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9549.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标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9549.docx(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课时 方程的意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的13题。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2培育学生概括、归纳的实力。教学重点及难点: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教学流程: 一、教学例1 出示例1,提出要求:你能用等式表示天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吗? 学生在本子上写。 指名答复,板书:5050=100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二、教学例2 学生自学1学生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2小组同学沟通四道算式,最终达成统一相识: X50100 X50=100 X501
2、00 XX=1003把这4道算式分成两类,可以怎样分,先独立思索后再小组内沟通,要说出理由。 学生可能会这样分: 第一种:X50100 X50=100 X50100 XX=100 第二种: X50100 XX=100 X50100 X50=100引导学生理解第一种分法:你为什么这样分,说说你的想法。小结:像右边的式子就是我们今日所要学习的方程,请同学们在书上找到什么是方程,读一读,不理解的和同桌沟通。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提问: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拟重要?“含有未知数”“等式” 那X50100 、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提问:
3、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沟通。 方程确定是等式,但等式不确定是方程。三、完成“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一第1、2、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围绕“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进一步理解方程的含义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1页。板书: X50=100XX=100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第二课时等式的性质(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的内容,练习一的46题。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旧是等式。2有意识地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教学重点及难点:根据等式的性质(一)学会解决含有加、减号的方程。教学流程: 一、教学例3出
4、示图,学生根据图独立填空。 根据学生的答复,板书: 20=20 2010=2010 X=50 X20=5020 50a=50a 50aa=50aa X20=70 X2020=7020 提问:比拟两边的算式,你有什么发觉,在小组里说说。 全班沟通,引导学生说出: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旧是等式。这是等式的性质。 独立完成“练一练”第1题 二、教学例4 学生自学,不懂的问题和同组同学沟通,能解决的就小组内沟通。 全班沟通:例4中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能由学生解决的就由学生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教师解决。 一是方法:根据等式的性质把含有未知数的这边化简成就含有一个未知数。 二是
5、检验:把计算的结果代到原式,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三强调书写的格式。 小结:求方程中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完成“试一试”“练一练”的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重点扶植有困难的学生,针对学生出错的地方刚好分析错误缘由,扶植他们弄懂。 三、稳固练习1. 完成练习一的第4题。学生在书上独立完成后集体沟通2. 完成练习一的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沟通3完成练习一第6题。学生细致看图弄清题图的意思后填空再集体沟通。 四、全课小结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2页。板书: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的结果仍旧是等式。 这是等式的性质。 X10=50 解: X1010=5010 X
6、=40第三课时 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页的712题。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含义。2进一步理解等式的性质,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教学重点及难点:能根据等式的性质正确地解方程。教学流程:一、根底练习 1说出下面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为什么?2017=3712Y=4 a12=35 21b14 x=142 2解方程 X125=370 520X=710 X4.9=6.4 120X=25 7.8X=2.5 X8.5=12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学生板演。 选3题让学生说说想的过程。二、完成第6页的712题。 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答复,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第9题
7、指名学生说:错在哪里,帮他分析一下,可能是什么缘由造成的?怎样改正,我们在做题时要留意一些什么? 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第11题 出示题图,学生看图列出方程并解答。第12题 学生读题后独立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小组内沟通。全班沟通,只要学生说出的方法是有道理的,教师都要给于确定。 第10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沟通结果并统计正确率。三、全课总结 通过今日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3页。第四课时 等式的性质(二)教学内容:教材第710页,例5、例6及相应的试一试,练一练,练习二第13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驾驭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
8、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仍旧是等式的性质。2使学生驾驭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并驾驭在等式两边都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这一等式的性质。教学流程:一、复习等式的性质1前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性质,谁还记得?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旧是等式。那同学们猜测一下,假如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3生自由猜测,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测。二、教学例51出示例5题图后引导学生细致视察题图,并看图填空。2集体核对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
9、觉?4接下来,请大家要课练本上随意写一个等式。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视察一下,还是等式吗?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能同时除以0吗?5通过刚刚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觉?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7板书出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结果仍旧是等式。8练一练第1题三、教学例61出示例6教学图,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细致视察例6图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指名口答,你是怎么想的?板书:40X=960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为什么?5生独立计算,指名上黑板。全班核对6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
10、这个数是否正确?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最终将例6填写完好。7小结:在刚刚计算例6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8试一试出示X0.2=0.8生独立解方程,指名上黑板。师巡察并扶植有困难的学生。集体核对,指名口答:你是怎样解方程的?为什么可以这样做?9练一练第2题四、稳固练习1练习二第1题2练习二第2题 指名读题 生独立填写,师巡察。3练习二第3题。学生独立解答,指名学生板演后集体订正沟通。五、全课总结 你今日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和大家共享一下怎么样?六、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5页。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811页,例7及相应的试一试,练
11、一练,练习二第47题教学目的:使学生驾驭列方程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教学重点及难点:驾驭列方程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教学流程:一、教学例71出示例7,指导学生细致视察题目,明确题意。2题目中已知什么,要求什么?这些量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小军的成果小刚的成果=0.06米3小军的成果我们知道吗?不知道可以用什么来表示?4接下来,请你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这道问题。5集体核对,(指算式)这道算式表示什么意思?6计算结束果后,你是怎样检验的?7这道题目还可以怎样列式?(生小组内沟通不同的算法,并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数量关系计算的)8小结:刚刚我们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决了问题,谁来说一说,用列方程解答时
12、,我们是怎样列出方程的,解答过程中要留意些什么?9试一试10练一练二、稳固练习1练习二第4题。出示题图,学生看图列出方程并解答。2练习二第5题。学生看题图独立完成。3练习二第6题。学生用列方程的方法解答。4练习二第7题。学生列方程解答。三、全课总结 今日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你觉得用方程解答实际问题这个方法有什么好处?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7页。第六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练习二812题教学目的:使学生娴熟驾驭等式的性质并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及难点:驾驭列方程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教学流程:一、复习等式的性质二、练习二第8题1指名读题2生独立填写在书上,集体订正。3说
13、一说,你是怎么填的。(小组内沟通)4我们在解答方程时,要养成检验的习惯,也就是将算出的未知数的值再代入方程,看等式是否成立。三、练习二第9题1指名读题2这道题目,已知哪些量,要求什么量?3已知量及未知量之间有什么样的相等关系?(多请几位同学说一说)4生独立做在课练本上。师巡察(留意辅导有困难的学生)四、练习二第10、11题1学生独立完成2集体订正沟通,重点请学生说说数量间的关系。五、练习二第12题1指名学生读题后学生独立思索:大瓶和小瓶容量之间有什么关系?大瓶和小瓶饮料的价格之间有什么关系?2列出数量关系式。3提出问题并用方程解答。4集体沟通六、课堂总结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七、课堂作业
14、补充习题第8、9页。第七课时 整理及练习(1)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13页“回忆及整理”“练习及应用”的14题。教学目的:1通过整理,让学生把本单元的学问进展系统的梳理,形成学问的体系,进一步理解本单元的重点和难点。2通过练习,进步学生解方程的正确率和速度。3进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实力。教学流程:一、回忆及反思提问: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说出:方程、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等式的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旧是等式。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所得的结果仍旧是等式。解方程:求方程未知数值的过程,叫做解方程。学生独立思索
15、问题:1举例说一说等式和方程有什么联络和区分。2等式有哪些性质?你是怎样解方程的?3在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你是怎样想的?小组内逐一沟通这3个问题,有组长组织。二、练习及应用第1题 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完成后集体沟通结果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选3题让学生说出想的过程。帮有错的学生订正。 第3题 学生看图列方程并解答。 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沟通结果。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吗?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10页。第八课时 整理及练习(2)教学内容:练习及应用的第57题,“探究及理论”的题目。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进步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意识和实力。2让学生通过理论,在解决问题
16、的过程中培育学生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重点及难点:驾驭列方程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教学流程:一、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1做练习及应用第5题: 学生读题后说说数量间的关系再列方程解答 集体订正2做练习及应用第6题: 学生列数量关系式再列方程解答3做练习及应用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沟通二、探究及理论出示第8题题目。指导学生理解题目:“连续的3个自然数”是什么意思?举个例子说说。学生独立思索这3个问题,在本子上适当记录。小组内沟通,把困惑、疑点、不同意见的地方记录下来。(1)abc的和等于3b。(2)3X=99 X=33(3)5n=55 n=11 很多学生在做这道题时会感到比拟困难,要让有实
17、力的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还要结合实际状况多举例来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补充:依此类推,9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99,你能用方程算出中间的一个数是多少吗? 解:设中间一个数n。 9n=99 n=999 n=11第9题学生读懂题目意思独立思索,解决问题。和同座位同学沟通自己的思索过程。全班沟通:(1)从第一个天平可看出,一个梨子的质量相当于3个苹果的质量。 (2)从第二个天平可看出,三个苹果的质量相当于6个桃的质量。 (3)因此,一个李子的重量相当于6个桃子的质量。三、评价及反思组织学生先进展自我评价,小组沟通后全班沟通。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11、12页。确定位置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例1,练
18、一练,练习三1-3题教学目的: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2在详细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重点及难点:在详细情境中,能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流程:一、教学例11明确列、行排列规则(1)课代表坐在哪里?你能用数介绍他的位置吗? 生可能出现:A 第3排第4个 B 第4组第3个(2)怎样才能正确、简明地说出课代表的位置呢?(3)课代表坐在第几列第几行?(同时板书)中队长坐在哪里?(板书)2抽象座位表,相识数对 小结:根据两个数组成的数对,能很快确定教室里每个人的位置。生活中有没有运用数对解决的问题呢?二、稳固练习1生活中
19、应用数对(1)根据位置写数对(练习三第2题)小明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吗?独立书写,全班沟通。(2)根据数对找位置(练习三第3题)学校会议室地面铺地砖,九块花色地砖分别铺在以下位置:(7,2)、(5,3)、(9,3)、(3,4)、(7,4)、(11,4)、(5,5)、(9,5)、(7,6),请你用彩笔给花色地砖涂上色。你发觉花色地砖位置的规律了吗?学生操作后沟通。得出:表示同一行中花砖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二个数一样;表示同一列中花砖位置的数对,它们的第一个数一样。过渡:用数对可以很便利的表示一个人的座位,一块砖的位置,假如是一张平面图,数对能表示一个详细的
20、地点吗?三、课堂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新的学问?你有什么收获?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13页。确定位置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6页例2,练一练,练习三4题教学目的:1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体验确定位置的重要性。2进一步学惯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重点及难点:进一步学惯用数对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流程:一、教学例21用数对表示方格纸上的点下面是一个公园的平面图。 出示方格图,浸透坐标思想876543210 北 1 2 3 4 5 6 7 8 9 10 你能用数对表示出大门的位置吗?请生汇报,说理。 嬉戏:猜景点 任选你想去的一个景点,用数对表示它的位置。小组
21、内同学看数对说地名,看看说得对吗? 全班沟通。 假如想去的景点是在( ,6),可能是哪里?得出:一个数能精确说出一个地点的位置吗?数对中的两个数能扶植我们很快在平面图上找到某个详细的地点。图上(3,2)和(2,3)表示的位置一样吗?得出:数对表示位置时不仅要用两个数,还要看清两个数的依次。 小强家的位置在(3,8),他要去的地方位置在(9,4),你能沿着方格线画出他的行走路途吗?过渡:数对能表示一个人的详细位置,平面图上一个地点,利用数对还能精确描绘一张图纸上一个图形的详细位置。二、稳固练习1.练一练2.练习三第4题三、总结学习了确定位置,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补充习题第14页。练习课教学内容
22、:练习三教学目的:1经验用数对描绘实际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到用数对描绘方格图上点的位置的抽象过程。 2逐步加深对数对含义的理解,进步用数对确定位置的实力。 3丰富对现实空间和平面图形的相识,进一步开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及难点:旋转后用数对表示位置教学流程:一、完成书上的练习三: 1说说你在教室里的位置是第几列第几行,并用数对表示。 2小明家厨房的一面墙上贴着瓷砖,用数对表示四块装饰瓷砖的位置。 横、竖比一比,说说你有什么发觉。 3说说学校会议室地面中花色地砖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 说说你发觉花色地砖位置的规律了吗? 4下面是试验小学所在街区的平面图 (1)请学生分别在图上用数对表示各场所的位置。指
23、名沟通 (2)图上的(3,2)和(2,3)表示的位置一样吗? 说说通过比拟,你有什么体会? (3)小明从试验小学到图书馆,要向东走几格,再向北走几格?他从试验小学到电影院可以怎样走? (4)小强家的位置在(2,7),你能沿着方格线画出他家到试验小学的路途吗? 5下面是某校集合时各个班级在礼堂里的位置图 (1)说说各年级二班所在的位置,并用数对表示。 留意要把各个班一个一个写清晰。 (2)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x,5),可能是哪个班? 说说x可以哪些数?为什么? (x,5)可能是哪几个班? (3)表示某班位置的数对是(5,y),可能是哪个班? 小结:像这样的数对表示方法,只有一个数是确定的,另一
24、个数没确定,它所表示的位置就是不确定的,可以某个整列也可以是某个整行。所以在用数对表示的时候确定要分别写清晰两个数据。 6在操场上设计摆放10盆鲜花和3盆绿色植物的位置。 说说:联络生活实际,你觉得摆放时要考虑哪些问题? 把摆放好的位置,用数对一一表示,你有什么发觉? 7(1)用数对分别表示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指名沟通 (2)把三角形向右平移4格后,画出该三角形,并用数对表示三个顶点的位置,你有什么发觉? (3)把三角形绕C点每次顺时针旋转90,一共画4次,看看最终得到的是什么样的图形? (4)顺次连接4个顶点,得到的是什么图形? 8引申:数对在国际象棋中的运用。 (1)介绍:国际象棋的棋盘
25、是一个正方形,等分为六十四方格。这些方格有深浅两种颜色,交替排列。国际象棋的八条直线分别用a、b、c、d、e、f、g、h表示,八条横线分别用1、2、3、4、5、6、7、8表示。每个方格便有了自己的名字。国际象棋的棋子有黑白两色,各有一个王、一个后、两个车、两个象、两个马和八个兵。 (2)假如白王所处的位置用国际象棋专用的方法记录为g2,你知道是用什么方法记录棋的位置的吗? (3)三枚棋子在棋盘上的不同位置,问:其他棋各在什么位置? (4)假如有一枚棋走一步记录为C6C2,你知道是哪枚棋从什么位置走到什么位置上吗? 二、课堂练习补充习题第15页。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教学内容:教科
26、书第22-23页的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四的第1-4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详细的操作活动中,相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倍数和它们的公倍数。2使学生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以内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动探究简捷的方法,进展有条理的思索。3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及合作沟通的过程中,进一步开展及同伴进展合作沟通的意识和实力,获得胜利的体验。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概念,学会找公倍数的方法;会正确找出10以内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教学流程:一、经验操作活动,相识公倍数1操作活动。提问: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分别铺边长6厘米
27、、8厘米的正方形,能铺满哪个正方形?拿出手中的图形,动手拼一拼。学生独立活动后指名在实物展示台上铺一铺。提问:通过刚刚的活动,你们发觉了什么?引导:用长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铺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每条边各铺了几次?怎样用算式表示?铺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呢?每条边都能正好铺满吗?2想像延长。提问:根据刚刚铺正方形的过程,在头脑里想一想,用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正好铺满边长多少厘米的正方形?在小组里沟通。4提醒概念。讲解并描绘:6、12、18、24既是2的倍数,又是3的倍数,它们是2和3的公倍数。说明:因为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所以两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也是无限的,同样可以用省略号表
28、示。引导:用3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不能正好铺满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说明什么?为什么?二、自主探究,用列举的方法求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1自主探究。提问:6和9的公倍数有哪些?其中最小的公倍数是几?你能试着找一找吗?学生自主活动,在小组里沟通。可能的方法有: 依次分别写出6和9的公倍数,再找一找。提问:你是怎样找到6和9的公倍数的?又是怎样确定6和9的最小公倍数的? 先找出6的倍数,再从6的倍数中找出9的倍数。 先找出9的倍数,再从9的倍数中找出6的倍数。引导:和有什么一样的地方?哪一种方法简捷些?2明确6和9的公倍数中最小的一个是18,指出:18就是6和9的最小公倍数。3用集合图表示。指导学
29、生填集合图后,引导:12是6和9的公倍数吗?为什么?27呢?哪几个数是6和9的公倍数?4完成“练一练” 完成后沟通:2和5的公倍数有什么特点?三、稳固练习,加深对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相识1练习四第1题。2练习四第2题。引导:4及一个数的乘积都是4的什么数?5、6及一个数的乘积呢?怎样找到4和5的公倍数?填空时为什么要写省略号?3练习四第3题。四、全课小结五、嬉戏活动练习四第4题。让学生在小组里玩一玩,再想一想。提问:涂色的方格里写的数及3和4有什么关系?六、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16页。第二课时: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练习教学内容:完成练习四的第58题。教学要求:1通过练习,使学生发觉求两个数的最
30、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的方法,并能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选择用合理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2让学生感受数学及生活的联络,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及难点:让学生在用不同方法找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过程中,逐步驾驭方法,形成技能。教学流程:一、根底练习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4和6 3和7 5和910和6二、完成第25页的58题。 1第5题 让学生视察左边4题,说说这几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找出每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比拟和沟通:有什么发觉?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独立完成右边4题,再比拟沟通发觉了什么? 2第6题 3第7题 先让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并通过沟
31、通使学生体会到列表的过程事实上就是求7和8的最小公倍数。4第8题 先让学生说说求几月几日小林和小军再次相遇,可以先求哪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再让学生独立解答。三、小结:通过今日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四、思索题提示:先用列举法找3、4和6的最小公倍数。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17、18页。第三课时: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6-27页的例3、例4和“练一练”,练习五的第1-5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详细的操作活动中,相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会在集合图中分别表示两个数的因数和它们的公因数。2使学生学会用列举的方法找到100以内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展有
32、条理的思索。3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及合作沟通的过程中,进一步开展及同伴进展合作沟通的意识和实力,获得胜利的体验。教学重点及难点: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学会找公因数的方法。教学流程:一、经验操作活动,相识公因数1操作活动。先让学生用边长6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纸片分别铺长18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再提问:哪种纸片能将长方形正好铺满?沟通:还有哪些边长是整厘米数的正方形纸片也能正好铺满这个长方形?1、2、3、6有什么共同的特征?4为什么不是12和18的公因数?提醒:1、2、3、6既是12的因数,又是18的因数,它们是12和18的公因数。二、自主探究,用列举的方法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1自主探究
33、。提问:8和12的公因数有哪些?最大的公因数是几?你能试着找一找吗?学生自主活动,在小组里沟通。可能的方法有:先找出8的因数,再从8的因数中找出12的因数。先找出12的因数,再从12的因数中找出8的因数。2明确8和12的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是4,指出:就是8和12的最大公因数。3用集合图表示。出示相交的集合圈,让学生把8和12的因数分别填在集合图中的适宜局部,再看图说说各自的想法。4完成“练一练”重点让学生操作及填空。三、稳固练习,加深对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相识1练习五第1题。填好后让学生看图说说15和20的因数分别有哪些,公因数有哪些,最大公因数是几?2练习五第2题。3练习五第3题。先让学生独
34、立完成,再详细说说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4练习五第4题。先出示第1组数,让学生推断,并说说是怎样推断的。然后完成先面几组。5练习五第5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找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并说说是怎样做的,怎样想的。四、全课小结提问:今日学习的是什么内容?什么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怎样找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引导:你还有什么疑问?五、课堂作业补充习题 第19页。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练习教学内容:练习五的第611题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使学生发觉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一些简捷的方法,并能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选择用合理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2让学生感受数学及生活的联络,体会解决
35、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重点:能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选择用合理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教学流程一、根底练习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4和16 30和10 15和9 21和28 师:你是怎么求最大公因数的?(这几组数都是属于一般关系,找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可以用小数减倍法) 二、完成第29页的第611题。 1第6题 让学生视察左边4题,说说这几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这四组数都是倍数关系。 找出每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比拟和沟通:有什么发觉? (假如两个数是倍数关系,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它们中较小的那个数。) 独立完成右边4题,再比拟沟通发觉了什么? (假如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是互质关系
36、,那么这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2第7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的?体会方法的多样性。 3第8题 假如有困难,可让学生用自己熟识的方法详细地找一找。(这里的分子和分母之间的关系都是倍数关系,所以最大公因数是比拟小的那个数) 4第9题 先让学生填表,并说说其中的规律(依次是1、1、3循环出现);然后小组合作找出2、4、5分别及1、2、3、4、520等各数的最大公因数,并说说其中的规律。 5第10题 先扶植学生弄清题意,知道裁出的正方形的边长应当是12和20的最大公因数,再让学生在图中画一画,并答复提出的问题。 6第11题 理解题目意思,也就是求45和
37、30的最大公因数。 三、课堂小结:通过今日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四、作业:补充习题第20、21页。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练习教学内容:练习五的第1214题教学目的: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进一步明确求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使学生能对所学的学问进展整理,并建立合理的认知构造。教学重点:对所学的学问进展梳理,并建立合理的认知构造。教学流程:一、综合练习 完成第30页的1214题。 1第12题 (1)先让学生连一连,沟通使说说公因数和公倍数的含义。 提问:24和16的最大公因数是( ),最小公因数是( )2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 ),有最大公倍数吗?为什么? (2) 找出下
38、面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2第13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的。 什么状况下可以根据两个数的特征干脆写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第14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的。 什么状况下可以根据两个数的特征干脆写出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4联络第13、14题比拟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有什么一样及不同? 二、思索题 扶植学生弄清两点: 水果事实上分掉45块,巧克力实际分掉35块。 由于每种糖果都是平均分给这个小组的同学,因此小组的人数既是45的因数,又是35的因数。 三、“你知道吗” 学生自学这局部内
39、容。指导学生理解用短除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第22、23页。数字及信息教学内容:书第3235页教学目的:通过调查、视察、沟通活动,理解数字信息的广泛应用,体会实际价值,感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开展理论实力。教学重点:感受编码的思想和方法,开展理论实力。教学流程:1导入课题,理解数不仅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依次,还可以用来编码。 板书课题:数字及信息 2初步理解编码规则(可以以0开头,所编的同一组号码,所用数字个数一样。) 3探讨身份证号,体会通过数字编码可以表达信息 4编码活动,初步驾驭编码方法 5例举,感受编码应用的广泛性,编码表示方法的多样性 6为宾馆客房
40、大楼编号,体会用编码表达信息的好处,进步对编码表达信息解读的实力。 7全课总结 回忆今日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出示:数科学的语言。第四单元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教学内容: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六的1至5题。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经验分数意义的概括过程,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2使学生在说明所表示的意义的过程中,进一步培育分析、综合及抽象、概括的实力,感受分数及生活的联络,增加数学学习的信念。教学过程:一、教学单位“1”。谈话:在三年级,我们曾经分两次相识分数,今日这节课,我们要在以前学习的根底上,进一步相识分数。谁说一个分数?(生说师板书)关于分数你还知道些什么
41、?分数怎么写?谁能用1说一句话?概括板书: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看作单位“1”二、教学分数的意义。1出示一个圆片提问:把一个饼分给两个同学,怎样分公允?谁能分一分?学生演示,教师板书:平均分教师写出1/2,提问:谁能说说1/2是怎么来的?学生说、同桌互相说说2用材料袋里的材料做1/2并互相说说学生做、说后指名用小正方体做1/2的同学说说是怎么想的用一句话概括全部这些1/23教学例1谈话:先来看这几幅图,请大家根据每幅图的意思,用分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局部。写出分数后,再想一想:每个分数各表示什么?学生汇报所填写的分数4出示12根小棒你能用这些小棒做出分数吗?学生演示5概括分数的
42、意义在学生答复问题的根底上,教师小结: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指出: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6 教学“试一试”学生说说几个分数的分数单位三、练习。1练一练2做练习六的第题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读一读,再指名读一读,并要求说出每个分数的分数单位提问:每个分数的分母及分数单位有什么联络?3 做练习六的第题先让学生在每个图里涂色表示三分之二,再说说是怎样涂的、怎样想的。提问:同样是三分之二,为什么涂色桃子的个数不同?4 做练习六的第题指出:在探讨分数时,把哪个数量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数量就是单位“5 做练习六的第题学生在书上表示出各个分数后集体沟通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