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同步练习-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一、单选题1唐朝孔颖达在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这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A华夏民族开始形成B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C华夏族群成为礼仪之邦D阶级关系发生变动2考古学家在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出土铜器2000余件,其中礼器近600件。墓葬出土的编钟及其铭文反映了()铭文:伯括受命,帥禹之绪,有此南源。余文王之孙,穆侯元子,出邦于.以长许夏。大意为:伯括受命,遵循大禹的功业,被分封到南土,在曾地建邦。我是周文王
2、的后裔,穆候的长子,通过统治曾国,光大“夏”的功业。A春秋中期华夏认同的观念日趋形成B形成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C分封制推动了西周礼乐制度的传播D开始出现民族交流融合局面3考古工作者在河南辉县琉璃阁发掘了一座春秋时期的诸侯墓,出土了只有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这反映了()A宗法制度的瓦解B分封制度的崩溃C等级制度的颠覆D礼乐制度的破坏4甲骨卜辞记载,商发动的所有战争活动,最多投入兵力不过13000人。周武王伐纣时,数百个诸侯国军队组成的联军也不过5万人;而到战国,一个较大诸侯国有几十万军队已是司空见惯的事。这一变化突出说明()A时局变化影响着战争规模B经济发展提升了国家实力C人口剧增保障了军队扩需
3、D当权者意愿左右军队建设5“冬,十月,秦王称西帝,遣使立齐王为东帝,欲约与共伐赵。”资治通鉴中的这段描述反映出本质的问题是()A秦国欲打破东方六国的联盟B秦欲统与齐国平分天下C战国时期兼并战争频繁D分封制遭到破坏6管子提出:“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并认为“礼义廉耻”是支撑社会建设的“四维“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表明,他的治国理念是A道德教化是富民的基础B治理国家应该尊重民意C法制政令与道德教化结合D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并举7战国七雄中,三个国家的特种部队最有名:齐国的“技击”、魏国的“武卒”、秦国的“锐士”。荀子认为,秦国的“
4、锐士”最厉害。秦国“锐士”厉害主要得益于()A什伍连坐的实行B推行县制的结果C军功爵制的实行D秦人彪悍的民风8苏秦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景象: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维,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这一景象()A说明临淄是战国时最繁华的都城B是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的产物C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D导致了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瓦解9商鞅变法“分异令”中规定:家庭内如果有两个及以上成年儿子,要为其子分家,否则要加倍征收其家之赋税。这一措施旨在()A保证国家治理的物质基础B为秦国兵源提供有利保障C为小农经济形成奠定基础D
5、加强中央对地方严格控制10睡虎地秦简厩苑律中规定“假铁器,销敝不胜而毁者,为用书,受勿责”,即农民借用铁质农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自然磨损不能使用的,做一个书面说明,交还原物,不需农民赔偿。这说明()A律令儒家化特征明显B政府重视耕作工具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C商鞅变法的效果显著D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11道家学派主张清静无为,提倡“道法自然”;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二者都()A不满礼崩乐坏的现状B积极维护君主统治C主张思想上百家争鸣D探究国家治理方式1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反者,
6、道之动;弱者,道之用。”这些主张出自()A孔子B荀子C老子D庄子13礼记哀公问中记载,孔子与鲁哀公对谈。“(哀)公:敢问为政如之何?孔子对曰: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严,三者正,则庶物从之矣。”据此可知,孔子认为统治者应()A严格礼乐制度B提高个人能力C重视教化百姓D注重以民为本14有学者指出,先秦时期有包含士冠礼、士昏礼、乡射礼、公食大夫礼、特牲馈食礼等诸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礼仪,在内容与形式中贯通了尊卑、上下、长幼等伦理和政治、文化、教育宗教等观念,从而起到了维护秩序和制度的作用。该学者意在表明当时()A神权政治色彩浓厚B儒家学说地位上升C国家一体局面形成D礼制与政治相结合15在对待天人关系
7、问题上,孔子重人事,轻鬼神;孟子、荀子分别主张“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韩非子主张无神论;墨子提出人定胜天的“非命”观点。这表明当时()A唯物思想初步形成B百家争鸣局面已经出现C人的主体意识增强D思想合流趋势愈加明显1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出自道德经第四十二章(照淮南子的解释,“二”是“阴阳”,三是“阴阳合和”),此句蕴含的思想包括“道”是世界的根本“齐物”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ABCD17战国时代诸子蜂起,儒家和墨家内部都有不同的派系。庄子崇尚老子,倡导自然,韩非主张彻底抛弃文学、忠信、仁义、贤智,“一断于法”。此外,还有“离坚白”和“合同异”的名家,以及阴阳家、
8、纵横家等等。百家自由发表言论,平等竞争,思想极度活跃。该状况()A反映出百家在争辩中实现融合B根源于经济社会的全面转型C说明儒家思想丧失了统治地位D体现了诸子学派内部的分裂18右图摘自世界:一部历史的“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该图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A百家间互相竞争彼此攻讦B儒墨两大学说成为了主流思想C思想大一统局面逐渐确立D思想存在分化和融合两种趋势19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如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A社会大变革的时代B统一国家的建立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D民族关系的发展20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评价音乐的标准是“善”和“美”,墨子主张“非乐”
9、。庄子把音乐分为“天籁”“地籁”和“人籁”三类,他崇尚“天籁”反对主观作用的“人籁”音乐。这些关于音乐的不同主张反映了A各国现实统治需要的差异性B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C音乐思想是哲学认识的再现D社会转型推动文化创新参考答案:1B【详解】根据材料“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连称,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华夏作为文化、政治实体,在春秋战国时被周边民族所认同。”并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争频仍,经过争霸和兼并战争,推动了民族融合和交流,周边少数民族逐渐融入华夏族,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B项正确;春秋战国时期是华夏族的壮大时期,并非开始形成,排除A项;材料的主
10、旨信息并非是在谈论华夏族群是否是礼仪之邦,且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华夏族群就已经成为礼仪之邦,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阶级关系变动”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2A【详解】根据材料中发现于春秋中晚期的曾国墓葬群出土的编钟上的铭文“余文王之孙,穆侯元子,出邦于.以长许夏”等信息可知,曾国是周文王后代因功而分封建立的国家,且通过治理,光大了“夏”的功业。这体现了分封制有利于增强国家的认同感,促进周文化的传播,反映了当时华夏观念日趋形成,A项正确;仅凭材料中的曾国墓葬群的相关信息无法证实当时整个中国的文化格局,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分封制和礼乐制度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民族交流融合局面是否从春秋中晚期
11、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3D【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时期的诸侯墓葬中,出现了周天子才能使用的九鼎,反映出当时礼乐制度遭到了破坏,D项正确;诸侯使用天子才能用的礼器,不能说明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中心的宗法制度瓦解,排除A项;分封制度的崩溃发生在战国时期,排除B项;仅此一个现象不足以说明奴隶制等级制度遭到颠覆,排除C项。故选D项。4B【详解】从商朝到战国,军队的规模越来越大,这反映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后国家的实力不断增强,因此军队规模才能不断扩大,B项正确;时局只是影响因素之一,并不是主要因素,排除A项;当时人口并不会剧增,排除C项;D项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5D【详解】根据材料可知,诸侯互
12、相征伐,反映了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其本质问题是分封制遭到破坏,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分封制遭到破坏,ABC项与题意要求不符,排除ABC项。故选D项。6D【详解】根据“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可得出,他主张经济发展了,社会的道德也要跟上,强调经济发展与道德建设并举,D项正确;材料没有强调道德教化与富民的关系,排除A项;材料强调经济发展与道德的关系,而不是尊重民意,排除B项;材料强调道德,不是法令,排除C项。故选D项。7C【详解】据所学,战国时期秦国采取军功爵制,军功与爵位直接挂钩极大地提高了士兵的战斗积极性,C项正确;什伍连坐是指什伍
13、之中,一家有罪,其余各家均应告发,否则将连同惩罚,是一种法律制度,不能提高军队战斗力,排除A项;郡县制是为了加强国家对地方的控制,不能提高军队战斗力,排除B项;民风彪悍只是部分原因,不是秦国军队战斗力强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项。8B【详解】根据材料“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繁荣景象.”可知,战国时期,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B项正确;临淄是战国时期最繁华的都城,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手工业的发展进步,而不是手工业发展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排除C项;生产力的发展,促使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趋于瓦解,排除D项。故选B项。9A【详解
1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国当时税收来源很大一部分是所谓“户赋”即按户缴纳赋税,政府要求从原本的大家庭中析分出大量一夫一妻的小家庭,这样政府所掌握的户数大大增加,其征收的户赋收入自然随之提高,就会为国家治理提供更多的物质基础,A项正确;B项和C项不是其主要作用,排除BC项;县制主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严格控制,排除D项。故选A项。10B【详解】题干所给材料中“农民借用铁质农具,在正常使用过程中自然磨损不能使用的,做一个书面说明,交还原物,不需农民赔偿”可知,政府给农民一些农具, 体现了政府对于农业耕作工具的重视,B项正确;律令儒家化特征明显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 商鞅变法与材料无关,排除C
15、项; 耕作方式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排除D项。 故选B项。11D【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道家学派主张清静无为,提倡“道法自然”;法家强调“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他们的具体主张不同,但都是治国主张,是在探究国家治理的方式,D项正确;不满礼崩乐坏现状的是儒家学派,排除A项;道家主张无为,并不积极维护君主统治和百家争鸣,排除BC项。故选D项。12C【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老子朴素的唯物论;“绝圣弃智,民利百倍”是老子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是老子朴素的辩证法思想,C项正确;孔子的主要思想是“仁”,排除A项;荀子的主要思想是隆
16、礼重法,排除B项;庄子的主要思想是逍遥自由,排除D项。故选C项。13A【详解】考查孔子的思想主张。根据材料“夫妇别,父子亲,君臣严,三者正,则庶物从之矣”主要说要通过礼乐制度来规范社会秩序,A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提高统治者个人能力,排除B项;从材料中体现不出教化百姓,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以民为本,排除D项。故选A项。14D【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先秦时期的礼仪在内容与形式中贯通了尊卑、上下、长幼等伦理和政治、文化、教育、宗教等观念,从而起到了维护秩序和制度的作用,这表明先秦时期礼制与政治相结合,D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神权政治色彩,排除A项;先秦时期儒家思想并没有受到重视,而且材料也不能说明儒
17、家学说地位上升,排除B项;材料不能体现国家一体,排除C项。故选D项。15C【详解】根据“天人合一”“制天命而用之”“人定胜天”可得出这些主张都强调人的主观能性,发挥人的作用,体现了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C项正确;初步形成错误,排除A项;“开始”错误,排除B项;材料中的思想并不趋同,排除D项。故选C项。16B【详解】“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可以归纳为“道”是世界的根本,符合题意;“阴阳”,“阴阳合和”体现了阴阳既是相对的也是可以相合的,体现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符合题意,B项正确,排除A项;“齐物”体现的是平等的观念,在材料中未涉及,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无为而治”指自己无所作为而
18、使天下得到治理,后泛指以德化民。在材料中未涉及,排除D项。故选B项。17B【详解】材料体现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鸣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根源于当时封建经济的发展及封建社会的形成,B项正确;A项表述中,“百家在争辩中实现融合”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当时儒家思想并未取得统治地位,谈不上丧失,排除C项;D项表述材料无从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18D【详解】根据“诸子百家关系”示意图可以看出百家争鸣中各学派虽发表自己的看法,批评别人的意见,但也包含了对其他学派某些思想的吸收,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存在分化和融合两种趋势,D项正确;A项是图示的部分信息,不全面,排除;春秋战国时期,儒墨两大学
19、说不能适应时代和统治者的需要,没有受到重视,并没有成为主流思想,排除B项;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的思想,使得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思想大一统局面确立,排除C项。故选D项。19A【详解】A.依据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可见,春秋战国时期,商鞅变法等变法运动兴起,表明新兴地主阶级兴起、奴隶主贵族的没落,表明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确立;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生产力迅速提高,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制度变革提供重要条件;思想文化上,百家争鸣的出现表明新、旧阶级的不同思想的大量涌现和激烈交锋,出现了思想文化繁荣和自由活跃的局面。上述现象均从不同方面反映了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特征,A项正确。B项所述是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排除B项;C项是隋唐时期的特征,排除C项;D项在题干信息中无体现,排除D项。故选A项。20C【详解】根据材料“孔子评价音乐的标准是善和美,墨子主张非乐,庄子崇尚天籁”,可知音乐思想反映了不同哲学家的思想,C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到各国统治的需要,排除A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是道家庄子的思想,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春秋战国哲学家不同的音乐主张,而非文化创新,排除D项。答案第7页,共7页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