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9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9篇.docx(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集锦9篇小学数学教案 篇1 学情分析: 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比拟、分类和象形统计图,对已经分好类的事物进展计数,填写统计表不太困难,关键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和整理数据,能利用统计图表中的数据作出简洁的打算,能和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在理解的根底上初步体验数据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过程。 2:让学生通过熟悉简洁的条形统计图,能依据统计图提出和解决一些简洁的数学问题。 3:让学生通过独立思索、小组合作、沟通等方式体验统计的必要性,培育初步的统计意识和创新意识;通过在评价中培育学生的自信念,体验胜利的喜悦,培育学
2、生初步的创新力量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初步了解数据的整理过程,熟悉条形统计图。 2:难点:会把统计结果在方格图上表示出来。 教具预备: 卡纸、口算题、彩笔。 教学方法: 以情景教学为主,为学生供应真实的生活情景,以组织学生出游为导学和学生活动的线索,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1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3敬重学生,和谐进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设疑激趣。 师:同学们“六 一”儿童节就要到了,大家想去什么地方玩?(播放公园、调皮猫乐园、香陈湾游乐园的漂亮风光。) 生:答。 师:刚刚大家纷纷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我们只能去一个地方,怎么办呢?为了让去的地方使大
3、多数同学满足,我们必需对大家的想法进展调查。(板书课题:统计)。教师想请同学们帮助了解大家都愿去什么地方游玩?谁帮教师出出办法? (同学们各抒己见,发表意见和想法) 师:大家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好方法,真了不起!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一样的情景,让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就在身边,不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了学生参加学习的动机,使学生自然地进入学习的情景。 二:引导沟通,探究新知。 师:下面发挥集体的力气,小组合作、探究,小组长记录调查结果并汇报调查的方法,大家竞赛一下哪一组争论的好,答复的正确,速度快。留意每人只选一个地方。 师:听到小朋友们的精彩的发言,教师感到特殊快乐。动动小脑
4、筋想一想你们用什么方法来调查小组成员的意见呢?说说用什么方法来调查小组成员的意见的! (得出:逐一问、做标记、举手表决、“正”字统计法等) 师:大家真是爱动脑筋的小机智,向同学汇报你们组的争论结果吧! 师:小朋友们真聪慧!现在就挑出你们最喜爱的方法和你的同桌说说吧。 设计意图:教师充分给学生独立思索、合作沟通的时间,探究统计的方法,此时并没有最优方法,而是放手让他们相互沟通沟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最优方法,并在实践中逐步修正,让学生多中选优,择优而用。 师:同学们的统计方法有许多,今日,咱们学习依据调查结果绘制一个统计图。让我们先观赏别人绘制的美丽的、标准的统计图。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材解读:
5、 “分数墙”是分数线型模型的一种进展,利用“分数墙”可以直观地将分数的大小比拟(同分母和同分子)和分数的加减计算(同分母)学问进展了全面系统的复习,在接触分数的初步熟悉(二)的第一节课比大小,已帮忙学生建立了简洁的分数学问框架,在这,再次帮忙学生建立起分数比 较和计算的统一模型,也作本单元的一个总结。 学生解读: 学生已经初步把握了分数比拟和计算的形式方法,对于小学生而言,直观详细的模型对于学生进展理解和记忆都很有帮忙,“分数墙”可以看作是分数的线型模型的推广,可以为学生进一 步将分数进展抽象,将分数表示在数射 线上做预备。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1.对分数的大小比拟和加减计算进展整理。
6、2.以“分数墙”为依托, 发觉和列举大小相等的分数。 过程力量和方法: 1.通过对“分数墙”的观看、探 究,直观建立起分数大小比拟和加减法计算的统一模型。 2.能够简洁、有条理地表达思索过程。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会分数大小比拟、加减计算在详细情境中的有用性。 教学重点、难点: 在分数墙上比拟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的大小、 做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放式导入 1.熟悉“分数墙” 认真观看 沟通 设计意图: 帮忙学生建立直观感受 二、核心过程推动 1.运用分数墙解决比大小问题 (1)比拟分母一样的分数利用分数墙比一比7/16与11/16的大小
7、 (2)比拟分子一样的分数 比拟5/6与5/7的大小 2.小结:分母一样、分子一样的分数在分数墙中也可以通过找到两个分数比拟大小 3.练一练(P36) 11/1615/ 16, 1/91/6 4/74/9 4.一样分母的分数加减计算 加法 (1)试一试:4/9+5/9 (2)你怎么想的? 减法 (1)7/10-4/10 (2)沟通:类似于在数射线 上做分数加减法。 5.练一练(p37) 2/7+4/7 4/12+7/12 9/16-4/16 6.相等的分数 你能不能在“分数墙”上找一找,哪些分数是相等的? (1)记录 (2)你是怎么找的?推出方法:画一条竖线 设计意图: 利用“分数墙”来比拟一
8、样分母的分数,可直观找到这两个分数进展比拟。 利用“分数墙来比拟”来比拟相 同分子的分数,可直观找到这两个分数进展比拟。 一样分母的 分数的加减法也可以在“分数墙”上直观地予以解决。 三、拓展式延长 1.填入适宜的数 3/20+=15/20 -5/13=5/13 15/21-=8/21 2.补充练习 独立 思索后完成练习 设计意图: 变式练习 拓展学生思路 反思与重建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一、提醒课题 今日我们复习的内容是有关简易方程的学问,通过复习要进一步理解用字母表示数的优点,会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方程,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二、复习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公式,
9、运算定律 1、 出示表: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 名称 用字母表示 加法交换律 ab=ba 加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安排律 (ab)cacbc 2、请学生说平面图形面积计算公式和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公式。 3、用字母还可以表示数量关系,a表示单价,b表示数量,c表示总价,说出分别求总价、单价及数量的字母公式。 4、练习:期末复习第16题。 5、求含有字母式子的值。做期末复习第17题。 (1)原来每月烧的煤用30c表示;现在每月烧的煤用30(x-15)表示。 (2)学生计算现在每月烧煤的千克数。 三、复习方程的意义和解方程 1、什么
10、是方程?什么是方程的解和解方程?方程和等式关系是怎样的? 2、练习:做期末复习第18题。 学生练习。讲解第(3)题,在方程3xy中y21,先把y21代人原方程成为3x21再解方程。 3、做期末复习第19题。 请学生说一说解方程的方法。 4、做期末复习第20题。 学生列方程并解方程。 四、复习列方程解应用题 1、(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特征是什么?解题时关键是找什么? (2)请学生说一说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做期末复习第2123题。 第21题: 学生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并解答,依据已列方程写出另外两个不同的方程。 第22题: 师画线段图表示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学生列方程解答。 第23题:
11、学生说数量关系式、列方程解答。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内容。 六、布置作业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把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2、初步学会在小数除法中用“四舍五入”法截取商的近似值。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把握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难点:学会看余数不商取商的近似值。 三、教学预备: 多媒体 四、教学过程: A、复习预备: 8.746保存一位小数约(),保存两位小数约是()。 B、讲授新课: 出例如1:我国的原煤产量1981年是6.2亿吨,1991年到达10.9亿吨。1991年的原煤产量是1981年的多少倍?(得数保存一位小数) 1、理解题意,求什么?分析数
12、量关系。 2、列式计算:10.96.21.8 3、题目要求我们商怎样?保存一位小数我们商应当除到哪一位?(学生独立完成) 4、横式1.8前面用什么符号?为什么?答语要留意什么? 例2:一台织布机12小时织布62.55米,平均每小时织布多少米?(得数保存两位小数) 1、审题、理解题意,学生试做? 2、争论:竖式商除到哪一位?为什么? C、稳固练习: 计算求下面各题商的近似值。(得数保存三位小数) 45179.9101 D、师生归纳: 1、学生争论:计算小数除法,需要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2、学生归纳后,集读P-55最终一段。 E、强化练习: 1、P-40试一试教师巡回指导,留意学生是否把握方法。
13、 2、P-40第一题。 F、课堂小结: 1、截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是怎样的? 2、要截取商的近似值还要留意什么? G、布置作业:P-40其次题、第三题和第四题。 课后小结: 本课是建立学生已经把握如何取一个小数的近似值根底上教学的,所以,我在教学中的重点是放在让学生知道列竖式计算时商要除到那一位,我出例如题,列出算式,然后让学生依据题意列竖式计算,有地同学算到了许多位,有的同学只算到了第三位,在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根底上,理解除到哪一位,为什么要除到比保存的小数为数多一位,从而归纳出取商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其实,在教学中,我还忽视了学问的应用价值最好在课的完毕时让学生思索在什么状况下我们我取商
14、的近似值,在实际生产、生活有哪些应用?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把握用正比例学问解答含有正比例关系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使学生娴熟地推断两种相关联的量是否成正比例,从而加深对正比例意义的理解。 3.进展学生探究解决问题策略的力量,帮忙其构建相应的学问构造。 【教学重点】: 1.推断题中相对应的两个量和它们的比例关系。 2.利用正比例的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运用比例学问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1.把握用比例学问解答解同意用题的步骤和方法。 2.理解“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构造特点,从而构建学问构造。 【教学预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回忆旧知 1.
15、师:本节课是我们这个学期最终的一节新课,我们知道最终一节课上的是我们所学的学问来解决问题,盼望大家用精彩的表现完成这节课,大家有没有信念! 生:齐答:有! 师: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已经学过的学问吧! (课件出示:)我会推断:推断以下每题中的两个量是不是成比例,成什么比例? (1)购置课本的单价肯定,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 (2)差肯定,减数与被减数。(不成比例) (3)总路程肯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 (4)零件总数肯定,生产的天数和每天生产的件数。(成反比例) 2.师:假如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肯定),正比例关系可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板书: (肯定) 3.
16、师:假如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乘积(肯定),反比例关系可以用哪个式子来表示?(板书: xy=k(肯定) 4. 师:看来同学们正比例和反比例的学问学得都很不错,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今日的新学问吧!今日我们就一起来讨论用比例解决问题。(板书课题:用比例解决问题) 二、提醒课题、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5(课件出示:情境图) 1.回忆旧知 师:从这幅图中你能知道哪些信息?(指名答复)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多少钱?想请我们帮她算一算,你们能帮这个忙吗? (1)学生自己解答,然后沟通解答方法。 (学生可以先求出单价,再求总价或先求出用水量的倍数关系再求总价。) (2)师:像这样的
17、问题也可以用比例的学问来解决。 2. 探究解法 (1)梳理两种相关联的量 师:用比例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思索(课件出示) 问题中有哪两种量?它们对应的数据分别是多少? 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依据什么推断的? 依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 )肯定,所以( )和( )成( )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 )和( )的( )相等。 3.用比例解答。 假如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请依据表中相对应的数据和推断列出比例式,然后解答。 知道每吨水的价钱肯定,所以水费和用水量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量的比值相等。 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x元。列出比例是:(12.8:8=x:
18、10),比例的解是x=16。(板书解法1) 师:你是怎么想的?(依据上面的数据,概括:由于每吨水的价钱肯定,所以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 12.88=x10 板书: 解:设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元。 12.8 :8 =:10 或 8:12.8=10:x 8=12.810 8= 12.810 = = =16 =16 答:李奶奶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6元。 师:12.88和x10 分别表示什么?(水费单价) 让学生再思索,看看有没有消失其它比例的解法,假如有,教师也要进展评析。(学生可能通过复习题3的复习,想出不同的解法。) 假如列出的比例是812.
19、8=10x 可以吗?为什么?(可以,由于812.8 和10x 都表示1元可以用水多少吨,是肯定的,板书解法2) 师:这个问题我们用比例的学问解决了,你有什么方法检验自己的解答是正确的呢?(启发学生自主选择检验方法。如:将结果代入原题、运用比例的根本性质、用算术方法或一般方程方法解答来检验等。) 4.即时练习 师:同学们很了不起,帮李奶奶解决完了问题,能再帮王大爷解决一个问题吗? 课件出示:“王大爷家上个月的水费是19.2元,他们家上个月用了多少吨水?”让学生进展变式练习。) 5. 提炼方法 师:解决了两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反思一下刚刚的学习过程,归纳出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步骤,好吗? 得出用比例解决
20、问题的“五步曲”(板书): 一梳(梳理相关联的两种量) 二判(推断相关联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三列(设未知x,依据推断列出比例) 四解(解比例) 五检(用自己娴熟的方法来检验)。 1. 教材60页的做一做:1题。 2. 教材练习九的第3、5题。 三、全课总结。 今日你们有什么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 教材第35页 【教材分析】 这局部教材的编排主要是对本单元所学过的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进展整理和复习。 【学情分析】 学习完这一单元,学生对于两位数加、减法笔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以及相应的用数学解决问题有了肯定的理解。但存
21、在着各种各样的小问题。因此,复习笔算时,教师留意先让学生通过争论和沟通,比拟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的一样点和不同点,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法则,作为复习笔算的预备。接着复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最终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两步式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有关学问,并能运用所学学问解决简洁问题。 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发觉问题、分析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娴熟地进展计算。 难点:提高发觉问题、分析思索问题、解决问题的力
22、量。 【教学预备】 课件、口算题卡等 【教学流程】 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复习整理整理和复习本单元学问 稳固应用通过练习稳固加深对学问的理解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学问和方法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爱游泳吗?(喜爱)游泳是一个很好的健身运动,教师也特别喜爱。教师的家就住在维多利亚度假村四周,所以也常常去游泳。(出示游泳池情境图) 看!他们游得多愉快呀! 出示问题:游泳池里原来有41个人,上来18个人后,又下去16个人,现在游泳池里有多少个人?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学生汇报:39人。 师:太正确了!你能说一下是怎么算出来的吗? 学生快乐地说:原来有41个人,上来18个人后,游泳池
23、内还有41-18=23个人,又下去16个人,那么现在游泳池内还有23+16=39人。 师:太棒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哪些学问?(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师:对,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进展整理和复习。看谁不仅会算,而且能运用学过的学问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复习整理】 1.教学例1。 (1)课件出例如1主题图。 师:情境图中,同学们在干什么? 生:对本单元的学问进展整理。 师:依据情境图中供应的信息,你能把本单元所学的学问进展整理吗? 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对本单元的学问进展整理,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整理得最全面。 (2)学生相互沟通,教师巡
24、察,把握学生整理的状况。 (3)小组汇报,全班沟通。 (4)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板书各局部内容,对学生予以确定。 (5)师:同学们都整理得特别全面,有的小组补充得也特别好。接下来,我们就先针对笔算加减法来进展复习。 实物投影展现学生整理得结果。 笔算加法:一样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笔算减法:一样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借一。 连加连减:计算时,按从左往右的挨次依次算,可以分步笔算,也可以两步连在一起用简便写法算。 加减混合:分带括号和不带括号两种状况:假如不带括号,按从左往右的挨次依次算;假如带有括号,应当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加减混合的应用
25、:先找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关键词语和要解答的问题,再依据关键词语选择适宜的列式方法,最终利用已知条件得出答案。最终不要遗忘写答语。 对学生的整理教师要赐予确定,并引导学生单独思索加减法、连加、连减的一样点和不同点,以及简单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沟通想法。 2.教学例2。 课件出例如2。 (1)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说一说每道题的计算挨次和计算方法。 (2)依据例2的计算方法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七第2题。 【稳固应用】 1.完成教材第36页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七第3题。教师巡察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推断结果及方式。 3.完成练习七第4、5题。先读题理解题意,然后独立完
26、成,在小组内沟通、争论,答复解题思路。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能跟同学们沟通一下吗?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1.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 2.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 3.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 4.加减混合的运算挨次、计算方法及应用。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6页体积计算和练一练,练习二十第5一14题,练习二十后的思索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加深理解和把握已经学过的体积计算公式,进一步了解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进展体积计算。 教具预备: 三个大小不同的物体,如文具盒、橡皮、粉笔盒等;练习二十第13题的长
27、方体(用橡皮泥做成)。 教学过程: 一、提醒课题 1口算。 让学生口算练习二十第5题。 2引入课题。 今日这节课,复习立体图形的体积计算。(板书课题)通过复习,要进一步把握已经学过的体积计算公式,更加清晰这样公式的推导过程及相互之间的联系,能依据公式正确地进展体积计算。 二、复习体积计算 1复习体积的意义。 出示三个大小不同的物体。提问:这三个物体的大小一样吗?大小不同就是什么不同?什么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哪个物体的体积最大,哪个物体体积最小, 2复习体积的计算。 (1) 提问:我们学过哪些形体的体积?(分行板书画出正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的图形)请同学们在课
28、本第106页用字母表示出这样形体的体积计算公式。一边写一边看每个图形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关系,再思索这些体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指名学生口答体积计算公式,教师接在每个立体图形后面板书相应的体积公式。提问:这些体积计算公式里,哪一个是其他几个的根底?谁来说一说,我们是怎样由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推导出其他体积计算公式的?教师进一步说明体积公式推导过程的联系,并在图形之间用箭头表示出来 (2) 归纳柱体体积公式。请同学们比拟一下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的体积公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说明:正方体、长方体和圆柱体,它们上、下底面是完全一样的。像这样从上到下一样大小的直直的形体,一般都叫做柱体。从上面统一的公式可
29、以看出,这样形体的体积,都用底面积乘高计算。 3学生练习 (1)做练一练第l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说明计算体积一般按体积计算公式进展。 (2)做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口答算式和结果,教师板书。追问:求容积是按什么来计算的?要留意什么?指出;计算容积按计算体积的方法进展,要留意应沉着器里面测量长度,结果一般用容积单位。 三、综合练习 1做练习二十第6题。 让学生先在课本上推断。指名学生口答,错误的说法要求说明理由。 2争论练习二十第7、8题 提问:第7题里,沙填在沙坑里后成什么外形?第8题圆柱侧面绽开是正方形,说明白什么? 3做练习二十第11、12题。
30、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每组一道题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先提问每个问题求的是什么,再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追问:一般说来,求制作时所用的材料是要计算什么?求能容纳物体的重量要求出什么来计算? 4做练习二十第13题。 出示橡皮泥长方体让学生观看,然后提问:怎样把它截成两个正方体?用刀把长方体切成两个正方体。谁来说说,增加的外表积局部在哪里?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5口答练习二十第15题。 让学生在小组里先估量,解释估量的方法。争论后让学生沟通,并给出合理的解释。 四、讲解思索题 让学生说明题意,按题意画出示意图。提问:求这个梯形面积要知道哪些条
31、件?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都与正方形哪个条件有关?梯形的一条底比另一条底长多少厘米?你有方法依据题里已知条件之间的关系,求出原来正方形的边长吗?请大家课后想一想,试一试。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复习,你更加明确了哪些内容? 六、布置作业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第79题,第11和12题里自己未做的一题。 家庭作业;练习二十第10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的: 1、整理1-5的乘法口诀,并能应用口诀进展相关的计算。 2,进展乘加,乘减式题计算,形成相应的乘法计算技能。 3、培育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娴熟口诀,并进展相应的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正确计算乘加乘减。 教学
32、过程: 一、稳固练习背诵1-5的乘法口诀。 1、同桌合作练习 2、全班沟通 3、板演写口诀 二、练习应用口诀进展计算 1、了解题意: (1)教师指导:每朵花中间的数要分别与花瓣上每个数相乘。 (2)学生各自试练习。 (3)指名分别说出每朵花的每个乘式的得数。 三、练习第三题 1、指名读要求,帮忙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沟通,并说说是怎样填的? 四、运用口诀进展计算 1、要求:看算式说得数,并说是用了哪句口诀。 2、指名开火车口答。 3、各自完成余下的练习 五、练习第五题 1、指导:读算式,说说分成哪两局部?每局部是什么意思,整个算式是什么意思?如33+3,33表示3个3 ,+3再
33、加上一个3,3个3再加上1个3表示一共是4个3相加得12。 2、同桌争论每个算式含义。 3、全班沟通。 4、学生独立完成 六、总结谈话 本节课我们练习了哪些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二三得六 ( ) () ()=6 45=20 () ()=6 54=20 作业设计: 34 53-5 45 24-8 练习二 其次课时 主备教师:董洪伟 使用教师: 备课时间:20xx.9.4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材15 -16页,6-11题目 教学目的: 1、综合练习,应用乘法的有关学问,解决实际问题。 2、训练学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力量。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正确地看图列出算式
34、。 教学难点:通过看图,归纳出是几个几相加。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检查乘法口诀。 2、板演: 111 111 11 11 11 11 ?个?个 乘法算式是( ) 乘法算式是( ) 3、计算 42-2 35+5 44-8 二、综合练习6-11题 1、练习:6题 a、指名说图意 b、各自列算式 c、集体沟通 d、学生独立完成 e、指名说算式说出为什么 小结:解决实际问题,要先弄清晰求什么,假如是求一共有多少?就要弄清晰是几个几相加,再列乘法算式。 2、练习7、8、9题 第七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沟通,说明列式理由。 第八、九题方法同上。 3、练习第十题 (1)指导看图,弄清题意。 教师问:一
35、辆汽车几个轮子?2辆汽车几个轮子?想想5辆汽车有多少个轮子就是求()个4是多少,怎么列乘法算式? (2)学生看图,思索后回答下列问题。 (3)各自列式、沟通 4、练习11题 (1)指导观看情境图 图中有哪些景物?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计算的问题? (2)学生观看图意,指名说图意,指出问题。 (3)学生各自列式,并解答。 (4)集体沟通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练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用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1、弄清求什么 2、弄清是求几个几 3、列出乘法算式。 作业设计: 写乘法算式: 3+3+3+3=( )( ) 5+5+5=( )( ) 6 个2 相加( ) 1乘5 ( ) 小
36、学数学教案 篇9 教案设计 万以内数的熟悉是认数的第三阶段,但它的根本原理始终是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由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抽象概念理解的力量还没有形成,因此在学生已有的对“个、十、百、千”四个数位熟悉的根底上,让学生充分经受数数的过程,体会从详细的形到抽象的数的形成过程,理解并把握“10个一千是一万”这一学问点,加深学生对十进位值制计数法的熟悉和理解,培育学生的数感。 1数形结合,层层递进,加深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从情境图入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数的应用,接着让学生以正方体木块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再以计数器为素材,一千一千地数,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十进制计数原理,理解“10个一千是一万”。
37、最终引导学生整理并制作数位挨次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数位的意义与作用,探究数位挨次表的应用价值。 2由直观到抽象,深化对概念的理解。 本节课教学注意让学生经受数数的过程,通过数星星的活动让学生充分地数数,在活动中深化学生对计数单位、计数方法的理解。再通过正方体木块、计数器逐步抽象,让学生直观感受到概念的形成过程,逐步培育和进展学生的数感。 课前预备 教师预备 PPT课件 计数器 数位挨次表 学生预备 计数器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课件,体会“大数”。 (1)导入:同学们,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学问,你们看,这是我们的校园,请你们来读一读校园里的这些数吧。 (2
38、)学生尝试读数。 (3)引导学生观看南京长江大桥图,并读数:南京长江大桥大路桥长4589米,铁路桥长6772米。 2提醒课题。 师: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还存在许多比千更大的数,今日我们就来熟悉它们。(板书课题:万以内数的熟悉)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产生熟悉万以内数的需要,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探究新知,引导发觉 (一)教学例5。 1复习数数的方法。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一说:学过哪些计数单位?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2)学生集体汇报已经学过的数数的方法。 2引导学生数正方体木块。 (1)引导学生先观看例5中的正方
39、体木块,然后数一数。 (2)学生集体沟通数数的方法。 (先十个十个地数出一百,再一百一百地数出一千,正好是一个大正方体木块,然后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 (3)师生归纳:一千一千地数,10个一千是一万。“万”也是计数单位。(板书) 3在计数器上从一千拨到一万。 (1)请学生指出计数器上的数位。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拨一拨,并思索:当拨到九千时,再增加一千是多少?又该怎样拨珠呢? (3)教师在计数器上拨珠,同时引导学生边拨边数,使学生明确:9个一千再加1个一千是一万,我们拨到九千后,再拨一千,应当把9去掉,并向前一位进1。 (4)小结:计数单位“千”的前面是“万”,万是更大的计数单位。 4整理数位挨次表。 (1)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数位。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2)借助计数器想一想这些数位的排列挨次。 (从右往左依次为个位、十位、百位、千位、万位) (3)组织学生制作数位挨次表,教师巡察指导。 (4)展现学生制作的数位挨次表,并说一说制作数位挨次表时要留意什么。 (留意数位挨次表要从右往左,从低位到高位依次排列) (5)指导学生在数位挨次表上表示568和302,并读出这两个数。 (6)小组争论数位挨次表对写数、读数有哪些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