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国学本末终始教案.docx

上传人:叶*** 文档编号:34969876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国学本末终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年级国学本末终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国学本末终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国学本末终始教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本末终始教学设计执教教师:张婷一、 教学目的1.正确、流畅地朗读、背诵课文,读出课文的节奏感,尤其是文中的排比句。2.可以依据注释,比照译文,理解语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出课文的内容,知道什么是“三纲”,是用来做什么的。3.可以理解课文所表现的做事要分清本末终始的道理,举出自己生活中与此道理相关(正面或反面)的例子。二、 教材分析高校相传为孔子的弟子曾参所作,主要记载了古人为学的门径,向人们描绘了如何通过进步自身修养而成就自己的德行功业,因此被称为“初学者入德之门”。本末终始出自高校的开篇局部,是最为关键的段落之一。课文共三句话。第一句开宗明义说明了高校的目的(即三纲)第二句把学习的过程概括

2、为从止到定,从定到静,从静到安,从安到虑,从虑到得的渐进过程。最终,课文第三句话总结指出,正因为为学修身有一个过程,所以要分清本末终始,行动上要有先有后,才能到达预先设立的目的。在形式上,课文用字精炼精确,语句多为并列构造和递进构造,论证逻辑性很强。三、 学情分析对于现代人来讲,学习古文能通其意是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情。对于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讲,就更难了。但是国学是我们的传统经典文化,它以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诗的韵律又吸引着学生去理解。那如何让学生轻松学喜爱学?我觉得从字理这个角度入手效果很不错,技能到达理解字词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国学的爱好。四、 教学方法以读为主,读中感悟五、 教学过程(一

3、)舍本逐末故事导入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教师先给大家共享一个小故事。(师讲故事)师:假如只看到细枝末节而没有抓住问题的根本,这就叫“舍本逐末”。师:那什么是本末呢?(师出示课件,从字理角度分析“本末”的意思。本字由一横一木组成,一木指树木,一横指土地。指树干牢牢深化土地。本意为树的根。木上加一点,指明事物的末梢所在。本义:树梢。本末就是树根和树梢,引申为主次。)设计意图:成语故事导入可以起到激趣的作用,同时也为课文做铺垫。从字形上分析“本末”可以使学生更深化理解什么是“本末”,为理解课文打根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配乐范读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感。学生读课文(先指

4、名读、然后男生读、再女生读、最终配乐一起读)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译文,比照译文理解原文。师:读完译文教师考考大家,我随意说一句原文,请以为同学读出译文。接下来师读一句原文,生读一句译文;男女生互读原文译文设计意图:通过反复互读译文、原文,让学生更加熟识译文以扶植理解原文。(三)字句梳理出示第一句话:高校/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师:谁知道红色的字在句中的意思?生:“道”是宗旨。“止”是停顿。师出示课件,从字的演化过程,探究“止”字的意思,甲骨文中,“止”本意是脚,引申为停顿、栖息。后来人们在“止”的左边加上了足字旁,用“趾”来表示“止”的本意,这样两个字就分开了。设计意图:

5、从字形演化来理解字义,学生记忆更深入。也培育了学生对汉字和国学的爱好。师:这句话中其实包含了高校的三条纲领,大家能找出来吗?生: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师:对,只有明确了学习的纲领,以后的学习才不会盲目没有方向。请全部同学一起读一遍三纲。那知之而后又有哪些学习过程呢?出示第二句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师:这句话就可以看出学习是一个层层递进的过程,谁能找出这个过程呢?生:从止到定,从定到静,从静到安,从安到虑,从虑到得的渐进过程。师:我们齐声把这个过程读一读吧。(生读)师:这个过程就是一个先后主次的依次,这里最重要的就

6、是“知止”,它是我们学习的首要环节,也是最重要的局部。看来我们学习时确定要先从关键局部入手才可以啊!那关于这个道理,课文在哪句话表达了出来?生齐读第三句话同时教师出示: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师:对,最终一句话就点明了文章中心,道出了:一件事有本末的区分,有终始的依次,所以做事要区分重点,有先有后。那这里的“道”还是宗旨的意思吗?生:不是,是“道理、规律”的意思。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此环节可以理清文章脉络,疏通文意。(四)理解背诵课文师:看来大家都理解了,那如今我们来挑战一下自己,看谁可以最快最精确地补充出来屏幕上的句子。师出示填空:高校之道,在(),在(),在()。知止

7、而后(),()而后(),()而后能(),()而后能(),()而后能()。物有(),事有()。知所(),则近()矣。师:恭喜同学们挑战胜利!设计意图:通过挑战自己完成填空的环节,可以激发学生背诵的欲望,扶植同学背诵课文。(五)读故事协助理解师:同学们如今请翻开课本第4页看日月积累里的小故事。说说这个故事告知我们什么道理。生读故事,答:这个故事也告知我们做事情不分清本末,就不行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六)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师:看来本末终始讲的道理到处都能表达,那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你是如何做到分清主次先后依次的?生结合生活实际说。设计意图:有利于学生将道理生活化,也能给学生在生活中起到引领的作用。(

8、七) 诗歌赏读师出示: 自/湘东驿/遵陆/至芦溪 黄花古渡接芦溪,行过萍乡路渐低。 吠犬鸣鸡村远近,乳鹅新鸭岸东西。 丝缫细雨沾衣润,刀剪良苗出水齐。 犹与湖南风土近,春深无处不耕犁。师:大家知道这首诗是写什么季节的吗?生:春天师:对,春天是一年四季的开场,也是劳作的开场。这首诗通过对春天作为万物根源的歌颂,表现了古人对“本”的重视。那教师也盼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都可以记住: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的道理。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再见!(八) 板书设计 本末终始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学习的过程:知止定静安虑得 中心:物有本末,事有终始(九) 教学反思这

9、堂课一开场我实行汉字嬉戏的方式导入,既起到了激趣的作用又能从字理的角度理解“本末”的意思;后又引用舍本逐末的故事为学文做了铺垫。教学过程中我才用以读促悟、以图解译、反复诵读的方法,扶植学生能快、准地理解本末终始这篇文章。接着通过补充词语的方式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在理解并背诵之后,让学生读日积月累中的“扬汤止沸”的故事,使之进一步相识到做事情要讲究主次先后的道理。然后,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是怎样做到讲主次分先后的?学生们纷纷举例,说明对课文已经完全理解了,并相识到讲主次先后的道理存在于我们生活中任何一件事中。最终,以一首诗歌鉴赏完毕,体会出古人对万物之源春的赞美和对“本”的重视。当然,作为一名初讲国学课的教师来说,上课过程中确定会有一些缺乏,比方说:时间安排不合理、板书不简明扼要、自身文化积淀浅薄没有足够美丽的与国学相匹配的语言今后确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多多熬炼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初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