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常见的误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刍议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常见的误区.doc(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刍议体育教学中合作学习常见的误区绍兴市稽山小学 王银富 【内容摘要】 合作学习被誉为“近十几年来最成功和最重要的教学改革”, 实现了课堂教学体系的全面转变,并成为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一面大力张扬的旗帜,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己成为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近几年越发得到许多同行的追捧与专宠时,但是在所谓的“合作学习”的教学中却存在不少“误区”。【关键词】 合作学习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不少教师把“合作学习”的理念贯彻到教学活动中,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然而相当多的课堂上,合作学习方式的实施演变成了对课堂教学行为改变的追求,小组合作学习只有其“形”,而无其“实”,存在“生搬硬套”、“穿新鞋走老路”的
2、现象,使合作学习明显走进了误区。一、小组组建:随意化现象描述1 体育教师通过简单的报数方法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练习或比赛。这是体育教学中合作小组组建“随意化”的典型例子,在实际体育教学中亦是随处可见。其实教师应认真了解学生的共同特点和个别差异,综合考虑全班每个学生的体能和体质的因素,主要如“跑、跳、投”等各种能力,同时考虑到男女生的性别和个性差异, 将学生编组进行教学。为什么要这样编组呢?其实合作学习中小组组建有个原则: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就是同一小组尽量包容不同特点(长处)的学生,而各组间又大致均衡。这样编组由于“同组异质”则更利于同组个体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由于“异组同质”又利于教师
3、用教学策略加以调控。所以,可以这么说,凡是小组组建如此随意化的教师其实是根本没有吃透“合作学习”的要义,或者表明他们是把“随机”演绎成了“随意”,以此来偷掉教师备课中很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当然,也有教师错把“分层教学”当作“合作学习”,如果我们用小组组建原则来考量,会发现“分层教学”建组原则却是:同组同质、异组异质;教学过程为:同步教,异步学。这与合作学习的教学特征相比较,实是大相径庭的事。二、对待差异:模糊化现象描述2 即使在新课改几年后的今天,我们还是不能否认身体素质好的学生依然是我们体育课中最吃香的,最出风头的,而学困生依旧是最弱势的群体。不光如此,眼下课堂中还出现了“沉默的中间层”。在课
4、堂中经常出现“优秀生”在组内合作学习时滔滔不绝小组汇报时讲个没完,而“学困生”要么只顾自己忙自己的,“中间层”要么睁大眼睛看。所谓个体差异,只是指个体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又不同于他人的特点。体育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将差异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和建设性力量,承认差异存在的合理性;其次,教师根据不同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需要,善于利用个体差异进行合作学习,以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标达成要求。而在体育教学实际操作中正如“现象2”所描述的,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认识表现出模糊化倾向,在教学实施中面对丰富的差异资源“不作为”或“没有作为”。这里可以举一个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关注差异善用差异的范例,可供我
5、们借鉴,让我们进行深度思考。【案例1】这是德国一堂以“身体造型练习”为内容的合作学习的研究课:教师组建合作小组,每小组四人。各小组明确任务后,开始讨论,分配角色,如力量大的同学在下面作支撑点;有特长的同学(会劈叉、倒立)作为亮点摆在前面。同学们一起想方案,然后进行尝试,不满意就再想尝试;一个造型成功了,再创造新的造型,最后选择最美的造型进行展示。比如有一组,两个学生脚相对并抬高,第三位学生团身躺在下面,第四位同学观察造型,第三位学生躺在下面变换了四个方位,才选出满意的造型;还有一组,一个女生跪撑,其他学生踩在她的腰上摆造型,变换了好多造型。德国的这堂课内容虽然简单,但是我感觉这堂课的高明之处就
6、是教师对待差异决不含糊,善于利用学生个体差异引导他们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身体素质,而且是全方位的。三、对话互动:形式化现象描述3:有些体育教师上课开始便布置合作学习任务。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或退至队伍边上耐心等待,或如蜻蜓点水般在各学习小组间“巡回指导”。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开始依次听取各组的汇报,汇报完毕,课堂教学活动便宣告结束。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可有可无,合作学习处于种缺乏监控与指导的自由放任状态,师生对话互动弱化了,生生对话也是为了应付,合作学习徒具形式。合作学习是学生的一种学习方式,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根据课堂生成态
7、势加强引导、指点、调控,以使课堂对话向纵深发展、构建立体化课堂互动。叶澜教授说:教学过程是师生、生生积极有效互动的动态生成过程。具体教学实际中,体育教师必须要加强五个指导:1指导小组成员向同伴提问(达到激活思维的目的);2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学会彼此尊重);3指导小组成员辅导同伴(培养学生的协同意识);4指导小组成员学会相互交流,共同探究问题(着力合作意识和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5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协调组员间的分歧,归纳组员观点(共享合作成果)。“案例1”中的合作学习小组是比较成熟的小组,这离不开教师的指导、点拔、调控等努力与付出。而“同学们一起想方案,然后进行尝试,不满意就再想尝试
8、;一个造型成功了,再创造新的造型,最后选择最美的造型进行展示”这一过程也包含了组员之间的“提问、倾听、协作、交流、探究、归纳”等元素在内。很明显,“案例1”从合作学习的过程来看是非常成功的,因为这是一个充满对话、互动而蕴含魅力的过程!四、过程评估:缺失化现象描述4:教师在安排学生“通过障碍”接力跑游戏中,先让小组进行讨论,并用规定的器材布置障碍,然后教师发令,小组进行比赛。同学们奋力拼搏,不怕困难,最先通过终点的小组欢呼雀跃,兴高采烈,得第一名的小组自然得到了老师的表扬。在比赛中,有几个同学在碰倒了障碍后又返回摆好障碍,结果落在后面,还有的同学主动跑过去帮忙放置障碍,教师对此却不闻不问。有些体
9、育教师没有真正理解评价目的,只重结果不重过程;把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完成练习的次数及密度作为衡量学生的合作学习是否成功的标准。这样的评价违背了合作学习的宗旨,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思维发展。体育教师应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而更应关注的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和方法,通过评价使师生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美国合作学习专家尼戴维森提出了合作七要点,首要的就是“小组完成讨论、解决难题”,这正是强调了合作过程的重要性。在“现象描述4”中,对力争上游、争取第一的精神固然要给予表扬,然而能对障碍设置的科学合理性提出质疑的更应肯定,如果在比赛中同学之间表现出来的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品德也进
10、行一番评价的话,那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集体的那份凝聚力将会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必将增强合作的有效性。五、情感培育:简单化现象描述5 在体育教育合作学习中,教师重“技”轻“情”情况经常发生:教师对合作小组中的学困生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呵护;或者感觉到小组成员对学困生流露出歧视、嘲讽、讨厌等不良情绪时,教师不作出积极干预和教育引导;教师本身的言语、动作缺乏亲和力,缺少培育情感的温情有的学者甚至尖刻而悲观地指出:合作学习应以人际关系发展为纽带,过程以情感的培育为基调,而现在有的合作学习课,教师却是“反情感”一派,结果导致合作学习从情感目标来考量基本无效,而体育变成“有体无育”!现代教育学专家特金在谈情感教
11、育时说:“任何途径都要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要使学生的学习态度染上情感的色彩,要引起学生的感受。因为不考虑学生的情感因素,固然也能使他们学到知识和技巧,但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不可能使他们始终如一的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所以体育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思想变化,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情绪、兴趣、注意力等心理活动和思想问题,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合理安排生理、心理负荷;采用适当的教学手段,情智交融,提高体育学习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将使学生获益久远。同时,教师必须认真学习,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充分挖掘课标及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在制定教学内容的同
12、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情感教育目标,并在教育教学中尽力寻找,发现知识、技能与情感教育的结合部。下面这个教学案例或许可以让我们知道什么叫“大道无痕”,什么叫“育人于无形” ,同时我们可以久久回味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的话“孩子们求学的欲望是由教师激发出来的,假如他们是温和的,是循循善诱的,不用粗鲁的办法去使学生疏远他们,而用仁慈的感情与言语去吸引他们;假如他们和善地对待他们的学生,他们就容易得到学生的好感,学生就宁愿进学校而不愿停留在家里了” 。【案例2】老师说:“我们要低着头看天。”(学生为难了:这低着头怎么看天呢?)老师说:“你们自己想想办法,怎么能低着头看天?”于是学生们纷纷尝试,不一会,有一个学
13、生找到了方法,于是其他同学纷纷模仿,大家都趴在地上从两腿之间看天。(此时,看课的老师全明白了,其实,老师已经在游戏中让学生自己做出“前滚翻”预备动作。)老师又说,我们再做第二个游戏。老师:“游戏是看谁坐得快。”老师叫一个学生和他比赛。两人站垫子后面,发出口令后看谁先坐在垫子上,结果学生是跑到垫子上坐下,而老师是做了个前滚翻坐下,当然是老师快。老师怕学生不服气,又做了一遍,结果还是一样。做完两个游戏后,老师说:“我们现在把两个游戏一块做一遍,先看天,再做看谁坐得快。”学生在两个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前滚翻后,老师才告诉学生们,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动作,叫做“前滚翻”。六、终结评价:功利化现象描述6
14、长期以来,我们体育教师总强调竞争忽视合作,即使在合作学习中,还有不少老师简单地把“你赢我输”理解为合作学习的最终目标,结果是导致了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终结评价十分“功利化”。合作学习通过将常模参照评价改为标准参照评价,合作学习使得整个形成性评价的重心落在如何推动每一个人都努力达标上,而不是热衷分数排名。由于小组成绩是大家共同努力得到的,所以小组学习从本质上不是个人单干,在终结评价上也不是“你赢我输”的排他性竞争,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终结评价时不能老眼光去看问题,更应注重评价的去“功利化”。【案例3】教师先和学生一起分析游戏内容:操场是一片海洋,对折海绵垫是一座“孤岛”,要生存,就必须站在岛上。但大家
15、不能为了自己的生存而把别人拉下水。小组成员要团结协作,让每个人都能爬上“孤岛”、得以“生存”。教师发出口令,四个小组开始行动,教师巡回察看,重点指导第三小组。在上岛的过程中不断有人落水并不断被救起。五分钟后,教师发出停止口令,看到四个小组的情形是:第一组学生由一个身材高大健壮的同学做大树,双手叉腰,其他学生站在他的周围,用手拉住“大树”的腰或是手臂。他们一只脚踩在垫上,另一只脚悬空;第二组学生手挽手围成一圈,脚踩垫上,身体向外倾斜,在努力保持平衡;第三组学生在“叠罗汉”,胖的在下面,瘦的在上面,很吃力地在保持平衡;第四组学生比较没有章法,他们你拉我、我拽你的乱做一团,还有几只脚站在操场上。接着
16、教师表扬了第一、二小组的创意以及表现出的合作意识,对第三小组的努力也作出了充分的肯定;对第四小组缺少组织、缺少方法而盲动、自私的行为恰如其分作了自己的点评,然后请其他组的同学帮助第四小组出主意想办法,老师指导小组重点人员如何做好组织工作,大家合力为一个小组“开小灶”从“案例3”中,教师通过终结评价,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合作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习惯,它需要的是学习的方法和技巧,需要的是团队之间的竞争与配合,更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关爱。而盲动没有秩序、自私缺乏关爱才是危难来临时对生命与健康最大的威胁。 在合作学习中,只有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具体解决合作学习操作技术问题,让学生在平时教学中不断学会合作的方法、技巧,不断习得合作的能力与习惯,才能培育学生良好的健康的思想,才能最后指向对生命与健康的珍视。参考文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任长松著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走进课堂: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案例与评析季浏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合作学习设计盛群力,郑淑贞著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体育教学2006年第2期,新课标背景下体育教学如何走出“合作学习”的误区体育教学2008年第期,德国体育课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