论证,分别从父兄君、盗、大夫诸侯、天下的角度,分
35、析“相爱”的意义和结果天下治。运用假设论证,阐述若天下“兼相爱”就不会出现不孝、不慈、盗贼横行、卿大夫相互袭扰、诸侯相互攻伐的现象,从而获得太平安定的治国局面。7要治理好天下,必须要“知乱之所自起”。8D9D10D 11C 12C 13(1)张释之朝见完毕后,趁机上前陈述利于治国、合乎时宜的建议。汉文帝说:“不要过分高谈阔论,要使得当今可以施行。”(2)法律是天子和天下人应该共同遵守的。现在法律就是这样规定的,却要再加重处罚,这样法律就不能取信于民了。 14上面的举措会对下面的人造成影响,张释之担心提拔了啬夫,天下人都会纷纷效仿他,只学习能言善辩而不讲求实在内容。15使贤人增多 16结构严谨。
36、先提论点“众贤”,接论“众贤”之法,继而以“古之圣王为政”为例,阐述“义”对“众贤”的重要性,条理清晰。层层递进。由“善射御之士”到“贤良之士”,再到“国之贤者众”,人才的重要逐层递加,说理由此推进。17A 18C 19D 20(1)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2)可惜不被君主信任,使得真正的儒家学说的效用不能在当世显著,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已经很杰出了。21A 22B 23A 24D25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 26欧阳修 曾巩 27要有真情实感。而情
37、感与人的天性有关,很难强求。28A 29C 30(1)当时,李继迁残暴地驱使民众,民众多有怨恨,曹玮就给这些部族发文书宣扬朝廷恩德信义、安抚接纳的待遇优厚来打动他们。(2)契丹使者访问魏地,就暗中约束他的随从,不得高声说话和快速驱马抵达,多数人忌惮曹公不敢仰视他。 31加强法治、优抚首领、屯田募兵、修筑城寨。32(1)圣人以治理天下作为事业,必须知道混乱从何处产生,于是能治理它。(2)弟弟自爱却不爱兄长,所以损害兄长而让自己得到利益。(3)诸侯各自爱自己的国家,不爱别的国家,所以攻打别国来使自己国家得利。(4)假使让天下的人都相爱,国与国之间不相互攻击,家与家之间不相互扰乱,盗贼没有了,君臣父
38、子都能忠孝慈爱,像这样天下就能治理好了。(5)所以天下能相爱,天下就能治理得好。要是互相憎恨讨厌,天下就会混乱。33(1)于是;兼词,相当于“于此”;语气词,相当于“啊”;疑问副词,哪里;形容词词尾,的样子。34(1)非攻(2)墨子主张“非攻”,而“诛”并不是“攻”。武王秉承天命,顺应民意,诛杀暴君,还天下太平,恰恰是行圣王之道,所以墨子仍然尊之为“圣王”。以此观之,墨子为民立场鲜明,他反对的是不义,战争,并不反对正义战争。35 亲厚 淡漠 36(1)不同意。材料一孔子强调与人交往要和义在一起,材料二提出与正直、诚信的人做朋友有益。(或提出不要与谄媚、虚伪、夸夸其谈的人作朋友)两则材料可以看出
39、孔子交友注重的是朋友的人格和精神追求,而非“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2)同意。“不要跟比不上自己的人交朋友”强调不去结交忠信(德行)还不如自己的朋友,这是对君子德行上洁身自好的要求。与材料一材料二孔子交友看重朋友重义正直诚信等德行相符。37言行一致 38荀子对治国者的建议:一定要弃言善行恶的伪善者。(或“荀子是从用人的角度给治国者提出建议”)墨子对治国者的要求:一个人言而不行,是不能治身的,而不能治身也就不能治国。(或“墨子是从修身的角度给治国者提出建议”) 39对比论证,因果论证。40语句对仗工整,如“这是最好的时候,这是最坏的时候;这是智慧的年代,这是愚蠢的年代”。用词简练到位,通过
40、词句上的对立实现高度概括,如“光明”与“黑暗”“希望”和“失望”等。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如“有些可怖的事情,甚至于死亡,就起因于此”,究竟会发生什么可怖的事情呢,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41B 42C 43A44“兼爱”思想创造地转化自爱自利为相爱相利。“兼爱”的互利性、互助性、对等性以及爱人若己的方式,使人与人和睦相处、共存共荣、良性互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与政治、文化的多元化的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危机、生态恶化、环境污染、社会失序、人们的精神失守、道德失范、价值失衡,人类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我们学习墨子思想,借鉴其兼爱学说的精华,对于人类正确认识自身,认识外界,维护世界和平,建设和谐社会,保护人类共有的地球家园,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