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求轨迹方程常用方法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求轨迹方程常用方法 .pdf(1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一)求轨迹方程的一般方法:1. 定义法:如果动点P 的运动规律合乎我们已知的某种曲线(如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定义,则可先设出轨迹方程,再根据已知条件,待定方程中的常数,即可得到轨迹方程。 2. 直译法:如果动点P 的运动规律是否合乎我们熟知的某些曲线的定义难以判断,但点P 满足的等量关系易于建立,则可以先表示出点P 所满足的几何上的等量关系,再用点P的坐标( x, y)表示该等量关系式,即可得到轨迹方程。 3. 参数法:如果采用直译法求轨迹方程难以奏效,则可寻求引发动点P运动的某个几何量 t ,以此量作为参变数,分别建立P点坐标 x,y 与该参数t 的函数关系xf
2、 (t ),yg(t ),进而通过消参化为轨迹的普通方程F(x, y) 0。 4. 代入法(相关点法):如果动点P 的运动是由另外某一点P 的运动引发的,而该点的运动规律已知,(该点坐标满足某已知曲线方程),则可以设出P(x, y),用( x,y)表示出相关点P 的坐标,然后把P 的坐标代入已知曲线方程,即可得到动点P 的轨迹方程。5:交轨法:在求动点轨迹时,有时会出现要求两动曲线交点的轨迹问题,这种问题通常通过解方程组得出交点(含参数)的坐标,再消去参数求得所求的轨迹方程(若能直接消去两方程的参数,也可直接消去参数得到轨迹方程),该法经常与参数法并用。一:用定义法求轨迹方程例 1:已知ABC
3、的顶点 A,B的坐标分别为(-4 ,0),( 4,0), C 为动点,且满足,sin45sinsinCAB求点 C的轨迹。【变式】: 已知圆的圆心为M1,圆的圆心为M2,一动圆与这两个圆外切,求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二:用直译法求轨迹方程此类问题重在寻找数量关系。例 2:一条线段两个端点A 和 B 分别在x 轴和y 轴上滑动,且BM=a ,AM=b ,求 AB 中点 M 的轨迹方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 页,共 12 页【变式】 :动点P( x,y)到两定点A( 3,0)和B(3, 0)的距离的比等于2(即2|PBPA
4、),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三:用参数法求轨迹方程此类方法主要在于设置合适的参数,求出参数方程,最后消参,化为普通方程。注意参数的取值范围。例 3 过点 P(2,4)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1,l2,若 l1交 x 轴于 A 点, l2交 y 轴于 B点,求线段AB的中点 M的轨迹方程。四:用代入法求轨迹方程例 4.的的中点求线段为定点上的动点是椭圆点MAB,a,AbyaxB)02(12222轨迹方程。【变式】 如图所示,已知P(4,0)是圆 x2+y2=36 内的一点, A、B 是圆上两动点,且满足APB=90,求矩形APBQ 的顶点 Q 的轨迹方程BQRAPoyx精选学习资料 - - - - -
5、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2 页,共 12 页五、用交轨法求轨迹方程例 5. 已知椭圆22221xyab(ab o)的两个顶点为1(,0)Aa,2( ,0)A a,与y 轴平行的直线交椭圆于P1、P2,求 A1P1与 A2P2交点 M的轨迹方程 .六、用点差法求轨迹方程例 6. 已知椭圆1222yx,(1)求过点2121,P且被P平分的弦所在直线的方程;(2)求斜率为2 的平行弦的中点轨迹方程;(3)过12,A引椭圆的割线,求截得的弦的中点的轨迹方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3 页,共 1
6、2 页练习1. 在ABC中, B ,C 坐标分别为( -3 , 0),( 3,0),且三角形周长为16,则点 A的轨迹方程是 _. 2.两条直线01myx与01ymx的交点的轨迹方程是_. 3.已知圆的方程为(x-1)2+y2=1,过原点 O 作圆的弦0A,则弦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是 _ 4.当参数m 随意变化时,则抛物线yxmxm22211的顶点的轨迹方程为_。5:点 M 到点F(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x50的距离小1,则点M 的轨迹方程为_。6:求与两定点O OA1030,、,距离的比为1:2 的点的轨迹方程为_ 7.抛物线xy42的通径(过焦点且垂直于对称轴的弦)与抛物线交于A、B 两
7、点,动点C在抛物线上,求ABC 重心 P 的轨迹方程。8. 已知动点P到定点 F( 1,0)和直线x=3 的距离之和等于4,求点 P的轨迹方程。9. 过原点作直线l和抛物线642xxy交于 A、B两点,求线段AB的中点 M的轨迹方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4 页,共 12 页高二(上)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答案例 1:已知ABC的顶点A,B 的坐标分别为(-4 ,0),( 4,0), C 为动点,且满足,sin45sinsinCAB求点 C的轨迹。【解读】由,sin45sinsinCAB可知1045cab,即10|BCAC,
8、满足椭圆的定义。令椭圆方程为12222byax,则34, 5bca,则轨迹方程为192522yx()5x,图形为椭圆(不含左,右顶点)。【点评】 熟悉一些基本曲线的定义是用定义法求曲线方程的关键。(1)圆: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2)椭圆: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大于两定点的距离)(3)双曲线:到两定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常数(小于两定点的距离)(4)到定点与定直线距离相等。【变式1】: 1:已知圆的圆心为M1,圆的圆心为M2,一动圆与这两个圆外切,求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解:设动圆的半径为R,由两圆外切的条件可得:,。动圆圆心P的轨迹是以M1、M2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c=4,a=2, b2=
9、12。故所求轨迹方程为2: 一动圆与圆O :122yx外切,而与圆C:08622xyx内切,那么动圆的圆心 M的轨迹是:A:抛物线B:圆 C:椭圆 D:双曲线一支【解答】 令动圆半径为R,则有1|1|RMCRMO,则 |MO|-|MC|=2 ,满足双曲线定义。故选D。二:用直译法求曲线轨迹方程此类问题重在寻找数量关系。例 2:一条线段AB 的长等于2a,两个端点A和 B 分别在 x 轴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5 页,共 12 页和 y轴上滑动,求AB中点 P 的轨迹方程?解设M点 的 坐 标 为),(yx由 平 几 的 中
10、线 定 理 : 在 直 角 三 角 形AOB 中 ,OM=,22121aaAB22222,ayxayxM 点的轨迹是以O 为圆心, a为半径的圆周. 【点评】 此题中找到了OM=AB21这一等量关系是此题成功的关键所在。一般直译法有下列几种情况:1)代入题设中的已知等量关系:若动点的规律由题设中的已知等量关系明显给出,则采用直接将数量关系代数化的方法求其轨迹。2)列出符合题设条件的等式:有时题中无坐标系,需选定适当位置的坐标系,再根据题设条件列出等式,得出其轨迹方程。3)运用有关公式:有时要运用符合题设的有关公式,使其公式中含有动点坐标,并作相应的恒等变换即得其轨迹方程。4)借助平几中的有关定
11、理和性质:有时动点规律的数量关系不明显,这时可借助平面几何中的有关定理、性质、勾股定理、垂径定理、中线定理、连心线的性质等等,从而分析出其数量的关系,这种借助几何定理的方法是求动点轨迹的重要方法. 【变式2】: 动点P(x,y)到两定点A( 3,0)和B( 3,0)的距离的比等于2(即2|PBPA),求动点P的轨迹方程?【解答】 |PA|=2222)3(| ,)3(yxPByx代入2|PBPA得222222224)3(4) 3(2) 3() 3(yxyxyxyx化简得( x5)2+y2=16,轨迹是以( 5,0)为圆心, 4为半径的圆 . 三:用参数法求曲线轨迹方程此类方法主要在于设置合适的参
12、数,求出参数方程,最后消参,化为普通方程。注意参数的取值范围。例 3 过点 P(2,4)作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l1,l2,若 l1交 x 轴于 A 点, l2交 y 轴于 B点,求线段AB的中点 M的轨迹方程。【解读】分析 1:从运动的角度观察发现,点M的运动是由直线l1引发的,可设出l1的斜率 k 作为参数,建立动点M坐标( x,y)满足的参数方程。解法1:设 M (x,y),设直线l1的方程为y 4k(x2),( k))2(14221xkyl,ll的方程为则直线由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6 页,共 12 页,Axl)0k4
13、2(1的坐标为轴交点与,k,Byl)240(2的坐标为轴交点与M为 AB的中点,)(1222421242为参数kkkykkx消去 k,得 x2y50。另外,当k0 时, AB中点为 M (1,2),满足上述轨迹方程;当 k 不存在时, AB中点为 M (1,2),也满足上述轨迹方程。综上所述, M的轨迹方程为x2y50。分析 2:解法 1 中在利用k1k2 1 时,需注意k1、k2是否存在,故而分情形讨论,能否避开讨论呢?只需利用PAB为直角三角形的几何特性:|21|ABMP解法 2: 设 M (x, y),连结MP ,则 A(2x,0), B (0,2y),l1l2, PAB为直角三角形|2
14、1|ABMP,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2222)2()2(21)4()2(yxyx化简,得 x2y50,此即 M的轨迹方程。分析 3: 设 M (x,y),由已知l1l2,联想到两直线垂直的充要条件:k1k2 1,即可列出轨迹方程,关键是如何用M点坐标表示A、B 两点坐标。事实上,由M为 AB的中点,易找出它们的坐标之间的联系。解法 3:设 M (x,y), M为 AB中点, A(2x,0), B(0,2y)。又 l1,l2过点 P(2,4),且 l1l2 PAPB ,从而 kPAkPB 1,02242204y,kxkPBPA而0521224224yxyx,化简,得注意到 l1x 轴时, l2y 轴
15、,此时A(2, 0), B(0,4)中点 M ( 1,2),经检验,它也满足方程x2y50 综上可知,点M的轨迹方程为x2y 50。【点评】1) 解法 1 用了参数法,消参时应注意取值范围。解法2, 3 为直译法,运用了kPAkPB1,|21|ABMP这些等量关系。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7 页,共 12 页用参数法求解时,一般参数可选用具有某种物理或几何意义的量,如时间,速度,距离,角度,有向线段的数量,直线的斜率,点的横,纵坐标等。也可以没有具体的意义,选定参变量还要特别注意它的取值范围对动点坐标取值范围的影响【变式 3
16、】过圆 O:x2 +y2= 4 外一点 A(4,0),作圆的割线,求割线被圆截得的弦BC 的中点 M 的轨迹。解法一:“几何法”设点 M 的坐标为( x,y),因为点 M 是弦 BC 的中点,所以OM BC, 所以 |OM | | | | , 即(x2 +y2)+(x )2 +y2 =16 化简得:( x2)2+ y2 =4.由方程 与方程 x2 +y2= 4 得两圆的交点的横坐标为1,所以点 M 的轨迹方程为( x2)2+ y2 =4 (0 x1)。所以M 的轨迹是以(2,0)为圆心,2 为半径的圆在圆O 内的部分。解法二:“参数法”设点 M 的坐标为( x,y), B(x1,y1),C(x
17、2,y2)直线 AB 的方程为y=k(x 4), 由直线与圆的方程得(1+k2)x28k2x +16k24=0.(*), 由点M 为BC 的中点,所以x=2221142kkxx.(1) , 又OM BC ,所以k=xy.(2)由方程( 1)( 2)消去 k 得( x2)2+ y2 =4,又由方程( *)的 0 得 k2 31,所以 x1. 所以点M 的轨迹方程为(x2)2+ y2=4 (0 x1)所以M 的轨迹是以(2, 0)为圆心,2 为半径的圆在圆O 内的部分。四:用代入法等其它方法求轨迹方程例 4.的的中点求线段为定点上的动点是椭圆点MAB,a,AbyaxB)02(12222轨迹方程。分
18、析: 题中涉及了三个点A、B、M ,其中 A为定点,而B、M为动点,且点B的运动是有规律的,显然M的运动是由B的运动而引发的,可见M 、 B为相关点,故采用相关点法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解读】 设动点 M的坐标为( x,y),而设 B点坐标为( x0,y0)则由 M为线段 AB中点,可得yyaxxyyxax22220220000即点 B坐标可表为( 2x2a,2y)上在椭圆点又1)(222200byax,yxB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8 页,共 12 页,byaaxbyax1)2()22(12222220220从而有14)(
19、42222byaaxM,的轨迹方程为得动点整理【点评】 代入法的关键在于找到动点和其相关点坐标间的等量关系【变式4】如图所示,已知P(4, 0)是圆 x2+y2=36 内的一点, A、B 是圆上两动点,且满足 APB=90,求矩形APBQ 的顶点 Q 的轨迹方程【解读】 :设 AB 的中点为R,坐标为 (x,y),则在 Rt ABP中, |AR|=|PR| 又因为R 是弦 AB 的中点,依垂径定理在 RtOAR 中, |AR|2=|AO|2|OR|2=36 (x2+y2)又|AR|=|PR|=22)4(yx所以有 (x4)2+y2=36 (x2+y2),即 x2+y24x10=0 因此点R 在
20、一个圆上,而当R 在此圆上运动时,Q 点即在所求的轨迹上运动设 Q(x,y),R(x1,y1),因为 R 是 PQ 的中点,所以x1=20,241yyx, 代入方程 x2+y24x10=0,得244)2()24(22xyx10=0 整理得x2+y2=56,这就是所求的轨迹方程五、用交轨法求轨迹方程22221xyab六、用点差法求轨迹方程分析: 此题中四问都跟弦中点有关,因此可考虑设弦端坐标的方法解: 设弦两端点分别为11yxM,22yxN,线段MN的中点yxR,则,yyyxxxyxyx222222212122222121得0221212121yyyyxxxx由 题 意 知21xx, 则 上 式
21、 两 端 同 除 以21xx, 有0221212121xxyyyyxx,将代入得022121xxyyyx( 1 ) 将21x,21y代 入 , 得212121xxyy, 故 所 求 直 线 方 程 为 :BQRAPoyx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9 页,共 12 页0342yx 将代入椭圆方程2222yx得041662yy,0416436符合题意,0342yx为所求(2)将22121xxyy代入得所求轨迹方程为:04yx(椭圆内部分)(3)将212121xyxxyy代入得所求轨迹方程为:022222yxyx(椭圆内部分)练习1
22、【正确解答】ABC 为三角形,故A,B,C 不能三点共线。轨迹方程里应除去点)0,5).(0,5(,即轨迹方程为)5(1162522xyx2.两条直线01myx与01ymx的交点的轨迹方程是. 【解答】 :直接消去参数m即得 (交轨法 ):022yxyx3:已知圆的方程为(x-1)2+y2=1,过原点 O 作圆的弦0A,则弦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是. 【 解 答 】 :令M点 的 坐 标 为 (), yx, 则A 的 坐 标 为 (2)2, yx, 代 入 圆 的 方 程 里 面得:)0(41)21(22xyx4:当参数 m 随意变化时,则抛物线yxmxm22211的顶点的轨迹方程为【分析】:
23、把所求轨迹上的动点坐标x,y 分别用已有的参数m 来表示,然后消去参数m , 便 可 得 到 动 点 的 轨 迹 方 程 。 【 解 答 】 : 抛 物 线 方 程 可 化 为xmym12542它的顶点坐标为xmym1254,消去参数m 得:yx34故所求动点的轨迹方程为4430 xy。5:点 M 到点 F(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x50的距离小1,则点 M 的轨迹方程为【分析】: 点 M 到点 F(4,0)的距离比它到直线x50的距离小1,意味着点M到点 F(4,0)的距离与它到直线x40的距离相等。由抛物线标准方程可写出点M 的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24、 - - - - - - -第 10 页,共 12 页轨迹方程。【解答】: 依题意,点M 到点 F(4, 0)的距离与它到直线x4的距离相等。则点M 的 轨 迹 是 以F( 4, 0) 为 焦 点 、x4为 准 线 的 抛 物 线 。 故 所 求 轨 迹 方 程 为yx216。6:求与两定点O OA1030,、,距离的比为1:2 的点的轨迹方程为_ 【分析】 :设动点为P,由题意POPA12,则依照点P 在运动中所遵循的条件,可列出等量关系式。【解答】: 设P xy,是所求轨迹上一点,依题意得POPA12由两点间距离公式得:xyxy2222312化简得:xyx222307 抛物线xy42的通径
25、(过焦点且垂直于对称轴的弦)与抛物线交于A、B 两点,动点C在抛物线上,求ABC 重心 P 的轨迹方程。【分析】: 抛物线xy42的焦点为01 ,F。设 ABC 重心 P的坐标为()xy,点 C的坐标为()xy11,。其中11x【解答】: 因点P xy,是重心,则由分点坐标公式得:33211yyxx,即yyxx32311,由点C xy11,在抛物线xy42上,得:1214xy将yyxx32311,代入并化简,得:32342xy()1x9. 已知动点P到定点 F( 1,0)和直线x=3 的距离之和等于4,求点 P的轨迹方程。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26、- - - - -第 11 页,共 12 页【解答】 :设点 P的坐标为( x,y),则由题意可得。(1)当 x3 时,方程变为1)1(,43)1(2222xyxxyx,化简得)30(42xxy。(2)当 x3 时,方程变为xyxxyx7)1(,43) 1(2222,化简得。故所求的点P的轨迹方程是或10. 过原点作直线l和抛物线642xxy交于 A 、B两点,求线段AB的中点 M的轨迹方程。【解答】 :由题意分析知直线l的斜率一定存在,设直线l的方程 y=kx。把它代入抛物线方程,得。因为直线和抛物线相交,所以0,解得(, 42 6)( 42 6,)k。设 A(), B(), M (x,y),由韦达定理得。由消去 k 得。又,所以),6()6,(x。点 M的轨迹方程为),6()6,(,422xxxy。精选学习资料 - - - - - - - - - 名师归纳总结 - - - - - - -第 12 页,共 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