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冯骥才选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现代文阅读训练——冯骥才选文.doc(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语文一轮阅读训练冯骥才选文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四十八样冯骥才天津人灵,把药材弄到糖里,好吃又治病,这糖叫作药糖。天津百姓心里边想的就是生活,好吃好喝好玩和有乐子的事都喜欢,还爱看绝活,这卖药糖的本事就五花八门了。有说段子的,有说快板的,有变戏法的,有献演武功杂耍车技打弹弓子的,连吆喝起来都有腔有调一套一套。鼓楼前有个卖药糖的叫俞六,宝坻县人,脑瓜好使,两只手特别能干。他和别人不一样,他的功夫不在“卖”上,都在“糖”里边。他在家门口摆摊卖药糖,就在一个桌上摆几排长长的带木框的玻璃盒子,每格里边一种糖。俞六卖药糖不说不唱不吆喝,可是他的糖好色艳,味厚,有模有样,味道各异。不单有各种药材,还
2、把好吃的水果也掺和进去,(1)比方鸭梨、桃子、李子、柿子、酸枣、西瓜等等。(2)他的药糖样儿最多、最全,总共四十八样,可是只摆在自家门口,这城里城外能有几个人知道?一提天津卫卖药糖的,瞧不见俞六的影子。他的一个街坊刘二爷是位老到的人,读过书没当过官,一天碰到俞六便说:“你会做糖却不会卖糖。你不是本地人不知道,天津人认绝活,服绝活。”(3)俞六说:“可这绝活哪找去?刘二爷。”(4)“没处找。”刘二爷说,“绝活一是琢磨出来的,二是练出来的。”“咋学咋练?”俞六还没全明白。刘二爷笑道:“要我说,琢磨你就得琢磨使嘛新鲜玩意儿把你这四十八样亮出来;练你就得琢磨使嘛法子招人来买。”俞六不是木头疙瘩。这两句
3、话点石成金。没多久,俞六恭恭敬敬把刘二爷请到家中后院,刘二爷立马眼前一亮。院中间放一个挑儿,一根扁担,两个桶柜,柜子上是一圈放药糖的小方盒,每个盒里一种糖。盒上边有个盖儿,带合页,可以掀;这一圈小盒总共二十四个,两个桶柜正好四十八样。桶柜的捯饬前所未见。提梁上边各雕一个龙头,龙面相向,横梁正中一个锃亮的金珠,这叫二龙戏珠。龙头上还伸出两根弹簧,拴着红绒球,为的是挑起来一走,绒球就随着脚步一颠一颤。桶柜漆得油黑锃亮,上边使金漆写着“俞家药糖,四十八样”八个大字。每个糖盒的玻璃盖上还全用红漆写上糖名,玻璃盖下的药糖五颜六色。这样的药糖柜在街上一晃,保管全震!刘二爷看得高兴,夸赞道:“好赛从宫里挑出
4、来的。”跟着俞六演了一手“卖糖”把式。他左手拿个纸兜,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捏个小铜勺,上去,绕着两个桶柜各转一圈,顺手用右手的无名指一挑盒盖,小铜勺就从盒里舀出一块糖到纸兜里;挑盒盖麻利无比,舀药糖灵巧至极,比得上变戏法。单看这“卖法”,不吃糖,花点钱也值了。刘二爷高兴地说:“行了,你可以出山了,四十八样要成名了。”第二天,俞六挑这挑子走出家门,城里城外,河东水西,宫南宫北,九个租界一转,立时名满津门。他还制了一身好行头,青裤白褂,皂鞋净袜;他挑着这对天下独有的花桶,一走一颤行在街头,还有洋人拿照相盒子给他照相呢。可俞六没神气多久,就听说河东出现一个担挑卖药糖的,也用两个龙头漆桶,也叫“四十八样
5、”。这一来,他的四十八样可就算不上独门绝技了。他心里发急,去找刘二爷请教。刘二爷说:“你不学人,可挡不住别人学你,你得叫人想学学不去,那才叫绝活。”三个月后俞六亮出一个新把式,叫“走八字”。他从一个桶左面绕过去,再从另一个桶右面绕回来,桶和人位置一变,两只手的家伙跟手就换。这一改,走八字,两手换“活儿”,把式出了花样,别忘了还能吃到他俞六四十八样色鲜味正的药糖呢!这点钱谁不想花?可不久,听说又有人开始练这走八字的把式了。俞六憋了几个晚上,再想出一招,就在每个桶中间加几个糖盒,里边全是半块的糖。他想在四十八样外再奉送半块,这半块由买主自选,人家要哪样,他就上去一掀一舀取出哪样。他拿着这个新主意去
6、请教刘二爷。刘二爷听了笑哈哈,说道:“你这法子早晚还得给人学去。我送你一个法子吧。”说完,给他用纸写了几句词,递给俞六说:“你也不用唱,只要背下来,走着八字时把它踩着点儿念出来就行了。”俞六一看,是六句:天津药糖家家好四十八样数第一一色一味块块香再饶半块随您意俞家能耐不传女谁我儿子谁学艺俞六不是天津人,不懂天津人这几句嘎话里的厉害。他心里有点疑惑。刘二爷看了出来,说:“放心去用,不会再有人敢招你了。”俞六说:“您开头就帮我,已经多回了。这次成了,我管您一辈子药糖。”第二天俞六卖糖走八字时,便把刘二爷这六句念一遍,一回生,二回熟,熟能生巧,渐渐跟上步点,走起来挺好看。买糖的人、围观的人听了都笑,
7、有人说:“听你这几句,再没人敢偷艺了。”自今而后,果然再没有人学他。他感激刘二爷,天天给刘二爷送糖,一天六块,一天换一样,八天一轮,正好四十八样。多少年来一直送下去。俞六有妻无子,他的手艺绝活后继无人。可到他死后,刘二爷还活着,人说刘二爷长寿,就是因为长年吃俞六的药糖。(选自俗世奇人,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点符号运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1) B(2) C(3) D(4)1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 本文人物鲜活,故事生动,生活气息浓郁,体现了作家对于保持民族文化传统和民间特色的自觉追求。B. 小说采用多种表现手法来
8、刻画人物。既运用动作、语言、心理等描写手法正面直接塑造人物形象,又注重人物之间的映衬烘托。C. “他的功夫不在卖上,都在糖里边”,指的是俞六做生意不花心思、不玩花架子,只求糖好,他一直恪守这样的从商之道。D. 小说的结尾既有手艺绝活无法传承的遗憾,也体现了俞六药糖在百姓中的影响,具有曲终人不散的效果。12. 刘二爷的六句嘎话把俞六的绝活立住了,其厉害之处在于一箭双雕,请简要分析。(4分)13. 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刘二爷的形象特点。(6分)14. 小说占用大量篇幅描写桶柜的样式和“卖糖”把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分)答案:10.D (A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B“最多、最全”,“顿号
9、”改为“逗号”,并列词语作谓语时,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C“可这绝活哪找去”后面的“问号”改为“逗号”,“刘二爷”后面的“句号”改为“问号”,倒装问,问号仍然放在句末。)11.C (“不花心思”错,“糖好”也要花心思,“他一直恪守这样的从商之道”错,后来是不断变通,把心思也花在“卖糖”上,才取得了成功)12(一点2分)宣扬了自家药糖的好处,介绍了买糖有“添头”的促销手段打趣逗笑,暗含着骂人,堵住了同行偷艺模仿的路13(1)处事老到:善于 “点石成金”,指点余六会做糖更要会卖糖,要有自己的绝活,才能在天津立住脚。(2)机智幽默:俞六被人模仿无计可施, 刘二爷仅送他六句“嘎话”就解决了问题。(3)乐
10、于助人:一次次帮助余六让他走出困境。(每点2分)14.(1)人物上,桶柜的样式和“卖糖”把式是俞六经过仔细琢磨并勤加练习后的结果,详写这部分内容可以突出俞六肯动脑筋、踏实肯干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2分)(2)情节上,照应小说开头,天津人爱看绝活,与众不同的桶柜和“卖糖”手法就是俞六的绝活,也为下文写他名满津门,同行纷纷效仿等情节做了铺垫。(2分)(3)主题上,赞美民间传统手工艺人匠心独运、不断创新的精神。(2分)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认牙冯骥才治牙的华大夫,医术可谓顶天了。您朝他一张嘴,不用说哪个牙疼、哪个牙酸、哪个牙活动,他往里瞅一眼全知道。他能把真牙修理得赛假牙
11、一样漂亮,也能把假牙做得赛真牙一样得用。他哪来的这么大的能耐,费猜!华大夫人善、正派、规矩,可有个毛病,便是记性差,记不住人,见过就忘,忘得干干净净。您昨天刚去他的诊所瞧虫子牙,今儿在街头碰上,一打招呼,他不认得您了,您恼不恼?要说他眼神差,他从不戴镜子,可为嘛记性这么差?也是费猜!后来,华大夫出了一件事,把这两个费猜的问题全解开了。一天下晌,巡捕房来了两位便衣侦探,进门就问,今儿上午有没有一个黑脸汉子到诊所来?长相是络腮胡子,肿眼泡儿,挨着右嘴角一颗大黑痣。华大夫摇摇头说:“记不得了。”侦探问:“您一上午看几号?”华大夫回答:“半天只看六号。”侦探说:“这就奇了!总共一上午才六个人,怎么会记
12、不住?再说这人的长相,就是在大街上扫一眼,保管也会记一年。告明白你吧,这人上个月在估衣街持枪抢了一家首饰店,是通缉的要犯,您不说,难道跟他有瓜葛?”华大夫平时没脾气,一听这话登时火起,“啪!”一拍桌子,拔牙的钳子在桌面上蹦得老高。他说:“我华家三代行医,治病救人,从不做违背良心的事。记不得就是记不得!我也明白告诉你们,那祸害人的家伙要给我瞧见,甭你们来找我,我找你们去!”两位侦探见牙医动怒,龇着白牙,露着牙花,不像装假。他们迟疑片刻,扭身走了。天冷了的一天,华大夫真的急慌慌跑到巡捕房来。跑得太急,大褂都裂了。他说那抢首饰店的家伙正在开封道上的“一壶春酒楼”喝酒呢!巡捕闻知马上赶去,居然把这黑脸
13、巨匪捉拿归案了。侦探说:“华大夫,您怎么认出他来的?”华大夫说:“当时我也在一壶春吃饭,看见这家伙正跟人喝酒。我先认出他嘴角那颗黑痣,这长相是你们告诉我的,可我还不敢断定就是他,天下不会只有一个嘴角长痣的,万万不能弄错!但等到他咧嘴一笑,露出那颗虎牙,这牙我给他看过,记得,没错!我便赶紧报信来了!”侦探说:“我还是不明白,怎么一看牙就认出来了呢?”华大夫哈哈大笑,说:“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侦探听罢,惊奇不已。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监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始两段,写了华大夫两方面令人“费猜”的事,一是医术高超,一是不记人。使人物形象带上传奇色彩
14、,也为后面故事情节的开展作好铺垫。B华大夫对两个侦探大动肝火,甚至拍桌子,把拔牙的钳子拍得蹦起老高,可见他是个脾气暴躁的人。C华大夫平时不记人,却牢牢记住了抢首饰罪犯的长相特征,可见他对犯罪分子的愤恨,体现了他的正义感。D文章在塑造华大夫这个人物形象时,主要是用了对话描写、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同时运用了对比手法,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5试概括华大夫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6分)6文章结尾处,华大夫说“我是治牙的呀,我不认识人,可认识牙呀!”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6分)答案:4B(B“脾气暴躁的人”错误;此处是因为侦探怀疑“您不说,难道跟他有瓜葛”才使他生气,从文中其他地方看不出他脾气暴躁。)5他只记得牙齿不记得人,一心只扑在牙齿上,可见他做事专注,医术精湛;他从来不做违背良心的事,医德高尚,为人正直;他特意记住了抢首饰的盗匪特征,跑去告诉巡捕房的人,可见它富有责任心和正义感。6突出华大夫的性格特征:认得牙而不认得人,可见他做事专注;照应前文“华大夫出了一件事,把这两个费猜的问题全解开了”,人们自此才知道,华大夫之所以不记得人的长相,是因为他一门心思全在牙上,因而医术精湛;体现文章主旨,人只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就能把事情做到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