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二.docx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73188671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25.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2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二.docx(2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一1 单选题 ()在辨析民国教育与君主时(江南博哥)代教育区别的基础上,以培养“健全之人格”为主旨出发,提出了“五育并举”的重要思想,从而推动着我国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A.蔡元培B.黄炎培C.陈鹤琴D.陶行知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他提出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这五育相互联系,是一个统一的整体。2 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孔子的教学内容特点的是()A.偏重社会人事,宗教成分较少B.偏重文事,轻视武事C.轻视科技与生产劳动D.我国分科课程的开端正确答

2、案:D 参考解析:我国分科课程的开端是西周时期的“六艺”,D项说法错误。3 单选题 李岩将来想当一名科学家,他的数学老师却说:“你现在学数学都那么吃力,以后物理、化学肯定也学不好,一定不能把成为一名科学家作为人生目标。”数学老师的说法()A.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B.忽视了学生的发展性C.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D.忽视了学生的差异性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数学老师从李岩现在数学学习上的表现推断其以后物理、化学学习困难,否定了学生巨大的发展潜能,忽视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没有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4 单选题 芳芳近段时间因父母离异,情绪十分低落,常常将自己封闭起来,班主任张老师发现后,时常找芳芳交谈,疏导

3、、鼓励她从家庭阴影中走出来。在此案例中,张老师扮演的角色是()A.班级领导者B.行为示范者C.学习指导者D.学生的朋友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教师要在学习生活、人生等多方面给予学生指导,与学生一起分担痛苦与忧伤、分享欢乐与幸福。芳芳因为其父母离异,情绪低落,班主任时常找芳芳交谈,疏导、鼓励她从家庭阴影中走出来,在这一事件当中,班主任张老师扮演的是芳芳朋友的角色,从朋友的角度出发,与学生进行交流。5 单选题 人们看书时用红笔画出重点便于重新阅读,这是利用知觉的()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

4、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题干中用红笔画重点就是为了把知觉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这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6 单选题 我们平时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A.顺应性迁移B.同化性迁移C.重组性迁移D.具体迁移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同化性迁移是指不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直接将原有的认知经验应用到本质特征相同的一类事物中去。原有认知结构在迁移过程中不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只是得到某种充实。如“举一反三”“闻一知十”“触类旁通”。顺应性迁移是指将原有的经验应用于新情境时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变化。当原有的经验结构不能将新的事物纳入其结构内时,需调整原有的经验或对新旧经验

5、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比如,学过了“胡萝卜”、“芹菜”和“油菜”等概念后,再学习“茭白”这个概念时,原有概念不能解释新概念,这时我们需要先学习“胡萝卜、芹菜、油菜都是蔬菜,茭白也是蔬菜”,即建立起一个概括性更高的科学概念“蔬菜”来标志这一事物。重组性迁移是指重新组合原有经验系统中的某些构成要素或成分,调整各成分之间的关系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的情境,比如对一些原有舞蹈或体操的动作进行调整或重新组合后,编排出新的舞蹈或体操动作。具体迁移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具体的、特殊的经验直接迁移到另一种特定的学习中去,或经过某种要素的重新组合,以迁移到新情

6、境中去。如英语学习中,当学完单词 basket(篮子)后,再学习basketball(篮球)。7 单选题 如果不注意眼部卫生就容易患沙眼,在学校中预防沙眼的重点是()A.不用脏手擦眼睛B.群防群治C.保持水源清洁D.搞好卫生,做好一人一巾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炎。发病患者眼睛会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出现少量分泌物,并伴有眼睛易疲劳等症状,如果继发感染可导致视力减退。在学校中预防沙眼的重点是做好群防群治。教师应向儿童普及眼病的预防知识,并协助搞好学校卫生,做到儿童一人一巾,毛巾用完后通风晾干,不用脏手擦眼睛,并保持水源清洁及室内通风。8 单选题 儿童常

7、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显得很不安。这属于()A.诵读困难B.过度焦虑C.强迫观念D.交往困难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应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显得不安,这是过度焦虑的表现。9 单选题 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A.学生会B.班级C.小组D.团委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班级是学校行政体系中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学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10 单选题 班主任要协调各种教育影响,其中不包括()A.任课教师的影响B.家庭的影响C.政府的影响D.社会机构的影响正确答案:C 参考解析:班主任要对班级实

8、施有效的教育与管理,必须要争取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的配合,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具体内容如下:(1)协调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A项体现。(2)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B项体现。(3)协调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D项体现。结合题干,故选C。11 单选题 教师担负全部的责任,计划班级的学习活动,安排学习的情境,学生没有自由,只能听从教师的命令。与这种现象相匹配的教师领导类型最可能是()A.专制型B.民主型C.放任型D.消极型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专制型教师在教室内采取专制的作风,并担负全部的责任,计划班级的学习活动,安排学习的情境,指导学习的方法,控制学生的行为;学生没有自由

9、,只能听从教师的命令,对教师往往是敬而远之。题干所述体现了专制型教师的特点。12 单选题 ()是学校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学校应高度重视,分科组织落实。A.体育活动B.学科活动C.科技活动D.社会实践活动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学科活动是以学习和研讨某一学科的知识或培养某一方面的能力为主要目的的活动,可以分学科组成不同的小组,也可以依据某一 专题成立小组。学科活动是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学校应高度重视,分科组织落实。13 单选题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注意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建设。这主要有利于落实课程三维目标中的()A.知识与技能目标B.过程与方法目标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D.课堂教学目标正确

10、答案:C 参考解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强调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起积极的态度体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加强学校文化和学科文化的建设,有利于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4 单选题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A.直接感知事物B.间接经验C.学生的实践活动D.交往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学习间接经验是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基本途径。15 单选题 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A.教学过程B.教学手段C.教学方法D.教学组织形式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班级授课制是现代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16 单选题 班级授课制最主要的缺点是不利于()A.因材施教B.

11、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C.扩大教学规模D.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正确答案:A 参考解析: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要。17 单选题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这一表述强调的学习动机类型是()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C.一般动机D.近景动机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题干所述是指读书是为了财富和美女,是由外部的诱因激发出来的学习动机,所以属于外部动机。18 单选题 以往,学生认为“60分”就是及格线,考试成绩只要超过这个分数线,这门考试就及格了。上述表述的这种考试评价属于()A.形成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D.绝对性评价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绝对性评价又称

12、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题干中“60分”是目标参照,超过了60分就是及格,反之就不及格,符合绝对性评价的内涵。19 单选题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的测验。A.能力水平B.成就水平C.智力水平D.知识水平正确答案:B 参考解析: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由专家或学者们所编制的适用于大规模范围内评定个体学业成就水平的测验。题干描述的是标准化成就测验的内涵。20 单选题 将教学评价的结果作为决定升留

13、级、分班编组、选择教程乃至指导职业定向的依据。这体现了教学评价的()A.调节功能B.激励功能C.诊断功能D.管理功能正确答案:D 参考解析:教学评价的管理功能有时也被称为“证明”或“甄别”功能。因为不仅有形成性评价,还有总结性评价。因此,教育管理部门和教育机构(包括学校)都会把教学评价的结果当作对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分流的根据之一,并据此调整学校教育发展的布局、方向和改进教育教学活动。将教学评价的结果作为决定升留级、分班编组等依据,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价的管理功能。21 简答题简述培养小学生自我意识的方法。 参考解析:(1)引导小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我;(2)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悦纳自我;(3)

14、培养小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发展自我。22 简答题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观有哪些? 参考解析:(I)由教育者为中心向学习者中心转变。(2)由教会学生知识向教会学生学习转变。(3)教学重过程甚于重结论。(4)教学更为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23 简答题简述教育研究的过程。 参考解析:(1)选题。(2)教育文献检索与综述。(3)制订研究工作计划。(4)搜集资料。(5)整理与分析资料。(6)撰写研究报告。(7)研究成果的发表与推广。24 简答题材料:第一天来到这个班,就一眼看到门口那个叫小军的男孩,长得白白净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显示着他的聪慧。但随着我对他学习和生活的观察,他的行为让我大跌眼镜。他上课无比好动

15、,还常把同桌欺负哭,换一个欺负一个,无奈之下,我只好让他一个人坐一桌,并让他从教室的最前排移动到了教室的最后一排;他喜欢擅自翻同学的书包课桌,并喜欢把同学的东西偷偷拿走或悄悄藏起来,但即使只是一支普通的铅笔,他也不能容忍别人碰他的;和同学交往时,他较易产生攻击性行为,常有学生或家长来告状,小军又打(或踢)他了开始,我也像对待其他同学一样耐心地教育他,可是当发现对他毫不起效时,我心急如焚,就忍不住对他严厉斥责,甚至生气得拍桌子。如果是其他孩子,见到老师动怒,大多连大气也不敢出了。可他却正好相反,我一批评他,他就会把头扭向一边,对我置之不理。经过多次家访,我了解到小军的父亲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

16、加上他对小军又相当溺爱,所以造成了小军的任性妄为。小军的父亲因平时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的思想教育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前每当老师告一次状,他就把孩子痛打一顿。问题:(1)你认为造成小军问题行为的原因有哪些?(10分)(2)教师应如何对小军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10分) 参考解析:(1)造成小军问题行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性格方面。从材料描述中可以看出,小军非常容易冲动、发怒,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所以面对老师的批评,他容易出现过激的行为。小军的欲望很多小孩子也有,比如想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争强好胜等,但是他不会考虑旁人的感受、以自我为中心。小军是典型的本我型,按本能需求走,本能想怎么做,就怎么

17、做,自我意识不完善,没有正确的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家庭方面。小军的父亲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加上对孩子又相当溺爱,所以造成了小军的任性妄为。而且他的父亲因平时忙于生意,无暇顾及孩子的思想教育及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以前每当老师告一次状,他就把孩子痛打一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小军父亲的这种教育方法,本身就是种攻击性行为,他是孩子的攻击性榜样。(2)针对以上原因,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小军的问题行为进行干预: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化解阻抗;帮助他重新认识自我,引导和控制情绪;寻求家长的配合,改变其对小军教育的方法;为小军提供参加集体活动的机会,增强其集体归属感。25 简答题材料:有位身材不高的女教师上课时

18、批评了一位不遵守纪律的高个子学生。这位学生课间擦完黑板后,故意把黑板刷放在黑板上沿,让女教师拿不着,出女教师的洋相。下一节课上课时,这位女教师发现了这个问题,学生们也发笑。这位女教师控制住自己的情绪,像没有发生什么事情一样,在黑板上出了一道改错题,叫那个高个子学生在黑板上改错,要求擦去错处,改为正确答案。这位女教师的做法使那个高个子学生感到很不好意思。改完错后,他把黑板刷放在讲台上,并轻声说:“Sorry。”女教师也轻声说:“没关系。”问题:(1)上述材料涉及教学实践的什么问题?女教师是如何解决该问题的。(2)如何评价女教师解决问题的方法。 参考解析:(1)材料涉及的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处理突发

19、事件的教育机智问题。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做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女教师巧妙地将高个子学生创造的“难题”让学生自己解决,一场可能导致师生矛盾激化的冲突就这样化解了。这充分体现了女教师高超的教育机智。女教师面对上课时学生的挑衅,通过让学生在黑板上改错的方式,变不利为有利,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2)材料中的女教师没有因为学生们的发笑而影响自己的情绪,更没有对高个子学生大发脾气,而是因势利导,机智地解决了教学中的突发事件。这样的处理方式十分得体,体现了女教师机敏而灵活的教学艺术。26 简答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

20、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10分)(2)如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学习该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多音字“为”“得”的教学过程。(20分) 参考解析:(1)写作特点作者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来展现植物的特点。例如:把蒲公英的种子比喻成“降落伞”,把苍耳外表的刺比喻成“带刺的铠甲”,同时用“告别”“送”“乘”“出发”“穿”“蹦”“跳”等。动词描写蒲公英、苍耳和豌豆,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这些植物种子传播的过程。作者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把科学知识以韵文的形式呈现出来。全文韵脚为“Q”,共有13个字押“Q”韵。读起来语调轻快,朗朗上

21、口。文章启发性强,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文章第一节第四句“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以问句的形式引出下文。最后一节以“不信你就仔细观察”“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结束,语言既亲切自然,又能激起小读者的好奇心,督促并启发他们探索大自然、爱护大自然。总之,本文是一篇介绍植物种子如何传播的科普作品,作者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科学知识用韵文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语言朗朗上口。(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会认“植”“旅”等14个生字,辨析多音字“为”“得”;学会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词语,拓展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通过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

22、查字典,解决生字。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材料中对植物种子描写的真实含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大自然中有趣的现象;培养爱护大自然的意识,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3)多音字“为”“得”的教学过程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导入语: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吗?汉字是世界上最有魅力的文字,但汉字的数量却是有限的。我们是怎么利用有限的汉字来满足说话需求的呢?(学生自由讨论并举手发言)有时候我们会发现,同一个汉字却读不同的音,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学生发言:多音字)对了!汉字中有很多字是多音字,这些汉字都非常厉害,一个字可以有两个、三个甚至是四个读音。那同学们能找出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中的多音字

23、吗?出示课件:为、得随文识字,认读“为”a复习“为”(wi),并组词。师总结:因为、为什么b教师播放相关文段的朗读录音,学生仔细辨音。c学生齐读后,教师指名读并纠正读音。师总结:“四海为家”的“为”读作“wi”。d合作讨论“为wi”的含义。师总结:“四海为家”的“为(wi)”的意思:做;充当、当作;变成、成;是。e.由字及词,组词练习。(强调“为”的笔顺)师总结:四海为家、作为、成为、敢作敢为。上用“wi”“wi”同时造句。(引导学生造句)举例:长大后我想成为一名教师,因为我觉得教师非常伟大。随文识字,认读“得”a复习“得”(de)师总结:爸爸开心得像个孩子。b教师播放相关文段朗读录音,学生仔

24、细辨音。c学生齐读后,教师指名读并纠正读音。师总结:“得不到”的“得”读作d。d合作讨论“得(出)”的含义。师总结:“得(d)”的意思:得到;演算产生的结果。e由字及词,组词练习。(强调“得”的笔顺)师总结:得到、取得、三三得九。f拓展:“得”的第三个读音“di”。(引导学生造句)举例:你得先写完作业才能玩游戏。g用“de”“d”“di”同时造句。师总结:他因为每天训练得很努力,所以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好成绩。现在,他得放松放松。熟能生巧,反复认写a学生观察汉字及拼音,教师范写,学生练习。b学生练习发音、书写,教师相机指导。27 简答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25、:(1)试分析小学数学学习的特点。(2)如指导中年级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3)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1)小学数学学习活动具备以下特点: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对生活中数学现象“解读”的过程;小学数学学习是获取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技能和能力的一种思维活动的过程;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数学“再创造”与“再发现”的过程;小学数学学习是一个教师启发引导的过程。(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实际含义;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过程与方法目

26、标:通过合作学习,形成合作意识,具备一定的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正确理解小数的含义。(3)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小数1.教师出示PPT课件:小数的初步认识。师:周末,小明的妈妈去商店给全家人买早餐,货架上有牛奶、面包、火腿肠等食物。同学们能不能读出这些食物的标价呢?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选代表试回答。2区别整数和小数。师:同学们,根据我们之前学习的整数的知识,大家想一想这节课我们见到的这些数字有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这样的数叫作小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小数:(出示课题:认识小数)【设计理由】通过设置生

27、活情景引入课题,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使学生感受新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二、认识小数1师:刚才我们看到的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我们知道分数中间有一条线,我们把它叫作(分数线),那么请你们猜一猜,小数中间的小圆点叫什么呢?(小数点)(师表扬:猜得真准!)这个小圆点就叫小数点。(板书:小数点)读数的时候我们把它读作:点。小数点左边代表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读;小数点右边代表小数部分,依次读出每一个数字,读时,先渎整数部分,再读“点”,最后读小数部分。认识以元为单位的数的实际含义:哪些同学知道标价牌上的小数分别表示多少钱?(学生回答)师表扬:读得真准确。2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互动

28、,学生可以进一步感知基础知识,加深对新知的理解。三、巩固应用教师出示课件,师:看看这些学生都在做什么?同学们,你知道自己的身高吗? 1.学生交流自己的身高是多少米多少厘米?2.只用米作单位,该怎样表示?3.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一位小数。出示课件: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多少分米?1分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3分米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几米?介绍小数的写法:先写整数部分,再在右下角写点,最后写小数部分。想一想: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一位小数?4引出以米为单位的两位小数。出示课件: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多少厘米?1厘米用分数表示是几分之几米,还可以写成零点零几米?

29、3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18厘米是几分之几米,写成小数是多少米?想一想:什么样的分数能改写成两位小数?让学生把答案填写在课本上。5小组讨论。出示课件:王东身高1米30厘米,写成小数是( )米。同桌交流后汇报。写成1.30米和1.3米都是对的,因为30厘米也就是3分米。【设计理由】将小数融入学生的身高这一现实问题,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本堂课的兴趣。在进一步的交流讨论中,复习小数的读法和写法。四、小结作业:学生总结;课下搜索小数的历史的相关资料,下节课分享。【设计意图】课堂总结帮助学生养成总结知识点的习惯;课后作业使学生课后进一步加强自己对新知内容的记忆。28 简答

30、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英语句型操练的三种主要形式。(2)若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三种操练活动,并分别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1)机械性操练机械性操练是句型操练的初级阶段。操练时对学生的理解程度要求很低:其教学目的主要是帮助学生通过多次机械操练,正确无误地记忆句型,养成习惯,并能自动地初步掌握句型。机械性操练最常用的方法有重述法、转换法、并句法等;意义性操练意义性操练的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操练。能在一定的情境中用英语表意。教师提出一些要求、情境、范围让学生作出回答。但学生的回答往往是可以预料的,意义性操练的

31、常用方法有问答法、句型转换法,串联(接龙)操练法、按图操练法等。交际性操练交际性操练要求学生在适当的情境中。自由使用所学的句型,以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技能。学生的交际言语不被某些句型所限制,也不被某一堂课的句型要求所限制,交际性操练的方法有:讲故事、看图说话、情境对话、角色表演等。(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听、说、认、读hat,pants,dress,skirt和T-shirt等主要词汇;能够听懂、说出指导语,并按要求做出相应动作,如take off your jacket,put on your coat,hang up your T-shirt,put away your s

32、kirt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生活中常见的“衣物”的表达方式,掌握生活中与此相关的简单英语,学会将语言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归置衣物,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习惯。(3)操练活动机械性操练活动:齐声跟读教师逐个读出新单词和句型,让学生边齐声跟读边做动作。例如T:Its cold todayPlease put on your coat(教师在给出示例的同时,结合表情做出相应动作)学生边做动作边跟读。T:Its cold todayPlease put on your coat最后,教师对大家的表现给予评价。【设计理由】鼓励人人开口,齐声朗读,学生没有思想顾虑,可以在指导

33、他们形成正确语言习惯的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边跟读边做动作,辅助一些体态语言,可以激起学生跟读、朗读的热情,避免了机械操练的枯燥性。意义性操练活动:Say and Act教师给学生一些事先准备好的图片,让学生两人一组,根据图片进行对话。学生先用“I like.”句型向对方描述自己喜欢的衣服,然后再互相发出指令,让对方做出相应动作。例如A:I like the white sweater and the red skirt. B: I like the blue jacketA:Take off your jacketB做动作。B:Fold your sweaterA同学做动作。对话结束后,教

34、师选取两组学生进行展示,并给予评价。【设计理由】设置意义性操练,使学生能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新知,自由表达和交流。两人练习,说与做结合,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乐在其中。交际性操练活动:角色扮演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多个小组,四人一组,可以扮演爸爸、妈妈和孩子,也可以扮演售货员与顾客,也可以演示一个聚会场景。运用所学的关于“衣物”的单词和句子,进行角色扮演。教师先给学生做出示范。例如:Child 1:I like my blue skirt very muchMother:Its cold todayPlease put on your coatChild 1:Ok,Ill put away m

35、y skirt and put on my coatFather:1 will clean our roomPlease hang up your T-shirtChild 2:Im washing my clothesWho can help me put away my T-shirt?Child 1:I can helpChild 2:Thank you,my dear sister【设计理由】角色扮演是将真实生活情境带入课堂,让学生根据假设的情境,充分想象,扮演不同的人物角色,运用所学语言开展交际活动;这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力,提升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29

36、 简答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2)若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唱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1)歌曲的特点勇敢的鄂伦春是我国少数民族鄂伦春族的一首民歌,鄂伦春族居住在我国黑龙江省的黑河、大兴安岭、伊春和内蒙古自治区的呼伦贝尔等地,他们能歌善舞,“鄂伦春”一词的原意是“山岭上的人”。歌词充满着无比自豪的感情,语言朴实、简洁,表现了鄂伦春人雄健、彪悍的气质,他们骄傲地向人们诉说着不惧严寒、不怕困难地守护山林的神圣职责。歌曲为五声宫调式,旋律起伏不大,却富有朝气和一往无前的精神,连

37、续八分音符的节奏,似乎使人们听到了奔跑着的马蹄声,全曲由四个方整乐句构成一段体,每句又可分为两个乐节,和歌词的风格统一,使人们感到十分亲切。(2)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少数民族的友好感情,明白爱护森林、保护林木人人有责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范唱、打拍子等形式,准确掌握歌曲。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掌握八分音符的节奏特点。(3)导入环节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位大家都认识而且都喜欢的朋友,你们看看他是谁?(播放课件阿狸)他来邀请我们和他一起去旅行,大家愿意去吗?(生答)师:火车来啦!让我们出发。在行进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课件一闯关)关卡一:

38、节奏。关卡二:旋律(模唱)。关卡三:重点乐句(第三乐句)。同学们真棒,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已经到达了我们的目的地鄂伦春族聚居区,让我们通过一首好听的鄂伦春民歌来了解居住在大山里的鄂伦春。【设计意图】通过设置情境进行导入,出示阿狸的图片及问题,以闯关旅行的方式,答对问题抵达终点来引出课题。通过这一环节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并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很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30 简答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动作方法:从跪立开始,上体前倾,同时两臂后摆,臀部后坐。两臂迅速向前上摆,摆至前举时立即制动,同时伸腰展髋,脚背与小腿用力下压。身体向上腾起时,迅速提膝收腿成

39、半蹲姿势。保护与帮助:保护帮助者站在练习者体侧,当其两臂摆至前举时,迅速托其腋下(或提其上臀)帮助腾起。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说明“跪跳起”的教学重点、难点。(2)如果指导水平二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 “跪跳起”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 参考解析:(1)教学重、难点重点:动作顺序的连贯和协调性。难点:摆臂制动与脚面、小腿压垫,收腿快。(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跪跳起的教学,90的学生了解学会摆臂、小腿压垫的技术要领,并能够叙述出动作名称和基本技术。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设置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和练习,能够提高灵敏、平衡、协调能力,增强

40、上下肢、背部、腰部力量等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乐于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教育,积极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中来,养成拼搏向上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3)教学活动活动一:教师创设哑剧小兔子犯错误受罚。哑剧活动:小兔子顽皮,打碎了家里的窗户,兔子妈妈非常生气,罚小兔子跪在地上,小兔子跪在地上通过奇思妙想,表演挥臂和跪跳行进。最后妈妈原谅了他,他兴高采烈地跳了起来。教师活动:生动形象地表演,激发学生表演欲望,使其参与到其中。学生活动:认真观看老师表演动作,并积极地模仿。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插空站立。【设计意图】通过哑剧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接下来进行动作示范做准备。活动二:根据教师表演模仿

41、学习哑剧摆臂、跪跳行进、跪跳起的几个环节,教师讲解并进行动作示范。(1)跪立挥臂模仿练习,主要让同学们感受到通过快挥臂能带动身体向上。教师活动:讲解动作,跪立,两臂斜上举,经下后摆,臀部后座、上体前倾,接着两臂迅速向前上方摆至斜上举部位制动。教师数1时两臂斜上举,数2时向后摆,身体后坐,数3时迅速向前摆动。学生活动:感受通过快挥臂带动身体向上,听教师口令练习。教学组织:四列横队。跪立在垫子上模仿练习。要求:认真练习,注意体会动作。(2)模仿哑剧第二个情节,跪跳行进。教师活动:跟随老师利用摆臂练习以手臂的摆动带动和小腿压垫让身体跪立行进。教师进行巡视指导。学生活动:体会通过手臂对身体的带动,以及

42、小腿、腰部的用力。教学组织:四列纵队依次进行,每人20次。要求:摆臂迅速有力,小腿用力压垫。(3)模仿哑剧第三个情节,妈妈原谅了小兔子,小兔子高兴地运用跪跳起站起来。教师活动:讲解在跳起来的过程中,让身体向前上方腾起迅速提膝收腿。老师降低难度进行练习,将小垫子叠放在垫子上,学生跪立在高垫上进行站立练习,逐渐降低高度。最后能在平地上完成站立的动作。教师巡视指导,纠正错误动作。学生活动:根据老师提到的要领分散练习,每组每人10次。教学组织:四列横队。教学要求:动作标准,积极完成教师交给的任务。【设计意图】以哑剧的情节串联起“跪跳起”的几个相对应的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掌握动作的要领。活动三

43、:学生学会哑剧,进行表演比赛,看谁完成得最好。教师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表演欲望。学生活动:积极参与到情境表演中。教学组织:四个小组以横排为单位依次进行。要求:生动形象。【设计意图】使用小组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让学生在活动中巩固动作技能。31 简答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手提袋的构成、材质和用途都有哪些?(2)如指导高年级小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 参考解析:(1)手提袋的构成:袋身、袋口、(拎带);手提袋的材质:纸、布、藤编、皮革等;手提袋的用途:广告宣传、购物、放置物品、搭配服装等:(2)

44、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欣赏,了解手提袋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功能。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手提袋的设计,能够发挥想象力,设计出新颖美观的手提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美化生活的能力以及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手提袋的设计和制作,提高立体思维的能力和手工制作能力。(3)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请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手提袋,并展示自己的手提袋,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手提袋的来历、特点和用途。2欣赏:展示手提袋成品。(二)讲授新课1欣赏教材中的手提袋,体会它带给人们的感受。老师:请大家分别从图案、色彩、用途、造型、设计等方面谈谈你的感受。(提示:你一定见过许多漂亮的手提袋,它们既方便我们购物,又展示了商

45、品的品牌形象,好的手提袋就是一件艺术品。)2探究手提袋设计。老师:说说你平时见过的印象最深、最喜欢的手提袋。探究教材及教具实物的手提袋,说说这些手提袋选择了哪些材料,是运用什么形式制作的?(提示:可以结合手提袋实物拆开后分析。)3.讲解、演示手提袋的制作过程:设计一材料一剪裁一折叠一装饰。具体步骤:(1)根据用途设计手提袋的长、宽、高,色彩及图案等;(2)折出基本形状,在提手处可双折并内加衬卡纸增加强度;(3)牢固黏合底部和边部,也可加衬卡纸;(4)打孔穿提绳,提绳内侧可加一短横小棒,增加提重。(三)学生进行设计尝试1鼓励学生谈谈他所带的材料适合以何种方式进行设计,说说大致的做法。(用挂历纸制作、把旧手提袋拆开后重新装饰、用有色图画纸以剪贴或绘画等方式)2小组讨论:怎样才能制作出实用美观的手提袋?3用所选材料设计制作一个新颖、时尚的手提袋。(四)展示作品,交流互动,学生自评互评1组内选评出优秀学生的作品并展示。2谈谈你设计的手提袋在生活中的更多用途。(五)课外拓展拿出塑料、布制的手提袋,引导学生课下思考这些材料有什么好处?并让学生收集相关环保手提袋的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教师资格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