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39749026 上传时间:2022-09-07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3.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兼爱》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兼爱》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兼爱》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兼爱》同步练习--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7兼爱同步练习一、基础巩固1.下列各句中,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B.故贼人以利其身C.故不孝不慈亡D.故天下兼相爱则治2.下列各句中对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譬之如医之攻人之疾者然疾:病B.故亏父而自利亏:使受损失C.盗爱其室室:家D.天下之乱物乱物:杂乱的物品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故亏父而自利A.虽至天下之为盗贼者B.故贼人以利其身C.自见者不明D.故窃异室以利其室4.下列有关文言句式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治乱者何独不然宾语前置句,应为“治乱者独不然何”B.此亦天下之所谓乱也判断句,“也”表判断C.当察乱何自起

2、宾语前置句,应为“当察乱自何起”D.子自爱,不爱父宾语前置句,应为“子爱自,不爱父”5.下列对课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一书是墨子本人、墨子弟子以及后期墨家著述的汇编。墨子宣传“非攻”与“兼爱”,其学说与孔子的儒学在战国时期影响极大,韩非子将其与儒学并称为“显学”。B.墨子的“兼爱”思想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相爱,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为天下人不相爱所致。C.“圣人”有多种解释,在“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中,“圣人”指的是孔子。D.在中国哲学史上,墨子被称为“平民哲学家”,他的思想学说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平民的愿望,代表了广大下层民众的利益

3、和需要。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必知乱之所自起,焉能治之。(2)诸侯各爱其国,不爱异国,故攻异国以利其国。二、能力提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公孟子谓子墨子曰:“君子共己以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子墨子曰:“是言有三物焉,子乃今知其一身也,又未知其所谓也。若大人行淫暴于国家,进而谏,则谓之不逊;因左右而献谏,则谓之言议。此君子之所疑惑也。若大人为政,将因于国家之难,譬若机之将发也然,君子之必以谏,然而大人之利。若此者,虽不扣必鸣者也。若大人举不义之异行,虽得大巧之经,可行于军旅之事,欲攻伐无罪之国有之也,以广辟土地著

4、税伪材出必见辱所攻者不利而攻者亦不利是两不利也若此者,虽不扣必鸣者也。且子曰:君子共己待,问焉则言,不问焉则止,譬若钟然,扣则鸣,不扣则不鸣。今未有扣,子而言,是子之谓不扣而鸣邪?是子之所谓非君子邪?”公孟子义章甫搢忽儒服,而以见子墨子曰:“君子服然后行乎?其行然后服乎?”子墨子曰:“行不在服。”公孟子曰:“何以知其然也?”子墨子曰:“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晋文公大布之衣,牂羊之裘,韦以带剑,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楚庄王鲜冠组缨,纟夆衣博袍,以治其国,其国治。昔者越王勾践剪发文身,以治其国,其国治。此四君者,其服不同,其行犹一也。翟以是知行之不在服也。”公孟子曰:

5、“善!吾闻之曰宿善者不祥。请舍忽,易章甫,复见夫子可乎?”子墨子曰:“请因以相见也。若必将舍忽、易章甫,而后相见,然则行果在服也。”(选自墨子公孟,有删改)注共己:同“拱己”,自己拱着手。著:应为“藉”,聚敛。宿善:把该做的好事压下来不去施行。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以广辟土地/著税伪材/出必见辱/所攻者不利/而攻者亦不利/是两不利也/B.以广辟土地著税/伪材出/必见辱/所攻者不利/而攻者亦不利/是两不利也/C.以广辟土地著税/伪材出/必见辱所攻者/不利/而攻者亦不利是两不利也/D.以广辟土地/著税伪材/出必见辱所攻者/不利而攻者/亦不利/是两不利也/8.下列对文

6、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子,此处是古代对男子的美称,与“子墨子”的前一个“子”意思是一样的。B.钟,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佛教传入中国后,钟演变为报时、集众之用的响器。C.章甫,古代的一种礼帽。公西华曾说愿意戴着它做诸侯朝见天子时的司仪官。D.高冠博带,指头戴高大的帽子,腰系宽阔的衣带,这是旧时儒者的装束。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墨子首先分析了公孟子不主张主动进谏的心理。如果王公大人在国内做淫暴的事,君子主动进谏,就会被指责为不恭敬或被私下议论。B.墨子不同意公孟子的君子只有问才说的观点。墨子认为当国君施政使得国家将有大难发生、攻打无罪国家做

7、不义之事的时候,君子必须进谏。C.墨子反驳公孟子,从公孟子的类比入手:公孟子把君子比作钟,“扣则鸣,不扣则不鸣”,可是现在公孟子没扣却鸣,从而得出了公孟子不是君子的结论。D.墨子以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和越王勾践四位国君为例,在服饰上,他们都非常讲究,但都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所以成功在于行事而非服饰上。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未有扣,子而言,是子之谓不扣而鸣邪?(2)若必将舍忽、易章甫,而后相见,然则行果在服也。11.公孟子认为君子只有问时才说的原因是什么?公孟子这种思想的本质是什么?参考答案1.C解析 C项中“亡”同“无”,没有。2.D解析 D项中“乱物”意思是“纷乱之

8、事”。3.D解析 例句与D项都是使动用法。A项,动词活用为名词,偷窃财物的人;B项,名词活用为动词,伤害;C项,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显明。4.A解析 A项中“治乱者何独不然”不是宾语前置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治理混乱又何尝不是这样”。5.C解析 C项中“圣人指的是孔子”错误。本文中的“圣人”指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6.(1)圣人是把治理天下作为(自己的)事务的人,一定要知道祸乱兴起的原因,于是才能去治理。(2)诸侯各自爱自己的封国,不爱别人的封国,因此攻伐别人的封国以利自己的封国。7.A解析 “以广辟土地,著税伪材”意思是“用来扩大领土,聚敛财物”。“土地”“财物”都是名词,作为前面动词的

9、宾语,故“土地”和“著税”之间必须断开,排除B、C两项。“攻者”和“所攻者”之间构成并列关系,“所攻者不利,而攻者亦不利”,意思是“对被攻伐者不利,对攻伐者也不利”,因此在“而”之前必须断开,排除D项。8.A解析 A项,“与子墨子的前一个子意思是一样的”理解错误。子墨子的第一个“子”,冠诸姓氏之前,是明示以墨子为“师”,因为墨子一书是其弟子所记,第二个“子”就是像孔子、老子中的“子”一样,是对人的尊称。9.D解析 D项,“在服饰上,他们都非常讲究”说法错误。齐桓公、楚庄王在服饰上讲究,而晋文公、越王勾践在服饰上不讲究。10.(1)现在没有人问你,你却说话了,这岂不是所说的不敲击就响了吗?(2)

10、如果一定要放下笏板、换掉礼帽,然后才见我,那么行事的成败果真在于服饰了。11.在墨子看来,公孟子之所以认为君子只有问时才说,是因为如果王公大人在国内做荒淫残暴的事,入朝进谏,就会说你不恭顺;通过左右的人去进谏,就会说你私下议论,这是君子都感到疑惑(不敢讲话)的地方。如果问再说,就会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公孟子这种思想的本质是明哲保身,是只考虑自身利益的非君子行为。参考译文 公孟子对墨子说:“君子应拱手侍立来等待,别人问就说话,不问就不说。就像钟一样,敲击就响,不敲击就不响。”墨子说:“这种说法有三种不同情况,你现在只知其一罢了,而且对它的意义还没有搞清楚。如果王公大人在国内做荒淫残暴的事,入朝进谏

11、,就会说你不恭顺;通过左右的人去进谏,就会说你私下议论。这是连君子都感到疑惑(不敢讲话)的地方。如果王公大人施政,使得国家将有大难发生,就像弩机将要发射一样危急,这时君子必须进谏,这是对王公大人有利。像这样的情况,虽然没有敲击但也一定要发出声音来。如果王公大人做不合于义的坏事,虽然有最巧妙的方法,可以在军队里推行,想去攻打无罪的国家,并且占领它,用来扩大领土,聚敛财物,这样出战就一定要受到屈辱,对被攻伐者不利,对攻伐者也不利,这是对双方都不利的事。像这样的情况,虽然没有敲击也一定会发出声音来。而且你说:君子只需拱手侍立来等待,别人问就说话,不问就不说,就像钟一样,敲击就响,不敲击就不响。现在没

12、有人问你,你却说话了,这岂不是所说的不敲击就响了吗?照你的说法你不也算不上君子了吗?”公孟子戴着礼帽,腰间插着记事的木板,穿着儒服,来见墨子说:“君子是先注重服饰然后再注重行事呢,还是先注重行事然后才顾及服饰?”墨子说:“(君子所重在于)行事不在于服饰。”公孟子说:“怎么知道是这样呢?”墨子说:“从前齐桓公戴着高耸的冠冕,腰间系着宽大的衣带,腰悬金剑,手持木盾,就这样来治理国家,他的国家治理得很好。从前晋文公穿着粗布缝制的衣服,披着母羊皮做的皮袄,用不加文饰的牛皮来佩剑,就这样来治理国家,他的国家治理得很好。从前楚庄王戴着漂亮的冠冕,缀着华丽的冠缨,穿着针线连缀的宽大的衣服,就这样来治理国家,他的国家治理得很好。从前越王勾践剪掉头发,在身上刺上花纹,就这样来治理国家,他的国家治理得很好。这四位国君,他们的服装不同,他们的行事却是一样的。因此我知道行事(的成败)不在于服饰。”公孟子说:“对啊!我听说把该做的好事压下来不去施行的人不会有好结果,请让我放下笏板,换掉礼帽,再来见先生,可以吗?”墨子说:“请你就带着这些东西相见吧。如果一定要放下笏板、换掉礼帽,然后才见我,那么行事的成败果真在于服饰了。”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语文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