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赠汪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赠汪伦教学设计.docx(7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赠汪伦教学设计赠汪伦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读古诗,理解字词,读懂诗意。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作者与朋友的深厚友谊。练习感情朗读古诗。3、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学会积累古诗。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中作者运用夸张、比喻的方法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描写送别的古诗。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新课:1、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赠汪伦,出示古诗:赠汪伦 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你知道“赠”是什么意思吗?3、请说一说题目的意思。二、学习古诗1、初读,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送别)2、再读古诗,想一想
2、,谁送谁,谁别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有谁知道李白是谁、汪伦是谁吗?学生介绍有关背景。教师过渡,他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一个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们之间是怎以联系起来的呢?(学生说故事)4、是啊,天下没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别,同学们再读一读诗句,看看分别时的情景怎能样?5、自读,说诗意。你认为哪一句还可以怎么说?(修正诗意、注意关键字词)6、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学生质疑)(根据学生质疑情况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朗读。7、小结:这首诗是以歌声来送别朋友,其实古时候还有许多诗,我们看一下,古人还会以什么来送别朋友?三、带读古诗:1、出示以下三首诗,引导学生自读理解,古人又是以什么来送
3、别朋友的呢?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别董大 送元二使安西唐李白 唐高适 唐王维故人西辞黄鹤楼, 千里黄云白日曛, 渭城朝雨浥轻尘,烟花三月下扬州。 北风吹雁雪纷纷。 客舍青青柳色新。孤帆远影碧空尽, 莫愁前路无知己, 劝君更尽一杯酒,惟见长江天际流。 天下谁人不识君! 西出阳关无故人。2、朗读、小结:无论以什么送别,都有可以概括为以“真心”送别。四、课外练习:收集送别诗,举行一次吟诗会。板书设计:主板书:赠汪伦李白 深情厚谊 汪伦踏歌声附板书:赠汪伦教学设计2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这首诗都是唐诗中的极品。它们流传之广、应用之多、影响之深,
4、都难以估量。诗中展现的是令人荡气回肠的纯真友谊。诗中的李白和汪伦,桃花潭水和踏歌声,将欲行和送我情,构成了一幅声色并茂,情景俱佳的写意画。桃之夭夭,潭水清澈,轻舟欲行,踏歌声起,主客两依依。这是多么让人刻骨铭心的判别场面哪!是何等深厚的友谊将两位诗人一线牵。这是多么真挚而动人的送别!孩子们在读这首诗的时候,一定会浮现出自己能感触到的画面或场景,一定会与李白一路同行孩子们在读诗时,也许,会被这份千古绝唱的友谊所感动。也许,孩子们会对“桃花潭水深千尺”充满神往,却对“不及汪伦送我情”感到难以置信。但作为新世纪的学生对于李白汪伦友谊的理解和感悟必然是不同的。因而,如何让这时空交错的古人和今人在“友谊
5、”这个主题上,找准一个情感释放的切入点是本课的关键。1、认识能力:学会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过程方法:学会提出问题,与他人合作探究问题:学会想象诗境,感受诗的情绪和意象。学会背诵古诗的多种方法。3、情感态度:咀嚼和体悟重点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情味,在反复诵读与融情想象中,感受李白和汪伦分别时的情景,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聚散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使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课件。课时。(一)、对诗导入,激发兴趣:、对诗。(静夜思、秋浦歌、送孟浩然之广陵、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介绍李白(二)、自主备学,理解
6、内容。备学建议:1、自主朗读,查找工具书,尝试了解诗意。2、圈画批注,梳理问题。(将自己读懂的内容写下来。将自己读不懂的内容画出来。)(三)、第一次分享:分享收获,汇报问题指名读古诗。你读懂了什么?告诉大家。在备学过程中,你提出了哪些么问题?学生自由提问,教师选择有价值的问题适时整理并板书。(四)、师生分享,二次备学:自主合作释疑,品悟诗意(1)这些问题我们怎么才能解决呢?有什么好方法?(查资料)(2)学生查资料,师巡视、帮助,分发教师准备的资料。(3)找到相关资料来解决黑板上的问题了吗?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们已经能够解决的问题。(小组内交流)(五)、全班分享:各抒己见,寻找共识。(4)咱们先
7、来看这几个问题。(圈画几个帮助学生理解诗意的问题。)如:桃花潭在什么地方?是个什么样的地方?“踏歌”指什么?汪伦是个怎样的人?李白和汪伦是怎样结识的?(5)刚才大家借助资料的阅读很快解决了一些问题。不过这些问题只是帮助我们理解了这首诗,还远远不够,要想真正读透这首诗,还要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让我们在已经理解了诗意的基础上再来看余下的几个问题,能解决吗?如:汪伦来送李白,为什么让李白出乎意料?桃花潭真的深千尺吗?李白为什么赠诗给汪伦? (6)读好整首诗。(六)、资源分享,深化体悟:诗歌配画,体悟诗境(1)欣赏诗配画(2)你喜欢哪幅?能简要说说你的理由吗?(七)、课堂实践,创意分享:内化
8、体验,想象表演读着读着,你的脑海里是不是已经仿佛看到了汪伦和李白告别的情景。想象一下,李白正要离开桃花潭,忽然听到岸上踏歌的声音。李白抬头一看,啊,是汪伦送行来了!李白和汪伦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同桌一人扮李白,一人扮汪伦,先相互说说。(同桌相互练习对话)请同桌到前面表演。(八)、总结升华,浓郁诗韵:(1)汪伦十里踏歌相送(板书:送),李白感受真情,作诗相赠(板书:赠),这一“赠”一“送”(板书:),怎一个“情”字了得?板书:情(2)让我们一起再来深情地读好这首诗(九)自主作业,迁移拓展。(1)自学其他的离别诗。(2)如果有兴趣,建议同学们开展一次“离别”组诗欣赏会。朗诵这些古诗,谈谈自己对
9、这些诗的见解或比较不同诗人写的离别诗风格有什么不同,还可以展开想象根据古诗的意境画上诗配画。板书设计赠 汪 伦赠 送情赠汪伦教学设计3一、教学设计说明本次教学的主旨是领会诗歌的意境。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二、教学分析1、教学内容分析赠汪伦是长春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中的一首古诗,这一古诗被安排在第9板块。这一板块主要学习的主题是朋友,意在使学生在学会古诗并掌握识字的方法的基础上,联系实际,体会到友情的可贵。2、教学对象分析对于小学一年级学生来说,对古诗的理解比较有难度,但是他们
10、对新鲜事物有探索的欲望。在教学中,角是要努力创设情景,将学生吸引到古诗的意境中来。本班学生的识字能力比较强,知识面比较广,所以课堂含量应该比较丰富。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7个字(赠、伦、乘、将、忽、踏、送),会写“汪”“李”“情”“舟”“闻”“及”6个生字。能够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2、过程与方法目标:随文识字,掌握多种识字方法。3、情感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友情的真挚,有交朋友的欲望。四、教学重难点:古诗朗读时注意停顿、重音,启发想象用语言或图画描绘古诗的意境。五、教学媒体的选择和运用:1、flash课件,2、视频文件六、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背静夜思、独坐
11、敬庭山这几首古诗的作者都是谁呢? (李白)介绍诗人:唐朝诗人,他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他给后世人留下900多首诗,人们都称他为“诗仙”。学习“李”字“李”是一个姓。咱们班姓李的孩子举举手,多自豪和那么有才的大诗人一个姓,快来介绍一下这个字,怎样使大家都记住。2、今天再来学习一首李白写的诗,齐读课题学习“赠”字“赠”就是送给的意思。拼读认识“赠”。3、出示“汪伦”(唐朝人,家住泾州桃花潭边,他性格豪爽,喜欢结交名士,经常帮助附近的村民而毫无吝啬,是个仗义之人)学习“汪”字(二)借助故事理解诗意李白为什么要送给汪伦这首诗呢?这里面还有一个动人的小故事呢!当时,李白在诗坛上名
12、声远扬,汪伦非常仰慕,希望有机会一睹诗仙的风采。可自己也是个无名小辈,怎么才能请到大诗人李白呢?后来,汪伦写了这样一封信:“李先生喜欢游玩赏景吗?我们这里有十里桃花。李先生喜欢喝酒吗?我们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接到这样的信,立刻高高兴兴地赶来了。一见到汪伦,便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微笑着告诉他说:“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起来,李白与汪伦一见如故,他便留下来住了好几天,汪伦对李白盛情款待,两人相见恨晚。二人分别时,汪伦踏歌相送,使李白十分感动。他立即铺纸研墨,写了
13、那首千古送别诗。1、教师范读2、学生自由读两遍诗,想一想从诗中读懂了什么。(三)随文识字1、学习“舟”字李白乘坐小船要走了,诗句中提到小船了吗?(播放字理图)古代人们就是把船称做“舟”。拼读音节读字。课件演示笔顺,书空笔顺。观察字在虚宫格中的位置,指导写字。2、学习“闻”字李白乘坐小船要走时发生什么事了?在诗中哪里看出他听到歌声?(闻)拼读音节读字。分析字型、讲一讲记字的好办法。诗中前两行记叙了两人分别的场景,你们通过读再来体会体会吧,男女生分读、全班齐读前两行诗。李白回想起几天来和汪伦相处的点点滴滴,他们在诗文的共同爱好,切磋的多少个不眠之夜,他们情谊深厚,志同道合。人生难得一知己啊!临别时
14、,汪论带者一群村民脚塌节拍,手挽手前来送行,李白感慨万分,面对此情此景,面对桃花潭水,李白立刻写下了这首,作为感谢!请同学们读读下两句。3、学习“及”字后两行诗中哪一个词是“不如”的意思?(及)拼读音节读字。“不及”是不如的意思,“及”是比得上、赶得上的意思。组词。课件演示笔顺,书空笔顺,开火车写笔顺。4、学习“情”字回忆以前学习过哪些青字大家族中的字。拼读音节读“情”字。“青”字为了让我们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它送给我们一个目字旁儿;为了让我们拥有晴朗的天气,送给我们一个日字旁儿,今天它为什么送给我们竖心旁儿呢?(四)指导读诗1、一首峙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此时此刻你就是李白,此
15、时你站在船头,让我们把对好友的深情通过朗读尽情地表达出来吧!2、教师激情,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全诗。3、指名背诵并说一说自己背诗的方法。会背诵的一起背,不会的也没关系,可以照着书读。(五)拓展,练习表达1、李白和汪伦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一生一世的朋友,老师想知道你们的好朋友是谁?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做好朋友呢?2、表示两人之间深厚友谊的诗还有很多,像黄鹤楼、别董大、晓出净慈寺古诗作为我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瑰宝,在以后我们还会不断地学习。(七)游戏巩固生字。小白兔过河(读词语)。(八)板书设计略赠汪伦教学设计4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自读古诗,理解字词,读懂诗意。2、体会诗中所表达的作者与
16、朋友的深厚友谊。练习感情朗读古诗。3、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并学会积累古诗。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中作者运用夸张、比喻的方法表达感情的方法。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描写送别的古诗教学时间:三课时第一课时上课时间:教学过程谈话引入初读课文引导思考读中体会感情一、感情调动,导入课题:1、板书“佳节”师:同学们喜欢过节吗?为什么呢?2、师:看来,大家在过节时都是开开心心的,不过,唐朝有位诗人(课件诗人背影)在重阳佳节这天,却道出了这样的感叹:(课件“每逢佳节倍思亲”)熟悉吗?哪儿见过?(课件古诗)二、初读古诗。1、想读吗?那就大声地读吧!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顺。2、生自由读。3、指名读,正音。4、还想
17、怎么读?(按学生设想读)5、同学们真不错,字音读得准,诗句也读顺了。这首诗读了这么多遍,你读明白了什么吗?6、生交流。(茱萸介绍)7、明明是合家欢聚的重阳佳节,诗人为何会有如此的感叹呢?让我们走进这首诗背后的一段故事中,你可能会有新的感受。三、读文悟情。1、生读文,师巡视。2、读了故事,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感受了?生交流,师相机板书。3、你们都有了自己的感受,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给了你这样的感受,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这些句子,试着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4、交流:谁想第一个把自己的感受和大家分享?15岁那年,他就离开家乡,来到京城长安,不觉已经两年了。1)、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的是什么?2)、(谈不出)
18、你离开过你爸爸妈妈一段日子吗?多久?心情如何?四、读中体会感情,理解课文(谈得出)是啊!王维小小年纪就远离家乡到外求学(板书华山东边是家乡,西边是长安)它的家乡在华山以东的蒲州,长安在华山以西,他这一别就有两年了。你离开过你爸爸妈妈一段日子吗?多久?心情如何?而王维是整整两年没有与亲人相见啊!你还想再读读这句话吗?相信你现在一定能读出自己的感受。(指名读)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一大早,大街上便热闹起来。人们扶老携幼,兴高采烈地去登高游玩。1、这样的情景,你有过类似的印象吗?扶老携幼、兴高采烈,能和你身边的同学配合着演演吗?2、我看到你们兴高采烈的模样了,重阳佳节的大街上可真热闹呀,谁能通过朗
19、读把咱们也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3、这就是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诗人看到这一切会有怎样的感受呢?4、(课件句子)带着你的这种感受,来读这句话。(如果不动情)结合生活实际调动情感再读。5、此时的王维真是触景生情啊!王维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1、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会是怎样的呢?(学生想象)2、课文中哪些句子能让你感受到这种欢度节日的场面?(指名读)3、(课件出示句子)扶老携幼、兴高采烈,能和你身边的同学配合着演演吗?4、我看到你们兴高采烈的模样了,重阳佳节的大街上可真热闹呀,谁能通过朗读把咱们也带到热闹的大街上去?5、这就是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情景,诗人看到这一切会有怎
20、样的感受呢?4、(课件句子)带着你的这种感受,来读这句话。(如果不动情)结合生活实际调动情感再读。5、此时的王维真是触景生情啊!王维想,以前在家乡时,每逢重阳佳节,总要和兄弟们头插茱萸,手挽着手去城外登高远眺。大家欢聚在一起是多么让人高兴啊!1、从这段中,你感受到的什么?2、课件出示句子还有同学想读这段话吗?3、(读得不好)读这段时你想到了什么?(读得好)(课件欢快音乐)是啊!重阳佳节,王维和兄弟们登高远眺,是多么开心啊!看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交流)4、从你们的言语和神态中我已经感受到了这份喜悦!来,咱们再来读读这段。(生齐读)五、情感涌现,吟诗抒情5、(切换音乐思念)欢乐的时光总
21、是令人难以忘怀(指板书)而今,王维只身一人身处长安,他在山的这头,而家在山的那头;身在山的这一边,而心却早已飞到山的那一边了,(课件出示句子)王维的这种思乡之情,你能体会到吗?想读这句话吗?(指名读)6、你是这样读的:天各一方;省略号停了一下;一定也在你想表达什么呢?7、他表达出了自己的感受,有哪位同学也能像他这样通过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指名读)如今我们却天各一方,不能相会此时此刻,兄弟们一定也在登高聚会,西望长安,思念着我呢。1)、以前王维和兄弟们是怎样过重阳节的呢?2)、(用自己的话说)你说的正是这样的一种情景(课件出示句子)你愿意读读吗?(用书上句子)回到上段六、情感涌现,吟诗抒情。1
22、、师导:王维独自一人在他乡求学,重阳佳节这天,看着家家户户欢度节日的热闹场面,想起了在家乡时和兄弟们欢聚的情景,思乡之情愈发浓了,思绪万千之时,就将这浓浓的思念融进了四行诗句中(课件出示古诗,教师范读整首诗)2、刚才,老师在诵读这首诗时,把自己当作了王维,借这首诗来表达我对家乡的思念,老师相信你们也一定也体会到了诗人的心情,那就来吟诵这首诗吧!3、指名读。两名学生读后,对比评价,体现个性化朗读。请同学们也像这两位同学一样,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指名读)七、情感延伸,课外拓展:1、“每逢佳节倍思亲”,有这样感叹的又岂止王维一人呢?我国历代就有不少诗人借诗来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老师从其中选取了隋
23、代诗人薛道衡和宋代诗人王安石的诗文给大家赏读,请同学们根据注释来读读诗,体会同样的思乡之情,选择你喜欢的一首读给大家听。2、学生自由练读入日思归、泊船瓜洲。3、指名读。八、情感升华,再次吟诵。1、在这饱含浓浓思乡情的乐曲声中,我们也即将结束这堂课了,让我们再次深情地吟诵这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吧!2、配乐齐诵诗文。板书:佳节倍思亲华山(西)长安家乡(东)第二课时上课时间:教学过程理解课题理解古诗一、揭题,导入新课:1、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赠汪伦,出示古诗:赠汪伦唐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你知道“赠”是什么意思吗?3、请说一说题目的意思。二、学
24、习古诗1、初读,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这是一首描写什么的诗?(送别)2、再读古诗,想一想,谁送谁,谁别谁?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有谁知道李白是谁、汪伦是谁吗?学生介绍有关背景。教师过渡,他们一个是大名鼎鼎的诗人,一个是普普通通的村民,他们之间是怎以联系起来的呢?(学生说故事)4、是啊,天下没有散的筵席,再好的朋友也要分别,同学们再读一读诗句,看看分别时的情景怎能样?5、自读,说诗意。你认为哪一句还可以怎么说?(修正诗意、注意关键字词)6、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学生质疑)(根据学生质疑情况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朗读。7、小结:这首诗是以歌声来送别朋友,其实古时候还有许多诗,我们看一下,古人还会
25、以什么来送别朋友?拓展课外知识三、带读古诗:1、出示以下三首诗,引导学生自读理解,古人又是以什么来送别朋友的呢?2、朗读、小结:无论以什么送别,都有可以概括为以“真心”送别。四、课外练习:收集送别诗,举行一次吟诗会。主板书:赠汪伦李白深情厚谊汪伦踏歌声辅板书:歌声酒语言以目光送别第三课时上课时间:教学过程巩固旧知激发学生的兴趣交给学生方法巩固一、复习巩固1、指名背诵古诗;2、男女比一比,看看谁背得好。3、齐背二、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读一读dyjiqnwngchng独异佳亲汪乘fngdngchlnyttn逢登插伦欲踏潭(1)拼读(2)开火车读(3)记第二排二类字2、归类学一类生字生字左右结构:
26、独、佳、汪上下结构:异、亲独体结构:乘3、你早就认识哪个字?你会写吗?请你教小朋友写。(重点)笔顺:乘佳4、理解字意:组词独:独自、单独、孤独、独一无二佳:佳节、佳人、最佳、汪:水汪汪、汪洋、泪汪汪、一汪水异:奇异、异地、异味、惊异亲:亲人、亲手、亲笔信、亲密乘:乘法、乘除、乘数、乘车、5、书写:(1)你有要提醒小朋友的地方吗?乘字一共有10画异字上面要封口(2)注意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3)写字的规律:上紧下松、左紧右松(4)学生描红三、作业:1、把今天所学的字听写一遍。2、书98页赠汪伦教学设计5一、古诗导入孩子们,这两首诗,你还记得吗?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这两首好听、熟悉的诗歌,都
27、出自同一个人之口,那就是李白。二、简单介绍李白李白是我国著名的大诗人,被人誉为“诗仙”,写下了许许多多诗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又一著名诗篇。三、点题1、齐读课题。2、出示“赠”,谁能读准这个生字?3、赠是什么意思,给它组个词。李白把这一首诗赠送给汪伦。4、读词语“汪伦”。5、汪伦非常崇拜李白,为了认识他,就给李白写了一封信:“先生,你喜欢游玩吗,我这里有十里桃花,你喜欢喝酒吗,我这里有万家酒店,李白接信后马上就赶到汪伦家里。当他询问起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的时候,汪伦笑着说:我所说的十里桃花,是指离我家十里外有个桃花潭;万家酒店是因为有位姓万的人开的酒店。”李白听罢哈哈大笑,在接下来的几天
28、里,汪伦盛情款待,与李白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临别时,汪伦踏歌相送,李白被他的真诚所感动,即兴吟诗一首-赠汪伦。四、初读1、自由读读,读准每个字音。2、学习词语:踏歌潭水小舟欲(1)踏歌:用脚打着拍子唱着歌就叫踏歌,踏歌要用脚,所以它是足字旁。(2)潭水:潭为什么是“三点水”呢?(3)小舟:古人说的小舟就是现在说的船。(4)欲:将欲行就是快要出发的意思,那李白乘舟将欲行的意思呢?3、指导书写:乘4、再读诗句,读出节奏。五、品读诗句:(一)品读一句1、看到汪伦来送行,李白此时的心情会是怎样呢?2、指导朗读。3、拓展诗句:(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9、。”4、指导朗读。5、伴随着这一路的歌声,大诗人李白似乎又回到了那几天与汪伦朝夕相处的欢快时刻,还记得当时,我们在一起游山玩水,在一起(学生想象)(三)品读第二句1、是呀,短短几天的时间,他们在一起是那么开心,那么高兴!李白在离别之时,情不自禁地吟出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领会写法桃花潭的水真有千尺,83层楼那么深吗?这就是李白,当平常的语言无法表达他当时激情时,就会运用大胆地、夸张地想象,因为如此,才会有我们前面吟诵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指名读)正因为那丰富、夸张的想象,才会有今天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因为丰富、夸张的想象,才会有那“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
30、过万重山,”也正因为丰富夸张的想象,才会有今天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3、不及,比不上。即使桃花潭水深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即便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就算是桃花潭水深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4、是呀!简简单单的一个“不及”,却道出朋友间那比潭水更深的情谊。5、指导朗读。(四)设境朗读全诗(1)此时,你就是那一代文豪李白,站在船头,望着踏歌赶来相送的汪伦,你不禁脱口而出(2)相聚须尽欢,分别不忧伤,就让这首诗挥去那淡淡的离愁别绪吧!(3)这就是“诗仙”李白,他可以表现为望庐山瀑布的雄浑壮阔,也可以表现为赠汪伦的洒脱豪放,让我们再次吟诵这流传千古的诗句吧!(五
31、)拓展朗读1、望着踏歌相送的汪伦,我们似乎又看见了那痴痴东望的李白站在黄鹤楼上送别孟浩然,似乎又听见了他那深情地吟唱着我们已经熟悉的诗歌送孟浩然之广陵2、我们还仿佛看到了那以酒相送的一幕送元二使之安西(六)背诵不一样的时间,不一样的地点,不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诗句,心底流淌着的却是同样美好的情。让我们闭上眼睛,(音乐)一起将这美好的友情连同这美妙的诗句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背诵)赠汪伦教学设计6一、介绍诗人,复习导入师: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出生在四川,他一生喜欢游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写下了无数风格浪漫的诗歌,享有诗仙的美称。他写的诗歌,我们已经学过很多了,谁能背一背?生1:有感情地背诵床前明月光师
32、:背得不错,这首诗表达了李白怎样的情感?生2:表达了李白流浪他乡,孤独、思念家乡的情感。师:讲得真好,谁还会背?生3:激情背诵望庐山瀑布。师:好极了,我仿佛看到了瀑布飞流直下的壮观景象。(还有很多学生举手)看来同学们还挺喜欢李白的,那就让我们今天再去拜访他吧,看看他又会给我们出什么新诗呢?二、自主合作,交流诗意1、自由读诗,画出节奏。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在小组内交流。3、汇报学习情况。师:刚才大家都学得非常认真,我还听到有同学朗诵得有声有色,谁愿意到台上读给大家听,并划出节奏。生A:大方地走上讲台边读边画节奏。(刚读完大家就拍起了手掌)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
33、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生B:我觉得还可以这样来画节奏。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师:能把自己的意见表述出来,你真有个性,能读给大家听吗?(该生根据自己画的节奏,大声朗读,尤其读出“送我情”与“送我情”的不同之处。)师:棒极了,能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吗?生B:我这样读是强调汪伦送我的情意很深,非同一般。师:有道理,对诗歌理解还不错。还有人愿意读给大家听吗?(争先恐后,都想读)看来同学们都想读,那就一起来读吧。(两种不同节奏都读出来,通过朗读体会到两种读法都是可以的。)师:你们读得真好,可我不知道意思,谁愿意帮助我?(显出着急的神情。很多孩子已高高举起手
34、,并大声说:“老师,我帮你。”)那好,你来当我的老师到台上去讲吧!生王:“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意思是李白乘船即将要走的时候,忽然听到岸上有人在边用脚踏拍子边唱歌,“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意思是桃花潭的水很深很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意。师:非常感谢你,我基本上理解诗歌的意思了,可还有一个疑问:你刚才说汪伦送给李白的情意,可题目却又是李白送汪伦,这到底是怎么会事?生张:一时答不上来,回到座位上。(台下已经有不少同学举手了。)师:今天,我可走运了,有这么多同学想帮我。(指名回答。)生李:因为汪伦与李白的情意很深,为了表示感谢,李白作了这首诗送给汪伦。师:哦!原来如此。同
35、学们,刚才两位同学讲的你们听懂了吗?全班:懂了。师:诗歌中哪些诗句表达了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感情,谁找出来读一读?生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生肖:我认为感情表达不够,体现不出深千尺。师:深千尺是什么意思?那你认为应该怎样读,能教大家读一读吗?生肖:深千尺的意思是说李白和汪伦的感情很深很深。应该用赞美友情的语气来读,而且“深千尺”、“不及”和“送我情”要重读,请大家给我一起读。(教大家读一遍)师:谁再来读读。生黄:拉长语调范读。师:读得真棒。我已经感受到了李白和汪伦之间的深厚情意。李白和汪伦之间还有这样一个动人的传说:汪伦十分敬仰李白,想邀请他来做客,于是写信告诉李白:“我这里有十里桃花
36、,万家酒店。”李白本来就喜欢游山玩水和喝酒,一听说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就急忙赶去。一看才知道,“十里桃花”指的是方圆十里的桃花潭,“万家酒店”指的是一户姓万的人家开的酒店。李白难免有些失望,但是汪伦的盛情款待使他深为感动,尤其是临走时,汪伦赶来为他送行,还边赶路边唱歌,李白万分激动,挥笔写下了赠汪伦,以此诗歌来表达汪伦与他结下的深情厚谊。赠汪伦教学设计7教案示例教学目标:1理解三首古诗,结合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了解诗句意思。2多诵读,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人的感情。3了解诗人怎样在写景、叙事中抒发情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还记得李白吗?哪位同学能够起来为大家背一首他的诗呢?(第六
37、册独坐敬亭山,第七册早发白帝城、望庐山瀑布)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赠汪伦”(板书题目)。要求我们能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己理解古诗的内容,有不懂的地方可以和大家交流。二、学习赠汪伦1讲述诗歌写作背景。汪伦是有名的歌手,且很有才学,但不愿做官,隐居在安徽泾县西南的桃花潭畔。他对李白所作的诗佩服得“五体投地”,日夜吟诵。他知道李白喜欢喝酒,于是使用最好的糯米和高粱酿成酒,并长年窖在地下。有一回他听说李白到了安徽,想邀请李白前来作客,但又怕李白不肯来,于是想出一个妙计。他修书一封,送给李白。李白拆信一看,上面写道:“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已早听说汪伦
38、是一方豪士,便欣然答应往访。见面后,李白说:“我是来观十里桃花,访万家酒店的。”汪伦笑道:“桃花者,一潭之名也,并无桃花十里;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酒店万家。”此时李白方知“受骗上当”,但却哈哈大笑说:“临桃花潭,饮万家酒,会汪豪士,此亦人生快事!”此后汪伦每日以美酒佳肴相待,两人甚是相投,成了好朋友。临别时李白即兴写下赠汪伦这首别具一格的七言绝句,2教师范读。3指名学生试读,教师指导。4指导学生理解诗句,体会感情。(l)根据课文注释、查字典自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记下来。(2)小组讨论、交流,议一议是如何理解这首诗的。(3)学生汇报交流自学情况。指名试讲:你是怎样理解诗
39、的前两句的?(先结合诗句理解词语,然后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重点理解后两句诗的意思并体会感情。师:谁来谈谈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诗的?生:“不及”是“比不上”的意思,“情”指“情谊”,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送我的情谊深。师:汪伦对李白的情谊仅仅表现在“送别”上吗?前面听了老师对这首诗写作背景的介绍,你们知道汪伦对李白的情谊还表现在哪里?生:表现在汪伦写信热情地邀请李白来桃花潭作客。生:表现在汪伦天天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师:桃花潭水真的有千尺深吗?没有,这是作者的假设,那么,跟下句连起来,可用上什么关联词来翻译呢?生:哪怕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生:即使
40、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还可用“就算也”“纵使也”)师:同学们,汪伦先是写信热情邀请李白来家作客,接着又用美酒盛情款待李白,李白要走了,汪伦又带领村民踏歌相送。所有这一切,怎么不使李白深受感动呢?大家请再想想,如果采用不同的语气来翻译这两句,比如可用感叹句或反问句的形式,能不能更好地表达李白此时的激动心情呢?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也比不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哪!生:即使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怎么能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呢?生:桃花潭水有千尺深,比得上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吗?不,远远比不上。师:“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谁来说一说,这里用什么来比喻什
41、么?生:用“桃花潭水的深”来比喻“汪伦对我的情谊深”。师:这里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为的是表现什么?生:表现汪伦和李白之间的情谊深。生:表现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师:谁能把这种感情谈出来?生: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把这首诗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一说(4)指导朗读、背诵。指导停顿,读中表达情感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配乐朗读背诵这首诗。四、布置作业默写赠汪伦。第二课时、复习导入1指名背诵赠汪伦。2集体背诵。3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李白写的又一首表现朋友相送的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二、解题黄鹤楼最早建于三国时期,有“天下绝景”之称,历代诗人在此留下了不少诗篇
42、。孟浩然,是唐朝一位很有名的诗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可指名背诵孟浩然的诗,如春晓。之:往,去。广陵:地名,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汉朝时称“广陵”,隋唐时称扬州,扬州是唐朝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指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把题目的意思说出来。(提示:是谁送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三、自学古诗自主探究1自由练习朗读古诗。2借助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自学古诗,记下不懂的问题。3小组合作学习。4汇报交流自学成果,教师相机引导、点拨。故人西辞黄鹤楼“西辞”,如图,由图可见黄鹤楼在西,扬州在东,孟浩然由西向东,依长江顺流而下,告辞时自然要向西拱手。第一句点明送别地点。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三月,过去人们称之为季春或暮春,正是春深如海的季节,在草长花开的季节,空气湿度增大,远望去好像有一层薄薄的烟雾笼罩着花草树木,烟花指的就是这种景色。第二句点明送别的时间。在黄鹤楼这样的千年胜地,又正值繁花似锦的春天,朋友们正应愉快地聚会,可“故人”却要辞别远去了。这两句在叙事之中流露出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