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_创意科学主题活动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_创意科学主题活动方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文本为Word版本,下载可任意编辑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_创意科学主题活动方案 幼儿科学探索活动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自然界充满着许多诱人的奥秘,所以大自然是幼儿学科学的最好课堂和材料,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1 活动目标 1、引导孩子感受一起玩雪、赏雪的快乐。 2、通过撕纸,促进幼儿小肌肉群的协调发展。 3、通过观察,让幼儿初步了解雪花的特征。 活动准备 1、音乐:(小雪)花 2、趣味练习:贴雪花 3、图片:雪景 4、白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活动。冬爷爷给我们送来了礼物,看看是什么
2、礼物? 二、展开 1.感受雪花,欣赏优美的雪景(图片) 告诉幼儿雪是冬季才会有的自然现象,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雪的颜色、特征。 2.欣赏(故事)冬爷爷的礼物 提问: (1)冬天来了,莹莹来到花园里,发现有什么变化? (2)冬爷爷送给莹莹的礼物是什么? (3)雪花是什么样的? 3.组织幼儿布置冬天的环境,放音乐。 (1)撕雪花:每个幼儿一张白纸,让他们撕成小碎片,比一比谁撕的最小。 (2)布置雪景:洒落雪花,感受下雪的场景。 4.趣味练习:贴雪花 按照雪人身上的数字贴出相应数字的雪花。 引导幼儿进一步观察雪的变化,并体验和小伙伴共同游戏的快乐感觉。 三、结束 欣赏故事下雪了 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2
3、活动目标: 1、能对溶解现象有好奇心,并愿意用语言大胆表达自己的发现。 2、愿意积极探索,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小杯水、一个勺子、糖、盐、米、奶粉、果汁粉、沙子。豆子。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饮料给小朋友们尝一尝,然后再轻轻的告诉你的好朋友,你尝到的是什么味道的?老师随机给小朋友分两种饮料(白开水、糖水)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喝到的饮料是什么味道的?为什么有的是甜的有的是没有味道的?那你有没有在里面看
4、到糖呢?糖宝宝到哪儿去了? 二、动手操作 1.教师示范小实验:观察糖溶解的现象。 (1)先让幼儿大胆猜测实验结果 (2)教师和幼儿一起操作:先尝一口自己杯子里的水(无味),然后用勺子舀一勺子糖放入水中,看糖会发生什么变化?用勺子搅拌一下,观察糖到哪里去了吗?躲到水里去了!请幼儿再次品尝水(变甜) (3)请幼儿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总结):糖放在水里化掉,不见了,这个过程就叫做溶解,我们的水就会变甜。 2.请幼儿自己操作。 (1)帮助幼儿拓展(经验),引导幼儿(说说)还有什么东西会溶解? (2)师:老师这里还有米、奶粉、果汁粉、沙子、盐,你们也来试一试?(幼儿分组操作)观察溶解显现、颜色变化
5、,发现有的物品不能溶解。 (3)幼儿自由交流实验结果,鼓励幼儿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三、结束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好多东西是可以溶解的,也有好多东西是不可以溶解的,小朋友们可以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们一起观察、发现、然后再来告诉我们的好朋友,好不好? 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3 一、活动设计意图: 幼儿科学(教育)活动是指教师的支持和引导下,运用各种感官,通过主动、亲历的动手动脑的活动,对周围事物、现象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探究过程。糖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是非常喜欢的,而这次的“做中学”实验是在一次偶然的幼儿生活环节中,孩子将糖掉进了水里,老师抓住了此次教育契机,不仅引发了幼儿主动
6、思考,主动探索糖的变化,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这次活动属于现象观察类活动。对小班幼儿来说,“溶解”现象既无法理解的,又是容易观察的。该活动立足于观察溶解现象的发生过程,而不是讲解糖为什么溶解,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自由讨论溶解现象,允许他们通过自己的想象来寻求解释,对于维护幼儿的好奇心以及养成其思考的习惯是有益的。 二、活动方案及修改意见: 小班科学糖消失了(第一研)执教:陈梦娇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发现糖在水里会慢慢变小慢慢消失,水会变甜。 2.愿意探索发现不同的糖在水里的变化,并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发现。 3.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对探索性活动
7、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方糖大量、人手一只杯子。 2.大的透明杯子一只、温开水大量。 活动过程: (一)探索性话题引起幼儿讨论。 提问:1.小朋友,你们吃过糖吗?喜欢吃吗? 2.请你说说糖在嘴巴里会怎样?(变甜、变小等)3.请你猜一猜,把糖放在水里会怎样呢? (二)做试验证实幼儿的推测。 1.教师:糖放到水里到底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吧。 老师把糖放到透明的大杯子里,注入适量的开水,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1)看一看,糖发生什么变化了?(变小)(2)猜一猜,糖到哪里去了呢? (3)刚刚还是没有味道的白开水现在会变成什么味道了呢? 2.幼儿猜测回答后请个别幼儿上前品尝糖水,并把自己品尝
8、的结果告诉大家。 教师小结:糖在水里会变小,慢慢的没有了,水会变甜。 (三)集(体操)作,观察糖在水里的变化。 1.幼儿人手一粒糖一杯温开水操作观察提醒幼儿注意不把水泼掉,提醒幼儿有耐心。 2.集体品尝糖水。 第一次讨论意见: 1.教师在提问的设计,提问的时机上需不断改进。 2.有幼儿提出糖为什么会化时,应该让幼儿对这个问题作出猜测,激发探索的欲望。 小班科学糖消失了(第二研)执教:赵青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发现糖在水里会慢慢变小慢慢消失,水会变甜。 2.愿意探索发现不同的糖在水里的变化,并愿意与别人交流自己的发现。 3.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对探索性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1.方糖大量、人手
9、一只杯子、搅拌棒若干。 2.大的透明杯子一只、搅拌棒一支、温开水大量。 活动过程: (一)探索性话题引起幼儿讨论。 出示方糖。 提问:1.这是什么?你们吃过吗?吃起来是什么味道的呀? 2.请幼儿品尝小块的糖。 提问:糖放到嘴巴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变甜、变小等)3.请你猜一猜,把糖放在水里会怎样呢? (二)做试验证实幼儿的推测。 1.教师:糖放到水里到底会怎样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吧。 老师把糖放到透明的大杯子里,注入适量的开水,引导幼儿观察。 提问:(1)看一看,糖发生什么变化了?(变小)(2)猜一猜,糖到哪里去了呢? (3)刚刚还是没有味道的白开水现在会变成什么味道了呢? 2.幼儿猜测回
10、答后请个别幼儿上前品尝糖水,并把自己品尝的结果告诉大家。 小结:糖在水里会变小,慢慢地融化到水里面去了,水会变甜。 (四)集体操作,观察糖在水里的变化。 1.幼儿人手一粒糖一杯温开水操作观察。 2.提醒幼儿注意不把水泼掉,提醒幼儿有耐心。 (五)2.集体品尝糖水。 第一次讨论意见: 1.在导入环节,怎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2.幼儿品尝糖果的时候最先注意到的是糖果产生的甜味。教师应当在糖果的变化上适当的提醒幼儿感知糖果大小的变化。 小班科学糖消失了(第三研)执教:谢小雨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发现糖果在水里会慢慢变小慢慢消失,水会变甜。 2.对溶解的现象
11、产生好奇,并愿意思考“糖怎么不见了”的问题。 3.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对探索性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每人一小杯水,一块方糖,以及用于搅拌的汤匙。 活动过程: (一)让幼儿观察糖在水中溶解的过程,激发幼儿兴趣。 1.师:你们的桌上有什么?如果把糖放到水里去会怎么样呢?今天请大家自己试一试,仔细看看,糖到水里会怎么样? 2.幼儿试验、观察、表达、交流。 (二)引导幼儿讨论溶解现象1.师:你们刚才看到糖放到水里怎么不见了?它真的没有了吗?到哪里去了呢?现在又变什么样了呢? 2.幼儿讨论、交流、思考、讲述。 (三)进一步了解溶解现象,知道不同的东西溶解的速度是不一样的。 1.教师出示水果硬糖、方糖、
12、奶糖,并出示记录表。 教师:这里还有一些糖也会“化掉”,请你观察一下,它们在“化掉”的过程中有什么不一样? 2.幼儿操作并观察。 3.教师总结:原来不一样的糖果,在水中溶解的速度也不一样,方糖溶解最快,第二是奶糖,第三是水果硬糖。 (四)引导幼儿联系其他溶解现象,扩展幼儿的经验。 1.师:你还知道有什么东西像糖一样,在水里会“化掉”呢? 2.幼儿表达交流。 (四)小结师:今天我们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糖放到水里去就不见了。请你们回家以后再试一试,还有哪些东西也是这样的。 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4 1.能够主动提出问题,大胆实践,积极探索。 2.了解在不同物体遮挡下,声音的大小是会变化的。 重点:
13、声音是有大小变化的。 难点:了解噪音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鞭炮声、优美的音乐、纸、毛巾、坐垫、布、塑料袋、书包、纸箱、被子。 (一)导入 播放鞭炮声,让幼儿感受节日的快乐。 (二)展开 1.感受噪音。(鞭炮声逐渐放大) 提问: (1)声音大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声音小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声音不大不小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2)“小朋友喜欢什么样的声音?”让幼儿大胆讲出自己的感受。 小结:“各种嘈杂、刺耳的声音,我们把它称为噪音”。噪音会影响我们的生活、学习以及我们的身体、情绪等,所以我们都不喜欢噪音,我们要消灭噪音。 2.实验活动。 提问:“录音机的按钮坏了,如何把它的声音变小呢?”(请幼儿凭经验讲述)
14、 (1)请幼儿用老师准备的物品想办法将声音变小。(可以引导幼儿将录音机盖起来)。 (2)请幼儿分别用每一种物品都实验一下,然后讲一讲录音机被哪种物品遮盖后声音最小。 小结:“各种物品都有隔音的作用,它们能让声音变轻、变小。由于物品的厚薄不同,隔音的效果也不同,一般情况下,物品越厚隔音的作用越大。”。 3.游戏给录音机盖被子 (1)让幼儿听一听,放在毛巾下的录音机和未放在毛巾下的录音机声音一样吗? (2)再往上加一块毛巾,录音机的声音变大了还是变小了? (3)再往上加第三第四块毛巾,听听录音机的声音有什么不一样? 讨论结果:毛巾越厚,声音越小。 (三)结束 1.鞭炮的声音太大,我们怎样保护我们的
15、耳朵?请小朋友学一学快乐的鞭炮声。 2.活动延伸:阅读幼儿用书(“老虎”第六页),熟悉各种物体声音。 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5 活动目标: 1、了解豆子的生长过程,学习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记录。 2、仔细、耐心地进行观察,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 3、通过(种植)观察活动,激发幼儿关爱植物的情感。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幼儿观察豆子成长的记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里的时候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种植豆子呀?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幼儿回答) 二、基本部分。 1、教师陈列幼儿种植的豆子,引出观察兴趣
16、。 教师:小朋友,这就是你们种的豆子,它怎么样了?它现在是什么样子的?还记得以前的样子吗? (幼儿回答) 2、幼儿拿出自己的记录,互相说一说观察结果。 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表,相互介绍豆子的成长过程。 教师:请你和同伴说说自己种的豆子是怎样慢慢长大的。 3、集体交流,帮助幼儿归纳豆子的生长过程。 请幼儿按照自己的记录介绍豆子的生长过程。 教师帮助幼儿归纳豆子的生长过程。 豆子长出两瓣小芽长出叶子长高开花。 4、引导幼儿找出豆子生长情况不一样的原因,激发幼儿关爱植物的情感。 引导幼儿发现豆子叶子长得不一样。 教师:仔细看看,你们的豆子长得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幼儿回答) 5.讨论原因。 (1
17、)教师:为什么有的豆子长得高而且叶子又多,还开花了,而且有的豆子却长得不高,有的甚至烂了呢? (2)请几个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种的,为什么他们的豆子长得不一样? 6.激发幼儿爱护植物的情感。 教师:我们应该怎样照料它呢? (幼儿回答) 三、结束部分。 教师总结:豆子就像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每天都要来看它。发现它干了应该给它浇点水,但水不能太多,否则会淹死。 小班科学领域活动方案_实用创意科学主题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实用活动方案汇总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精编5篇汇总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精彩科学益智活动案例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精编幼儿活动汇总 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2023幼儿园实用活动方案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精彩案例 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最新幼儿益智活动大全 幼儿园科学教案设计方案精编大全 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实用方案集锦 幼儿园小班活动方案创意篇汇总 第 15 页 共 1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