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反思).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7173142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27 大小:839.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含反思).docx(12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科版(2017)科学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含反思)(word文档,全文可编辑)班级:任课教师:单元课程课时备注第一单元 微小的世界1.1放大镜1.2怎样放得更大1.3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1.4观察洋葱表皮细胞1.5观察更多的生物细胞1.6观察水中微小的生物1.7微生物与健康第二单元 地球的运动2.1我们的地球模型2. 2昼夜交替现象2. 3人类认识地球运动的历史2. 4谁先迎来黎明2. 5影长的四季变化2. 6地球的公转与四季变化2. 7昼夜和四季变化对生物的影响第三单元 工具与技术3.1紧密联系的工具和技术3. 2斜面3. 3不简单的杠杆3. 4改变运输的车轮3. 5灵活巧妙的剪刀3. 6推动

2、社会发展的印刷术3. 7信息的交流传播第四单元幺匕豆 月匕里4.1各种形式的能量4. 2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4. 3电和磁4. 4电能和磁能4. 5电磁铁4. 6神奇的小电动机4.7能量从哪里来步体会显微镜的神奇。6.观察显微镜教师出示学校实验室用的显微镜,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了解显微镜的组成结 构以及各部分的作用。(1)目镜,作用:放大物像(2)镜筒,作用:连接目镜与物镜(3)转换器,作用:物镜的连接处,用来转换物镜(4)物镜,放大物像(5)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上面还有压片夹(6)通光孔,通过光线(7)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8)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9)粗准焦螺旋,调焦距,用低倍镜观看的时候用

3、,高倍镜不能使用(10)反光镜,使光线射入镜筒(现在显微镜一般都没有这个结构了,都是有电 源的,比较方便)(11)细准焦螺旋,调焦距,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时候使用(12)镜臂:连接镜座与镜身的,提握镜身,使用时一般右手握镜臂(13)镜柱,支持镜身三 研讨教师引导: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显微镜的制作原理及显微镜的 组成结构和各部分的作用,下面我们来讨论以下几个问题。问题1:怎样组合凸透镜才能使图像放得更大?将两面凸透镜上下相互平行摆放,固定在纸筒中,并且使两面凸透镜之间的 距离处在一个固定值中。问题2:观察学校实验室用的显微镜,看看显微镜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 的作用是什么?(1)目镜,作用

4、:放大物像(2)镜筒,作用:连接目镜与物镜(3)转换器,作用:物镜的连接处,用来转换物镜(4)物镜,放大物像在交流“我们身边的能量形式”时,教师可以借助班级记录表来汇集学生的 信息,一方面可以集思广益,另一方面又可以暴露错误认知。班级记录表中的记 录内容从现象到本质,从第二列当中学生可以发现我们的身边存在着各种不同的 能量表现形式,从第列中可以发现因为能量的作用,物体在发生着变化,而且同 时伴随着能量的转换,从种能最形式转换为另一种能量形式。教科书中还介绍 了一种新的能量形式一一机械能。机械能是动能和势能(势能义包括重力势能和 弹性势能)的统称。物体运动起米就具有机械他,侧如转动的风扇,就是电

5、能 转换成了机械能。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小组交流,共同回忆生活中诸 多的能量存在形式以及能量带来的变化3 .研讨研讨部分的第1个问题“哪些能量形式可以让车动起来?”,旨在进步帮助学 生厘清能量之间的转换,化学能、电能 太阳能做能等都可以让车动起来,以 车为例说明不同形式的能量都可以转换为机械他。它与探索活动I中的两个问题 呈递进关系,从方法到来源到形式,对能量的认识在不断地推进。不要求学生穷尽图中所有的能量形式,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当然对公园里能 量表现形式的讨论不必局限于教科书中的插图,还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公园里的真 实场景,两者要有机结合。插图只是为了给学生提供思考的载体,

6、引发联想,真 实公园的场景才是学生观察分析的重要目标。从能量的视角去看待身边的事物, 学生的认知又上了一个新台阶。设计意图:通过填写班级记录表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物体变化时,总有各 种各样的能量在起作用,而且伴随着能量形式之间的转化。公园场景的交流,是 一个再次回到生活 联系生活、应用知识的过程。4 .拓展拓展部分给学生布置了一份调查作业,调查家里10种用电器的功率 容量 等信息,估算用电器的使用时长,了解家里的用电状况。这些内容都是为下一课 了解家里电能的消耗打基础。设计意图:电能作为平时学生接触最多的一种能量形式,给我们的生活带来 了极大的便利。通过调查家用电器,让学生了解更多电器的工作原

7、理和信息,为 下一课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做好铺垫。【板书设计】各种形式的能量化学能 电能 光能 热能 声能 磁能教学反思:各种各样的能量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本次教学是第 一课时的内容。根据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我设计了以下三个环节:认识什么是 能量一知道能量的形式一探究能量的特点及作用。在第一个环节认识什么是能量 时,我并没有利用教材中的五幅图导入,因为这几幅图对六年级的学生讲有些简 单,没有太多的思考。所以我设计了一个“玩小车”的这个活动。学生在这个活 动中其实可以想到很多办法,比如说:简单的有用手推 用嘴吹,再加深一点有 装马达、装磁铁、放在斜坡上等等这样就能给学生提供了充足的

8、思考机会。让学 生先动脑想怎么让小车动起、再动手去操作 最后动口说小车分别是靠什么动起 的。这样逐步引出能量的“概念”随后引导学生认识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能量。在学生知道什么是能量后,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对能量提出问题。因为提出一 个有价值的问题远远要比解决一个问题要重要的多,并且小学科学课就是要以培 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在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时 我立刻给予肯定,同时顺势引导,这样时间长了学生自然就会拥有一双善于发现 问题的眼睛。本节课在学生提出问题后我顺势提出“声能”和“热能”你们看见 了吗?那怎么证明它们的存在呢?本节课的三个小实验效果还是很明显的,通过 实验操作学生们知

9、道了能量的特点。最后一个环节我还是让学生根据自己本节课的所学和原有的生活经验先自 己写一写各种能量的作用,再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这些能量的一些作用加深学生 的了解和认识,最后再让学生说一说如果没有能量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自然 的想到了节约能量,但如何节约、除了节约还有别的方法吗?这些问题都会再一 次激起学生对能量的求知欲望,为以后学习节约能与开发新能做好铺垫。通过课堂上的情况看,我认为本节课总体教学效果良好,达到了预定目标,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着不足,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多多指正!4.2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的第2课,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 道我

10、们身边能量的一些表现形式,如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 磁能、 太阳能等。本课的教学就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将调查范围缩小到家中,让学生了 解自己家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如声能、光能、电能、热能、磁能、太阳能等。 本课内容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学生通过调查家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 引发对能源消耗的思考。第二部分探索,学生通过分析生活中用于出行和使用的 物品并统计家里电能的消耗情况,引起对能源浪费的注意。第三部分研讨,学生 通过交流讨论,知道生活中的能源有再生与不可再生之别,了解不可再生能源的 现状,明白节约资源也是在保护地球、保护环境。【学生分析】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以家中能量的使用情况为研

11、究对象,以能量形式、能量转 换、 能量消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使用课前调查、课中分析、统计等手段, 进一步了解能量,意识到能量会消耗,从而自觉形成节能意识,提出有效的节能 办法,逐步养成节能习惯。【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家庭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有声能 光能 电能 热能、磁能、太阳能 等。2 . 了解每一种能量形式都需要付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科学探究目标1 .能够在调查中了解家中多种能量形式的存在及电能的消耗。2 .初步学会估算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每天的耗电量,以及家庭一个月的电费支 出等数据。科学态度目标1 .乐于对能量进行实地调查、交流分享、统计分析。2 .意识到能量的消耗需要付

12、出一定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能提出合理的 节能建议,自觉养成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家中的各种能量表现形式,以及它们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的 影响。【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调查 交流了解家中多种能量形式的存在及电能的消耗情况。难点:学会估算不同功率的用电器每天的耗电量,并提出合理的节能建议。【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课前调查表,同类家用电器不同容量 功率等铭牌信息。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一)回顾导入谈话: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各种形式的能量,大家还记得生活中有哪些能量的 表现形式吗?(机械能、声能 光能 热能、电能、磁能 化学能)是的,在

13、我们生活中到处都要使用能量,所以能量是每天都在被消耗和补充 的。(-)聚焦问题出示课前调查表。家里日常生活能量使用情况()班()家庭()月()日设计意图:通过展示学生的课前调查表,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调查情况,以序号用电器能量的来源功率(瓦/W)每天使用时间(小时)1电灯234567此来聚焦本课的问题,即家里日常生活能量的使用情况。二、探索(-)分析我们用于出行和使用的物品谈话:生活中,洗衣机可以为我们洗衣服,电灯可以为我们照明,电饭锅可 以给我们煮饭,这些物品都有各自的功能,那么它们是靠什么来为我们服务的呢? 也就是说这些物品的能量来源是什么?比如电灯,是靠什么才能发出明亮的光芒 来为我们照明

14、?(电能/发电厂提供的电)那这种能源可否再生呢?也就是用了以后会不会自己再长出来呢?(不可再 生)那你有什么好的替代方法或节约能源的建议吗?(节约用电,白天尽量使用 自然光 使用节能灯等)小组一边讨论一边完成记录表。家里日常生活所使用的能量第号组月日小组分享各自的讨论结果。(小组代表介绍)序号使用的物品能源可否再生可否替代或节能办法1电灯2平板电脑3冰箱4洗衣机5汽车678910交流:我们出行时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有哪些?这些交通工具的能量形式和 来源是什么?我们需要付出的经济成本和环境代价是什么?出示:汽车课件。现在大多数的小汽车、卡车、船、飞机都是用汽油和石油 作为燃料的,这些矿物燃料都是不

15、可再生的能源。一辆汽车大约只有20%的燃 料用于驱动车辆,剩下的燃料主要转换成热能和声能,散发到环境中去了。燃油 汽车发动机排出的气体对植物、动物、建筑物危害很大,对地球的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降低污染,我国制定了一些关于汽车排放的法律法规,有兴趣的学生课后可 以去了解一下这些法律法规。设计意图:通过分析、交流生活中用于出行和使用的物品的能量来源,知道 能源可分为“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了解不可再生能源消耗后的危害,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也在对能源使用进行监督管理等。(二)统计家里电能的消耗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家里使用物品的能源大多数是电能,那你知道家里电能 的消耗情况吗?本环节需要学生课前进

16、行能量使用情况调查,主要为了解家庭日 常生活中使用的用电器功率和使用时间等情况。在此基础上,引导合作小组成员 探究“同种用电器不同功率,消耗电量情况怎样? ”的问题,如每家每户最常用 的电灯,但是不同类型的电灯,它们的功率不同,使用的时间不同。根据教科书 第63页上的提示:家用的各种电器都会在说明书或铭牌上标有“功率” 一项, 它指的是工作时单位时间内耗电量的大小。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符号是W o功 率为1000瓦的电器,1小时内的耗电量就是1度。算一算这些用电器一天需要 消耗几度电?填写活动手册上“家庭耗电量统计表”。设计意图:通过统计家里能源的消耗情况,知道不可再生能源总有用完的一 天,以此

17、来呼吁学生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三、研讨同学们,这节课通过调查统计,我们了解了家中各种电器使用能量的情况, 那么这些物品都使用了哪些能源?这些能源之间是怎样转化的?这些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去发现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如电视机将发电 厂提供的电能转化成了声 光 热能,煤 石油 天然气这样的化学能通过汽车 转化成了动能、热能等,煤气灶产生的热量转化成了热能但是这些能量在转 化过程中,除了像太阳能、风能 水能这样的能源使用后还可再生外,其余的能 源基本是用一点少一点,所以地球上的资源逐渐濒临短缺,节约能源势在必行!课外拓展:节能全家行。课后,请跟爸爸妈妈一起制定一份家庭节能方案,经过全家节能总动员后,

18、 以昨天调查的电费和油费为比较对象,看看下个月你家的电费是多少元,油费是 多少元。如果节能效果明显,可将你家的节能举措跟其他同学分享哦!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研讨 交流,总结回顾,进一步意识到能源在生活中的 重要地位,知道能源也正濒临短缺的危机,所以节约能源势在必行,这为课后的 拓展活动提供了动力来源,即节能人人有责,节能全家行动!【板书设计】第2课调查家中使用的能量教学反思: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以家中能量的使用情况为研究对象,以能量形式 能量转 换、 能量消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使用课前调查、课中分析、统计等手段, 进一步了解能量,意识到能量会消耗,从而自觉形成节能意识,提出有效的节能 办法,逐步

19、养成节能习惯。从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不同形式的能量如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 磁能、化学能等导入,再通过一系列提问引导学生对本课内容进行思考,激发学 生的探索欲望。对家庭中用于出行和使用的物品展开讨论,让学生意识到对能量的认识不仅 仅局限于声能 光能 电能 热能 磁能等名称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持 什么态度来看待能量。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身边能量的一些表现形式,如机械能 声能 光能 热能 电能 磁能等。本课就是在此基础上,将范围缩小到家中, 让学生了解自己家里经常使用的能量形式,引导学生通过分析 统计等手段,进 一步了解能量,意识到能量消耗之大,从而自觉形成节能意识,提出有效

20、的节能 方法,逐步养成节能习惯。4. 3电和磁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的第3课。教科书以电磁学开创性事件 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的现象引入研究的主题,通过观察现象推测原因、 实验探究 解释应用,建立起电与磁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课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讲述了奥斯特发现电生磁的现 象这一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第二部分探索,主要有两个 活动。第一个活动:指导学生做科学家奥斯特做过的实验,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偏 转,经历对新现象进行分析、解释的思维过程;第二个活动:做通电线圈使指南 针偏转的实验,用线圈代替直导线做电生磁实验,为理解电磁铁原理打下基础。

21、 第三部分研讨,引导学生分析观察到的现象,从多个角度来思考指南针偏转的原 因,运用推理做出解释。【学生分析】在前两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身边的各种能量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这些能 量中,电和磁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本单元重点学习的能量形式。在本课之 前,学生已经研究过简单的磁现象,知道磁铁的磁性能让磁针发生偏转;学生也 已经学过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只需稍做复习回顾,在重演奥斯特实验过程中就 基本不会有操作上的问题。学生能够依据现象和推理做出合理的解释,从而得出 “电生磁”的探究结论。【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电可以转换成磁。科学探究目标1 .模仿做通电直导线和通电线圈使指南针偏转的实验,能够通过分

22、析建立 解释。2 .能够运用通电线圈能使指南针偏转明显的性质,检测废电池是否带电。科学态度目标3 .体验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 善于思考的重要 性。4 .理解科学探究过程中合理进行推测、严谨开展实验、有根据地得出结论 的必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5 .意识到科学技术可以推动社会发展 改变人类生活。6 .在检测废电池活动中体会重复使用 节约能源的意义。【教学重难点】重点:亲历奥斯特实验,理解电流可以产生磁性。难点:对通电导线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现象通过分析做出解释。【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1号电池、电池盒, 鳄鱼夹导线3根、 长导线1根小灯座、 小灯泡 开关 指南针、活

23、动手册。教师准备:废旧电池、指南针 磁铁 铁片 长导线 5号新电池 电池盒 小灯泡小灯座 鳄鱼夹导线 手套。【教学过程】一、聚焦7 .出示指南针,提问:这是什么?(指南针)指针停止摆动时,指南针指 向什么方向?8 .游戏:教师用一个黑色手套(里面装有一枚铁片)靠近小磁针,学生猜 测手套里面是什么?除了磁铁和铁,导线能不能让磁针偏转?试一试。还有没有 其他的东西可以让小磁针偏转?9 .讲述:1820年,丹麦科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实验中,偶然让通电的导线靠 近指南针,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这个发现,为人类大规模利用电能打开 了大门。你们想不想也来经历一次奥斯特的发现之旅?看看你们能不能像科学家 一

24、样观察到这个改变人类生活的重大发现。设计意图:通过玩磁针转动的游戏,使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关于磁的知识, 为后面解释奥斯特实验做好铺垫。科学史的应用,可以引领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 探索,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二、探索(-)用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10 出示材料照片,提问:你能用这些材料使小灯泡亮起来吗?怎么连接?11 小组进行组装,教师巡视。12 请你说一说电流在电路中是怎样流动的?是什么使小灯泡亮起来的?13 介绍实验方法:奥斯特就是把通电的导线拉直放在指南针的上方才有重 大发现的。我们也来试一试,怎么做呢?(1)将指南针水平摆放在桌面上,等磁针静止不动。(2)将导线拉直靠在指南针上,让导线与磁针方向一

25、致。(3)接通电流,观察磁针有什么变化?(4)断开电流,观察磁针有什么变化?(5)反复做几次,观察现象。14 学生分组实验。15 交流研讨:通电导线靠近指南针,小磁针发生了偏转现象。(板书:磁针偏转)让学生尝试解释,教师分两个层次引导:(1)排除铜的因素。导线是铜的,磁铁不会吸引铜,所以磁针偏转不可能 是导线的原因。(2)有可能通电导线周围有磁性,是什么产生了磁性?(导线中有电流就 偏转,断开没有电流就停止偏转,说明磁针偏转应该是电流产生磁性。)(板书:电流产生磁性)16 讲述:奥斯特在发现这个现象之后,进行了长达三个月的研究,反复做 了几十次的实验,终于发现电和磁是有一定联系的。(板书课题:

26、电和磁)(-)让小磁针偏转角度更大17 提问:刚才我们看到的小磁针偏转角度大吗?不增加材料,你有办法增 大小磁针的偏转角度吗?(板书:偏转明显)18 学生说方法,并说明理由。19 提示:短路时,电流会很强,所产生的磁性可能也会很强,但是短路的 做法很危险,会使电池、导线很快发热,甚至会烧坏电池。所以只能接通一下, 马上断开,时间不能长。20 学生动手探究。21 交流:为什么短路时小磁针偏转角度会变大?(5)载物台,放置玻片标本,上面还有压片夹(6)通光孔,通过光线(7)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8)压片夹,固定玻片标本(9)粗准焦螺旋,调焦距,用低倍镜观看的时候用,高倍镜不能使用(10)反光镜,使

27、光线射入镜筒(现在显微镜一般都没有这个结构了,都是有电 源的,比较方便)(11)细准焦螺旋,调焦距,使用高倍镜观察的时候使用(12)镜臂:连接镜座与镜身的,提握镜身,使用时一般右手握镜臂(13)镜柱,支持镜身问题3: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哪个部分? 我们的组合凸透镜相当于显微镜中的目镜和物镜。教学反思:本课是在前几课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基础上,探究如何使物体放得更大? 其实是引导学生经历人类探索发明显微镜的过程。在前几课的学习过程中,我发 现很多学生也曾将两把放大镜重叠去观察物体,希望获得更大的图像,当时的这 种行为是无意识的,是不知其所以然的。上课初,以学生的这种行为引入,让学 生

28、利用两把放大镜对比观察前两课上所观察过的物体,如味精、白糖晶体,如蚂 蚁、蝴蝶等昆虫,这样,学生对两把放大镜组合后产生的效果会有更深刻的认识。在交流汇报时,应强调焦距的调整对于看清物体至关重要,可每次调整又很 麻烦。出示课前制作的简单显微镜,并讲解示范制作方法:利用一个与放大镜差 不多直径的塑料瓶,剪去瓶口瓶底,确定两把放大镜的焦距后,在合适位置固定 好放大镜。然后利用实物展台让学生对比观察效果,学生兴趣盎然,跃跃欲试。 再提供卡纸、卫生纸筒等材料,让学生马上加工制作简单显微镜进行观察。然后 告诉他们所经历的过程就是人类发明显微镜的过程。(板书:电流变大磁性变大)提问:你还有其他方法让小磁针偏

29、转得更明显吗?22 教师指导绕线圈的方法,引导学生尝试线圈不同的放法,观察哪一种偏 转得最明显。23 学生分组探究。24 交流:为什么通电线圈能使小磁针偏转更明显呢?线圈摆放方法不同, 磁针的偏转角度一样吗?(板书:导线变多磁性变大)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用短路和绕线圈的方法使小磁针偏转得更加明显。试一 试线圈不同的摆放方法,初步认识磁场的作用。三、拓展1 .讲述:这里有一节废电池,已经不能使小灯泡发光了(演示)。它真的一 点电都没有了吗?你有什么办法可以检测一下?2 .提问:电和磁之间可否相互转换?你的依据是什么?设计意图:通电线圈可以让产生的磁性变大,利用这一原理来检测废电池剩 余的电量,这是

30、对前面探究结论的应用,同时也能渗透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板书设计】电和磁电流 磁性 磁针偏转电流变大 磁性变大 偏转明显导线变多.磁性变大 偏转明显教学反思:经过精心的策划和准备,从学生的反应以及课后的练习完成的情况,学生 抽样访问调查情况分析,电与磁这一章内容的教学活动 己经圆满结束,其教 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都非常不错,对该单元的教学心得和体会总结如下:成功之处:1、本章的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电 与磁这一章的学习过程中,采取了大量的探究性实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 的享受学习物理的快乐,同时也从实验中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提升了他们 的理论水平。2、学生学

31、习电与磁这一章的内容,学习的热情极度高涨,表现出了前 所未有的对于物理这门学科的热爱,甚至一些学习非常落后的学生都对我们的 物理课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且在课后一直追问老师有关的问题。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充分的发挥了指导性的作用,以学生为主体,让学 生学会学习,学会研究物理问题,而彻底改变了课堂上老师一味的讲授的传统 教学模式,给学生一个充分发挥思考和动手的能力。4、木章教学活动从设计理念方面,起点低,从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入 手,慢慢引导学生形成对电与磁的初步认识,为学生做好了层层铺垫,非常有 利于学生快速掌握新知识,课堂效率非常可观。5、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勾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对电与磁

32、的知识充满了 好奇心,初中部分的这些浅层次的内容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 他们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探究出了一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结果令人相当满意。有待完善之处:1 教学的个别环节还需要改进,实验的设计还可以更加的灵活,从多方而、 多角度的为学生开辟物理学习道路,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平台,让学生自主 的研究学习物理知识。2、课堂上还是存在滥竽充数者,不乏有看热闹的学生,热闹看望了,知识却没有过脑子。4. 4电能和磁能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的第4课,在认识电和磁的基础上,借助铁 钉电磁铁来研究电能和磁能。铁钉电磁铁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使铁芯磁化而产生 磁力的装置。它结构

33、简单、制作容易 呈现的现象有趣,可以开展适合学生水平 的多种研究。本课内容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聚焦,从生活中的具体物品引出 磁能的概念,并进行“磁能如何转化而来”的思考。第二部分探索,探索环节由 三个活动组成:1 .制作铁钉电磁铁。学生通过自己在铁钉上绕线圈制作铁钉电磁 铁,反复几次接通电流、 断开电流,发现电磁铁的基本性质。2.利用电磁铁搬运 大头针。通过电流的接通和断开,将大头针搬运到指定位置,在这个过程中深入 体会能量的转移和转换。3.研究铁钉电磁铁是否有南北极。学生在探究解决这个 问题的过程中会发现各组电磁铁的南北极并不是都一样,从而引出了研究电磁铁 南北极与什么因素有关的讨论。第三

34、部分研讨,深入讨论能量的转移和转换过程。 第四部分拓展,了解磁能如何转换为电能,建立能量互相转换的认识。【学生分析】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知道电可以转化为磁,并且通过实验发现通电 线圈可以使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说到磁,学生就一定会想到磁铁,会将磁铁 能吸引铁质物体和能指南北极的性质,与通电线圈产生的磁进行联系、联想甚至 是比较。所以本课的研究内容和环节的推进,都是顺着学生的认知 兴趣和探奇 的需求逐步展开、层层深入的,但对于学生自己绕线圈制作铁钉电磁铁的项目, 由于受到学生动手能力强弱的影响,可能花费的时间会比较长。【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

35、失的性质。2 .改变电流方向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3 .电能和磁能可以互相转换,也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科学探究目标4 .能够制作铁钉电磁铁,亲历用铁钉电磁铁搬运大头针的实验。5 .能够利用磁铁“同极相斥 异极相吸”的原理,借助指南针研究电磁铁 的南北极。科学态度目标在实验中体悟认真细致、合作探究的重要性。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电能和磁能的相互转换,给人类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教学重难点】重点:发现电磁铁的基本性质,发现电磁铁具有南北极并可改变的特点。难点:探究电磁铁南北极发生变化与什么因素有关。【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多股绝缘细导线1.2米左右(两端剥线)、大铁钉1枚、电池盒

36、 1个 2号电池1节、大头针8枚、指南针1个,学习单1张。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1 .复习引入,从上节课通电线圈能使小磁针产生最大偏转角度的现象出发, 复习电能产生磁,并引出磁能的概念。2 .出示磁悬浮列车、电磁起重机、 耳机和电磁炉的照片,了解电产生磁的运 用实例,思考什么样的装置可以将电能转换为磁能。二、探索(-)在铁钉上绕线圈,并通电测试1 .在复习通电线圈能产生磁的基础上,教师把导线缠绕在铁钉上(演示)。 提问:铁钉会产生磁性吗?你是怎么想的?2 .为了观察到最真实的现象,我们需要制作这样一个装置。具体制作方法 看课件或书本。3 .实验前思考。(1)看到什么

37、现象,说明它有磁性或产生磁性?(2)提醒:接通电流和断开电流的状态都要试一试。(3)用铁钉的哪端去靠近大头针?(建议钉尖和钉帽都要试一试)(4)有必要多次实验吗?(5)通电的时间有什么要注意的吗?(不能长时间接通电路)4 .学生领取材料并开展研究,教师巡视。5 . 交流。(1)通电后的现象是怎样的?(能量的转换)(2)钉帽和钉尖部分在通电的情况下都能产生磁性,但是断电的时候,它们还能像通电时一样有磁性吗?6 .概念教学:像这样由线圈和铁芯(这里指的就是铁钉)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用电磁铁将大头针搬运至指定位置1 .电磁铁是怎样搬运大头针的?(接通电源,电能转换成磁能)2 .怎样控制电磁铁,

38、能让大头针掉落在指定位置?(断开电源,磁能消失)(三)电磁铁也能指南北吗?1 .电磁铁具有像磁铁一样的磁性,那电磁铁会像磁铁一样有南北极吗?如 果有,怎么判断电磁铁的钉尖一端和钉帽一端分别是什么极?2 .引导学生利用电磁铁钉尖和钉帽分别靠近小磁针已知的南北极,根据小 磁针转动的方向和“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原理来判断电磁铁的南北极。3 .准备指南针和记录纸,学生动手操作,借助小磁针开展研究。4 .按小组顺序汇报本组电磁铁南北极情况。5 .探究后交流。(1)观察各组的判断,发现各组实验结果各不相同,思考可能是什么原因 造成了电磁铁南北极方向的不一致?(2)展示不同的绕线方法和电池正负极接法的小组

39、,发现不同的绕线方法 和电池正负极接法会改变电磁铁的南北极。(3)找到并画出电流的方向,发现不同的绕线方法和电池正负极接法,其 实改变的是电磁铁电流的方向,从而得出结论。三、研讨本部分可以与探索环节的第二部分进行融合,即在实现用电磁铁将大头针搬 运至指定位置后,进行研讨。1 .刚才大家实验的时候,老师看到了两种吸引大头针的情况。一种情况是 同时吸几个大头针,谁来说说是怎样的过程使铁钉的钉尖能够吸住大头针的? (理解能量的转换。电池输出电能,通过电磁铁将电能转换成磁能,吸引了大头 针)2 .还有一种情况是电磁铁先吸引了一个大头针,然后通过这个大头针去吸 引了另一个大头针,这又是什么原因呢?(理解

40、能量的转移。电磁铁通电后产生 了磁能,磁能吸引了第一个大头针。同时磁能又转移到了这个大头针上,吸引了 另一个大头针)电能通过合适的装置可以转换成磁能。那么是否有这样的装置,可以将磁能 转换成电能呢?(磁能转换为电能,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发电机,有条件的可以提 供视频观看,也可以通过文字阅读使学生了解)【板书设计】电能和磁能教学反思: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学生已经知道电可以转化为磁,并目通过实验发现通电 线圈可以使指南针偏转的角度最大。说到磁,学生就一定会想到磁铁,会将磁铁 能吸引铁质物体和能指南北极的性质,与通电线圈产生的磁进行联系联想甚至 是比较。所以本课的研究内容和环节的推进,都是顺着学生的认知兴

41、趣和探奇 的需求逐步展开、层层深入的,但对干学生自已绕线圈制作铁钉电磁铁的项目, 由于受到学生动手能力强弱的影响,可能花费的时间会比较长。在探索环节的第一个活动后,让学生知道电磁铁的组成,避免学生把电池也 作为电磁铁的一部分,为之后的研究做好准备。对能量的转换和转移的分析,是 在探索环节的第二个活动之后展开的,要结合实验的照片和板书来进行理解和区 别,这也是本课研讨环节的重点。利用实物理解磁具有能量,把隐性的概念显性化,同时引出聚焦的问题 磁能如何由电能转化而来。明确实验的要求,强调实验过程中的对比观察和多次实验的重要性,培养科 学态度。突出交流的重点,关注能量的转换现象。4. 5电磁铁教学设

42、计【教材简析】本课是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的第5课,意在引导学生经历完整地探究“电 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利用对比实验寻找影响电磁铁磁性强 弱的因素,非常适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认知水平,通过假设、设计 验证和分析 等一系列过程,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本课有两个活动:第一,作出我 们的假设。学生要利用已有经验,推测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可能因素。第二, 设计实验,检验假设。本节课主要安排学生共同检验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 数、 电流大小是否有关,重点思考如何在对比实验中控制条件的问题。【学生分析】学生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已经知道了电磁铁的基本构造,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 产生磁性、断开电

43、流磁性消失的性质。本课中学生通过观察电磁起重机和自制的 电磁铁,发现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不同的,从而引出探究的问题:电磁铁的磁性 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具备设计对比实验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 为本课的开展奠定了基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是可以改变的。2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有关:线圈匝数多磁性强,线圈匝数少磁 性弱。3 .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电流大磁性强,电流小磁性弱。科学探究目标1 .完整、深入地经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2 .能够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匝数、电流大小对磁 性强弱的影响。3 .能

44、用实验数据论证自己的观点。科学态度目标1 .体验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2 .体会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善于借鉴他人的实验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了解电磁铁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发现电磁铁磁性强弱可以改变。难点:会识别变量设计对比实验,会控制变量检验线圈匝数、 电流大小对磁 性强弱的影响。【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大铁钉、导线 大头针、电池、电池盒、小空盒。教师准备:班级记录表 教学课件 活动手册。【教学过程】一、聚焦1 .出示电池组和铁芯,让学生组装电磁铁,并完成搬运。两只小空盒,一只空的,另一只装有若干大头针。如何把大头针用电磁铁从 一只小空盒

45、搬到另一只小空盒,不能直接用手拿。2 .请一位学生用电磁铁搬运大头针。3 .观看电磁起重机工作场景的视频。4 .提问:为什么电磁起重机有这样大的磁力,而我们的自制电磁铁却只能 吸引几枚大头针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电磁铁”。设计意图:通过活动操作和观看电磁起重机工作场景,直观地了解电磁铁的 磁性强弱是可以改变的,激发学生对磁性强弱研究的兴趣。二、探索(-)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可能有哪些?1 .提问:你觉得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可能有哪些?你是根据什么做 出这样的假设的?2 .分组讨论。3 .讨论汇报。(板书:线圈圈数 电池数量、铁芯粗细、铁芯长短、线圈长短、 线图粗细、 线圈形状、

46、 线的类型)(二)设计实验,进行检验1.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些实验材料:1组电池、2组电池 3组电池、 大头针 20圈的电磁铁 40圈的电磁铁 60圈的电磁铁等。我们利用这些材料可以用来研究哪个问题?2.制定研究计划,完成表格。研究的内容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研究研究假设电磁铁,磁性(磁能)研究改变的条件研究不变的条件怎么改变这个条件吸起大头针数(个)磁性强弱排序实验结论电磁铁,磁性(磁能)3.交流研究计划。交流重点:(D我们的假设要完整具体,即要说出线圈匝数多少与磁性强弱 的具体关系;电流大小与磁性强弱的具体关系。(2)做这个实验需要哪些材料? (3)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为了实验的公平,应当控制不变的条件有哪 些?4.实施研究计划,整理实验数据。(1)实验时应注意些什么?(观看微视频)规范操作:钉尖吸引;慢慢移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