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被动救灾”到“积极防灾”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韧性社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被动救灾”到“积极防灾”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韧性社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docx(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从“被动救灾到积极防灾 I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韧 性社区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全球变暖带来的极端自然灾害频发,使得城市防灾与灾后恢复能力成为基础研究 的新热点。社区作为城市系统中的主要组成单元,在提高城市韧性表现方面,扮 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黄献明等人于科技导报2020年第8期刊发了基于气候灾害影响下的韧 性社区评价及建设研究进展。文中指出社区在提高城市韧性方面的重要性, 并从韧性概念在社区维度的特殊性和表达机制、韧性评价相关政策与方法、社 区韧性建设实践等角度,梳理了国内外社区韧性研究进展,总结了社区气候灾 害韧性的关键科学问题,提出了中国建设韧性社区的政策建议。1 “韧性社区”概念的认识演化与定
2、义早期学者认为社区韧性是由社区中个体韧性构成的,把社区内所有居民的个体韧性”计算加总就可以得到社区的总体韧性。但实践中发现,当遇 到灾害时,社区个体的集体行动效果对社区的韧性表现有着更直接的影响。因而,弗雷费伯将社区韧性定义为社区成员在解决问题时有意识且有意义的集体行动,包括认知环境、处理问题和继续前进的能力。麦尔思等那么通过灾后社区恢复图进一步说明,具有韧性的社区是那些能够 降低灾害发生概率、减少灾害产生的损失以及能够以最短时间恢复的社区最具代表性的模式包括暴雨径流最正确管理措施模式和低影响开发模式(图8)。输入文件ArcGIS平台界面气象模拟组件水文模拟组件水质模拟组件暴雨事件雨洪管理设施
3、径流控制模拟系统用地产迹模战径流输 送模块、管施模 洪设拟块 L雨理模变量与实际控制目标生态屋顶目标1:径流4小型雨水花园量雨水桶时耘:径流砂滤系统反响污染慧负植被洼地 调整目标3:径流地下调蓄池污染物浓度湿式滞洪池雨水湿地雨洪管理设施优化模块单目标优化多目标优化本钱数据库降雨外件分类-降雨事件产流图口雨洪管理设施功效图本钱,效益报告方案确定图8降雨径流控制的模拟与分析集成系统运行机制3核心问题与趋势1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机制策略勖韧性机制自适应能力是社区韧性机制的核心;高效的集体行动机制是提升韧性的有效途径。激是升策略能力-过程-目标是策略提升的3个维度;公共空间是社区空间韧性提升的关键(图9
4、 )。止的卜,可变策略是社区空间韧性提升的实质。250-500m250-500 in组团内部道路,社区中心绿地(可做临时或中短期避难场所)社区组团绿地(可做紧急避难场所)社区主要生活道路 (连接各放在据点及空间)(可做紧急避难场所)社区步行道(连接各开敞空间)居住小区主要车行道 (可作为疏散主干道)500-1 kin社区外部车行道(形成防灾分隔带)图9公共空间与社区韧性表现韧性评价勖亥心挑战第一,支撑性基础资料体系的建立:基础资料缺乏,是阻碍中国韧性社区评价发 展的最大障碍。第二,评价的系统性和综合性:如何合理确定取舍原那么和评价边 界,是提高社区韧性评价准确性的关键。第三,评价与实施的平衡性
5、:如何将目 标导向的评价要求,合理分解到实施的不同阶段和不同层面,平衡好目标与措施 的关系。勖技术热点第一,评价模型的完善:如何在现有缓解模型、恢复模型、结构性 认知模型等诸多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如综合性与多维性评价等方法,是评价模型 研究的重要方向。第二,评价过程的可视化:引入地理信息系统,以图形化的方 式降低社区韧性建设的技术门槛,提高沟通效率。2策略路径和重点任务抵御策略防生成路径首先,需要重点研究与识别两类灾害:一类是发生频率高、影响范围大的灾害风 险;另一类是发生频率相对低、但影响后果极其严重的灾害风险。其次,研究与 吸纳新兴技术,提升综合性、复杂性灾害要素作用下的灾害抵御能力。最后,
6、加 强对衍生的工程、经济、社会等问题的对策与提前防御系统的构建研究。勖重点任务抵御策略的重点在于社区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研究。构建多灾种、 多尺度实验基础设施支撑下的社区抗灾研究平台。提升社区高风险区域干预能力, 搭建以抵御策略为基础的社区防减灾体系。恢复策略圃生成路径。基于灾害影响,研究灾后重建解决方案;开掘社区在灾害事件中反 弹”的独特能力;建立持久跟踪机制,探寻社区快速恢复机制。口重点任务恢复策略的重点在于加强对于社区尺度韧性理论的深入分析和研究。 结合社区当地文化,将韧性能力提升和民众价值认同感建设相结合。把握社区建 设中的不确定性要素,注重近期、中远期和远景韧性建设规划的结合。适应策略
7、电生成路径明确社区短期开展目标,提出社区应灾适应性解决方案;强化物质 功能空间的可调节性和适变性;充分激发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勖重点任务研究不同灾害的适应路径,构建灾前预警和灾后快速反响相结合的 社区防减灾系统。3政策和措施建议防转换管理观念韧性社区管理的目标是提高社区在应对灾变时集体行动的协调性与一致性,为此, 不仅需要建立必要的预警和应急机制,更应从日常教育、理念传播等角度,丰富 社区管理内容,健全相应的配置。现完善韧性机制以“灾害预防替代灾后反响思维,有计划地组织相关技 术专家,对社区主要灾害进行风险评估,邀请社区居民参与讨论灾害风险应对策 略,共同完善社区韧性机制。密推广韧性设计中国仍
8、处在城市化开展阶段,应在社区设计和建设过程中,结 合绿色、健康等新时代要求,积极落实韧性设计策略,为确保社区韧性能力,营 造良好的物质空间基础。4结论中国对韧性社区的认识仍处在起步阶段,综合防灾社区等实践更关注具体 的实施,而在基础研究、理论梳理、技术与评价体系搭建等方面均缺乏必 要的深度。因此,未来的相关研究应结合中国城市/乡村社区韧性建设的技术与机制 基础,更主动引入、借鉴、改造国际韧性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尽快在理 论体系和技术框架两方面推动具有中国特色的韧性社区理论创新与实践 创新。本文 黄献明、朱珊珊作者简介:黄献明,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 为可持续人居环境规划与
9、设计。生凶卡始失初损恢复时间(案例A)灾难发生社区恢复(案例A)时间图1灾后社区恢复机理因此,该领域的研究开始逐步聚焦于将社区韧性”看作一个有机整体,并形成恢复.抵抗.应对.适应.自学习等不同韧性应对侧重点的韧性社区定义(表1)。表1 “韧性社区”的不同定义年份定义侧重点1999200020012003200320062008200820092010社区在组织结构上货够将灾害影响炭小化.同时能够在灾后修复社会经济活力从而快速恢复 的能力社区对外来危机冲击我社会基础设施的抵杭能力社区在灾害事件中“反弹”的能力.以及有效地将物理与经济资源用于灾后恢复的能力物理体系与人类社区的可持续性网络.表现为有
10、能力应对极端事件.并在灾难和极端压力下 保持正常功能的能力社区缓解危险事件影响的能力.包括减少事件发生时的影响.开展灾后恢豆活动及战轻未来 灾害影响的能力社区运用资源.能力和凝聚力.来承受和成胜亚大创伤及损失的能力(包括希里和信仰)韧性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包含r 一组能够使社区在遇到尸扰后在具有功储性和适应性的正 面轨迹下开展的适应性能力社区应对不利事件和从灾害恢复过程中更新度得优势的能力系统、社区与社会对灾害事件抵抗、吸收和适应的能力.能够从灾害事件的影响中迅速而有效 地恢复.并能够保存和修复其基本功能社区对灾害事件的应对和恢复能力.包括使系统吸收影响与应对灾推事件的内在条件恢复抵抗恢复应对
11、、维持应对、适应、学习应对维持.适应恢品、适应抵抗、适应恢复2国内外韧性社区相关研究与实践1基础研究以“韧性社区为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上对1999年以来的3439篇相关文献进行了系统检索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in目关研究的地域分布上,欧洲地区的关注和研究最多,加拿大、美国等次 之,澳大利亚也做出了较多贡献(图2)。FIJIBRAZIL斐济/巴西J /SEYCHELLESAUSTRALIA塞舌尔.澳大利亚PORTUGALINDIA印度NEW CALEDONIA7新喀里多尼亚PEOPLES R CHINA葡萄牙SOUTH AFRIC%anada1 llEiF中国NEW ZEAL
12、ANDENGLAND h1i英格新西7NETHERLANDSFRANCE _於二 JiaSPAI西川刃GERMAN JSWITZERLANDr-1瑞士入DENMARK*-、蕨JTALY意大利| NORWAY 挪威SWEDEN日本落瑞典SCOTLAND苏格兰图2 19992019年国际韧性社区相关研究地域分布孙E研究的学科分布上,环境科学和生态学成果最为丰富,而地理学等空间学科文献数量占比拟小(图3)。生物多样性保护|GEOSCIENCES, MULTIDISCIPLINARY|船前和淡水生物学METEOROLOGY & ATMOSPHERIC SCIENCESENVIRONMENTAL STU
13、DIES环境研究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地球科学,多学科交叉|MARINE & FRESHWATER BIOLOGY气象和大气科学|ENVIRON MENTAL SCIENCES & ECOLOGY|环境科学和生态序图3 19992019年国际韧性社区相关研究学科分布困研究热点的演化脉络可以表述为:从韧性机理的研究起步,逐步转向空间应 对策略的分析,并进入更具弹性的社会管控机制的新阶段(图4)。2004201020132016adaptI可冷| |重态lUg:10|遇应力;bleaching eventpotteminostom mdton ocean ocea
14、n act(Mcoboncommuntfy structure herbivoryLJFI izooxarMMae soo orctun|黑椎;金燎化;祠1998 200120072019msnegement c/imste cfw)ff9k ItntJuse sooo/eco/o|co/systempenp9ctM9adaptive capacity nv/runmenta/ chance systemdrsasteracWtfon ergtty sustamWrty fTsmewo灾: 修熨化施性grnwff)Z phase 3Mtdnturbanccoralreef友6 移qMtn7,e
15、oosynwnbiOdfvrtitytmpentur9pecies richnesslakegloM changerestiienceorganic matternHfogenpopulation湖沧;金珠化;丽1 |稗叽:;人口ecologyelninoaustrbaEJfuturentininuitarctic|国虎带;/磨vegetabon dynatrucs ecosystem development hfe history water图4 19992019年国际韧性社区相关研究关键词分布在中国,韧性社区仍处在认知起步阶段(图5 ),相关研究无论从绝对数量 还是学科分布.关注内容和研究
16、深度上,均与国际同行存在显著差距。203) ”综合减灾社PC匕题文献年度分布情况6050403020MG0(b)-弹性社PC上期文年度分布情况年份G ) .例性升PC上虺攵航年度分布情况当M岗修、学以欠关键词3) “恸性计区”文械美惚词分布情况图5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韧性社区”相关研究分布2评价方法1999年,Tobin提出由缓解、恢复和结构认知等3局部组成的韧性社区 评价框架。2008年,Cutter等根据地区灾害韧性模型,从住房/基础设施、生态系统、 机构、经济、社会、社区资本等6个方面构建社区韧性评价指标。2010年,Chris等从人口、生态、政府服务、基础设施、生活方式与社区
17、竞争力、经济开展、社会文化资本等7个方面,构建社区韧性评价指标体 系。2013年,Linkov等提出了由灾害影响的边界和范围辨识、评价目标的关 键功能、针对功能特性形成的性能评价方法、总体韧性评价矩阵等4局部 组成的韧性矩阵框架(resilience matrix frame-work ),首次明确了灾害事件的时间性评价方法(表2)。我2 M性社区评价方法比拟模型内容方法优点、缺占於区文史忸件指效料A 室依托美国人口善权敢主观性rt以贷本类型和防灾M.二二七查等政府公开数据.数据可靠性强.不时灾害L Community Di-阶段构建评价矩阵、,等种暧自上而下的定贷评和有效性强恢更能力进行sa
18、ster Resilience Index)不、.八估坪价社区基线网性指数住房/基础设(BRIC: Baschne Resil- 从6方面构建评价 俺、生态系统、机社区基线网性指数住房/基础设(BRIC: Baschne Resil- 从6方面构建评价 俺、生态系统、机icncc Indicator for Com-指标体系 munity)依托公开免费信 构昌济、社会、社梵野上而下的 区,本定量用估方法透明、不同工程的便于决策指标差异性大地方灾害韧性指数 (LDRI: Ihc Localized Disaster Resilience Index)地方灾害韧性指数 (LDRI: Ihc Loc
19、alized Disaster Resilience Index)借鉴加拿大和印度 红十字会社区减灾模 型构架过程评估指标环境和自然贯源管理、居民健康和福祉、可持续生rim门 指标体系包 、.中/It.社会保障、金上上而下的定址含过程和结果印瞿鳖果 融丁风实体防护评依两方面 用定性方法和技术措施、规章 制度诺里斯社区籍性模型(NCRM: Norns Community Resilience Model I基于居民的网研打动评牯脩标分.取分析单元内居 经济开展、社会 基于开源数据的的,:; 指标不具行民得分的平均值作为资本自上而下定fit评估普适性评价结果里嫉初性矩眸框架(ReL 针对基础设题、
20、通 基础设施、通 基于开源数据的icncc work )Matrix Frame-信、认知,社会和防灾 信、认知、社会和自下而上的定性与等4个层面的河价 防灾定址相结合坪价桩盘 指标较少.性强、定属换算主观性强畔留MRT- 5级物性评价 icncc Index)5大基础设施和关犍贲源由专业人员开展采用屡次反 的自上而下定信评复问答方式.确保准确性设施而非社 区评价人口、生态、政克里斯韧性评价指标从7个方面定址评,彳自上面下定房评适用不同尺指标数据之 体系估社区韧性士比t三黑估度间的可比性区竞争力、羟济发 展、社会文化资本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那么提出了以缓解模型,结构认知模型和 恢复模
21、型为基础的可持续及韧性社区关键性特征(图6)。图6韧性社区评价模型3实践类型“社会合作型”实践以“预防为导向是“社会合作型”实践的突出特点。以东南亚为例,韧性社区建设分为5个局部内容:风险评估一一社区居民与专家共同讨论完成居住社区面临的灾害风险评制定应急预案和宣传、演练组织包括社区灾害管理志愿者和社区减灾队伍在内的社区应灾机制;社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日常维护;制定社区备灾计划。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认为还应重点关注以下工作:建立技术和资金合作伙伴 关系,用以支持社区防灾体系的构建;邀请技术专家完成社区灾害风险评估;根 据不同灾害特征,制定社区防、减灾开展计划。中国的“综合减灾社区”实践属 于政府指导与公众参与相互结合的机制设计类型。哈尔滨市以热浪为研究样 本,研究总结了城市社区灾害韧性关键性影响因素,对于构建韧性社区策略体系 的构建,具有一定启发作用(图7)。图7城市社区灾害韧性关键影响因素“工程措施型”实践围绕灾害应对技术改造、优化、提升既有社区建设模式,从而形成以技术措施为依托的新型韧性社区,是这类实践的主要特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利用景观基础设施将暴风等极端气候形成的强降雨灾害转化为资源的社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