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_王宗秀.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5949 上传时间:2017-10-20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940.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_王宗秀.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_王宗秀.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_王宗秀.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_王宗秀.docx(6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工商管理硕士 ( MBA) 学位论文 我国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作 者 王宗秀 _ 年 级 2007 级在职 _ 学 号 307460100060 指导教师 余海宗 _ 定稿时 间 2010 年 5 月 26 日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硕士 ( MBA) 毕业报告(学位论文)原创性及知识产权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报告(学位论文),是本人独立进 行调查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毕业报告(学位论文)中除正文对 于直接引用的文字、数据或事实资料已经加以注释外,本毕业报告(学 位论文 ) 不包含他人己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他人为 获得西南财经大学或其他教育机

2、构等的学位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对 本毕业报告(学位论文)做出重要贡献的单位、团体、企业和个人, 均己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因本毕业报告(学位论文)引起的知识 产权纠纷概由本人负责,并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后果。 本毕业报告(学位论文)成果归西南财经大学所有。 特此声明 中文摘要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维护银行的安全性和流动性,是 商业银行竞争力水平提高的关键之一。在股份制银行规模扩张过程 中,其盈利能力的提升最具有代表性,较全面的反映了我国金融体制 改革的成果。本文通过对 7 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指标横向和纵向的 对比分析,总结盈利能力较强银行的盈利模式及借鉴意义,对盈利能 力较弱银行存在的

3、问题提出建议,为商业银行探索清晰的发展之路, 便于其选择适合自身的盈利模式,为建立区域金融中心以及深入推进 金融体制改革 带来借鉴意义。 论文共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主要说明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方法与论文框 架及其文献综述。 第二部分为中小股份制银行发展历史及金融体制 _改革对其的影 响。股份制银行的成立与我国经济增长的要素禀赋分不开,以 “ 为地 方经济建设多做贡献,为中国金融改革探索路子 ” 为发展宗旨,在产 权结构、经营机制方面做了诸多创新,是与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共同成 长起来的。逐一介绍了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 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以及深发展银行这 7 家银行的发展

4、历史,说明金 融体制改革为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注入活力,证券市场规范化运作 后,股份制商业银行能够上市募集并充实资本金,得以飞速发展。由 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发展成为全国性商业银行,在市场竞争中不断缩小 与国有商业银行的差距,在促进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发挥 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三部分为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指标分析。选取 7 家股 份制商业银行和 1 家国有商业银行连续 3 年的数据,确定 8 项盈利能 力指标进行总体和分项分析,较全面的反映出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所 处的市场环境对其盈利状况和发展能力的影响。分析总体指标状况得 出 5 点结论:一是净利息收入一直是股份制银行业的主要利涓

5、来源, 但总资产回报率普遍低于国有商业银行。二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经营 成本逐年提高,目前仍面临规模扩张瓶颈,短期内难以发挥规模效益。 三是非利息收入占比高的股份制银行盈利稳定性较强。四是股份制商 业银行人均创利能力较强,经营效率较高。五是股份制商业银行资产 质量总体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列表逐个分析 8项指标下, 7 家股份制 商业银行中的领先者和落后者及其差距。 第四部分为中小股份制银行盈利模式分析。简要说明批发银行业 务、零售银行业务、私人银行业务、中间业务和混业经营这 5 类业务 的经营特色及盈利增长点。指出盈利能力较强的上市银行独特的盈利 模式及其值得借鉴的经验,分析盈利能力较弱的上市银行

6、所面临的问 题及提出建议。股份制商业银行中的领先者招商银行是典型的零售银 行业务盈利模式:向客户提供各种零售银行产品和服务,注重产品加 载和不断更新 ,零售贷款保持高速扩张,票据业务灵活性较强 ,通过 间接持股涉足证券业和保险业,通过混业经营来扩大客户资源和收入 渠道。次优者浦发银行是批发银行业务盈利模式:客户服务抓大不放 小,注重产品 交叉销售;注重大规模投入和不断优化电子银行平台; 注重人力资源管理,员工专业素质和综合营销能力较强。盈利能力较 弱的华夏银行的各项盈利指标均低于同业平均水平,但表现为总量不 断在增长,增长比率落后于同业。建议该行从两个方面解决问题:一 是争取在经济发达地区布点

7、,有利于提高资产回报率。二是强化内部 控制,与战略合作者优势互补,开源节流。 第五部分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股份制银行的盈利模式选择及 发展路径。近年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业保持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受国际金融危机的 影响, 我国银行业正面临三个方面的挑战:盈利能力提升的挑战、全面风险 管理的挑战和资本管理的挑战。高风险的微利时代将成为国内银行面 临的最大现实,中小股份制银行的传统盈利模式面临挑战。但我们也 必须看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消费在经济中所占比重的提高、国内 金融环境更加成熟等将给银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后金融危机时 代,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应对挑战

8、,抓住机遇,探索清晰的发展之路、 选择适合自身的盈利模式,才能增强比较竞争优势,进而实现可持续 发展:一是建立合作联盟,在合作 中获得规模优势。二是合理配置资 本,实行比较竞争差异发展。三是发挥区域经营优势,提供特色化产 品服务。四是建立相对平衡的业务结构,保持均衡发展。五是辩证地 看待金融产品创新,树立正确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关键词: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Abstract Improving commercial profitability can help banks maintain the safety and the liquidity, and it is one of the

9、keys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commercial banks, competitiveness .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of the joint-stock banks is to enhance the profitability in the scale expansion process, it is a more comprehensive reflection of the results of our financial system. To make recommendations for commercial b

10、anks based on the seven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profitability indicators of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analysis is to explore the development of clear road, find earnings profitability model of strong bank and reference on the profitability problems in weak banks. To bring reference about facilita

11、ting their choice for their profit model for establishing a regional financial center and further pushing forward financial reforms. This article includes fiv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n introduction, illustrating the research purpose, significance,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sis framework and, litera

12、ture review. The second part i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joint-stock baaks and financial system. It is development objective to make more contributions to the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o explore ways for financial reform in China for joint-stock banks. It has done a lo

13、t of innovations in the ownership structur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gether with the vast number of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growth. It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bout the seven small and medium sized joint-stock banks, including China Merchants Bank, China Citic Bank, Shenzhen Developm

14、ent Bank,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Hua Xia Bank, China Minsheng Bank. The third part is profitability index analysis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It selects eight overall and sub-analysis about three consecutive years of dat

15、a to determine profitability indexes of the seven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and a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 It reflects their earnings ability and development capability in which stock market environment is more comprehensive. By analyzing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indicator it obtained five con

16、clusions. Note the leaders and laggards in seven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The fourth part is the primary profit mode of joint-stock bank. It describes five categories of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 and profitability of business growth, including wholesale banking, retail banking, private banking,

17、 Intermediary business and mixed business Banking. It points out that the strong profitability of leading banks and its unique profit model to be learned from their experience, analyzing the problems and making recommendations of laggard banks. The fifth part is the profit model of small joint-stock

18、 banks and the development path chosen in the time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Chinas banking industry is facing three challenges: Improving profitability, comprehensive risk management and capital adequacy management. We must also see new opportunities, including optimizing and upgrading industrial s

19、tructure, the proportion of consumption in the economy improvement, more mature domestic financial environment, such as conduciv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anking sector. Commercial banks are required to meet the challenges, seize the opportunity to explore a clear development path and choose their

20、 own profit model, to enhance the comparative advantage, and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mmercial banks profitability analysis 目录 1. 雜 . 1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 1.2文献综述 . 2 1.2.1 国夕卜文献 . . . 2 1.2.2国内文献 . . . : . 4 1.2.3文献评价 . . . 6 1.3研究方法与论文框架 . . 7 1.3.1盈利能力的界定 . . 7 1.3.2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指标的界

21、定 . r. . .8 1.3.3研究方法 . . 10 1.3.4 论文框架 . . 11 2. 中小股份制银行发展历史及金融体制改革的影响 . 14 2.1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历史 . 14 2.2金融体制改革对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 . 19 3. 中小股份制银行盈利能力分析 . 22 3.1总体盈利能力分析 . 22 3.2中小股份制银行盈利能力指标分解对比 . .26 4. 中小股份制银行盈利模式分析 . . . 30 4.1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分类 . 30 4.1.1批发银行业务 . 30 4丄 2零售银行业务 . 31 4.1.3私人银行业务 . . 32 4.1.4 中间业务

22、 . 33 4.1.5 混业经营 . . 35 4.:2盈利能力较强的上市银行独特的盈利模式及其值得借鉴的经验 . 36 4.2.1招商银行是典型的零售银行业务盈利模式 . 36 4. 2. 2浦发银行是批发银行业务盈利模式 . 38 4.3盈利能力较弱的上市银行所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 .39 5.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小股份制银行的盈利模式选择及发展路径 .41 5.1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挑战 . 41 5. 1. 1盈利能力提升的挑战 . 41 5. 1.2全面风险管理的挑战 . 42 5丄 3资本管理的挑战 . 42 5.2中小股份制银行下一步发展面临的机遇 . 43 5.2.1中国产业结构调整

23、和升级带来的机遇 . .43 5.2.2居民消费转型带来的机遇 . . 43 5.2.3国内金融环境更加成熟带来的机遇 . 44 5.3选择适合的盈利模式确定清晰 的发展路径 . 44 I 5.3.1建立合作联盟,在合作中获得规模优势 . 44 5.3.2合理配置资本,实行比较竞争差异发展 . 45 5. 3. 3 发挥区域经营优势,提供特色化产品服务 . 46 5. 3. 4 建立相对平衡的业务结构,保持均衡发展 . 46 5.3.5辩证地看待金融产品创新,树立正确的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47 . 49 $ 胃 . 50 1.1研究目的、意义 银行是经营信用的企业,大部分营运资金来自于社会公众的

24、存 款,公众丧失对其的信任则可能发生挤兑,导致银行破产,单个银行 的破产会对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造成破坏性影响, 系列银行的破产则 会动摇一个国家的经济基础。在应对金融海啸的战斗中,各国政府首 先考虑注资银行体系、防范银行倒闭风潮,即是基于稳定经济的目的。 因此,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这三性构成银行经营的基本原则,三 性之间的协调发展则是商业银行追求的目标。安全性是商业银行持续 经营的基础条件,流动性则是商业银行在日常经营中寻求安全性与盈 利性之间平衡的重要环节,一方面保证外部监管对流动性指标的要 求,另一方面提 高生息资产的占比以期获得更多的盈利性。归根结底, 要真正的实现商业银行安全性和流动

25、性目标,关键在于发展其可持续 的盈利性。 银行业是经营货币与信用的高负债、高风险行业,具有异于一般 工商企业的特性,盈利为银行提供了内部资本积累的途径,同时也是 吸引新的投资者必不可少的指标。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提高有助于维 护银行业的安全性和流动性,只有盈利能力才能准确度量和刻画商业 银行经营的结果。银行的持续盈利状况会增强公众对银行的信心,增 加商业银行的低成本存款,也使银行获得资信良好的借款人,最大限 度的保证放贷资拿的安 全和存款人的支付需求,从而尽可能的降低银 行的资金成本,增加放贷收入。盈利能力的高低也是衡量银行绩效的 主要指标,我屆财政部 2009 年末新颁布的金融类国有及国有控股

26、 企业绩效评价实施细则,对银行类金融企业的评价指标中即将盈利 能力指标排在首位,且赋予权重值较高。 1.导论 如何衡量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 :有不同 的诠释方法,如何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更是历久弥新的话题。 国有商业银行经过不良资产剥离、国家注资及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股 改、上市等一系列的改革之后,正在焕发出新的活力。股份制商业银 行应金融体制改革而生,充分运用了资本市场的支持,抗风险能力不 断提高,经过 10 多年的经营发展,盈利的稳定性增强,具备了持续 发展的能力。上市中小股份制银行的经营绩效总体要高于上市国有银 行,其盈利能力的提升也最具有代表性,集中体现了我国金

27、融体制改 革的重大成果。在众多的中小银行中,如何确认哪个银行的盈利能力 强?是不是利润报表上表现好的银行盈利能力就强?本文选取发展 历史相似,经营范围相同,均为上市公司的 .7 家股份制银行:招商银 行、兴业银行、华 夏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民生银行以及深发 展银行做横向和纵向对比分析,比较全面的展现了中小股份制银行独 特的盈利模式,指出竞争力较强的商业银行盈利模式,为后金融危机 时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科学发展指明路径。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 国外经济学界一般将盈利能力作为绩效的一部分来研究,国外经 济学术界大约于 20 世纪 50 年代进行银行绩效研究。早期的研究关注 资源

28、稀缺的条件下提高经营效率的方法。一般认为,最早研究银行的 规模大小与绩效之间关系的学者是阿赫得夫 (Alhadeff, 1954)。阿 赫得夫从加 利福尼亚州选取了 210 家银行 ( 1938-1950)为分析样本, 分析出银行存在递增产出规模效率和递减成本规模效率的现象。之 后,实证分析方法在斯科威基和麦济 ( SchweigerandMcGee, 1961)、 贝尔和摩西 ( Bell and Muephy, 1969)等学者的研究中得以延续。 他们的研究进一步论证了阿赫得夫的结论,并分析出了银行规模效率 的来源,即高度专业化的劳动力分工。以哈姆佛雷(Humpheir, 1981) 为代

29、表的一些学者,从银行制度入手,运用超对数函数模型,得出总 分支行制度较之单一银行制度其规模效应更为明显。目前对于兼并对 银行绩效的影响这一问题学界尚未达成共识。自 20世纪 80年代中期 起,经济学界开始研究内部资源配置和银行管理之间的关系。在研究 过程中常采用多用数据包络分析法 (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和随机前沿分析法(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approach 一 SFA)等分析方法。 DEA 是非参数方法, SFA 是参数方法,两者相比, 前者的优点是不需具体函数,从而避免因生产函数的错误而引起问 题。而 ft 研究

30、结果而言,关于技术进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两者结论大 致吻合。技术进步是由经验、知识的增加和技术创新引起的 ( Hunter and Timme, 1986) ; Athanasios G Noulas (1997),Herwig Langohr (1998), Jose Mpastor (1999)均讨论技术进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在研究过程中他们依然采用了实证分析方法。随着传统财务分析方法 的变革,西方学术界逐渐将非财务指标引入到银行绩效分 析的研究。 Stewart 首先将经济增加值 ( EVA)衡量经营绩效; Jeffreg 提出用修 正的经济增加值 (REVA)来分析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

31、 1 就确定盈利能力的衡量指标而言,国外学者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市场结构、银行效率对银行利润率、净利息收益率 等绩效的影响。 Smirlock.M(1985)曾以美国 2700 家银行为研究对象 探讨利润率与市场结构的关系,他的研究结果显示,市场占有率对于 银行利润率具有正相关关系且有明显影响。由于市场份额只能反映市 场结构因素其并没有考虑银行本身效率的影响 , Berger 1995 考察了 80 年代美国银行资本与银行收益之间的因果关系,结论表明两者之 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资本增加时会促使银行收益增加,相反则银 行收益会减少。此外,该分析中还涉及到其他变量,如市场结构、银

32、 行资产结构、经营成本等变量对银行盈利的影响 。 Argbazo 1997运 用美国 1989-1993年银行年度数据分析银行净利息收益率,经验分 析结果表明,非生息准备产的机会成本、基本资产 /总资产、有效 1刘洁,中国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绩效差异的实证分析,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学位论文全文 数据库 资产 /总资产与银行净利息收益率有显著的正相关,流动资产 /总负债 与银行净利息收益率负相关。 :Maudos. J 1998 运用随机前沿成本法测 度的效率值分析了西班牙银行业市场结构与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效 率是决定银行利润率的主要因素,市场力量也同时影响利润率,证实 了有效率的企业具有高级管理

33、技术或生产技术,从而降低了成本,获 得 较 高 的 利 润 , 相 应也 占 有 较 大 的 市 场 分 额 。 Demirguc-kunt&Huizinga 1998 运用 1988-1995 年间 80.个国家 的银 行数据考察了金融发展与银行绩效的关系,分析以银行资产利润率和 银行净利息收益率为被解释变量,银行特征变量、宏观条件变量、银 行税金、存款保险、金融结构法律和制度指标为解释变量,研究表明 贷款 /总资产、支出成本 /总资产、短期实际利率、银行资产规模、通 货膨胀率、直接融资的发展对银行利润率有正面影响,非生息资产/ 总资产与银行净利息收益率负相关,产出增长率对银行几乎没有影 响

34、 。Abreu Margarida.&Victor Mendes (2002)以 1986-1999 年期间葡 萄牙、西班牙、法国、德 国、欧洲四国银行数据为样本,研究商业银 行盈利能力的决定因素,其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者权益 /资产、贷款 / 资产、市场占有率、通货膨胀率及失业率与银行的资产净利率呈显著 的相关关系。 2 1.2.2 国内文献 诸多学者使用不同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商业银行的盈利 水平及发展能力。师萍 ( 2000)利用沃尔比重法对我国企业盈利能力 进行了分析,建议用改进的沃尔比重法灵活处理指标变化,使用简便。 在对企业进行经营业绩评价时,运用了静态和动态两类指标,静态指

35、标包括销售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资本收益率、每股盈余、流动比 率、资产负债 率、投资 .回报率、劳动生产率、生产事故减少率等。动 态指标包括销售收入增长率、职工工资增长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利 润增长率、主要产品质量提高率、市场占有率、存货周转率。注重运 用行业平均水平作为标准值。将这些数值作为标准值,与样本企业数 2彭纪,中国商业银行盈利分析,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值相比较,可以发现不足、明确差距,有较汰的说服力。 3 孙文合 (2005)利用杜邦模型对我国商业银行财务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指 出与商业化程度高、公司治理结构优以及经营创新能力强的股份制商 业银行相比较,无论是在总体

36、上还是在结构上,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 业绩都存在着诸多不如意之处,缺乏良好的盈利模和金融创新,面 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综合竞争能力远不如股份制商业银行。只有按 照 “ 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 的原则,对国有商 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造,卸下其背负的大量不良资产的包袱,国有商 业银行才能够真正从企业的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出发,提高自身 整体经营水平,以国际化、现代化的标准规范资产运营机制,并不断增 强自身的综合竞争 能力。 4方芳 ( 2005)利用网络分析法评价了商业 银行的盈利能力,并从制度和组纟只结构的角度对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进行了理论分析。指出制度安排是保障商业银行盈利

37、能力提升的条 件,是基础要素,它对组织要素和内部经营管理起着激励与约束双重 作用;组织架构则是商业银行的载体或媒介,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制度 要素的制约,是决定盈利能力的中间层次的因素,是商业银行盈利能 力得以提升的依托要素,它对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整个商业银行的 盈利能力起着关键的转化作用;而内部的经营管理则是影响盈利能力 的核心要素,它寓于组织架构之 中,在其协调及有效配置之下,对商 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起着根本的推动作用。上述三个方面有机地结合在 一起,体现着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水平。肖天兵 ( 2009)利用 SPSS 软件使用因子分析法评价中外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差距。看到中外商 业银行在盈利能

38、力方面的较大差距,不仅体现在盈利能力的绝对水平 上,还体现在盈利的趋势方面。从反映银行规模盈利能力的因子分析 指出,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相比,我国股份制银行的资本资产总量比 较低,因此创造的净利润、净利息收入也比较少。但是与我国股份制 3师萍,曾艳玲,张炳臣,一种简便实用的经营业绩评价方法 一 沃尔比重法的应用和改进 , 中国软科学, 2000 年 2 月 4.孙文合,田岗,李华,基于商业银行 “ 三性 ” 、杜邦模型和 CAMEL 体系的业绩评价, 审计与经济研究, 2005 年 7 月 商业银行及国外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人均盈利能力很 t 低。从反映银行资本资产盈利能力的因子分析

39、指出,国外一些著名商 业银行和我国大部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资本收益率与资产收益率较 高,资本资产的盈利能力比较高,而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资产总 量虽然很高,但其资本资产质量低下,盈利能力比较低。从反映银行 潜在能力的因子分析指出,与一些国外著名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 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与营业净利率较低,其单位营业收入创造的盈利 能力低下,潜在竞争能力比较弱。管晓宇 ( 2009)通过熵值法对样本 指标值权重进行无量纲化,客观评价国内上市银行的综合盈利能力。 采用了全国性商业银行的两类样本:上市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 银行。认为银行盈利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效率为中心,兼顾初始投 入、资产的使用效率以及过去的经营情况等多方面,所构建的综合评 价指标体系包括 10 项指标:资产收益率、费用利润率、非生息资产 率、不良贷款率、资产使用率、人均创利率、净非利息经营收益率、 净利差率、存贷比率以及税后利润平均增长率。这些主要指标也是 本文所采用的,并根据目前股份制商业银行绩效考核的实际状况进行 了相应调整和增减。 1.2. 3 文献评价 国外已有的文献多立足于宏观经济与微观企业间的联系来研究 商业银行经营指标与外部环境的相关性。从明确的时间段、具体的国 家和地域,评价国家经济结构和政府政策对整体银行业的影响;从经 营绩效的角度分析影响银行盈利能力的主要因素。大多采取实证分析 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