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473853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参考】.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正比例的意义一教学设计【教学参考】正比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知道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理解正比例关系。2 .能运用有关知识初步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3 .渗透函数的初步思想,建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的这一辨证观点。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的意义,并能正确判断。教学难点:对“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数”等术语含义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课件演示成语水涨船高的动画,请同学们猜 猜这是一那么什么成语。提问:(1)你是怎么想到的呢?(船的高度随着水的高度而上 升)师:也就是说船的高度随着水面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在数学上, 我们就把这样的两种量叫做两种相关联的量。(板书)2、

2、练习:考考你,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1)小明买扬子晚报,数量与总价(2)同样一台织布机,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3)放羊人的年龄和羊的只数(4)圆的直径和周长每一题请学生说明理由3、提问:同学们你还能举出一些生活或学习中这样的相关联的 量吗?4、谈话:我们发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相关联的量,那这两种相 关联的量之间有什么变化规律呢?这节课我们就来重点研究一 下这个问题。二、自主合作,探究发现1、发现规律,初步认识正比例意义(1)出例如1: 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行驶的时间和路程如 下表。时间/时123456路程/千米80160240320400480谈话:仔细观察这张表格,他为我们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

3、依次出示问题,思考后指名回答.找一找:表中列出了哪两种量,它们是相关联的量吗?想一想:相关联的这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思考后,同 桌交流。引导学生找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值一定。(可以提示:时间和路程 这两个变化着的量中隐含着一个不变量,想想看是什么?) 验证发现:指名写出几组对应的路程与时间的币,并求出比值。(板书在边上) =80=80=80提问:这个比值80表示什么?(速度)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 上面的规律吗?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二速度(一定)师:这 个比值也就是速度变吗?我们在它边上标明:一定,也就是不变 的意谈话:当路程和对应时间的比的比值总是一定(速度一定)时, 我们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

4、间成正比例,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 比例的量。(板书: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3)谈话:这就是这节课我们所学习的内容:认识成正比例的 量。(板书课题)。请同学们翻开书,阅读课本62页的一段文字,划出重点的句子。 读后:同桌互相说一说为什么时间和路程是成正比例的量,并在 全班交流,齐读。2、内化过程,加深理解正比例意义(1)谈话:通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对正比例的意义已经有了 初步的认识,用刚才学到的方法试着完成下面一题。出示“试一 试”表格。购买一种铅笔的数量和总价如下表:数量/枝123456总价/元0.30.60.91.21.51.8让学生根据表中的条件,把表格填写完整。(2)思考以下问题,小组

5、交流:表中有哪两种相关联的量?这两种量是如何变化的?写出几组对应的总价和数量的比,并比拟比值的大小。这个比值表示什么?用一个式子表示总价与数量之间的关系。铅笔的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吗?为什么?(3)全班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二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成正比例。3、建立模型,抽象概括正比例意义(1)提问:观察上面的两个例子,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呢?同桌交流生1:都有两种相关联的量;生2:两种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总是一定的;生3:两种量都是成正比例的量。谈话:通常情况下,我们用x和y分别表示这两种相关联的量,用k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怎样的式子表示?根据 学生回答板书:二k (

6、一定)(2)做63页练一练以及补充一题学生独立思考并作出判断,要用完整的语言说出判断的理由。(3)谈话: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成正比例的量,得出了正比例的一般关系式:=k (一定),想一想,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关系,应该符合哪几个条件?关键看什么?(4)联系我们的生活实际,你能找到类似成正比例关系的两个 量吗?三、解释应用,拓展提高1、做练习十三第1题。学生按题目要求尝试独立完成。全班交流,重点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碾米机的工作时间和碾米数量 成正比例,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判断的思考过程。2、做练习十三第2题。让学生独立判断,并说明理由。谈话:如果去掉“同一时间”这个前提,物体的高度和影长还成 正比

7、例吗?3、做练习十三第3题。说一说:将图中的正方形按怎样的比放大,放大后的正方形的边 长各是几厘米。画一画:在书上画出放大后的图形。算一算:算出每个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并填在表中。先在小组里讨论表格下面的两个问题,再在班内交流。小结:两种量假设要成正比例必须是相关联的量,但相关联的量不 一定成正比例,只有当两种相关联的量的比值一定时,它们才成 正比例。四、回顾全课,课外延伸。1、提问: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了吗?谈话:生活中有许多成正比例的量,只要注意观察,用心思考, 我们就会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小蝌蚪找妈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2、

8、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重点难点:重浸是干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教具准备: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板书:小蝌蚪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板书:青蛙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板书:找齐读课题:小蝌蚪找妈妈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1、先请大家

9、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 了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故事。找鲤鱼乌龟变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后,认读二类字。灰黑色迎上去阿姨头顶披着鼓着3、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板书: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那蝌蚪是什么样?学习第一段带动作表演读,突出小蝌蚪的特点,增加趣味性,加深对蝌蚪外形的认识。2、青蛙什么样?学习第

10、四段: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如一一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 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3、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4、指导写“披”字5、采用分角色朗读、带头饰表演等形式分别学习二、三、五段。(1)用情景模拟和看课件演练的形式,让学生理解“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三个词的意思;并板书:迎追游(2)指导朗读不同的语气:小蝌蚪的焦急和欣喜鲤鱼妈妈的温和乌龟的慢 吞吞青蛙的慈祥和疼爱(3)引导质疑:为什么把乌龟当成它们的妈妈呢?(因为乌龟也有个大嘴 巴)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白:之所以小蝌蚪认错,是因为鲤鱼妈妈没有把青蛙的全 部特征

11、描写清楚,才造成这样的误会。以后我们在描写人物外貌的时候一定要描 写全面和具体,把特征说全。另外,小蝌蚪也不对,不能根据身体的局部的特征 就去判断,也就是说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了解。五、板书总结,回顾全文:这篇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 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 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先长出两条后退,再长出 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课堂练习:小蝌蚪先长出(),过了几天,又长出(),再过几天,()变短了,渐渐的, ()已经不见了,变成了()。学情分析目的:学情分析就是学生

12、在学习方面有什么特点,学习 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等。设计理念包括教学方法和学 法指导,以及教学设想。进一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学生 潜能,因材施教,到达具体的教学目标。学情分析内容:1. 教学主题:青蛙写诗是部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七 课。本文是一首儿童诗,共有五小节。文中以物拟人,生动地 描绘了雨天的池塘里青蛙在高兴地“呱呱呱”叫着作诗的情景。 以此为情节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初步认识和了解三种标点符号。 教材内容图文并茂,活泼形象,富于童趣,富于想象,富于创造 性。2.教学对象:一年级学生天性活泼、充满好奇,而本课十 分适合一年级孩子学习语言,认识事物,对于训练孩子的想象,

13、朗读 能力有很大帮助,同时也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留下广阔空 间。3.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写字、识字、朗读课文;通 过学习课文,大致理解几种标点符号的用法。难点:1.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了解三种标点符号的用法。教 学突破:将标点符号与相关事物相结合,指导学生感受标点符 号的“形”,再结合具体的语句指导学生了解其意思,并通过对逗 号、句号、省略号不同语气的感悟来引导学生读好课文。学情 分析方法和工具:学情分析的主要内涵包括学生的起点水平、 学习兴趣、学习风格等。进行学情分析时应把握好个性与共性的 结合,动态与静态的统一。我确定学情方法如下:1.谈话法: 通过和学生的直接交谈,可以对学生有一个了解,还可以进行 不同角度下的比照分析。2.观察法:通过学生的课上表现以及 提问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更好的掌握学生的认知能力以及认知 水平。我准备利用多媒体和板书等手段辅助教学,从而让学生 更好的、更直观的理解和掌握本课的知识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