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丰顺县东海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91730213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PDF 页数:202 大小:35.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丰顺县东海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02页
2018-2019年丰顺县东海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丰顺县东海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丰顺县东海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pdf(20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18-2019年丰顺县东海中学高一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后附答案及解析)抽 选 经 典 试 题,有 针 对 性 的 考 点 中 的 难 点、重 点、考 点 进 行 强 化 训 练,力口强记忆。第1题:古诗文部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 成710题。(共22分)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髯龊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

2、可违乎?”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阅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日:“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

3、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收埋骸骨,所见无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选 自 隋书?隐逸传)7.下列句子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髯鼠,髯谓儿童下垂之发,眦谓儿童换牙。故髯批谓幼年。李士谦幼年丧父,成为孤儿。B.丁忧,指遭逢父母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

4、丧,三年内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丁母忧就是遭逢母亲丧事。C.五谷,五种谷物,所指不一。其中之一说为稻、黍、稷、麦、豆。后以五谷为谷物的通称,不一定限于五种。D.谥,古代皇帝、贵族、大臣、杰出官员或其它有地位的人死后所加的称号,一定带有的褒扬意义。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阅/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B .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阅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C.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阅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

5、D.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阅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9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士谦侍奉母亲以孝闻名,后来母亲去世,服丧时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后来)赵郡王睿以德行举荐他,他借口有病而不接受。B.李士谦遵循孔子、荀子重黍稷的习俗。前来聚会的亲朋从士谦身上看到了君子的德行,自愧不如。C.李士谦为人豪爽,乐施好善。在乡里扶危救困,甚至对待有过失的人他也极尽体恤之心。D.李士谦为人处世,认为多积阴德。他把阴德比作耳鸣,意思是阴德只能心知,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反映了他高尚的道德风范。1 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1 3 分)(1)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4 分)(2)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4 分)(3)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5 分)第2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 1 4题。(19分)方国珍,黄岩人。长身黑面,体白如瓠,力逐奔马。世以贩盐浮海为业。元至正八年,国珍杀怨家,遂与兄国璋、弟国瑛、国琅亡入海,聚众数千人,劫运艘,梗海道。太祖已取婺州,使主簿蔡元刚使庆元。国珍谋于其下曰:“江左号令严明,恐不能与抗。况为我敌者,西有吴,南有闽。莫若姑示顺从,藉为声援以观变。

7、”众以为然。于是遣使奉书进黄金五十斤,白金百斤,文绮百匹。太祖复遣镇抚孙养浩报之。国珍请以温、台、庆元三郡献,且遣次子关为质。太祖却其质,厚赐而遣之;复使博士夏煜往,拜国珍福建行省平章事,弟国瑛参知政事,国艰枢密分院佥事。国珍名献三郡,实阴持两端。煜既至,乃诈称疾,自言老不任职,惟受平章印诰而已。太祖察其情,以书谕曰:“吾始以汝豪杰识时务,故命汝专制一方。汝顾中怀叵测,欲觇我虚实则遣侍子,欲却我官爵则称老病。夫智者转败为功,贤者因祸成福,汝审图之。”是时国珍岁岁治海舟,为元漕张士诚粟十余万石于京师,元累进国珍官至江浙行省左丞相衢国公,分省庆元。国珍受之如故,特以甘言谢太祖,绝无内附意。及得所谕

8、书,竟不省。吴元年克杭州。国珍据境自如,遣间谍假贡献名觇胜负,又数通好于扩廓帖木儿及陈友定,图为掩角。太祖闻之怒,贻书数其十二罪,复责军粮二十万石。国珍集众议,郎中张本仁、左丞刘庸等皆言不可从。有丘楠者,独争曰:“彼所言均非公福也。惟智可以决事,惟信可以守国,惟直可以用兵。公经营浙东十余年矣,迁延犹豫,计不早定,不可谓智。既许之降,抑又倍焉,不可谓信。”国珍不听,惟日夜运珍宝,治舟楫,为航海计。九月,太祖已破平江,国珍乃遣子关奉表乞降。太祖览而怜之,赐书曰:“今者穷蹙无聊,情词哀恳,吾当以汝此诚为诚,不以前过为过,汝勿自疑。”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曰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数

9、岁卒于京师。选 自 明史列传十一有删节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藉以观变藉:凭借B.贻书数其十二罪 数:数次C.拜国珍福建行省平章事 拜:授予 D.既许之降,抑又倍焉 倍:背叛1 1、对文中画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日/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数岁卒于京师B.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曰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数岁卒于京师C.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曰/若来得毋晚乎/国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数岁/卒于京师D.遂促国珍入朝/面让之曰/若来得毋晚乎国

10、珍/顿首谢授广西行省/左丞食禄不之官/数岁卒于京师1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方国珍杀死仇家获罪,他与兄弟方国璋、方国瑛、方国琅一起逃亡到海上,聚集数千部属,开始抢劫过往船只。B.方国珍能洞悉周边形势,江左难以对抗,吴、闽又构成威胁,所以只能表面顺从,以此为契机来观察形势。C.朱元璋不但没有接受方国珍的人质,而且还给予厚赐送还人质,另授予方国珍兄弟数人官职,想借此探听他的虚实。D.方国珍屡屡食言,朱元璋对其有怨恨,但还是赦免了他的罪过,并封赏他食禄而不赴任的虚职,显示出君王的器量。1 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及教材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 分)(

11、1)煜既至,乃诈称疾,自言老不任职,惟受平章印诰而己。(3 分)(2)汝顾中怀叵测,欲觇我虚实则遣侍子,欲却我官爵则称老病。(3 分)(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智;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4 分)第 3 题:文言文阅读(1 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房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人。幼聪敏,博览经史,工草隶,善属文。年十八,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父病绵历十旬,玄龄尽心药膳,未尝解衣交睫。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玄龄在

12、秦府十余年,常典管记,每军书表奏,驻马立成,文约理赡,初无稿草。高祖尝谓侍臣日:“此人深识机宜,足堪委任。每为吾儿陈事,必会人心,千里之外,犹对面语耳。“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谐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隐太子将有变也,太宗令长孙无忌召玄龄及如晦,令衣道士服,潜引入阁计事。及太宗入春宫,擢拜太子右庶子,赐绢五千匹。贞观元年,代萧璃为中书令。论功行赏,以玄龄及长孙无忌、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为第一,进爵邢国公,赐实封千三百户。三年,拜太子少师,固让不受,摄太子詹事,兼礼部尚书。明年,代长孙无忌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既任总百司,虔恭夙夜,尽心竭节,不欲一物

13、失所。闻人有善,若己有之。明达吏事,饰以文学,审定法令,意在宽平。不以求备取人,不以己长格物,随能收叙,无隔卑贱。论者称为良相焉。高宗居春宫,加玄龄太子太傅,仍知门下省事,监修国史如故。寻 以 撰 高祖、太宗实录成,降玺书褒美,赐物一千五百段。其年,玄龄丁继母忧去职,特敕赐以昭陵葬地。未几,起复本官。太宗亲征辽东,命玄龄京城留守,手诏曰:“公当萧何之任,朕无西顾之忧矣。”军戎器械,战士粮縻,并委令处分发遣。玄龄屡上言敌不可轻,尤宜诫慎。寻与中书侍郎褚遂良受诏重撰 晋书。二十三年,驾幸玉华宫,时玄龄旧疾发,诏令卧总留台。及渐笃,追赴宫所,乘担舆入殿,将至御座乃下。太宗对之流涕,玄龄亦感咽不能自胜

14、。敕遣名医救疗,尚食每日供御膳。若微得减损,太宗即喜见颜色;如闻增剧,便为改容凄怆。后疾增剧,遂凿苑墙开门,累造中使候问。上又亲临,握手叙别,悲不自胜。皇太子亦就之与之诀。寻薨,年七十。废朝三日。旧唐书?房玄龄传)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 项 是(3分)()A.工草隶,善属文 属:写作B.文约理赡 赡:充足C.潜引入阁计事 潜:偷偷地D.仍知门下省事 知:了解5.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B.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

15、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C.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D.玄龄既遇/知己罄竭心力知/无不为/贼寇每平/众人竞求珍玩/玄龄独先收人/物致之幕府及有谋臣/猛将皆与之潜相申结/各尽其死力。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房玄龄从小就很聪明,书法、文章俱佳。父亲生病时间很长,他尽心服侍。B.房玄龄与唐太宗李世民一见如故。房玄龄尽心尽力为李世民出谋划策,延揽人才。C.房玄龄一度因为人中伤,被李世民驱斥,后

16、又被召回。D.李世民将房玄龄比之于汉高祖的萧何。房玄龄病重之际,得到了皇帝厚待。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 分)(1)太宗徇地渭北,玄龄杖策谒于军门,太宗一见,便如旧识,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5分)(2)隐太子以玄龄、如晦为太宗所亲礼,甚恶之,谐之于高祖,由是与如晦并被驱斥(5 分)第 4 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 1 4 一1 7 题。(1 5分)甲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嗟乎

17、!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郑子、要弘、师襄、老聃。郑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 是 而(韩 愈 师说)乙见善,修然 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 必以自好也;不善在

18、身,苗“然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 谀 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净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荀 子 修身)【注】修然:整饬的样子。存:省视。介然:坚定不移的样子。菌:通“灾”。1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学而大遗 遗:丢弃B.圣人无常师 常:普通的,凡庸的C.吾师道也 师:学习D.愀然必以自省也 愀:容色变得严肃1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

19、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B.惑而不从师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D.其下圣人也亦远矣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1 6.请 用“/”为乙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故 君 子 隆 师 而 亲 友 以 致 恶 其 贼 好 善 无 厌 受 谏 而 能 诫 虽 欲无进 得 乎 哉?1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2)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第5题:阅 读 下 面 论语选段,回答问题。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

20、如之何?”有若对日:“盍彻乎?”日:“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 日:“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 语 颜渊)1、下列各项是对上面选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减轻老百姓的负担才能使老百姓脱离贫困与饥饿的窘况。B.避免过于苛暴的措施,才能达到长治久安的目的。C.按照时令来役使百姓,老百姓就会服从君王的统治。D.君王不应搜括民脂民膏来聚敛财富,老百姓富足君王才富足。2、结合上面的选段,分析下面选段所体现的儒家思想。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 语 子路)答:3、翻译以下两个句

21、子。盍彻乎?既庶矣,又何加焉?第6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 成1 4 7 6题。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1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解释,

22、不正确的一项是()A.越国以鄙远 鄙:当作边邑B.共其乏困 共:同“供”,供给C.又欲肆其西封 肆:肆意D.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侵损1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夫晋,何厌之有 四海之大B.敢以烦执事 以乱易整,不武C.朝济而夕设版焉 盘盘焉,困困焉D.夜缱而出 因人之力而敝之1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烛之武在国家危急关头,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去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B.烛之武巧妙地利用了秦、晋之间的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终于说服了秦伯。C.烛之武斗争策略的巧妙表现在,他奉命去说秦君

23、,完全是为了郑国的利益,而他在说辞里表现的是处处为秦晋两国着想,处处替秦国说话,这就更使秦君易于入耳。D.当秦国单独退兵之后,子犯发怒要攻打秦军,秦、晋关系一下子转而紧张起来,最后晋文公讲了一番道理,晋军偃旗息鼓,一场风波,终于平息。第 7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 成 1 3-1 5 题。(9分)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劝学)嗟 乎!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

24、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星,愚益愚。呈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问之,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1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彰:清楚B.不耻相师 耻:

25、以为耻C.士大夫之族 族:家族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惑:糊涂1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吾尝跋而望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B.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C.其皆出于此乎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或师焉,或不焉1 5.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劝学选段以学习的作用论述“学不可以已”。认为人变得聪明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善假于物”。B.劝学选段连用四个生活中常有的经历设喻,阐明借助外部条件和注重积累的重要作用,借此证明人通过学习,能弥补自身不足。C.师说选段承接对师道的论述,用三组对比,写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做法和不

26、同的结果,批判了当时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D.师说选段最后对士大夫之族评论批判的力度加深,“其可怪也欤!”这个结语采用了感叹的语气,富有感情色彩,它不仅表露了作者的不满情绪,而且显示出对他所批判的论敌的鄙夷和蔑视。第 8 题:第9 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 0 小题。秦孝公据嵯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27、合从缔交,相举为一。(选 自 贾 谊 过秦论)9.下面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秦孝公据靖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B.秦孝公据靖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C.秦孝公据嵋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D.秦孝公据嵋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1 0.将下列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第1

28、 0题: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以下问题。(1 6分)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日: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俗自为报私仇也,非能为吴。”吴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盍余、属庸将兵围楚之潜(水名);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盍余、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日:“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日:“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

29、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鳗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光顿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阶介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镀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 僚 立 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史 记 刺客列传)5、”/”给下列文段断句。(4分)夹 立 侍 皆 持 长 钺 酒 既 酣 公 子 光 详 为 足 疾 入 窟 室 中 使 专 诸置 匕 首 鱼 炙 之 腹 中

30、 而 进 之 既 至 王 前 专 诸 擘 鱼 因 以 匕 首 刺王 僚6、解释下列加点的实词。(2分)1)善客待之2)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7、翻译下列语句。(6分)1)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译文:O2)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鳗之臣,是无如我何。译文:O8、吴王阖闾能立王成事的原因有哪些?(4分)答:第 n 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 成 1 5题。(2 0 分)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项王即日因留沛

31、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日:“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 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

32、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踞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一一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 士!能复饮乎?”樊哙日:“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

33、坐。”樊哙从良坐。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 意:料想B.令将军与臣有郤 郤:通“隙”,隔阂,嫌怨C.欲诛有功之人 诛:惩罚D.毫毛不敢有所近 近:接近、沾染2.下 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得复见将军于此/樊哙覆其盾于地B.以待大王来/请以剑舞C.与之同命/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D.劳苦而功高如此/立而饮之3.下列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表现项羽“刚愎自大”性格的一组是(3分)()项王、项伯东向坐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项王曰:“壮士,一一赐之卮酒。”项王未有以应,曰:“坐。”项王按剑而踞曰:“客何为者?”范增数

34、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A.B.C.D.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鸿门宴设于项羽军中帐内,刘邦为宾,从座位安排上即可看出,谋士范增在项羽心中的地位,尚不及告密的项伯,君臣隔阂,事不可谋已初露端倪。B.宴会前后的称谓变化,体现了人物之间微妙而复杂的关系,项伯、范增、项庄都是项羽的部下,他们称项羽为“项王”“君王”,显然出项羽自恃强大、不可一世的心理状态。C.刘邦貌似心诚、吹捧的话语,使项羽轻易改弦更张。从中也可以表现出刘邦多谋善断、委曲求全、随机应变的复杂性格。D.樊哙带剑拥盾入门,瞋目视项王,而项王赐之卮酒、彘肩,表现了樊哙的智勇双

35、全,对项羽指责中又满含尊重,同时也颇受项羽尊重。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 分)(1)谢日:“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5 分)译文: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3 分)译文:第 12题:文 言 文 阅 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 成 47 题。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髯龊

36、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阅讼,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

37、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将万计。收埋骸骨.,所见无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士谦日:“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

38、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选 自 隋 书 隐逸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将讽朝廷 讽:劝说。B.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德:道德高尚。C.士谦罄竭家资 罄:尽D.会葬者万余人 会:恰好5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李士谦乐善好施的一组是()(3分)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吾家余粟,本图振赡A.B.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C.D.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士谦侍奉母亲以

39、孝闻名,后母亲去世,服丧时消瘦得只剩下一副骨架。(后)赵郡王睿以德行举荐他,他借口有病而不接受。B.李士谦遵循孔子、荀子重黍稷的习俗,每逢社日先摆上黍米饭。前聚会的亲朋从士谦身上看到了君子的德行,自愧不如。C.李士谦虽家境殷实,但厉行节俭,在乡里扶危救困,甚至对待有过失的人他也极尽体恤之心。I).李士谦为人处世多积阴德。他把阴德比作耳鸣,意思是阴德只能心知,不足为外人道也,这反映了他高尚的道德风范。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5 分)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墓。(5 分)第

40、13题:第 14题: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 7 题。高弘图,字研文,胶州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授中书舍人,擢御史。枫棱自持,不依丽人。天启初,陈时政八患,请用邹元标、赵南星。巡按陕西,题荐属吏,赵南星纠之,弘图不能无望,代还,移疾去。魏忠贤亟攻东林,其党以弘图尝与南星有隙,召起弘图故官。入都,则杨涟、左光斗、魏大中等已下诏狱,锻炼严酷。弘图果疏论南星,然言“国是已明,雷霆不宜频击”,“诏狱诸臣,生杀宜听司败法”,则颇谓忠贤过当者。疏中又引汉元帝乘船事,忠贤方导帝游幸,不悦,矫旨切责之。后谏帝毋出碑东郊,又极论前陕西巡抚乔应甲罪,又尝语刺崔呈秀。呈秀、应甲皆忠贤党,由是忠贤大怒,拟顺天巡按,不用

41、。弘图乞骸骨,遂令闲住。庄烈帝即位,起故官。劾罪田诏、刘志选、梁梦环。擢太仆少卿,复移疾去。三年春,召拜左佥都御史,进左副都御史。五年,迁工部右侍郎。方入署,总理户、工二部中官张彝宪来会,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居十年不起。十六年,召拜南京兵部右侍郎,就迁户部尚书。明年三月,京师陷,福王立,改弘图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疏陈新政八事,并褒纳焉。当是时,朝廷大议多出弘图手。内札用户部侍郎张有誉为尚书,弘图封还,具奏力谏,卒以廷推简用。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其年十月,弘图四疏乞休,乃许之。弘图既谢政,无家可归,流寓会稽。国破

42、,逃野寺中,绝粒而卒。(节选自 明史高弘图传)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弘图不能无望,代还无望:没有希望。锻炼严酷锻炼:罗织罪名,陷害人。弘图封还,具奏力谏封还:缄封退还。弘图既谢政谢政:辞官退休。5.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B.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C.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D.中官议设东厂/弘图争不得/遂乞休/不许/加太子少师/

43、改户部尚书/寻以太后至进太子太保。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高弘图对人宽容,不愿依附别人。天启初年,他请求任用邹元标、赵南星,后来他外出巡察陕西时因推荐的官吏有过失而被免职。后 来“东林党”事件中,他客观进谏,并没落井下石。B.高弘图以国事为重不惧权贵,敢于进谏。魏忠贤为镇压东林党人而起用他,他在奏章中却指责魏忠贤做得太过分,并且谏阻皇帝到东郊出游,同时也对乔应甲、崔呈秀提出指责。C.高弘图对朝廷忠心耿耿,但仕途多舛。庄烈帝时,官复原职,上书弹劾田诏、刘志选、梁梦环。与张彝宪不和,多次上书请辞,触怒皇帝,削职为民,十年后才被重新起用。D.高弘图为国事力谏,

44、屡屡受挫。在对任用张有誉担任尚书及对宦官们讨论开设东厂的问题上,他虽极力谏阻,最终未能成功,于是请求退休,后来国家破亡,绝食而死。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分)(1)由是忠贤大怒,拟顺天巡按,不用。弘图乞骸骨,遂令闲住。(5分)(2)弘图耻之,不与共坐,七疏乞休。帝怒,遂削籍归,家居十年不起。(5分)第 1 5 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 1 1 题。晁错,颍川人也。以文学为太常掌故。错为人峻直刻深。孝文帝时,诏以为太子舍人、门大夫、家令。以其辩得幸太子,太子家号曰“智囊”。数上书,孝文时,又言宜削诸侯事,及法令可更定者,书凡三十篇。孝文不听,然奇其材,迁为中大夫。当是

45、时,太子善错计策,袁盎诸大功臣多不好错。景帝即位,以错为内史。错常数请间言事,辄听,宠幸倾九卿,法令多所更定。迁为御史大夫,请诸侯之罪过,削其地,收其枝郡。奏上,上令公卿列侯宗室集议,莫敢难,独窦婴争之,由此与错有郤。错所更令三十章,诸侯皆喧哗疾晁错。错父闻之,从颍川来,谓错曰:“汝用事,即侵削诸侯,疏人骨肉,口让多怨,汝何为也?”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天子不尊,宗庙不安。”错父曰:“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吾去汝归矣!”遂饮药死,日:“吾不忍见祸逮身。”死十余日,吴楚七国果反,以诛错为名。及窦婴、袁盎进说斩错。上默然良久,后乃使中尉招错。晁错衣朝衣斩东市。晁错已死。谒者仆射邓公为校尉,击吴楚

46、军为将。还,谒见上。上问曰:“闻晁错死,吴楚罢不?”邓公曰:“吴王为反数十年矣,发怒削地,以诛错为名,其意非在错也。且臣恐天下之士噤口,不敢复言也!”上曰:“何哉?”邓公曰:“夫晁错患诸侯强大不可制,故请削地以尊京师,万世之利也。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于是景帝喟然长息,目:“公言善。吾亦恨之。”太史公曰:晁错为家令时,数言事不用。后擅权,多所变更。诸侯发难,不急匡救,欲报私仇,反以亡躯。语曰:“变古乱常,不死则亡”,岂错等谓邪?(选自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有删改)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错常数请问言事 数:多次B

47、.口让多怨,汝何为也 让:责备C.吾亦恨之 恨:痛恨D.吾不忍见祸逮身 逮:及、殃及9 .对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3 分)A.以其辩得幸太子 以其无礼于晋B.后乃使中尉招错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C.刘氏安矣,而晁氏危矣 今行而无信D.汝何为也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1 0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语句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 0 分)(1)计划始行,卒受大戮,内杜忠臣之口,外为诸侯报仇,臣窃为陛下不取也。(3分)(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4 分)(鸿门宴)(3)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3 分)(荆轲刺秦王)1 1 .简要概括第I

48、 卷文言文中晁错的形象特点(3 分)第 1 6 题:阅 读 劝学一文,完成问题。劝学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糅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践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度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

49、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驾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1 0 分)k s 5 u(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 分)(2)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4分)(3)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3 分)第 1 7 题:阅读下面文段,完成4 一7 题(每题3 分)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

50、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然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铺,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5、对下列加点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 分)()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A.两个“以为”意思相同,两个“兵”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