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调查方法.ppt

上传人:wuy****n92 文档编号:78649383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25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方法.ppt(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张晓华2010年8月流行病学调查方法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性研究描述性研究定义是通过描述疾病或健康的三间分布,找出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关系,病因线索。它既是流行病学工作的起点,也是其它流行病学研究方法的基础。基本概念n n又称横断面研究或患病率研究,是研究特定时点或时期和特定范围内人群中有关变量(因素)与疾病(健康状况)的关系。研究目的和应用范围掌握目标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提供疾病病因研究的线索;确定高危人群;评价疾病监测、预防接种等防治措施效果。研究特点n n开始时一般不设对照n n责问研究的特定时间n n在确定因果时受到限制n n对不

2、会发生变化的暴露因素,可以提示因果联系研究分类n n普查n n抽样调查研究的优点与局限性优点优点局限局限常用抽样调查,结果有较常用抽样调查,结果有较强的推广意义强的推广意义难以确定行因后果的时相难以确定行因后果的时相关系关系有来自同一群体自然形成有来自同一群体自然形成的同期对照组,结果具有的同期对照组,结果具有可比性可比性不能获得发病率的资料不能获得发病率的资料可同时观察多因素可同时观察多因素研究对象可能处于发病潜研究对象可能处于发病潜伏期或隐性感染或病原携伏期或隐性感染或病原携带而被认定为正常人带而被认定为正常人病例对照研究定义是选择一组某病的病例,另选择一组没有该病者作为对照,分别调查其既

3、往暴露于某个(某些)危险因子的情况和程度,以判断暴露于危险因子与某病有无关联及其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基本原理n n以确诊的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以确诊的患某种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病例n n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以不患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对照n n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通过询问、实验室检查或复查病史,搜索既往危险因素暴露史搜索既往危险因素暴露史n n测量并并比较两组间各因素的暴露比测量并并比较两组间各因素的暴露比例,并经统计学检验该因素与疾病间例,并经统计学检验该因素与疾病间是否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是否存在统计学上的关联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n n回顾性调查n

4、 n由果因研究n n观察法n n不能验证病因研究分类(1)病例与对照不匹配uu从设计所规定的病例和对照人群中,分别抽取一定量的研究对象uu对照组人数病例组人数uu选择对照没有特殊规定研究分类(2)病例与对照匹配病例与对照匹配uu要求要求 对照在某些因素上与病例保持对照在某些因素上与病例保持一致一致uu目的目的 对两组比较时排除该因素的干对两组比较时排除该因素的干扰扰分类分类pp频数匹配:匹配的因素在对照组和病频数匹配:匹配的因素在对照组和病例组一致例组一致pp个体匹配:个体匹配:1 11 1、1 1R R匹配注意事项和目的匹配注意事项慎重选择匹配因素慎重选择匹配因素可疑因素不宜作为匹配因素可疑因素不宜作为匹配因素比例一般为比例一般为1 11 1,最多不超过,最多不超过1 14 4避免匹配过度避免匹配过度匹配的目的提高研究效率提高研究效率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控制混杂因素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