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主题设计.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体内代谢废物排出主题设计.pdf(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17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主题单元教学设计 主题单元标题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作者姓名 付超 所属单位 级索镇级索中学 联系地址 级索镇级索中学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邮政编码 学科领域(在内打 表示主属学科,打+表示相关学科)思想品德 音乐 化学 信息技术 劳动与技术 语文 美术 生物 科学 数学 外语 历史 社区服务 体育 物理 地理 社会实践 其他(请列出):适用年级 七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共用 3课时,每周 3 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一、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本单元是济南版版初一下册第三单元第四章的内容。本章共分两节:第一节为尿的形成与排出,第二节为汗液的形成与排出。第一节侧重于从尿液形
2、成的生理结构和功能的角度来安排教学内容;第二节则从汗液形成的结构基础皮肤的结构和功能角度,阐述了皮肤的结构和皮肤的功能及汗液的排出过程。本章的这种安排注意体现本套教材突出人参与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的编写思路,将人体内废物的产生和排出放在环境和生物圈的背景中,这有利于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人和环境的相互关系和渗透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教育。二、单元的组成情况:本章由两节内容组成。第一节是尿的形成和排出,主要讲述尿形成的生理结构和尿的形成的两个生理过程;第二节是皮肤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汗液的形成过程。三、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描述人体内废物的排出途径。2、描述尿的形成过程中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
3、吸收作用 3、描述皮肤的结构和功能。难点: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四、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第一个专题尿的形成和排出,首先让学生区分排泄和排遗;进而知道泌尿系统的组成;最后通过实物与 FLASH2/17 的结合让学生明白肾小球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第二个专题汗液的形成与排出,本专题重点引导学生通过皮肤的结构来说明皮肤的功能,渗透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五、单元主要的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本单元主要采用自学、引导、合作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预期的学习成果:使学生能区分排泄和排遗,并且举例时能知道属于排遗还是排泄;其次使学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弄
4、清楚尿的形成的两个重要过程;能使学生了解皮肤的结构和功能。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3/17 知识目标:1.描述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明确动植物细胞的异同。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说出分化的概念和组织的概念 3.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识别植物和人体的几种主要组织。4.说出器官和系统的概念,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和人体的结构层次。能力目标:1.模仿制作临时装片,使用显微镜观察,尝试绘制结构简图,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训练基本的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2.模拟制作细胞模型,深化对细胞结构的认识,训练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3.
5、通过角色扮演和拓展活动,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明确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2.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高度统一的有机整体的观点。3.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确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应课标:1.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2.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3.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4.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5.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6.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4/17 7.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8.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主题单元问题设计
6、生物体的各种生命活动是如何通过细胞来完成的?专题划分 专题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2课时)专题二: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课时)专题三:多细胞生物体有一定结构层次 (1课时)专题一 专题一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所需课时 本专题使用 2 课时 专题一概述 本专题内容在整个单元中起到奠基的作用。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要知道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生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也是由细胞完成的。首先,在掌握了显微镜使用技能的基础上,学生将要学习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并进行观察,初步形成对细胞的感性认识,并通过观察对比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尝试模拟
7、制作细胞结构模型等活动,加深对细胞结构的认知。其次,通过观看单细胞生物的相关视频,以及显微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探究分析草履虫对不同刺激的反应等活动,形成对单细胞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认知。再通过针对细胞内各结构功能的系列资料分析,认识到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从而建立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的概念。并形成生物体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初步认知。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明确动植物细胞的异同。2.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5/17 能力目标:1.通过制作和观察临时装片,学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训练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2.通过模拟制作建立细胞结构模型,
8、养成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2.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专题问题设计 1.显微镜下,植物叶片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是一样的吗?为什么?2.只有一个细胞的草履虫是如何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3.为什么说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课件,显微投影 常规资源 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的材料用具、草履虫等 教学支撑环境 生物实验室 其 他 学习活动设计 6/17【活动一】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问题引领:植物叶片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是怎样的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
9、同点?1.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清点材料用具,按要求模仿制作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2.小组通过显微投影展示实验成果,并交流实验心得。3.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识别细胞各结构,学生之间进行交流点评。4.尝试对比植物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异同点,进一步明确细胞基本结构。5.教师点评总结。【活动二】分组实验:观察草履虫 问题引领:自然界中有的生物本身就是一个单细胞。只有一个细胞的草履虫是如何独立完成生命活动的呢?1.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结构;2.探究分析草履虫对不同刺激的反应;3.形成结论:单细胞的草履虫能独立完成所有的生命活动。【活动三】资料分析:问题引领:生物体由细胞构成,生物体的生命活动也是由
10、细胞完成的吗?为什么说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1.细胞各主要结构的功能 观察物质进出细胞的动画,分析总结细胞膜的作用控制物质的进出;比较细胞内有机物的形成和分解过程,分析其中的能量的变化,分别总结出叶绿体、线粒体能量转化的作用;分析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过程,理解细胞核的作用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 2.梳理归纳,形成共识:细胞是物质、能量、信息的统一体【拓展活动】自选材料制作细胞结构模型。7/17 评价要点 可评价要素:1.制作观察的实验过程 评价方法:基于量规的现场评价(教师观察与学生互评结合)评价要点:显微镜等实验仪器的使用规范熟练 装片制作规范,并能观察到清晰物象 善于合作,认真记录,完
11、成实验报告 遵守实验室规范与要求 2.绘制细胞简图 评价方法:教师与学生互评 评价要点:绘图方法规范正确 客观真实,符合科学性,结构名称标注准确 3.建立细胞结构模型 评价方法:范例展示 评价说明:将学生课下完成的作品,课上进行展示和交流,并结合细胞结构模型进行评价和完善。评价要点:模型能准确全面体现细胞结构 模型制作精致,不粗陋 模型选材经济易取,有创造性 8/17 专题二 专题二: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所需课时 本专题使用 1 课时 专题二概述 本专题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形成了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这一观点的基础上继续推进的。学生将能够描述细胞的分裂过程,概述细胞
12、的分化和组织的形成,能够识别人体和植物的几种基本组织。本专题内容有利于引导学生关注生命世界的微观变化,树立量变引起质变的科学观念,并为以后的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内容的学习奠定重要知识基础。首先利用学生对生物体由小长大的现象的直观感知激发思考,生物体是如何由小长大的?将微观的细胞分裂过程用视频和动画呈现,引导学生尝试描述出细胞分裂的过程和结果,并用橡皮泥模拟细胞分裂过程。使学生了解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多,此过程中,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保持不变。其次,借助动画演示细胞生长的过程,了解细胞的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从而明确: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数量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再进一步借助课件动态演示动物组
13、织的形成和植物组织的形成,并结合具体实物的观察和相关生活经验,观察分析各种组织在生物体中的分布、结构特点和作用。最后归纳出细胞分化的意义形成组织。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2.概述生物体的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3.识别人物和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能力目标:经历观察、模拟、提出问题、思考讨论等学习活动,训练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他9/17 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1.进一步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加深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认知。2.在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挑战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对生物学的兴趣。关注癌症对人体健康的威胁。专题问题
14、设计 1.人是如何从一个受精卵发育为一个成熟的人体?小树苗又是如何成长为一个参天大树的?2.细胞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就能形成完整的生物体吗?为什么?3.如果细胞只有分裂、生长,而没有分化,结果会怎样呢?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课件,显微投影 常规资源 各种植物组织的永久装片、放大镜、芹菜叶、番茄、橡皮泥等 教学支撑环境 生物实验室 其 他 教师先制作出芹菜叶和番茄的基本组织的临时装片 学习活动设计【活动一】探究生物体是如何由小长大的 问题引领:人是如何从一个受精卵发育为一个成熟的人体?小树苗又是如何成长为一个参天大树的?1.观看视频:人的发育过程;植物的成长过程。2.观察思考:动
15、画演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 3.模拟操作:用橡皮泥模拟细胞分裂过程 4.尝试描述并形成结论:利用动植物细胞分裂的流程示意图阐释:细胞分裂过程是怎样的?动物细10/17 胞和植物细胞分裂过程有何不同?形成结论: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5.动画演示:细胞生长过程使细胞体积增大 6.动画演示: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过程,教师简单讲解分裂过程中,遗传物质先复制在平均分配到两个新细胞中。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与亲代细胞保持一致。7.归纳小结: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由于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加,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导致的。在此过程中,遗传物质保持稳定。【活动二】生物体内的各种组织是如何形成的?
16、问题引领:细胞杂乱无章地堆砌在一起就能形成完整的生物体吗?为什么?1.观察思考:借助放大镜、镊子、解剖针等工具进行观察番茄、芹菜叶等;教师再利用显微投影将事先制作的临时装片进行演示,可以发现植物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结构特点。引发思考,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利用动画演示和流程示意图分析细胞分化的过程,形成细胞分化的概念。2.再次利用装片,引导学生思考各结构的特点,找出其区别,并提炼其共性。形成组织的概念。3.教师利用显微投影演示动、植物体组织的永久装片,进一步强化组织概念。4.尝试识别动植物体的不同组织,并解释各组织的结构特点和功能。5.结论:细胞分化形成了组织。【活动三】知识拓展研究性学习 问题
17、引领:如果细胞只有分裂、生长,而没有分化,结果会怎样呢?1.观察讨论:观看关于癌症的视频资料,了解癌症,了解癌症对于人体的危害。2.布置研究性学习“调查白血病以及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现状”。11/17 3.展示交流(两周后)12/17 评价要点 可评价要素:1.模拟细胞分裂过程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教师观察与学生互评结合)评价要点:能用橡皮泥模拟细胞,并通过分割表示出一分为二的过程 能发现分裂后的细胞体积变小 2.识别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流程示意图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教师与学生互评)评价要点:能利用示意图准确概述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 3.识别动植物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教师和学生评
18、价)评价要点:能准确识别动植物的基本组织 能描述各组织的结构特点和作用 4.研究性学习 评价方法:课外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评价要点:能积极参与,有良好的合作意识 能有针对性的收集整理资料,制成宣传手册 13/17 专题三 专题三:多细胞生物体有一定结构层次 所需课时 本专题使用 1 课时 专题三概述 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分裂与分化之后对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的进一步探究。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学生能够描述绿色开花植物和人体的结构层次。深刻理解生物体不是其组成部分的线性叠加,而是按照一定的结构层次组成的有机整体,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生命体,初步形成“生物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19、的基本观点。首先基于前一专题的对植物组织的观察进行深化,利用解剖观察番茄等,认识到植物的各种组织是按照一定的次序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并且具有一定功能,从而形成器官的概念。再利用学生对身边环境中常见的植物的了解,认识植物体的各种器官,区分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通过角色扮演,帮助学生理解各器官之间的密切联系,从而对植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形成初步认知。对于动物体结构层次的认识,先利用解剖图对人体的胃进行分析,进一步理解器官概念。尝试拼接消化系统模型,形成系统的概念。通过阅读教材了解人体的八个系统,并借助模型识记人体八大系统。再通过活动“原地跳跃”,让学生感受身体的变化,分析各器官或系统是如何密切配合相互协
20、调的,初步认识到人体是一个统一整体。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描述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2.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能力目标:在观察、体验、探究等活动中,通过亲身的经历和感悟分析,锻炼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同生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的生物学基本观点。14/17 专题问题设计 1.人体的哪些结构参与了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2.胃的各部分结构在食物的消化中分别起什么作用?3.同是由细胞构成的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有什么不同呢?5.当你原地跳跃时,身体各系统如何协调统一的?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 多媒体课件 常规资源 放大
21、镜、番茄、解剖针、镊子、等 教学支撑环境 生物实验室 其 他 教师先制作出芹菜叶和番茄的基本组织的临时装片 学习活动设计【活动一】细胞是如何构成人体的?问题引领:人人体的哪些结构参与了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胃的各部分结构在食物的消化中分别起什么作用?当你原地跳跃时,身体各系统如何协调统一的?1.活动:拼接消化系统模型。利用多媒体,将各消化器官按正确顺序拼接起来,组成完整的消化系统,讨论交流,形成系统概念。2.阅读教材,了解人体的八个系统。3.观察人体的胃解剖示意图,分析结构特点,深化组织和器官概念。4.明确人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人体 5.活动:学生原地跳跃 30 秒,并说出自己的
22、身体变化和感受,分析各器官和系统的关系,形成人体是统一整体的初步认识。15/17【活动二】细胞是如何构成一株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的?问题引领:同是由细胞构成的动物体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有什么不同呢?1.观察识别番茄的各种组织,思考这些组织是怎样构成番茄果实的。讨论交流,形成器官概念。2.观察完整的绿色开花植物体,认识各器官,按功能区分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3.明确植物体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4.角色扮演:帮助理解各植物器官之间是密不可分的,初步认识植物体是一个统一整体。5.尝试判断生活中常见的蔬菜水果属于植物体的哪种器官?利用马铃薯、莲藕、大豆、豌豆、花生、芹菜、花菜、白菜、芦笋、胡
23、萝卜、苹果等实物或图片,讨论交流,澄清生活常识中的误区。6区分动植物体结构层次 小组讨论,设计概念图归纳动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并进行比较。小组间交流,形成共识,完善概念图,明确知识结构。【活动三】本单元知识梳理 小组合作,完成本单元知识的归纳总结,以概念图形式呈现。(课外完成)16/17 评价要点 可评价要素:1.解剖观察番茄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教师观察与学生互评结合)评价要点:能利用解剖针、镊子等器具,按一定次序观察 能区分并表述各部位结构的特点 能利用已学过的知识科学表述观察到的现象 2.植物器官角色扮演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教师与学生互评)评价要点:能积极参与 能准确阐述所扮演器官的功能,及与其他器官的联系 3.拼接消化系统模型 评价方法:现场评价(教师和学生评价)评价要点:能快速准确完成拼接并有较为合理的解释 4.设计概念图进行归纳比较 评价方法:范例评价(教师评价和学生互评)评价要点:能积极参与,有良好的合作意识 能正确完成概念图,准确区分动植物体结构层次的异同 5.小组合作完成单元知识概念图 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