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扫盲教育存在的问题.docx

上传人:w*** 文档编号:81324511 上传时间:2023-03-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少数民族地区扫盲教育存在的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少数民族地区扫盲教育存在的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少数民族地区扫盲教育存在的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少数民族地区扫盲教育存在的问题.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少数民族地区扫盲教育存在的问题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着理论薄弱、相识模糊、实力欠缺等问题。少数民族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有效实施,必需获得相应的政策支持,提高老师的开发实力,注意沟通合作以达到资源共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建立适应地方教化需求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地方课程资源;基础教化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化发展滞后的重要缘由之一,在于其课程设置不符合地方发展的实际须要。笔者于2023年先后两次深化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就这一问题作教化调研。该县位于滇西南山区,有拉祜、哈尼、佤、傣、布朗等20多个少数民族,民族文化浓郁,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

2、长期以来,由于经济、文化和自然环境等缘由,这个地区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活动举步维艰。目前的突出问题,主要有理论薄弱、内容单一、实力匮乏以及政策支持不力等。这些问题既存在于澜沧县,也普遍存在于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因而有加以深化探讨的必要。一、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一)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理论基础薄弱我国基础教化新课程改革与现代课程观的发展趋势是高度一样的,即提倡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建立适应地方教化需求的本土化课程体系。但这一精神实质并未被广阔少数民族中小学老师理解和驾驭。据抽样调查,云南省澜沧县拉祜族小学老师(这些老师是各乡中小学的优秀老师)中有21.9的人对这次新课程改革完全不了解,7

3、8.1的人仅知道其中一些改革方向。大多数老师对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方法、途径等问题缺乏醒悟的相识,理沦学问更为欠缺。老师课程理论基础的薄弱必定造成他们在开发地方课程资源过程中无所适从。(二)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内容单一陶行知先生说:“人生须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人生须要面包,我们就得过面包的生活,受面包的教化。”澜沧县的实际教化需求是如何使学生驾驭因地制宜进行山区建设的学问与技能。针对这些需求,多方位、多渠道地开发地方课程资源,是该地区教化发展的当务之急。而该县中小学运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全国统编教材,教材的变动也与全国其他地方保持一样。教化主管部门以及约62.5的中小学曾尝试性地编制过一些乡土教材

4、,但并不系统,小学主要是编写双语读物,初中则主要是一些生产性学问读物,均处于协助地位。(三)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实力匮乏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实力匮乏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普遍现象,其根本缘由在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地方政府教化主管部门的支持力度不够。地方政府教化主管部门对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支持,主要在于经济和政策两个方面。经济方面,由于澜沧县属国家级贫困县,县财政对教化的拨款仅限于能维持学校正常运转,学校根本无剩余资金用于科研工作。以糯福乡为例,2000年人均财政收入506.2元,2023年农夫的人均收入为662元,2000年学生人均公用经费仅为9.8元,而且2023年全乡还有20.8的危房须要改造和重建,

5、所以尽管财政拨款从1995年的47.5万元增加至2000年的104.3万元,仍不能完全满意须要。政策方面的问题,表现为县政府与教化主管部门未能真正重视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活动,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尤其缺乏明确详细的开发政策。其次,老师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实力严峻不足。据抽样调查,该县只有3.1的老师有较强的课程资源开发实力,34.4的老师完全缺乏这方面的实力,62.5的老师有肯定的理论基础,但从未进行过实际开发活动。尽管大部分人都特别希望能开发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但因为经济、政策、教化体制以及实践实力等方面的缘由,使得他们没有开发的条件和机会,实际开发实力也就无从谈起了。第三,社会与家庭的支

6、持度和参加度不足。澜沧县少数民族众多,少数民族小学生占小学生总人数的90.8%,初中生占88.1。广阔的少数民族家庭对子女的要求是能识一点字,只有极少数家长希望子女能上高校。父母一方面希望子女在学校应当学一些适合本地实际需求的学问和技能,另一方面,又认为课程资源开发与自己无关,是政府和学校的事情。另外,政府和教化行政部门所进行的开发活动也因为课程体制等缘由,时有时无。(四)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价值未获得普遍认同在开发地方课程资源的过程中,地方政府和教化主管部门的重视与指导是关键,老师则是实施开发的主体。以往,澜沧县也进行过一些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编制双语教材,在初中设立农村好用技术课程等

7、。但是由于缺乏对地方课程资源的理性相识,不能真正理解其意义与价值,对双语教材的“工具性”、“手段性”开发,其目的仅仅是为了使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明白老师教授的意图;在初中设置的农用技术课程也仅仅停留在浅显的水平,这样的学习还不及学生在实践劳动中的收效大。即使这样作为“工具性”、“手段性”的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也是不系统、不全面的。据统计,澜沧县59.4的初中与小学进行过这样一些尝试性的开发活动,有37.5%的学校完全没有进行过这样的活动,只有3的学校进行过较为系统的开发活动,并初具特色。另外,地方政府和教化主管部门并未真正重视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活动,各乡的中小学校各自为政,缺乏阅历总结与沟通。这种组

8、织不力与管理无序的状态,使澜沧县迄今为止没有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地方课程。依据调查,澜沧县的中小学老师大都能相识到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性,但他们缺乏实际开发活动,大多数老师认为自己在这方面的实力欠缺,而且他们对地方课程资源的理解也仅局限于开发几门好用课程。同时,他们也未能相识到老师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的重要作用。(五)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缺乏民族地方特色早在1983年,澜沧县就建立了“贫民农业中学”,并于1987年将其迁入县城,改称为“澜沧县农职业技术学校”,该学校设置了茶叶专业、甘蔗专业、制搪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但由于种种缘由,时至今日,澜沧县的职业教化发展照旧非常缓慢。据2023年统计数据来看,

9、职业初中在校学生307人,职业中学在校学生475人,而且职业初中学生至毕业时仅为100人,职业中学毕业班学生则锐减至84人,所开设的专业也仅为信息技术类、医药卫生类、文化艺术与体育类三种。除了职业中学以外,一般中小学学生对实际须要的农业学问和技术的驾驭程度就差强人意了。据统计,有37.5的学校给学生传授少量的农业学问,有37.5的学校则完全将农业学问与技术拒斥于课程之外,只有25的学校传授给学生部分农业学问与农业技术。就澜沧县目前的教化程度看,其教化的重心在于为当地培育各种各样的建设者,像现在这样的学生,在学校内不接受或只学到少许的农业生产学问,毕业后其生产实力甚至不如父辈。我们不否认一般意义

10、的学问性学习对个人发展的作用,但从实际状况来看,这里的学生须要的不仅仅是这些一般意义上的学问,更须要他们了解民族文化学问与实际生存的生活生产学问。二、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的实施策略(一)政策保障,形成机制课程资源开发是一项自下而上的活动,开发活动的主体是教化一线的老师。然而长期以来,广阔老师形成了上级发号施令、下级照章办事的依靠心理。究其缘由,老师的这种“惰性”是由国家教化机制、教化政策造成的。要真正调动老师开发课程资源的主动性,挖掘其内在潜力,惟有给老师赋权,使其从旧有教化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更加理性地从事教化教学活动。在我国,地方课程资源开发活动还处于探究阶段,“须要中心政府借助行政力气的干

11、预,以确保制度和组织上的支持。同时也可以借此表明中心政府要把基础教化课程权利部分下放的决心。”在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中,政府的政策支持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国家教化政策的宏观调控。国家教化政策从根本上制约着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早在1951年,当时的教化部长马叙伦在关于第一次全国民族教化的报告中就指出:“少数民族教化必需是新民主主义内容,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化,并实行适合于各民族人民发展和进步的民族形式,照看民族特点。”2023年,教化部颁发的基础教化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指出:“要变更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加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在教材编写方面“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的政策”。同时强调“教材改革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学问与阅历”。这些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必定会促进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工作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