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高中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高中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ppt(6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会计学1人民人民(rnmn)高中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高中历史必修三宋明理学第一页,共66页。第1页/共65页第二页,共66页。第一幕:探理学之源 兴起(xngq)的背景第二幕:走理学(lxu)之路 形成的内容第三幕:寻理学(lxu)之果 产生的影响第2页/共65页第三页,共66页。第一幕:探理学之源 兴起(xngq)的背景第3页/共65页第四页,共66页。材料一:材料一:另类皇帝梁武帝另类皇帝梁武帝 南朝梁武帝名萧衍,自幼习儒,一度又信奉南朝梁武帝名萧衍,自幼习儒,一度又信奉道教,经常屈尊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道教,经常屈尊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们将陶称为时人们将陶称为“山中宰相
2、山中宰相”。后来。后来(huli)(huli)梁梁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出家,武帝又舍道释佛,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舍身”同同泰寺。泰寺。1 1、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shn me)(shn me)现象?现象?第一幕:探理学第一幕:探理学(lxu)之源之源 兴起的背景兴起的背景儒家学说独尊地位的动摇。儒家学说独尊地位的动摇。2 2、儒家学者面对这种现象是怎么做的?、儒家学者面对这种现象是怎么做的?融合佛道思想,建立新儒学体系融合佛道思想,建立新儒学体系“理学理学”。第4页/共65页第五页,共66页。材料二:儒材料二:儒学本身在思辩(s bin)性和理论性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
3、足。儒学在孔子创立之时,只是一些伦理原则和教条。在宋明儒学家看来,以往的这些论证要么是“不备”,要么是“不明”。且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尤其是政治腐败,王朝更革代起,军阀割据,战争颇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疑。传统儒学充斥着伦理说教,却不能对人的生老病死提供解释和安慰,缺乏治心的手段。汉唐儒学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于是,整个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西汉以来从未有过的自由氛围。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shn me)(shn me)问题?问题?第5页/共65页第六页,共66页。社会的动荡不安,尤其是魏晋南北朝
4、时期政治腐败,王朝更革代起,军阀割据,战争颇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观念也开始受到怀疑。汉代经学(jngxu)简单的理论体系,已经不能应对人们的各种思考和疑惑,它失去了权威的解释能力。汉唐儒学汉唐儒学(r xu)(r xu),无法,无法控制人心控制人心第6页/共65页第七页,共66页。江南春绝句千里(qin l)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探究:此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shhu)现实?第7页/共65页第八页,共66页。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任何时代,苦难中的人民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教信仰,寻找未来一是对暴政反抗,一是籍宗
5、教信仰,寻找未来的幸福。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的幸福。自从二世纪黄巾农民大暴动以来,中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国境内从没有停止过战争。从事战争的人投入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战争,没有从事战争的人,如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大都年人,大都(ddu)(ddu)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投入宗教,希望神灵能赐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赐给在战场上作战的孩子们和在家的家人平安。柏杨柏杨 中国人史纲中国人史纲 同心出版社同心出版社第8页/共65页第九页,共66页。佛道传播,儒学出现佛道传播,儒学出现(chxin)(chxin)危机危机佛教佛教(Fjio)(
6、Fjio)盛行盛行 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扶持;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扶持;动荡和战乱时代,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给予动荡和战乱时代,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给予人民精神人民精神(jngshn)(jngshn)寄托;寄托;第9页/共65页第十页,共66页。白马寺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官修寺院白马寺建于东汉,是佛教传入我国后第一座官修寺院(syun)(syun),被尊为中国佛教,被尊为中国佛教“祖庭祖庭”和和“释源释源”,“中国第一古刹中国第一古刹”。第10页/共65页第十一页,共66页。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凿于北魏至晚唐。现存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凿于北魏至晚唐。现存(xincn)石窟石窟1
7、300多个,窟龛多个,窟龛2345个,题记和碑刻个,题记和碑刻3600余通,佛塔余通,佛塔50余座,佛像余座,佛像97000余尊。余尊。第11页/共65页第十二页,共66页。佛道传播,儒学出现佛道传播,儒学出现(chxin)(chxin)危机危机佛教佛教(Fjio)(Fjio)盛行盛行 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扶持;魏晋南北朝统治阶级对佛教的扶持;动荡和战乱时代,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给予动荡和战乱时代,佛教宣扬的来生幸福给予人民精神寄托;人民精神寄托;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户籍,可逃避寺院占有大量土地,僧尼不入户籍,可逃避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形成赋役,破产农民大量投身寺院,形成(x
8、ngchng)(xngchng)独立独立的寺院的寺院经济;经济;佛教为了适应中国而进行自我改造。佛教为了适应中国而进行自我改造。佛教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儒学儒学的关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第12页/共65页第十三页,共66页。道教在民间道教在民间(mnjin)(mnjin)传播传播佛教佛教(Fjio)(Fjio)盛行盛行 东汉末期,道教开始在下层民众中流行,东汉末期,道教开始在下层民众中流行,太平道和五斗太平道和五斗(w du)(w du)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太米道是道教最早的表现形式,太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
9、起义。起义失败平道发动了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起义失败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在江南江北广大后,太平道遭到镇压,但道教在江南江北广大地区仍然继续流传,在上层社会中也拥有不少地区仍然继续流传,在上层社会中也拥有不少信徒。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信徒。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奉,下层民众中也拥有众多的信徒。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第13页/共65页第十四页,共66页。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刻画的是道家福建泉州清源山老君岩,刻画的是道家(Doji)宗宗主老子洞悉世间沧桑、慈祥而睿智的形象。主老子洞悉世间沧桑、慈祥而睿智的形象。第
10、14页/共65页第十五页,共66页。道教圣地道教圣地武当山古建筑群,现存武当山古建筑群,现存4座道座道教宫殿、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座宫殿遗址(yzh)、2座道观及大量神座道观及大量神祠、岩庙。祠、岩庙。第15页/共65页第十六页,共66页。儒、佛、道三家儒、佛、道三家(sn ji)(sn ji)的相互影响和融的相互影响和融合合三教三教(sn jio)合一合一 道教理论道教理论(lln)(lln)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和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提出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道教徒要以忠孝仁信为本;佛教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儒儒学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
11、。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儒家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结合在一起;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三教合一时期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三教合一时期第16页/共65页第十七页,共66页。三教三教(sn jio)图清图清丁云鹏丁云鹏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代代“三教合一三教合一(h y)”(h y)”的社的社会思会思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
12、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夫装束的孔子相对。夫装束的孔子相对。第17页/共65页第十八页,共66页。一、背景(bijng):三教合一处处留痕处处留痕三教三教(sn jio)合一合一孙悟空孙悟空 第18页/共65页第十九页,共66页。结合第一子目总结儒学结合第一子目总结儒学(r xu)(r xu)独尊地位动摇的原因:独尊地位动摇的原因:(1)汉唐儒学,无法控制人心)汉唐儒学,无法控制人心(rnxn);(2)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3)隋唐时期,三教合一,三教并行弥漫)隋唐时期,三教合一,三教并行弥漫在各个领域。在各个领域。
13、第19页/共65页第二十页,共66页。为什么理学为什么理学(lxu)(lxu)在宋代形在宋代形成?成?探究探究(tnji):政治政治政治政治(zhngzh)(zhngzh)(zhngzh)(zhngzh)上: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上: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上: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上: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引起的农民起义引起的农民起义引起的农民起义引起的“三纲五常绝三纲五常绝三纲五常绝三纲五常绝”的历史教训;宋代的的历史教训;宋代的的历史教训;宋代的的历史教训;宋代的“重文重文重文重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学者们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
14、,学者们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学者们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学者们积极关心国计民生,以创建新儒学作为匡时济世的理想积极关心国计民生,以创建新儒学作为匡时济世的理想积极关心国计民生,以创建新儒学作为匡时济世的理想积极关心国计民生,以创建新儒学作为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追求。追求。追求。宋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科学文化的进宋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科学文化的进宋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科学文化的进宋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成为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步,成为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步,成为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步,成为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经济上:两宋
15、社会经济比唐代有所发展,为适应这经济上:两宋社会经济比唐代有所发展,为适应这一变化,统治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把自然观、认识论、一变化,统治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把自然观、认识论、伦理观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哲学体系,以便从思想上伦理观等有机联系在一起的哲学体系,以便从思想上加深对农民的麻醉。加深对农民的麻醉。第20页/共65页第二十一页,共66页。程朱理学兴起程朱理学兴起(xngq)的背景的背景必要性:必要性:可能性:可能性:可能性:可能性:三教合一三教合一三教合一三教合一(h y)(h y)(h y)(h y),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挑战;,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挑战;,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挑战;,
16、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挑战;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引起的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引起的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引起的赵宋王朝鉴于唐朝的藩镇割据和农民起义引起的“三三三三纲五常绝纲五常绝纲五常绝纲五常绝”的历史教训的历史教训的历史教训的历史教训,要求调整统治思想;要求调整统治思想;要求调整统治思想;要求调整统治思想;儒学兼容并蓄,进行自我更新:魏晋以来儒学吸收儒学兼容并蓄,进行自我更新:魏晋以来儒学吸收儒学兼容并蓄,进行自我更新:魏晋以来儒学吸收儒学兼容并蓄,进行自我更新:魏晋以来儒学吸收(xshu)(xshu)(xshu)(xshu)佛、佛、佛、佛、道精华
17、,更为理性化,思辨化,为儒学的新发展奠定基础。道精华,更为理性化,思辨化,为儒学的新发展奠定基础。道精华,更为理性化,思辨化,为儒学的新发展奠定基础。道精华,更为理性化,思辨化,为儒学的新发展奠定基础。宋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成为理学形成和发宋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成为理学形成和发宋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成为理学形成和发宋代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科学文化的进步,成为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展的重要条件。展的重要条件。展的重要条件。儒学家们的主观努力(儒学家开展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运动)儒学家们的主观努力(儒学家开展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运动)儒学家
18、们的主观努力(儒学家开展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运动)儒学家们的主观努力(儒学家开展复兴儒学,抨击佛道的运动)小结:小结:第21页/共65页第二十二页,共66页。新兴的儒学思潮既要回答新兴的儒学思潮既要回答(hud)(hud)佛、道佛、道关于关于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宇宙、自然的深层思考,还要把这些思考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与传统儒家对现实人生的关怀联系起来。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理”或或“天天理理”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因而被称为为核心的观念系统,因而被称为“理理学学”。第22页/共65页第二十三页,共66页。第二幕:走理学之路 形成(xng
19、chng)的内容第23页/共65页第二十四页,共66页。含含 义义 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zhl)(zhl)国家的新儒学。国家的新儒学。道、佛道、佛儒(根本儒(根本(gnbn)(gnbn))(目的(目的(md)(md))第24页/共65页第二十五页,共66页。宋明宋明理理学学兄程颢兄程颢 弟程颐弟程颐 朱熹朱熹陆九渊陆九渊 王守仁王守仁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代表代表(dibio)(dibio)人物人物第25页/共65页第二十六页,共66页。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材料一
20、: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材料一: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地得之而为地。地得之而为地。地得之而为地。材料二:其(理)张之为三纲材料二:其(理)张之为三纲材料二:其(理)张之为三纲材料二:其(理)张之为三纲(sn n)(sn n)(sn n)(sn n),其,其,其,其纪之为五常。纪之为五常。纪之为五常。纪之为五常。材料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材料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材料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材料三: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天下。天下。天下。程朱理学程朱理学(lxu)阅读
21、下列材料阅读下列材料(cilio),(cilio),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请概括: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请概括: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理学的宇宙观理学的宇宙观理学的宇宙观理学的宇宙观“理理理理”是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的本原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其实质是客观唯心主义,即认为世界统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一于人的意识之外的精神存在物如绝对精神、上帝的意志。精神、上帝的意志。精神、上帝的意志
22、。精神、上帝的意志。第26页/共65页第二十七页,共66页。材料四材料四“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礼、智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妇、朋友岂不是天理?”“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学习和修养的目的(md)(md)就是就是“遏人欲而存遏人欲而存天理天理”。天理天理:即封建即封建(fngjin)(fngjin)伦理道德和伦理道德和等级秩序等级秩序理学理学理学理学(lxu(lxu(lxu(lxu )的道德观:的道德观:的道德观:的道德观:存天理,灭人欲
23、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第27页/共65页第二十八页,共66页。材料五:材料五:材料五:材料五: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后脱然自有贯通后脱然自有贯通后脱然自有贯通(guntng)(guntng)(guntng)(guntng)处。处。处。处。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一物不格,则阙了一物道理
24、。理学理学理学理学(lxu)(lxu)(lxu)(lxu)的方法论的方法论的方法论的方法论 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格物致知(g w zh zh)(g w zh zh)。怎么才能通达怎么才能通达怎么才能通达怎么才能通达“理理理理”?第28页/共65页第二十九页,共66页。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tin un yn yn)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第29页/共65页第三十页,共66页。二程二程(r chn)(北宋北宋)观点观点天理是万物天理是万物(wnw)(wnw)本原,先本原,先理后物理后物把天理把天理(tinl)(tinl)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和伦理道德直接联
25、系起来起来“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把握把握“理理”朱熹(南宋)观点朱熹(南宋)观点理之源在于天理理之源在于天理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天理就是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明道德之善明道德之善程程朱朱理理学学的的观观点点世界观(核心):天理是万物本原,先理后物世界观(核心):天理是万物本原,先理后物 道德观道德观道德观道德观:理在社会上表现为儒家道德规范理在社会上表现为儒家道德规范 方法论方法论方法论方法论: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道教)(道教)(佛教)(佛教)(儒家)(儒家)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程朱理学程朱理学 第30页/共65页第三十一页,共66
26、页。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维护了封建适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维护了封建(fngjin)(fngjin)专制统治;南宋以后成为官方专制统治;南宋以后成为官方哲学。哲学。四书章句集注成为教科书。四书章句集注成为教科书。学术思想流传海外。学术思想流传海外。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fngjin)(fngjin)专制制度,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影响影响(yng(yngxing)xing):程朱理学程朱理学(lxu)第31页/共65页第三十二页,共66页。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南宋思想家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心学的出现
27、,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的理论(lln)(lln)任务已经完成任务已经完成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他建立了王守仁,世称阳明先生。他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系统的心学理论(lln)(lln),是心学的集,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大成者 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寻找寻找(xnzho)内心的理内心的理第32页/共65页第三十三页,共66页。阅读材料,探讨阅读材料,探讨阅读材料,探讨阅读材料,探讨(tnto)(tnto)(tnto)(tnto)心学思想心学思想心学思想心学思想材料一材料一 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陆九渊)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陆九渊)材料三材料三 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
28、中开花的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gu(gu li)li),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wixn zhy)(wixn zhy)(wixn zhy)(wixn zhy),即认为世界的本,即认为世界的
29、本,即认为世界的本,即认为世界的本源在人的意识,它具体体现为人的感觉、精神、源在人的意识,它具体体现为人的感觉、精神、源在人的意识,它具体体现为人的感觉、精神、源在人的意识,它具体体现为人的感觉、精神、意志等意志等意志等意志等 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理在心中。材料二材料二 陆九渊说: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世界”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寻找内心的理寻找内心的理第33页/共65页第三十四页,共66页。小故事小故事(gsh)人人可为圣贤:有一个叫杨茂的人人可为圣贤:有一个叫杨茂的聋哑
30、人听王守仁讲,人人都可以成为聋哑人听王守仁讲,人人都可以成为(chngwi)(chngwi)圣贤,就以写字问王守圣贤,就以写字问王守仁。王问:仁。王问:“你嘴巴不能说话,耳朵你嘴巴不能说话,耳朵也听不到声音,那你的心能分得清是也听不到声音,那你的心能分得清是非吗?非吗?”杨答:分得清是非。王说:杨答:分得清是非。王说:“只要你心中分得清是非,存在天理,只要你心中分得清是非,存在天理,你就是个聋哑型的圣贤啊。你就是个聋哑型的圣贤啊。”这体现这体现了了“心即理心即理”的思想。的思想。第34页/共65页第三十五页,共66页。材料四材料四 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fn xng)(
31、fn xng)内心就内心就可得到天理可得到天理材料五材料五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也。材料六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材料六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心学心学心学心学(xn xu)(xn xu)的方法论的方法论的方法论的方法论-如何把握如何把握如何把握如何把握“理理理理”?不靠不靠不靠不靠“格物格物格物格物”:而靠内心的:而靠内心的:而靠内心的:而靠内心的“自省自省自省自
32、省(z(z shn)”shn)”,致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知行合一。,致良知,知行合一。王守仁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王文成公全书王守仁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王文成公全书第35页/共65页第三十六页,共66页。小故事小故事(gsh)致良知致良知(lin zh)(lin zh)的故事:王的故事: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lin zh)(lin zh)的的道理,贼大笑,问他:道理,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请告诉我,我的良知我的良知(lin zh)(lin zh)在哪里?在哪里?”当当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
33、了上身的衣时是大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又说:服,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裤子也脱掉?”贼犹豫了,说:贼犹豫了,说:“这,这,好像不太好吧。好像不太好吧。”他向贼大喝:他向贼大喝:“这这就是你的良知就是你的良知(lin zh)(lin zh)!”第36页/共65页第三十七页,共66页。陆陆王王心心学学陆陆九九渊渊心是万物心是万物(wnw)(wnw)本原(本原(“心即理也心即理也”)求求“理理”的方法的方法(fngf)-(fngf)-内心反省内心反省反对反对(fndu)“(fndu)“格物致知格物致知”王守仁王守仁(阳明心学)(阳明心学)(明代)(明代)
34、思想核心:思想核心:“致致良知良知”“知行合一知行合一”强调自我主动,强调自我主动,鼓励奋发立志鼓励奋发立志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良知即本心、即理,乃天生,不必外求“心外无物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理”依据教材归纳陆王心学的主张依据教材归纳陆王心学的主张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寻找内心的理寻找内心的理第37页/共65页第三十八页,共66页。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同同同同学派学派学派学派儒学的表现形式儒学的表现形式儒学的表现形式儒学的表现形式(理学理学理学理学)内容内容实质实质实质实质影响影响理;仁、礼;高调理;仁、礼;高调理;仁、礼;高调理;
35、仁、礼;高调(godio)(godio)(godio)(godio)的道的道的道的道德主义德主义德主义德主义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wih)(wih)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扼杀人们的欲求扼杀人们的欲求(y qi),有助于专制统治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对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塑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第38页/共65页第三十九页,共66页。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程朱理学程朱理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陆王心学异异认识认识认识认识“理理理理”实现实现实现实现“理理理理”哲
36、学哲学哲学哲学范畴范畴范畴范畴理是外在的,独理是外在的,独立立(dl)(dl)于人存于人存在的;在的;理是内在理是内在理是内在理是内在(nizi)(nizi)的的的的“心心心心”格物致知格物致知(g (g w zh zh)w zh zh)内心反省内心反省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第39页/共65页第四十页,共66页。发生发生(fshng)(fshng)火灾时火灾时程朱理程朱理学学(lxu)代表代表陆王心陆王心学代表学代表(dibio)反复观察火反复观察火情,寻找逃情,寻找逃生方法生方法 闭目静坐,想象着闭目静坐,想象着火会自生自
37、灭,千火会自生自灭,千万不能乱了方寸。万不能乱了方寸。第40页/共65页第四十一页,共66页。第三幕:寻理学(lxu)之果 产生的影响第41页/共65页第四十二页,共66页。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问题探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应该怎样知识,我们应该怎样(znyng)(znyng)评价和对待宋明理评价和对待宋明理学?学?第42页/共65页第四十三页,共66页。“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乐而乐”。范仲淹范仲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往圣继绝学(juxu),为万世开太平。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张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下兴亡
38、,匹夫有责”。顾炎武顾炎武第43页/共65页第四十四页,共66页。人生自古谁无死,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留取(li q)(li q)丹心照汗青。丹心照汗青。宋宋文天祥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粉身碎骨浑不怕(bp)(bp),要留清白在人间。要留清白在人间。明明于谦于谦苟利国家生死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岂因祸福避趋之。清清林则徐林则徐第44页/共65页第四十五页,共66页。名校校训名校校训清华大学:自强不息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厚德载物 南开南开大学大学(nn ki d xu)(nn ki d xu):允公允能:允公允能 日新月异日新月异四川大学:精韧不怠四川大学:精韧不怠 日近有功
39、日近有功南京大学:诚朴雄伟南京大学: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励学敦行 山东山东大学:气有浩然大学:气有浩然 学无止境学无止境 第45页/共65页第四十六页,共66页。小结:如何小结:如何(rh)评价和对待宋明理学评价和对待宋明理学积极积极:塑造塑造(szo)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和谐意识和谐意识(y sh)(y sh):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强调人与自然、与家庭、与国家的和谐的意识的和谐的意识(y sh);(y sh);忧患意识: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为理想不懈追求;崇尚道德: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
40、我约束,可以促进文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明的进步;实践意识:实践意识: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第46页/共65页第四十七页,共66页。扇枕温衾扇枕温衾 恣蚊饱血恣蚊饱血扇枕温衾:黄香,东汉人。九岁丧母,事父扇枕温衾:黄香,东汉人。九岁丧母,事父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极孝。酷夏时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冬时用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温暖被褥。恣蚊饱血:吴猛,晋朝人。八岁时家里贫穷恣蚊饱血:吴猛,晋朝人。八岁时家里贫穷(pnqing),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
41、能安睡。吴,没有蚊帐,蚊虫叮咬使父亲不能安睡。吴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猛总是赤身坐在父亲床前,任蚊虫叮咬而不驱赶,担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心蚊虫离开自己去叮咬父亲。第47页/共65页第四十八页,共66页。“二十四孝二十四孝(r sh s xio)”郭巨埋儿郭巨埋儿 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特别是家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那么该埋的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就是他了。鲁迅鲁迅(l xn)(l xn)旧事重提旧事重提 郭巨,晋代人,对母极
42、孝。后家郭巨,晋代人,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nn hi),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郭巨担心养这个孩子会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子,亲,遂和妻子商议: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坑时,在地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挖坑时,在地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下忽见一坛黄金,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第48页/共65页第四十九页,共66页。“贞节牌坊(zhn ji pi fn)”贞节牌坊贞节牌坊(zhn ji pi(zhn ji pi fn)fn)的背后都是血泪的背后都是血泪 翻开历史一
43、查翻开历史一查满本都写着两个满本都写着两个(lin)(lin)字是字是“吃吃人人”。鲁迅鲁迅重男轻女重男轻女;轻视个体自由轻视个体自由第49页/共65页第五十页,共66页。三从四德三从四德“三从三从”在家从父、出嫁在家从父、出嫁(ch ji)(ch ji)从夫、夫从夫、夫死从子死从子“四德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美美丽丽(mil)”的的三三寸寸金金莲莲重男轻女重男轻女(zhng (zhng nn qng nn qng n)n)第50页/共65页第五十一页,共66页。“酷吏酷吏(kl)以法杀人,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人死于法,犹有
44、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戴震戴震(清)(清)重礼重礼(zhn(zhn l)l)轻法轻法第51页/共65页第五十二页,共66页。小结:如何评价小结:如何评价(pngji)和对待宋明理学和对待宋明理学 消极消极(xioj):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尊卑等级观念尊卑等级观念(gunnin)(gunnin);重男轻女的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gunnin)(gunnin);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gunnin)(gunnin);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gunnin)(gunnin);重礼轻法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
45、gunnin)(gunnin)等。等。第52页/共65页第五十三页,共66页。今天,在一个多元文化碰撞的时刻,宋明理学伴随在我们身边。审视宋明理学,我们看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抑,但我们也看到了无数因追求气节品德而变得挺拔高大的灵魂(ln hn)。面对理学,我们应该去蔑视,去跪拜,还是去取舍,去扬弃,这应该是一个摆在我们每个人成长面前的终身命题,这也是一个摆在我们民族发展面前的永久命题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第53页/共65页第五十四页,共66页。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下列对宋明理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注重人的自然欲求,张扬个性注重人的自然欲求
46、,张扬个性B.凸显人性尊严,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凸显人性尊严,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C.注重气节、品德注重气节、品德D.强调强调(qing dio)人的社会责任感人的社会责任感拓展拓展(tu zhn)训练训练 第54页/共65页第五十五页,共66页。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他应该会回答下列哪一叙述?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n l)
47、用功用功拓展拓展(tu zhn)训练训练 第55页/共65页第五十六页,共66页。“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物,何处(h ch)(h ch)惹尘埃?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六祖慧能的这是唐朝禅宗六祖慧能的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佛偈,其修炼的意境与下列哪种哲学吻合?A.A.孔孟之学孔孟之学 B.B.老庄哲学老庄哲学C.C.程朱理学程朱理学 D.D.陆王心学陆王心学 拓展拓展(tu zhn)训练训练 第56页/共65页第五十七页,共66页。史学家张岱年称:史学家张岱年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为暗室一炬。
48、”文中的文中的“良知良知”是指:是指:A.A.内心世界内心世界(ni xn sh ji)(ni xn sh ji)B.B.自然规律自然规律C.C.社会规律社会规律 D.D.天的意志天的意志 拓展拓展(tu zhn)训练训练 第57页/共65页第五十八页,共66页。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下列言论不符合宋明理学思想观点的是A.“A.“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夫天下之事,莫不有理”B.“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C.“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穿衣吃饭,即是人伦(rnln)(rnln)物理物理”D.“D.“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拓展
49、拓展(tu zhn)训练训练 第58页/共65页第五十九页,共66页。“一事不穷,则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一事不穷,则阕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则阕了一物道理则阕了一物道理”,其言论反映,其言论反映(fnyng)(fnyng)出朱熹:出朱熹:主张主张“格物致知格物致知”提倡研究具体事物,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提倡研究具体事物,包括研究自然界事物具有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怀疑、创新的科学精神主张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存天理,灭人欲”A.A.B.B.C.C.D.D.拓展拓展(tu zhn)训练训练 第59页/共65页第六十页,共66页。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
50、风而动,方丈以此方丈以此(y c)(y c)考问众徒。甲徒曰: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风催幡动!”乙徒曰: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万物皆只有一个理B.B.有理而后有气有理而后有气C.C.宇宙便是吾心宇宙便是吾心D.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拓展拓展(tu zhn)训练训练 第60页/共65页第六十一页,共66页。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宋明理学与先秦儒学相比(xin b),其重大发展,其重大发展有有吸收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吸收了佛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