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心理健康、自我意识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以陕西渭南地区为例-刘丹.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心理健康、自我意识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以陕西渭南地区为例-刘丹.pdf(5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_ _ _ UDC _ 20100413018 青 海 师 范 大 学 硕 士 学 位 论 文 初中生心理健康、自我意识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 以陕西渭南地区为例 研究生姓名 刘丹 导师姓名(职称) 赵慧莉 , 教 授 申请学位类别 硕 士 申请学位名称 教育学 学科专业名称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研究方向名称 心理健 康 教 育 与 咨 询 论文提交日期 2013 年4 月 论文答辩日期 2013 年6 月 学位授予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授予日期 答辩委员会主席 评阅人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I 初中生心理健康、自我意识与创造力 的 关系研究 以陕西渭南地区 为例 中文摘要 创造力是国
3、家与民 族进步的 重要 源泉 。初 中生 的创 造力 培养 , 是提高国家 竞争力的一 种 重要 途径 。 如何 培养 初中 生的 创造 力, 影响创造力的因素有哪些, 近年来研究的比较多。 而对心理健康、自我意识 与创造力三者 同时研究的 却不 多。本研究 将 初中生心理健康、自我意识与创造 力 三者同时研究,以对三者的 关系进行探讨。 本研究 分层随机抽取 193 名中 学 生为被试, 其中七年级 28 人,八年级 44 人, 九年 级 121 人, 男生 83 人, 女生 110 人。 采用心理健康量表、 自我意识量 表、 威廉 斯创 造力 量表 , 以 SPSS16.0 进行数据统计,
4、 对心 理健 康 、 自我 意识 与 创造力关系进行考察,得出以下主要结论: 1 初中生心理健康 方面 , 总体 状况 良好 ; 恐怖 倾向 在性 别、 年级 上都 有显 著差异。 2 初中生自我意识 方面 , 在焦 虑因 子上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在智力与学校 情况、躯体外 貌与属性 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 3 初中生创造力 方面 , 从总 体上 来说 , 七年 级在 好奇 性、 想象 力方 面所 占 比例人数最多;女生比男生创造性人数多。而创 造力在性别、年级上没有显著 的差异。 4心理健康与创造力在冲动倾向、恐怖倾向相关性显著 5自我意识各因子及总分,与创造力各因子及总分有显著相关 6自我
5、意识各因子及总分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呈显著负相关 7 心理 健康 、 自我 意识 与创 造力 总分 相关 性显 著的 内部 因子 对创 造力 只有 38.6% 的预测力。 关键词: 初中生,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创造力 ,关系研究 _ II Abstract Creativity i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national and national progres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s creativity cultiv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national comp
6、etitiveness. To cultivat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creativity, what ar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reative research in recent years more. And on mental health, self-awareness, and creativity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This study intends to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self-awa
7、reness, and creativity research at the same time, in order to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re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e this study seven grade, eighth grade, ninth grade is grade three, 193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s subjects, using mental health scale, self-consciousn
8、ess scale, Williams creativity scale, with SPSS16.0 statistical data,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ntal health, self-awareness, and creativity, the following main conclusions: 1.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overall in good condition; Terrorist tend to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9、in gender, grade. 2.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self consciousness,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s in anxiety factor; In intellectual and school situation, the body appearance and attributes exist significant grade difference on total score, self consciousness. 3. Overall, junior middle school stud
10、ents creativity, grade seven in curiosity, imagination, accounts for the greatest number; Number of girls than boys creativity. And creativity tha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gender, grade. 4. The mental health and creativity in impulse tendency, terror tendency significantly related 5.
11、Self awareness of each factor and total score, and creativity in each factor and total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related 6. Self awareness each factors and total scores and psychological health factors and total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negative correlation 7. Mental health, self-awareness, and creat
12、ivity scores significantly related the internal factor of the predictive power of creativity is only 38.6%. Key words: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ental health, self-awareness, creativity ,relationship _ III 目 录 中文摘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1 1.1 引言. 1 1.2 研究的目的、意 义和假设 . 2 1.2.1 研究的目的. 2 1.2.2
13、研究的意义 . 3 1.2.3 研究假设 . 3 第二章 文献综述. 4 2.1 概念的界定. 4 2.1.1 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well-being ) . 4 2.1.2 自我意识(Self-consciousness ) . 5 2.1.3 创造力(creativity ) . 6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7 2.2.1 心理健康的研究现状 . 7 2.2.2 自我意识的研究现状 . 8 2.2.3 创造力的研究现状 . 9 2.2.4 心理健康与创造力相关研究 . 10 2.2.5 自我意识与创造力相关研究 . 11 2.2.6 已 有研究的启示 . 11 第三
14、章 研究 过 程 . 12 3.1 研究对象. 12 3.2 研究方法. 12 3.2.1 文献法 . 12 3.2.2 问卷调查法 . 12 3.2.3 访谈法 . 12 3.3 研究工具. 13 3.3.1 心理健康诊断测验量表. 13 3.3.2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 14 3.3.3 Piers-Harris 自我意识量表(PHCSS ) . 15 第四章 研究结果. 16 41 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情况分析. 16 41 1 不同性别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 . 16 _ IV 41 2 不同年级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方差分析 . 17 4.2 初中生创造力情况分析. 19 42 1 不同性
15、别初中生在创造力上的情况 . 20 42 2 不同年级初中生在创造力上的情况 . 20 43 初中生自我意识情况分析. 21 4.3.1 不同性别初中生与自我意识状况 . 21 4.3.2 不同年级初中生自我意识的方差分析 . 22 44 心理健康、创造力与自我意识关系的分析. 23 44 1 心理健康与创造力间的相关 . 23 44 2 自我意识各因子与创造力的相关 . 23 44 3 自我意识各因子与心理健康的相关 . 24 44 4 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对创造力 的回归分析 . 24 第五章 分析与讨论. 26 51 初中生心理健康、自我意识和创造力的总体状况分析. 26 51 1 初中生
16、心理健 康总体状况分析 . 26 51 2 初中生创造力总体状况分析 . 27 51 3 初中生自我意识总体状况分析 . 27 52 心理健康、创造 力与自我意识关系的分析. 27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 29 6.1 结论. 29 6.2 对策 . 29 第七章 研究的限制与不足. 31 71 限制 . 31 72 不足 . 31 参考文献. 32 附 录. 34 附录1 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量表. 34 附录2 Piers Harris 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 36 附录3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 41 致 谢. 45 作者简介. 46 读研期间参与科研和发表论文情况. 46 _初中生心理健
17、康、自我意识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 1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1.1 引言 _ 为什 么我 们的 学校 总 是培 养不 出杰 出人 才 ? _ 这就 是著 名的 _ 钱学 森之 问 _ (2005 年) 。 _ 钱学森之问 _ 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 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钱学森之问引发了全国一股热潮。 2006 年 1 月初 , 党中 央国 务院 召开 了科 技创 新大 会 , 发布 了国 家中 长期 科 技创 新纲 要: 通过 2006 年到 2020 年三个五年计划, 使我们国家成为一个创新型 的国家。 党的十七大报告 也 指出 : 提高 自主 创新 能力 ,
18、建 设创 新型 国家 。 这是 国 家发展战略的核心, 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同时, 还指 出, 进一步营造 有利于 创新的环境,培养优秀的科学家及科技领军人才,使创新人才不断 涌现。 2013 年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两会现场两度论及 “创 新” ,在 参加 全国 政协 委 员讨论时,发言中说道: “实施创新驱动发 展战 略, 是立 足全 局、 面向 未来 的重 大战 略, 是加 快转 变经 济发 展方 式、 破解 经济 发展 深层 次矛 盾和 问题 、 增强 经济 发展内生动和和活力的根本措施。 ” 面对着 钱学 森之 问、 党的 十七 大报 告以 及习 近平同志的 重要 讲话 , 使我们认
19、 识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 历史发展的要求, 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当前科学技术突飞 猛进 , 知识 经济 初见 端倪 , 国力 竞争 日趋 激烈 , 高新 技术 迅速 产业 化, 要加 快知 识创 新, 加快 高新 技术 产业 化, 关键 在人 才, 必须 有一 批又 一批 的创 新人 才脱 颖 而出。 建设创新 型国家 , 关键 在创 造性 人才 。 而培 养创 造 性人 才, 最关 键的 是发 展创造性教育。 当创新教育成为我国中小学教育研究热点后, 在思考和推行中小学创造教育 的过 程中 , 研究 者们 发现 , 我国 的中 小学 教育 不但 没有 培 养出学生的创造力, 反 而学生的创造力
20、不断的被压抑 。 因此, 开展有效的 中小学创造教育, 促进他们创 造心理可持续发展, 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了解中小学生的创 造力发展规律,探明影响其发展的因素。 本研究正是 在这样的背景 之 下, 探讨 影响 中学生创造力 的发展规律和 主要 影 响 因素。 根据己有资料, 近十 年来 , 心理 健康 与 创造力 之间呈正相关己得到不少 研究的初步证实, 心理健康为创造力 发展提供必要的认知、 人格等心理条件; 自 我意识作为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创造力潜能开发的程度 与力度 (如图 1)。 基 于 以上的研究,本研究将心理健康、自我意 识和创造力三者 结合起来 同时研究 。
21、 在研 究对 象上 , 近年 来主 要研 究的 是小 学生 、 大学 生; 研究 的地 域主 要集 中在 大 _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城市 , 农村 的少 。 因此 , 本研 究以 城乡 初中 生为 研究 对象 , 特别 探讨 初中生 心理 健康 、 自我 意识 与创 造力 的关 系。 希望 对初 中生 的创 造教 育提 供一 个有 益的 参考 。 1.2 研 究 的 目 的 、意 义和假 设 1.2.1 研究的目的 在 “学 科 本位” 以及 “素 质教 育” 的教 育观 念 下, 中学 生的创造力水平发展 的状况如何 ? 在众多影响 创造力 发展 的因素中, 心理 健康 、 自我
22、意识 这 两个心理 方 面因素是否对创造力有影响? (如 图 2) 本研 究正 是带 着这 两个 疑问 来进 行研 究的。 希望能够对中学生的创造教育提供一个有益的佐证与参考。 1.2.1.1 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的 总体水平以及在性别、年级上 是否存在 差异 1.2.1.2 了解中学生自我意识 的总体水平以及在性别、年级上 是否 存在差异 1.2.1.3 了解中学生创造力的 总体水平以及在性别、年级上 是否 存在 差异 1.2.1.4 探讨中学生心 理健康、自我意识与创造力 之间是否存在相关 关系 图 2 创造力影响因素模型 _初中生心理健康、自我意识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 3 1.2.2 研究的
23、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关于创造力的研究对中学生研究相对较多 , 而对于创造力 的影响因素多考虑 外在 因素 。 如父 母教 育方 式、 学校 家庭 环境 的影 响等 。 一些 相关 研究 多集 中在 智 力、 学业 与创 造性 相关 上。 对于 青 少年心理健康状况、 自我意识与创造性关系研 究 三者同时进行研究很 少, 研究 最多 的是 两因 素研 究, 特别 是实 证研 究较 少。 本 研究对中学 生心 理健 康、 自我 意识 、 创造 性之 间的 关系 及影 响进 行相 对系 统的 研 究,以期发展和完善创造力理论,为创造力实证研究提供一些佐证 。 1.2.2.2 实践意义 重
24、视青少年心理健康, 培养良 好自 我意 识, 促进 青少 年创 造性 的发 展都 是中 学教育不可或缺的。 本研究在营造良好心理氛围,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培养良好 自我意识以及激发良好创造力方面都 能 提供有效的数据和建议, 这不仅对中学生 创造 力的 发展 、 中学 生整 个人 生成 长具 有重 有 意义 , 而且 对教 育实 践提供参考和 依据。 1.2.3 研究假设 1.2.3.1 创造力 在性别、年级上存 在人口学上的 差异。 1.2.3.2 心理健康与创造力呈正相关,心理越健康,越具有创造力。 1.2.3.3 自我意识各因子及总分,与创造力各因子及总分呈正相关,自我意 识水平越高,
25、越具有创造力。 1.2.3.4 自我意识各因子及总分 ,与心理健康各因子及总分呈 负相关 ,自我 意识水平越高,心理越健康。 _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念的界定 2.1.1 心理健康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 2.1.1.1 健康的 概念 现代医学模式强调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方面, 1948 年 WHO 在它成立时的宪章中,就明确指出: “健康是指不仅没有 躯体的疾病,而且要有 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及社会适应能力。 ” 身体 健康 是心 理健 康的 基础 ,心 理健 康可以促进身体健康。1978 年在前苏联阿拉木图世界
26、卫 生组织重申:健康不仅 仅 是没有疾病和缺陷, 并且还包括 是心 理、 生理 以及 社会 适应 的完 美状 态 。 心理 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己经被世界各 国 为所认同。 2.1.1.2 心理健康的概念 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迄今为此仍是一个有争 议的问题。正如卡布朗所说: “许多人试图给心理健康下定义, 但它是一个交叉的领域, 难以下明确定义, 心 理健康不仅包括了知识体系、生活方式也包括了人际关系的质量和价值观念。 ” 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1946 ) 将心 理健 康定 义为 : 指 个 体在 身体 、 智力 和情感上 保持和周围的人的心理健康不相冲突的范围内, 将自身心理
27、发展为最佳 状态 。 即个 体在 与周 围环 境相 谐调 的情 况下 , 将自 身心 理往 具有 正能 量的 方向 发 展。 世界 卫生 组织 (WHO )(1964) 指出 : 心理 健康 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个 体社 会适 应良 好 人格 的 完善 与 心理 潜能 的充 分 发挥 在一 定客 观条 件 下 将心 理状况 发挥到最佳 状态 。 在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 “指在自身以及环境 允许的范围内 ,个体 所达到的最佳状态。 ” 2001 年, 世界 卫生 组织 在 心 理健 康: 新的 理解 , 新的 希望 报告 中指 出: “心理健康是一种社会的幸福感, 个人能够
28、意识到自身的能力, 能够正常的应付 生活中的紧张、工作高效有创造性,并且能够为社会做出卓有成效的贡献 。” 王登峰在(2003 )认为:心理健康是个体在良 好的生理状态下,达到自我 和谐以及自我与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相和谐时所展现出来的主观幸福感。 这种观张涵. 寄宿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与孤独感研究D. 北京: 中国医科大学,2010. _初中生心理健康、自我意识与创造力的关系研究 5 点则是从身心健康状态的角度出发的。 综上所述, 尽管目前国内外对心理健康的定义 不一致,但在定义时都强调 个体心理生理协调, 以及个体与周围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的合谐的范围内, 将心 理状态发展至最佳状态 。 因
29、此 , 本研 究认 为, 心理 健康 是指 个体 在内 部环 境与 外 部环 境 (包 括身 体、 社会 环境 、 自然 环境 ) 相统 一的 良好 状态 下, 个体 主观 感受 到的幸福感。 2.1.2 自我意识 (Self-consciousness ) 2.1.2.1 自我 概念 在西 方, 关于 “自 我” , 主要 有 “ego”“ self ” 两个相对应的词。 “ego ” “self ” 是弗洛伊德最先引入心理学界, 都指精神分析学派意义上的自我。 中 西方心理学 界主要探讨的是“self ” , 即反 思意 识或 自我 意识 。James (1980 ) 认为 自我 是由 主
30、我(I ) 及客我(me )二部分组成。主 我指自我知觉、思维的部分;客我指自 我被 注意 、 知觉 、 思维 的部 分, 这部 分的 自我 是作 为被 观 察的 对象 。 社会心理学 家库利(C.H.Cooley )指出,自我是一面镜子,它从别 人那里反映自己的行为, 自我是经历无数次他人评价而形成的社会产物 。 我国 对自我的研究是从 20 世纪 60 年代开始的。朱智贤认为:自我是个体 对自己的观念系统。 时蓉华 (1986 ) 认为 : 自我 乃是 自己 对自 己的 察觉 , 即自 己 认识自己的 全部,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心理状况,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 2.1.2.2 自我意识概
31、念 1890 年 James 在其 著作 心 理学 原理 中, 首次 提出 自我 意识 这个 词。 Bymer 的定义是“关于自己特长、能力、外表等方面的态度、情感、知识的自我感觉。 ” 心 理学 百科 全书 指出 , 自我 意识 是个 体对 自身 存在 的 认知 与体 验, 个体 主 要是 通过 经验 、 反省 和他 人的 反馈 , 逐步 加深 对自 身的 了解 自 我意识是一个有 机的 、 多层 次、 多维 度的 认知 结构 , 由态 度、 情感 、 信念 和价值观等组成, 贯穿 于整个经验和行动, 并把个体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定习惯、 能力、 思想和观点等组 织起来。 自我意识是自我的一个子
32、概念 , 是个体对自身生理、 心理和 以及 社会 功能状 态的 主观 评价 , 它是 一种 复杂 的心 理现 象, 由三 部分 组成 , 即自 我认 识、 自我 体 验经及自我控制,这三种心理成分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 张美艳.大 学生人格特质、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性与主理健康的关系D.济南:济南大学,2010.12 袁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黄石:黄石理工大学出版,2006 .60-65 张洪菊.秦皇岛市流动儿童自我意识、社会适应发展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河北: 河北师范大学,2009.2 陈家麟、张忠.我国青少年自我意识发展研究述评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7,30(5):49
33、郭金花.民工子女初中生自我意识状况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D.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2008.1 _青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6 一般认为 : 自我 意识 是意 识发 展的 一种 高级 形式 , 是个体对自己及与周围关 系的认识和体验。具体来说,自我意识包含了自己对自己的认 知,自己对他人、 自己对社会等关系的意识活动,它是意识的核心部分 。 2.1.3 创 造力 (creativity ) 从词源上看,创造力(creativity )源为拉丁语“creare ” ,意 为创 造、 创建 、 生产 或造 就等 。 关于 创造 力的 研究 , 最早 可追 溯至 古希 腊时 期, 亚里 士多
34、德定 义 “创 造” 为 “ 产生前所未有的事物。 ” 高尔 顿的 遗 传的 天才 (1969 ) 一书 标志 着科学方法研究创造力的开始。 由于研究者研究的侧重点不同, 学术界至今仍没 有公认的一致性创造力定义。 吉尔 福特 (Guilford ,1950 ) 认为 : “从 狭义 上来 说, 创造 力是 指 个体所特有 的能 力。 心理 学家 研究 的是 创造 性人 格, 个体 的人 格是 区别 于他 人相 对稳 定的 方 式 ” 。 托莱斯(Torrance ,1963) 将创造过程界定 为:意识到成分的缺失 形成 新 的假设验证假设 综合结果,当假设不对时,又会重新修正假设,再度验证。
35、 斯腾 伯格 (Sternberg ,1986) 认为 创造 力不 仅仅 是产 生新 颖且 有价 值的 产品 的能 力, 而且 是要 求具 备创 造性 智力 、 分析 性智 力及 实践 性智 力 相互平衡且能够运用 的一个过程 。格鲁伯 及 沃拉斯(1999 )认为:创造 力具 有 新颖 性和 有价 值性 , 对于创造性产品,就应该是新颖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体。 在我国, 一 些 心 理 学 家 和 教 育 家 对 创 造 力 也 提 出 了 自 己 的 理 解 。 林 崇 德 (1986 ) 认为 : “创造力是 根据 一定 目的 , 运用 一切 已知 信 息, 产生 出某 种新 颖、 独特、有
36、社 会 价值 或个 人价 值的 产 品的 智力 品质。” 彭 聃龄(1988) 将创 造力 定义 为: “创 造 或创造活动是提供具有新颖性、首创性以及对 社会价值性的产物的活 动 。 ”张春兴(1991 )认 为: “创 造力 是形 成新 观念 的心 理 过程 ,同 时也 是打 破 常规灵活解决问题的超 常 能力 。” 关于创造力的定义很多, 从诸多定义中可以发现, 对创造力定义大都从四个 方面 展开 。 一是 创造 思维 的特 征, 二是 创造 的过 程, 三是 创造 产品 的特 征, 四是 创造性人格 。 综合 创造 力各 种定 义, 本文 赞同 近期 比较 认可 的观 点: 创造 力是 在 一定的环境下,具 备 创造性思维的个人产出创造性产品的过 程。 苟义伦.大学生心理知识与心理健康教育M. 河南:河南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93 王亚男.压力情境下创意自我效能感与创造力的关系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9. 郑雪梅.父母教养方式、自我概念与创造力的关系D.山东: 山东师范大学,2009. 张国峰.中学生创造力的结构、发展特点研究及其教育启示D.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5 王琨.初中生思维风格、创造力态度与科学他造力的关系研究D. 山东:山东师范大学,2007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