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920408 上传时间:2019-11-0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西北民族大学管理学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社会学概论教学大纲制定的时间:2016 年 7月2第一部分:理论课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资料课程编号: 2305012B适用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主教材: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精编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年 3月。辅助教材: 王思斌社会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年 9月。课程性质:专业平台必修课学 时:54 学时,其中理论课 52学时、期中考试 2课时学 分:3 分,其中理论课 3学分先修课程:管理学原理 、 行政学原理授课方式:课堂讲授课程考核: 平时成绩: 20 %,考核方式:考勤、作业、讨论期中成绩: 20 %,考核方式:课程论

2、文期末成绩: 60 %,考核方式:课程论文参考书目: 1 陆学艺.社会学. 北京.知识出版社. 1991 年。32 吴方桐.社会学教程. 上海.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年第二版。3 孙本文.社会学原理. 上海. 商务印书馆. 1935 年。4 刘豪兴.社会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年第二版。推荐刊物: 1.社会学研究2.中国社会科学3.社会相关网站:1. 中国社会学网 http:/ 中国社会学会网 http:/ 文献:1. Sorokin, Pitirim A著,黄文山译.当代社会学.上海.务印书馆. 1935年.2. 费孝通.乡土中国.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3. 富永健

3、一.社会学原理.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二、课程教学目标、组织形式、考核方式毕业要求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对应点教与学的方法考核方式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德; 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社会公1.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讲解、案例讨论1. 讨论2. 作业42.具有健康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3.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 4.具有良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5.具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德3.具有扎实的专业素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社会公德;2. 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理论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3提问二、知识目标1.

4、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公共部门经济学知识;2掌握公共管理基本理论,熟悉公共管理体制,掌握公共管理方法;3.熟悉政治体制,掌握政治常识以及相应的政治分析方法;4.掌握社会学基本知识,掌握社会分析方法,掌握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知识;5.掌握行政领域的相关法律法规,熟悉行政法基本程序,具备依法行政意识;6.熟悉国家重大公共政策及政策制定流程,能够胜任公共政策制定工作;7.系统熟悉我国科、教、文、卫、体等各领域的基本知识,掌握各个领域的不同管理流程;8.掌握电子政务的基本操作流程,掌握电子政务的操作方法;9.掌握公共项目管理知识,能够胜任公共项目管理工作;10.掌握人力资源管理基本

5、知识,熟悉我国的公务员管理体系;11.能够运用公共事业管理理论分析具体问题,拥有相应的实践技巧;12.熟悉公共关系处理流程,掌握公共沟通技巧,胜任公共关系工作;13.掌握公文写作格式规范,掌握公文写作技巧,具备较强的文字处理能力。4.掌握社会学基本知识,掌握社会分析方法,掌握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知识;1. 学生在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讲解促使学生掌握分析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2.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促使学生掌握人的社会化、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等问题。1. 讨论2. 作业3提问三、能力目标1.具备宏观经济分析能力和基本管理能力;2.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能力;3.具备公共政策分析和

6、制定能力;4.具有适应办公自动化、应用管理信息系统所2.具有较强的社会调查能力;1. 学生在掌握社会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讲解促使学生掌握分析社会问题,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1. 讨论2. 作业3提问5必须的定量分析和应用计算机的技能;5.具备公共项目的开发、管理能力;6.具备电子政务的应用能力,具备一定的系统开发能力;7.具备公共沟通能力,具备处理公共关系的能力;8.具备较高的公文写作能力,能够胜任文秘工作;9.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2.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促使学生掌握人的社会化、社会分层、社会流动等问题,并掌握社会学的调查方法。三、学习建议与

7、要求1. 确立有针对性的学习目标和计划学生的学习,首先要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2. 开展积极的思维听课,听课时要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对老师强调的要点、难点和独到的见解,要认真作好笔记。课堂上力争弄懂老师所讲内容,经过认真思考,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3. 课后及时复习,是巩固所学知识必不可少的一环。复习中要认真整理课堂笔记,对照课本和参考书,进行归纳和补充,并把多余的部分删掉;4. 要独立完成作业。做作业是巩固消化知识,要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养成良好习惯。四、教学内容概要序号 内 容 理论 上机 实验 实践 总时数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学 4 4第二章 社会学的产生和发

8、展 8 8第三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2 26第四章 社会的构成 8 8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 6 6第六章 社会互动 6 6第七章 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4 4第八章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 8 8第九章 社会变迁与社会现代化 6 6合计 52 52五、正文第一部分:理论课教学大纲第一章 什么是社会学教学要点: 介绍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发展过程和特点以及基本内容。教学时数: 4 学时 教学内容: 明确学习本课程的意义以及学习和研究社会学的基本方法;端正学习态度,理解社会学所具有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第一节: 社会与社会学一、什么是社会二、什么是社会学第二节: 社会学的学科地位、研究对象与研究特性7一

9、、社会学的学科地位二、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三、社会学的研究特性第三节:学习社会学的意义授课方式:讲授考核要求:1. 记 忆 :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和功能2. 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3.综合运用:社会学的历史沿革第二章 社会学的产生和发展教学要点: 讲授社会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和发展脉络。教学时数: 8学时 教学内容: 了解社会学的历史沿革、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了解社会学的学科特点和功能第一节: 社会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一、社会变革的浪潮使社会关系复杂化二、自然科学的发展为社会学的发展提供了方法论的基础第二节: 社会学产生的理论渊源一、古希腊哲学关于社会的思想二、中世纪的社会观第三节: 西方社会学的发展历程

10、一、初创时期的社会学二、形成时期的社会学8三、成熟时期的社会学第四节: 社会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社会学二、新中国成立以后的社会学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结合考核要求:1. 记 忆 : 社会学创立的社会历史条件2. 理解: 社会学形成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3.综合运用:中国社会学发展的历史分期第三章 社会学研究方法 第四章 社会的构成教学要点:社会的概念,社会结构。教学时数: 8学时 教学内容:了解社会的概念、 把握社会结构。第一节: 社会一、社会的演义二、社会的类型第二节: 社会结构与社会的构成要素一、社会结构的含义二、社会的构成要素第三节: 文化一、文化的定义二、文化的特征

11、Comment s1: 顶格无缩进。下同9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结合考核要求:1. 记忆:了解文化的概念、掌握文化的结构与功能、了解多元文化。2. 理解: 文化的特征: 创造性、习得性、共享性、累积性、第五章 人的社会化教学要点: 社会化的含义,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的机构,社会化的过程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了解社会化的含义、掌握社会化的内容、了解社会化的机构、掌握社会化的过程。第一节: 社会化的涵义和意义一、社会化的概念二、社会化的基本特征第二节: 社会化的条件及内容一、社会化的条件二、社会化的主要内容第三节: 社会化的途径一、社会教化二、个体内化第四节: 社会化的过程一、预期社会化10二、继续社会化授课方式:讲授与讨论结合考核要求:1. 记忆: 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的基本内容、社会化的类型和过程2. 理解: 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基本社会化的任务、再社会化的意义3 综合运用:联系实际生活阐述继续社会化的意义第六章 社会互动教学要点:社会互动,社会互动的理论,集体行为。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了解社会互动、理解社会互动的理论、了解集体行为。第一节: 社会互动的基本内涵一、社会互动的含义二、社会互动的理论第二节: 社会互动与社会关系一、人际关系二、社会关系第三节: 社会角色一、社会角色二、角色的种类第四节:社会互动的方式一、合作性的社会互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大学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