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第二版教学资源包 第11章:教学案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说史第二版教学资源包 第11章:教学案例.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教学案例1、发挥知识力量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统筹是手 段,发展是目标。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过程中,在知识促进发展机会公平和 弥补市场力量的缺陷方面,知识的创新、转移和使用三方面能现实综合效应,但能否实现知 识的价值力量,其关键又在于相关制度的安排是否尊重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否与时俱进合理有效的改革和创新。知识创新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动力源泉和核心资源城乡统筹下的协调发展是一个从理念到实践的动态创新过程,其核心特征之一是如 何借助人们的智慧和勤奋实现对有益新知识的不断创造。从我国古代的“井田制”到
2、欧洲中 世纪的“屠能圈”,从工业化初中期阶段的“萧条乡村”到工业化后期的“空心城市”,从农 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工业化的原始积累来源到工业装备农业和反哺农业,从农村支援城市 到以城带乡,这些理论和实践都不断演绎着人们对城乡经济社会关系认识的深化和发展。然 而从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系统科学方法到国家城乡统筹的科学发展观,从城乡分治的极端非均 衡和片面“村村点火”的均衡发展战略到城乡统筹的协调发展战略,是一个从理念到实际知 识和行动的创新进展。人类一切有益知识的不断创新发展,是现在和将来贯彻城乡统筹方针, 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消除城乡分治历史和现实不良后果的动力之源。在建设一个创新型国 家和创新型城市
3、、新农村建设中,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最终实现和核心力量依赖于一个多学 科知识的持续创新过程,不仅需要各种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环节在经济社会管理层面上 的技术性知识创新,更需要在政策和法律层面上的制度性知识创新。广泛的知识转移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促进力量和关键纽带城乡统筹下的协调发展也是一个从局部到整体的系统运行过程,其核心特征之一是 如何借助行之有效的信息传播渠道和知识转移体系,实现对知识必需而广泛的社会性转移。 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作为一个社会性集体行动的具体实践,需要把个人理性上升为集体理性, 借助知识共享形成发展共识,通过广泛的知识传播,实现新知识从创新者到大众的有效转移 就显得十分重要而紧
4、迫。在对象上,从各级政府部门到社会各业各界和城乡社区内外,都需 要大众化的知识转移。在内容上,一切有利于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经济技术和社会政治法律 知识都包括在内。在形式上,从基础性的义务教育和成人扫盲与通俗性的科普宣传,到职业 性的技能培训和各类大中专教育与专业性的咨询服务和技术支持,可由政府或非政府组织主 导有组织的知识转移,也可依靠各种人际交流的松散知识转移。在供体上,各级政府职能部 门、科研机构、学校、医院、学术团体、企业以及其他各种民间社团等,都是知识转移的主 要组织力量。有效的知识转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现实动力和重要途径城乡统筹下的协调发展又是一个从经济技术到社会政治的知识优化
5、过程,其核心特 征之一是如何借助全社会力量实现从生产到消费对知识的有效转化和使用。知识的经济社会 力量关键不在于对知识的拥有,而在于对知识的使用,在于对知识形态的转化。对相关知识 的合理使用和生产性转化,把知识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是贯彻统筹建设方针 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有效动力。从知识转化的观点来看,城乡统筹首先是政府公共管理职能 的有效行使,是对可持续发展科学知识和现代化公共管理知识与技能的真正掌握和有效应 用,使政府成为一个有效率的公民政府;其次是民众协调发展意识和个体社会经济行为自觉 性的不断提高,是各种科学知识普遍地在各种经济社会实践中得到有效应用,构建一个知识 化的公民社会
6、。良好的制度安排是依靠知识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根本保障和基本出路城乡协调不是城乡平均主义,而是要纠正和克服城乡分治制度因素引起的经济社会 差距的不合理扩大和矛盾积累。更加科学合理的知识制度安排,充分发挥知识的潜在力量, 创新知识管理体制,改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就成为依靠知识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根本 保障和基本出路。要实现有利城乡协调发展的良好知识制度安排,就耍充分发挥知识创新、 转移和转化的巨大力量,创造性解决新知识时代我国在转型期新型工业化道路上面临由于城 乡知识鸿沟引起的经济差距、社会分层和政治矛盾。具体来说,重点是在:建立和完善知识创新体制,充分发挥城市知识创新中心的作用,保护性开发
7、现有的 乡村知识资源和文化要素,重视乡村文化的本土现代化和国际化开发。建立完善知识转移机制,充分利用各种现代技术手段和社会组织力量,建立城乡互 通的知识转移平台,其中最紧迫和最关键的是要从根本上打破城乡分治的教育培训体制,建 立城乡统筹公平发展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完善对知识的生产性转化和消费性使用的有效制度安排,实施城乡一体化知识 产权战略,从原产地保护、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动植物资源和新品种保护到各种专有和专利 技术保护和转化全面加强。建立知识化城乡统筹的配套政策和法规,重点取消城乡户籍、就业、养老和医疗的 分治歧视。改善和加强基于知识服务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加强中心城镇建设,促进公共财政 效
8、率的提高和对知识更有效的创新、转移和生产性应用。(尤玉平:惠州学院经管系)2、行走在城市边缘居住小区的外面,是一处打工族与市民混居的大市场,再把目光向外游移,除了几处补 丁般的荒村就只有“荒”字了。这不禁让我联想到一个大概叫做“屠能圈”的德国经济学理 论,这则理论设计出一个以城市为中心,从里向外种植、林业、轮作、荒野依次排列的农作 物圈层结构,并认为离城市中心越近,集约化程度越高。这种区域产业结构布局和人的分布 何其相似,外层的位置就决定你不是“集约化程度”高的阶层,不是款、腕、官,而是行走 在城市的边缘。从乡下通过考学“混”到城市里,一转眼已经十年了。期间成了家、下过乡、从过军、 换过工作岗
9、位,工作不可谓不敬业,“爬格子”不可谓不辛苦,耳闻目睹的事情不可谓不多, 始终没能彻底改变的是曾经的泥土情结和自己的人文生态。一次到郊外的一处村落买所谓的 有机蔬菜,小巷深处,久违的乡音连同鸡鸭鹅狗的叫声扑面而来,一种似曾相识的热辣辣的 感受油然而生当时真希望能在那里住上一阵子,以慰怀乡之心、恋旧之情,可当我问起 一个十五、六岁的小伙子上学是否方便时,他却不屑地一笑说,没啥不方便的呀,我们根本 就没上过学。我的心又猛然间失望了,在这文化气息如此淡泊的地方,又怎会成为适于生存 的原生态呢?放眼望去,车水马龙的世纪大道就在眼前,而道路两侧不啻为两重天地,道路 的那边就是喧闹市区,而这边还是鸡犬相闻
10、的田园生活。我不知道城市的涛声何时能漫过这 宽宽的大路,我不知道小村自给自足的生存状态还能坚执多久!生活就是这样,往昔的很多事情,经过岁月的淘沥剩下的自然是金质的东西居多,淘沥 得越久越纯真难忘。城市生活尽管有无奈,尽管缺乏乡间温暖的气息,毕竟还有很多我们赖 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何况我们即便能再走回从前,走回曾经生活的乡间,恐怕不仅无法找 到当年的情境,连能否适应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一则寓言中,狐狸发出这样的疑问,那个 星球有猎人嘛,回答没有,狐狸很兴奋;那个星球有兔子嘛,回答也没有,狐狸又失望了, 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呀!记得红烛把自己比作城市角落里的“蜘蛛”,整天用文字编织梦想。周国平自
11、认为是“都 市里的外乡人”,许多豪华的商场和高档的娱乐场所只是生活中的一个符号而已。名人尚且 如此,我们这样的小人物更不能奢望改变城市冰冷的面孔,我们所能做的只有不断地改变自 己。3、白银之伤:晋商为何没能成为资本家韩毓海:北京大学教授。曾任纽约大学东亚系教授。著有摩登者说天下:江山走笔 等。历史上的晋商是个不断被言说的话题,尤其是在全球经济危机阴影未散的今天,西方媒 体不惜专题探讨它曾经的辉煌成因,而中国的学人作家,更愿意将之概括为制度创新与忠义 的资本。晋商的形象,在山西小说家成一的白银谷与茶道青红中有非常形象生动的 描述,而今年由金城出版社出版的曹培红著忠义的资本一书,则围绕着晋商在各地
12、建立 的山西会馆、山陕会馆做文章,对成一小说做了有力呼应。北大学者韩毓海新著五百年来 谁著史,内容也有涉及晋商处,但其旨意远比一个商业话题要宏阔得多。如书名所示,它 一方面在对16世纪到19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做一打通了的描述与论说,另一方面试图为中国 19世纪的衰败以及西方世界的崛起做出自己的结论。虽然网上对它有“货币战争历史升级版” 一说,但我个人并不同意。事实上,按观 点归类撮堆儿的方式,最容易也最显武断,往往会掩盖一些真诚的思考与表达。就我而言, 相较一些立论稳妥而又论述平庸的书,我倒情愿选择有自己见解并可窥出学术根基的书,哪 怕这一种学术根基并非时下主流。就此书观点,你也可以笼统地归成时
13、下被视作“洋派”的 知识分子的观点,其实观点的分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不能带来真正的思维撞击。是否 是在理性学术的层面上做问题探讨。而在这方面,韩毓海的书所具有的坦诚开阔与历史纵深 感,是当下许多看似观点类似却又空有口号之书无法比拟的。我读这本书,甚至能觉得他的 行文比之前那本天下:江山走笔稳健许多,情绪也内敛许多。书中诸多结论尚在可商榷 之处,但作者把一些历史议题置放在一个宽广多向的维度上探讨的尝试,仍能增加我们对历史中的国家制度、国际关系、地缘政治、货币政策、政治与交通种种问题的新理解。忘了谁说过这句话:“我会发表我的声明,如果我错了,很好,它将是历史参考的一部 分。”这本书,也堪当历史
14、参考的一部分。晋商兴,始于交通,但没走向金融资本孙:你书中涉及的领域很多,但我很愿意和你借着晋商来谈。毕竟这个话题企业家重视, 老百姓也爱看。许多人就晋商谈晋商,多出不了商业这个圈儿,而你的多维角度则让人想到, 晋商的兴衰,并不仅是一个商业的成败问题。而是多个方面的蝴蝶效应所致。我们先从晋商 之兴谈起,除了通常人们能理解到的那些,你认为还有哪些原因?韩:首先是交通。商品贸易和通货都与交通关系最大。山陕在历史上都是非常了不得的 地方,最近我去山东聊城,在明代的古运河边上,矗立着一个叫山陕会馆的建筑群,就是明 清时代山西和陕西商人沿着运河在南北之间运送物资的商馆,1885年黄河改道之后,由于 北方
15、运河断绝,聊城(明代的东昌府)、临清这些水浒传、金瓶梅中所描写的商业都 会,如今都衰落得不成样子了,也可以说,近代以来,山陕两省是随着中国交通和贸易线路 的变化,逐步丧失了其经济核心地位。山西兴起于明清期间,跟中华帝国要开通通往北方蒙 古的道路有关,也跟山西产盐有关。山西解州有盐池。而中国历代盐都是国家专卖,一般市 场价格是生产价格的三十倍。自唐以后,中国国家土地税收就很少了,盐是国家最主要的税 源。汉以降有个制度叫均输,就是国家把全国各地的东西按交税的方式聚拢国库,缺物资时 国家拿出来平抑物价。宋朝把运送税收物资的工作交给指定的商人,作为报酬,国家给你盐 引一一也就是贩盐的资格。明朝因为边关
16、问题修明长城。有驻军就需要军粮,而山西商人靠 运粮拿到盐引,通过运河将南粮北运,再把山西的盐卖到南方。晋商最初就是这样发展起来 的。孙:嗯,这个在采访成一先生时也听他说过,晋商三大块,明代的盐商,清中期的茶商, 清晚期的金融业。不过你这本书有个观点:晋商最终还不是现代经济学意义上的资本家。韩:晋商和欧洲金融资本完全不一样。尽管10世纪的宋代中国的贸易活动就是世界性 的,尽管利用煤炭冶炼的技术早在宋代的瓷州窑中已经成熟,一句话一一尽管那时以来的中 国已经是世界生产、贸易和市场的核心,但是,中国注重生产和贸易的经济方式,中国式的 发展道路不会走向欧洲式的金融制度,因为欧洲形成的金融制度,主要跟战争
17、国债制度有密 切关系。如果我们看一看真实的欧洲历史,我们今天所学到的经济学,特别是关于自由贸易和生 产的发展会自动、或者必然导向金融资本的论断,都是错误的。亚当斯密认为,生产、贸 易、土地是经济发展最核心的要素,货币是非生产性的要素。他主张政府要小、反对政府借 国债、发行国债,斯密关于小政府的思想,就是建立在他反对英国政府借债打仗,然后再把 税收加在百姓头上的发展逻辑之上的。斯密的学说是法国财政大臣杜尔阁政策的理论化,而 杜尔阁的政策,则来自于法国社会对于中国宋明王朝治国理念的理想化,所以,如果你把斯 密那一套拿来描述中国历代王朝,恰恰是合拍的。特别是宋明清的治理。但是,世界历史、 特别是欧洲
18、历史,完全没有按照亚当斯密所设想的那样发展,而是按照他讨厌的那个人一 马尔萨斯所主张的方向发展。马尔萨斯认为生产和贸易、市场都不是决定性的,因为生产 和贸易的发展永远赶不上人口的增长,所以不打仗,不消灭人口,供给永远赶不上需求,所 以欧洲经济学的真正核心是由你死我活的生存竞争所决定的供需关系,那个经济学的真正代 表是马尔萨斯,并不是斯密。孙:你这本书上说,清政府好像也有一次向晋商借了钱。韩:甲午海战之前,向晋商借白银100万两。不过这只是象征性的,因为它始终对于战 争危机估计不足,准备也就不充分,由于没有一个动员全国、全民的战争财政机制,由于没 有调动一切有利的战争资源,战败是必然的。这一点,
19、康有为在统筹全局疏中讲得很清 楚,统筹全局的意思是说:不能以财政的方式动员和调动全社会的资源,生产和贸易再发达 也毫无用处。从这个角度说,确实中国的发展道路和欧洲不一样。孙:有战争才有国债。才有之后的一系列金融体系。这种金融的逻辑并不被国内主流知 识界认可,你也应该能感受到吧?韩:我们在许多方面存在一些形而上学的认识,也有很多的一厢情愿。比如将中国历史 上出现的“海禁”解释为文化封闭的原因。其实早在四十年代与郭沫若齐名的历史学家陶希 圣,就曾系统指出因为中国是银、铜很缺乏的国家,海禁主要是为防止银铜流失海外,防止 国内货币短缺造成流动性缺乏。而回到现代金融体系的形成,主流知识界总愿意回避它是“
20、危 机”的产物。我们不妨看一个简单的事实:自15世纪以来,中国是400年绵延的和平,而 西方则是连续不断的民族危机和军阀战争,离开了普遍的战争和危机状态,完全不能解释现 代金融制度在欧美的兴起,更不能解释西方政治经济学发展的真实历史。白银帝国,白银之伤孙:成一有部小说白银谷,拍成电影叫白银帝国,电影不算成功,而且用这个名, 给人的感觉是晋商已经建立起一个白银帝国。但是看你这本书,却发现,晋商的发展其实很 被白银所伤。甚至整个中国的命运转折,都被白银所伤。你有个观点:隆庆元年(1567年), 明帝国开放“银禁”与“海禁。通俗地说:这等于把帝国“央行”从北京搬到了拉美矿山。 在你看来,此举甚至是中
21、国历史结束辉煌的十六世纪的转折点。韩:那当然是。黄仁宇与日本学者滨下武志都是当今世界研究中国明清史、特别是经济 史的权威。他们都分析得很清楚。滨下武志指出:中国是银缺乏的国家,却选择了白银做货 币,竟然还持续了 500多年,很荒谬。明清两朝败亡的教训很多,但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重要 原因,就在于国家发行信用(宝钞纸币)的努力失败之后,反而将货币出路委之于海外白银 进口,从此彻底丧失国家货币主权。孙:货币主权意味什么呢?韩:所谓主权货币,就是指国家发行的信用,它以国家税收为基础,以国家法律为保障, 主权货币既然是以国民税收来清偿和保证的,故只要建立起有效的国家治理结构,得以支撑 起清楚合理的税收制度
22、,国家就有发行信用货币的保障。用银做货币,银又要海外进口。等于说货币主权在外头。最主要的问题是银的产量会影响中国经济。过去搞世界史的人研究发现,从1630年开始美洲白银的出口量减低了一半, 但却没人研究这种锐减对于中国,特别是对于1644年明朝的瓦解造成何种影响。同样的, 1832年英国尝试金本位后,首先导致各种成色的白银都涌到中国。又因为中国纹银(也就 是质地最好的银)被投机到印度去套利,劣质的银跟着进来,两者加攻,中国的货币体制在 1840年之后逐步被攻垮了。孙:晋商的起落兴衰不幸处在这些阶段当中,是否可以这么认为,不论它如何制度创新, 大的局面无力回天?韩:实际上晋商的衰落首要的原因还是
23、来自交通方面。即首先是跟西伯利亚铁路修到了 哈尔滨,原有的恰克图商道被废弃有关。晋商没有发行国家货币的权力,票号不过就是伴随 长途贸易而兴起的一个汇兑机构而已,它更没有发行国债的权力。这跟欧洲意义上有货币发 行权、国债发行权的银行完全是两回事,把晋商票号说成现代金融业,纯属夸大其词。国衰则晋商衰,国家能力是第一位的孙:书中上篇“漫长的十六世纪”,重新恢复的是中国历史上的辉煌,下篇“漫长的十 九世纪”,则探讨的是西方的崛起。最先进的反而变成最落后,真有风水轮流转之感啊。韩:最先进变成最落后,根源并不在市场、生产和贸易,金融的落后显而易见。还有政 治制度。中国的问题是,唐朝以前,中国基层事务采取的
24、是行政基层承包制,一个县官下面 几百个吏,事务都交他们。吏不拿国家工资,就自己找钱。所以就变成“官无封建,吏有封 建”。吏中饱私囊,地方势力大得很。一盘散沙、腐败,就是这么造成的。孙:说到底,历史上的晋商之衰和中国之衰有密切关联。但我仍然有疑问,如今其实是 个西方资本主义运行并影响世界的一个局面。而“新左”知识分子群一直在质疑西方建立初 起的合法性,反思欧洲文明的本质,难道对它几百年来所建立起来的价值观与理论体系,都 认为不可取吗?韩:我们现在有三个学科很牛,很流行,但都存在问题:法学、经济学、文学。西方经 济学当中包含的东西很多,比如货币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制度学派、凯恩斯学派、发展理 论,
25、现在我们只讲市场、只讲古典经济学,这本身就是对西方经济学的阉割。同时,我们不 能否认德国是欧洲文明一部分,但是经济学中很少讲德国历史学派,比如李斯特、罗雪尔、 施穆勒,甚至马克斯韦伯。包括福利学派,这样我们对欧洲文明的理解很容易导致片面性, 一个极端是认为欧洲就是靠它的文明,或者靠市场就变成今天这样,这种话敢在欧美的大学 里讲吗?孙:五百年来谁著史,最开始读这本书,看到许多通常看不到的历史细节与观点,会 觉得你在为一些流行的历史叙述纠偏。现在和你谈话,又觉得这个著字,还有另外一个含意, 就是关涉未来中国之路怎么走的诘问。我仍然觉得你书后的大同理想有种乌托邦式的浪漫, 但是确实可以让人伫足想一想
26、,今天可不可能有一种中国道路?韩:亚当斯密是在康乾盛世时发表的国富论,那时他把中国视为欧洲学习的楷模。 但到1840年以后,中国却被帝国主义欺负得遍体鳞伤。五百年来的中国发展模式是否可持 续,答案是否定的。晋商没有继续辉煌,也和国家整个能力相关。传统中国创造了生产、贸 易和市场的奇迹,但国家却没有形成以国家税收为抵押发行信用、进行融资的机制。今天,全世界都把中国崛起当做一个重要的话题,但是无论国内国外,这些讨论都缺乏 历史的纵深和历史的视野。比如说,把中国的崛起仅仅看做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的结果, 而不是1500年以来500年世界大势变化的结果。我做这本书,要强调的是:有了大历史, 方有平常心、才有自信心。世界是变化的,危机也是契机。历史昭示着过去,也指示着未来。 关键是我们要看清历史的来路。韩毓海孙小宁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