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实施过程中.ppt

上传人:s****8 文档编号:67199745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2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实施过程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实施过程中.ppt(4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 问题及反思 盘县实验小学 丁献超 2013年10月27日张维佳入选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士C:Documents and SettingsZHZMy Documents张维佳入选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会士.doc现在的课堂现象(余文森)C:Documents and SettingsZHZMy Documents在课程改革实验进.ppt 让每个孩子成为改变命运的天使!让每个孩子成为改变命运的天使!让每个孩子成为改变命运的天使!让每个孩子成为改变命运的天使!阿阿阿阿 福福福福 童童童童 教教教教 育育育育 学学学学 院院院院 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之旅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2、方向迷失之旅 “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变成了十年过去了,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变成了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充斥着虚假的自满堂问、满堂动、满堂放、满堂夸,充斥着虚假的自主、虚假的合作、虚假的探究、虚假的渗透。主、虚假的合作、虚假的探究、虚假的渗透。”“关键在于误入歧途: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作为课关键在于误入歧途: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而摈弃了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堂教学的主要方式而摈弃了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我们自己的感受:我们自己的感受:(1 1)先是看到新课标、新教材)先是看到新课标、新教材 烽烟四起,利益争夺站烽烟四起,利益争夺站 (2 2)大规模教

3、师培训)大规模教师培训 虎头蛇尾,迷茫进课堂虎头蛇尾,迷茫进课堂 (3 3)期待有配套的高考改革)期待有配套的高考改革 望眼欲穿,无奈回应试望眼欲穿,无奈回应试 困境何在?困境何在?(1 1)课标不标准)课标不标准 繁、难、偏、旧未解决,还多了一个乱繁、难、偏、旧未解决,还多了一个乱 (2 2)课程目标不清晰)课程目标不清晰 三维依然令人困惑,特别是三维依然令人困惑,特别是“过程与方法过程与方法”(3 3)评价不到位)评价不到位 考试指挥棒还在挥舞,特别是分数还在起作用考试指挥棒还在挥舞,特别是分数还在起作用 (4 4)课堂不伦不类)课堂不伦不类 讲授没有发展,自主没有进展讲授没有发展,自主没

4、有进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推动着教师观念的更新。教师的教学行为也与之发生相应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始凸现。然而,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在课程决策、开发、研究的能力上提出了许多的要求。经过六年来的实践,发现在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时,却遇到种种困苦和问题,这些问题若不能有效地得到解决,将严重阻碍新课程的推进和深化发展。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归结起来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自主、合作、探究形式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学习方式,被广大一线教师所认同,正随着新课程的逐步实施进入实质性的尝试阶段。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又往往流于形式。主要表现在:1、不知道如何培养学生

5、的自主性,大部分学生学习被动,他们的自主学习流于表面。每堂课非得老师给一个框架才能行动起来,有些基础差的学生即使给框架也无法行动起来。2、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肤浅,讨论的答案单一,缺乏新颖独到的见解,发言面狭窄,导致合作毫无效果。主要原因是不少教师在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组织形式时偏重于形式,缺乏对其内涵的深刻的认识和反思。3、探究过程中,不能按照新课程的观念发掘教材内外蕴涵的深层次的功能。所谓探究往往流离于教材的表层,有时钻牛角尖,讨论一些毫无价值的话题。这就要求教师要做有心人,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发现、寻找、搜索和利用学习资源。提升学生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认知水平。做好学生课堂教学参与

6、度分析,让学生主动参与、实质参与,真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过于追求教学情境化。科学、合理的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深刻地体验到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课堂教学生动化、形象化、情趣化。但大部分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而且表现形式少,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时间一长,学生们习以为常,情境自然就失去吸引力,再也激发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并不是每节课都一定要运用情境教学,对于不适宜创设情境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其它形式进行教学。另外,情境的表现形式应该是多样的、灵活的,如问题情境、活动情境、故事情境、竞争情境、生活情境、操作情

7、境。三、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化。以前的传统教学收得太紧,现在的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积极参与了,课堂气氛空前活跃了。但由于放得太开,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甚至令教师感到无所适从。结果造成纪律难于控制,学生成绩两极分化。教师应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提高知识贮备量,提高教学组织能力。其实,教学并不是越热闹越好,“活而不乱”才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循着学生的思维起伏、情感波动随时调整教学环节。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先把机会交给学生,也可以课下共同研究。只要学生在某一方面得到充分发展,就是成功的教学。四、课堂评价绝对化。新

8、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于是有的教师便不管学生怎样表达、表现,一味给予表扬。说一句话,就让全班竖起大拇指说:“某某某,棒棒棒,你真棒”之类。深怕把自己的不同理解和看法讲出来就是不尊重学生。我们知道,尊重学生的独到体验并不是无原则的认同,正如一味惩罚并不可取,一味地夸奖学生同样弊大于利。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无动于衷,也就起不到鼓励的作用。对于教师而言,我们固然需要激情,但也需要理智,要清醒辩证地看到课堂。最根本的应关注是否有实实在在的教学效果。素质是“教育”出来的,而不是“鼓励”出来的。尤其是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夸奖,反而使学生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教学过程,本身就是学生认

9、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综合分析评估,设计出能够以最经济有效方式达到最优化的教育方案。五、课程资源迫切需要信息化。新课程实践中,教师普遍认同新教材内容的综合性、现代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以音乐课为例,每一个单元都是一个主题,每一个主题都渗透了舞蹈、戏剧、诗歌、散文、绘画等多种艺术成分。然而,教师上好这样的课,除了必须努力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和专业技能外,还必须有大量的配套的教参、教具、学具和音像资料等,最好还要有与之相应的社区教育资源。这些资源的短缺已成为普遍现象。其它学科也都存在这些突出问题,这就迫切需要学校、教师在教学资源的

10、寻找、开发、制作、使用等方面狠下功夫,这就需要加强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实验,教育信息化建设刻不容缓。六、教师角色没能很好转化。在新课程环境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将发生哪些改变?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教学。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教学过程的本质问题,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让学生“动”起来,可学生“动”起来以后,教师反觉得无所事事,只是自己站在讲台上,或看看教案,或四处张望,而不是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中。好像学生“动”起来之后,教师彻底“解放”了。在肯定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时,并不意味着教师责任减轻,教师作用降低。相反,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容忽视,只有教师教育观念的提升和

11、教师策略的创新,才能更好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条件和空间。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参与其中,并做必要的指导。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体验。七、片面追求手段现代化。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深化教学改革的物质保障,是提高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发展的时代要求。与传统的常规教学手段相比,有其独特的优势。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交互性强和极强的表现力等优势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可以说,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的推广作用为教学改革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上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现在的课,似乎不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保守,就是观念不先进。为此,教师无视教学内容需要,盲目使用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忽

12、略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的课件不过是课本的移植,只是起到替代小黑板的作用;有的课件大量使用三维动画、复杂的背景图案,把界面搞得五彩缤纷,再加上一些并不协调的音乐,以为这样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结果适得其反,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定格在课件的变化上,忘记了听老师讲课,忽略了对知识的掌握,喧宾夺主、冲淡主题;有的课件因制作粗糙,连接不好,弄的讲课老师手足无措,致使课件只能成为一种点缀,甚至成为累赘。以上事实说明,多媒体辅助教学要注重实效性,要把现代化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教具、学具、黑板等)有机结合起来,优势互补,使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有利于学生认知能力的培养。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我们也将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难和问题。发现和解决问题本身也是新课程实验的任务和责任。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堂又是新课程实施的主战场。只有教师真正改变多年的传统观念和方式,才能扎扎实实地推进课程改革进程。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不断地通过学习和培训、实践和反思,树立新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将我们的课改工作朝新的目标迈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生活常识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