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6学习教程.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学6学习教程.pptx(5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节 认定和目标一、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二、认定与具体目标 主要内容第1页/共51页一、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一、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 1评价财务报表的合法性 即评价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CPA应当考虑下列内容:(1)选择和运用的会计政策是否符合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并适用于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2)管理层作出的会计估计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反映的信息是否具有相关性、可靠性、可比性和可理解性;(4)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充分披露,使财务报表使用者能够理解重大交易和事项对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一节第2页/共51页 在评
2、价财务报表是否作出公允反映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下列内容:(1)经营管理层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是否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一致;(2)财务报表的列报、结构和内容是否合理;(3)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地反映了交易和事项的经济实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注册会计师必须计划和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便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合理的基础。2评价财务报表的公允性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一节第3页/共51页二、认定与具体目标二、认定与具体目标 认定是指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管理层对财务报表各组成要素均作出了认定,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就是要确定管理层的认定是否
3、恰当。认定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与交易事项相关的认定,主要体现在利润表上的项目;二是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主要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上的项目;三是列报相关的认定。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一节第4页/共51页(一)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具体(一)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的认定与具体目标目标 注册会计师对所审计期间的各类交易和事项运用的认定通常分为下列五类:1发生: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由发生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记录的交易是真实的。2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发生的交易确定已经记录。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一节第5页/共51页 3准确性:与交易和事项
4、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由准确性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已记录的交易是按正确金额反映的。4截止: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由截止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接近于资产负债表日的交易记录于恰当的期间。5分类: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由分类认定推导出的审计目标是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交易经过适当分类。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一节第6页/共51页(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二)与期末账户余额相关的认定 注册会计师对期末余额运用的认定通常分为下列四类:1存在: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由存在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2权利和义务: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
5、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由权利和义务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 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一节第7页/共51页 3完整性: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由完整性认定推导的审计目标是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4计价和分摊: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一节第8页/共51页(三)与列报相关的认定(三)与列报相关的认定 注册会计师对列报运用的认定通常分为下列类别: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2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
6、均已包括。3分类和可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4准确性和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一节第9页/共51页与各类交易与各类交易和事项相关和事项相关的认定的认定对应的审对应的审计具体目计具体目标标与期末账与期末账户余额相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关的认定对应的审计具体对应的审计具体目标目标与列报相与列报相关的认定关的认定对应的审计具体对应的审计具体目标目标发生发生已记录的已记录的交易是真交易是真实的实的存在存在记录的金额确实记录的金额确实存在存在发生及权发生及权利和义务利和义务披露的交易、事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
7、与被审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计单位有关完整性完整性已发生的交已发生的交易确定已经易确定已经记录记录完整性完整性已存在的金额均已已存在的金额均已记录记录完整性完整性所有应当包括在财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已包括权利和义权利和义务务资产归属于被审资产归属于被审计单位,负债属计单位,负债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于被审计单位的义务义务认定与审计目标的关系: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一节第10页/共51页与各类交与各类交易和事项易和事项相关的认相关的认定定对应的审对应的审计具体目计具体目标标与期末账与期末账户余额相户余额相关的认定关的认定对应的审计具体对应的审计具体目标目标与列报相与列报相
8、关的认定关的认定对应的审计具体对应的审计具体目标目标准确性准确性已记录的已记录的交易是按交易是按正确金额正确金额反映的反映的计价和分计价和分摊摊资产、负债和所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务报表中准确性和准确性和计价计价财务信息和其他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且金额恰当截止截止接近于资接近于资产负债表产负债表日的交易日的交易记录于恰记录于恰当的期间当的期间分类分类被审计单被审计单位记录的位记录的交易经过交易经过适当分类适当分类分类和可分类和可理解性理解性财务信息已被恰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
9、露内容表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清楚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一节第11页/共51页第二节 审计程序一、总体审计程序二、具体审计程序三、总体审计程序与具体审计程序的关系四、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主要内容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12页/共51页一、总体审计程序一、总体审计程序 审计程序,是指在审计项目活动中,审计主体和审计客体应自始至终遵循的工作步骤和操作规程。审计程序一般分为总体审计程序与具体审计程序。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 总体审计程序 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13页/共51页(一)风险评估程序(一)风险评估程序 为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而实施的程序称为“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应当依据实施这些程序所
10、获取的信息,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风险评估程序为注册会计师确定重要性水平、识别需要特别考虑的领域、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等工作提供了重要基础,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合理分配审计资源,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14页/共51页常见的风险评估程序有:常见的风险评估程序有:1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 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是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一个重要信息来源。2分析程序 分析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通过研究不同财务数据之间以及财务数据与非财务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对财务信息作出评价。分析程序还包括调查识别出的、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据严重偏
11、离的波动和关系。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15页/共51页 在运用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应重点关注关键的账户余额、趋势和财务比率关系等方面,对其形成一个合理的预期,并与被审计单位记录的金额、依据记录金额计算的比率或趋势相比较。如果分析程序的结果显示的比率、比例或趋势与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了解不一致,并且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无法提出合理的解释,或者无法取得相关的支持性文件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其是否表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风险。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16页/共51页 完整的分析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选择适当的数据关系;对数据关系进行分析;识别异常的数据关系或波动;调查异常数
12、据关系或波动;得出结论。分析程序使用是有前提的,即在没有反证的情况下,被分析数据之间存在某种预期关系。因此,注册会计师运用分析程序时必须首先了解和把握各种经济变量之间是否存在某种预期关系,如果不存在预期关系,注册会计师不应运用分析程序。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17页/共51页3观察和检查 观察和检查程序可以印证对管理层和其他相关人员的询问结果,并可提供有关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信息。例如观察被审计单位的生产经营活动,检查文件、记录和内部控制手册等。4舞弊的特殊考虑 针对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的风险评估程序与前面的基本类似,但有其特殊考虑,具体包括: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18页/共51页 (1)询问
13、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治理层以及内部的其他相关人员,以了解管理层针对舞弊风险设计的内部控制,以及治理层如何监督管理对舞弊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过程;(2)考虑是否存在舞弊风险因素;(3)考虑在实施分析程序时发现的异常关系或偏离预期的关系 (4)考虑有助于识别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的其他信息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19页/共51页 注意:风险评估程序并不能识别出所有的重大错报风险,虽然它可作为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基础,但并不能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为了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还需要实施进一步程序,包括实施控制测试(必要时或决定测试时)和实质性程序。第二部分第
14、六章第二节第20页/共51页(二)控制测试(二)控制测试 控制测试是在内部控制结构了解的基础上,为了确定内部控制结构政策和程序的设计和执行是否有效而实施的审计程序,其目的在测试内部控制在防止、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方面的运行有效性,从而支持或修正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据以确定实质性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21页/共51页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应当实施控制测试: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一是在评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时,预期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以支持结果;二是仅实施实质性程序不足以提供有关认定层次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实
15、施控制测试,以获取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审计证据。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22页/共51页(三)实质性程序(三)实质性程序 实质性程序是指注册会计师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直接用以发现认定层次重大错报的审计程序。它包括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细节测试以及实质性分析程序。无论对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结果如何,注册会计师都应当针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实施实质性程序。细节测试是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具体细节进行测试,目的在于直接识别财务报表认定是否存在错报。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23页/共51页 实质性分析程序从技术特征上仍然是分析程序,在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时,
16、当使用分析程序比细节测试能更有效地将认定层次的检查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时,分析程序可以用作实质性程序。实质性分析程序的运用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识别需要运用分析程序的账户余额或交易;确定期望值;确定可接受的差异额;识别需要进一步调查的差异;调查异常数据关系;评估分析程序的结果。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24页/共51页二、具体审计程序二、具体审计程序 (一)检查记录或文件 检查记录或文件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生成的,以纸质、电子或其他介质形式存在的记录或文件进行审查。(二)检查有形资产 检查有形资产是指注册会计师对资产实物进行审查。检查有形资产程度主要适用于存货和现金,也适用于有价证券、应
17、收票据和固定资产等。检查有形资产为其存在性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但不一定能够为权利和义务或计价认定提供可靠的审计证据。检查存货项目前,可先对客户实施的存货盘点进行观察。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25页/共51页(三)观察 观察是指注册会计师察看相关人员正在从事的活动或执行的程序。例如,对客户执行的存货盘点或控制活动进行观察。(四)询问 询问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书面或口头方式,向被审计单位内部或外部的知情人员获取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并以答复进行评价的过程。询问本身不足以发现认定层次存在的重大错报,也不足以测试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实施其他审计程序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第二部分第六章
18、第二节第26页/共51页(五)函证 函证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获取影响财务报表或相关披露认定的项目的信息,通过直接来自第三方的对有关信息和现存状况的声明,获取和评价审计证据的过程。通过函证获取的证据可靠性较高,因此,函证是受到高度重视并经常使用的一种重要程序。(六)重新计算 重新计算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对记录或文件中的数据计算的准确性进行核对。重新计算通常包括计算销售发票和存货的总金额,加总日记账和明细账,检查折旧费和预付费用的计算,检查应纳税额的计算等。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27页/共51页(七)重新执行 重新执行是指注册会计师以人工方式或使用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重
19、新独立执行作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程度或控制。(八)分析程序 注册会计师实施分析程序时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包括从简单的比较到使用高级统计技术的复杂分析。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28页/共51页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1313号分析程序号分析程序将分析程度方法归纳为以下四类:将分析程度方法归纳为以下四类:1、趋势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比两项或连续数期的财务或非财务数据,确定其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或幅度,以掌握有关数据的变动趋势或发现异常的变动。当被审计单位处于稳定经营环境下,趋势分析法最适用。2、比率分析法。主要是结合其他有关信息,将同一报表内部或不同报表间的
20、相关项目联系起来,通过计算比率,反映数据之间的关系,用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财务信息。当财务报表项目之间的关系稳定并可直接预测时,比率分析法最为适用。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29页/共51页 3、合理性测试法。通过彼此相关联的项目或造成某种变化的各种变量,测试某项目金额是否合理。4、回归分析法。是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统计方法建立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回归关系的函数表达式,并利用回归方程式进行分析。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30页/共51页三、总体审计程序与具体审计程序的关三、总体审计程序与具体审计程序的关系系总体审计程序总体审计程序具体审计程序具体审计程序风险评估程序询问、观察、检查记录或文件、
21、分析程序控制测试重新执行、检查记录或文件、观察、询问实质性程序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函证、重新计算、分析程序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31页/共51页四、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四、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一)审计范围 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是指为实现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实施的恰当的审计程序的总和。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确定审计范围。审计中的职业判断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准则的框架下,运用专业知识和经验在备选方案中作出决策。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审计准则不可能针对所有可能遇到的情况规定对应的审计程序。因此,在审计过程中,注册会计师运用职业判断至关重要。
22、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32页/共51页(二)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二)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 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对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工作发挥着导向作用,它界定了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范围,直接影响注册会计师计划和实施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1、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的性质 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指审计程序的目的和类型。审计目标与相对应的审计程序性质之间的关系如下表: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33页/共51页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性质对应表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性质对应表 审计目标审计目标审计程序目审计程序目审计程序类型审计程序类型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询问、观察、检查记录或文
23、件、分析程序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通过实施控制测试,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重新执行、检查记录或文件、观察、询问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函证、重新计算、分析程序 当然,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并非一一对应的,通常,一项审计目标可能需要多个审计程序来实现,但一个审计程序也有可能实现多个目标,主要取决于执行该审计程序形成审计证据的证明力。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34页/共51页2、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的时间 审计程序的时间是指注册会计师何时实施审计程序,或指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和时点。它必须受到审计目标的制约,例如审计目标是对年度财务报告发
24、表意见,审计程序的时间自然就是这一阶段的。3、审计目标与审计程序的范围 审计程序的范围是指实施审计程序的数量,包括抽取的样本量,对某项控制活动的观察次数等。重大的审计目标,可能需要抽取的样本量更大些,如何确定实施审计程序的范围将在下节阐述。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35页/共51页第三节审计抽样和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一、审计抽样二、选取样本的方法三、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主要内容第36页/共51页 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有三种:选取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和审计抽样,三者间的逻辑关系如下:是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是否所有项目都重要是否有个别重大项目是否需要抽样 不实施任何审计程序或实施 分析程序等无需抽样
25、的程序选取全部项目选取特定项目审计抽样是否否否是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37页/共51页一、审计抽样一、审计抽样(一)审计抽样的基本概念 审计抽样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中低于百分之百的项目实施审计程序,使所有抽样单元都有被选取的机会。例如,当只对应收账款明细账余额大于一万块的进行函证,因为其结果不能推断到整体,因而不属于审计抽样。在审计抽样中实施审计程序的目的在于评价该类交易或账户余额总体的某些特征,即通过样本来推断总体。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38页/共51页(二)实施三类总体审计程序时对审计抽样的(二)实施三类总体审计程序时对审计抽样的考虑考虑 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使用审计抽样,
26、除非在评估风险的同时还需了解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情况的时候,这时候风险评估和控制测试实际上是同时进行的。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即留下了书面的证据,如现金支付需要在发票上留下签名,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在实质性程序中,通常只在交易和余额的细节测试中使用审计抽样,即验证交易金额和账户余额的时候才使用审计抽样。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不宜使用审计抽样。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39页/共51页(三)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三)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1抽样风险 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样本得出的结论,与对总体全部项目实施与样本同样的审计程序得出的结论存在差异的可能性。当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
27、中选取的样本实施控制测试或实质性程序时,注册会计师的结论可能与对全部项目实施同样的程序得出的结论不同,由此产生了抽样风险。也就是说,样本中包含的金额错报或对设定控制的偏差,可能不能代表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总体中存在的错报或控制偏差。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40页/共51页抽样风险分为下列两种类型:抽样风险分为下列两种类型:(1)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称为信赖过度风险;或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称为误受风险。此类风险影响审计的效果,并可能导致注册会计师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2)在实施控制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
28、断的控制低于其实际有效性的风险,称为信赖不足风险;或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的风险,称为误拒风险。此类风险影响审计的效率。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41页/共51页2 2非抽样风险非抽样风险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它包括审计风险中不是由抽样所导致的所有风险。在审计过程中,可能导致非抽样风险的原因包括下列情况:(1)注册会计师选择的总体不适合于测试目标;(2)注册会计师未能适当地定义控制偏差或错报,导致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样本中存在的偏差或错报;(3)注册会计师选择了不适于实现特定目标的审计程序。(4)注册会
29、计师未能适当地评价审计发现的情况。例如 注册会计师错误解读审计证据导致没有发现误差;(5)其他原因。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42页/共51页(四)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四)统计抽样与非统计抽样 在对某类交易或账户余额使用审计抽样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统计抽样方法,也可以使用非统计抽样方法。统计抽样是指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抽样方法:(1)随机选取样本;(2)运用概率论评价样本结果,包括计量抽样风险。不同时具备上述两个特征的抽样方法为非统计抽样。统计抽样的优点在于能够客观地计量抽样风险,并通过调整样本规模精确地控制风险,这是与非统计抽样最重要的区别。但统计抽样有可能发生额外的成本。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
30、第43页/共51页二、选取样本的方法二、选取样本的方法(一)选取样本的基本方法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系统选样 随意选样 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44页/共51页1使用随机数表或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选样 又称随机数选样。使用随机数选样需以总体中的每一项目都有不同的编号为前提。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如电子表格程序、随机数码生成程序、通过审计软件程序等计算机程序产生的随机数,也可以使用随机数表获得所需的随机数。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45页/共51页2系统选样 系统选样也称等距选样,是指按照相同的间隔从审计对象总体中等距离地选取样本的一种选样方法。采用系统选样法,首先要计算选
31、样间距,确定选样起点,然后再根据间距顺序地选取样本。选样间距的计算公式如下:选样间距总体规模样本规模 系统选样方法的主要优点是使用方便,比其他选样方法节省时间,并可用于无限总体。但是,使用系统选样方法要求总体必须是随机排列的,否则容易发生较大的偏差,造成非随机的、不具代表性的样本。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46页/共51页3 3随意选样随意选样 随意选样也叫任意选样,是指注册会计师不带任何偏见地选取样本,即注册会计师不考虑样本项目的性质、大小、外观、位置或其他特征而选取总体项目。随意选样的主要缺点在于很难完全无偏见地选取样本项目。它只能在非统计抽样中使用。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47页/共51页(二
32、)其他选样方法(二)其他选样方法 整群选样是指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然后以群为抽样单元,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群,对所选群中的所有基本单元进行审查的一种选样方法。在整群抽样中,如果群是随机选取的,则样本具有代表性,但所要求的有效样本往往会大得不切实际,通常不宜在审计抽样中使用。判断选样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自己对被审计单位对象的了解,运用职业经验对容易出现错误的样本作出判断,并以此为标准选取样本。这一方法带有故意偏见,注册会计师运用判断选出的项目对总体来说并 不具有代表性,并不适用于审计抽样。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48页/共51页三、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三、其他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一)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的情形 当存在下列情形之一时,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选取全部项目进行测试:1总体由少量的大额项目构成;2存在特别风险且其他方法未提供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3由于信息系统自动执行的计算或其他程序具有重复性,对全部项目进行检查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49页/共51页(二)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的情形(二)选取特定项目进行测试的情形 1大额或关键项目;2超过某一金额的全部项目;3被用于获取某些信息的项目;4被用于测试控制活动的项目。第二部分第六章第二节第50页/共51页感谢您的观看。第51页/共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