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_闲情赋_与辞赋中的爱情闲情主题_袁行霈.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7585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渊明的_闲情赋_与辞赋中的爱情闲情主题_袁行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陶渊明的_闲情赋_与辞赋中的爱情闲情主题_袁行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渊明的_闲情赋_与辞赋中的爱情闲情主题_袁行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渊明的_闲情赋_与辞赋中的爱情闲情主题_袁行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陶渊明的闲情赋与辞赋中的 爱情闲情主题 袁行霈 萧统陶渊明集序曰:“余爱嗜其文,不能释手;尚想其德,恨不同时。故 1 更加搜求,粗为区目。白璧微瑕者,惟在闲情一赋。扬雄所谓劝百而讽一者, 卒无讽谏,何必摇其笔端。惜哉,无是可也丨”盖陶渊明之文学因萧统而显,其闲 .情陚遂亦因萧氏而成为一段争论不休的公案。 反对萧氏此说的先有苏轼,其态度极其强烈,他说:“渊明闲情賦 ,正所谓国风 好色而不淫,正使不及周南,与屈、宋所陈何异?而统乃讥之,此乃小儿强作解事者。” 1 细细揣摩苏轼的意思,他并不一定认为闲情陚有什么讽谏的寓意,在他看来闲情赋是 抒写爱情之作,但“好色而不淫”,无伤大雅。明袁宏道讥昭明为“

2、文人之腐者” 2,清舒梦 兰则又讥昭明为“笨伯”3,与苏轼态度相同。 此后则又有反对苏轼者。元人李冶说,东坡谓梁昭明不取渊明闲情賦,以为小儿强解 事。闲倩一賦虽可以见渊明所寓,然昭明不取亦未足以损渊明之髙致。东坡以昭明为强解事, 予以东坡为强生事。” 4明郭子章说 :“昭明责备之意,望陶以圣贤;而东坡止以屈、宋望陶, 屈犹可言,宋则非陶所愿学者。东坡一 生不喜文选,故不喜昭明。” 5这样说无形中将爱 情排除在圣贤之外,将讽谏之作与抒写爱情之作分出了高低,实际上是赞成萧统的意见。 明张自烈从另一个角度对萧统、苏轼都表示异议,他认为闲情赋根本不是写爱情, 而是别有寓意:“此賦托寄深远,合渊明首尾诗

3、文思之,自得其旨。如东坡所云,尚未脱梁 昭明窠白。或云此陚为眷怀故主作;或又云续之辈虽居庐山,每从州将游,渊明思同调之人 而不可得,故托此以送怀。如东坡所云与屈、宋何异,又安见非小儿强作解事者?”“观渊明 序云:谅有助于讽谏,庶不谬作者之意,此二 语颇示己志。览者妄为揣度,遗其初 旨,真可悼叹 ,” 8张氏谈到两种解释,一是眷怀故主,二是不得同调,他自己虽未下结论, 但肯定此赋不是写爱情而是有寄托。他所用的方法是以陶渊明的其他作品为参照系,着眼于 陶渊明的一贯思想,來解释闲情賦这一特定的作品。这种诠释的方法,有其可取之处, 但缺少了对本文的诠释,仅在外围打转,毕竟不能解决问题。就算陶渊明的思想

4、如他说的那 样,陶的其他诗文也是如他说的那样,仍不能证明闲情赋这一特定的作品必然也是那样。 我们不能排除例外,更不能不看到事情的复杂性,陶渊明的思想和作 品未必是那么单一的。 何况眷怀故主耻事二姓之说多有疑窦,本身就难以成立;从陶渊明的赠答诗看来他未必没有 同调,周续之不算,还有郭主簿、庞参军等人,还有移居诗里写到的那位“乐与数晨夕” 的“素心人”。张自烈本人的见解以及他所举出的说法是难以成立的。清邱嘉穗也主寄托说 : “其賦中愿在衣而为领,十段,正脱胎同声歌中莞筚衾帱等语意。而吴兢乐府题 解所谓喻当时七君子事君之心,是也 3诗曰:云谁之思,西方美人 /朱子谓托言 以指西周之盛王,如离骚 怨美

5、人之迟暮,亦以美人目其君也。此赋正用此体。昭明太 子指为白璧微瑕,固为不知公者;即东坡以为国风好色而不淫,亦不知其比托之深 远也邱氏此说补充了张自烈所介绍的前一种说法,所用的方法也是在外围打转,难以 服人。即使同声歌和离骚是以美人喻君,也不等于闲情陚是以美人喻君,还应 就闲情赋本身作具体分析才是。清刘光责的寄托说较圆通:“身处乱世,甘于贫贱,宗国 之覆既不忍见,而又无如之何,故托为闲情。其所陚之词,以为学人之求道也可,以为忠臣 之恋主也可,即以为丨 :彳悲身世以思圣帝明王也亦 无不可。” 8此说是将陚中的美人看作一种 符号,可以代入各种不同的内容这颇有一点现代西方接受美学的意思。作为一篇吟诵欣

6、赏 的对象,读者当然不妨各取所需,按照自己的心境把陶渊明写的种种“愿”当成自己的某种 “愿”,但这毕竟不是对闲情賦的客观诠释。今人王瑶曰“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 说 .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闲情陚序说: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 归闲正,闲情陚大槪就是少年时的示志之作。渊明于晋太元十九年甲午 (三九四)丧偶, 见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诗注 ;闲情陚是抒 情文字,或即这年所作。时渊明年三十 七, w王氏既以此陚是示志之作,又据丧偁而定其写作年代(似乎是悼亡 ),前后矛盾 3杨 勇以邱嘉穗之言颇有深见,“古者辞人多以美人喻君子,贱草比小人;其托于诗,必发乎情, 止于礼,而归于讽谏也。渊明闲

7、情,逐层铺转,意致缠绵,而终归闲正,此非讽谏之作而 何?又观序之结句,与感士不遇陚同,或亦同时作。” 11 杨氏虽未说明此陚有何寄托, 但以之与感士不遇赋相提并论,则也认为是寄托之作。逯钦立 n: “作于彭泽致什以后, 以追求爱情的失畋表达政治理想的幻灭。” 11也是主寄托说的。 综上所述,围绕闲情陚有言情与寄托两种不同的看法,言情说又有肯定与否定两种 不同的评价。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对闲情賦本身作深入的分析,以找到陶 渊明本人所提示的答案。答案就在陚的序和賦的末尾,序曰: 初 张衡作 定情陚 ,蔡邕作 静情赋 ,检逸辞而 宗澹泊 ,始则荡 以思慮 ,而终 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

8、 谅有助于讽谏 。缀 文之士,奕代继作,并 因触类 ,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 翰为之 。虽文妙不足 ,庶 不谬 作者之 意乎。 在这段序里,陶渊明交代了以下几点:一、这是一篇仿作,模仿的对象是定情赋和 静情賦。二、陶渊明认为这两篇陚的感情是由逸至澹,由荡至正,其主旨是抑流宕而助 讽谏。三、奕代之继作皆广其辞义,也就是不离开原作的基本旨意而又有所发挥,自己的这 篇陚也是如此。而且他明白地说出这篇陚不谬张衡、蔡邕之原意。四、这篇赋是在“园闾多 暇”之际写的。总之,这篇序文至少说明了陶渊明写闲情陚的主观动机,是我们研究的 重要依据。这里有一个问题应当首先明确,就是闲情賦的“闲”字的含义。说文闲,

9、 阑也,从门中有木,注 :“以木姖门也。”引申为“防”、“限”、“闭”、“正”。广韵:“闲, 阑也,防也,御也广雅释话:“闲,正也。”正是其引申义。春秋繁露循天之道篇: “故君子闲欲止恶以平意,平意以静神,静神以养气。”可见“闲”就是防闲的意思,闲情 赋序曰 : “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则“闲情”犹正情也,情已流荡,而终归于正。 序又曰:“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抑”者,止也,与“闲”义近,闲情 賦末尾曰:“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憩”者,止也,与“闲”亦义近。这些内证 足以说明“闲情 ”意谓抑憩流宕之情使归于正也。这样解释与陶渊明在序中所说的张衡 定情陚、蔡邕静情賦之“

10、定”和“静”意思也是相符的。此外“闲”的意义还可以 参看王粲闲邪陚,“邪”字已指明这类“情”的性质。孔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 思无邪。”(为政 ) “邪”意思是不正,“闲邪”,很明显是使邪归正之义。 其次,应当考察闲倩賦的继承关系,在系列的赋中已知最早的是张衡定情賦,佚文 见艺文类聚卷十八 :“夫何妖女之淑丽,光华艳而秀容。断当时而呈美,冠朋匹而无双。叹曰: 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恍草木零。秋为期兮时已征,思美人兮愁屏营。”又见文选洛神 陚注:“思在面为铅华兮,患离尘而无光。”蔡邕静情賦佚文见艺文类聚卷十八 t “夫何姝妖之嫒女,颜炜烨而含荣。普天壤其无倆,旷千载而特生。佘心悦于淑丽,爱

11、独结而 未并。情网象而无主,意徙倚而左倾。昼骋情以舒爱,夜托梦以交灵。”又见北堂书钞 卷一百十 : “思在口而为簧鸣,哀声独不敢聆。”从这些佚文已足以看出闲情赋确如陶渊 明自 己所说是它们的“继作”系列中的一篇。这个系列不止陶渊明序中提到的这两篇, 可以举出的作品还有王粲的闲邪赋、陈琳的止欲陚、阮瑀的止欲賦、应场的正情 陚、曹楦的静思陚、张华的永怀陚等。可见以赋的体裁抒写爱情的流宕最后归于闲 正,乃是汉魏以来文人惯用的方式,很难说其中有什么政治的寄托,否则“闲邪”的“邪” 字怎么讲?难到忠君是“邪”情吗! “止欲”的“欲”字又怎么讲?难道忠君之情应当“止” 吗! “正情”的“正”字又怎么讲?难

12、道忠君之情要加以纠正吗!正如我们不能说陶渊明以 前那些賦都有 政治的寄托一样,说陶渊明的闲情賦有政治寄托也缺乏根据。陶渊明本人 既没有这样的提示,同类作品也无此先例,仅仅以陶渊明的其他部分作品加以推测是靠不住 的。我们不如从作品本身出发,根据陶渊明本人对其作品的说明,参照冏一系列的作品的内 容,把闲情赋的写作视为陶渊明的一次爱情的遐想或冒险,心飞远了,最后还是收了回 来,虽然收得无力。陶渊明不管多么清髙,他总还是人,总还有人的情欲。清髙表现在政治 上不同流合污,并非连爱的能力和兴趣也没有。在读了前贤的定情赋、静情賦之后, 兴之所至,仿作一篇,写出平时爱 情的欲望,这本是很容易理解的。 从以上所

13、论闲情陚的题目、承传关系、賦中的自白,可以断定陶渊明写作闲情賦 的主观动机确实是防闲爱情流宕。然而賦之为体劝百讽一,不铺陈不足以为賦,亦不足以显 示才华。而铺陈太过又难免失其主旨,客观效果与主观动机相悖,此乃赋体通常情况。渊明 正是在这里给昭明等人留下话柄。闲情赋的问题主要出在中间一段: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 或脱故而脤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翼于頹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以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睹视为闲扬 I 悲脂 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 I 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

14、 周旋 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 烛照玉容于两楹 I 悲扶喿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飚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碼琴 ,悲乐极以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以上的十愿一共四十句,占了全陚的三分之一,可谓铺张之甚。但如果没有这一段铺张,还 算是一篇标准的陚吗?陚本是以铺张为特点的,而六朝时期骈赋流行,用了骈骊就更扩充了 篇幅。这是陶渊明适应陚体的特点而必须采用的写法。如果没有这一段情之流宕,所谓“抑 流宕”也就无从谈起了。这一段招来种种批评,不但不公平,反而说明它的成功。 十愿是渊源有自的。

15、张衡同声歌“思为莞篛席,在下蔽匡床。愿为罗衾帱,在上卫 M 霜。”张衡定情陚 :“舉在面为铅华兮,患离尘而无光。”華邕静情陚 :“思在口而为 簧鸣,哀声独不敢聆。”王粲闲邪陚:“愿在环以约腕,”应场正情赋思在前为明镜, 哀既往于替 13”相比之下,陶渊明的闲情陚虽然是模仿之作,却大有超过前人之处 3 这 段文字可谓往情深,淋漓尽致。在华艳中流露出真情,带有几分天真,几分痴呆,却毫无 玩弄女性的意味。试想,如无真切而炽热爱情体验,笔下岂能有如此传情之辞句?出此可以 看到渊明并不枯槁的一面。昭明之所讥,正是此陚价值之所在。 爱情与闲情在辞赋中是先后出现的两种主题。楚辞中的九歌是祭神的 2 歌辞,然

16、而其中神与神的爱情、人与神的爱情, 占了很大的比重。九歌可以看 作这类作品的先河。楚辞中的离骚有一段求女的描写,如果不是孤立地看, 而是联系全篇来看,其主题并不是爱情。但它的写法对后代以爱情为主题的作品确实有影响。 此后,宋玉写了一组以爱情为主題的賦,髙唐陚、神女陚、登徒子好色赋。前 二者实际上是先后相联系的姊妹篇,髙唐赋写楚襄王与宋玉游千云梦之台,宋玉向襄王 讲述怀王与神女相交的故事,着重描写髙唐之险峻和登临之所见;神女陚写襄王听了宋 玉讲的故事之后,其夜梦中与神女相遇之事,着重描写神女的美容与美态,以及“搴 帱请御” 和“欢请未接”的曲折。这两篇合在一起乃是一个完整的爱情故事,从襄王对神女

17、倾慕的原 因写起,写到襄主梦中与神女相会,而以爱情未能实现为终结。登徒子好色赋写楚王与 登徒子、宋玉、秦章华大夫三人之间的对话,围绕着谁为好色这个中心。写登徒子妻甚丑而 好之,宋玉邻女甚美而不许,秦章华大夫“从容郑卫溱洧之间”,见美女而以诗挑之,但“扬诗 守礼,终不过差”。这三篇陚显然没有什么政治寄托可言,都是纯粹以男女情爱为内容的, 所以昭明文选录入“情”这一类。九歌是在民间祭祀歌曲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以 娱神和 自娱为目的,爱情只不过是其间的穿插。真正以爱情为主题的赋,应当从宋玉这三篇 开始。这三篇都有较大的篇幅描写女子的美,男子在美女前的恍惚与倾謔,而以悦怿而未交 接(由于男方或女方之守

18、礼)结束。这几乎成了一个模式,后人不断模仿学习。 据现有的资料,首先模仿宋玉的是司马相如,他的美人赋模仿登徒子好色赋, 写他游于梁王,邹阳谗以好色,司马相如答曰:自己曾“朝发溱洧,暮宿上宮”,遇一美女 百般挑逗他,而他“脉定于内,心正于怀”,以证明自己并非好色。 n2陚中从体貌到仪态 对美女描写得淋漓尽致。此后,以爱情为主 题的陚还有一些。杨修神女陚脱胎于髙唐 陚,“余执义而潜厉,乃感梦而通灵”。梦中见一神女,于是“愔沸踊而思进,彼严厉而 静恭。微讽说而宣谕,色欢怿而我从” i3。这种人神恋爱的模式始自髙唐赋,但比前 者稍稍多了一点曲折,其中多了一个男子对神女追求的过程。蔡邕有协和婚赋写男女和

19、 婚之礼仪,以及新婚之夜的欢爱;蔡邕的青衣陚 叙写与青衣婢女的情爱。这两 篇赋脱离了人神态爱的模式,转而写男女两性之间的欢爱(虽然没有脱离家庭的范围),是 一个进展。可是这种写法并没有被继承下去,陈琳的神女陚又回到了人神交合的老路上 去。 18应场有神女陚,仅存四句 n,徐干嘉梦赋已不存,仅有序中的两 句可见:“昔赢子与其交游于汉水之上,其夜梦见神女。” 18也都仍然是人神恋爱的老模 式。 曹植的洛神賦是这类陚中的翘楚,其序文明言“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 可见厲 T髙唐赋的系列。这篇陚的特异之处并不在模式有什么变化,而在描写的细膩与 生动,特别是人神双方的心理活动有深入的刻画。先写

20、途经洛水得见洛神,再写洛神的容貌、 穿着 、仪态、动作,从各方面形容她的美丽。然后又写对洛忡的鸯慕,与她的约会,以及怀 疑是杏受骟的心情。接着又写洛神唼了爱儈的感动,若往若述,转眄泷精,种种的情态。蕞 后终因人神道殊,不得交接,洛神满怀柔情地离去,而作者也顾望怀愁。关于这篇赋有以为 感甄后而作者,有以为寄心文帝者,都不可信。 19昭明文选将它列入“情”类,直视 为爱倩之作,最为合理。晋张敏有神女陚全文,见艺文类聚卷七十九,从序文看来, 张敏是有感于一个神女和人恋爱的传闻而写的。这故事又见搜神记 ,神女名智琼,男子 名弦超,且有智琼赠弦超的诗。 29賦的内容是写神女下降主动向人求爱以及他们的欢情

21、。 这篇賦颇旮小说的意味,在传统的爱情賦里可谓别开生面。 继承宋玉的三篇賦,还有另一个分支就是闲情。爱情賦虽然多数以不得交接结束,但双 方毕竟发生了爱情,爱情不是自己压抑下去的。闲情则不然,有爱的发生,甚至发展到了不 可扼止的地步,但还是压抑下去了。这往往是男方的单相思,就好像洛神赋写了一半, 写怀疑能否得到洛神对爱的回报便把自己的爱强制地压下去了,文章也就到此打住。洛神 赋的中段不是有这样两句话吗:“收和颜也静志兮,申礼防以自持。”这两句话正好可以 概括这类陚的主题。 这类賦的开端是张衡的定情赋,全文已不可见,只有佚文保存下来,佚文不长,抄 录于下: 夫何妖女之淑光华艳而秀容。断当时而虽美,

22、冠朋匹而无双。叹曰,大火流兮草虫鸣,繁霜降兮草木零秋 为期兮时已征,思美人兮愁屏营。(见艺文类聚卷十八 ) 思在面为铅华兮,患离尘而无光。(见文选洛神賦注 ) 从上引片断可见,定情陚对爱情有展开的描写,但主题在一个“定”字,通过自己 的思虑而使已经躁动的感情安定下来。定情賦的继作有蔡邕的静情賦,也只有佚文 保存下来,很像定情賦。 21蔡邕写有协和婚賦和青衣賦,已如前所述,可见 他是一位敢于大胆抒写爱情的作家,但静情陚的主题却在那个“静”字上,此后王粲写 有闲邪賦,陶渊明闲情賦的“闲”字即源出于此。闲邪赋的佚文倒不仅是男子对美 女的爱慕,也写到美女本人对爱的渴望。但终归是防闲邪情而回到正路上来。

23、 22王粲的神 女陚仅看题目好像是爱情陚,但看今存的佚文心交战而贞胜,乃回意而自绝。” 23则是 闲情主题。应场有正情賦,所存佚文都是写对嫒女的恋慕,思为嫒女明镜的两句佚文,上 承定情赋,下启闲情陚,上面已经引过了。 陈琳、阮瑀都有止欲陚 2,叙 写对美女的爱慕,希望通梦交神,但终不能如愿。曹植有静思陚 ,,见艺文类聚卷十八 “美妇人”类,也属于闲情一类。阮籍清思陚没有用这类賦通常用的“情”字,而用了 “思”字,但从佚文看来实际上是写爱情的。 t28其中写到自己寐中一悟而自惊,意流荡、 心震动,“岂觉察而明真兮,诚云梦其如兹”。但终于使爱情清静下来,末尾说:“既不以 万物 累心兮,岂一女子之足

24、思。”此后,晋张华有永怀陚,写爱情之始结也终绝,不得 不“长收欢于永已”。 也含有收敛的意思。傅玄有矫情陚 ,仅存序中的四句佚文, 不知其详。但“矫情”也是正情的意思。另外,文选江文通 李善注引枚叔 正情賦,乃袁淑所作,也属于这一类。 28陶渊明的闲情赋显然是上述定情陚 这个系列中一篇保存最完整的賦文。 值得注意的是从爱情陚到闲情陚的转变。从宋玉开始的爱情赋,一直在不断发展,到曹 植手里已达到相当成熟的地步,沿着这条路可以继续前进,使赋成为抒发和描叙爱愔的很好 的体裁。可是从东汉张衡开始,插进了另一种声音,以礼教之大防把爱情框了起来,虽然这 个框子是肤廓的从外面硬套上去的,不妨碍作者廂样发钵陚

25、的铺张扬厉 的牿点 淋漓尽致地推 写爱情,但总算是符合了儒家所谓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原则了。闲情系列的賦始自东汉不是偶 然的,汉代独尊儒术,礼教强化,当然不利于宋玉那种爱情賦的创作。从张衡以后,爱情和闲 情两种主题的陚交相出现,前者以洛神賦为顶点,后者则以闲 情賦为顶点。由此可 以看出闲情賦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有趣的是昭明太子对爱情賦的宽容态度,以及对闲情陚的苛求态度,他实际上是用 了两种不同的标准来进行评论的。他在文选的賦类里特列了“情”这一分类,宋玉的三 篇赋和曹植的洛神賦都收了,而且并无贬辞 但在编了陶渊明集为之撰序时却以惋 惜的态度说闲情賦是“白璧微瑕”。如果闲情陚是“瑕”,那么宋玉、

26、曹楦的陚又 当怎样评论呢?我们不知道萧统为什么这样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推崇陶渊明,对陶渊 明期望太高,在别人无妨的作品,在陶渊明就成为 瑕疵了。我们理解萧统的心情,不必责备 他。可是因为文选在后代的影响太大,文选编者萧统所编的陶渊明集的影响也太 大,所以这句惋惜的话所产生的作用是他本人也始料不及。本来爱情賦即使不能以直抒爱情 的方式来写,也仍然可以借着闲情的方式继续下去。“白璧微瑕”四字使后来的賦家有了顾 忌,本来可能顺利发展的“情”类的赋从此受到挫折;再加上闲情賦之卓绝使后人的仿 作已成为多余,所以后来没有产生重要的作品。賦这种体裁本来有希望成为抒发爱情的方便 的形式,却就没有再在这个方

27、向上有什么大的发展。本来可以充分发展 的以陚为裁体的爱情 主题,终于未能发展起来,这是中国文学的损失。 钱钟书先生管锥篇中对闲情賦有精辟的论说,笔者曾经参考。所举后代“祖构或 冥契”十愿之作不少,皆诗词中语,与余所谓情陚因昭明而受扼并不相悖。就爱情賦而言, 闲情賦虽非空前亦乃绝后之杰作。 注 1 东坡题跋卷二题文选。 2 游记兰亭记。 3 古南涂话卷五。 4 敬斋古今注卷七。 5 豫章诗话卷 一 。 6 张自烈辑笺注陶渊明集卷五。 7 东山草堂陶诗笺卷五。 8 陶渊明闲情賦注,烟 S 草堂遗书本。 9 陶渊明集,人民文学出版社一九五六年出版。 00陶渊明集校笺,吴兴书局一九七一年出版。 11

28、陶渊明集,中华书局一九七九年出版。 1221222527: 1 见艺文类聚卷十八。 13 162023见艺文类聚卷七十九。 14 见初学记卷十四。 15见艺文类聚卷三十五 17见太平御览卷三八九 18见初学记卷七。 19 见尤袤所刻文选李善注所引,何焯义门读 书记。 24见北堂书钞卷一三六。 26昧伯君阮箱集校注 ,中华书局一九八七年出 版。 28参看刘文典三馀札记卷一,黄山书社 1991 年 出版。 Abstract of Major Articles Theme of Love and Leisurely Mood in Tao Yuanming xan Qing Fu and Other

29、 Fu and Ci Works by Yuan Xtngpei This essay first cites Xiao Tong/s criticism of Tao Yuanming/s Xian Qttig Fu (Leisurely Mood Fu) which gives rise to endless controversy. There have been two critical opinions concerning this fu9 which is a style of descriptive prose interspersed with verse, the firs

30、t opinion is that it is an expression of aspiration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work it9elf, the author of this essay believes that it is an expression of Ta/s passionate love experience, thus revealing another aspect of tbe poets life, the aspect which is far from languid. The author also discusses

31、the two themes which occur successively in love and leisurely mood fu and ci9 the latter being astyle of ballad. Due to the censure of Xiao Tong, the love theme which finds its expression in fu was not fully developed, which is a loss to Chinese literature Chinese Folklore and Peking University by D

32、aan Baolin This is a systematic study of the important contribution made by Peking University to the founding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lklore with a review of its 70 years/ history. On February 1,1918? Cai Yuanpei issued The President7s Notice soliciting contribution of ballads, thus originating

33、 Chinese folklore. The founding of Peking University Ballad Research Association, Custom Investigation Association and Ballad and Folk Song Society, along with the publication of Peking University Ballad Weekly had far-reaching influence up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olklore. This article demonstrates the contribution made to folklore by teachers in Peking University, Qinghua University, Yan Jing University and so on, such as Liu Bannong, Lu Xun, Zhou Zuoren, Gu Jiegang, Zhu Ziqing, Wen Yiduo, Wu Wenzao, Yang Kun and Fei Xiaotong, paying special attention to th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短文 > 期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