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三5月三模(总第七次模块)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

上传人:八戒 文档编号:26190576 上传时间:2022-07-1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6.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三5月三模(总第七次模块)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三5月三模(总第七次模块)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三5月三模(总第七次模块)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三5月三模(总第七次模块)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山西省山西大学附中高三5月三模(总第七次模块)诊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山西大学附中 2021-2022学年高三第二学期5月(总第七次)模块诊断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段丽萍审核人:张晶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您可曾想过,“春风又绿江南岸”中春风明明是吹绿了江南,为什么春季出游不“踏绿”而用“踏青”?“青色”与“春色”到底有何内在联系?“天青色等烟雨”道出青花瓷一色难求,“青”所指的又是何种色彩?中国画为什么又称为丹青?古人为何会在诗词歌赋之中推崇青色?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

2、,揭开“青”熟悉而又神秘的面纱。 古代文学作品当中,有关“青”的诗词歌赋不在少数,大多还以“青青”的叠词出现。例如“青青陵上柏,磊磊涧中石”“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然而,不难发现古人对于青的指代并不明确,既可以是荀子劝学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蓝;又可以是李白将进酒中“朝如青丝暮成雪”的黑;还可以是王安石次韵景仁雪霁中“稍见青青色,还从柳上归”的黄绿色。为何古人有时会将“苍、蓝、碧、翠、绿”统称为“青”?其实并非古人不识色彩,而是为了修辞和押韵,是将文学的浪漫色彩发挥到极致的表现。 中国画古时又称丹青,所谓丹青主要是指朱砂和石青二色。古时

3、作画,由于色彩种类和绘画技法的限制,朱砂和石青最为常用,所以又用丹青来泛指图画。青、绿二色在汉代之后广泛运用于绘画领域,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佛教艺术的传入。从现存魏晋时期的敦煌壁画中,能够看到大量石青、石绿被运用于描绘山石、树木和佛像的服饰。顾恺之洛神赋图中的山石、树木仍可见敦煌壁画中树石之身影。而在中国的传统绘画中,将青色发展到极致的门类则是“青绿山水”,自展子虔创青绿山水样式后,中国画呈现出更为富丽堂皇的局面,因此展子虔又被誉为“唐画之祖”。而习展子虔的李思训和李昭道父子二人,更是将青绿山水推到了盛唐画坛最受欢迎的绘画门类,后人将二人合称为“大小李将军”,并称李思训为山水画“北宗”之祖

4、。在青绿山水画中,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可谓家喻户晓,此画卷长近12米,气势辽阔,画中层峦叠嶂、逶迤连绵,又有林木村野、舟船桥梁、亭台楼阁、各种人物布局井然有序,将秀丽山河绘于一卷,所用石青和石绿二色可谓山水的灵气所在。 青,在工艺品中,当属青花瓷最为出名。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青花,是一种白地蓝花的高温釉下彩瓷器。方文山在歌曲青花瓷中一句“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道出了古时天青色的青花瓷是一色难求。青花瓷上色的青料品类十分的讲究,大致有回青、浙青、陂唐青、石青、珠明料、苏麻离青等。由于青料的选择不同,最后呈现的青色存在一定差异。现通过考古发现,青花瓷自唐就有,经千年不衰,如今更是成了中国瓷文化中

5、最具代表的品类之一,足可见青色在中国受喜爱的程度之深。 传统服饰当中青色的运用同样十分常见。清代青色系服饰的色彩种类大致有蓝色、月白、品月、宝蓝、石青、绿色、碧色、缥色、青莲、雪青、元青、苍青。但是由于织物容易腐坏,保存难度较大,清代以前的织物保存完好的较少,对服饰色彩的研究造成了一定影响。但是,仍可以从古代人物画中找到青色服饰的具体形制。例如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中,能够看到穿碧色、石青、绿色、缥色的侍女、乐伎和舞姬;宋仁宗后坐像轴中身穿正青色翟衣的皇后。 青,在先秦时期被儒家归类为五正色之一,五正色即青、赤、黄、白、黑,在此基础上将青赋予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之中“仁”的象征含义。“仁”

6、作为儒家思想中重要的品性之一,被中国人保留至今,而“青色”也跟随着“仁”在思想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在说文解字和刘熙的释名之中“青”又分别被解释为“青,东方色也”和“生也,象物生时色也”。古人为何要将色彩与方位时空相互联系,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和中国古代为农耕文明有关。 尔雅释天中将“春”又称为“青阳”,这是“青”与“春”产生的一次直接性关联。“青”具备泛指性和模糊性,是“青色系”的统称,同时又象征“四时”之中的春,所以古人将踏春称为“踏青”,而非“踏绿”。 青色为何受到中国人的青睐?在于青色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青色所传达出来的冷静、柔和、安详、深沉、朴素的色彩感受,既符合儒、释、道思想对传

7、统审美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当代审美所看重的精神需求。中国人对青色的喜爱,挥洒在笔墨之间,凝固在瓷器之上,织造在经纬之中,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期望,彰显出东方审美中含蓄、冷静、典雅的精神特质。 (摘编自余智鹏的青色为何受国人青睐,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为了将文学的浪漫色彩发挥到极致,就将苍、蓝、碧等统称为青。 B中国的传统绘画在有了青山绿水的样式后,才呈现出富丽堂皇的局面。 C青花瓷的“青”各有不同,由于其文化内涵的不同,青料分为回青、石青等。 D“青”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既象征“四方”的东方,也象征“四时”的春天。 2下列对原文论证

8、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论证条理清晰,首尾呼应,逐层揭开“青”熟悉而又神秘的面纱。 B文章用诗经劝学等论据,论证了“青”在古代诗文中大多以叠词形式出现。 C文章通过古代人物画中的服饰研究,论证中国传统服饰中的青色运用十分常见。 D文章论证选材广泛,从文学、艺术、文化等方面论证了中国人对“青”的青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石青、石绿对山水灵气的表现,使中国古代青山绿水画千里江山图富有韵味。 B我们可以通过考古出土的工艺品、服饰、画作等去研究“青”的具体颜色种类。 C“青”跟中国农耕文明有关,它既是一种色彩,也是一种蕴含东方审美的精神特质

9、。 D中国人喜爱青色,既符合儒、释、道思想对传统审美的现实需要,又符合当代审美所看重的精神需求。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人工智能正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管是机器人送外卖,写诗,虚拟大学生,还是各种自动化设施,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而且这种趋势还正继续深化。与此同时,何为人工智能的本质,却并没有统一的、清晰的定义。对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将会到怎样的层面,也一直是被讨论的焦点。在讨论人工智能的各种人群主体中,也不缺少哲学家的身影。 近日,封面新闻记者专访到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英瑾。 封面新闻:相对而言,很多人会认为人工智能是一

10、个非常偏工科的科学研究,而您研究哲学,为什么想到要用哲学来谈论人工智能呢?您是如何看待哲学和科学之间的关系的呢?是怎么想到要将人工智能作为自己的哲学思考对象? 徐英瑾:哲学思考有一个问题,很多话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欣赏莱布尼茨的话,任何事情都可以通过演算去弄清是非。有一些终极体悟算不出来,但是这个比例不会很高。分析哲学比较重视论证性,但忽略全局性。欧陆哲学重视全局性,却忽略论证性,我想要做的就是把这两者取长补短,加以综合。这不是很简单就能做到的,但我一直在朝着这个方面努力。 封面新闻:关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预测很多。不少人担心“强人工智能”的出现会威胁人类的生存。您如何看? 徐英瑾:任

11、何事物,我们不能光要它的好处,不要它的风险。人类发展人工智能的一个方向就是,要让人工智能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像活人。但这样肯定会带来风险,但如果发展人工智能就还必须冒这个风险。如果不冒这个险,它会变得非常笨,也不是人类想要的人工智能。这就像打仗,有人赢,那么就有人败。人类对风险是有相当高的控制能力的,尽管这种控制不是绝对的。其实不只是对机器人,人类对自己的风险控制能力也不是绝对的。比如说,为了把飞机突然“发疯”这件事情的概率降到最低,人会用“任何时候驾驶室必须至少有两个人同时在场”的规则。但这也不能将风险降到绝对为零,因为还是有两个人在驾驶室里一起发疯的可能。我个人觉得,人类是怎么防范自己失

12、控,就应该怎么去防范人工智能失控。如果人工智能拼命往邪恶的方向发展,这不是人工智能干坏事,而是人在利用人工智能干坏事。当然人工智能会让坏事变得更加严重。至于担心人工智能在肉体、物理上对人的毁灭,我觉得大可不必太担心。因为很强的人工智能与黑暗之间的结合,要加很多安全阀。只要不给人工智能独当一面的机会,就能很好拦阻这种状况的发生。但我不确定我的想法是不是过于理想主义。毕竟现在世界处于比较分裂的状态,各个国家的人类会不会坐下来协商,也都是不确定的、未知的。 封面新闻:你觉得有必要制定一个什么规则来约束一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防止从事人工智能的从业者是十足的科技狂,创造出一个疯狂的机器人,没有底线,做

13、出对人类杀伤性极强的事情吗? 徐英瑾:其实越是定规范,人类越是会有逆反心理。我觉得,相比基因编辑,人工智能较为不用担心。对于进攻的恶势力,我不认为防御方会失手。因为防御方也可以获得技术,而且官方会支持对计算机技术的利用。我觉得,真正要担心的不是失控的人工智能,而是要去警惕掌握人工智能的人发疯。防止人性的恶,才是关键。我个人觉得最好的状态是这样的:利用人工智能的优点,明了人工智能的局限。不要依赖它。利用网络的便利性,又要与它的缺点作斗争。比如大数据时代对人的信息全面采集造成对人隐私权的侵犯,我个人有一个思考是可以发展小数据技术。当这个技术帮我们进行信息处理时,不会把个人信息上传到云,而是当下处理

14、。就像保密单位那样对信息进行小范围使用和相对封闭化的处理。 封面新闻: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人工智能,有怎样独特的优势? 徐英瑾:不少人注意到,一些物理学、社会学概念经常会被混搭用到其他领域内,比如量子婚姻、量子物理学,熵的增加和递减。而哲学就是让这些概念用在正确的抽屉上,不要混场,不要串戏。有的人会说,不是讲究融合嘛。但是融合的前提是分开。先分清楚概念才有融合的价值和意义。 封面新闻:如果用比较简要精练的语言来概述,人工智能哲学的核心主题是在讨论什么? 徐英瑾:就是对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进行战略性前瞻研究。我把天下学科都罗列一下,发现只有哲学才能干得动这活儿。研究人工智能不能不知“意向性”,而“意向

15、性”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概念。 (摘编自2021年11月26日中国经济网封面新闻记者:张杰.实习生:李心月)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关于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人工智能的问题,徐英瑾认为哲学的意义和价值在于能对诸如量子婚姻、量子物理学等概念进行区分与融合。 B被问到有人担心未来“强人工智能”的出现会威胁人类的生存时,徐英瑾认为干坏事的不是人工智能,而是人利用人工智能干坏事。 C面对是否有必要制定规则来约束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提问,徐英瑾表示防御方可以获得技术,而且官方也支持对计算机技术的利用。 D关于为何想到要用哲学来谈论人工智能的问题,徐英瑾解释自己想要把

16、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结合起来研究,取长补短,加以综合。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次访谈是在人工智能深入发展,正在渗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的背景下进行的,访谈试图探寻人工智能的本质,聚焦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 B作为哲学教授的徐英瑾,将偏工科的人工智能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思考对象,在取长补短,综合分析中以哲学视角思考人工智能的现状和未来。 C面对“强人工智能”的威胁,徐英瑾教授举飞机驾驶室的例子,说明人类对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风险控制并不绝对,但他同时也认为人类对风险有很高的控制能力。 D对通用人工智能发展进行战略性前瞻研究,是人工智能哲学讨论的核心主题,只有哲

17、学才能探寻出人工智能未来发展将会到怎样的层面。 6面对人工智能的发展,徐英瑾建议怎样防控“强人工智能”与黑暗的结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昆明记(节选) 于坚 昆明的夏天黄昏特别漫长,下午在市中心的翠湖公园喝茶,是享受之一。泡上一壶,几个朋友坐在柳荫里面,一人躺在一把藤椅上。天气凉爽爽的,风吹柳摇,满世界像是开着天然的大空调。几个朋友,说一下话,喝几口茶,一个个呆呆地看着阳光的影子在树上移动,想当然认为,阳光都是洒在叶子朝着它的一面,却发现树叶的底部也有光辉,原来是从水面上反射上来的,并且又再照亮了树叶下面的

18、人。那阳光从树冠慢慢地向下溜,犹如刮胡子的刀片,到六点钟的时候,连树根那里都会灿烂起来,树顶却阴郁了。湖水里面飘满天上的晚霞,金色池塘,几只野鸭子在其间游来游去,公园里面到处是紫气。偶尔可以见到两个人,还在下象棋。有四个男女,还在搓麻将。 一个朋友说,走,吃饭去了。就出了公园,顺湖边走到叫红灯笼的那一家,进去就有一桌刚刚空掉、杯盘狼藉的桌子,伙计马上收拾干净,摆上几套新的碗筷,又沏上好茶,就点菜。点菜也不照菜谱,而是直接到厨房里去,那里各种生菜熟食已经摆好,想吃什么点什么。长得像大赤包的老板娘亲自为你介绍每样菜的做法。就点了腌莲花白炒小腊肉、蒸茄子芋头花、大理雕梅扣肉、清水苦菜、豆花鲤鱼、老奶

19、洋芋几样。够啦,老板娘说,莫浪费,不够么又点。 当其时也,昆明到处在吃,有的地方,一条街都是桌子,跑堂的都搞不清自家的桌子是哪几张。吃什么的都有,宣威老火腿、广东烧腊肉、湖南毛家菜、四川乡巴佬、山东大饼、过桥米线、烧豆腐吃烧豆腐这种东西最好玩,食客全部围着火塘,火塘上架个铁条的烧烤架,底下是泥炭火,上面烤上建水运来的小方块的臭豆腐,烤到冒油,蘸着作料吃。作料分干湿两种,湿的,配卤腐汁、芫荽、辣椒、酱油等;干的,配干辣椒粉、盐巴、味精、花椒粉等。食客只管坐下就吃,不需报数,卖烧豆腐的姑娘,一边翻烤着豆腐,一边为你计着数。她用若干小碟,每个小碟代表一位客人或者一伙客人,食客想吃哪块夹哪块,你吃一块

20、,她在小碟里面扔一粒干包谷,最后数一下和你结账。 在夜幕降临之际端上来的一桌菜,用不了多少时候,就吃到盘子漏底,还要加两个,一个是油煎八宝饭,一个是芋头煮肉皮,好吃得要命,要命地好吃。管不得那么多了,我再吃一块肥肉。 酒足饭饱,买单的笑笑,走,喝茶去。这回是去花间集,顺着湖边走,都是茶馆,都是坐满在露天里喝茶玩牌的人,夜晚的序曲才结实,第一小节刚刚开始,喝罢茶还要吃些水果,还要找些话讲讲,还要搓搓麻将,看场电影玩场多了。 这里写的只是昆明千篇一律的日子中的某些细节,如果要写下去的话,那是无法打断的。这种生活过去几百年中一直如此,自从昆明成为一个城市后,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渐渐地越来越精致讲究

21、夸张罢了。“建都邑,成聚落,心有赖于木石泥工,云南至明洪武年间,移中原之民实滇,故房屋建筑无异于中原。”覆盖屋顶的瓦,外省用的是板瓦,昆明用的是筒瓦,按规矩是皇家巨室才可用筒瓦,因为滇多大风,故明朝“特敕许用”。在五百年间,人们精雕细刻,手工建造了一座到处是画栋雕梁、青砖汉瓦的城市。房屋的细节已经非常讲究,要疏影横斜,要曲径通幽,以使人生更具有诗意。 昆明气候温和,雨水和阳光恰到好处,真是多一分嫌热,少一分嫌冷,仅仅适宜于生命,既不过分奢华,也不过分简朴,不慌不忙。这是一个永远不急着赶到哪里去的城市,从来没有一辆叫做时代的列车在旁边气喘吁吁地催促它,有,可能它也无所谓,让它等着吧。它从来不急着

22、到哪里去报到,对于它来说,营造舒适人生的种种材料都已经足够,它不需要再改造什么,扩张什么,侵掠什么,图谋什么。水草丰美、天空蔚蓝、鲜花阳光、滇池里有生生不竭的鱼虾正如孙髯翁在大观楼长联中说:“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这是一个对身体而不是对野心有益的城市,它是为人生、为栖居而创造的,它代表了人类建造城市的最朴素的理想。它不是某种文明史或征服史的象征,它不是一个文化上的符号、你唱罢我登台的戏台,它只是大地、花朵、灿烂的阳光、丰饶的物产,只是让人安居乐业的寓所。它是那种最普通、最平庸、仅仅是为了“在着”,为“过日子”建造的城市。 这城市的目的简单得很,就是为了过好每一个日

23、子,按照季节和蔬菜,春捂秋冻,夏天吃蘑菇,中秋尝宝珠梨,春天喝阳春米线,冬日吃羊肉火锅。普鲁斯特的追忆逝水年华怎么写得那么慢,那么不厌其烦,昆明可能最心领神会,他写的就是人们怎样“过日子”噻。 (有删改) 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开篇写几个朋友在翠湖公园休闲,用大量的笔墨,对阳光作了细致深入的描写,在光影变化中描绘出宁静悠闲的生活画面。 B作者用“气喘吁吁”的时代“列车”,来映衬“从来不急着到哪里去报到”的昆明,凸显出昆明“不慌不忙”的城市品格。 C文章引用孙髯翁大观楼长联中的语句,意在强调昆明四季如春,鲜花常开,是一个“既不过分奢华,也不

24、过分简朴”的城市。 D文章语言充满生活气息,多用口语和充满地域特点的昆明方言,形成了朴实通俗的语言风格,使文章鲜活真实,亲切自然。 8本文详细描述吃烧豆腐的情境,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解。(6分) 9于坚在谈到文学创作时说“像市民一样生活,像上帝一样思考”,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辅国本飞龙小儿,粗闲书计,给事太子宫,上委信之。辅国外恭谨寡言而内狡险,见张良娣有宠,阴附会之,与相表里。建宁王倓数于上前诋讦二人罪恶。二人谮之于上曰:“倓恨不得为元帅,谋害广平王。”上怒,赐倓死。于是广

25、平王俶及李泌皆内惧。俶谋去辅国及良娣,泌曰:“不可,王不见建宁之祸乎?”俶曰:“窃为先生忧之。”泌曰:“泌与主上有约矣,俟平京师,则去还山,庶免于患。”俶曰:“先生去,则俶益危矣。”泌曰:“王但尽人子之孝,良娣妇人,王委曲顺之,亦何能为!” 肃宗乾元元年春二月朔,以殿中监李辅国兼太仆卿。辅国依附张淑妃,判元帅府行军司马,势倾朝野。三月甲戌,徙俶为成王,戊寅,立张淑妃为皇后。张后生兴王佋,才数岁,欲以为嗣。上疑未决,从容谓考功郎中知制诰李揆曰:“成王长,且有功,朕欲立为太子,卿意何如?”揆再拜贺曰:“此社稷之福,臣不胜大庆。”上喜曰:“朕意决矣。”庚寅,立成王俶为皇太子。 二年春二月壬子,月食。

26、先是,百官请加皇后尊号曰“辅圣”,上以问中书舍人李揆,对曰:“自古皇后无尊号,惟韦后有之,岂足为法!”上惊曰:“庸人几误我。”会月食,事遂寝。后与李辅国相表里,横于禁中,干豫政事,请托无穷,上颇不悦,而无如之何。 太子詹事李辅国,自上在灵武,判元帅行军司马事,待直帷幄,宣传诏命,四方文奏,宝印符契,晨夕军号,一以委之。及还京师,专掌禁兵,常居内宅。制敕必经辅国押署,然后施行。宰相百司,非时奏事,皆因辅国关白、承旨。常于银台门决天下事事无大小辅国口为制敕写付外施行事毕闻奏又置察事数十人潜令于人间听察细事即行推按有所追索诸司无敢拒者御史台、大理寺重囚,或推断未毕,辅国追诣银台,一时纵之。三司、府、

27、县鞫狱,皆先诣辅国咨禀,轻重随意,称制敕行之,莫敢违者。宦官不敢斥其官,皆谓之“五郎”。 (摘编自通鉴纪事本末李辅国用事)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常于银台门决天下/事事无大小/辅国口为制/敕写付外施行/事毕闻奏/又置察事/数十人潜令于人/间听察细事/即行推按/有所追索/诸司无敢拒者/ B常于银台门决天下事/事无大小/辅国口为制/敕写付外施行/事毕闻奏/又置察事数十人潜令于人/间听察细事/即行推按/有所追索/诸司无敢拒者/ C常于银台门决天下事/事无大小/辅国口为制/敕写付外施行/事毕闻奏/又置察事/数十人潜令于人/间听察细事/即行推按/有所追索/诸司无

28、敢拒者/ D常于银台门决天下事/事无大小/辅国口为制敕/写付外施行/事毕闻奏/又置察事数十人/潜令于人间听察细事/即行推按/有所追索/诸司无敢拒者/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甲戌,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两两搭配,来表示年、月、日的序号,六十年为一个循环周期,称之为干支纪元法。如此处的“甲戌”就表示纪年。 B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古代君主祭祀社稷,后来常用“社稷”代表国家。 C尊号,古代尊崇帝后或其先王等的称号,一般用于外交、礼仪、祭祀等。无需避讳。 D敕,古代帝王的诏书、命令,有敕书、敕命、敕符、敕许、敕封、奉敕、宣敕等。 12下列对

29、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辅国外表上看起来恭顺谨慎、沉默寡言,但内心狡猾、阴险,肃宗为太子时李辅国在太子宫中供事,肃宗十分信任他。 B肃宗听信李辅国和张良娣的谗言,赐李倓死,消除了自己一直以来的心头之患,此事件也引起广平王及李泌的恐慌。 C张皇后想立兴王李佋为太子,肃宗对此犹豫不决,征求李揆的意见,李揆赞同肃宗的想法,立成王李俶为太子。 D朝廷中的百官请求给张皇后加“辅圣”的尊号,肃宗询问李揆后,非常震惊,恰逢出现月食现象,加尊号之事就停止了。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泌与主上有约矣,俟平京师,则去还山,庶免于患。 (2)御史台、大理

30、寺重囚,或推断未毕,辅国追诣银台,一时纵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戏书李伯时画御马好头赤 苏轼 山西战马饥无肉,夜嚼长稭如嚼竹。 蹄间三丈是徐行,不信天山有坑谷。 岂如厩马好头赤,立仗归来卧斜日。 莫教优孟卜葬地,厚衣薪槱入铜历。 【注】李伯时,名公麟,宋朝著名画家、诗人,是苏轼的好友。此诗为苏轼刚结束贬谪黄州的生活回京担任翰林学士时所写。好头赤是马名。优孟,战国楚国人,有辩才,长讽谏。楚庄王要求以大夫之礼安葬爱马,他却讽劝楚庄王将爱马葬在人腹肠之中,“以垄灶为椁,铜历为棺,赍以姜枣,荐以木兰,祭以粮稻,衣以火光;葬于人之腹肠”(史记

31、滑稽列传)。厚衣,用大火烧。槱(yu),烤。历,即鬲,古代食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二句形象写出战马只能以粗粝之食果腹而瘦骨嶙峋,表现了战马的生活条件艰苦。 B第三、四句用夸张修辞手法,生动刻画了战马奔驰如飞,踏坎坷如履平地的形象。 C第五、六句将战马与御马对比,突出御马好头赤雄壮威武的姿态和画家高超的技艺。 D最后两句用优孟给马选择安葬之地的典故,以马自喻,寄托诗人对人生的无限感概。 15请从“戏书”入手,结合全诗,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特点。(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

32、水石相击的自然奇景最震撼人心,如描写蜀道上水石激荡、山谷轰鸣惊险场景的“_,_”(李白蜀道难),描写黄州赤壁旁汹涌澎湃水势的“_,_”(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这些诗句无不跨越千年的风尘,铭刻在无数国人的心头。 (2)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不忘初心,方能在困境中收获内心的平静。对此,中国的传统经典多有表现,如颜回“在陋巷”却能“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又如面对锦衣玉食的“同舍生”,宋濂“_,_”(送东阳马生序)。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阅读孔孟,如同和一个深沉、儒雅又宽厚的长者对话,会让你受益匪浅。而走近庄子,我们

33、大可采用一种自然轻松和_的对话姿态。庄子与我们虽隔两千多年,可千百年来,人类生活的主题并没有发生重大改变,依然是面对自然,面对生活,面对生存。所以,(.),而应与之进行一种朋友式的平易亲切地交流与对话,从他身上学习面对人生的智慧。 阅读庄子,你可能会惊异于他那思想的高妙、语言的华美,在那儿陶醉。那些语言和思想的背后是庄子对人生和感情的体悟,而且常常_。庄子是博大的,有对生命的高度敏感和对世界的冷眼旁观;庄子又是细腻的,如混沌宇宙般包蕴着世间万物,笔下对生命本身总洋溢着关切与热爱。 阅读庄子,把他轻放枕边,倦了,就合上书。这种一次次的精神对话之后,会使得你心境酣畅、愉悦,甚至_,你也会变成一只逍遥于花间的蝴蝶,表情淡淡的,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