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卷一.docx

上传人:江*** 文档编号:73188667 上传时间:2023-02-16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59.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卷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卷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卷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卷一.docx(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师资格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真题卷一1.【单项选择题】(江南博哥)“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是()的理论核心。A.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B.布鲁纳的教育过程C.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D.瓦根舍因的范例教学原理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著有教学与发展,该书的理论核心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2.【单项选择题】卢梭认为,在人的心灵中根本没有什么天生就有的邪恶,任何邪恶都是在后天不恰当的社会制度中养成的。因此,他主张儿童的教育要远离腐化的上层社会生活,远离充满罪恶的城市,要把儿童带到乡村大自然的淳朴环境中,把他们从社会的不良影响下挽

2、救出来,在教育中保护儿童善良的天性。卢梭的观点属于()教育目的价值取向。A.环境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生活本位论D.社会本位论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个人本位论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卢梭的观点属于个人本位论的教育目的价值取向。3.【单项选择题】“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这句话反映了()因素对个人发展的影响。A.成熟B.遗传C.教育D.环境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同样的种子由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的改变,结果就产生了橘与枳的差别,这说明环境影响和制约着事物的发展。4.【单项选择题】历史上第一个明确主张“教育心理学化”的教育家是()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裴斯泰洛齐

3、D.杜威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即教师要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一切青年男女都应该进学校。赫尔巴特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特点。杜威提出新三中心论: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5.【单项选择题】对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学校结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A.决策者的观念B.生产力发展水平C.政治制度D.社会需求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生产力、科学技术、文化等都对教育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和制约。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规模和学

4、校结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科技进步是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文化则影响着教育的观念、价值定向等方面。结合题干,故选B。6.【单项选择题】我国古代的“六艺”课程(礼、乐、射、御、书、数)和古希腊的“七艺”课程(文法、修辞、辩证法、算数、几何、天文、音乐)都属于()。A.学科课程B.综合课程C.拓展型课程D.隐性课程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学科课程是以文化知识为基础,按照一定的价值标准,从不同的知识领域或学术领域选择一定的内容,根据知识的逻辑体系,将所选出的知识组织为学科的课程。学科课程是最古老、使用范围最广的课程类型,中国古代的“六艺”、古希腊“七艺”都属于学科课程。综合课程主张把两

5、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内容合并起来,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与统一性。隐性课程也叫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比如师生关系、校风、班风。拓展型课程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7.【单项选择题】王老师在讲余光中的乡愁时,先高声朗诵这首脍炙人口的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话音未落,一位学生站起来说:“老师,一枚小小的邮票,哪能容得下那么多人?”面对这种

6、情况,以下哪种处理方式最为合适()A.不耐烦地说:“某某同学,你总喜欢这样钻牛角尖,学习成绩怎么好得了!”B.把这位同学的发言当成鲜活的课程资源,鼓励学生思考,结合教材,发表意见C.强调教材的权威性,告诫学生要尊重事实D.批评学生不遵守课堂纪律,回避该问题,继续教学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教学预设与教学实际难免会有不同,这就需要教师具备“教育机智”。教育机智是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材料中这种突发情况,教师应尊重学生的观点,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合理质疑,引导学生思考,把学生的积极思考转变为教学资源。故选

7、B。8.【单项选择题】在教育调查研究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A.访谈调查B.调查表法C.查阅资料法D.问卷调查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在教育调查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有查阅资料、问卷法、开调查会、访谈法和调查表法,其中最基本、使用最广泛的方法是问卷调查。9.【单项选择题】张老师在日常教学中,经常认真观察、发现教育教学中的新问题,展开研究,并且把研究结果应用到工作中。张老师使用的方法是()。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行动研究法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行动研究法是教育研究者(如教师)对其自身的教育实践(行为)进行反思性研究,或将教育研究与教育行动结合起来反复探索的一种研究方法。题干中

8、,张老师发现问题,展开研究,并把研究结果运用到工作中,运用的是行动研究法。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10.【单项选择题】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是有限的,为()A.48个组块B.58个组块C.49个

9、组块D.59个组块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短时记忆的容量般是72,即59个项目,平均值为7。11.【单项选择题】与个体的认知能力发展相对应的,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体组织间关系的认知是()A.社会认知B.社会体验C.社会性交往D.人际认知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题干为社会认知的定义。社会体验是指人在社会中成长和生活时发展所需的技能与习惯,通过社会规范、习俗、价值观、传统、社会角色以及符号、语言的多种共享而形成的观察和知识。社会性交往是指个人与个人、个人与团体、团体与团体之间为了满足某种需要而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活动与活动。人际认知是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

10、,是社会认知的一个主要内容,它包括个人对个人、个人对群体、群体对个人、群体对群体、群体对自身的认识。12.【单项选择题】在嘈杂的环境中,人们能够敏感地听见有人喊自己的名字,这是知觉的()体现。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知觉的选择性是指当面对众多的客体时,知觉系统会自动地将刺激分为对象和背景,并把知觉对象优先地从背景中区分出来。在嘈杂的环境中能知觉出自己的名字属于选择性,故选A。整体型是指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的部分、不同的属性组成的,但我们并不把它感知为个别孤立的部分,而总是把它知觉为一个有组织的整体。理解性是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

11、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恒常性是指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13.【单项选择题】教师上课时发现小敏正在开小差,于是故意把讲课音量突然提高。这是为了引起小敏的()。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无意后注意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本题中教师故意把讲课音量突然提高,是为了引起小敏的无意注意。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

12、需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后注意为干扰选项,不存在此种概念。14.【单项选择题】期末到了,小红为了迎接考试而紧张地复习功课,这时即使电视台播出了她最喜欢的精彩的足球比赛,她也只好放弃观看。这是小红()的表现。A.意志B.情绪C.认知D.思维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根据目的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对行动的支配和调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推动人去产生和维持达到一定目的所必需的行动;二是阻止和克制与预定目的相违背的愿望与行动。期末考试前,小红能够复习功课而不看精彩的球赛,这是小红意志的表现。15.【单项选择题】()是个体对自身

13、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个性形成的水平。A.自我认知B.自我意识C.自我体验D.自我监控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题干描述的是自我意识的概念。自我认识是对自己的洞察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内心体验。自我监控又称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调整、自律性管理,是指个体对自身的心理与行为的主动掌握,调整自己的动机与行动,以达到所预定的模式或目标的自我实现过程。16.【单项选择题】陶行知先生曾做过一个比喻:“接知如接枝”。这个比喻体现了()。A.学生以学习间接经验为主B.学生以学习直接经验为主C.学生学习间接经验以学习直接经验为基础

14、D.间接经验的学习与直接经验无关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陶行知先生有过一个精辟的比喻:“接知如接枝”。他说:“我们要以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些经验所发生的知识做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方才可以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的一个有机部分。”这说明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17.【单项选择题】某学生总是一遍遍地数课本或其他图书上的人物数目或自己走过的台阶。这个学生的心理问题可能是()A.学习困难综合征B.焦虑症C.厌学症D.强迫症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常见的强迫行为的表现有:(1)强迫性计数;(2)强迫性洗涤;(3)强迫性自我检查;(4)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题干所述该学生反复地

15、计算身边的事物的数量属于强迫性计数的表现。18.【单项选择题】在科学课上,李老师为了更好地说明摩擦力,便操作橡胶轮的小车在玻璃、木板和橡胶板等不同材质的表面上滑行,从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摩擦力对小车运行距离长短的影响。李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A.实验法B.演示法C.讲授法D.练习法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模型、图片等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利用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或现象发生变化,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实验法和演示法的区别在于实验法是学

16、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演示法是教师给学生进行示范。题干中,李老师操作小车,让学生进行直观感受,李老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演示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反复地完成一定的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19.【单项选择题】“水涨船高”属于()A.形成性评价B.相对性评价C.绝对性评价D.总结性评价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相对性评价又称为常模参照性评价,是运用常模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学生个人的学习成绩在该班学生成绩序列或常模中所处的位置来评价和决定他的成绩的优劣。“水涨船高”是确定个体在群体中的相对位置,

17、所以属于相对性评价。故选B。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绝对性评价又称为目标参照性评价,是运用目标参照性测验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的评价。它主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编制试题来测量学生的学业成绩,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而不以评定学生之间的差异为目的。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20.【单项选择题】明确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教育家是()A.赫尔巴特B.斯宾塞C.夸美纽斯D.卢梭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英国著名教育家斯宾塞在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从知识价值的角度论述了教育目的。他认为,真

18、正的教育应放在对实用知识的追求上,为使人们过完满的生活做准备。他指出:“什么知识是最有价值的知识,总的答案就是科学。”赫尔巴特提出传统三中心论: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夸美纽斯提出泛智教育,教育适应自然。卢梭被誉为“最先发现了儿童”的人,主张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21.【简答题】简述教育的基本要素。我的回答:参考解析:(1)教育者。(2)受教育者。(3)教育媒介(教育影响)。22.【简答题】简述班主任的职责。我的回答:参考解析:(1)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的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

19、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2)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维护班级良好秩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责任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营造民主和谐、团结互助、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指导班委会和团队工作。(3)组织、指导开展班会、团队会(日)、文体娱乐、社会实践、春(秋)游等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做好安全防护工作。(4)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指导学生认真记载成长记录,实事求是地评定学生的操行,向学校提出奖惩建议。(5)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员工沟通,主动与学生家长、学生所在社区联系,努力形成教育合力。23.【简答题】简述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20、我的回答:参考解析:(1)反思使经验(和教训)变成教学智慧,从发生的事件中得到启发;(2)反思能帮助自己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3)反思使自己学会教学;(4)反思促进教师成长。24.【材料分析题】材料:习题课上,徐老师正和同学们讨论怎么写“最喜爱的一种玩具。”丁丁坐在教室最后排,低着头,专心致志地玩着手里的变形金刚。徐老师发现丁丁在开小差,就走到了他座位旁边,把变形金刚拿了过来,微笑着对全班同学说“要写最爱的一种玩具,必须会玩那种玩具,并且把玩的过程说清楚,写清楚,下面请丁丁说一说变形金刚怎么玩。”丁丁立刻认真地跟大家讲了起来。问题:(1)试评析徐老师对课堂问题行为的做法。(2)面对学生的课堂问

21、题行为,老师可以用哪种教学策略?我的回答:参考解析:(1)面对学生开小差的行为,徐老师没有直接批评,而是调动自己的教育机智,将这种行为与教育教学联系起来,一方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将一个原本开小差的孩子的注意力拉回到教学之中。(2)当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时,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第一,教师可以运用幽默或积极的言语进行引导,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情绪,驱散学生的疲倦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教学内容因幽默而趣味化,使得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第二,教师可以采取非言语手段进行巧妙的暗示,比如,用目光和学生对视;边讲解边走到学生的身旁,拍拍他

22、的肩膀或抚摸一下他的脑袋;提高讲课的声音或加重语气等等。第三,妥善运用惩罚。如果学生屡教不改,教师则需要采取惩罚的手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当然,惩罚必须适当,教师惩罚时一定要公正客观,要表现出对学生的深切关心和爱护,帮助学生认清错误,帮助他们找到改善的方法。第四,引导学生参与活动,不给学生违纪的时间。教师发现学生的专注点不在课堂,应采取相应措施,如丰富课堂活动、采用新颖的教学方式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以此来减少违纪行为。25.【材料分析题】材料:某教师上“中位数”一课,进行了这样的设计。一个学生某次数学考试得了78分,全班的平均分是77分。于是他回去跟妈妈说他这次数学成绩处于

23、班上的中上水平。问题:这个同学说的话是否属实?让同学们讨论。结果绝大部分同学认为属实。当教师把全班同学的分数(1个100分、4个90分、2个80分、1个78分、1个77分、1个10分、1个2分)公布后,大家大吃一惊,都错了。在同学们吃惊之时,教师启发学生总结出“原来平均数不可靠”的观点。怎么办呢?这就需要学习“中位数”的知识,这样引起学生对学习“中位数”知识的强烈期待。问题:请分析教师这一做法的意义。我的回答:参考解析:材料中该教师通过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引起学生对知识本身的需要来激发学习动机。材料中,教师提出的“平均分”事例,让学生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巧妙地进

24、行导课设计,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已有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让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产生强烈的期待。26.【教学设计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I)简要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10分)(2)如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5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课导入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15分)我的回答:参考解析:(1)文章大量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等写作手法。文章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神态以及人物之间对话的描写,使主人公尊重他人、自尊自爱、勤劳朴实的性格特点跃然纸上,同时照应文章标题。设置悬念。文章始终隐藏着很大的悬念,对主人公进行细

25、致的描写,但却只称呼他为“年轻人”,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其不断深入阅读,想一探究竟,等到行文末尾处才道出主人公的身份,让读者恍然大悟,也证明了文中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的话是正确且富有远见的。(2)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认读“尊严”“款待”“例外”“僵硬”等词语;准确找出描写主人公外貌、动作以及语言的句子。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文章的描写方法。体会人物形象。根据课文内容展开想象,讨论主人公为什么把尊严看得如此重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哈默坚持要在劳动之后再接受食物的事例,懂得尊严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富有”。(3)新授课导入环节师:同学们

26、,请你们现在想象自己是一个饥肠辘辘、精疲力竭的人,这时候,如果有人给你送来了免费的、香喷喷的食物,你会怎么做呢?生:会谢谢他,然后马上吃掉。师:大家的想法都是一样的吗?我们今天要认识的主人公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又是怎么做的呢?他为什么会这样做呢?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学习尊严这篇文章。【设计意图】运用问题导入法为学生创造一个与课文相类似的情境,引导学生将自己代入情境之中进行思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尊严”的可贵。同时,在学习开始之前,通过创设情境可以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始学习,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积极性,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27.【教学设计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

27、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述小数乘法的法则。(10分)(2)若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本课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设计本节课实例3的教学环节。(20分)我的回答:参考解析:(1)小数乘法的法则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如果位数不够,就用“0”补足。(2)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小数乘小数的算理,掌握小数乘小数的一般方法,能够熟练地进行笔算。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将小数乘小数转化为整数乘整数的过程,认识到转化的方法是学习新知识的工具。情感态度与价

28、值观目标:体会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数学思维,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小数乘小数的算法及算理。(3)教学环节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提问:同学们从图上看到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条件具备吗?学生回答:要解决的问题是给长方形宣传栏刷油漆共需要多少千克的油漆,所以要先计算长方形宣传栏的面积,知道长方形宣传栏的长是2.4米,宽是0.8米,就能计算出长方形宣传栏的面积;知道每平方米要用油漆0.9kg,就能计算出共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同桌两人一组合作探究两个因数都是小数的乘法怎么计算。同学们先各自列竖式计算2.40.8的积,教师巡视、指导。选出几位同学将自己的计算过程写在黑板

29、上,并简述其中的道理。可能的方法有:a2.4米=24分米0.8米=8分米248=192(平方分米)通过单位换算得出l92100=1.92(平方米),因此2.40.8=1.92(平方米)。b2.4扩大到它的10倍是24,0.8扩大到它的10倍是8。248=192,192缩小100倍:192100=1.92,因此2.40.8=1.92。教师给予及时的评价和鼓励,然后指导学生看书,着重让学生说一说“2.40.8”的计算原理。巩固小结:组织学生探索因数和小数乘积的位数关系教师出示2.40.8的竖式计算与1.920.9的竖式计算。提问:两个算式中因数各共有几位小数呢?积呢?各式的因数与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30、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并补充完整:第一个算式中因数共有两位小数,积也是两位小数;第二个算式中因数共有三位小数,积也是三位小数,两个算式中各式因数的小数位数与其小数乘积的位数相同。课后复习今日所学,找到生活中小数乘小数的情景并计算。28.【教学设计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请列举几种创设情境的方法(至少四种)。(15分)(2)若指导小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5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10分)我的回答:参考解析:(1)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实验法;演示法;表演法;游戏法;故事法;比喻法;形象渲染法等。

31、(2)教学目标Knowledgeaim:Studentsareabletoaskanddescribethepositionofanobjectinourdailylifebyusing“Whereismy”and“Itsinonunder”Abilityaim:StudentsareabletousetheabovementionedsentencepatternsEmotionalaim:Studentsdonotscattertheirpersonalbelongingseverywhere(3)教学活动Step1Warm-upRevisionListentoanEnglishsongO

32、nInUnderandstudentsdoaftertheteacher【设计意图】呈现新知前,让学生听一首有关新课内容的歌曲,不仅能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动作熟悉方位介词的含义,还能活跃课堂气氛。Step2PresentationWatchavideowithquestionsT:ZhangPengandJohnaregoinghomeWhataretheylookingfor?LetshavealookBeforewatching,pleasereadthesetwoquestionsQ1:WhereisZhangPengspencil-box?Q2:WhereisZhangPengspenci

33、l?StudentsanswerthequestionsandreadafterthevideoStudentsingroupsroleplaythedialogue【设计意图】介绍对话背景,让学生带着问题观看视频,熟悉本节重点句型。29.【教学设计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分)(2)若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分)我的回答:参考解析:(1)歌曲的特点歌曲为拍,旋律流畅,节奏规整、简洁,音乐形象鲜明,表达了蒙古族儿童热爱家

34、乡草原的情感。歌曲为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构成。第一乐句旋律开始就以“36”四度上行跳进音程,突出了蒙古族民歌羽调式的风格特点,舒展的节奏表现了辽阔美丽的草原景色。第二乐句旋律加入了变宫“7”,具有独特的色彩。第三乐句开始“66”八度下行大跳,突出了蒙古族音乐的特点。句尾的附点四分音符,为歌曲增添了欢快活泼的情绪。第四乐句是第三乐句的变化重复,除开始和结束音外,其他音都与第三乐句相同,最后稳定结束到主音“6”上。歌曲第三乐句与第四乐句旋律都在低音区进行,与前两个乐句在高音区进行形成了对比,显得更加柔和,突出了草原牧民自豪的情感。(2)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感受音乐中对祖国

35、美丽大草原的热爱和憧憬之情。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以小组合作、互助的形式进行二拍子的儿歌创编,提高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知识与技能目标:能用优美、亲切的声音演唱歌曲。(3)导入环节组织教学教师穿蒙古族服饰,弹奏马儿歌,学生们伴随着音乐做律动。创设情境,新课导入A播放蒙古风土人情的视频,揭示课题。B通过视频感受歌曲旋律,请同学们谈感受。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感受到蒙古大草原一望无际的景色,看到了马儿、小溪、蒙古包,听到了马蹄声、蒙古人民的歌声等,朗诵描写蒙古族的诗歌,仿佛来到了蒙古大草原。【设计意图】运用创设情境的导入方法。导入时,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渲染课堂气氛,让学生置身其中,深入体验。

36、教师通过穿民族服饰,播放民族风情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一进入教室就感受到浓郁的蒙古族特色,很快地进人课堂学习,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有益于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从而能与新课很好地连接起来。30.【教学设计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山羊分腿腾越从助跑开始双脚上板起跳后身体腾起、两臂前伸支撑,两手迅速推离山羊,两腿伸直左右分开,伸展身体,越过山羊,屈膝缓冲落地站立。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简要说明“山羊分腿腾越”的教学重点、难点。(10分)(2)如果指导水平三的小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技术教学环节的步骤并说明理

37、由。(20分)我的回答:参考解析:(1)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助跑与踏跳紧密结合;提臀、分腿、顶肩。教学难点:助跑踏跳连贯、迅速有力;推手及时,抬上体。(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知道山羊分腿腾越的动作要领,能基本掌握山羊分腿腾越的技术动作;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和核心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和控制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模仿、交流等方法探索学习;在学练中,学会互助合作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消除练习中的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激发学习兴趣;在学练中,培养良好的交往与合作能力,提高自信心和安全意识。(3)技术教学环节设计教师讲解并示范山羊分腿腾越的动作要领a

38、教师利用教学视频展示山羊分腿腾越的动作集锦;b教师示范山羊分腿腾越的技术动作;c教师利用教学挂图讲解山羊分腿腾越的技术动作要领;d教师邀请学生配合讲解山羊分腿腾跃技术动作的保护与帮助方法。【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地讲解,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强调安全注意事项,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动作。教师指导学生练习a学生依次进行踏板试跳,教师做帮助与保护;b学生依次进行踏板推山羊练习,教师做帮助与保护;c教师再次强调动作要领,并做动作示范;d学生依次做完整的山羊分腿腾越动作。教师做帮助与保护。【设计意图】增加分解动作的练习,加强肌肉的动作记忆和安全意识,建立良好的动作基础。学生展示,教师纠错并指

39、导教师邀请学生展示,并对错误动作纠正和指导。【设计意图】纠正练习中发生的错误动作,加深对正确动作的理解。教师指导学生练习学生依次练习,练习过的学生依次做保护与帮助动作,教师在旁指导。【设计意图】巩固练习,提高对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提高对保护与帮助动作的理解。31.【教学设计题】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色彩之间存在哪些对比关系?(10分)(2)若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0分)(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20分)我的回答:参考解析:(1)对比是两种或两种以上色彩关系的比较,在色彩写生中如何确定色彩的准确度,对比是重要的方

40、法之一。色彩对比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补色对比、冷暖对比、面积对比。(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了解(颜料)三原色的知识。过程与方法目标:在(颜料)三原色色相的相互转换中,观察色彩的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颜色的魔幻魅力,用魔幻的色彩表达自己的个人情感。(3)教学过程组织教学,导入新课A教师从实际生活人手,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在生活中所认识的色彩,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加深学生对颜色的印象,为教师讲解色彩知识做好准备。B教师对学生交流后的发言进行补充、归纳、讲解,并出示课题魔幻的颜色。实践授新A教师用透明的杯子,分别装进调好的三原色的色水,然后分

41、别进行混合实验并提问:“红+蓝=?红+黄=?黄+蓝=?”并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鼓励学生发言、交流,加深学生对色彩变化实践过程的印象。B接着,教师出示教学挂图,并进行讲解三原色的概念,三原色名称的由来以及三原色调配的色彩变化规律等知识。示范并布置作业A教师在黑板上的白纸上用大排笔涂上相互重叠的三原色。引导学生观察色彩的变化以及教师在用、调、涂色时的一般规律。引导学生注意水粉、水彩的不同性能和不同的调色方法,并注意环境卫生。B要求学生用水粉或水彩画的方法或用水色流动的方法完成一幅魔幻的颜色图。教师巡回指导A鼓励学生大胆使用颜色,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B提醒学生注意卫生。作品展示A学生自评。B教师归纳讲解,巩固三原色的知识。教学反思通过本课学习,学生知道了什么是三原色,并通过亲身实践感受到了色彩的奇妙变化,增强了学习的兴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试题 > 试题库答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