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社区与大学生主体性德育机制探析-陈军.docx

上传人:不*** 文档编号:246328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60.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虚拟社区与大学生主体性德育机制探析-陈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虚拟社区与大学生主体性德育机制探析-陈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虚拟社区与大学生主体性德育机制探析-陈军.docx(3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浙江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虚拟社区与大学生主体性德育机制探析 姓名:陈军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伦理学 指导教师:朱法贞 2006050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虚拟社区与大学生主体性德育机制探析 中 文 摘 要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大学生德育环境,不仅丰富和拓展了大学生德 育的内容,也带来了大学生德育模式、德育机制和德育途径的革命性变革。网络 环境下的德育与传统德育模式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高校 BBS作为典型的虚 拟社区,为大学生提供了发展道德思维能力的环境条件,创造了一个具有 渗透 性 的促进大学生道德主体成长的隐形课堂环境。从哲学视角看,虚拟社区具有 虚拟实在性 特征,从社会

2、学视角看,虚拟社区具有 自主选择性 特征,从 伦理学视角看,虚拟社区具有道德教育隐形课堂的 主体实践性 特征,表现在 交往方式的平等性、道德学习的交互性、教育氛围的宽容性。 网络德育与传统德育的区别在于,在道德认知方面构建了 对话和理解 模 式,在道德学习实践过程方面构建了 期望和认同 模式,在道德体验方面构建 了 4 接纳和同感 模式 。大学生虚拟社区的德育价值在于,它是源自生活的教育, 是关注体验的教育,是自我塑造的教育。它不仅是一种新的德育载体,也凸现了 现代德育理念。 道德教育的途径是多样的。探索虚拟社区在大学生道德教育方面的功能、影 响因素和作用机制,构建良好的虚拟社区环境,其核心是

3、尊重受教育者在德育活 动中的主体地位,启发、引导受教育者的内在道德需求,创设和谐、民主的德育 环境,从而使他们成为自主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探索网络环境下 大学生的主体性德育机制,其最终目的在于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I关键词】虚拟社区 大学生 主体性 网络 德育机制 1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虚拟社区与大学生主体性德育机制探析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has brought the brand-new moral education environment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which

4、 not only has enriched and developed die content of utuversity students moral education, but also has brought the revolutionary transformation of the pattern of moral education, the mechanism of moral education and the method of moral education for university students* Compared to tht traditional pa

5、ttern of moral education, the moral education under network environment has its own unique advantage. As a typical virtual community, BBS in the universities has provided university students with th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 for developing their moral ideations, and has created a latent classroom env

6、ironment which has the character of permeability11 and promotes the shape of moral subjects of university students. From the philosophical angle of view, the virtual community is virtual reality5. It is indendent and selective when from the sociological vision and is subjective and practicable when

7、from the angle of ethic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network moral education and traditional moral education is that the former creates the pattern of dialogue and understandabilityM in the terms of moral cognition, the pattern of expectation and identification5 in the aspect of the process of moral stu

8、dy, and the pattern of admittance and sympathy in the terms of moral experience. The value of mor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1 virtual community is that it is the education which is original from life, emphasizing experience and self-shape. It not only is a new way of moral education, but als

9、o demonstrates mcIem idea of moral education. The approaches of moral education are various. The core to explore the function, effective factors and acting mechanism of virtual community in the terms of moral educ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and to create a good environment of virtual community is t

10、o respect the students5 subjective status during their moral activities, illuminate their intrinsic moral demand, and establish harmonic and democratic environment of moral education, thus making them become social subjects that are able to carry through the activities of cognition and practice inde

11、pendently. The ultimate objective of exploring the mechanism of university students1 subjective moral education under tiie internet environment is to make mcal education effective. Key words: Wtual community, u versity studen , ubjective, network, mechanism 2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绪论 虚拟社区与大学生主体性德育机制探析 随着国际互联网的

12、崛起和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带来的 新社区 开创了全新 的人际交往领域,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思维方 式,也深刻地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 息中心( CNNIC ) 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截至 2005年 12 月 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数为 1.11亿人。同 1997年 10月第一次调査结果 62 万网民人数相比,我国网民人数已是当初的 179倍。目前,我国网民数和宽带上 网人数均位居世界第二。中国的 数字化生存 发展势头迅猛,其 中 18-30岁的 年轻网民占 54.5%,大专及以上学历网民高达 84.8S,显然大学生

13、网民是我国网 络用户的主力军。与此同时中国高等学校信息化校园也迅猛发展,网络不仅进校 园、人宿舍,在为教学、管理 、服务 工作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营造 全新的大学生德育环境,不仅丰富和拓展了大学生德育的内容,也带来了大学生 德育模式、德育机制和德育途径的革命性变革。 社区的概念最早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在 1887年提出: 社区是由同质人 口所组成的具有共同习俗、价值观与认同感等社会心理特征,本社区成员建立亲 密关系。守望 相助、富有人情味但与世隔绝和排外的社会关系的团体 、后来 社区的概念的普遍理解是:社区是区域性的社会,构成社区的有地域、人口、区 位、结构和社区文化心理五个基本要素

14、。虚拟社区的概念由英国学者霍华德 (howard rheingold)在1993年虚拟社区中首次提出: 因网络而衍生出 来的,一定规模的人们以充沛的感情迸行某种程度的公开讨论,在网络空间中形 成的个人关系网络的社会共同体 、关于虚拟社区 ( Virtual Comramity),也 有称为 电 子社 区 ( Electronic Community)、 在线社区 ( Online Comramunity)、 网络社区 ( Network Commmunity)。 在此统称为 虚拟社区 “。 据第十七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结果显示,网民上网经常使用的网络 服务中,我国有 41.6%网民经

15、常使用论坛 /BBS/讨论组。这意味我国至少已有 4600 多万的 虚拟社区 成员。 虚拟社区也是社区的一种,它的产生和发展,扩大了现实社会人们交往与互 动的空间。电子公告牌 ( BBS)、网络聊天室 ( ire)和网络新闻组 ( usenet)等 网络论坛 ( net forum)搭建了网络 社区平台。人们就感兴趣的问题发表意见、 交流信息、分享情感。现实生活的社区总是围绕共享的利益和目的组织起来。社 区形成的基础是彼此的沟通交流和了解信任。通过网络互动,逐渐发现具有共同 httpi/ 2滕尼斯 .社区与社会,转引自胡凡刚 .简论虚拟教育社区 .电化教育研究, 20I5 9). 知凡刚 .简

16、论虚拟教育社区 “ 电化教育研究, 2085(9) - 3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虚拟社区与大学生主体性德育机制探析 需求的志同道合者,这样就逐渐形成新的人际交流圈。虚拟社区的形成也是如此。 高校 BBS也是一种典型的 虚拟社区 。 20世纪 7Q年代,伊尔莱姆大学的 杰罗姆 ( Jeroemewoolpy)首创了电子公告牌 ( BBS)让学生进行集中交互 学习。 我国最早的 BBS -中国科学院的 曙光 ,建于 1994年 5月。 1995年 8月, 清华大学 BBS 水木清华 建立 ,目 前已经发展为全国的高校虚拟社区的 龙 头 。 随着高校校园网的建设和普及,网络进入学生宿舍。 2000

17、年以来,全国多数高 校已有 BBS, 规模较大的还有北大的 未名 、上海交大的 饮水思源 、复旦 的 曰月光华 、华中科大的 白云黄鹤 、浙江大学的 绿缈水云间 等。大 型虚拟社区每日高峰时段同时在线人数超过万人 目前 BBS已经成为大学生校园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同学们在这里既学 习知识,获取信息,也探讨问题、了解社会。例如在 水木清华 BBS上,电脑 技术类版块有上百个,包括了电脑的方方面面 ,从 Linux内核到巨型机,从 Office 使用到汇编语言,从 7枕排版到电脑市场,总之使用电脑的各种问题都可以在这 里找到答案。不仅如此,高校 BBS也是发展比较成熟的虚拟社区。正如一位网友

18、所说 它比国内所有的大型门户网站都更正统,更有教育意义。在管理较好的成 熟 BBS上通常可以养成礼貌待人,热情好客,温文尔雅,独立思考,不盲从,不 盲信等优良品格可见,高校虚拟社区具有 道德教育 的载体功能。 高校 BBS从产生到发展大约 10左右时间,它从诞生起就一直是大学生自我 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平台。由于社区成员 随时可以选择 *离线 ,强制 性管理方式显然不能把成员 绑 在社区里。那么如此庞大社区的 自运转 的 调节机制是什么?显然道德规范以其 非强制 的约束功能,成为协调网络社会 运转的主导手段。那么社区良性发展、有效控制的调节机制包括哪些内容?网络 环境下特别是在虚拟社区中

19、大学生的道德行为如何发生?有何特征和表现?大 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机制是什么?如何构建良好的网络社区来保进大学生德育 工作?大学生网络道德实践对传统 (或者现实 )it德教育的启示是什么?分析 虚 拟社区 的基本特征,深入探索虚拟社区在大学生道德教 育方面的功能、影响因 素和作用机制,构建良好的虚拟社区环境,对于推进大学生网络道德建设,加强 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水木 社区 !ittp:/www.newsmth.iet/&aines.iitnil?niainuri=BBSnew.php 4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虚拟社区与大学生主体性德育机制探析 第一章虚拟背后的真实 -大

20、学生虚拟社区的本质特征 主体性 是现代德育最为突出的理念。主体性德育的核心是强调承认并尊 重受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真正视为能动的、自主的、独 立的个体,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的内在道德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 德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规范各种旨在提高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的 德育活动,从而使他们成为自主地、能动地进行认识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网 络环境下的德育与传统德育模式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强调道德教育的个 性化参与、自主性选择、民主化运作、打破时空限制等,为大学生主体性道德素 质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和心理环境。大学生虚拟社区通过网民自主创造、自主参 与、自

21、主 管理,构建了一种独特的主体性道德教育平台。在虚拟社区中,网络生 活本身就是道德教育。 一、 哲学视角下从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看虚拟社区特征:虚 拟实在性 由于网络的交互性、匿名性、即时性、跨时空性等特点,虚拟社区是一个构 建在 电子疆域 上的 交往共同体 。社区成员是 虚拟 +真实 的网络生命 存在。 1、网络世界和现实世界是同一个实在 没有现实原型就没有虚拟实在。网络社会以客观世界为原型,以数字化形 式在虚拟空间中模拟真实生命的本质特征。正如法国存在主义大师梅洛 .庞蒂所 言,身体和主体是同一个实在 D人通过 身体 主体 向身体以外空间扩展而 形成意识背景一知觉世界。知觉世界是有生命的身体

22、:一方面,知觉对外物的 直接接触使 身体一一 主体 外在化,另一方面,外物向知觉的显现,意味着世 界的内在化 5。网络社会就是这样一个知觉世界。网络环境下,人们对个体生命 有更深刻、更本质的认识。 5赵敦华 .现代西方哲学新编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214-216. 5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虚拟社区与大学生主体性德育机制探折 2、 虚拟社区是现实社会的延伸和发展 网络环境下,网络主体、仿真技术和网络文化及其主客体相互作用等要素共 同建构了 虚拟实在现实生活中一座城市的建设,道路、建筑、商业等基础 设施建设周期长、人力物力投人大 D网络社会却没有这样的限制,它可以迅速发 展规模,也

23、可以瞬间瓦解消失,还可以另起炉灶、快速重建。法国虚拟实在设计 师剀奥指出: 虚拟空间可以随着人们对它的探索而产生。他们不但本质上是语 言的空间,而且是人们对它的体验过程中产生的 、虚拟社区是网络社会的主 要表现形态,虚拟但并非虚幻,它是现实社会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现实社会 的延伸和发展。 现实社会的伦理关系也会渗透和映射至网络空间中。 3、 虚拟社区是一种 交往共同体 网络环境 虚拟实在 为人与人的交往扩大了经验范围,为人的个性发展提 供了重要条件。在网络环境下意味着我与他人、与社会处于某种既现实又虚拟的 关系中。网络世界和身体一样是 活 的:它是被感知的东西,同时也是能感知 的东西,它是物

24、性和灵性的结合。霍华德 ( howardrheingold)在倡导虚拟社区 时说: 人们在虚拟社区中可以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行事,并可以摆脱身体的束 缚。虽然你无法去吻他人,他人也无法揍你的鼻子,但很多事情仍然可以发生, 虚拟空间下的道德生活,以世界的客观结构和本质特征以及规律的正确认识为 前提,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认识和改造主客观世界,协调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 矛盾 二、社会学视角下从人与社会的关系看虚拟社区的特征:自 主选择性 大学生网民是虚拟社区的成员,享受社区的服务也服从社区的管理,同时也 是社区运转规则的创造者、执行者。在虚拟社区,个体具有制定规则的权利和能 力,也可以重新修订社区规范并

25、发展自己的个性。与现实社会相比,虚拟社区的 空间给予了个 体 自主选择性 。 1 R.舍普等 .技术帝国 .三联书店 , 1999: 98. 2 howard Rheingold.The Virtual Conniunity: Finding Connection in a Conuterized World. London, Seeker & Warburg, 1994:3. 6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虛拟社区与大学生主体性德育机制探析 1、 自主性 实体社会中社会控制能力强大,个体角色期待固化,个体不得不接受外在 约束,无法控制社会实体,只能是遵从。虚拟社会下,与实体社会最本质的区别 在于

26、 自主性 。个体享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这包含两层含意:一是自主构建, 个体随时可以 离线 在网络社会中消逝,个体可以自由选择 存在 或者 不 存在 ;二是创造性,个体可以自主选择以同一符号或者不同面貌出现在网络社 会中。虚拟社区允许个体拥有多个网名,最典型的就是 马甲 现象,个体可以 扮演不同的角色,并且在社区中得到认可。所以,这种 自主选择性 也是网络 社会相比现实社会最根本的吸引力。 2、 自控性 在现实社会中,个体一旦诞生,其姓 名、面貌以及生长环境都是被动的, 他只能被动接受和适应社会习俗和规范,更重要的是个体没有第二次生命的选择 权。但网络社会不同,从诞生到死亡,个体可以完全自主掌控

27、自我 生命。个 体按照自己的喜好注册 网名 标志网络新生命的诞生, 在线 即 进人 网 络社会, 离线 即在网络社会中 消失 。如果厌倦已有的身份,甚至可以取消 网络用户名 自杀 ,选择永远离开。一方面, 网络自杀 “( Cybersucide)意味 着网民 拥有自主的电子化身 它同样会引起网络群体其他成员对网络生命 的震惊或者惋惜的惰感体验。另一方 面,选择注册新网名,标志着第二次电子生 命的诞生,意味着过去的我已经在网络社会中彻底消失,也表达了 自我 洗心 革面、从头再来的决心。 3、 自律性 自觉规范意识,是自由交往的前提。失去这个前提,自由交往的关系既不能 实现,也会因为对共同利益的损

28、害而影响个体利益。 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 自律 “对于大学生网民而言,二方面受到现实生活中秩序、等级和权威、由 成年人一统天下的诸多因素制约,另一方面又有期待理解和尊重,以平等地位参 与社会生活的内在需求。网络的匿名性、平等性等特征为主体自由发展提供了平 台。网 络交往规范是 非强制 的,它的产生、修订和执行都是成员自己来决定 的。这就使得规范的执行更多地带有 自愿 的成分: 自己管理自己 、 自己 ? Tim Jordan. Cyberpower: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 London a New Y

29、ork, Routledge, 1999:9U8 9马克思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 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 1956: 157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虚拟社区与大学生主体性德育机制探析 为自己负责 。只有人人 自律 才有社区共享服务、创造生活的良好环境,社 区才有良性的发展。 三、伦理学视角下从人与人的关系看虚拟社区的特征:主体 实践性 BBS上最普遍的一项活动,就是讨论问题,问问题或解答别人的问题 。 BBS 在大学里就是第二课堂,就是 答疑教室 。社区各个版块上积累起来的精华内 容就是 百科全书 。正如网络社会学家瑞恩格尔德 ( HowardRheingold)认为: 网络社区的人际互动遵循

30、 礼物经济学 ( a gift econow),人们相互提供帮助 和信息而不求直接的回报 发贴 和 回帖 活动其实就是 求助 和 互助 的交往过程。虚拟社区创设了一种基于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以人为中心的德育环 境。 1、 交往方式的平等性 与现实生活中的公共场合相比,网络环境给予大学生更容易公开表达自己 观点和对争议性事件发表意见的机会。虚拟交往甚至比面对面与各种各样的人打 交道更便利。在网络环境下,文字符号成为人与人沟通的主要媒介,在这里,形 象差别、性别差异、身份差别等不再成为交流的心理障碍。即时性、虚拟性和互 动性的在线交流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思维判断方式。大学生更能够真实表达自己的 思想和精

31、神,网络交往拉近了彼此平等交流的距离。这就使得中立、宽容、平等、 合作的道德学习环境成为可能。 2、 道德学习的交互性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个体可以通过扮演 网名 角色而重塑自我,甚至利 用 马甲 扮演多重角色来张扬个性。这种匿名性和身份的多重性,使得教育者 和受教育者的界限变得模糊。在这里交互式 沟通 使道德 教育 化为无形, 道德 学习 成为有形。杜威认为 一切沟通都具有教育性。当一个沟通的接受 者,就获得扩大和改变的经验。一 个人分享别人所想到的和所感到的东西,他自 己的态度也就或多或少有所改变。 “ 每一个大学生网民都是教育他人的教育者, 10 Peter Ludlow. High no

32、on on the electronic froniter : conceptual issues in the cyberspace.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1996:413-444 11杜威 *民主主义与教育 “ 人民教育出版社 , 1990: 6* % 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虚拟社区与大学生主体性德育机制探析 也是接收他人教育的受教育者。这种教育的效用是 潜在 的, 不自觉 的。 事实上,网络环境下的道德教育的最大特征是教育 双主体 ,大学生是接受教 育的主体也是教育他人的主体。 3、教育氛围的宽容性 校园网络通向世界,以网络为桥梁形成了一个全球性的开放而多元的社会。 大学生通过阿络可以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网民进行更为便捷和频繁的沟通和交 流。在这个过程中,网络使大学校园超越了有限的时空距离,带来多元化的道德 观念、多重的道德价值取向和文化背景。大学生在网上从不同角度发表看法,由 于各自的经验知识、道德思维方式或者视角差异,对话双方容易激发并产生新的 视角、新的思路。争论和碰撞还会激励对话者全身心投入对讨论主题的思考和回 应中。这种氛围在道德教育方面带给大学生网民更多的选择性和参与性,也有了 更宽松、自由的 话语权 。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