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数学秋游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

上传人:ylj18****70940 文档编号:81642455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103 大小:69.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数学秋游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3页
2023年数学秋游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数学秋游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数学秋游教学设计(精选多篇).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数学秋游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推荐第1篇:小学数学秋游教学设计 让学学生 以“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秋游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进一步发展数感;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有关数概念的各方面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融会贯通,为学生进一步系统学习小数、分数及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做好铺垫。因此这部分知识是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商一位数的除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在试商

2、、调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挑战性和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掌握“改商”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你们喜欢去郊游吗?告诉老师你们到哪里秋游.老师前几天也和同学们到郊游,并且拍了一些照片回来,大家想欣赏吗? (出示风景幻灯片)这地方美吗?老师把这些图片都洗出来了想要吗?比一比哪一组表现最好,就奖励给哪一组.大家加油哦! (设计意图:我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活跃课堂气氛,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后面的巩固练习打下伏笔.) (二)、建立模型,感知“试”商。 1.你们想去吗?公交车站有两种车可供大家住租用大客车限乘客46人,小客车限乘客34人.

3、(出示公交车幻灯片) 2.实验小学三年级师生共272人,四年级师生共230人,五年级共有师生368人.(电脑出示书中的情境图) (1)说一说从图上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学生根据情景图,提出有关除法的数学问题。 3.同桌讨论: 如何安排车辆?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大部分学生经历多次失败。 其实,在我们除法计算求商的时候也需要试,这个过程我们就把它叫做试商。 (板书:除数是两位数除法(试商) (设计意图:构建模型,将“调试”和试商中的“调试”进行有机的沟通,用问题引导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进行探究) (三)、问题导向,探究试商。 师:当你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你想研究有关试商的哪些问题?

4、生:什么是试商?试商怎样算? 生:怎样才能让试商的次数比较少? 生:有几种方法可以试商? 探究问题: 1.三年级师生共272人都坐小客车,需要租几辆?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 27234= 让学生猜得数, 讨论如何估计试商。 学生试着独立计算,(一名学生板演)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除数与商的积大了,说明什么?该怎么办?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34”看作“30”来试商,初商“9”大了,改商“8”的原因。 2.四年级师生共230人都坐大客车,需要租几辆? 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3046= 让学生猜得数, 讨论如何试商。 学生试着独立计算,(一名学生板演) 引导

5、学生发现问题:余数等于除数,说明什么?该怎么办? 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究。 全班交流,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明确把除数“46”看作“50”来试商,初商“4”小了,改商“5”的原因。 (设计意图:从情景图入手,让学生猜数,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问题由学生提,方法让学生找, 规律由学生总结,还学生学习主人的地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四)、尝试、交流,探究调商。 启发学生想一想,我们用了哪些方法试商?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或者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什么时候商会小?) (1)、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积大了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大呢?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商? (2)、继续完成学生自

6、己提出的问题,在解题的过程中由学生发现提出并解答:余数大余或等于除数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小呢? (3)、小结, 师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在试商的过程中遇到商大了就调小,商小了就调大,这就叫做“调商”(板书“调商”)也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四舍法,商偏大,要改小;五入法,商偏小,须调大.翻倍法,积要接近被除数.(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的反问,使调商聚焦成为试商的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发现试商的规律。) (五)、扩展运用,巩固加深。1.完成“试一试” 第1题:计算下列各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商的大小情况。什么情况下商可能小了?什么情况下商可能大了?然后再计算:36154 34243 27226 44889 第2题

7、:(机动)认真观察,小组内说一说,解决五年级师生如果都坐大客车,需要几辆车? 2.完成“练一练” 第1题:不用计算,在里填入“”、“”或“”.2632710 6023120 4871830 第2题(提高题):先估算,再计算.23334= 35158= 84035= 63031= 3.帮帮老师。(机动)(课后延申) 老师带来了128张精美的小图片: (1)如果奖励给第一组16位同学,平均每人能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2)如果奖励给第二组15位同学,平均每人能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3)如果奖励给四(3)的61位同学 。平均每人能分得几张?还剩几张?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可以增加学生试商的敏

8、感性,培养学生的数感。而设计分层的练习,可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求。同时,贴近生活情境的练习,也让学生感知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课堂小结,学生质疑。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对于本节课的知识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设计意图:回顾全课,关注学生思维方法的提升,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下面我简单说一下我的课后反思,我本着数学新课标的设计理念设计本课,在全课中体现: 一、创设生活情境能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激发学生探索规律的兴趣。数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精心设计与实际生活相联系的数学情境,把那些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以引发学生

9、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欲望。本课我以秋游图片欣赏为引子引出情景图,让学生发现信息,解决问题,激起孩子们的求知欲。 二、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人。 在教学中,我以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来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调商的方法,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学会调商的过程,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新课标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所以我根据本课教学重点、难点的突出,从而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让学生在掌握知识方面能够抓住重点,层次分明,不至于让学生走入误区,从而浪费学生更多地宝贵的精力。 四、在练习的安排上也比较有层

10、次,由浅入深,学习效果较好。 推荐第2篇:秋游教学设计 1秋游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丹凤县西街小学 贺莉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二单元第1课秋游 教材简析: 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课文生动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带领下去郊外秋游,描绘了秋天天空和田野的美好景象,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愉快和欢乐的心情。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依循秋景-秋游的顺序,紧紧扣住标题描写和叙述。课文语言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意境优美,是进行朗读训练的好教材。 设计理念: 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富有童趣的散文。通过反复观察、朗读,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其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努力让学生自主学习语文,提高

11、语文素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通过教学,使学生能正确、顺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强调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现以秋游一文为例,围绕课程标准这一要求,来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在读读、看看、想想、说说中,用心体验,用情表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能用一定的识字方法记住9个生字的字形,写好”追”、“喊”、“兔”三个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自主朗读。培养学生个性化朗读中的感悟能力和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文中重点词句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秋天的美好

12、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 教法:创设情境、谈话点拨、示范引导。 学法:自主识字、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教学准备: 课件 黑板贴 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音乐吗?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一首美妙的儿歌,我们来一起欣赏!你听到了什么? 2.创设情境:秋天是美丽的,老师还为大家带来了一些美丽的秋景图,想不想看看?你有什么感受和想法? 3.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单元第一课秋游(板题),“秋游”是什么意思?(秋天到郊外游玩) 请齐读课题。 4.引导质疑: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呢?指

13、名说。5.只要大家认真读课文,答案就在文中。让我们快速把语文课本翻到第22页,遇到生字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快开始吧!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读课文,提出要求: 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检查自读。 出示:绵 梁 郊 凉 棉 (1)自由练读.指名读,读得好的领读。 (2)这几个字都是三拼音节,是这课生字的重点。一定要读好中间的介母。 (3)仔细再读读这些字,你发现了什么? 比较:绵与棉(同音字)、凉与粱( 同音异形的字。) (4)读好了上面的字,下面的词你会读吗? 郊外 绵羊 白兔 凉了 稻子

14、 高粱 棉花 老师 打滚儿 逮蚂蚱 一望无边 追逐 喊着 嗓子 渐渐 谁会拼?指名读。 (5)在这些词中,还有许多轻声呢?谁会读?指名读。 强调“打滚儿”(儿化音) (6)现在把这些词语变个摸样,去掉拼音你们还会读吗? 去拼音读,齐读 。 3、找朋友游戏 4、理解词语: 光会读会说组词还不行,词语的意思都读明白了吗?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指名交流。 重点理解:一望无边、打滚儿、逮蚂蚱。 5、说话练习。 同学们可真厉害!咱们再增加点难度。你能从这些词里边选一个说话吗?指名交流。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的词语学得这么好,相信读课文也难不了你们。自由练读,同桌互相读听。 2、播放课文朗读录

15、音。 3、同学们,你们有谁也愿意像课文朗读这样把课文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分段朗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做个小老师,听听他们读得怎么样? 4、梳理感知: (1)第一节写了同学们跟着老师去郊外游玩,谁来读? (2)来到郊外,同学们看到秋天的天空美极了。(板书:美)谁来读第二节。(请生读,评议) (3)秋天的田野也很美。(板书:美)谁来读第三节?(请生读,评议) (4)第四节写同学们在草地上玩得很开心。(板书:开心)谁来读?(请生读) 四、学习生字: 1、引导观察生字。 2、学生描红。 师提醒写字姿势:三个一要做到、保护小眼睛、身坐正、心要静、一笔一画写端正。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练习 1、口头组词。

16、郊( ) 兔( ) 交( ) 晚( ) 家( ) 喊( ) 逐( ) 减( ) 2、你会看拼音写词语吗? ling le lo sh jio wi ( ) ( ) ( ) min yng go liang min hu ( ) ( ) ( ) zhu zh hn zhe t zi ( ) ( ) ( ) 五、课后作业 1、把这篇美文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熟练。 2、抄写课后第三题的词语。 板书设计: 天空 美 1.秋游 田野 美 草地 开心 推荐第3篇:秋游教学设计 秋游 (100以内数的连减) 教学目标: 1.通过选择合适的信息解决简单问题,学习连减计算的过程。2.能用自己的方法正确地进行1

17、00以内的连减计算。 3.培养学生选择信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竖式计算的连减的方法。 难点:能正确进行100以内的连减计算。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师:秋天到了,天高云淡,正是出游的好时节。同学们喜欢秋游吗?(喜欢)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情境图。 师:看!同学们出去秋游的情境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这条船可以坐90人。 有两队,一队有45人,一队有25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说得很准确。你想到了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1:一共有多少人? 生2:船上能坐得下这两队人吗? 生3:两

18、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 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发现问题,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进行梳理,并组织学生探究有价值的问题。如果没有出现教材中探究的问题,教师可以作为参与者,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探究。 二、探究新知 1.乘船问题。 师:是啊,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呢?你们觉得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生1:可以从90个座位中先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就是船上剩下的空座位数。 生2:可以先求出两队一共有多少人,再从90个座位中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船上剩下的空座位数。 师:这两种方法都可以,现在就请同学们尝试自己列式,算一算。 学生尝试自己解答,教师巡视,了解不同算法。

19、师:哪位同学愿意汇报一下自己是怎样算的?结果是多少?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算法: 我是从90个座位中先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90-45=45(个),45-25=20(个),所以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 我也是从90个座位中先减去一个队的人数,再减去另一个队的人数,但是我的算式是90-25=65(个),65-45=20(个),所以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 我是先算出两队的总人数,然后用90一次减去两队的总人数,就是船上的空座位数:45+25=70(人),90-70=20(个),所以船上也是还有20个空座位。 师:刚才大家用不同的算法得出了船上还有20个空座位,这些算法都是正确的。现在请

20、大家交流一下用竖式计算的过程。 请不同算法的同学到黑板上板书。 2.乘车问题。 师:同学们之前的表现非常棒!解决了乘船时的问题。如今啊,同学们的秋游就要结束了,要乘车返回学校。 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乘车返回学校”情境图。 师: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你能算出还有多少人没上车吗?自己试一试,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尝试解答后小组内交流解法,教师巡视,指导个别有困难的学生。 组织交流,重点强调用竖式计算的写法。 三、巩固练习课本第5页的内容。 四、教学总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板书设计: 秋 游 90-45-25=20(个) 90-25-45=20(个) 答: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

21、20个空座位。 推荐第4篇:秋游教学设计 秋游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文章。课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外秋游的情景。感受到孩子们沉浸在大自然中的愉快的心情。全文有四个自然段,依照“秋景秋游”的顺序,进行描写的。课文中语言生动形象,意境优美,能够很好的训练孩子们的朗读能力。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读准字音,记住字形,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 2、正确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了解在本课中的意思。 3、通过朗读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通过课外搜集信息资料,以加深课文理解。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留心秋天美好的景象,读出去郊外游玩时愉悦的心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

22、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感受秋天美好的景象。 教学难点: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在前面练习1中学过的秋天到这首是诗歌, 它主要讲了什么呢?(秋天庄稼和果子长得好,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 2.秋天这么美,你们喜欢吗?想出去看看吗?秋天最适合出去游玩,现在就让我们继续出发! 3.揭示课题并板书秋游,“秋游”是什么意思?生交流。师:对,就是秋天到郊外游玩的意思。 二、学习字词 1、初读课文,师提出要求(课件出示):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3)识记生字。

23、 2、检查自学情况。 (1)课件出示生字词语,指名读,正音开火车读齐读。 (2)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师相机指导:重点领会“郊外、追逐、打滚儿”的意思。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看图 (1)秋天的天空怎么样?你们看白云像什么? (2)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3) 草地上小朋友们怎么玩的?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说话。 (4)学生交流。 2、各自轻声读课文。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及时评价。 3、理清脉络,课件出示思考题: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分别写在了下面,对照课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同学们玩得很高兴。 ( )同学们跟老师到郊外游玩。 ( )

24、天空美。 ( )农田美。 四、教学生字。 1、读生字,巩固生字的字音。 2、自学课后笔顺表,把生字按笔顺描一遍。 3、师:你在字形上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凉:两点水旁,与“冷”有关,不能写成三点水旁。 4、总结指导。 郊:左边的“交”捺改成点。 望:左上方的“亡”第三笔是“竖提”,下面是个“王”,不能写成“土”。 5、教师范写生字:“郊”、“望”。学生观察重点笔画的位置并书空。 6、学生描红,临写,教师巡视。 7、反馈,让学生评析。 板书设计: 1、秋游 有的( );有的( );有的( )。 郊 望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二、课文精讲 1、指名读。

25、分自然段讲读。 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说了什么?这一句能不能先说“天气渐渐凉了”,再说“秋风起了”? (3) 比较加了“渐渐”有什么不同。 (4) 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 (5) 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些什么美丽的景象呢?请读第二段。 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 (2)谁来读读写秋天天空景象的句子。 (3)你觉得秋天的天空的景象怎么样? (4)有感情地朗读。 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说的是秋天哪里的景象?秋天农田的景象怎么样? (3)比较:a.稻子黄,高粱红,棉花白。 b.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 这两句话的意思相同

26、吗?为什么?生讨论交流。 (4)齐读第三段。 第四自然段 (1)老师范读。 (2)这个自然段有几句话?第一句话说了什么? 想想“向着蓝天亮开了嗓子”是指做什么? (3)第二句说了什么?“奔跑”和“追逐”两个词语完全相同吗? (4)这一段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大家”,想想有什么不同? (5)“多开心呀”表示什么样的语气?学生练读。 (6)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7)齐读第四段。 2、总结。 师:这篇课文写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秋天的天空和农田都很美,大家玩得很开心。你读了有什么感受?生交流。 3、齐读课文。 三、总结全文 1、读了全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秋天的郊外多美,同学们玩得也开心

27、,让我们把这美好的情景留在脑海中,好吗? 3、齐声有感情朗读全文。 四、课堂练习 1、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玩,有的( ),有的( ),有的( )他们玩得真高兴呀! 2、放学了,值日生在做值日,有的( ),有的( ),有的( ),做得多认真啊! 3、( ),( )有的( ),有的( ),有的( )。 五、拓展延伸: 1、课外找一找、读一读描写秋天的诗歌。 2、课余让家长带着外出秋游,将秋游的所见所闻写成一篇日记。板书设计: 1、秋游 天空 美 田野 游玩 乐 推荐第5篇:秋游教学设计 1秋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28、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生字卡片。 作业设计: 课内:抄写字词、组词、说话、扩词。 课外: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字词,听写生字词。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齐背练习1中的小诗秋天到,并说说这首诗歌里主要讲的是什么? 2、过渡:同学们,秋天这么美好,你们想不想出去玩玩呢?(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1课秋游,一起去领略一下秋天大自然的美。 二、板书课题,解题 “秋游“是秋天出去游玩的意思。 秋天到哪儿去游玩呢?会看到些什么,玩些什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图,再

29、读读课文就知道了。(出示投影) 三、指导看图 1、出示秋天的天空图。 秋天的天空怎么样?(蓝蓝的天空一望无边)你们看白云像什么?指名口述。 天空的白云有时像( ),有时像( )。 2、出示秋天的农田图。 过渡:欣赏完了天空的美景,我们再来欣赏地面上的美景。 这是什么地方?秋天农田里哪些庄稼成熟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农田里,稻子( ),高粱( ),棉花( )。 3、小朋友又是怎么玩的呢?(出示第三幅图) 出示:小朋友有的(),有的(),有的()。要求学生用“有的“组成句式说话。 过渡:刚才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很棒。那么课文中又是怎么写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再读读课文吧。 四、初读指导

30、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并提出自读要求。 (1)、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轻声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词。 2、检查自读情况。 (1)、齐读田字格里的生字。 指名找出后鼻音,翘舌音,三拼音节的字。 (2)、出示词语,指名读。重点领会“郊外、追逐、打滚儿“的意思。 3、听读课文,学生自由读课文。 4、理清脉络,出示思考题:课文四个自然段的意思分别写在了下面,对照课文想一想,在前面的括号里填上序号。 ()同学们玩得很高兴。 ()同学们跟老师到郊外游玩。 ()天空美。 ()农田美。 指名填写。 5、齐读课文 五、精读训练。 过渡:前面同学们学得真棒,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看看课文中是

31、怎样具体描绘秋天美景的。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段有几句话?(两句)第一句说了什么?(天气转凉了。)这一句能不能先说“天气渐渐凉了”,再说“秋风起了”?(不能) ()、“渐渐”什么意思?指名用“渐渐”说一句话。 ()、第二句说了什么?为什么秋游要到郊外呢?(郊外离大自然更近,更能领略到大自然的美。) ()、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些什么美丽的景象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二自然段。 学习第二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秋天的天空是怎样的?用文中的句子回答。找出一个表示颜色的词。 (3)、天空中的白云像什么?(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还会像什么呢?(指名说,只要合适就肯

32、定。) (4)、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学习第三自然段 (1)、过渡:欣赏完了美丽的天空,我们又把目光从天上移到地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又是哪里的景象呢?(农田) (2)、秋天农田的景象怎么样呢?(指名用文中的句子回答。) (3)、找出三个表示颜色的词。 “稻子黄了,高粱红了,棉花白了”这是庄稼成熟时的颜色,你们觉得美吗?秋天的农田不光景色美,还充满着丰收的希望,这是农民伯伯们辛勤劳动的成果,所以,我们在游玩的时候不能随意破坏庄稼,知道吗? (4)、齐读第三段。 六、总结: 刚才我们一起欣赏了秋天天空中美丽的白云,一起认识了一些成熟的庄稼,那么同学们在郊游时还会看到什么,还会做些什么呢?让我们

33、下节课再一起出发吧! 七、布置作业。 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秋游 天空 蓝蓝的 一望无边 农田 稻子黄了 高粱红了 棉花白了 推荐第6篇:秋游教学设计 秋 游 桃林中心小学 马凌冬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上册 第一课 秋游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积累词汇。 3复习巩固所学的词语。 4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一句话。 教学难点: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抒发自己的情感。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或投影片,多媒体秋天的课件

34、。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听写生字词。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课文写了同学们在哪玩呢?他们看到了什么?玩什么? 【提问使学生回忆课文内容,进入情境。】 二、新授 (一)教学第1自然段。 1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 (教师故意读成:天气渐渐凉了,秋风起了)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问:为什么不能反过来读? (因为是秋风先起的,天气才变凉的) 3出示:天气凉了。 天气渐渐凉了。 (1)这两种说法有什么不同? (2)第二句加了“渐渐”,好在哪里? (说明天气并不是一下子凉的,而是慢慢变凉的。) (3)作者用词多么准确,让我们齐声有感情读这句话。 【通过句子顺序颠倒后的比较让学生明白事物的因果关系,两种

35、句式的比较使学生明白用词的准确性。】 4读了这个自然段,你还知道了什么? 5指导朗读。 学生自读,指名读,齐读。 过渡:同学们去郊外游玩,看到了什么景象呢? (二)教学第23自然段。 1自读23自然段,想想天空、农田美在哪里?还可以用笔把相关的句子用“”画下来。 2。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 3在学生自由评说交流时,渗透语言文字的训练。 (1)“蓝蓝的天空”是什么样的? (出示多媒体课件)一望无际蓝蓝的天空。 你们还可以为“蓝蓝”换个词吗?(蔚蓝、碧蓝、瓦蓝) (2)天空还是怎样的呢?(一望无际) 还有哪些词也表示“一望无际”这个意思? (出示)一望无垠 无边无际 一眼望不到边 齐声读读这些词语

36、。 (3)天空中的白云又是什么样的?读读书上的句子。(播放多媒体课件)看,天上的云真是变化多端,姿态万千,继续想像,或根据你刚才看到的画面,用“有时像有时像”把白云姿态继续说下去,看谁说得更美、更生动。 (4)教师根据学生说的内容进行指导、纠正。 (5)可真美呀!我们也要把这美景读出来。 注意:“蓝蓝的”、“白”这两个写色彩的词要读重音,“一望无边”、两个“有时像”要读得慢,读出同学们正驻足细看的神情,“几朵白云”、“一群白兔”、“几只绵羊”要读得轻快,流露出喜悦的心情。 学生自读,指读,评析,齐读。 【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抒发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4农田也很美,你从哪些句子读出来的? 出

37、示:稻子黄,高梁红,棉花白。 稻子黄了,高梁红了,棉花白了。 (1)这两句的意思相同吗?为什么? (两句话的意思有点不同:上面一句只说了庄稼的颜色,下面一句除了说颜色,还有表示这些庄稼都成熟了) (2)庄稼丰收了,此时农民的心情怎样?让我们带着高兴的心情读一读。 5稻子、高粱、棉花在秋天里干什么呢? (播放多媒体课件)秋天,农田里的景象 你们看到了什么呢? (出示)农田里,稻子( ),高粱( ),棉花( )。 (这里引导学生描绘景物,不仅可以用上表示颜色的词,也可以用上表示事物状态、动作的词) 过渡:刚才是同学们亲眼看到的秋天的天空美,农田的美,那么他们玩得怎么样?让我们也去感受一下。 (三)

38、教学第4自然段。 1指名读第4自然段。 2这一段里有几句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 3什么是“向着天空亮开了嗓子”?谁能来试试? 4指导朗读。读好“打滚儿”、“逮蚂蚱”,同学们多么高兴啊! 教师引读:大家多开心啊!(第二句话) 5第一句用“有的有的”,第二句用了“大家”。想一想:虽然都是写同学们高兴,但这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呢? (先具体后概括) 6.学习课文中“有的有的有的”的句式练习说话。课件提供句式: (1)在操场上,小朋友们有的 ,有的 ,有的 ,大家玩的多开心呀! (2)大扫除时,同学们有的 ,有的 ,有的 ,多 ! 指名口答 【通过练习说话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6指导朗读。 第4自

39、然段中的三个“有的”声音要逐步提高,语速要逐次加快,最后一句中的“大家”、“多开心日”要重音轻读。读得缓慢,充分表达孩子们尽情玩耍时的兴奋心情。 师生比赛读,全班齐读。 三、总结全文 1读了全文之后,你有什么感受? 2秋天的郊外多美,同学们玩得也开心,让我们把这美好的情景留在脑海中,好吗? 3齐声有感情朗读全文。 板书设计: 天空美 蓝天 白云 看到 农田美 黄 红 白 同学们 游玩 开心 有的有的有的 推荐第7篇:秋游教学设计 秋 游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激发想象,会用“有时有时”以及“有的有的有的”说话。重难点与关键: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

40、“一望无边”“追逐”等词语的意思。2.感受秋天的美好景象,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到郊外游玩。2.出示词语,比一比看谁采的枫叶多。 指名读词语,教师正音。 强调轻声字及儿化音的读法。 二、感悟想象,品读课文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指名读。 指导学生通过比较句子理解“渐渐的”。 明确游玩的时间、地点、人物。 齐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 小组读。 通过图片帮助理解“一望无边”。 指导想象:用“有时有时”说话。 引出: 天空 美 3.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范读,学生用笔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 出示稻子、高

41、粱、棉花实物图,说说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替换。(金黄金黄 火红火红 雪白雪白) 引出:农田 美 4.学习第四自然段 齐读。 找找“有的”。 孩子们开心吗?他们还有可能干嘛呢?要是你也在那儿,你会玩什么? 通过填空的方式,引导孩子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话。 同学们跟老师在郊外不仅欣赏了美景,还在草地上尽情玩耍,他们是多么开心啊! 引出:同学们 乐 (全班开开心心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并范写。 2.学生练写。 四、课堂小结与作业 1.感情朗读课文,体会秋天的美好。2.完成课后练习第4题。 板书设计: 1.秋游 天空 农田 同学们 美 美 乐 推荐第8篇:秋游教学设计 秋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