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pdf(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社会学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编 号:40094030 英文名称:Introduction to Sociology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责任教学单位:文法系系 社会工作教研室 总 学 时:64 学 分:3.5 考核形式:考试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修读方式:必修 教学目的: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本课程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基本任务和学科体系;了解西方和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基本过程;社会学的一些主要流派及其理论;理解并掌握社会学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研究方法,学会运用社会学理论观察、理解和分析社会现象,思考和解决社会问题。学习社会
2、学,使学生能够全面客观的认识社会现实,增强学生的责任意识、忧患意识和大局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1、社会实践化和社会生活化社会学概论,针对同学们对社会学概论的陌生及社会学概论的相对抽象性,以助同学们掌握社会学基本理论。2、尽可能地引导同学掌握以社会学视角认识社会,分析现实问题,增强运用社会学理论分析认识社会的自觉性;3、为同学们学习相关专业课打下理论基础,为同学们考研打下理论基础。本课程选用教材是社会学概论新修(第四版),郑航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年版。本科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以课堂讨论为辅;多媒体教学课件。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是专
3、业基础课,以理论内容为主,或可以其他相关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为知识依托,或可为学习其他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提供基础性的知识。主要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编 社会运行概述 第一章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教学重点:社会学界定及学科特点。教学难点:学科特点。教学要点及要求:社会学研究对象;社会学及其基本问题;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及社会学的功能。通过教学和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学的基本特点。第二章 社会与社会运行 教学重点:社会运行和社会学考察社会的角度。教学难点:社会运行。教学要点及要求:社会与社会系统;社会运行;社会运行的物资基础;社会学考察社会 的几种角度。弄清楚社会运行的物资基础及社会学研究社会的特点。第三章
4、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教学重点:文化构成。教学难点:文化构成。教学要点及要求:文化的本质、特征、类型、构成及功能。从社会学角度了解文化及其与社会运行的关系。第二编 社会运行的微观分析 第四章 社会化与个体化 教学重点:社会化与个体化。教学难点:个体化。教学要点及要求:社会化;个体化。分析人的社会化的影响因素、社会化的内容与过程,个体化的基本理论。第五章 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 教学重点:社会互动。教学难点:社会角色。教学要点及要求:社会互动的含义、过程,社会互动研究的主要理论视角,社会角色。了解社会互动,社会角色及相互关系。第六讲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教学重点:社会群体。教学难点:初级社会群体。教学
5、要点及要求:社会网络,社会群体,初级社会群体。了解社会网络及社会群体。第三编 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 第七章 社会组织 教学重点:社会组织。教学难点:社会组织管理。教学要点及要求:社会组织概述,社会组织目标,社会组织结构,社会组织理论与管理。了解并把握社会组织的基本原理,弄清楚社会组织的性质、目标、结构及组织管理的基本思想。第八章 社会制度 教学重点:社会制度类型。教学难点:制度创新。教学要点及要求:社会制度及其类型和功能,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对社会制度有个基本了解。第九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教学重点: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教学难点: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教学要点及要求:社会分层概述,社会分
6、层研究的两大理论传统,社会分层研究的主要内容,我国的阶级阶层状况,社会流动。明确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分层理论与资产阶级的社会分层理论的根本区别。了解什么是社会分层及其社会分层的基本类型,什么是社会流动及其 社会流动的原因。第十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教学重点:社会现代化。教学难点:社会现代化。教学要点及要求: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社会现代化过程的基本特征,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特征,我国现代化进程。学时分配表:实验要求:序号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学时小计 备注 理论 实践 1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8 0 8 2 社会和社会运行 8 0 8 3 社会运行与社会文化 4 0 4 4 社会化与个体化 6 0 6 5 社会互动与社会角色 8 0 8 6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6 0 6 7 社会组织 8 0 8 8 社会制度 6 0 6 9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6 0 6 10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4 0 4 合 计 64 64 0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