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小型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区位选择研究_张羽 (1).docx

上传人:a**** 文档编号:2045 上传时间:2017-10-19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中小型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区位选择研究_张羽 (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1中小型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区位选择研究_张羽 (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小型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区位选择研究_张羽 (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中小型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区位选择研究_张羽 (1).docx(6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 : 所提交的学位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和取得的研 究成果。本论文中除引文外,所有实验、数据和有关材料均是真实的。本论文中除 引文和致谢的内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其它机构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其 他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声明并表示了谢意。 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南京师范大学。学校有权 保存本学位论文的电子和纸质文档,可以借阅或上网公布本学位论文的部分或全部 内容,可以采用影印、复印等手段保存、汇编本学位论文。学校可以向国家有关机 关或机构送交论文的电子和纸质文档,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保密论文在解密后 遵

2、守此规定) 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属于保密论文,保密期限为年。 学位论文作者签 名 : 日 期 : j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中小银行是我国金融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跨区域股份制商业银行、 股份制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农村商业银行和村镇银行, 以及数量众多的一些 非银行金融机构。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相比,中小银行的实力虽 然差距甚远,但他们却以其特有的生机与活力,活跃于整个经济金融领域。他们在为 中小企业服务、促进地区经济有效增长、扩大社会就业、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持续 增长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但是由于先天不足和后天限制,在入世后,中小银行面对外资银行

3、和四大国有银 行的竞争明显处于不利地位。积极探索生存发展的战略手段,是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 争中能够赢得生存空间的有效对策。随着中小商业银行经营水平的提高和监管政策的 放宽,中小商业银行开始尝试打破经营地域的限制 ,实行跨区域发展战略。中小商业 银行跨区域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根据什么因素进行区位选择,即如何选择跨区域经 营的区域和城市。 本文首先论述了中小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动力和跨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然后 研究了中小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路径和区位选择现状。在吸收专家学者的先进理论 和经验的基础上,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以模糊数学为基本方法, 引入模糊综合评价模式,建立中小银行跨区

4、域发展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选取 浙江稠州商业银行作为实证研究对象。在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基础上,应用二级模 糊综合评价 模型对跨区域发展的几个备选城市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与研究,结果论 证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式的可行性与可操作性,为完善中小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区位选 择影响因素评价体系提供了参考依据,为中小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活动提供理论和 技术上的支持。 关键词: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区位选择,模糊综合评价 Abstract Abstract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mercial bank is a significant component of Ch

5、inese financial system. It can be referred as a group including mainly urban and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joint-equity commercial banks, and lots of non-bank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s a fact,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 is far weaker than the four state-owned commercial banks., however, it is sti

6、ll active in the entire economic area because of its specific vigor and vitality. Its importance can be interpreted as following;to serve for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s, to promote effectiv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increas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to maintain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and sust

7、ained growth. Nonetheless,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mercial banks are still facing competitions both from inherent shortage and exogenetic restriction after the accession of China to the WTO. The policy about the commercial banks has become more liberal in recent years, which urges the small and me

8、dium-sized commercial banks to break the geographical restrictions and to operate in another region. Since the policy has become liberal, it is essential to answer the question, how to choose the proper regions and cities for 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mercial banks. Hence, this paper will attempt

9、 to demonstrate that the cross-regional development is necessary for small and medium-sized banks. Firstly, it will elaborate the motive and challenge of cross-regional development. Secondly, the article will also expound the rout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ross-regional developme

10、nt. Further, on the basis of absorbing advanced theory and experience of experts and scholars,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the theory analysis with case study will also be applied. We use Fuzzy mathematics as the basic method, and introduce a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to build small and mediu

11、m-sized banks trans-regional development locatii Abstract Key Words : Small and Medium-Sized Commercial Banks, Cross-regional Development, Location choice, Fuzzy Comprehensive Appraisal in 目录 . I Abstract . II g . IV m-m . i i.i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 1 1.2. 1国外研究综述 . 1 1.2.2国内研究综述 . 3 1.3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 6 1. 3. 1 研究方法 . 6 1.3.2研究思路 . 6 1.4 论文结构 . 7 1.5本文的创 新和不足 . 7 1.5.1 本文的创新 . 7 1. 5. 2 研究不足 . 8 第二章理论基础 . 9 2. 1 中小银行的界定 . 9 2.1.1中小银行的一般界定 . . 9 2. 1.2本文对中小银行的界定 . 10 2.2经济区位理论 . 11 2.3区域经济学理论 . 13 2.3.1区域产业结构与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 . 13 2.3.2区域经济非均衡成长与区域空间结构的阶段性特征 . 14 2.3.3区域经济理论对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启示 . 14 2.4经济地理学和金

13、融地理学理论 . 14 2.4.1经济地理学相关理论 . 14 2.4.2金融地理学相关理论 . 15 第三章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现状及区位选择理论分析 . 17 3.1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现状 . 17 3.1.1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动因 . 17 3.1.2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面临的挑战 . 17 IV H录 3. 1. 3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现状 . 20 3.2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与发展路径 . 21 3.2.1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 . 21 3.2.2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路径 . 22 3.3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23 3. 3. 1外部因素分析

14、 . 23 3.3.2内部因素分析 . 24 第四章实证研究 以浙江稠州商业银行为例 . 25 4.1浙江稠州商业银行概述 . 25 4.1. 1浙江稠州商业银行概况 . 25 4. 1. 2浙江稠州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现状分析 . 25 4.2跨区域发展区位选择的综 合评价方法 . 25 4. 2. 1综合评价方法 . 25 4. 2. 2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 27 4.3浙江稠州银行跨区域发展区位选择模糊综合评价 . 32 4. 3. 1模糊评价主体和客体 . 32 4. 3. 2评价标准的制定 . 32 4.3.3模糊综合评价的实施 . 33 第五章结论与建议 . 40 5.1实证分析结论

15、 . 40 5.2对策及建议 . 41 文献 . 43 P付 -录 . 46 附录 A成对比较矩阵调查问卷 . 46 附录 B区位选择备选城市模糊评价调查问卷 . 50 附录 C评委评价意见汇总表 . 57 if . 58 v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发展,对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难,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对促 进我国商业银行业市场竞争,激活国有商业银行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竞争活力, 提高金融市场绩效,对优化我国商业银行组织体系,稳定金融生态环境等各方面都具 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银行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 “ 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 服务城市居民 ” 的发展定位的方针

16、,对于地方财政的稳定和服务城市经济的发展起到 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中小银行存在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如存在巨额不良资产、资本 充足率低等,中小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一直被限制在其所在城市。 近些年随着中小银行经营业绩的提高,金融风险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经营地域 限制的规定越来越不利于中小银行的发展。目前一些经营状况较好、管理能力较强、 法人治理结构较为完善的中小银行,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南京商业银行,都在积 极寻求跨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方案,意图通过跨区域发展扩大市场份额,壮大自身力 量,提高综合竞争能力。 2009年 5月 3日银监会对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 业银行设立分支机构的市场准入政策进

17、行了调整,并发布了关于中小商业银行分支 机构市场准入政策的调整意见(试行 ),逐步放宽了中小商业银行在我国西部和东北 等地设立分支机构的限制,按照以前的监管政策只能在省内设立异地分行的中小银行 可以借机跨省新设异地分行。面对跨 E域发展的机遇,中小银行可以通过异地设立分 支机构、联合重组、并购等方式进入异地金融市场。如何进 行异地区位选择,进行合 理的区位布局,成为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时面临的首要问题。 1.2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国外研究综述 从世界范围来说,大多数国家是不限制银行业跨区域经营的,只有少数国家对银 行经营地域实施过管制。 20世纪 70年代以前,美国就曾经对银行在州内以及州

18、外设 立分支行加以限制。格拉斯法案限制银行分支机构的设立和跨州经营,把银行的发展 集中在比较小的区域范围内。虽然这一规定隔离了部分风险,但银行也无法发挥规模 效应。从上世纪 70年代幵始,各个州才开始逐步取消了这种限制。 1994年美国颁布 跨州银行法,允许商业银行收购设立其他州的商业银行,并且通过跨州设立分支 机构来巩固和扩大业务经营。 大多数学者主张不限制银行跨区域经营。其理由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 跨区域经营与银行绩效 限制银行跨区域经营,阻碍了产业的自然演化过程,效率高的银行便无法通过竞 争淘汰效率低的银行。 Jith, Philip(1998)的研究发现地域限制降低了银行资产

19、的有 效性,增加了银行的中介费用。特别是对于经营较好的银行来说,地域管制限制了其 扩大市场份额的能力。他们通过对美国银行业 1978-1992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取 消地域限制对整个银行体系绩效的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取消地域限制后银行的贷 款损失和经营成本都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银行的绩效得以提高,高效率的银行获得 了更好的成长空间。 R bert(1997)的实证研究也证明了此观点。研究表明,在取消跨 州经营限制后,银行间的跨州竞争使得成本效率的提高,并在之后的 10年间逐步给 银行带来相当丰厚的收益。 CalomirisCiggS)的研究发现,和单一银行相比,有分支 机构的银行的破产概率

20、 要小很多。这表明了设立分支银行有助于银行防范风险和维持 银行经营的稳定性。同时还发现,在取消地域管制以后,那些仍然处于规模经济递增 阶段的小银行可以继续扩大其规模,有助于银行扩大到最优的经营规模。 2. 跨区域经营与市场结构 防止金融势力的过度集中、维护银行业自由竞争的市场结构是监管当局实施地域 限制的重要原因之一。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可以使用存款集中度 (HHI)来衡量,即赫芬 达尔一赫希曼指数。它是根据每个银行的存款的市场份额计算得来。一般而言 , HHI 值应界于 0与 1之间,但通常之表示方法是将其值乘上 10000而予 以放大,故 HHI 应界于 0到 10000之间。 HHI值越大,

21、表明集中度越高。 Jith, Philip(1998)检验了 允许在州内设立分支行以及允许跨州设立分支行这两种情况对 HHI的影响程度。研究 结果表明,允许州内设立分支行使得州内存款集中度的增加,而允许跨州设立分支行 以后,存款集中度的下降了。这项研究表明,在取消地域管制之后,银行市场的资源 进行了重新配置。州外银行的进入使得州内存款集中度下降。那些高效率的银行的成 长空间大大增加了。在取消地域管制的过程中,银行业的市场结构将会发生一定的变 化,大银行和一 部分效率高的中小银行会更加具备竞争优势。 3. 跨区域经营与经济增长 放松地域管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通过三个途径实现的:第一,放松地域

22、管 制加速了银行的金融创新,而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的增长;第二,分 支机构的设立有利于银行通过多样化的贷款组合来降低成本和风险;第三,取消银行 的地域限制,经济主体能够更加方便的获得可靠的金融服务。 Margaret (1995)分析处理了 1965-1994年的数据,对在州一级的水平上取消地域 管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检验论证,得到了取消地域限制带来的银行市场规 模的 扩大和本地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关系。 Jith, Philip(1998)通过对各个州的 数据研究,论证了取消地域限制与个人收入增长的关系,发现取消地域限制后,各个 州的居民收入普遍出现了收入增长的现象。取

23、消了地域管制之后,个人收入和经济增 长都有明显的提高,而且在 10年以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仍旧十分显著。 总之,美国放松银行业的地域管制以后,商业银行在运营效率、经营成本以及风 险管理等方面都有所改善。地域限制的放松有效的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增长。 1.2.2国内研究综述 我国对中小商业银行的研究最早开始于 20世纪 80年代中后期, 1999年之后, 研究该问题的文献多了起来。徐滇庆民营银行二百问 ( 2001)提出了民营银行的概 念,通过发达国家与地区民营银行及其经济作用的研究,强烈呼吁我国应降低市场壁 垄,发展民营中小商业银行。林毅夫中国经济 ( 2003)根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提出了

24、 “ 在特定时期发展中小商业银行 ” 的观点。在李文军的资本市场的效率 (2004)、王振山金融效率论 ( 2000)的书中证明许多大银行效率低下、运行状况差, 而许多中小商业银行却表现优异。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 在金融市场的魔鬼与天使 ( 2004)中建议引入美国社区银行模式,作为我国中小商 业银行发展的方向。 国内学者对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研究主要侧重于通过论述中小银行面临的困 境,提出跨区域发展的具体方式,但是目前对于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区位选择研究 较少。 1. 中小银行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中小型商业银行在十多年的发展中,经营绩效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银行的竞争力 也

25、明显提高。但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中小银行仍然面对很多挑战,城市 商业银 行有跨区域发展的动力。黄建军认为中小商业银行存在以下问题: ( 1)产权结 构不够合理; ( 2)治理结构不够完善; ( 3)发展程度参差不齐; ( 4)发展与定位相偏 离,经营特色不够明显。韩文亮,张吉光 ( 2007)指出加入 WT0以后中国城市商业银 行面临生存环境的巨大变化: C1)经济金融融入全球一体化,周期波动性更加明显; (2)替代市场如保险、基金等迅速发展; ( 3)国有银行完成股改,股份制银行加速 转型等。而面临这些变化,城市商业银行仍然存在很多不适应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核 心竞争力缺乏,市场竞争

26、力不强;市场定位不清晰 ,经营特色不明显;创新能力不强, 产品劣势明显;风险管理能力低下,可持续发展能力差。这些因素制约了城市商业银 行的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陶桂娟 ( 2006)则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分析了制约城市 商业银行发展的因素。从银行内部来看,城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亟待完善;资本充足 率较低, 历史包袱较重,不良资产过高;科技实力较弱,金融创新不强;人员素质较 _ 低,管理水平不高;市场定位偏高,品牌形象不突出。公司外部的约束主要有当地政 府的过度控制;国家政策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倾斜,导 致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空间收窄以 及城商行在转变发展模式和补充资本金方面的制度约束等,这些因素对城市商业

27、银行 的发展壮大不利。夏斌 (2004)全面论述了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三大挑战 : ( 1)银行体 系内部的挑战,包括国有银行的改革和股份制银行的技术创新以及外资银行不断引入 的挑战等; ( 2)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制度创新的挑战; ( 3)宏观政策调整和金融监管 进一步严厉的挑战。面对这些挑战,银行必须打破惯性思维,调整战略。 2. 中小银行走出去战略 更多的研究则主张中小银行实行走出去的战略,打破地域限制,实现跨区域经营。 张娟( 2010)分析了中小型商业银行经营区域过度集中的弊端 : 经营区域的集中造成 银行业务集中度和客户集中度偏高,经营风险加大。从客户追随方面考虑,企业的区 域扩张要求

28、银行按照空间布局提供金融服务,从而城市商业银行有跨区域发展的需 求。虞群娥、郭扬 ( 2010)分析了中小型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四大动因 : ( 1)追求 规模经济; ( 2)规避区域系统风险; ( 3)提升品牌价值; ( 4)突破经营地域限制。陆 岷峰 ( 2004)认为中小型商业银行相对于国有银行来说属于弱势群体,如何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优势,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中小银行进行区域性的联合与重组是 必要的选择,并且联合和重组的也具备理论和操作上的可行性。张方杰 ( 2005)则比 较了四种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模式:联合重组、并购重组、上市重组和引进战略投资者, 认为城市商业银行应该根据自身

29、实力和发展状况在并购重组和联合重组等模式中选 择。郑兰祥,李效英 (2006)分析了中小银行进行战略重组的必要性,并分析了重组的 难点:重组中的利益冲突问题、政府角色定位问题以及战略重组模式选择问题。并针 对难点提出联合重组的各方应从战略全局出发协调利 益冲突;本着 “ 先难后易 ” 原则, 适时推进战略重组;在战略重组过程中政府行政主导作用和市场引导作用相结合。杨 书剑 ( 2009)认为经过十年的发展和积累,城市商业银行普遍有跨区域发展的要求: 主要是从追求规模经济、规避区域风险和提升品牌价值的方面考虑。但是跨区域发展 的过程中面临着内控有效性、人才充足性和环境友好性三方面的挑战,应该慎重

30、推进 跨区域战略。周正平 ( 2003)根据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特点及困境分析指出了区 域化发展的必要性,并建议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时可以适当变革市 场定位,并建议实 施企业文化的协同战略。薛峰 ( 2005)分析了城市商业银行面临的 内外部环境,提出了城市商业银行可以采用联盟战略、跨区域发展战略、内部有机增 长战略、集中战略等。并指出了城市商业银行在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时可能面临的进 入壁垒问题。银行应该根据自己的资源和实力慎重考虑方案的可行性。杨卫平 ( 2010) 列举了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经营的几种方式,如异地设立分支机构、参股模式和吸收 合并模式等,同时城市商业银行也在跨

31、区域经营的过程中面临着人才缺乏和风险加大 的困境。知对这种困境,提出几点建议:跨与不跨要根据实际,切勿盲 目跟风;跨区 域经营的区域选择定位要准确;寻求跨区域经营的模式突破 ;跨区域经营的人才储备 ; 跨区域经营的风险控制。陆岷峰 (2003)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提升中小型商业银行业务 发展空间,其中主要有:积极为跨区域发展创造条件,争取高效地设立异地分行;鼓 励城市商业银行的兼并与重组,促进银行资本的联合;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城市商业 银行的业务合作;城市商业银行加快科技创新,积极开发网上银行业务,促进银行产 品的多样化,为城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3. 跨区域发展的 市场定位 面

32、对这么多制约中小型商业银行发展的因素和外部不确定性的挑战,黄光伟 (2006)认为面对外面的挑战和不确定性,中小型商业银行应继续保持其草根性,继 续选择草根阶层为自己的主要客户,并满足他们的金融需求。充分发挥其熟悉中小企 业、决策迅速、管理链条短的优势,用差别化服务和错位竞争的策略替代同质化竞争 战略。围绕服务地方经济、中小企业和市民来开展服务。曹凤岐,谭先国 ( 2006)贝 ij 通过 “ CAP模型 ” 强调企业应该具备特色鲜明的市场定位:客户定位:中小企业和居 民;产品定位:零售业务;经营区域定位:当 地经营为主,探索区域化经营。邱兆祥, 赵丽 ( 2006)通过分析美国中小银行成功的

33、经验建议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应定位于社区 银行,从而弥补基层金融供给不足的弊端,疏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满足中小企业 和居民的金融需要。姚建军 ( 2009)指出中小商业银行应当研究开发出适合中小企业 的产品和服务渠道,并适当运用 “ 羊群效应 ” ,以个别案例树立品牌形象,吸引更多 优质客户。 4. 跨区域发展的区域定位 曹凤岐等 (2006)提出城市商业银行的经营区域应定位于 “ 当地化经营为主,探索 区域化经营 ” 。跨区域发展不能 “ 一刀切 ” ,资产规模小 但质量高、盈利能力强的城市 商业银行可以将经营重点放在当地金融市场,努力发展为 “ 小、精、特、专 ” 模式的 地方性商业银行;而

34、资产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城市商业银行,可以有条件地探索区 域化经营定位。谢绍荣 (2006)则根据城市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大小,将我国城市商业 .银行划分成为四个层次,指出不同资产规模和发展阶段的城市商业银行应当找准自己 的市场定位,确定适合自己的跨区域发展战略,不能一味盲从。姚建军 (2008)提出城 市商业银行跨区域发展的战略路径,分四步走,即跨县、跨市、跨省、跨全国的路径 实现跨区城发展 与战略布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部 (2004)指出以市场运作 为前提,城商行的业务合作为纽带,以并购重组为途径,全面提高城市商业银行的综 合竞争优势,组建区域性的城市商业银行。彭建刚等 (2003

35、)则运用 “ 发展极 ” 的理论 进行研究,指出城市商业银行应定位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极的 金融支柱。赖小民 (2002)认为城市商业银行需要遵循 “ 市场化一股权多元化一区域化 一资本化一国际化 ” 的发展路径,并且指出城市商业银行应以市场运作为核心要务, 绪论 以资本的流通为桥梁,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资本实力雄厚的大型城市商业银行可以 探索国际化发展道路。 综合国内的学者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综合而论,虽然很多学者都研究了中小商 业银行的生存情况和环境,但是整体来看,缺乏从中小商业银行自身发展角度对发展 战略的研究,以及对中小商业银行发展的配套环境的探索。全球化背景下中小商

36、业银 行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中小商业银行在十多年的发展中为金融 体系的稳定性和多元化做出了贡献,但是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生存环境也更加严峻, 挑战加剧。面对挑战,打破地域限制,实施 跨区域发展战略是一个理想选择。银行要 根据自身规模和资源慎重而行,进行准确地市场定位和区域定位,同时要做好跨区域 发展的人才储备、风险控制等保障工作。 1.3研究方法与思路 1.3. 1 研究方 法 1.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指先搜集相关的文献,接着对搜集的文献进行整理,最后通过对文献 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知的方法。为了掌握相关科研动态,文献研究法是避免少走 弯路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本文使用文献

37、研究法系统分析国内外已有的研究成果,在 此基础上进行后续的研究。 2. 规范分析法 规范分析法是 20世 60年代后期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皮尔尼克 (S.Pilnick)提出的一 种方法,作为优化群体行为、形成良好组织风气的工具,是团队建设中经常用到的一 种工具。规范分析涉及已有的事物现象,对事物运行状态做出是非曲直的主观价值判 断,力求回答 “ 事物的本质应该是什么 ” 。文章详细分析了中小银行面临的困境,提 出中小银行应打破区域限制,实行跨区域发展。 3. 实证分析法 实证分析法指的是要运用一系列的分析工具,比如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定性分 析与定量分析、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38、、逻辑演绎与经验 归纳、 经济模型以及理性人的假定等等,来解释行为主体的行为轨迹和寻找行为发生的原 因。实证分析法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本文在构建 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区位选择影响因素指标体系,通过模糊评价法对浙江稠州银行进 入异地金融市场进行实证分析。 1.3.2研究思路 6 1.4论文结构 论文分为五个章节,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章:绪论。研究背景、研究的意义以及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思路和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中小银行的界定、区位经济的相关理论、区域经济学理 论以及经济地理学和金融地理学理论。 第三章: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理论分析。主要分析了

39、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动因、 面临的挑战以及跨区域发展的现状,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战略定位与路径和中小银 行跨区域发展的区位选择及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实证研究。模糊评价方法的简介、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区位选择的模 糊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的构建、权重和评价标准的确定。结合浙江稠州银行跨区域发 展区位选择的实证研究,得出评价结果。 第五章:研究结论与建议。研究结论、研究建议。 1.5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1.5.1本文的创新 特殊的组建背景使得中小银行的发展面临种种困境,实现跨区域发展战略是中小 银行缓解经营压力的有效手段,而如何进行科学的区位选择是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 重要环节和内容,它关系到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的目标的实现。 模糊综合评价模式的引入,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区位选择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的 应用,弥补了研究中小银行跨区域发展区位选择时缺乏科学性的问题,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论证报告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