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doc

上传人:温桑 文档编号:67368454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3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doc(3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本科论文摘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深入开展教育精准扶贫已经发展成为了有效拔除贫困阶层穷根、阻断贫困阶层的代际关系和信息传递的重要手段和治本之策,在广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精准扶贫中深入开展教育扶贫工作可以更好地发挥它自身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持续性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问卷法和归纳总结分析法立足于广西少数民族贫困山区的教育扶贫实践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以找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困难以及解决的对策。研究发现,教育扶贫对象精准性不足、贫困文化根深蒂固、教育经费资源配置不均衡等问题为此地区教育扶贫所遇到的困境。进而通过归纳总结广西个别地区的教育扶贫成功经验提出建议,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

2、育和职业教育、建立科学完善的识别机制和教育精准扶贫治理机制、发挥政府主导力量,吸引更多社会团体参与教育扶贫、建立有效投入保障机制、改善办学制度、教育扶贫资源合理利用和科学调整学校布局来更有效的提高办学效益等对策都是因地制宜的可行的建议,为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最后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参考建议。关键词:少数民族,教育扶贫,脱贫攻坚AbstractFirst of all, we should cure the poor and the foolish, and first of all, we should help the wise. I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means

3、and fundamental policy to effectively eradicate the poor and block the inter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an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of the poor. In the poverty-stricken areas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Guangxi, carrying out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depth can better play its fundamental, leading

4、and sustainable significance and role. This paper uses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analysis, questionnaire and summary to analyze the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education in the poverty-stricken mountainous areas of Guangxi, so as to find out the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5、. It is found that the problems of poor education target, deep-rooted poverty culture, unbalanced allocation of education funds and resources are the difficulties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en, through summarizing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education poverty alleviation in some areas of Guangxi, so

6、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We should strengthen basic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nd perfect identification mechanism and a targeted poverty alleviation governance mechanism, give play to the leading power of the government, attract more social gro

7、ups to participate in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education, establish an effective investment guarantee mechanism, improve the school running system, make rational us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resources through education, and scientifically adjust the school layout to improve the school running effic

8、iency All of them are feasible suggestion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and provide reference suggestions for Guangxi minority areas to win the final battle of poverty alleviation.Key words:Ethnicminorities,Educationpovertyalleviation,Povertycrucial目 录摘要2Abstract31广西贫困地区发展及教育调查概况及问题71.2该地区贫困人口特征概况

9、81.2.1贫困类型多样化81.2.2知识贫困特征显著81.2.3贫困文化根深蒂固81.2.4返贫现象严重82文献回顾与问题82.1国内外研究综述82.1.1国家政策对教育扶贫的影响研究82.1.2教育扶贫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的影响研究92.2国内外研究总结评价103调查内容分析103.1调查概述103.1.1调查对象103.1.2调查内容113.1.3调查方法113.2调查对象情况分析113.3调查内容分析113.4调查结果分析153.4.1扶贫方式及贫困地区教育落后现状153.4.2存在问题163.4.3教育扶贫的困难163.5调查总结174广西教育扶贫地方实践(以2019年南宁市教育扶贫实

10、践为例)174.1 控辍保学,加强贫困山区义务教育174.2全面落实,精准资助184.3结对帮扶,职教帮扶185广西教育扶贫现实困境195.1诱因:教育经费资源配置不平衡和教育投入主体单一205.1.1教育经费资源配置不平衡205.1.2教育投入主体单一205.2内因:教育成本高投入之后的教育产出滞后215.3外因:教育扶贫对象精准性不足的与扶贫政策的不确定性215.3.1教育扶贫对象精准度低225.3.2帮扶的措施与帮扶对象的特点针对性与不足225.3.3教育贫困户建档立卡的信息收集不全面,做不到精准225.3.4教育精准扶贫的监管机制不完善235.4根本原因:贫困文化根深蒂固与扶贫客体的精

11、神贫困235.4.1贫困人口受教育程度低,生产能力弱235.4.2思想观念保守、闭塞和落后235.4.3“听天由命”思想严重246加速推进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工作的对策建议246.1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246.2建立科学完善的识别机制和教育精准扶贫治理机制256.2.1建立完善的贫困识别程序266.2.2瞄准致贫因素和了解脱贫需求266.2.3稳定教师队伍,加强民族教育师资建设266.3 发挥政府主导力量,吸引更多社会团体参与教育扶贫276.4建立有效投入保障机制、改善办学制度286.5教育扶贫资源瞄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学校,科学调整学校布局提高办学效益28结论28致谢30参考

12、文献31附录A 调查问卷33前 言在当前全面推进和深化改革、全面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关头,教育精准扶贫更是被各级政府放在最重要的战略位置。在我国面对新的发展时势、新的困难、新的使命,如何把握正确的方向、激活新的动力、整合原有资源,是我国教育与扶贫事业尚待深入研究的重要学术议题。教育扶贫作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1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重要内容,在精准扶贫中具有基础性、前导性和持续性的作用。少数民族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一方面指的是“扶教育之贫”,通过教育提高一部分少数民族和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质量,补齐一部分少数民族贫困地

13、区基础教育的短板,推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公平和均衡的发展;另一方面指的是“用教育扶贫”,利用精准教育扶贫提高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的可持续行动的能力,帮助其人们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计。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前对于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问题及已经采取的措施进行总结分析,归纳出更加有效的对策,并发现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少数民族地区的贫困与教育精准扶贫的工作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完善教育扶贫工作体系,保正精准脱贫的完成。笔者将写作视角放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为例,通过问卷和走访的形式,研究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状况、脱贫困境与对策研究为视角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建议。研究得出,问题总结四个方面:

14、一是诱因:教育投入主体单一和教育经费资源配置不均衡。二是内因:教育成本高投入之后的教育产出滞后。三是外因:教育扶贫对象精准性不足与扶贫政策的不确定性。四是根本原因:贫困文化根深蒂固与扶贫对象的精神贫困。在对策方面,也紧紧围绕展现的问题来讨论并提出对策:一是强化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二是建立科学完善的识别机制和教育精准扶贫治理机制。三是发挥政府主导力量,吸引更多社会团体参与教育扶贫。四是建立稳定的少数民族教育扶贫投入保障机制。五是教育扶贫资源瞄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学校,科学调整学校布局提高办学效益。通过这次研究学习,笔者认为教育扶贫体系建立与完善是不容忽视的。贫困与反贫困是我国实现全面小

15、康社会的紧要任务,探索新的时代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的新进展,可以为新的时期我国更好的推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精准教育扶贫和促进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承与复兴的政策措施推行工作提供重要的借鉴和意义。通过对广西地区少数民族教育扶贫实践调查,直观呈现广西地区教育扶贫的地方实践现状,建设提升教育扶贫的可行途径,通过加强少数民族教育扶贫资源投入,积累物质基础,提升人力资本,扩展社会资源,为广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人才和智力的保障。1广西贫困地区发展及教育调查概况及问题1.1基本调查概况问题笔者于 2019年 12月选取广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作为一个问卷问题调查点,进行了问卷调查,收

16、集了大量的第一手问卷材料,试图对读者深度了解贫困山区的开展教育科学扶贫工作实践发展样态情况进行客观化的描述与综合分析。广西土地构成情况:表1-1广西土地构成情况表Table 1-1 land composition of Guangxi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约为69.7%平原和台地:占27%水域资源:3.3%石漠化土地面积:237.9万公顷石漠化土地全国排名:3广西矿山石漠化的主要有几个基本特点:一点就是危害范围广。岩溶变貌地形岩质地貌分类涉及10个直辖市76个县(市、区)。二是程度深。在石漠化土地中,其极限和强度大土地面积分别占平均石漠化土地的62.8%。三是石漠化

17、地区有着十分重要的生态区位。其石漠化地区集中分布于广西西北的30个县里,而这其中,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县中在这里就有多达25个,属于重点“扶贫开发区”。不仅如此,还有5个县属于自治区贫困县。在人口统计中这30个贫困县总人口约有1100万,其农村人口基数占86%,将近950万。区域总面积为8.91万平方公里,占到了广西总面积的37.7%。在我国只有5个民族自治区,而广西属于其中之一 ,其少数民族人口约占全国的20%,是由54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自治区,少数民族人口约占该地区人口总数的38.4%,其中壮族人口约占32.5%,是人口数量最多的世居少数民族。在广西管辖范围内民族自治县共有12个。在广西壮族

18、自治区的西部地区是特殊贫困类型地区中的重点贫困地区,同时该地也是边境、石漠化地区、少数民族人口主要聚居地区。而这些地区也仍然是广西发展滞缓的地区,据有关专项督查调研表明:表1-2广西专项督查调研表Table 1-2 special supervision and investigation of Guangxi 广西的1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面积总共 3.5万平方公里人口数量约为 430万人人均GDP1万元/人左右(为广西平均的70%)边境线30公里农村范围内地区尚有人均居民年收入低于692元绝对贫困人口12万余人未通公路的自然屯1268个住破旧危房农户近三万户需建村屯卫生所510个乡村小学教师仍

19、住房c级危房3万平方米所以该地区贫困程度深、贫困面积大、脱贫任务艰巨需要重点开发。1.2该地区贫困人口特征概况1.2.1贫困类型多样化该地区致贫的原因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主要有交通发展落后、各种疑难杂症、伤残、教育落后、资金短缺、劳动力短缺、科技落后、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等。1.2.2知识贫困特征显著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经济相对来说比较落后,属于欠发达省份。广西的教育由于没有足够的经济支持,呈现出底子薄、起点低的特点,并且教育水平排名在全国的后位。据调查得知,每万人高中阶段在校生300人(仅为全国水平的80%左右),每万人高等学校在校生130人(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0%左右)。制约广西贫困地区经济

20、社会健康持续发展的两大主要瓶颈有素质不均衡和城乡基本医疗保障落后。低水平的文化素质教育严重影响了贫苦人口的知识获取、社会信息交流和吸纳。1.2.3贫困文化根深蒂固贫困人口普遍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思想观念系统闭塞落后、风险心理承受能力低、不愿意去冒险、依赖思想严重、面对贫困,不想努力上进,无所作为,而是听从天意和命运的安排等的基本特征。1.2.4返贫现象严重发展究其原因:一者是部分脱贫贫困人口人均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虽已基本解决家庭温饱,但因其身家底薄、收入来源过于单一,也就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活动,极容易因灾害和因疾病而再次返贫;二者是部分正在处于一定贫困线的最边缘的贫困人口因其抵御自然风险适应能力

21、弱,极易因为患病、因接受教育被迫返贫;三者是部分脱贫贫困人口因生活物价水平不断提升等多种因素再次严重陷入贫困困境状态。2文献回顾与问题2.1国内外研究综述国内外对教育扶贫的研究由来已久,从学术角度看,教育扶贫在贫困研究从经济范围延伸的过程中逐渐凸显法律、社会和教育领域。它反映了世界反贫困理论的进步。世界各国都采取了不同的政策来解决全球贫困问题,尽管它们的贫困线各不相同。实践表明,贫困不仅表现在低收入造成的基本生活困境上,而且表现在观念落后,缺乏知识和技能,因而丧失了许多增加收入的机会。许多研究者在研究贫困的形成的原因和对策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2.1.1国家政策对教育扶贫的影响研究许多发展中

22、国家正在调整其高等教育结构适应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制度。在James Edomwonyi Edokpolor1* Jane Nwakego Egbri2的Business education in Nigeria for value re-orientation: a strategic approach for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national development说到建议政府应努力制定有助于确保商业教育和商业技能的扩展,以培养新一代的技术和能力具有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成为扶贫和国家发展1。赵阔、张晓京的改革开放40年我国教育扶贫政策变迁及其经验中指出“教

23、育扶贫政策遵循国家扶贫战略走向, 逐步从保障型向质量型阶段跨越。此外国内的许多其他学者通过研究都指出目前我国的教育扶贫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必须充分发挥教育扶贫建设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起促进作用”2。2.1.2教育扶贫对少数民族地区扶贫的影响研究教育扶贫精准契合了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脱贫的需求,提高了地区人口素质及其可持续生计能力,推动了贫困地区经济建设。Haight, Wendy,Waubanascum et al.在The Center for Regional and Tribal Child Welfare Studies: Reducing disparities through indi

24、genous social work education一文中说到“缺乏学习机会使更多的新西兰儿童陷入危机和贫困。教育是减少消除贫困,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帮助贫困人口发展脱贫能力,防止贫困代际传递。脱贫首先需要脱贫观念贫困、思想贫困、教育扶贫关于提高贫困人口的素质和技能”3。姚松,曹远航在70年来中国教育扶贫政策的历史变迁与未来展望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中指出“在这一过程中,教育扶贫作为消除贫困的治本之策,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4。冯明的浅析脱贫攻坚战略下的教育扶贫中提到“贫困的根源是精神贫困而非物质贫困,贫困群体实现脱贫最重要的是精神与贫困绝缘”5。所以,想要更好的摆脱贫困就是要把摆脱意

25、识和思想上的贫困作为首要任务,而不是摆脱物质上的贫困。2.1.3高校的发展合作对教育扶贫的影响研究高校教育扶贫这是扶贫中很重要的一环。高校培养人才、定点支教和对贫困人口进行培训,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还能刺激社会成员的社会流动,解决许多社会问题。Yuan Xu LAN所写的Higher education in Vietnam: need assistance key areas文中所说“美国社会政策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相信公共教育有能力纠正不平等的机会和消除贫困。教育改革也是联邦政府对解决贫困问题的首选办法。尽管一些研究者认为贫困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的”6。程光明在职业院校教育扶贫工作探讨以保

26、险职业学院扶贫实践为例中说到“通过开展教育支援和就业培训, 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 能够促进他们发展生产和实现就业, 实现稳定脱贫”7。刘盛平、何红力的民族高师院校教育精准扶贫的模式探究指出“人才是精准脱贫最重要的因素,因为只有充分依靠劳动力素质的提升,才能激活贫困者的造血功能”8。毕树沙的职业教育扶贫的所为与所愿提到“职业教育是面向社会、面向人人、面向就业的教育,是与行业企业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承担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培训适龄劳动人口、提供技术服务的重任,作为一种教育类型,在精准扶贫中不可替代”9。我国的职业教育扶贫方式在教育扶贫工作中成绩突出,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

27、用。2.2国内外研究总结评价通过归纳已有的研究文献,可以发现大部分研究者对教育扶贫对贫困地区重要的影响给予了足够的重视,但教育扶贫作为一种现代扶贫方式,但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的问题体现出了较为乏力的成效。在教育扶贫实践方面,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和经济学等多学科都对教育扶贫开展了研究,这些研究不管是基于政策过程视角,还是基于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背景,或是参与式治理视角,抑或是可行能力或贫困文化视域下,都殊途同归地指出,教育扶贫作为一种“造血式”扶贫,能有效提升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可以阻断贫困的恶性循环链。10教育扶贫应包括义务教育至高等教育,扶贫理念需要由追求同步教育逐步延伸至过

28、程平衡和公平。教育精准扶贫模式的主要内容应包括扶贫对象精准识别机制与监督机制,与此同时,在项目的制定、执行过程和最后的评估当中,也必须出现出主体参与度是否有说服力,缺失对象的基数是否可接受范内以及成果考核的失真程度,由于教育扶贫存在对象识别模糊和帮扶成效不显著等困境,所以教育精准扶贫模式以项目制运行尤为重要。但这些的研究大都还只是从教育精准扶贫政策供给侧的视角开始进行深入探讨,很少从贫困人口的生存技能需要、人文关怀等扶贫客体本身进行研究。3调查内容分析3.1调查概述3.1.1调查对象这次调查于2019年12月在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与走访问卷调查以这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当地居民为调查

29、对象,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一共调查两百多位对象,认真记录了他们的情况。本文因为他们是生活在贫困西部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情况可以真实地反映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的状况。通过对他们的调查访问,进一步了解该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的措施,从而为进一步完善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机制提出一些建议。通过对广西一些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居民的走访问卷调查,可以知道在广西地区的贫困人口的接受教育的状况并不是很理想。3.1.2调查内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情况调查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地区、扶贫类型、教育扶贫遇到的困难等,对于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基本状况以及

30、精准扶贫的实际情况进行了概括与分析,这些资料将为后文的研究做好铺垫。3.1.3调查方法在社会调查与统计等几门专业课程上学习了一些调查方法(如抽样调查方法、社会调查法、走访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等),以南宁、贵港、钦州、河池、北海崇左等等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为焦点,以生活在该地区的当地居民为调查对象,进行了社会调查法及问卷调查法的调查研究。在当地同学及学校老师支持与配合下,对他们进行走访问卷调查。调查前说明这次调查的目的及其意义。3.2调查对象情况分析本次调查的主要为了了解该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改进的措施,其中男性受访者48.46%,女性受访者占51.36%。3.3调查内容分析您了解教

31、育精准扶贫政策吗?您认为以下哪项实施精准扶贫的形式更有效一些?此次调查对教育扶贫非常了解所占比例为10%,基本了解所占比例为44.09%,听说过,但不太了解所占比例为40.45%,还有5.45%没听说过,也不太了解的。调查对象觉得更有效的扶贫方式的分布情况如下:认为教育扶贫更有效所占比例为48.64%,劳动力转移扶贫所占比例为13.64%,金融扶贫所占比例为14.09%,对口资源,还有生态扶贫占比例为23.64%。此调查表现出有半数人基本了解教育扶贫,百分之48.64的人更加支持教育扶贫,教育扶贫深得百姓支持,其体现了教育扶贫的重要性及其对脱贫攻坚战的巨大作用。您所在地区的教育程度如何?此次调

32、查的对象接受的教育程度,大部分人接受过正规教育所占比例为40.91%,有部分年轻人接受过小学教育所占比例为17.27%,部分人接受过初中教育所占比例为25%,还有16.82%有人接受过大学或大学以上的教育的。通过调查分析不同文化程度的对象,发现贫困地区的教育普及缺失,导致少数民族地区的总体文化水平过低。您觉得少数民族地区是否需要教育精准扶贫?此次调查对象认为需要进行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教育扶贫的所占比例为87.27%,不需要扶贫的所占比例为12.73%。社会绝大部分认为要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教育扶贫提高其自身的文化水平实力。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支持力度。国家给去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教

33、老师福利及鼓励政策力度怎样?通过调查数据显示,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支持力度很一般。9.09%的调查对象觉得无,一般的占有51.82%,大的占有23.64%,很大的只有15.45%;政府教育扶贫工作给当地困难群体带来的帮助也很一般,只有29.09%认为帮助非常大,40%认为帮助一般,很小的占16.36%,不太清楚的占14.55%;国家给去少数民族地区的支教老师福利及鼓励政策力度的效果也很普通,非常大的占20.91%,比较大的占26.36%,一般的占42.27%,很小的还有10.45%;目前高校帮扶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组织支教活动的数量、质量也不是特别好,效果很好的只有16.82%

34、,效果不错的占32.27%,效果一般的占到了42.73%,效果很小的还有8.18%。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础社会组织、企业庞大,更需要社会投入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当中,但根据调查结果得出,无论国家政策、社会组织及高校帮扶都未能起很好的教育扶贫只有还需继续跟进改善。3.4调查结果分析3.4.1扶贫方式及贫困地区教育落后现状您所在地区的精准扶贫方式有?您认为贫困地区教育落后的原因是什么?通过调查得知这些地区的精准扶贫方式,有56.36%的调查对象知道有职业教育培训(教育类扶贫),53.18%的调查对象了解到此地有引入企业驻扎本地,提高就业机会。 有63.18%的扶贫方式是开发旅游景点扶贫(民

35、俗旅游等)还有62.27%的扶贫方式是种植、养殖类扶贫(经济果林、小麦、水稻等),调查其教育落后的原因,设施落后的有49.55%,经济落后导致教育意识的淡化占67.27%,64.09%的认为师资缺乏,教师素质不高,70.91的却认为是家长素质差,教师认识不到位,导致教育观念不明确,46.82%是教学形式老旧,还有11.82%是其它原因。此调查体现出其扶贫方式多样化,但都是从经济方面脱贫,未能从根本出发,可能影响脱贫的延续性。经济落后而导致教育落后,具体表现是设施落后、教育意识淡化、教学形式老化,贫困地区人才外流,引不进人才,师资缺乏,教师素质总体水平不高,但更多的是家长素质差,教师认识不到位,

36、导致教育观念不明确,影响下一代,导致的一代接一代无法脱贫。3.4.2存在问题您认为当前的扶贫工作存在哪些问题?根据调查发现这些少数民族地区在这么久的扶贫工作以来存在很多问题,对扶贫资金的监管不到位占73.18%,扶贫资金投入较少占49.09%,有31.36%的领导干部不重视,还有72.27%基层贫困群众的参与度低。表现出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大多是管理及参与的问题,还有就是我国贫困区域广,贫困人口众多,导致其出现认为的扶贫资金少的问题。3.4.3教育扶贫的困难教育扶贫的困难主要是?根据调查发现这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扶贫主要存在以下困难,扶贫质量较差占48.64%,扶贫物资较缺乏占56.82%,扶贫的

37、方法比较陈旧60.45%,扶贫的渠道少63.18%,缺乏后续跟踪52.27%,还有13.64%的其它原因。调查发现困难不少,表现出渠道少、方法陈旧和资源缺乏这几个方面。3.5调查总结通过这次调查和对相关文献的研究学习,笔者认为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扶贫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不容忽视的。我国贫困区域广,贫困人口众多,任务艰巨。国内的许多其他学者通过研究都指出目前我国的教育扶贫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必须充分发挥教育扶贫建设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起促进作用。针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落后导致脱贫困难,其自身教育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是不容忽视的。我国的少数民族数量巨大,总之,其特殊的教育机制于国于民意义重大。加快和建设西部

38、地区少数民族的教育及其文化事业,对于加快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社会都必须深刻地认识、系统地思考、积极地探索、最终决定尽快建立起一套适应于我国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需要的少数民族教育扶贫及文化扶贫政策措施体系。4广西教育扶贫地方实践(以2019年南宁市教育扶贫实践为例)通过实施教育及文化扶贫措施减少贫困是促进少数民族西部地区教育文化脱贫的其中一个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西部地区少数民族教育及其文化的水平。这直接带来了教育扶贫地区人力和其他社会劳动资本的快速增加,是其铲除贫困穷根、遏制贫困代际信息传递的首要手段和途径。2019年以来,南宁市各级精准教育和扶

39、贫工作领导系统坚决贯彻和执行并落实了上级党中央、自治区、南宁市的精准教育脱贫和攻坚的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重点研究组织部署和做好各项精准教育脱贫和攻坚的工作,聚焦重点,精准施策,全面落实中央和上级的精准教育帮助脱贫和攻坚的战略目标和工作任务,在教育脱贫的攻坚战中成功地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4.1 控辍保学,加强贫困山区义务教育从2006年9月国家全面推进九年义务教育以来,在很多贫困山区,因家庭经济困难、家长思想观念落后、学生厌学等导致辍学、失学现象普遍存在,“普九”目标难以达成。过去是“读不起书”,现在却出现了“读书还要请着来”的状况11。所以,为了保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适龄学生能够更好的依法接受义

40、务教育,国家教育部门还专门出台了贫困地区控辍保学的主要政策。在2019年初,南宁市教育局组织采取了地毯式的进乡入户摸排核查,完成贫困山区疑似失学儿童和青少年数据的辨别、归类以及统计分析工作。暑假期间全市共对1200多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儿童进行了失学、辍学现象防控情况监测。加强与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安局等多职能部门的沟通协调联动,强化市场巡查并做好巡查记录,完善监管档案。坚持和实行南宁市控辍保学相关工作情况月报检查制度和红黑榜检查情况通报制度,挂图作战,加强对控辍保学相关工作的动态监督管理12。4.2全面落实,精准资助20世纪末一直到21世纪初,我国的义务教育精准扶贫制度都想在更广泛的精准扶

41、贫政策条件下通过精准教育制度减贫。目前我国的教育精准扶贫制度中最薄弱的地区和最贫困的农村人口都是最普遍需要精准扶贫的资助对象。针对不同的教育发展阶段和不同教育类型的贫困学生需要进行差别的补助政策。2019年上半年,各项义务教育学生品质改善资助项目资助学生约三十万人次,累计投入教育扶贫资金近三亿元。按照计划南宁市还将继续发放六亿元的教育扶贫资金对六十万贫困学生的义务教育进行资助,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学生的营养品质改善工作成效显著。为了更好的满足学生的营养需求,南宁全市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按每人每天资助4元作为营养补贴,受益义务教育学生四十多万人。同时联合南宁市卫健委、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义务教育

42、学校食品安全、传染病的防控、环境卫生管理局联合开展检查工作。广西壮族自治区区政府办公厅要求全区各市县乡镇根据区政府和市扶贫办部门提供的贫困山区家庭信息,摸清每个贫困家庭基本经济和教育情况,对贫困学生建档立卡,建立从幼儿园到高中教育全覆盖的资助保障体系,切实解决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家庭孩子上学难的问题。内容包括:(1)要积极落实好学前教育阶段“一免一补”和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的政策,鼓励住校贫困学生向学校申请领取生活津贴和教育补助金,初中生领取为1000元/年的生活津贴补助费,减轻贫困山区家庭的教育负担。(2)要落实以下资助政策:对于就读在高中、中高职业学校的贫困学子免去其学住费。免去学住费政策

43、外,另外增加实际性的补助,如建档立卡高中、中职、高等院校的学子每年每人分别补助2000元、3000元、4000元;本地户籍贫困学子参加高考并被录取后,可以享受国家开发银行专门设立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可解决自身的学住费难问题,每年每人最高可贷款不高于8000元的贷款金,做到“应助尽助,应贷尽贷”。4.3结对帮扶,职教帮扶在精准助学脱贫的攻坚战中,结对助学帮扶制度是广西地区实施精准助学脱贫的主要途径和方式,广西地区已经建立了职业教育结对助学帮扶的制度,主要方式有以下几种:(1)广西地区建立了教育对学生管理动态跟踪监测的机制,推行全面的结对帮扶精准助学制度和对贫困学生的关爱家庭教育服务体系。初

44、步建立详细的对留守、残疾儿童和建档立卡贫困学生的信息管理台账,一人一档,进行了动态的建档管理。职校学生专业课教研的培训活动。2019年,完善实训体系建成第一批广积极动员从基础教育到高中教育学校的教职人员对本校的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帮扶,从辅导学习到引导学生的思想教育、用亲的关爱、进行安全示范教育等进行多方面的帮扶,帮扶的人数及其成效情况作为年终绩效考核的依据;(2)高校结对帮扶,职业教育助力精准脱贫。精准地实施中专学校帮扶助学计划,开展教育水平较高的城镇西自治区级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基础教育重点示范学校特色实训专业及综合性实训基地近三十个,联合贫困村办学的有近十个实训班三百多名农民工学

45、生,订单定向培训农村临床医学专业近六百名学生,前三个季度累计培训贫困农民工近三千人。(3)对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深化。中央加大对广西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卫生医药等事业的扶持力度。一是统筹拨出高等教育专项经费,设立一批国家少数民族文化和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培训岗位。二是进一步增加对广西中小学教师工资转移和支付的投入和力度。三是进一步增加对西部贫困地区特别是广西贫困地区高中毕业阶段基础教育的支持和投入,帮助西部贫困地区切实解决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瓶颈”和困难问题。(4)粤桂扶贫协作行动凝聚合力。2019年,隆安县粤桂小学在震东地区集中安置贫困地区所有的人民群众迫切的

46、盼望下如期顺利的进行了开学仪式。为了易地扶贫战线能够更好的行,广东-广西两省区携手协作共同建立了隆安县粤桂小学项目,以“携手奔小康”的专项行动来作为易地扶贫支援的重点项目。除此之外,南宁市教育局还与广东省茂名市的教育部门之间进行了教学管理及课程设计等方面的信息探讨与交流,以便于能更好的促进扶贫战略路线的发展。2019年上半年,两省有多达两百多人次的教师互派交流学习。(5)认真落实专项教学监督检查制度强化教学质量保障。2019年春季学期,派驻南宁市教育保障组工作人员深入马山等贫困县,为了更加准确的了解贫困村、非贫困村的贫困个体农户、贫困地区学校的辍学情况,通过进行实地摸排走访调查后,仍然发现了有

47、新增10个疑似辍学、已辍学的学生,并现场成功地劝返三人,移交了问题清单,坚决整改工作中的存在突出问题。暑假期间,教育局先后派出多个调研指导组先后分赴各个乡镇和县区就教育保障和扶贫工作领域的问题开展了指导检查调研和整改工作。本次调研指导组先后深入实地到九个乡镇和县区实地走访了其下辖乡镇、村屯、学校、贫困农户及有困难的学生,有力地指导和推动了乡镇和县区的积极开展教育保障和扶贫工作作风建设工作。5广西教育扶贫现实困境“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直是广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教育精准扶贫的重要使命,“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有质量的教育”是其关于实现脱贫路径的一种有效的说法,教育精准扶贫是通过培养和提升偏远地区贫困

48、人口的思想政治文化素质和较高的劳动生产技能水平来帮助他们谋求正常生计进而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然而教育扶贫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难,如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较高的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的滞后性、贫困文化的固化、山区学校普遍面临着资金不足与效益困境、更新缓慢等挑战13。致使很多的偏远贫困地区的少数民族学校的教育落后于城镇的学校,就造成了贫困一代传一代的恶性循环。5.1诱因:教育经费资源配置不平衡和教育投入主体单一5.1.1教育经费资源配置不平衡教育扶贫是提高民族贫困地区人力资源质量,切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中央到地方政府逐年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力度,怎样解决由于受到历史积累和资源分配等多种因素的限制?此类地区在横向比较中仍远远落后于经济发达地区,如何解决区域内部亦在制度惯性中深受教育资源分布失衡的困扰?14教育资源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