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集体备课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集体备课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教学设计课题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主备人使用人教学目标1 .认识“挑” 1个生字,会写“送、挑” 2个生字,正确认 读多音字“挑”。2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 学习古诗的兴趣。3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重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 习古诗的兴趣。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感受诗中的秋意和诗情,激发学生学 习古诗的兴趣。教学准备课件课时数1教学过程一、美图导入,营造诗境。1 .出示图片,请学生说出挂图中的景物、人物,然后 互相交流,根据自己的想象创编小故事。2 .谈话导题:同学们的故事很精彩,老师真是佩服呢
2、! 这样美的画面写成诗也一定会很精彩!来,我们一起走进 夜书所见。(板书:夜书所见)二、认识生字,感知诗情。1.理解“书” “所见”的意思,引导解题。教师札记(书:书与下来。所见:所看到的。)2 .齐读题目,板书题目。3 .根据拼音、注释同桌互读诗文,要求读通、读顺。4 .师生讨论生字的认法。出示生字:“送”、“挑”(1)提醒学生注意:“送”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先写“关”,后写“L”, “L”是三笔写成,第二笔是横折折撇。“挑”第三笔是提,第七笔是竖弯钩。(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5 .老师范读,划出朗读节奏,男女生分组读。(课件 出示)6 .告诉老师你从诗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3、?猜 一猜诗人在想什么?三、精读诗文,感悟诗意。(一)找出诗人所见。师:这首诗是夜晚诗人写下所看到的情景,那么,诗 人究竟看到什么呢?我们快到诗中找一找,看谁有发现?(梧叶、儿童、挑促织、篱落、一灯明)(教师相机板书) (二)学习第三、四行诗句。1.师生交流。(1)生回答看到儿童挑促织时,相机出示第三行诗句。(课件出示36图文)知有儿童挑促织。(2)生回答看到儿童在捉蟋蟀,相机指导学习借助 注释理解诗句。(3)漆黑的夜晚诗人怎么知道有儿童在捉蟋蟀?相 机出示第四行诗句。(课件出示)夜深篱落一灯明。2 .引导交流:你捉过蟋蟀吗?指名生说。3 .朗读指导。(三)学习第一、二行诗句。谈话过渡:谁知道
4、捉蟋蟀最好的季节是什么时候?秋 天是捉蟋蟀的最好季节。这时的蟋蟀又大又壮,叫的声音 最好听。到书中找一找秋天,你一定能找到?1 .(课件出示)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读一读。2 .理解词语,初知大意。3 .(课件出示)(1)萧萧:风声。(2)梧:梧桐树。(3)客情:旅客思乡之情。4 .师范读5 .理解“客”,相机介绍作者背景资料(课件出示字 典中“客”的多个解释,生选择字义。)引导交流:这位漂泊在外的人是谁呢?是诗人就是叶 绍翁。6 .读诗。谈话过渡:了解了这些,你就更能体会江上秋风为什 么牵动诗人的情怀?漂泊在外的他会想起(生 答)那就是思乡之情。我们带着这思乡之情再读一读。(四)指导全文朗读。指导背古诗:这首诗要把诗人“想家”的感情读出来, 声调要缓慢些。最后两句“捉蟋蟀”场景确实令人高兴, 但同时又牵动了诗人“动客情”思念家乡呀!所以后两句 语气可明快些,但不可过快。(学生先读,老师指导,老 师再范读,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四、趣味活动,强化记忆。1 .把夜书所见这首诗的诗句变成自己的语言说一 说.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2 .老师读诗的前面,学生接后面,直到学生基本会背 为止。3 .小组比赛。4古诗三首:夜书所见“送”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先写“关。后写“L”,是三笔写成,第二笔是横折折撇。梧叶、儿童、挑促织、篱落、一灯明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