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案1:2020人教部编版(新)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红烛》.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634363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70.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学案1:2020人教部编版(新)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红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语文:学案1:2020人教部编版(新)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红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学案1:2020人教部编版(新)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红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学案1:2020人教部编版(新)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红烛》.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红烛导学案学习目标:1 .品读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2 .掌握诵读技巧,初步学习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3 .了解闻一多三美的主张,领悟“红烛”的象征意义,了解反讽手法。4 .感悟作者的爱国之情,理解诗人献身祖国、甘愿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重点难点:1 .把握诗歌的意象及其象征意义。2 .掌握诵读技巧,初步学习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学法指导:诵读、品析、探究教学步骤:一、按照思维导图内容,完成预习作者二、助读链接1 .知人论世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字友三,生于湖北省淹水县。中国现 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 的挚友

2、,新月派代表诗人,学者。1912年考入清华留美预备学校。1925年3月 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1923年9月出版第一部诗集红烛,1928 年1月出版第二部诗集死水。1932年到母校清华大学任中文系教授,1946 年7月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写作背景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先是专心作画,已初有成就。然而,仍念念不忘对 文学的深情,加上寂寞的异国生活和消魂的思乡之情。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产 生出大量的爱国诗篇。1923年,闻一多第一部诗集红烛经郭沫假设,成仿吾 介绍,由泰东书局出版。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它 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

3、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 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失望和愤怒, 更表现了诗人的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 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诗集红烛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 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炼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 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诗歌“三美”理论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集诗人、学者和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诗人。他 不但致力于新诗艺术美的探索,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三美” 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还努力进行创作实践,写出了许多精美诗篇。闻一多先生 认为诗歌的音乐美是

4、最首要的,认为“诗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 奏便是格律”新诗绘画美理论是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主要指诗的词 藻的选用,即诗歌语言要求美丽,富有色彩,讲究诗的视觉形象和直观性。新诗 建筑美理论是先生根据汉语特点提出来的,主要指从诗的整体外形上看,节与节 之间要匀称,行与行之间要均齐,虽不必呆板地限定每行的字数一律相等,但各 行的相差不能太大,以求齐整之感。他的新格律诗理论被后人称为现代诗学的奠 基石,影响深远。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运动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 随意等缺乏,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开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三、预习检测1.字音字形烧涉()啰肯()慰藉()耕耘() 1

5、. fei zhi gao jie yun2 .词语辨析脂膏: 慰藉:3 .油脂,人民辛勤劳动所创造的财富。抚慰。四、诵读感知1 .自由诵读,注意朗读节奏,初步感受诗人的情感。2诵读课文,思考这首诗歌中的意象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诗人想通过这样 的意象表达什么感情?意象是“红烛”。抓住红烛的“自焚”与“流泪”两个显著特征,表现了 不管个人能否看到胜利的到来,都要为理想进行脚踏实地的奋斗,耍有献身祖国、 敢于自我牺牲的爱国精神。3.诗歌以问答的形式展开抒情,一共有几处问?问什么?三处问:第1节为第一问:红烛为什么这样红?第2节为第二间:红烛为什么要自焚?第6节为第三问:红烛为什么要流泪?4.全诗的

6、抒情脉络是怎样的?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 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五、文本探究1 .根据诵读感知的内容,完本钱文的文脉导图。2 .文本探究李商隐的诗句“蜡炬成灰泪始干”放在开头,有什么作用?“蜡炬成灰泪始干” 一句表达的是彼此忠贞不渝、海誓山盟,是坚贞爱 情的写照。由于时代背景和诗人的创作心志不同,闻一多赋予了新的思想情感, 即托红烛言牺牲自我的高尚品格,表达的是对理想信念无比忠贞的坚守和歌颂。 引子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让诗人的情感有了统摄,全诗正是以此为中心,同时 也有情感即将展开的提示,起到了铺垫、烘托、暗示的作

7、用。与全诗结尾所引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形成呼应,以引用起,以引用终,让诗歌首尾照应、丰 润圆满。简析“红烛”这一意象的内涵。导图提示:红烛燃烧自己,象征诗人为祖国牺牲奉献的精神。红烛流泪,代表着诗人内心为不能很好地报效祖国、打破黑暗的伤感, 决心用自己的痛苦去创造祖国的光明。红烛就是诗人的化身,凝结着诗人灼热而复杂的爱国精神,烛之红是诗 人热诚的象征。闻一多提出了诗歌的“三美”理论,请简要分析红烛一诗是怎样体 现“三美”的。(1)音乐美:重复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采用中国传统诗歌的押韵形式,使 红烛在音韵上很适合朗诵。作品时而低吟、时而提问、时而高昂,每一段结 束,又是以“红烛啊”再拉动一波

8、情绪,节奏起伏,富有音乐美。(2)绘画美:红烛的绘画美表达在它不是直接描述物体的颜色,而是很 巧妙地融合了意象来呈现。物体上的美,当然是“红烛”“火”“血”等红色主 色,也有“灰” “光芒”等配色,更以反复出现动词“烧”来强化意象一一 “红 烛”。(3)建筑美:红烛的建筑美,最主要是表达在节奏和前后呼应的结构上。诗歌先以感叹句的首节开始,转入以疑问句为主的次节,第三、四节的“不误, 不误”“烧吧!烧吧”整齐对照,也加快了音韵上的节奏,接着两句“烧破世人 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一一”,两句“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 充满了古典的格律和新诗自由融合的精神。诗中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请结合全

9、诗进行赏析。导图提示:记叙记叙联序.人称等结构手法欲扬先抑.伏第照应、卒章显志等第二节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做灵魂。第二、三节,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的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 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说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的表现了 红烛精神的可贵。第五、六节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红烛拟人化,红烛流泪是为烧得 不稳而急得流泪。红烛不怕牺牲自己,相反,他要充分的牺牲自己,为世人创造 光明,他“急”的只是不能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光明。第七小节托物言志.以烛泪比喻自己带泪的诗行,这些诗行中有诗人爱 国之情,忧国之心.它能慰藉人间,使痛苦而麻木的世人感到欣慰.唤

10、起他们的 爱国之情,使祖国走向光明。全诗采用反复的手法。诗歌的每一节均以“红烛啊”的呼唤开头,形成 了浓郁的抒情气氛,继之以自问、自悟、自励、自答、自勉,一步步展示执着追 求的心迹,有很强的感染力。六、当堂训练1 .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5A.蜡炬(jb)B.溃(kui)脓C.脂(zhi)肪D.消弭(mi)躯(qu)体烧沸(*i)匠人(jidng)慰藉(jib)心惊胆颤(chdn) 按捺(nd)不住 熏陶渐(jidn)染 一哄(hbng)而散1. Do A项,心惊胆颤zhdn; B项,溃hui脓;C项,脂zhi肪。2 .以下各句中修辞手法的使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

11、一项()A.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哟!(立在地球边 上放号)8 .是残风来侵你的光芒,/你烧得不稳时,/才着急得流泪!(红烛)C.石砾不时滑坡,/引动棕色深渊自上而下的一派嚣鸣,/像军旅远去的喊杀 声。(峨日朵雪峰之侧)D.那犀利无比的乐音,/似银色星光的利箭,/它那强烈的明灯,/在晨曦中 逐渐暗淡。(致云雀)2 . Bo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其他三项运用的是比喻手法。3 .以下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诗人一落笔便超越了古典诗词,他把“红烛”和诗人区别开来,没有把自 我直接投入到令人欣羡的红烛中去。B.诗人用了整整七个诗节来抒写他对红烛的感受。从总体上看,

12、他主要抓住 了红烛的两个显著特征:自焚与流泪。C.对红烛悲剧性命运的疑虑也是诗人不曾直接融入自我的现实原因。严谨审 慎的闻一多从不会不经理性的思考而轻率地将他物呼为同类。D. “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既是对全诗所感受到的红烛精 神的总结,又是诗人对个体价值失落的哀思之集中抒发。3. D。应该是“又是诗人在对个体价值失落的哀思之中陡然扬起的昂奋之情”。七、名家助读闻一多红烛的情感结构李婷诗歌是语言的艺术,抒情诗语言的多少往往与情感的炽热、开放还是内敛存 在着关系,一般强烈的开放的情感多用“排比”式的酣畅淋漓来表现,这时诗人 想要表达的情感呈现出急迫、热烈、顺势而下,深沉内敛之处便惜墨如

13、金以少见 大。红烛诗中,如果以25行为标准,那么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第五节、第六节那么是诗人情绪的高原地带。第一节以强烈的情感赞美红烛之红,顺势叩问诗人的心可是红烛般的颜色, 展现出急于表露自己的心声,暗含其间的答案是:我的心可正像这红烛一样有着 这样红的颜色!这是诗人的赤子之心。一个“吐”字,生动形象,将诗人热诚表 现得一览无余。第二节接着追问红烛蜡的躯体火点着的灵魂,困惑于红烛的自焚, 一误再误,感到矛盾和冲突,诗人问红烛,事实上是在问自己,为何甘愿牺牲自 己献身祖国,但诗人并没有过多的徘徊彷徨,他很快地找到了答案,在第三节中, 他坚定地认识到了红烛的燃烧并不是自误,反而鼓励红烛继续“

14、烧罢!烧罢!”好 去“烧破世人的梦,沸腾世人的血”这是对理想坚定不移的强大信念。第四节 诗人看到了红烛的泪,情感变得怜悯,第五节中自然要为红烛为何流泪感到再次 困惑,既然红烛选择了继续燃烧去照亮世人,为何还要流泪呢?最终明白红烛的 泪并不是哀伤自己,而是因为晓风来侵它的光芒,它烧得不稳才急得流泪!红烛 的精神在诗中由此得以高尚地树立起来,接着第六、七节继续歌颂红烛的泪,慢 慢地情感由沸腾趋于理性冷静,也由第五节的九句,变成第六节的六句,再变成 第七节的四句,最后第八节以两句结束全诗,完成情感的构建,按照每节的行数, 绘制以以下图示:红烛诗小节与行之间数量对应的变化趋势由图看出,整首诗大致以第四

15、节为对称轴对称,第三节和第五节各是顶点, 诗人的情感在顶点处到达激烈(第三节使用了七个感叹号,第五节使用了四个感 叹号,为全诗感叹号使用最为集中的小节),首尾以引用呼应,情感均偏冷静理 性。以第四节为中点,前后半段诗各自经由冷静一热烈一一冷静的开展轨道,全 诗的情感脉络也是如此,虽然整首诗诗行长短自由不齐、小节大小不一,字数也 不相同,但整体格局仍然大致是匀整均齐的,八小节每节都以“红烛啊!”为开 端,复沓式的反复吟咏,又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思想情感的不断变化,行节之 间层次鲜明,逻辑关系清晰可循,诗歌的情感结构由此得以完美构建。“闻一多肯定新诗的感性形式,更强调新诗的理性形成,在诗歌节奏的研

16、 究中认为正是由于外在活力和内在活力的运动,才造成诗歌和谐完整的美”, 诗歌的外在结构和内在结构密不可分,二者是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闻一多在 诗歌创作中实践着自己的诗学理论,他看重诗歌情感的同时也注重附丽于美的形7体,把二者充分地结合起来。皮亚杰在结构主义中说结构具有整体性、转换 性和自身调节性,诗歌作为独立的审美单元具有外结构(外在表现形态)和内结构 (内在思想情感),二者密切配合成为诗,内在的情感也是在不断转化和调节最终 归于恒定。红烛诗的情感结构正是通过外在的行节排列、行数字数的差异、 首尾引用的照应、局部的复沓吟咏,完成了诗歌“由冷静的缓冲到热烈的赞颂, 困惑、明白、感伤、再困惑、再明白,以及明白后的抚慰,最后归于理性冷静的 颂扬”这样一个完满的情感过程,其情感结构表达出了闻一多诗学观念里的“建 筑美”,直线的开展线索中不乏跌宕起伏,情感变化更具有和谐对称之美。红 烛是诗人的心声吐露,“红烛”这一意象是诗人的人格化身,因其勇于牺牲自 我的高尚情操在现代新诗史上成为著名的“红烛精神”,人格的伟大品德的高尚 自然是第一原因,然而其情感结构的完满构建也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元素。(选自名作欣赏(有删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