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学期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上学期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pdf(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3 学年上学期思想品德教学工作计划 一、基本情况 小学一年级 2 班共有学生 29 名,其中,男生 14 名,女生 15 名。多数受过一年学前教育。这些孩子,大多还不能适应小学较为紧张与辛苦的学习生活。对于品德与生活学科还比较陌生,不过,这门学科与孩子的生活紧密联系,相信,孩子们会比较感兴趣,也能较快地接受者们新课程。二、学情分析 多数学生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学习,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学生普遍都能尊师守纪,团结友爱,有较强的上进心和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但有时有点过于活跃,需要老师适时调控。有几个孩子由于没上过学前班,没有好习惯,常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许多的不便,极少数坐不
2、住,不会写字,习惯还不是很好。一年级学生的社会知识相对较为单薄,社会实践能力相对薄弱。自身的素质不高,相对来讲,实践性强、整合性高、社会性强的浙教版的品德与生活学起来就比较吃力,需要教师多加引导。三、教材内容 本册课本共四个单元:你好,新学校;我的新生活;我爱我家;文明过大年。根据小学低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从适应小学生活的基本需要出发,按主题单元设计内容。在单元的编排和组织上,教材不强求体系的结构性和完备性,而是遵循儿童生活自身的逻辑,从儿童生活出发,以时间推进过程中儿童自己感知的生活“逻辑”为线索,选择指导的重心,设计主题单元。同时,本册教材还试图以社会技能的指导作为编写的暗线。活出发实现学
3、科内容的整合 1.教材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2.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3.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
4、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4.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四、教学目标 1.感受学校环境的美好,对老师充满信任、敬仰,充满兴趣地参与学校一天的生活,为自己是小学生感到快乐。喜欢和老师、同学交往,体验与人交往的快乐,感受学习的愉快,有初步的规则意识,在尝试自己解决麻烦的过程中,体验克服困难的喜悦。培养学生对父母的自豪感,引导学生对父母表达自己的谢意与敬重,体会家庭带给人的快乐感
5、受。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春天的气候特征,感受春天的美好。2.鼓励学生在班级中积极与人交往,通过同学与同学这一最基本的人际交往辅导,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与同学,自己与班级的亲密、互动的关系,积极主动地创造班级的良好氛围。能够向父母表达自己的尊敬与爱,并注意文明用语。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有计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并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激励自己不断进步。3.通过自身观察比较、归纳及操作练习,能感受新学校的美好。积极参与行为练习,从而完全适应学校生活。积极地参与并体验学习过程,学会邀请同学和接受邀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了解父母,关注家庭,并能以自己的行为为家庭带来欢乐。4.能与同学分
6、享家庭故事,并初步了解如何处理班级中不顺心的事,了解春天的气候特征和各种保健方法,能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五、达到的效果 1.教学中把思品与生活课的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懂得何谓善、恶、美、丑,提高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课堂上注重培养他们养成俭朴,文明礼貌,尊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道德行为习惯。2.认真有效的上好每一节课,努力完成教学指标。六、具体措施 1.尽量利用电教手段,以直观的形象激发学生情感。教学设计尽量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让他们能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并能结合所学内容畅谈自己的观点和想法。2.采取跟踪调查,联系家长等措施,促进学生良好意识、习惯的形成。3.采用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如讨论、资料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教学游戏、参观访问、欣赏、讲故事等。4.定期与学生家长,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等各方面的情况。5.利用课余时间,“因材施教、对症下药”,根据学生的素质采取相应的方法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