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1 .doc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1774142 上传时间:2022-09-13 格式:DOC 页数:80 大小:3.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1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1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1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年中考语文真题分类汇编11 .doc(8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19.现代文阅读:说明文一、(7分)(2016河北)姓氏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的姓氏,一般认为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相互区剐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说文解字云:“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从女从生。”“感天而生”就是知母而不知父的意思。如传说中的商族祖先契,是其母简狄吞玄鸟之卵有孕而生;周族祖先后稷,是其母姜塬踩了天帝的脚印感孕而生。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母系社会的婚姻状况。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他们的姓都带女字旁,如炎帝姜姓,黄帝姬姓,虞舜姚姓等。“氏”的产生比“姓”要晚一些,这是因为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繁衍,同一母

2、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往不同的地万居住和生活,每一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一个氏族分成多少个支族,就有多少个氏。因此可以说,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这就是姓与氏最初的根本区别。 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除了保留原有的区别外,其功能又有了新的变化。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得来的,这时的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标志。贵者有氏,贱者无氏。这时的贵族都是男子,所以男子有氏。如果他的封邑、官职或居住地发生变化,他的氏也就跟着变化。如商鞅原为卫国公族,可称“卫鞋”;后来他被封于商,故又称“商鞅”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男子称氏以别贵

3、贱”至于女子,她们在家只能按孟、仲、叔、季等排行相称。另外,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同姓不婚”的制度,因此,女子在出嫁时都要用姓标明血统,而在姓之前冠以孟、仲、叔、季等排行。女子出嫁后,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出嫁前的本国国名;如果所嫁之人为国君,则也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所嫁国的国名。周代的晋鲁两固不能通婚,因为都姓姬;但秦晋两国却可以世代通婚,因为秦国姓嬴,成语“秦晋之好因此成为婚姻的代用词。这就是史书所说的“女子称姓以别婚姻”。 大约在泰汉时代,姓与氏混合为一。这表明在进入封建的大一统社会以后,姓与氏已经没有区别了。1.“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他们的姓都带女字旁”,这说明了什么?2.结合选文内容

4、,说说“秦晋之好”能够成为婚姻代用词的原因。3.选文是如何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姓氏的产生与发展”的?请简要说明。答案:1.示例一:中国的“姓”,一般认为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示例二:母系氏族社会,“姓”代表母系血统;示例三:母系氏族社会,“姓”是按母系血缘来区分的。(意思对即可)2.示例一: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同性不婚”的制度,秦国姓嬴,晋国姓姬,秦晋两国可以世代通婚,因此成语“秦晋之好”成为婚姻的带用词。示例二:秦国姓嬴,晋国姓姬,秦晋两国可以世代通婚,因此成语“秦晋之好”成为婚姻的带用词。(意思对即可)3.先介绍母系氏族社会姓氏的产生与区别;再介绍夏、商、周三代姓氏功能的新变化;最后介绍

5、大约在秦汉时代姓与氏混合为一的情况(答出一方面给1分,意思对即可)【点评】信息筛选题答题技巧:解答这种信息筛选与整合题,通常的做法是:提取综合,重组输出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1)从文中准确而迅速地捕捉、筛选、提取出所需的信息;(2)合理地概括信息;(3)按照一定的要求加工信息。【分析】这篇文章首先介绍了母系氏族社会姓与氏的产生和最初的根本区别,然后介绍了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除了保留原有的区别外,功能有了新的变化,最后指出大约在泰汉时代,姓与氏混合为一。【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结合第一段内容,可知本段说明中心是“中国的姓氏,一般认为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2.本题

6、考查的是说明内容的理解,找到相关段落是第二段,然后根据“成语秦晋之好因此成为婚姻的代用词”可知原因去上文寻找,“另外,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同姓不婚的制度,因此,女子在出嫁时都要用姓标明血统,而在姓之前冠以孟、仲、叔、季等排行。女子出嫁后,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出嫁前的本国国名;如果所嫁之人为国君,则也可以在自己的姓前冠以所嫁国的国名周代的晋鲁两固不能通婚,因为都姓姬;但秦晋两国却可以世代通婚,因为秦国姓嬴”中提取相关关键信息,概括解答即可。3.本题考查的是说明顺序,理解说明内容,梳理层次关系,并结合内容加以分析即可这篇文章首先介绍了母系氏族社会姓与氏最初的根本区别,然后介绍了进入夏、商、周三

7、代,姓氏除了保留原有的区别外,其功能又有了新的变化,最后指出大约在泰汉时代,姓与氏混合为一据此即可解答。二、(11分)(2016鄂州)阅读下面短文,完成下列各题。假如人生没有磨难贺铭华到过农村的人常发现这样一种农事现象:农民们对刚出土的青苗要进行碾压。开始人们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认为对柔嫩的幼苗采取如此高压手段,似乎近于残酷后来有经验的老农告诉我们,碾压青苗恰恰是为了能让青苗长得更好!刚出土的青苗头重根浅,耐不住风吹雨打,必须施以重压才能扎稳根须,夯实基础根扎得稳,苗才长得壮。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生下来就掉进福堆里,左拥右抱,百般呵护,不经受种种磨砺,不遭受些许苦难,这种环境能培养出栋梁之材

8、吗?显然不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说: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不会进化,社会也不会向前发展。人类长期生活在一顺百顺、无忧无虑的环境中,那么既淘汰不了劣者,也筛选不出强者假如当初就如此,人体的各种功能必将全面退化,最后可能倒退回原始状态真的那样,人类也许现在还同猿猴们称兄道弟,与野兽们同林为伍!假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可能会成为愚不可及的白痴蠢蛋富贵温柔真如同一把无形利剑,它削去了人的铮铮铁骨、坚强意志、奋斗精神和冲天豪气,将猛虎变为猫咪,将雄狮变为绵羊,将雄鹰变为麻雀,将龙种变为跳蚤古语说:“富贵不过三代”,又说“从来纨绔少伟男”。清代八旗子弟的历史悲剧就是明鉴。假

9、如人生没有磨难,人类就会丧失很多优秀品质胆识、进取、意志和坚韧等一串串闪光的字眼便没有任何社会意义,甚至可能会从字典中删除,黯然“下岗”然而,现实中,正是这些千古不朽的社会理念在支撑着人生的框架,在构建着人生的坐标,在书写着人生的底蕴,在指引着人生的航向所以,假如人生没有磨难,其本身就是一种灾难。磨难乃人类的良师它令人振作,催人奋进,教人警醒,激人超越正是磨难本身使人产生了对于环境的种种“适应性”,诱发了人的种种潜智潜能环境需要听力,人便提高了耳朵的听觉功能;环境需要视力,人便提高了眼睛的视觉功能;环境需要思维,人便促使大脑日益聪睿精进。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关于磨难,司

10、马迁曾深有感慨地说:“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此真乃千古良言,历久弥珍!我们甚至还可以将司马迁的名句续写下来:太史公受辱而作史记,杜甫流落乃成三吏三别,吴敬梓落第方有儒林外史,曹雪芹困顿而著红楼梦中国历史上这些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无一不是因作者饱受磨难而成假如当初这些文化先贤没有遭受如此磨难,恐怕人类就不会有这些文化精品出现了!有人说过,人的脸型就是一个“苦”字,天生就该受尽各种苦难此言似乎不谬想想人的一生,在自己的哭声中临世,在亲人的哭声中辞世,中间百十年的生涯,无时无刻不在与艰难、困苦、疾病、灾祸打交道然而正是由于人类历尽磨难而甘之如饴,才将我们

11、的生命演绎得如此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如诗如画,如梦如歌因此,我们对于人生中的各种磨难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我们知道“阳光总在风雨后”“吹尽黄沙始见金”我们向磨难要勇气,要智慧,要韧性,要成功!只要是人生中不可摆脱的磨难,尽管来吧!早些来吧!我们昂首挺胸地站立着!绝不胆怯!绝不屈服!(选自时文选粹第九辑)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请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结构,用“”将文章划分为三个部分3.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文章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第段说“磨难实乃人类文明成果的孵化器、催生剂和奠基石”,请你举一个事例加以论证(不能以文中出现的人物举例)答案:1

12、.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2分,用自己的话概括,意思对亦可)2.(划对一处1分)3.引出论点;是对论点的一个有力证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出两点即可给2分)4.比喻论证;把“富贵温柔”比作“一把无形利剑”,形象生动地论述了富贵温柔对人的危害,从反面有力地证明了论点(论证方法1分,作用2分,意思对即可)5.示例一:举世闻名的贝多芬35岁时双耳完全失聪,但他能战胜人生中的磨难,最终完成了命运英雄月光曲等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示例二:奥斯特洛夫斯基在磨难中留下了旷世巨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2分)【分析】这篇议论文首先用用农事现象谈到人生,引出中心论点“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接着具体阐述了假如人生

13、没有磨难的危害,然后阐述了磨难带给人的好处,最后总结全文,深化论点。【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分析概括议论文的主要观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发表主要的集中的观点中心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开头用农事现象谈到人生,引出中心论点“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2.本题考查的是议论文的结构,这篇议论文首先用用农事现象谈到人生,引出中心论点“磨难是人生最好的礼物”,接着具体阐述了假如人生没有磨难的危害,然后阐述了磨难带给人的好处,最后总结全文,深化论点所以结构是:。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语段的作用,需要

14、从内容和结构方面进行分析,内容上就是记叙或议论了什么,结构上的作用取决于位置,本段在文章开头,所以往往是引出中心论点的作用,因为这段讲述的是农事现象,所以还可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辨析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辨别论证方法,然后根据各种论证方法的答题格式,具体分析,进行解答因为划线句把“富贵温柔”比作“一把无形利剑”,所以是比喻论证,然后结合句子具体内容利用比喻论证作用答题模式解答即可。5.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考查了学生平时积累的能力,按照要求,找出能够体现磨难促进了人的成功的事例,用“人+事”的模式解答即可。【点评】解答论证方法的作用的题目,需要熟练掌握每一种论证方

15、法的具体作用和答题模式。举例论证:举了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证明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道理论证:引用了的名言、格言、俗语等,充分有力地论证了的观点,具有权威性,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比喻论证:将比作,证明了的观点,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通俗易懂;对比论证:将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观点,使论证更加深刻,观点更加鲜明。三、(2016苏州)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4题。 曾有人预言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不是大数据,不是人工智能,而是基因组测序。它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生物的本源,还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对生命进行“改造”。甚至可以说,这项技术影响并改变我们的生老病死。胡萝卜和生菜、芹菜属于植物中的一大类,在中

16、国、欧洲以及东南亚地区的栽培极为广泛。其根部富含胡萝卜素、花青素和多种维生素,质脆味美、营养丰富,是世界各国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的菲利普西蒙和他的研究团队完成了对30余种胡萝卜样品的测序,绘制出了胡萝卜基因组序列草图。这很可能是迄今最完整的蔬菜基因组序列草图。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自然遗传学杂志网站上。菲利普西蒙和他的研究团队使用一根胡萝卜的DNA组装了一个高质量的参照基因组,确认了胡萝卜共有32113个基 因,其中有10530个基因是胡萝卜特有的。而后,他们对包括野生种和栽培种在内的35个不同品种的胡萝卜样品和亚种进行了测序,以此了解胡萝卜的起源和 演化过程。他们还把

17、胡萝卜的基因组序列和其他植物基因组进行了比较,来确认在进化道路上,胡萝卜的祖先究竟是何时与葡萄、猕猴桃以及西红柿“分道扬镳”的。此外,他们在胡萝卜根部发现了一个负责积累维生素A前体的基因,正是这个基因让胡萝卜积累起特别多的-胡萝卜素。研究人员表示,这一研究不仅能够帮助胡萝卜育种者改善胡萝卜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未来还有望让其他作物具备胡萝卜的“特长”,使口味更好,更有营养。 (选自2016年5月12日科技日报,有删减)1.请写山第段中使用的两种说明方法,然后选择其中一种简析其说明效果。(3分)2胡萝卜基因组测序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具有哪些价值?请分项列出。(3分)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选项哪一项有错误

18、?(2分) A下一个改变世界的技术可能是基因组测序,它甚至将影响并改变我们的生老病死。 B胡萝卜栽培广泛、质脆味美、富含营养,是世界各国饮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C胡萝卜有10530个特有基因,这些基因积累了太量的维生素A前体和胡萝卜素。 D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其他农作物也可能具有胡萝卜的“特长”。 答案:1.2.3.四、(2016长沙)说明文阅读(共8分)传统中医里的“五味”食物里的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称为“五味”。食物消化后,酸味为肝胆所吸收,苦味为心脏、小肠所吸收,甜味为脾、胃所吸收,辣味为肺、大肠所吸收,咸味为肾脏、膀胱所吸收。各种不同性质的食物进入人体内后,分别成为身体各器

19、官的营养,所以养分不足或过多都会引起人体内脏器官的疾病。酸味有收敛、固涩的功能。食用酸性的食物可增加身体收缩的功能,可以用于延缓疾病的发作;此外,出汗太多,或排泄频繁,也可以食用酸性的食物来治疗。表症指的是不包括内脏病痛的疾病,如热性的肌肉疼痛、关节炎、流鼻水、鼻塞等,以及慢性的肌肉与关节的麻痹、运动器官的障碍等。辣味的食物有发散的功能,一般表症都以发汗的方式来治疗,所以对于表症的治疗大多食用辣味食物。在人体内循环的有气、血、津液,这是中国医学的称法。气是体内活动力的来源,气停滞称作气滞,气滞会使体内的运行受阻,而发生异常的状态,血可以说是各器官的养分,血液循环阻滞会产生局部性疼痛、静脉瘤等,

20、也会使血液呈暗红色,这种血液阻滞的现象称为血滞(淤血)。津液就是人体内的水分,水滞会导致身体浮肿,胃里发出水声和引起如水的下痢。对于以上种种停滞的症状,若食用辣味食物,便可促进循环畅通,一切恢复到正常的状态。气血不足称做虚症,治疗虚症都用甘草、大枣、蜂蜜、砂糖等。气血不足会使人疲倦,甜食有补充气血的功能,所以人在疲倦时都比较喜欢甜食。甜食能解除肌肉的紧张,使身体柔软,这称做弛缓作用。此外,甜食还能中和有毒性的东西,具有解毒的功能。苦味有排除燥湿的功能。吃进了苦的东西,会令人呕吐,借以排出体内的滞水。另外,苦味的食物还有利尿的作用。咸味有软化硬物及促使下痢的功能。咸的食物能软化体内酸性的硬块,喝

21、盐水能使胃肠内不干净的东西,以下痢的方式排出体外。食盐便是最具代表性的咸味食物。1.通读全文,请说出“辣味”和“甜味”的功能。(4分) 2.请你根据上文有关“五味”的知识,结合下面链接材料,完成后面的食疗建议。(4分)【链接材料】甲先生身体浮肿,胃里发出水声;乙先生气血不足;丙先生受凉,感冒,流鼻水;丁先生易出汗,如厕频繁。食疗建议:(1)建议甲先生多吃 味的食物;(2)建议乙先生多吃 味的食物;(3)建议丙先生多吃 味的食物;(4)建议丁先生多吃 味的食物。答案:1.“辣味”的功能:辣味的食物有发散的功能。可促进循环畅通。“甜味”的功能:甜食能解除肌肉的紧张,使身体柔软,具有弛缓作用。甜食还

22、能中和有毒性的东西,具有解毒的功能。2.(1)辣、(2)甜、(3)苦、(4)酸。五、六、(2016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13分) 瓷板上的中国书画李慧占古陶瓷上出现文字,早在三国时期就开始了。但直到六朝时期,陶瓷上的文字,仍以刻印或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不能称之为陶瓷书法,直到唐代,随着长沙窑以书写的文字来装饰瓷器,陶瓷书法才算真正诞生。陶瓷书法有平面的“瓷板书法”与立体的“瓷器书法”之分。除书法外,用国画技法装饰陶瓷则推动了“瓷板画”的出现,从清中期开始,瓷板画的发展走向了兴盛。由土与火淬炼而成的中国陶瓷,经由笔与墨的浸染,从文化维度上脱胎换骨,从技艺晋身成为艺术。而一贯被誉

23、为“中国美学之灵魂”的中国书画,脱离纸面融入到“冰肌玉骨”的瓷器、瓷板上,亦碰撞生发出新奇别致的情趣。 瓷与纸有诸多类似,又大不相同。同样清白素净的基调,因为材质、料性、技法、成型的不同,书写者与欣赏者都得到不同的体验。陶瓷书画创作之前,书家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需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否则很容易流露粗糙、呆板之相。 以瓷板作书画,纸可以吸墨,瓷板却不能;纸柔软而轻薄,瓷板光洁而厚重。纸上运笔,讲求力度、波势和意韵,故常有“力透纸背”之说;瓷板行书,由于温差导致的窑变,能够让料性发生变化,所有的力度,轻重缓急,提按使转,所有的色相,浓淡枯涩,墨

24、色变幻,赖火之功,会完全“现形”,因而更胜“力透纸背”,而是笔触如刀刻。酣畅淋漓处,纸不可及也,但若没有足够的好料和书写功力,也很容易“现丑”,釉中与釉下的书写,会让你笔行不畅,或浮或木,更遑论韵味,趣味。 好的瓷板书画作品,非手功精湛、经验丰富、悟性超凡又学养丰厚的书画家不能为。民国时期最负盛名的“珠山八友”瓷板画为藏家竟相追逐,绘出的各种山水人物花卉走兽无不光彩传神,栩栩如生,其笔法、墨韵、色彩和同时代的海上画派的作品有异曲同工之妙,又带有浓重的传达个性面貌的文人画色彩。八人的题款,也都是书法精品,色釉交映,凝练浑厚,浸透金石,尽现风流。有藏家细赏之下赞叹,徐仲南手书洒脱秀逸,苍润俊朗;何

25、许人行笔稳健,顿挫变化明显,转折圆浑,字与字之间少连笔,却有绵延直下,一气呵成之势;毕伯涛笔法俊逸秀挺,丰润灵活,有唐寅之气韵晚清“浅绛彩瓷四大家”之一的王凤池,有传世瓷板画作品昌江日对黄山图,画得精致而文气十足,颇得文人山水画之神韵的。瓷板上的题诗写得灵动而呈才情,书法自然俊逸,布局和结字,以及每一笔的书写,都做到了裹藏恰好、肥瘦适宜、疏密得当、简繁有度的程度,给人以一种沉着超逸的视觉美感。 古诗有七绝咏青花瓷之美:“雨过天青云破开,鬼谷下山入梦来。远尘淡墨调烟雨,一见倾心镌画台。”在英文里,“中国”和“瓷器”是同一个单词china。瓷,连接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延续这种优美的传统技艺,更需在

26、其中糅入书心、文心。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文章原标题为远尘淡墨调烟雨,较原文有删改) 【注】淬(cu)铸造刀剑时,把刀剑烧红浸入水中,使之坚韧。遑(hung)论:不必谈及。 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6分) (1)瓷板上的中国书画经历了一个由“三国时期古陶瓷上的文字”、“_”、“_”到“清中期瓷板画的兴盛”的演变过程。(2分) (2)文章介绍“珠山八友”瓷板画是从“画”与“ ”两方面具体说明的,而介绍昌江日对黄山图则从“画”、“ ”与“书法”三方面具

27、体说明的。(2分) (3)文中最能概括瓷板书画特点的语句是“_”。(2分) 2文章第四自然段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分析其作用。(4分) 答案::1(1)六朝时以刻印模印等表现形式存在于陶瓷上的文字、长沙窑以书写的的文字装饰瓷器的陶瓷书法 (2)书法 题诗 (3)瓷板书画,将书画艺术、制瓷艺术及传统文学艺术融为一体,既拓宽了书画艺术的载体,又以不同书体、内容、章法之有机组合,为瓷器脱去“匠气”与“烟火气”,萃取出凝重质朴的魅力。 2四段将瓷板书画和纸上书画作比较。从吸墨程度、材料性质、书写技法三方面比较说明了瓷板书画和纸上书画的不同之处,更加突出了瓷板书画对料性和书写功力的更高的要求。 3

28、(1)创作者必须对胚料的调制和瓷坯的性状有成竹在胸的了解,书写绘画时才能恰到好处地控制运笔的力度、速度和技巧。(2)创作者必须有精湛的手功、丰富的经验、超凡的悟性和丰厚的学养。 【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并且题中标示引号,要求用原句解答。抓住题中的提示信息,梳理文中有关内容,概括填答。【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试题分析:题中已经提示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所示文段中找到比较的两事物,根据文段内容来说明作比较的作用。【考点定位】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9、。七、(2016湖北宜昌)花中君子不争春,千年菊馔益心神。(9分)菊馔之流变 贾祖璋我国以菊入馔(zhun,饭食)的最早记载,是公元前4世纪,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下的名句:“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之后,魏国人钟会有赋,称菊花是神仙之食。晋人傅玄,亦有赋称菊花“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主要是食花。宋代大文豪苏东坡,一年四季都在食菊,他春食菊苗,夏食菊叶,秋食菊花,冬食菊根。我国的菊馔,最早是生嚼,所谓“无物咽清甘,和露嚼野菊。”后来,菊馔的烹制方法才逐渐丰富起来。在林洪的山家清供中,就记有三种食菊的方法,即油煎、煮食和作羹。“春来叶苗洗焯,用油略炒熟,下姜盐作羹,可清心明目

30、,加枸杞尤妙”;“紫茎黄色菊英,以甘草汤少许焯过,候粟饭稍熟同煮,久食可明目延龄”。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亦记有菊花的油煎法和凉拌法。油煎法为:“甘菊花春夏旺苗,嫩头采来以甘草水和山药粉拖苗油焯,其香美佳甚。”凉拌法为:“凡苗采来洗净,滚汤焯起,拌料供食,其色青翠不变如生,且又脆嫩不烂,更多风味。”遵生八笺中还介绍了菊花饼的制法:“黄甘菊去蒂,捣去汁,白糖和匀,印饼。”我国食菊最有名气的地方,是广东中山市。该地历代有60年一度的“菊花会”,相传此俗源于南宋。“菊花会”的内容是赏菊和餐菊。据聂凤乔先生记中山市的“菊花会”盛况云:家家都要采清晨带露的清新菊花瓣,随采随用,以求其鲜。其餐菊名食,是菊

31、花肉与菊花鱼。“菊花肉”的制法是:先将菊瓣加糖煮成糊状晒干成末,再用猪肉条入菊花末腌制三四天,再把腌后的肉入菊花糖浆内煮熟,最后每块肉外面再滚上新鲜带露的菊花瓣。“菊花鱼”的制法是:鱼肉制成丸,将菊瓣滚拌在鱼丸上,入滚汤汆。金色的秋天, 可欣赏多姿的菊花, 可品尝美味的菜馔,真可谓其乐无穷。 节选自贾祖璋科普创作选集 1.阅读自然段,简要说说菊馔的药用价值有哪些?(2分)2.菊花饼的制法为:“黄甘菊去蒂,捣去汁,白糖和匀,印饼。”请问最后一道工序的“印饼”是什么意思?(2分)3.请在第自然段的方框内填充一组恰当的关联词。(1分)4.请在下边读书卡片的横线处设计一个恰当的问题。(2分)问:我国有

32、关以菊入馔的最早记载出自哪里?答:出自屈原的离骚。问:林洪的山家清供主要介绍了哪三种食菊的方法?答:油煎、煮食和作羹。问: 答:菊花饼,菊花肉,菊花鱼。问:本文的段落层次是什么结构?答:“分总”结构。5.积累链接:请默写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向往赏菊的诗句。(2分)答案:花中君子不争春,千年菊馔益心神(9分)1.(2分)通神,清心,明目,延龄(长寿)(四个要点,答对一个得0.5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要求在语段中梳理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2.(2分)用固定的模具压制菊花饼的过程。(“模具、模子”和“压制、印制”两个要点各1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已知词义及生活经验揣摩演绎新义的能力。)3

33、.(1分)既又 或:既还;不仅而且;不但而且;不仅还等。(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关联词的掌握情况。)4.(2分)文中介绍的菊馔名食有哪些?(此题旨在考查学生根据已有答案设计相关问题的逆向思维能力。同时,此题三种名食出处不一的细节设置,旨在考查学生思维及语言的严谨度。)5.(2分)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上下句各1分,每句见错无分。)(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古诗文背诵的掌握情况。)八、(2016山东济宁)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13题。(10分)鱼类也有感情和意识黄岚 郭原毓一直以来,判断动物是否具备人类所拥有的情感时,要看它们能否通过“情感发烧”考验。当鸟类、哺乳动物和某些蜥蜴类物种被放入新环境中时,它

34、们的体温会在短时间里升高12,这是真正的“发烧”,就好像它们在对新环境感染作出回应。这种发烧与生物的情绪变化相关联,原理是受到外部刺激,在此过程中产生了行为和生理上的变化。一些科学家认为,这种“情感发烧”现象仅出现在拥有复杂结构大脑的动物中,此前的研究表明,蟾蜍和鱼不能做出类似反应。而英国斯特林大学的实验给予了鱼类更多选择,得出的结果与传统认知完全相反。研究人员将72条斑马鱼分为两个对照组,第一组斑马鱼没有生存环境的变化,第二组斑马鱼被单独放在一个小网中,网置于水箱内27水温的小格子内事实上,斑马鱼喜欢28的水温。15分钟后,研究人员释放了网中的斑马鱼,使它们可以在水箱内的其他5个格子内自由游

35、动,这5个格子的温度分别从18到35不等。结果他们发现,和对照组斑马鱼相比,这些鱼类会花更长时间待在温度更高的水槽里。而且,在此过程中它们的体温会升高24,这表明它们也存在“情感发烧”。研究人员表示,此项研究结束了一直以来关于鱼类能不能意识到环境变化的关键争论,鱼类也具有情感。然而这一结论发表后,招致了很多反对的声音,科学家们依据不同的判断标准来下结论:认为鱼类没有此能力的科学家指出,鱼类的大脑较小且简单,缺少哺乳动物大脑中负责协调高层次信息处理的大脑皮质。他们认为,鱼类几乎没有学习和记忆能力,只有非常简单的行为技能。根据这一观点,鱼类对新环境变化的“发烧”反应只是一种条件反射。也有许多科学家

36、反对上述观点,他们从另外的角度论证鱼类可能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并列举了一系列论据:虽然鱼类的大脑与哺乳动物的大脑在组织上不尽相同,但是在一些结构上,鱼类大脑也与哺乳动物大脑拥有相同的进化起源,比如负责情感行为的杏仁核和支撑学习能力的海马体。英国斯特林大学的后续试验也证明,如果这些区域受损,鱼类和哺乳动物会出现类似的行为反应。此外,还有一些科学家研究发现,鱼类明显具备学习能力。他们据此认为,这种学习能力能够支撑鱼类的一系列复杂行为。许多种鱼类通过记住意境地图,能够完成极其复杂的导航行为,比如大马哈鱼每年溯游而上的产卵行为;有些鱼类懂得观察和记住潜在对手以往的战斗过程,来掌握战争的主动权

37、;一些鱼类甚至懂得制造和使用工具,比如它们懂得使用砧骨来撬开软体动物的甲壳。 英国斯特林大学研究团队还发现,鱼类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会对有毒刺激物作出反应,当它们接触到有毒刺激物时,体温同样会随之增高。这种行为是心理状态的转变。用于识别意识存在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所谓的“应激性体温过高”或“精神性发热”, 这是一种与人体感染导致的发烧类似的身体反应,此前一般认为鱼类没有这一特征。当然,这个试验只针对某些表现出“精神性发热”现象的鱼类,它们并不能够证明所有鱼类都具有意识。但是,这一事实也意味着,那些认为鱼类没有感情的人们以后不能再以鱼类没有“精神性发热”来作为争论依据。同时,这也表明鱼类也是可能拥

38、有意识和感知能力的复杂动物,至少是拥有一定程度的意识和感知能力。最重要的是,这一发现也影响我们对脊椎动物的情感和意识能力进化的理解。(选自广州日报2016-04-16,有删改)1.除“情感发烧”外,鱼类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的依据还有哪些?(3分)2.指出第段运用的一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4分)3.在科学发现方面,本文给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3分)答案:1.在一些结构上,鱼类大脑也与哺乳动物大脑拥有相同的进化起源,如果这些区域受损,鱼类和哺乳动物会出现类似的行为反应鱼类明显具备学习能力,这种能力能支撑鱼类的一系列复杂行为鱼类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会对有毒刺激物作出反应

39、。2.作比较,突出了鱼类可能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3.在科学研究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创新,这样才能不断推动科学继续向前发展。当然这种科学的推断,不是建立在主观臆断的基础上,要有理有据,经过科学充分地论证。【分析】文章采用逻辑顺序,第段引出说明对象,第段通过“情感发烧”说明鱼类也有感情和意识第段说明除“情感发烧”外,鱼类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的依据。【解答】1.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子作答。文章的第段说明依据之一“鱼类大脑也与哺乳动物大脑拥有相同的进化起源,如果这些区域受损,鱼类和哺乳动物会出现类似的行为反应”

40、第段有些科学家研究发现“鱼类明显具备学习能力。”第段英国斯特林大学研究团队还发现,“鱼类具有一定的理解能力,会对有毒刺激物作出反应”。2.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第段把鱼的大脑和哺乳动物大脑进行比较,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鱼类可能拥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和意识能力。3.开放性题。近几年,开放性试题以它答案的多元性和不唯一性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41、和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考试中所占的比例也越来越大这类试题在训练理解能力的同时训练表达能力,对答案的表述不能只靠一个符号或一个词语来完成,要写成一句或一段完整的话在答题的同时有助于增加学生主体参与意识,扩大学生独立发表见解的余地,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只要结合文章内容,言之有理即可。【点评】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_和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42、。、打比方:将_比作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九、(2016山东东营)(14分)远离自然,才能保护自然(美)利努斯布罗姆奎斯特等对于这位只肯让我们称她为贝尔纳黛特的村民而言,生活就是一场无休止的战斗。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维龙加国家公园旁,有几小块种植着玉米、小米和红薯的田地,贝尔纳黛特和她的邻居们,就是靠这些田地勉强维持着自己与子女的生活。她在去年告诉我们说,从国家公园内走失的狒狒和大象为了觅食,不断侵袭她的红薯地。农民的极度贫困也为自然环境带来了恶劣影响。世界上仅存的不到900只山地大猩猩中,有大半数都以维龙加国家公园为家,这里也生存着一些濒临灭绝的大象和羚羊。公园内的森林,正在承

43、受着来自木炭贸易的压力,2007年,当地的木炭黑帮杀害了公园内的7头大猩猩,以此报复公园对非法砍伐的打击行动。近年来,维龙加国家公园内的300只大象中,先后有250只遭到了偷猎者的猎杀,这可能也得到了当地那些不堪园内动物之扰的居民的默许。过去几百年里人类不断增长的财富,在整体上,都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但是在自然保护的最前线,人们与原始森林、生物多样性热点以及濒危生物亲密共处的地方,对环境造成巨大破坏的,却往往是极度的贫困。而生产力的提高,或许可以掌握21世纪自然保护的关键,就像日本的呜村茂治农场所展示的那样。嶋村在一处原为索尼芯片工厂的地方,监管着一座面积25万平方英尺的农场。所有作物都在室

44、内环境中安全地生长。他将水、肥料和17,500盏LED照明设备结合在一起,每天可收获多达1万棵生菜是普通农场每平方英尺产量的100倍还多,而用水量仅有普通农场的10%,生产的垃圾也仅有普通农场的20%。人类占用了全世界约半数的无冰陆地表面,大部分都用于生产食物。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人口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很可能会在今后几十年里达到顶峰并开始衰减。这种现象就叫做解耦,将人类的贫困同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而恶化分离开来,忽略它们之间的联系,阻止人与自然环境恶性关系的循环,并采取措施解决人类需求这个主导性问题。而这就意味着人们可以在提高自身生活水平的同时,减轻对环境的破坏。人类对食物、资源和能源的需

45、求在不断升级,在这种情况保护残存野生环境,将需要加速解耦。就目前看,人类应该而且能够做的是,加快城市化步伐,并运用科学技术加强现代集约化农业建设。这个想法或许听上去有悖常理,但是,在一些国家,特别是那些发达国家里,人们对土地的大部分破坏活动,均已开始趋缓,甚至有所减少。举个例子,由于生产力和生产效能的提高,现在人均需要的耕地面积,只相当于50年前的一半。于是,在美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地方,边边角角的耕地均在逐渐恢复成森林。社会变迁将会进一步扩大这些趋势。目前全世界有一半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城市里,到本世纪中叶,该比例将达到70%。随着农村人口不断迁入城市,出生率将会出现急剧下降。因此许多人口统计学家

46、认为,在2100年之前全世界人口就会达到峰值并开始下降。农村人口的外流,也会带动其他可相互促进的方面提高效率,从而同时促进了经济与资源生产力的增长。对于21世纪的自然保护工作来说,意义应该十分明确了。国家公园和保护区仍然是解决措施之一。但是,若不解决这个供需等式的需求端,真正的栖息地保护即便有实现的可能,也会相当困难。要在这方面取得成功,就需要用人类技术取代自然资源,开发和加入现代能源,这样做已是势在必行。可以期待,野生动植物会从“万劫不复”的处境中幸免于难。同时,大家都很清楚,人类对自然的索取甚或掠夺是“竭泽而渔”“杀鸡取蛋”式的,也是毁灭式的,65%以上的自然资源、能源是非再生的,如果不能通过科学技术创造资源和能源,必然会有走到“山穷水尽”末路的那一天。当今世界有20亿人口依然依赖着木柴和牲畜粪便等固体燃料。让所有人都改用便宜、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文献 > 事务文书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